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型训练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型训练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型训练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型训练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型训练题

一、反问句转陈述句

规则:①去掉疑问词,如“难道”“怎么”“怎能”“哪里”“呢”“吗”等。②有“不”去掉“不”,没“不”加上“不”。③句子通顺后,把“?”改为“。”

1.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2.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3.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4.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

5.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

6.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7.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9.这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0.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二、缩句

规则:将句子缩成最简单的格式: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①去掉“时间”“地点”“量词”“形容词”“在……中(里、下)”②“得”字后面的补充说明要去掉③保留“着、了、过”。

1.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2.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路线。

4.气势雄伟壮观的吊水楼瀑布,是美丽动人的镜泊湖的著名景点。

5.快速流淌而炽热难耐的岩流在瞬间阻塞了黑龙江的主要河流牡丹江的整个河道。

6.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7.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

8.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9.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10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三、第三人称换转述句

规则:①将冒号、引号(:“”)改为逗号(,)②引号里的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如“他(她)”换成“我”,引号里的第二人称换成提示语里的名字。句子要通顺。

1.妈妈说:“明天星期六,我带你去少年宫学电脑。”

2.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3.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4.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5.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去玩。”

6.小红军对班长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7.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8.雷锋对大嫂说,他送大嫂一程吧!

9.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10.王强对老师说,都是他不对,请老师批评他。

四、双重否定句

规则: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有:1.不是不 2.不可能不(不能不/不会不/不可不) 3(并非/决非)非…不… 4.无不 5.无非 6.不无 7.不得不/不得不说 8.没有…不

“只好”“只能”“只得”换成“不得不”,“都会”换成“无不”或“没有…不”,什么都没有的话可以直接加“不得不说”或“不能不”,注意语句要通顺。

1.我承认那个东西是我的。

2.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讲文明。

3.我只好告诉她事情的经过。

4.谁都怕数学老师的威严。

5.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妈妈。

6.红四团的战士不得不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7.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

8.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9.山坡下没有一块地不被大水淹没了。

10.对少先队员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五、拟人句

规则:植物拟人直接写人的动作,比如“扭腰”“点头”“微笑”“抚摸”等;动物拟人需要深一点的词汇,比如“羞涩”“沉思”“回味”“侵占”“骄傲”等。切记拟人句不得出现“好像”“仿佛”等比喻词。

1.春天来了。

2.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5.高粱成熟了。

6.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7.雨水淋在树上,树叶沙沙作响。

8.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9.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10.小鹿在河边喝水。

六、比喻句

规则: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就是:XX好像XX。同类不算比喻。

1.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

2.这条公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天边。

3.茫茫的草原无边无际。

4.小河清澈见底,静静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

5.美丽的彩虹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6.这句话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7.邱少云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8.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9.运动员向终点跑去。

10.湖面很平静。

七、夸张句

规则:夸张句虽然比较夸张,但比较真实。

扩大夸张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

1.我吃得太饱了。

2.大厅里安静极了。

3.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4.孩子们的欢笑声很大。

5.他跑得很快。

6.他很兴奋。

7.这座楼真高。 8.他很饿。

9.他的房间很小。 10.天气太热了。

八、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

2、词语搭配不当。

3、语意重复罗嗦。

4、词序不对。

5、前后矛盾。

6、句意含混或错误。

7、不合逻辑。

8、乱用关联词语。1.我断定他今天可能生病了。

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4.我一定改掉不好的毛病。

5.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

6.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7.张开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复习功课。

8.我的爸爸不但满头白发,而且行动利落。

9.春天的杭州是个景色优美的季节。

10.通过这次学习,使他进步很大。

九、仿写句子

①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②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③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用词不能重复,要有创新。④字数基本相同。

1.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

4.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

5.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工人,就应向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_____;作为军人,就应_____;作为科学家,就应_____;作为学生,就应 _____。

十、写出下列带点字词的意思。

翠色欲.流一碧.千里绞尽.脑汁随心所欲.不惜.代价面不改色.

