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 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08 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08 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08 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八章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复习思考题:

问答题

1、什么是生物群落?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生物群落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生物群落作为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生物集合体,具有自己独有的许多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具有边界特征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什么是群落交错区,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其主要特征是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群落交错区的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3、何为生活型,如何编制一个地区的生活型谱?

答案: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统计某个地区或某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成为生活型谱。制定生活型谱的方法,首先是弄清整个地区的全部植物类型,列出植物名录,确定每种植物的生活型,然后把同一生活型的种类归到一起。按下列公式求算: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该地区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该地区全部植物的种数x 100%。

4、Raunkiaer频度定律说明了说明问题?

答案:凡频度在1%-20%的植物种归入A级,21%-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0%-100%者为E级,这样,Raunkiaer对8000多种植物的频度统计中,频度属于A级的植物种类占53%,属于B级者有14%,C级有9%,D级有8%,E级有16%,这样按其所占比例的大小,五个频度级的关系是A>B>C≥D<E,这就是Raunkiaer频度定律。这个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一的群落中,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占大多数,B、C和D级频度的种类较少,E级频度的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多,所以占有的比例也较高。这个规律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多的事实。

5、层次和层片有何异同?

答案:层片是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之一,是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群落的不同层片是由属于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的个体组成。层片是生态学的概念,而层次是形态学的概念,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6、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意义是什么?

答案: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1)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最直观的就是它的成层性。成层性不仅表现在地面上,而且表现在地下,成层现象时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物营养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成层现象越复杂,即群落结构越复杂,植物对环境的利用越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就越多,各层之间在利用和改造环境中,具有层的互补性,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也很普遍,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它的镶嵌性。镶嵌性是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小群落的形成是由于生态因子的不均匀性,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渍化程度的差异,群落内部环境的不一致,动物活动及人类的影响等。总之,群落环境的异质性越高,群落的水平结构越复杂。

(3)时间结构:不同植物种类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就导致了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群落的时间结构。在某一时期,某些植物种类在群落上面活动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则是另一些植物种类在群落生命中起主要作用,时间的成层性在不同的群落类型有不同的表现,温带阔叶林的时间层片表现最为明显,群落结构的周期性特点也最为突出。这种以时间因素为转移的层片更新现象,同样是草甸、草原和荒漠等植物群落的普遍现象。因而,群落中时间性层片的形成,应该看做事植物群落的结构部分。在生境的利用方面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达到了对时间因素的充分利用。

7、多样性随哪些条件而改变?为什么热带地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温带和极地?(1)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物种多样性有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2)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无论是低纬度的山地还是高纬度的山地,也无论是海洋气候下的山地,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3)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阳光下进入水体之后,被大量吸收与散射,谁的深度越深,光线越弱,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多样性降低。

热带地区纬度较温带和极地低,阳光充足,降水多,资源丰富,给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热带地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温带和极地。

08第八章-----钢结构深化设计方案

第八章钢结构深化设计方案 第一节钢结构深化设计管理 一. 钢结构深化设计管理组织体系 鉴于本工程新颖、复杂的钢结构体系,为保证不规则空间构件加工制作、现场安装的顺利进行,保证钢结构的施工质量,我们在总承包部框架下专门设置深化设计部,受项目总工程师直接领导,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的对口管理。 深化设计部的主要职责是对深化设计专业分包商进行系统、有效地管理;包括深化设计进度控制,满足材料采购、加工安装需要;审查校核深化设计图的质量,是否符合原设计的节点构造要求;并协调处理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矛盾。保证图纸的正确性;确保钢结构工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将依托中建集团所属的,具有国家甲级建筑设计资质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技术管理力量,在本工程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承担本工程的深化设计管理工作。 二. 深化设计管理 (一)钢结构深化设计图和文件审批 1.深化设计分包商提交深化图和文件,供总承包商初审,如初审不合格,退回分包商整改后重新送审。 2.初审合格的深化图和文件,由总承包商签章发送原设计广州市设计院审批,审批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 (1)A级图纸和文件为正确无误,可以实施; (2)B级图纸和文件原则上可以接受,但须稍加修改,经总承包商复审后方可交付施工; (3)C级图纸和文件错误较大,不予接受,须重新设计,再经总承包商初审后发送原设计师审批。 3.A级和B级图纸和文件经复审无误后须由总承包商加盖施工图批准章,方可出图交付施工。 下图为深化设计管理流程图,该流程经过国内一些类似超高层工程项目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实践证明该流程便于深化设计的质量、进度控制。 (二)深化图设计的进度管理 由深化设计部根据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统一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出图计划,编制步骤如下: 1.根据施工总计划,统—编制年、季、月出图计划,发给深化设计分包商,并要求其按此进度进行出图。 2.总承包商主管钢结构副总工程师,按期进行对口督促和检查;深化设计部及时与工程管理部等部门协调,并及时调整落实出图计划。 3.总承包商深化设计部按时认真填写出图计划的实施记录。 (三)深化图设计的质量管理 钢结构加工安装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深化图设计质量有关,如果图纸不能保证应有的质量,必然影响构件的加工与安装质量,并导致不必要的返工现象。 总承包商为提高深化图的设计质量,具体做法是: 1.根据原设计师要求,统一深化图的格式、表达方式及送审份数。 2.认真初审深化图及文件,严格遵循原设计意图。

