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大纲版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解析

2013大纲版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解析

2013大纲版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解析
2013大纲版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科)

乐享玲珑,为中国数学增光添彩 免费玲珑3D 画板,全开放的几何教学软件,功能强大,好用实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2,3,4,5,|,,,A B M x x a b a A b B ====+∈∈则M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2.()

3

=

(A )8- (B )8 (C )8i - (D )8i 3.已知向量()()1,1,2,2m n λλ=+=+,若()()

m n m n +⊥-,则=λ

(A )4- (B )3- (C )2- (D )-1 4.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为

(A )()1,1- (B )11,2??- ??? (C )()-1,0 (D )1,12?? ???

5.函数()()21=log 10f x x x ??+

> ???

的反函数()1

=f x - (A )

()1021x x >- (B )()1

021

x

x ≠- (C )()21x x R -∈ (D )()210x x -> 6.已知数列{}n a 满足124

30,3

n n a a a ++==-

,则{}n a 的前10项和等于 (A )()

10

613--- (B )

()101

139

-- (C )()10313-- (D )()1031+3- 7.()()84

11+x y +的展开式中22x y 的系数是

(A )56 (B )84 (C )112 (D )168

8.椭圆22

:143

x y C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点P 在C 上且直线2PA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1PA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324??????, (B )3384??

????, (C )112??

????, (D )314??????

9.若函数()2

1=f x x ax x ++

在1,+2??

∞ ???

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0] (B )[1,)-+∞ (C )[0,3] (D )[3,)+∞

10.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12AA AB =,则

CD 与平面1B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

23 (B (C )3

(D )13 11.已知抛物线2

:8C y x =与点()2,2M -,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

0MA MB =,则k =

(A )

12 (B

)2

(C

(D )2 12.已知函数()=cos sin 2f x x x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y f x =的图像关于(),0π中心对称 (B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2

x π

=对称

(C )()f x

的最大值为

2

(D )()f x 既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1sin 3

a =-,则cot a = .

14.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15.记不等式组0,34,34,x x y x y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直线()1y a x =+与D 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

是 .

16.已知圆O 和圆K 是球O 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 的半径,3

2

OK =,且圆O 与圆K 所在的平面所成的一个二面角为60,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32=S a ,且124,,S S S 成等比数列,求{}n a 的通项式。 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b c a b c ac ++-+=。

(I )求B

(II

)若sin sin A C =C 。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902,ABC BAD BC AD PAB ∠=∠==?,与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 (I )证明:;PB CD ⊥ (II )求二面角A PD C --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练习赛,其中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每局比赛结束时,负的一方在下一局当裁判,设各局中双方获胜的概率均为

1

,2

各局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第1局甲当裁判. (I )求第4局甲当裁判的概率;

(II )X 表示前4局中乙当裁判的次数,求X 的数学期望.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离心率为3,

直线2y =与C

(I )求,;a b ;

(II )设过2F 的直线l 与C 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且11AF BF =,证明:

22AF AB BF 、、成等比数列。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ln 1.1x x f x x x

λ++-

+

(I )若0x ≥时,()0f x ≤,求λ的最小值; (II )设数列{}211111,ln 2.234n n n n a a a a n n

=+++???+-+>的通项证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由题意知,,x a b a A b B =+∈∈,则x 的可能取值为5,6,7,8,因此集合M 共有4个元素,选B 。 2. A 323(13)1333(3)(3)8i i i i +=++?+=-

3.B

((2

222||

||0(1)1[(2)4]3m n m n m n λλλ+⊥-?-=?++-++?=-

4.B 由题意可知,1210x -<+<,则112

x -<<- 5.A 由题意知1112(0)21y y x y x +

=?=<-,因此11()(0)21

x f x x -=>- 6.C 由111303n n n n a a a a +++=?=-,故数列{}n a 是以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14

43

a a =-?=

1010101

4(1())

33(13)113S ---∴==-+,选答案C 。 7.D ()31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列为2828C =,而()41+y 的展开式中2y 的系列为2

46C =,故22x y 的系数为286168?=。

8. B 设P 点坐标为00(,)x y ,则21220000

001,,4322

PA PA x y y y

k k x x +===-+,于是2112

22

00220033331

44444PA PA PA PA x y k k k x x k -?===-?=-?--,由2

[2,1]PA k ∈--,故133[,]84PA k ∈,选B 。 9.D 由条件知21()20f x x a x '=+-

≥在1,2??∞ ???上恒成立,即212a x x ≥-在1,2??

∞ ???

恒成立

函数212y x x =-在1,2??

∞ ???上为减函数,max 21123312()2

y a <-?=?≥

10.A 如下图,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1C O ,过C 作1CH C O ⊥于H

1111

11111BD AC

CH BD BD ACC A BD AA CH C O CH C BD CH ACC A AC AA A BD C O O ⊥⊥??

⊥???