欲:碧:尽:欲:惜:色:

安居乐业.势不可当.迫不及待.喜出望.外理直.气壮神机.妙算

业:当:待:望:直:机:

攻无不克.自有妙.用天造.地设敛声屏.气放诞.无礼应接不暇.

克:妙:造:屏:诞:暇: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型训练题(答案)

一、反问句转陈述句

规则:①去掉疑问词,如“难道”“怎么”“怎能”“哪里”“呢”“吗”等。②有“不”去掉“不”,没“不”加上“不”。③句子通顺后,把“?”改为“。”

1、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是不行的。

2、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无法去向党报告。

3、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我不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4、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

咱们是早就分好工了。

5、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

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6、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7、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9、这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这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10、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二、缩句

规则:将句子缩成最简单的格式:谁怎么样或谁干什么。①去掉“时间”“地点”“量词”“形容词”“在……中(里、下)”②“得”字后面的补充说明要去掉③保留“着、了、过”。

1.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往事多。

2.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守书摊的是青年。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路线。

这是路线。

4.气势雄伟壮观的吊水楼瀑布,是美丽动人的镜泊湖的著名景点。

瀑布是景点。

5.快速流淌而炽热难耐的岩流在瞬间阻塞了黑龙江的主要河流牡丹江的整个河道。

岩流阻塞了河道。

6.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人们呼喊起来。

7.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

海力布着急。

8.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取得了进步。

9.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我不相信鬼话。

10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灯照耀着建筑。

三、第三人称换转述句

规则:①将冒号、引号(:“”)改为逗号(,)②引号里的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如“他(她)”换成“我”,引号里的第二人称换成提示语里的名字。句子要通顺。

1.妈妈说:“明天星期六,我带你去少年宫学电脑。”

妈妈说,明天星期六,她带我去少年宫学电脑。

2.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小明告诉张春,叫张春不要等他了。

3.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小明非常喜欢。

4.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渔夫问桑娜,他不在,桑娜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5.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去玩。”

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他一定到我这儿来玩。

6.小红军对班长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小红军对班长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7.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8.雷锋对大嫂说,他送大嫂一程吧!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大嫂一程吧!”

9.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0.王强对老师说,都是他不对,请老师批评他。

王强对老师说:“都是我不对,请老师批评我。”

四、双重否定句

规则: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有:1.不是不 2.不可能不(不能不/不会不/不可不) 3(并非/决非)非…不… 4.无不 5.无非 6.不无 7.不得不/不得不说 8.没有…不

“只好”“只能”“只得”换成“不得不”,“都会”换成“无不”或“没有…不”,什么都没有的话可以直接加“不得不说”或“不能不”,注意语句要通顺。

1.我承认那个东西是我的。

我不是不承认那个东西是我的。

2.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讲文明。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

3.我只好告诉她事情的经过。

我不得不告诉她事情的经过。

4.谁都怕数学老师的威严。

没有谁不怕数学老师的威严。

5.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妈妈。

没有孩子不爱自己的妈妈。

6.红四团的战士不得不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7.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

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一个都喜欢王老师。

8.爸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爸妈都不在家,只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9.山坡下没有一块地不被大水淹没了。

山坡下的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10.对少先队员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对少先队员来说,任何困难都克服得了。

五、拟人句

规则:植物拟人直接写人的动作,比如“扭腰”“点头”“微笑”“抚摸”等;动物拟人需要深一点的词汇,比如“羞涩”“沉思”“回味”“侵占”“骄傲”等。切记拟人句不得出现“好像”“仿佛”等比喻词。

1.春天来了。

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了。

2.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果园里,麻雀叽叽喳喳争论不休。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尽情演唱起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

5.高粱成熟了。

高粱涨红了脸。

6.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知了热得满头大汗,在枝头上焦燥地喊着:“知了,知了!”

