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籍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地籍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地籍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地籍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地籍测量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籍的定义和含义:

定义:(1)国家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

(2)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

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土地清册:土地调查册、土地登记册、土地统计册

地籍五要素: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

2.图、数、表:

“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的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直接按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

“数”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

“表”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

3.地籍的类别:

(1)按地籍的用途分,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特点和任务分,可分为初始地籍、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分,可分为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4.地籍功能:

⑴地理性功能;⑵经济功能;⑶产权保护功能;⑷土地利用管理功能;⑸决策功能;⑹管理功能。5.地籍测量的定义和内容: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能。具体内容为: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6.地籍测量的特点: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3)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4)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7.地籍调查的定义:

定义: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在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8.地籍调查分类:

⑴按时间、任务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⑵按调查区域的功能分: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

调查。

9.地籍调查内容:

⑴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⑵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⑶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①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

属;②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③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④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质量;⑤土地及其

附着物的利用状况。

地籍调查的原则:(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3)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4)符合多用途的原则

10.地籍测量学的概念、任务及内容:

地籍测量学-------是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的管理、经济及其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学科。

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空间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地籍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具体指地块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

地籍测量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籍测量的理论框架、地籍测绘技术体系及其标准化、土地的划分技术与方法、土地信息采集与表达的技术集成及其可视化、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高新测绘技术(3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等。

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和勘测、内业工作、检查验收

第二章土地权属调查

1.土地权属的定义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2.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

(1)文件确认。(2)惯用确认。(3)协商确认。(4)仲裁确认。

3.土地划分:

城镇地区土地划分:XX省XX市XX区XX街道XX街坊XX宗地(地块)。

农村地区土地划分:XX省XX县(县级市)XX乡镇XX行政村XX宗地(地块)XX图斑。

4.地块与宗地:

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地块的特征:1.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2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3“同类属性”既可以是某一种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

宗地:宗地是指权力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既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5.土地权属界址:

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界标。

界址线:指相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或称宗地的边界线。

界址点: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

界标:指在界址点上设置的标志。

6.边界类型:

根据土地划分的方法,分为三种边界,分别为行政边界、宗地边界、地块边界。

界标的种类:混凝土界址标桩、石灰界址标桩、带铝帽的钢钉界址标桩、带塑料套的钢棍界址标桩、喷漆界址标志

7.土地编号:

地籍编号同一自西向东、从北到南,从“001”开始顺序编号。最后3位编号为3位数字,其他均为2位数字。

城镇地区土地编号: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如03-05-012表示XX省XX市XX区第3街道、第5街坊、第12宗地。

农村地区地籍编号:乡镇、宗地、地块三级编号,如02-04-005表示XX省XX县XX乡镇第2行政村、第4宗地、第5地块(图斑)。

土地编号的原则:适用性、统一性、唯一性、可拓展性、可更新性、使用性

每块宗地的编号为13为,宗地号为000-999,其他为00-99

8.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

(1)土地权属状况,包括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土地使用期限等。

(2)土地位置,包括土地的坐落、界址、四至关系等。

(3)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包括行政村界线、村民小组界线、乡镇界线、区界线及相关的地理名称等。

(4)对城镇国土地,调查土地的利益状况和土地级别。

9.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

①拟订调查计划;②物质方面的准确;③调查底图的选择;④街道和街坊的划分;⑤发放通知书;⑥

土地权属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⑦实地调查;⑧资料整理。

10.对违约缺席指界的处理方法:

(1)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

(2)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一句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

(3)确定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11.地籍调查表的主要内容:

包括本宗地籍号及其所在图幅号,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所有制性质及其主管部门,法人代表及其户主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委托代理人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界址调查记录,宗地草图,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地籍勘丈记事,地籍调查结果审核。

12.宗地草图的特征:(1)它是宗地图的原始描述(2)图上的数据是实量的,精度高。(3)所绘的宗地草

图是近似的,相邻宗地的草图不能拼接

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检测

1.我国土地分类体系有哪几种: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

统一性、科学性、实用性。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1)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