第八章 植物群落结构

第八章植物群落结构 第一节: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概念 1. 生物群落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 植物群落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即一定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物种数和个体数。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 取得协调和发展(种群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具有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群落的物种组成 ?实验原理: ?1. 取样方法——样方法 ?取样就是代表性群落的选取或确定,包括样地设置的方法、范围大小等。 ?样地大小的确定一般采用巢式样方法,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 ?样地大小 不同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经验值 样地形状 a.传统形状——方形 故称样方(quadrat)

b.圆形 也称样圆 c.矩形 也称样带(belt)或样条(transect)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1)优势种: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生物种。 特征: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2)建群种:吧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其中决定着群落的外貌,而且一控制着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的其他组成成员。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则称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三)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个体数量指标 ?综合数量指标 个体数量指标 1 多度(abundance)与密度(density)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德鲁提(Drude)的七级制多度。即:查。国内多采用Drude七级制多度,即: Soc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形成背景 Cop3 数量很多 Cop2 数量多 Cop1 数量尚多 Sp 数量不多而分散 Sol 数量很少而稀疏 UN 个别或单株

第八章-----组织机构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一、单项选择 1、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2、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3、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地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次属于()。 4、在经营管理层次中战略规划层的时间幅度一般是()。 5、所谓()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6、格拉丘纳斯指出,管理宽度的算术组数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间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7、部门划分应遵循()。 8、()又称为“斯隆结构”。 9、()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它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类型。 10、分权的()的管理原则是“集

中政策,分撒经营”。 11、部门划分应遵循()。 12、部门划分的原则()。 13、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工,职位设计的做法包括()。 14、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1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 1、职位设计: 2、管理宽度: 3、部门: 三、简答题 1、企业分工的优缺点 2、职位设计要求 3、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4、部门划分的方法及其优点 5、高耸结构的优缺点 6、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7、矩陈结构的优缺点 8、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 9、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缺点

四、论述题 试述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 陆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政治家他不仅长于参政,而且精于管理。他统筹规划、筹措军粮、费省效宏,即为一例。唐代边防守备任务很重。德宗时期为防吐蕃骚扰,派17万军队驻扎边境,所需粮食全由内地供应。这些粮食采购的办法称“和籴”,即由政府付钱给地方,地方向农民收购,这种收购带有指令性。过去京都(长安)一带粮食不丰,“和籴”的粮食主要来自江淮地区。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京都一带连年丰收,而江淮地区遭受水灾,粮价成倍上涨。这就提出如何根据情况来进行“和籴”的问题。陆贽研究了此问题,建议减少性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少从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并和赈济、观农相结合。其具体内容是:(1)按旧例江淮地区每年要买米110万石运到河阴,再由河阴运70万石到太原,从太原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 考察植物群落有各种方法,如样地法、样线法、距离抽样法、点样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基础方法,用样地法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说明如下: (一)样地的设置 样地不是群落的全部面积,它仅是代表群落的基本持征的一定地段。对植物群落考察应在确定的样地内进行,通过详细调查,以此来估计推断整个群落的情况。 样地选择的方法: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1.样地的形状: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除此还有样条,样线,弱圆等。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 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为防止出现闭合差,在森林调查中,样方常沿着预定的测线方向呈菱形设置。其方法是由中心点定出距离为样方对角线长度的两个点,然后从这两点分别拉直长度恰为样方边长的测绳,使其在每一侧都恰好交接,就是样方的边界。 2.样地面积 下列样地面积的经验值可供考察时参考使用:草本群落1~10m2,灌丛16~100m2,单纯针叶林100m2,复层针叶林、夏绿阔叶林400~500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00m2,热带雨林2500m2 3.样地数目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4.样地布局:一般可选用主观取样法,即选择被认为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调查样地。(二)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 样地调查内容主要有环境条件,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组成特征,群落的外貌。 1.环境条件调查:包括以下五项:(1)地理位置,(2)地形条件。(3)土壤条件。