7.雨水淋在树上,树叶沙沙作响。

雨水争先恐后地落在树上,树叶弹奏出沙沙的响声。

8.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一排排柳树正对着河水照镜子。

9.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蝴蝶、蜜蜂在花丛中你追我赶。

10.小鹿在河边喝水。

小鹿在河边细细品尝着河水。

六、比喻句

规则: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就是:XX好像XX。同类不算比喻。

1.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上。

2.这条公路很长很长,一直伸向天边。

这条公路像一条长长的绸带,一直伸向天边。

3.茫茫的草原无边无际。

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绿毯。

4.小河清澈见底,静静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

小河清澈见底,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静静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

小河清澈见底,静静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如纯洁的婴儿静静地躺在妈妈的怀抱。

5.美丽的彩虹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美丽的彩虹像一座五彩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6.这句话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这句话像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7.邱少云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邱少云像一座石雕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8.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那里的天空像水洗过后蓝宝石,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9.运动员向终点跑去。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跑去。

10.湖面很平静。

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七、夸张句

规则:夸张句虽然比较夸张,但比较真实。

扩大夸张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

1.我吃得太饱了。

我吃得太饱了,肚子都快要撑破了。

2.大厅里安静极了。

大厅里安静极了,静得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3.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4.孩子们的欢笑声很大。

孩子们的欢笑声震耳欲聋。

5.他跑得很快。

他跑得很快,跟火箭似的。

6.他很兴奋。

他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7.这座楼真高。

这座楼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8.他很饿。

他很饿,饿得肚皮快贴着后背了。

9.他的房间很小。

他的房间巴掌大。

10.天气太热了。

天气太热了,我都快被晒化了。

八、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

2、词语搭配不当。

3、语意重复罗嗦。

4、词序不对。

5、前后矛盾。

6、句意含混或错误。

7、不合逻辑。

8、乱用关联词语。

1.我断定他今天可能生病了。

病情:(前后矛盾)改正:我断定他今天生病了。

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病情:语意重复罗嗦改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病情:词语搭配不当改正: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4.我一定改掉不好的毛病。

病情:语意重复罗嗦改正:我一定改掉不好的习惯。

5.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

病情:语意重复罗嗦改正: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代表。

6.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病情:词语搭配不当改正: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改进了学习方法。

7.张开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复习功课。

病情:句意含混或错误改正:张开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张开泰经常帮助汤小泉复习功课。

8.我的爸爸不但满头白发,而且行动利落。

病情:乱用关联词语改正:我的爸爸虽然满头白发,但是行动利落。

9.春天的杭州是个景色优美的季节。

病情:词序不对改正:杭州的春天是个景色优美的季节。

10.通过这次学习,使他进步很大。

病情:句子成分残缺通过这次学习,他进步很大。

九、仿写句子

①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②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③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用词不能重复,要有创新。④字数基本相同。

1.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滋润心灵的甘露;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驱散冰冷的阳光。

十、写出下列带点字词的意思。

翠色欲.流一碧.千里绞尽.脑汁随心所欲.不惜.代价面不改色.

欲:将要碧:青绿色尽:想要欲:想要惜:吝惜色:颜色安居乐业.势不可当.迫不及待.喜出望.外理直.气壮神机.妙算

业:职业当:抵挡待:等待望:希望直:正确机:计谋攻无不克.自有妙.用天造.地设敛声屏.气放诞.无礼应接不暇.

克:攻下妙:巧妙造:制作屏:抑止诞:荒诞暇:空闲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直接叙述与转述 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一、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 桃、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是说,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父亲把花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 ________,却________。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是父亲教育子女学习花生________的精神。 3.“我”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________和 ________。 4.“我”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两种事物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彩回放。(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 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已经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 ..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 ..又弯曲了背,立刻 ..又坐了下去,立刻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题 1. 句子乐园(按要求改写句子)。 (1)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改为转述句) (2)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缩句) (3)这美丽的春天令人陶醉。(改为反问句) (4)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改为感叹句) 2.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______使拉曼深感愧疚______ (2)他发现的这种光散射效应______被人们称为______拉曼效应______ 3.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______ (2)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______ (3)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______ 4. 句子练习。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修改病句) (2)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缩句) (3)人们很高兴。(改为夸张句) (4)纪昌勤学苦练。纪昌成了有名的射箭能手。(用上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 按要求写句子。 (1)漓江的水真______啊,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2)我一定要做一个受小朋友欢迎的辅导员工作。(改病句) (3)他穿着一件颜色跟绿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缩句) (4)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改陈述句) 6. 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推积物。(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 (2)几对小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缩句) ______ (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为陈述句)