(3)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

(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5)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2)全面调查的原则。(3)一查多用的原则。(4)运用科学的原则。(5)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基本宗旨。(6)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

5.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点:

(1)保证精度。(2)经济实用。(3)效率更高。(4)直观实时。

6.成果质量评价方法:

单项合格率(%)=合格项数/检查总项数X100%

总评合格率(%)=∑?〖(单项合格率X比重)〗

综合合格率(%)=∑?〖(各总评合格率X比重)〗

第四章土地等级调查概述

1.土地的质量与性状:

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相对于特定用途所表现出的效果的优良程度。

土地性状:是指土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性质与状态,是判断土地质量水平的依据。

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

主要有三种: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地价分区定级法。

第五章房屋调查

1.应分摊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

(1)按文件或协议分摊。(2)按比例分摊。(3)按功能分摊。

2.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特点:

(1)产权是共有的。(2)应分摊共有面积的相对性。(3)各权利人拥有的应分摊共有面积在空间上是无界的。(4)从理论上讲,任何建筑物都有使用面积和共有面积,实际上无共有面积的建筑物是极少的,仅限于只有一层的建筑物。

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

1.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第几分级控制的原则。

2地籍控制测量的分类: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3地籍控制网点和地形控制网点的区别:

利用G地形控制网点一般只用于测绘地形图,而地籍控制网点不但要满足测绘地籍图的需要,还要以厘米级的精度(城镇)用于土地权属界址点坐标的测定和满足地籍变更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的主要特点:

(1)因地籍图比例尺一般较大(1:500-1:2000),故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高,以保证界址点和图面地籍要素的精度要求;

(2)地籍要素之间的相对误差限制较严,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的误差不超过

0.3mm,应保证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精度;

(3)城镇地籍测量由于城区街巷纵横交错,房屋密集,视野不开阔,一般采用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4)为了保证实地勘丈的需要,基本控制和图根控制点必须有足够的密度,以便满足细部测量的要求;(5)规程中规定界址点的中误差为±5cm,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可忽略不计,但对房产测量不可忽略,当城市位于3°带的边缘时,可按城市测量规范采取适当的措施;

(6)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关,界址点坐标精度通常以实地具体的数值来标定,而与地籍图的精度无关;

(7)所有的地籍数据和图在大区域内能进行拼接而不发生矛盾,要求控制测量应有较高绝对定位精度和相对定位精度,同时其精度指标应有极高的可靠性。

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关、地籍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地籍控制点的密度: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测图比例尺无直接关系。每平方千米不少于10个点图根控制点密度会达到平方千米100个

1)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2)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3)城镇郊区:400~500m布设一级地籍控制

2.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

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3.地籍图内容的基本要求:

(1)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2)有必需的数学要素(3)必需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要予以表示(4)地籍图图面必需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

4.地籍要素包括:

界址、地籍要素编号、土地坐落、土地权属主名称

5.宗地图的内容:

(1)所在图幅号、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

(2)用地面积和实量价值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

(3)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

(4)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

(5)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的附着物

(6)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期、测点日期、制图日期

(7)指北方向和比例尺

(8)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检查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

6.宗地图的特性:

(1)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

(2)途中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精度高且可靠

(3)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

(4)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

(5)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的对其进行管理。

7.宗地图的作用:

(1)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它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使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的实验或拥有由可靠的法律保证,宗地草图却不能做到这点

(2)宗地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比宗地草图更能说明问题

(3)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与修改,可以较快的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作,直观的反映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常的地籍管理。

第九章土地面积测算

1.土地面积测算方法:

几何图形法、坐标法

2.土地面积平差:

(1)平差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测算,块块检核,逐级按比例平差的原则,即分级控制、分级测算、分级平差。

(2)平差方法:书140页。

3.控制面积测算方法:

坐标法、图幅理论面积、沙维奇法。

第十章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1.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