08第八章 消化系统 习题

第八章消化系统习题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胃上皮细胞更新的时间为 A.3天B.3周C.1月D.2月E.3月 2.吸收维生素B12所需的内因子来自胃的 A.主细胞B.颈黏液细胞 C.胃小凹上皮细胞D。胃内分泌细胞E.壁细胞3.光镜下,小肠区别于大肠的最主要特征是 A.有许多肠绒毛B.杯状细胞较少 C.无结肠带D.肠腺较短小E.有许多皱襞 4.黏膜肌的收缩可促使 A.黏膜活动B.腺体分泌物的排出 C.血液运行D.黏膜与腔内食物的接触E.以上都对5.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在 A.粗面内质网B.细胞内分泌小管 C.线粒体D.微管 6.胆囊是 A.分泌胆汁的器官B。的器官 C.分解胆汁的器官D.贮存并浓缩胆汁的器官E.以上均不对7.胰腺腺泡属于 A.纯浆液性腺泡,有泡心细胞,腺细胞顶部胞质内含黏原颗粒 B.纯浆液性腺泡,有泡心细胞,腺细胞顶部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 C.混合性腺泡,有泡心细胞,腺细胞顶部胞质内含酶原颗粒 D.混合性腺泡,有泡心细胞,腺细胞顶部胞质内含嗜酸性颗粒 E.纯浆液性腺泡,有泡心细胞,腺细胞顶部胞质内含酶原颗粒 8.胰岛中分泌胰多肽的细胞是 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E.PP细胞 9.肝小叶里 A.血窦在肝板之间,窦周隙在血窦和血窦之间,胆小管在肝细胞之间 B.血窦在肝板之间,窦周隙在肝细胞与血窦之间,胆小管在肝细胞之间 C.血窦在肝板之间,窦周隙在肝细胞与血窦之间,胆小管在肝索之间 D.血窦在肝细胞之间,窦周隙在肝索之间,胆小管在肝板之间 E.血窦在肝细胞之间,窦周隙在血窦之间,胆小管在肝板之间

10.胰岛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E.PP细胞 11.胰腺外分泌部区别于腮腺的最主要特征是 A.纯浆液性腺泡 B.闰管长 C.泡心细胞 D.胰岛E.小叶间导管12.结肠的结构特点不同于小肠的是 A.有环行皱襞和绒毛,杯状细胞多,固有层内肠腺发达,有结肠带 B.有环行皱襞,无绒毛,杯状细胞特别多,固有层内肠腺较少,有结肠带 C.有半环行皱襞和绒毛,杯状细胞多,固有层内肠腺发达,有结肠带 D.有半环行皱襞,无绒毛,杯状细胞较少,固有层内肠腺发达,有结肠带 E.有半环行皱襞,无绒毛,杯状细胞特别多,固有层内肠腺发达,有结肠带 13.关于阑尾,下列哪项正确 A.有少量的绒毛,肠腺少而短,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B.有少量的绒毛,肠腺少而短,杯状细胞较少,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C.无绒毛,肠腺少而短,林状细胞较多,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肌层薄 D.无绒毛,肠腺少而短,黏膜肌完整,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肌层薄 E.无绒毛,肠腺少而短,黏膜肌不完整,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肌层薄 14.外膜均为浆膜的器官是 A.食管 B.十二指肠C.回肠 D.升结肠E.直肠 15.结肠带是 A.局部增厚的外膜 B.局部增厚的肌层环行平滑肌 C.局部增厚的肌层纵行平滑肌 D.局部增厚的黏膜下层 E.局部增厚的黏膜肌层 16.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A.闰管的上皮细胞B.浆液性的腺细胞 C.脱落的腺细胞D.由血管渗出的白细胞 E.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17.下列哪种细胞是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 A.潘氏细胞B.嗜银细胞 C.颈黏液细胞 D.未分化细胞 E.壁细胞18.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 A.PP细胞 B.A细胞C.D细胞 D.B细胞 E.M细胞19.哪些腺的组织结构是纯浆液性腺 A.胰腺外分泌部和腮腺B.胰腺外分泌部和下颌下腺 C.胰腺外分泌部和舌下腺D.腮腺和下颌下腺 E.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 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