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及答案

句式转换练习题答案 练习:反问句变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忘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需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练习:陈述句变反问句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运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练习: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握迷住了。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握的视线遮住了。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4、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经过一千多次的实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经过一千多次的实验,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练习:扩句、缩句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 话蕴含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缩句) 红四团取得了胜利。

3、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缩句)老师讲了故事。 4、海鸥飞过海面。(扩句) 一群群海鸥飞快地飞过平静的湖面。 5、同学们做作业。(扩句) 所有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做数学作业。 练习:双重否定句、肯定句互化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山坡下没有一块地不被大水淹没的。 3、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爹妈都不在家,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4、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你一定知道这件事。 5、为了学业,李平不得不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为了学业,李平只能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人教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人教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通讯,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某广播电台1947年广播)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1月12日,有一个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杀害了。 在当众审讯的时候,阎军官问她:“你是共产党员吗?”她说:“是。”阎军官又问她:“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她说:“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阎军官又问:“你不知道做共产党员是要掉脑袋的吗?你小小的年纪就不怕死?”她答:“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了!”这时候,士兵抬出了铡刀,在她面前铡死了6个人,又问她:“你怕不怕?自白不自白?”刘胡兰坚决地回答:“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她大声喝问:“我咋个死法?”阎军官指着6位身首分离者说:“一个样!”说完,又要伤害其他村民。刘胡兰见状厉声喝道:“我一个人死好了,不能叫众人死!”这位年轻的女英雄从容地躺在铡刀上慷慨就义了。 全村的父老,都记下了这个血海深仇。他们决定立一块碑,来永远纪念这位人民的好女儿。 (1)这是一篇通讯。通讯通常包括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生经过。这篇通讯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几项要素? A.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B.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C.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D.通讯中的________:________。 (2)这篇通讯的第2自然段全是对话实录,而且很少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这正符合新闻( )的特点。 A.真实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3)这篇通讯采用________方式,开头概括事件的结果,然后叙述过程。 (4)这篇通讯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刘胡兰怎样的精神品质? (5)给这篇通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解析:(1)地点;云周西村;时间;1月12日;人物;刘胡兰;事件;刘胡兰被阎锡山的军队杀害了 (2)A (3)倒叙 (4)表现了刘胡兰对党忠贞不渝、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刘胡兰慷慨就义(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开头概括事件的结果,然后叙述过程,是倒叙。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小学句式转换练习题汇编 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对我说:“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对小红说:“别泄气,我来辅导你复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英对妈妈说:“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说:“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会进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一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 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 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 40亿年左右。过了40亿年左右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 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 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 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 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 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 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 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 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 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 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 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2.第②段中,“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左右”中的“左右”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3.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4.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5.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 ....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新人教版小学四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有反问词的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 2、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 3、把问号变句号,去掉语气词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4、海龟受到这样的伤害,难道不是我们造成的吗? 5、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难道不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吗? 6、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 2、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 3、把句号变成问号,加上语气词。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5、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道德的。 6、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7、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立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6、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7、我问父亲豌豆真的能长出来吗。 三、缩句 1、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2、最后变成:“谁做什么”或“谁是什么”;“什么做什么”,“什么是什么”。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3、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4、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 5、成百上千的幼龟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7、小井旁边的树苗已经长成了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 8、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9、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他们的梦幻。() 10、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11、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12、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句式训练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2、红旗升起来了。(扩句,至少扩两处) 3、父亲如登天的梯子,帮助孩子的事业步步高升。(仿写) 父亲如,。 4、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无数有气节的人物。(修改病句) 5、我再次把乞求的眼睛投向了父亲。(修改病句) 6、不能因为我们在这儿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改为反问句) 7、难道我们能做一个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吗?(改成陈述句) 8、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从课文中我还知道这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1、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唐代诗人王维《山中送别》:,。 3、北宋诗人秦观《浣溪沙》:,。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2、红旗升起来了。(扩句,至少扩两处) 3、父亲如登天的梯子,帮助孩子的事业步步高升。(仿写) 父亲如,。 4、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无数有气节的人物。(修改病句) 5、我再次把乞求的眼睛投向了父亲。(修改病句) 6、不能因为我们在这儿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改为反问句) 7、难道我们能做一个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吗?(改成陈述句) 8、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从课文中我还知道这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4、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唐代诗人王维《山中送别》:,。 6、北宋诗人秦观《浣溪沙》:,。