(1)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2)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

(3)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

(4)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

(5)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

2.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特点:

(1)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

(2)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

(3)变更同步,手续连续

(4)任务紧急。

第十一章数字地籍测量

1.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有三种: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数字摄影地籍测量模式、内业扫描数字化地籍测量模式。

2.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现势性强、整体性强、适用性强

3.问答: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数据采集的特点:

(1)数字地籍测量是记录碎步点的坐标、编码、点号和连接信息

(2)初采用极坐标法外,还可以采用测土软件提供的丈量法进行碎部点测量

(3)碎部点测量可以在图根控制的测量后进行,也可以与图根控制点测量同时进行

(4)碎部点测量不受图幅的限制,分幅由软件自动完成。

第十二章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籍测量

1.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PS定位技术有以下特点:

(1)观测站之间无须通视(2)定位精度高(3)观测时间短(4)操作方便(5)全天候作业。2.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1)空间星座部分(2)地面监控部分(3)用户设备部分。

计算机文化基础选择题答案

一、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 1. 电子计算机主要是由_B__来划分发展阶段的。 A. 集成电路 B. 电子元件 C. 电子管 D. 晶体管 2.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元件是_____C_____ 3 4 7.在冯.诺伊曼型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中引进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是__A________。 A. 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的概念 B. 引入CPU和内存储器的概念 C. 机器语言和十六进制 D. ASCII编码和指令系统 8. PC机的中文含义是____D__。

A. 通用计算机 B. 微型计算机 C. 专用计算机 D. 个人计算机 9. 计算机按其处理能力可分为____B__。 A. 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B.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C. 386. 486. 586 D. 通用机和专用机 C. 。 C. 计算机正在改变我们的一切,将会主宰整个世界 D. 计算机功能很强大,可以取代人脑的功能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B___。 A. 用计算机对各种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不仅提高效率,而且提高质量 B. 计算机已经能模拟人脑的所有功能,包括情感和学习 C.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D. 计算机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16.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___C___。

A. 计算机中常用的计数制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B. 计数制是人们利用数学符号按进位原则进行数据大小计算的方法 C. 所有计数制都是按"逢十进一"的原则计数 D. 人们通常根据实际需要和习惯来选择数制 17.计算机的特点是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工作全自动以及C 。 A. 造价低廉 B. 便于大规模生产 C. 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方 1.数据的概念: 1)一般认为,信息是一种___A___。A. 数据 B. 预测 C. 知识 D. 文字 2)对数据进行采集、____B__、传递、加工和输出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 A. 判断 B. 存储 C. 筛选 D. 分类 3)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___C___。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2、传递性。3、教育性。4、深刻性。 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根据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根据规模划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 (1)按处理对象划分: 模拟计算机: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 (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 通用计算机: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3)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 巨型机:勇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如大范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大型主机:硬件配置高档,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用于金融、证券等大中型企业数据处理或用作网络服务器。 小型计算机:适合用作中小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服务器。 微型计算机PC:通用性好、软件丰富、价格低廉,主要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 工作站:面向特定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10、计算机的主要应用:1、科学计算2、信息管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5、人工智能6、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1、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巨型化(研制巨型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微型化(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网络化、智能化(指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和多媒体化。 12、数制及其转换 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如:1、2、3、4、A、B、C、D、Ⅰ、Ⅱ、Ⅲ、Ⅳ等。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1、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3、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4、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2、传递性。3、教育性。4、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6、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7、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8、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9、计算机的分类:

(1)按处理对象划分: 模拟计算机: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 通用计算机: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3)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 巨型机:勇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如大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大型主机:硬件配置高档,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用于金融、证券等大中型企业数据处理或用作网络服务器。