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群落结构指某个等级或尺度(种群、群落)的生态系统中不同性状与大小的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排列。植物群落结构体现了群落内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落中个体在数量上的聚集程度,如密度、多度、尺度等;第二,群落中个体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如水平分布与垂直结构等;第三,群落中个体在形态上的分化程度,如胸径、冠幅、树高等。此外,植物群落历经长时间的进化与演替,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与形态。因此,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生态学过程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植物群落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属性 1、冠层结构特征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树冠有着密切联系,树冠不仅对太阳能等资源的分配起到关键作用,还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生长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树冠的形态、尺度以及健康状况与否对植物活力及生产力起到关键作用。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所组成的冠层结构在植物群落结

08 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八章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复习思考题: 问答题 1、什么是生物群落?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生物群落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生物群落作为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生物集合体,具有自己独有的许多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具有边界特征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2、什么是群落交错区,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其主要特征是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群落交错区的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3、何为生活型,如何编制一个地区的生活型谱? 答案: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统计某个地区或某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成为生活型谱。制定生活型谱的方法,首先是弄清整个地区的全部植物类型,列出植物名录,确定每种植物的生活型,然后把同一生活型的种类归到一起。按下列公式求算: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该地区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该地区全部植物的种数x 100%。 4、Raunkiaer频度定律说明了说明问题? 答案:凡频度在1%-20%的植物种归入A级,21%-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0%-100%者为E级,这样,Raunkiaer对8000多种植物的频度统计中,频度属于A级的植物种类占53%,属于B级者有14%,C级有9%,D级有8%,E级有16%,这样按其所占比例的大小,五个频度级的关系是A>B>C≥D<E,这就是Raunkiaer频度定律。这个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一的群落中,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占大多数,B、C和D级频度的种类较少,E级频度的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多,所以占有的比例也较高。这个规律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多的事实。 5、层次和层片有何异同? 答案:层片是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之一,是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群落的不同层片是由属于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的个体组成。层片是生态学的概念,而层次是形态学的概念,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周三多管理学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