一、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你会选择哪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书是灯塔,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蜡烛,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书是信念,能提供我们前进的动力。()() 4.一山的桂花树能开花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5.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花树那样有姿态。() 二、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我国发现国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 3.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4.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满脸灰尘,双眼不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3.母亲掏出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巴巴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4.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 5、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一、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6.你会选择哪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7.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8.书是灯塔,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蜡烛,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书是信念,能提供我们前进的动力。()() 9.一山的桂花树能开花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10.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花树那样有姿态。() 二、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5.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6.我国发现国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 7.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8.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5.他满脸灰尘,双眼不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6.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7.母亲掏出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巴巴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8.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 9.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五年级句式与转换练习题1

五年级句式与转换练习题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方法: 1.陈述句改反问句,在句子中加上“难道+不+吗”;“怎么+不+呢?”;“怎能+不+呢?”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删除句子中的反问成分,问号改为句号。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练习题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了吗? 2.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5、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6、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7、为爸爸找到了病因——二氧化硫过敏,我怎能不高兴呢? 8、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9、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10、雄伟的长江、黄河哺育了我们,我们怎能不爱它呢? 11、没有哪一个同学说李医生不是好人。 (二)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第三人称转述) 一般方法:1、提示语部分一般不变,祈使句式,疑问句式做合理的变换。 2、将:“”改为, 3、若直接引语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称,而且这个人称就是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人,只要将这个人称改为“他(她);若直接引语句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人称,而且这两个不同的人称分别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两个人,那么要将代表提示语的第二个人的人称用提示语中的名称代替,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一个人的人称用“他(她)”代替 练习题 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2.赵王对蔺相如说:“你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3.李明对老师说:“我叫李明,是从重庆转来的。” 4.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品。” 5、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改为直述句) 6、老师对小丽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 (三)缩句和扩句 缩句方法:1、找出主要动词。 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 5.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部编五年级语文《词语》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词语》专项练习(含答案) 1.用“√”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嫉妒.(dù hù)凯.(kǎ kǎi)旋琐.(zuǒ suǒ)碎馈.(guì kuì)赠刊.(kān kēn)物客栈.(zàn zhàn)凛冽.(lèi liè)腼腆.(diǎn tiǎn)磁.(cí zí)铁鱼鳞.(lín líng)船舵.(duò tuò)鉴.(jiàn qiàn)别书籍.(jí jì)湖畔.(pàn bàn)比喻(yú yù)卓.(zhuō zhuó)越2.拼音词语连一连。 bǎo lěi 人丘 xùn liáng 苔藓 snǒg yǒng 嘲笑 tái xiǎn 驯良 rén qiū堡垒 jiǎo fèi 明鉴 yī wēi 怂恿 jī kě缴费 cháo xiào 依偎 míng jiàn 饥渴 3.下面几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仇.敌(chóu)冠.军(ɡuàn)发酵.(jiào ) B.日寇.(kòu)水浒.(xǔ)斩.杀(zhǎn) C.祭.奠(chá)烟熏.(xūn)超.级(chāo) D.婚.姻(hūn)晚辈.(bèi)罚.款(fǎ) 4.读音是“cháng é”的词语是()。 A.唱歌 B.产额 C.嫦娥 D.长鹅 5.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身段洁构好处绝口不提 B.随行边界传播同心谐力 C.挑选迟廷嫂子众星拱月 D.漫步流连杏仁诗情画意 6.下面词语中“毕”表示完结意思的一项是()。 A.毕竟 B.毕业 C.毕露 D.毕其全力 7.下面词语中()和“积极”搭配最合适。 A.配合 B.出发 C.举行 D.访问 8.读一读下面词语,从感情色彩上不同类的是 A.饮水思源 B.忘恩负义 C.诡计多端 D.臭名远扬 9.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描写心理活动的是()。 A.兴高采烈 B.得意忘形 C.胆战心惊 D.足智多谋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式变换专项练习