地籍复习资料

地籍测量 1.地籍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概念: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中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功能:1.地籍性功能2.经济功能3.产权保护功能4.土地利用管理功能5.决策功能6.管理功能。分类:1.按用途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分: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不同特点分: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地籍测量的概念、内容、特点。 概念: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地籍变更测量,其他测量工作。特点:行政性,法律性,精确、可靠性,现势性,集成性,地籍测量技术标准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3.地籍测量学的概念、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概念:是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管理、经济及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科学。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研究的对象是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具体指地块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籍测量的理论框架、地籍测绘技术体系及其标准化、土地的划分技术与方法、土地信息采集与表达的技术集成及其可视化、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高新测绘技术(3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等。 4.地籍测量学与测绘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地籍测量学属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测绘学属自然科学2.地籍测量学研究对象是地块(宗地),测绘学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3.地籍测量学研究内容是地块与地块的位置关系、人与地块的关系,测绘学研究的内容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的形态。联系:1.地籍测量学以测绘学为基础2.都有必要的地理要素。 5.地籍控制测量概念,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分别采用哪些网形进行施测。 概念: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网

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B.“我的文档”中C.内存中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A )。A.有下级子菜单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C )。 A.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外码 B.内码 C.ASCII码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C )。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 必背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1、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 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 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3、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4、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2、传递性。3、教育性。4、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 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6、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 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7、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 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8、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9、计算机的分类: (1)按处理对象划分:

模拟计算机: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 (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 通用计算机: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 (3)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 巨型机:勇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如大范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大型主机:硬件配置高档,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用于金融、证券等大中型企业数据处理或用作网络服务器。 小型计算机:适合用作中小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服务器。 微型计算机PC:通用性好、软件丰富、价格低廉,主要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 工作站:面向特定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 10、计算机的主要应用:1、科学计算2、信息管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5、人工智能6、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1、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巨型化(研制巨型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微型化(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最新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2008-20009地籍测量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3、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5、共有面积------共有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即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和不应分摊的共有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历史上的第一本地籍簿册就是初始地籍。(×) 2.一栋楼房每层分别为不同的单位使用,可划为独立宗地。(×)3.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大楼土地利用分类号属于242。(√)4.我国目前土地及其房产权属均有3种形式,即全民、集体、私有。 (×) 5.经国家国土部门批准征用的土地叫划拨用地,一般无偿使用。 (×) 6.某公司商用写字楼获取的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70年。 (×) 7.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 关。(√) 8.目前,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均为参心坐标系。 (×) 9.在天河城地段测量地籍图时应该选择小比例尺测 图。(×) 10.商品房的阳台都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 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现代)地籍测量有哪些工作内容? 答:(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及其界址点坐标 (3)测绘各种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成果检查验收 (5)地籍成果汇编 2、什么是土地权属?请说明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答:土地权属指按土地法所规定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 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土地享有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测量学》复习题

《测量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请画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等高线有何特征? 2.何谓坡度?在地形图上怎样确定两点间的坡度? 3.什么是比例尺的精度? 4.表示地物的符号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5.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有哪几种? 6.一般的测图方法有哪几种? 7.简要说明水准仪测量高程、经纬仪测量角度对于本专业采集数据的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8.试述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的方法和步骤? 9.绘图简述复曲线的计算要点? 10.绘图简述偏角法测设圆曲线的操作步骤? 11.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些? 12.投影变形一般分为哪些变形?我国采用的高程系是什么高程系?画图说明三种高程系13.等高线是如何定义的?若使地面上0.2m的水平长度能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则选用的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多少?选用这样的测图比例尺主要依据什么? 14.画图说明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观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和水准测量哪个精度更高些?15.我国三角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各个角度测量中都要求盘左、盘右观测,这种观测方法可消除哪些误差的影响? 16.在导线测量中,导线路线的布设种类有哪些?各个种类的定义是什么?各适用于什么地形? 17.结合本专业,谈谈GPS测量的优点。 18.我国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在二等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互差小于1米、四等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互差小于3米,为何这样要求? 19.试述高等线的性质? 20.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有何区别和联系? 二、计算题 1.我国某点的高斯通用坐标为X=3234567.89米,Y=38432109.87米,问:该坐标是按几度投影计算的?A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离赤道多少米?