第一节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 1.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1954年提出的。 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 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 2.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a.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b.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得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成果责任、衡量各自的贡献。 c.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员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其的要求,也是其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d.组织成员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的,以目标为控制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e.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分目标。 3.对目标管理的理解 a.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与传统的目标概念不同。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包括要达到的目标程度、期限、完成目标的体系、目标成果的评价等含义,而传统的目标仅指要达到的目的。 b.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与工作标准不同。 标准是静态的,而“目标”是动态的;目标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标准执行是在工作完成后的对比均衡,而目标管理是全过程的,可随时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度和结果。 c.目标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以协商交流为主,共同制定目标。 1.2 目标的性质 层次性 网络性 多样性 可考核性 可接受性 挑战性 信息反馈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1.制定目标:包括组织的总体目标、各部门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职责。 2.明确组织的作用: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有责任人 3. 执行目标:根据目标利用一定的资源开展恰当的活动。 4.评价成果:是实行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包括上下级和同级间的相互评价。 5.实施奖惩: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激励手段,是更好地实施新目标的前提。 1.整体性 2.激励性 3.可行性 4.应变性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种类组成 群落的结构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的性质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的定义 生物群落可定义为在相同时间及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定义 1902年,瑞士学者C.schroter首次提出了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的概念,他认为,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上正式决定采用群落生态学这个科学名称。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发展 植物群落学(phytocoenology)也叫地植物学(geobotany)或植被生态学(ecology of vegetation) 动物群落学研究晚于植物群落学 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群落整合研究是群落生态学发展趋势之一。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意义 由于群落的发展而导致生物的发展,因此,对特定生物进行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群落,而不是“攻击”其生物本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形成群落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定的动态特征; 一定的分布范围; 群落的边界特征; 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生态学重要性。 群落生态学的中心问题是回答群落的整体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态学发展史中,生物群落概念的提出是很早的。但是对于 生物群落的两种对立观点——个体论学 派和机体论学派的争论至今未休。群落 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动、植物种类?它 们为什么像现在这样分布着?它们之间 是怎样发生着相互作用的?这是群落生 态学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三、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的性质问题,生态学界存在两 派绝然对立的观点, 一派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 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象有机体与种群 那样,被称为机体论观点; 另一派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 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 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 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学派。 (一)机体论观点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态学家Clements (群落演替过程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的生 活史) Braun—blanquet和Nichols以及 Warming (将植物群落比拟为一个种) 英国生态学家A.C.Tansley (种群生存的独立性与依赖性) (二)个体论学派 个体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H.A.Gleason 前苏联的R.G.Ramensky和美国的 R.H.Whittaker均持类似观点 个体论学派反对将群落比拟为有机体的 依据是:如果将植物群落看成是一个有 机体,那么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这 很大的差异, (三)折衷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两派学者都未能包 括全部真理,并提出目前已经到了停止 争论的时刻了,这些学者认为,现实的 自然群落可能处于自个体论所认为的到 机体论所认为的连续谱中的任何一点, 或称Gleason-Clements轴的任何一点。 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是近代群落分析技 术的基础 种间关联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种类组成 调查 种类组成对于群落性质研究的意义 种类组成的调查方法(最小面积法) 所谓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 某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如果 抽样面积太大,会花费很大的财力、人 力和时间等。如果抽样面积太小,则不 可能完全反应组成群落的物种情况,通 常以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最小面积 的大小。 群落最小面积……巢式样方法 具体做法是,逐渐扩大样方面积,随着 样方面积的增大,样方内植物种类也在 增加,但当物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曲 线则有明显变缓的趋势,通常把曲线陡 度开始变缓处所对应的面积,称为最小 面积(如前图所示) 通常,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 面积越大,最小面积如我国西双版纳的 热带雨林为2500m2,北方针叶林为 400m2,落叶阔叶林为100m2,草原灌 丛为25-100m2,草原为1-4m2。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群落成员型划 分 优势种和建群种 亚优势种 伴生种 偶见种或稀见种 专题:群落类型单优群落 共优群落 多优群落 混优群落 寡优群落 优势种和建群种的区别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是近代群落分 析技术的基础 (一)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二)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一)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1. 多度(Drude多度等级) 2. 密度(密度与分布格局,相对密度, 密度比) 3. 盖度[基盖度(草原/森林)、相对盖 度,盖度比,郁闭度】 4. 频度(Raunkiaer频度定律) 5. 高度 6. 重量(生物量/现存量) 7. 体积(森林材积) (二)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1. 优势度 2. 重要值 3. 综合优势比 三、种间关联 (一)关联性质 (二)关联计算及表示 (三)关联分析与群落性质 (一)关联性质 正关联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第一节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一、生活型组成特征 人们观察和区别植物群落时,首先关注的是群落中占优势的生活型,正是它赋予该群落一定的外貌形象,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植物群落生活型的组成特征是当地各类植物与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反映。研究表明,一个大地域的典型植被,均有一定的生活型谱(表4-1 ),而且一定的植被类型,一般都以某 一两种生活型为主,各拥有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表4-1 不同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 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森林均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如对高位芽植物作进一步划分即可比较出差异。 对每一群落,均可作叶级的分析,并作出叶级谱。不同植被类型的叶级谱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往往以某一叶级占优势,并以此与其他类型相区别(表4-2 )。叶面积的大小,与气候带有某种相关性。在热带地区,大叶的比例最高,随着逐渐离开赤道,叶面积较小的类型亦渐增多,而大叶的比例逐渐减少。 表4-2 不同群落类型叶级的比较 表4-3 贝加尔针茅草原生物学类群与生态类群综合分析表 (据内蒙古植被,1985,简化) 对生活型与生态类群组成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群落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对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 )草原作此类分析(内蒙古植被,1985)可显示出它的群落重要属性,即中旱生和旱中生的杂类草(双子叶植物)占有很大比重,也表明它的所在地环境并非十分干旱。 以上只涉及生活型内所含种数的多少,进一步分析还需考虑它们在群落中的各种数量特征,才能判别其所起的作用。 二、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在群落内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而全部植物(按所属生活型)的分布状况,构成了植物群落垂直的和水平的结构,并将原有生境改变为特殊的群落内部环境(植物环境)。