语文五年级下册句式变换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一、改为陈述句: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6、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7、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8、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 二、改为反问句: 1、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2、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一个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谁都会感动。

5、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三、缩句: 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3、勤奋好学的小明和小强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4、听到了姐姐获奖的喜讯,年迈的父亲激动得手抖动个不停。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 6、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7、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四、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祖父的年岁很大。祖父的腿脚很灵便。 2、骆驼队走过来了。我们听到悦耳的驼铃声。 3、小华学习刻苦,善于动脑。小华成绩优异。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 5、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 6、人藏在地道里。不气闷,不嫌暗。

7、小胖墩是个傻大黑粗、动转不灵的孩子。小胖墩却是个摔跤能手。 8、严监生不断气。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 9、王熙凤身量苗条。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0、刷子李的绝活外行人不信。连内行人也不信,非说看看不可。 11、桑娜自己受累。桑娜让西蒙的孩子无人抚养。 12、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伟大祖国的名誉。 13、胜利是为个人出风头。胜利是为祖国争光。 五、扩写句子 1、火车穿过田野。 2、柳条拂过湖面。 3、骏马翻过小山。 4、消息传到高楼。 5、小河流过原野。 6、太阳升起来。 7、眼睛里出现泪光。 8、我们结识了一位手艺人。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子类型转换练习题

一、把反问句改成意思不变的陈述句。 1、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干我走吧? 2、这有什么关系呢? 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黑豆网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4c11158481.html, 黑豆网涵盖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在线观看资源! 金马医药招商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1158481.html, 金马医药招商网是专业提供医药代理招商的资讯信息发布平台, 科技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1158481.html, 科技新闻网每天更新最新科技新闻,这里有最权威的科技新闻资料。 头号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1158481.html, 头号新闻网为您及时提供科技、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新闻资讯。 建平信息网 https://www.doczj.com/doc/4c11158481.html, 建平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1158481.html,)是建平生活信息分享服务平台们吧? 4、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5、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6、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7、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8、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9、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