计算机文化基础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 01_001_001 文化严格意义上应具有的基本属性是( )。 A. 广泛性 B. 传递性 C. 教育性 D. 深刻性 E. 统一性 4 01_001_002 在信息化社会中,以信息的( )为主要经济形式的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A. 加工 B. 收集 C. 传播 D. 转变 E. 删除 3 01_001_003 ( )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A. 价值 B. 观念 C. 道德 D. 行为 E. 规范 2 01_001_004 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 )为一体的文化。 A. 网络文化 B. 信息文化 C. 多媒体文化 D. 大众文化 E. 艺术文化 3 01_001_005 机器数11110111转化成真值为( )。 A. -247 B. -1110111 C. +247 D. +1110111

E. 247 2 01_001_006 根据编码规则是按照读音还是字形,汉字输入码可分为( )。 A. 流水码 B. 音码 C. 形码 D. 音形结合码 E. 自然码 4 01_001_008 下列属于汉字交换码的是( )。 A. GB2312-80 B. GBK18030 C. JN1872 D. JN4783 E. SCK2928 2 01_001_009 下列属于计算机内汉字编码的是( )。 A. 交换码 B. 输入码 C. 机内码 D. 字形码 E. 机器码 4 01_001_010 关于输入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中采用的代码称为汉字输入码,也称为汉字外部码 B. 形码重码较少,单字输入速度较快,但学习和掌握较困难 C. 五笔字型属于形码 D. 汉字输入码的编码原则是应该易于接受、学习、记忆和掌握,重码少,码长尽可能短 E. 流水码没有重码 5 01_001_011 标志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有( )。 A. 语言的产生 B. 文字的使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十版知识点第一章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 属性。 2.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逻辑意义 3.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4.1993年,美国世界上主要国家建设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干线, 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5.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的产生、 文字的使用与印刷术的发明)。 6.20世纪80年代瑞士洛桑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提出了“计算机文化” 7.布尔(英国符号逻辑思想) 巴贝奇(通用数字计算机基本思想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维纳 (控制论创始人) 香农 (信息论创始人) 1.2计算机技术概论 1.2.1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计算机的起源 1)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 2)19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3)十进制计算,每秒运算5 000次加法。没有今天的键盘、鼠标等设备, 4) ENIAC没有采用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我国计算机发展史 1)1956 年开始研制计算机 2)1958 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l 3)1964 年研制成功晶体管计算机 l 4)1971 年研制成功集成电路计算机 l 5)1983 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 亿次的“银河1”巨型机。

计算机的发展史 1.2.2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确高 3.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4.工作自动化 5.通用性强 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2.据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3.根据规模划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 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计算机应用最早领域) 2.信息管理(被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情报检索、企业管理和知识系统等领域。信息管理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3.过程控制 (又称实时控制) 4.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计算机文化基础选择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选择题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因为__。D A、硬件易于实现 B、两个状态的系统具 有稳定性 C、二进制的运算法则简单 D、上述三个原因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___来划分的。D A、内存容量 B、操作系统 C、程序设计语言 D、电子器件 3.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__计算机。D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4.现代计算机具有的主要特征有____。D A、计算精度高 B、存储容量大 C、处理速度快 D、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5.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___。C A、只有以书本的形式才能长期保存信息 B、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易受干 扰而导致失真 C、计算机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 D、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已初步被 模拟化技术所取代 6.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___技术为特征标志。B A、操作系统 B、微处理器 C、磁盘 D、软件 7.淘宝网的网上购物属于计算机现代应用领域中的___。C A、计算机辅助系统 B、电子政务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8.门禁系统的指纹识别功能所运用的计算机技术是____。D A、机器翻译 B、自然语言理解 C、过程控制 D、模式识别 9.”神舟八号”飞船利用计算机进行飞行状态调整属于____。D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计算机辅助设计 D、实时控制 是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____。A A、计算机辅助制造 B、计算机辅助设计 C、计算机辅助测试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1.微型机的中央处理器主要集成了___D。 A、控制器和CPU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运算器和CPU D、运算器和控制器