第八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一节职位设计 一、职位设计的含义 (一)职位设计的概念 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二)职位设计的演变 1.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 2.当前有关职位设计的做法 目前有关职位设计的做法包括职位扩大化、职位轮换、职位丰富化和工作团队等。 职位丰富化、职位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展,职位丰富化则是指从纵向上充实和丰富工作内容,即从增加员工对工作的自主性和责任心的角度。 职位丰富化设计,就是要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给下级人员,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决定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方法、工作的进度等。 工作团队:当职位设计是围绕群体而不是个人时,就形成了工作团队。 二、职位设计的要求 技能的多样性、任务的同一性和任务的重要性这三项决定了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纵向设计——层次划分 一、组织结构的层次划分 (二)层次划分 管理层次分为上层、中层与下层,各个层次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职能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故又称最高经营管理层或战略决策层。 (三)确定层次应考虑的因素 按照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形成两种层次:扁平结构与高耸结构。所谓扁平结构,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而高耸结构的情况则相反。扁平结构与高耸结构各有利弊。 1.扁平结构的优缺点 扁平结构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但不能严密地监督下级。 2.高耸结构的优缺点 高耸结构具有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特点,但层次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 二、管理宽度的含义 (一)管理宽度的概念 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二)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2.面对问题的种类 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 4.授权 5.计划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高三生物)

第3节群落的结构 【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第八章习题答案

1. 给出以下概念的解释说明。 总线(Bus)片内总线(Internal Bus) 系统总线(System Bus)通信总线(Communication Bus) 并行总线(Parallel Bus)串行总线(Serial Bus) 底板总线(Backplane Bus)I/O总线(I/O Bus) 处理器─存储器总线(Processor-memory Bus) 处理器总线(Processor Bus)存储器总线(memory Bus) 信号线复用(Signal Lines Multiplexing) 最大数据传输率(Maximum Data Transfer Rate) 总线传输周期(Bus Transmission Cycle) 总线宽度(Bus Width)总线时钟频率(Bus Clock Frequency) 总线带宽(Bus Bandwidth)总线事务(Bus Transaction) 主设备(Master,Initiator )从设备(Slave,Target) 突发传送(Burst Transmission)背对背(Back-to-Back)传送 总线裁决(Bus Arbitration)总线控制器(Bus Arbiter) 总线请求信号(Bus Request)总线允许信号(Bus Grant) 集中裁决(Centralized Arbitration)分布裁决(Distributed Arbitration) 同步总线(Synchronous Bus)异步总线(Asynchronous Bus) 握手信号(Handshaking Signal)半同步总线(Semi-Synchronous Bus) 分离事务协议(Split transaction protocol) ISA总线(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 Bus) EISA总线(Extended 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 Bus) 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Bus) SCSI总线(Small Computer Standard Interface Bus) 2. 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情况下需要总线仲裁?总线仲裁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几种常用的仲裁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2)总线通信采用的定时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3)在异步通信中,握手信号的作用是什么?常见的握手协议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4)什么叫非突发传送和突发传送? (5)提高同步总线的带宽有哪几种措施? (6)制定总线标准的好处是什么?总线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3. 假设一个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50MHz,总线宽度为32位,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多少?若要将该 总线的带宽提高一倍,可以有哪几种方案? 参考答案: 最大数据传输率为:4B×50M=200MB/s 方案一:将时钟频率提高一倍;方案二:将总线宽度提高一倍。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标题:群落的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摘要:一.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外貌和生活型1 群落外貌群落外貌(physiognomy)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植被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陆地生物群落…… 关键词: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一.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外貌和生活型 1.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physiognomy)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植被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活型(life form)所决定的。 2.生活型类型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统,他是按休眠芽或复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在各类群之下,根据植物体的高度,芽有无芽鳞保护,落叶或常绿,茎的特点等特征,再细分为若干较小的类型。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加以简介: ①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以上,又可根据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与矮高位芽植物(25厘米~2米)。 ②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 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立的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植物。在作具体研究时,往往把它们归入实际依附的层次中。 水热条件越优越,群落的垂直结构越复杂,动物的种类也就越多。如热带雨林的垂直成层结构,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要复杂的多,其群落中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也远比上述三种群落要丰富的多。 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因为群落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往往有不同的栖息空间,如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而林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和戴菊等。大多数鸟类虽然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层次,但每一种鸟却有一个自己最喜好的层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