书法瑰宝? 10、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 1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二、双重否定句(不能不、不得不、无时无刻、非……不可)与陈述句互换。 1、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2、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得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二、转述语与引述语的互换。 1、父亲想起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阿曼达跟爸爸说:“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 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3、女主人对我们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惊慌起来。” 4、老太太说:“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就跑下去喂狼。” 5、小孩对年龄的三轮车夫说:“叔叔,我、我们……没钱。” 6、朱老师问王超:“王超,你看怎么办?”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后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 一次报告会(节选) 那是下午在“新长征突击手报告会”上的事。某饭店的青年厨师介绍经验后说:“同学们,我现在已会做150多样菜,会刻40多种‘萝卜花’,会……” 青年厨师接着解释道:“同学们大概不知道‘萝卜花’是什么玩艺儿吧?下面我给你们表演一下刻‘萝卜花’!” 只见青年厨师从书包里掏出两个红心萝卜,又拿出一把小刀,就坐在桌前刻上了。他边刻边说:“我先刻一朵‘月季花’!” 同学们都觉得很新奇,大家目不转睛地望着台上。 青年厨师几下就把萝卜皮拉掉了,然后又熟练地这儿切一下,那儿刻一刀,不到一分钟的工夫,一朵十分逼真的“月季花”就在他手里“诞生”了! 大会主席举着这朵“月季花”绕场一周。同学们都赞叹不已: “嘿,真像啊!” “根本就看不出是什么做的!” “哎,就像用玉石雕出来似的!”…… 这时,青年厨师又拿起一个稍大的萝卜,说:“再刻一只‘仙鹤’。它的眼睛是花椒粒儿,腿和翅膀是紫萝卜!”说罢,他又一刀接着一刀地刻开了。他边刻边说,告诉我们他精心制作过一束“萝卜花”敬献给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还讲到外国友好人士对“萝卜花”的热情赞扬。刚说了不大工夫,一只玲珑剔透的“仙鹤”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啊,真是运刀如神,萝卜开花呀! 我听了厨师的讲述,看看这只美丽的“仙鹤”,心里想了许多许多:一位年轻的厨师,能够创作如此新颖而奇异的艺术品来,是多么感人!看来,真是行行出状元啊!我们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踏踏实实干,一定会为祖国做出贡献的。 “萝卜花”!我将永远记住它。 1.划去错误读音。 行行(háng xíng)出状元嘿(hēi hèi),真像啊! 2.解释带点的字。 赞叹不已.()活.灵活现() 3.课文中第一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全文分成3段,用“‖”表示。 5.同学们对厨师刻的月季花都赞叹不已,原因有两点:(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位某饭店青年厨师的光荣称号是_______________。本文记叙他雕刻萝卜花做出 成绩的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专项练习

五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之句式变换专项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使臣认出了文成公主。 2、他向学生宣布了实验的结果。 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二、将下列句子改成被字句。 1、孩子们捡起漂亮的贝壳。 2、他那亲切的话语融化了我小小的心。 3、森林爷爷打败了妖魔。 4、伯父买下全筐的柚子。 三、改为陈述句: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6、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7、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8、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 9、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干我走吧? 10、这有什么关系呢?

11、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吧? 12、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13、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1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15、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16、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17、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18、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 19、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四、改为反问句: 1、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2、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一个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谁都会感动。 5、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6、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不能伤害它。 7、今年是校庆60周年,我们不可能不激动。 8、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五年级语文专项训练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题 第一单元专项训练(一) 一、拼一拼,写一写。 Jùn mǎ shuāi jiāo ()() wǔ cǎi bīn fēn bú jì qí shù ()() 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浑()峻() 晖()俊() 模()骏() 寞()暇() 摇()瑕() 三、我填词语空,牢记在心中。(6分) 七( )八( ) 夜( )( )日 ( )寝( )食银( )素( ) ( )头( )脸面目( )( ) 栩栩( )( ) 不计( )( ) 五彩( )( ) ( )山( )岭 美( )美( ) 丰富( )( ) 四、我会填空。(10分) 1.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既愿__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的内容是: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一单元专项训练(二)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jí chí xuàn rǎn xiū sè ()()() Shuāi jiāo qīng xī lǐ mào ()()() 一、选词填空。(3分) 矗立屹立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训练卷10 句式练习

10 句式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出缩句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写在括号里。(8分) 1.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 ( ) A.军士等在江边了。 B.周瑜等在江边了。 C.周瑜派来军士等在江边了。 2.我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 ) A.我在湖面上盘旋。 B.我盘旋。 C.我在草地和湖面上盘旋。 二、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12分)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8分)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8分) 1.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20分) 1.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虎的吼声很大。(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哭笑不得,只好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照样子补充句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题(整理)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题(整理)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1)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2)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3)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4)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5)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①(改成反问句)③(改成否定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改成“被”字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