计算机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大全 第 1 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姚明、鹿晗——帅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文字 ?字母 ?数字 ?图形 ?图像 ?音频 ?视频 ?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以后的结果 ?同一个信息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数据表示 ?信息是数据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数据是信息的物理表示。 ?判断题:一切信息必须依靠数据而存在。(×) ?信息可以独立存在。 2.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判断题: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包含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电子 技术等在内综合技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3.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的 新型社会形态。 4.文化的核心是: 观念和价值。基本属性: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文化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与印刷术的发明)。 ?最早于20 世界80 年代瑞士洛桑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提出。 ?计算机文化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就被提出了。(× ) 1.2计算机技术概论 1.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是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的缩写。 ?1946 年2 月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主要元器件:电子管 ?十进制 ? 2.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工作自动化 ?通用性强 3. 计算机的发展 按主要元器件不同,分为 4 代:

地籍测量学期末复习题

地籍测量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地登记 2、边界系统 边界系统,就是人们或政府管理机构通常以某种方式所承认的界线存在形式。 3、宗地图 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它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阶段,当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地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 4、数字地籍测量 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管理的测绘方法。 5、土地等级评价 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 6、多用途地籍 多用途地籍,亦称现代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一步发展,其目的不仅是为课税或保护产权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土地利用、保护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基础资料。 7、宗地 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8、变更地籍测量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9、地籍图 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 10、数字地籍测量 11、勘界测量 勘界测绘即勘定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工作。 12、权属主 所谓土地权属主(简称权属主,或权利人)是指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13、飞地 飞地是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1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一种分类。 15、界址鉴定 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复习题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世界上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A) A)ENIAC B)EDV AC C)EDSA C D)UNIV AC 2. 目前,制造计算机所用的电子器件(D ) A)电子管B)晶体管 C)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 在Pentium-II型微型计算机中,Pentium-II是指(D) A)产品型号B)主频速度 C)微型计算机系统名称D)中央处理器型号 4. 目前,计算机正向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巨型化是指(D)。 A)体积大B)重量大 C)外部设备更多D)功能更强,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 5.个人计算机属于(C) A)巨型化计算机B)小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D)中型计算机 6.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是(B)。 A)主机、输入设备、存储器 B)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主机、输入设备、显示器 D)键盘、显示器、打印机、运算器 7.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通常分为(D) A)操作系统B)编译软件和连接软件 C)各种应用软件包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8.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并协调计算机各部件工作的设备是(A) A)控制器B)存储器C)运算器D)键盘 9. 若微型计算机在工作时突然断电,则(B)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A)ROM B)RAMC)ROM和RAMD)硬盘 10. 在计算机中,一个字节由(C )个二进制位组成。 A)2 B)4 C)8 D)16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 A)1KB=1024×1024字节B)1MB=1024×1024字节 C)1KB=1024位D)1MB=1024字节 12.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语言是(C )。 A)汇编语言B)自然语言C)机器语言D)高级语言 13. 机器语言使用的编码是(B )。 A)ASCII码B)二进制码C)英文字母D)汉字国际码 14.下列不属于外部存储器的是(A )。 A)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B)光盘 C)硬盘D)U盘 15.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输出设备的是(A)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总结(经典版)考试专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点总结 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后的结果,是数据的逻辑意义。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 2.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是指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信息传输干线。最早由美国提出。 3.计算机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4.计算机之父查尔斯?巴贝奇 5.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 6.计算机的发展 7.计算机的特点:存储型、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精确性、逻辑判断能力 8.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利用计算机做数值仿真 ②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情报检索、企业管理 ③过程控制(实时控制):现代工业生产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BE 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T 计算机辅助测试 CIMS 计算机集成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9.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格化智能化 10.计算机的逻辑运算:与(AND)0?0=0 0?1=0 1?0=0 1?1=1 或(OR)0?0=0 0?1=1 1?0=1 1?1=1 非(NOT)1=0 0=1 异或(XOR)0 0=0 0 1=1 1 0=1 1 1=0 11.位bit 简记b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 简记B 1B=8bit 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12. 机器数最高位采用“0:”或“1”表示正负 13. 两个字节(16位)表示一个汉字 14. 7位标的ASCII 码可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 15. 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16.计算机的两种信息:数据流和控制信号 17.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的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8. 通常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9. 存储器??? ?????????外存等待问题:高速缓存,解决: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指断电后仍长期保存:存放固定程序数据,内存cpu Cache RAM RAM ROM 20.?????????????????????????????实用性应用软件:具有很强的 支撑服务软件数据库管理语言处理程序机管理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本的系统软件直接运行在裸机上最基口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操作系统系统软件计算机软件 21.计算机的性质: ① 有穷性:解题过程必须是可以终止的 ② 确定性:每一步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应该在理解时产生二义性 ③ 可行性:每个算法都可以有效地执行,并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22.程序语言:(三个阶段) a.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识别的,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不同计算机因指令系统的不同,所以同一型号的机器语言不能在另一 台上使用 b.汇编语言:依赖具体计算机,通用性较差。汇编语言的编写过程叫做汇编 ???目标程序等价的机器语言并产生编译:将源程序翻译成 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解释:对源程序解释并高级语言c. 23.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内存容量:内存越大,内核:多任务处理性能数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字长:运算部件能同时数,单位:在单位时间发出的脉冲主频:指hz cpu

地籍测量学期末总结

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 宗地图: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现代地籍:现代地籍是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地籍图: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 界址鉴定: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地界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简称鉴界)。 日常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和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土地测设: 房产图:房产图是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基础资料,它全面反映了土地和房屋基本情况和权属界限,是房产测量的主要成果。 地籍及其含义:地籍是现代地籍的简称,其含义如下:①地籍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②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③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④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 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土地登记钱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地块、图斑、宗地: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土地税:土地税收是国家税收的一种,是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政治权利,从土地权属主手中无偿地强制性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种。 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房屋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地图分割测量:土地分割测量是一种确定新的地块辩解的测量工作。 二、问答题(8分×5=40分) 1.地籍编码的内容包括哪些? 1)行政系列。包括省、市、县、区、村等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系列。这个系列的特点是呈树状结构的。 2)图件系列。包括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宗地图等。这些图件均是地籍信息的重要内容。 3)符号系列。包括各种独立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以及各种注记。 4)地类系列。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 ①自动化程度高②精度高③现势性强④整体性强⑤使用性强

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每日一练(2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计算机的病毒会造成( B )。 A.CPU的烧毁B程序和数据的破坏 C 磁盘驱动器的损坏 D磁盘的物理损坏 2.如果一个存储单元能存放一个字节,那么一个32kb 的存储器共有( B )个存储单元? A 32000 B 32768 C 4096 D 65536 3.Windows7 系统中,要改变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就得先双击控制面板窗口中的( B )。 A“多媒体”图标 B“显示”图标 C “键盘”图标 D “系统”图标 4.在Windows7 中,用于对系统进行设置和控制的程序组是( D )。A“回收站” B“资源管理器” C“我的电脑” D“控制面板” 5.下面四个不同进制的数中,数值最小的是( D )。 A 十六进制数8B B 十进制数231 C 八进制数301 D 二进制数10001010 6.在Windows7 系统中,下列( D )是各种输入法切换键。 A.Ctrl+Alt B.Shift+空格 C.Ctrl+空格 D.Ctrl+Shift 7.把磁盘从逻辑上划分成一系列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称为一个 ( B )。 A.扇区 B.磁道 C.簇 D.分区

8.Imac 一体机是苹果公司的产品,它所用的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自行开发的( A ). A.Macos B.DOS C.Windows D.Unix 9.可以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 B )。 A.草稿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全屏显示方式 10.Word2010中,标尺可以( B )。 A.可用来定位对象 B.可用来更改段落缩进量 C.可用来调整页边距 D.可用来调整各对象间距设置 11.Word 的查找和替换功能很强,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B )。 A.能够查找和替换带格式和样式的文本 B.能够查找图形对象 C.够用通配字符进行快速、复杂的查找和替换 D.能够查找和替换文本中的格式 12.Excel中工资表的单元格中输入身份证号码一般采用数据的( C )格式。 A.数值 B.常规 C.文本 D.科学记数法 13.Excel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后显示出一串字符“ #REF”! ,原因是( B )。 A.公式中有除数为0 B.用了无效的单元格 C.单元格显示宽度不足 D.公式中运算符错误 14.扩展名为( C )的演示文稿文件,可以完全不用安装Powerpoint 即可浏览? A.ppt B.pot C.pps

地籍测量学试卷答案

变更地籍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工作程序:(1)申请变更登记 (2)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3)实地调查并测量权属宗地(4)修测地籍图 (5)用解析法计算或从图上量算权属变更面积 (6)申报批注 (7)填写土地证 初始地籍:是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管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地籍图册。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法(1)单位用地红线图 (2)地产使用证 (3)土地使用合同书和协议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 (6)城市住宅地产的确权 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土地登记申请,审查,地籍调查,审核批准,注册登记、颁发证书 参考椭球:通常我们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体,又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体 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产权地籍:地籍不但为征税服务,还承担了产权保护的功能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地心坐标系: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由于潮汐作用,海水面时高时低,取平均海水面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我们把平均海水面称作大地水准面 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在球面上,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地物------ 地面上固定性的物体称为地物,分为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两类。 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地籍:记载有关土地状况的薄册(含图件),也可形象地将地籍喻之为土地的户籍,是土地诸要素的隶属关系综合成统一体的总称。 地籍区:行政辖区内,以乡、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地籍总调查: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地籍调查。日常地籍调查因宗地设立、灭失、界址调整及其他地籍信息的变更而开展的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照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地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地籍图—按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采用专用符号,突出表现地籍要素的地图。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十版)实验教程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A 5.C 6.D 7.C 8.B 9.C 10.B 11.B 12.D 13.A 14.C 15.C 16.C 17.A 18.A 19.A 20.C 21.D 22.B 23.A 24.B 25.D 26.C 27.A 28.B 29.B 30.A 31.A 32.C 33.D 34.D 35.B 36.A 37.C 38.A 39.B 40.B 41.B 42.B 43.C 44.A 45.C 46.A 47.A 48.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BCD 3.ABD 4.ABC 5.AD 6.ABC 7.ABD 8.AB 9.ABD 10.AC 三、判断题 1.T 2.F 3.F 4.T 5.T 6.F 7.T 8.F 9.F 10.T 11.T 12.T 13.F 14.T 15.T 16.T 17.F 18.F 19.T 20.F 21.T 22.F 23.F 四、填空题 1.地址码2.1024 3.总线4.显示卡 5.点阵码矢量码6.自动控制7.算术运算逻辑运算8.地址9.存储程序工作10.字11.应用软件12.二进制13.外部14.CD-ROM 15.非击打式 16.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17.寄存器18.数据处理(信息管理) 19.CPU 20.3 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D 4. D 5. C 6. B 7. C 8. C 9. B 10. A 11. C 12. D 13. D 14. B 15. A 16. B 17. D 18. B 19. D 20. A 21. A 22. A 23. C 24. B 25. C 26. D 27. C 28. D 29. B 30. A 31. C 32. D 33. C 34. D 35. C 36. B 37. D 38. C 39. C 40. 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CD 3. ABD 4. ABD 5. BCD 6. ACD 7. BC 8. ABC 9. ACD 10. ACD 11. BD 12. ABD 三、判断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