⊥??⊥?⊥?????

???=?=??平面平面平面 故HDC ∠为CD 与平面1BDC 所成的角。

设1

22AA AB ==

,则1£?222AC OC C O =

====

由等面积法,得11112

3

OC CC C O CH OC CC CH C O ??=??==

故2

sin 3

HC HDC DC ∠=

= 11.D 由题意知抛物线C 的焦点坐标为,则直线AB 的方程为(2)y k x =-

将其代入28y x =,得22224(2)40k x k x k -++=

设1122(,),(,)A x y B x y ,则212122

4(2)

,4k x x x x k

++=?=① 而1212121212()4,(2()4)y y k x x k y y k x x x x +=+-?=?-++② 由0MA MB =,可得1122(2,2)(2,2)0x y x y +-?+-= 所以:121212122()2()80x x x x y y y y +++-++=③ 由①②③解得2k =,故选D

12.C 依题意22()2cos sin 2(1sin )sin f x x x x x ==-

设sin ,[1,1]t x t =∈-

则2

3()2(1)22g t t t t t =-=-

由2

()260g t t

t '=-=?=当1t =±时,函数值为0

,当t =

时,函数值为

t =

故()f x

的最大值为。 13

依题意有cos α==,故cos cot sin ααα=。

14.480 先排除甲、乙外的4人,方法有4

4A 再将甲、乙插入这4人形成的5个间隔中,有2

5A 的排法,因此

甲、乙不相邻的不同排法有42

45A A =480。

15.1

[,4]2

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由直线(1)y a x =+过定点(1,0)C -,依图并结合题意可知,1,42BC AC k k =

=,要使直线(1)y a x =+与平面区域D 有公共点,则1

42

a ≤≤。

16.16π 设MN 为两圆的公共弦,E 为MN 的中点,则,OE MN KE MN ⊥⊥,结合题意可知60OEk ∠=?,

又MN R =,故OMN ?为正三角形,故2

OE R =

又OK EK ⊥,33sin 602222

OE R ∴

=?=?=,故2416S R ππ==。 17.设{}n a 的公差为d.

由232S a =得2

223a a =,故20a =或23a =. 由124,,S S S 成等比数列得2214=S S S .

又12S a d =-,222S a d =-,4242S a d =+, 故2222(2)()(42)a d a d a d -=-+.

若20a =,则22

2d d =-,所以0d =,此时0n S =,不合题意;

若23a =,则2(6)(3)(122)d d d -=-+,解得0d =或2d =. 因此{}n a 的通项公式为3n a =,或21n a n =-.

18.(Ⅰ)因为()()a b c a b c ac ++-+=,所以2

2

2

a c

b a

c +-=-.

由余弦定理得2221

cos 22

a c

b B a

c +-=

=- 因此0

120B =

(Ⅱ)由(Ⅰ)知0

60A C +=,所以 cos()cos cos sin sin A C A C A C -=+

cos cos sin sin 2sin sin A C A C A C =-+ cos()2sin sin A C A C =++

122=

+

=

故0

30A C -=或0

30A C -=-,

因此0

15C =或0

45C =. 19.(Ⅰ)证明:取BC 的中点E ,连结DE ,则ABED 为正方形. 过P 作PO ⊥平面ABCD ,垂足为O. 连结OA ,OB,OD,OE

由PAB ?和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知PA=PB=PD 所以OA=OB=OD ,即点O 为正方形ABED 对角线的交点 故OE BD ⊥,从而PB OE ⊥

因为O 是BD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所以OE//CD.因此PB CD ⊥。 (Ⅱ)解法一:

由(Ⅰ)知CD PB ⊥,CD PO ⊥,PB PO P =.

故CD ⊥平面PBD.

又PD ?平面PBD ,所以CD PD ⊥. 取PD 的中点F ,PC 的中点G ,连结FG , 则FG//CD ,FG//PD.

连结AF ,由APD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F ⊥PD.

所以AFG ∠为二面角A-PD-C 的平面角. ……8分 连结AG ,EG ,则EG//PB. 又PB ⊥AE ,所以EG ⊥AE.

设AB=2,则AE =1

12

EG PB ==,

故3AG =.

在AFG ?中,1

2

FG CD =

=AF =3AG =,

所以222cos 2FG AF AG AFG FG AF +-∠==??.

因此二面角A-PD-C 的大小为π-. 解法二: 由(Ⅰ)知,OE,OB,OP 两两垂直.

以O 为坐标原点,OE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2AB =,则(A ,(0,D ,C ,P .

PC =,(0,PD =.

(2,0,AP =,(2,AD =.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则

1(,,)0n PC x y z ?=?=,1(,,)(0,0n PD x y z ?=?=,

可得20x y z --=,0y z +=.取1y =-,得0,1x z ==,故1(0,1,1)n =-.

设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2(,,)n m p q =,则2(,,)n AP m p q ?=?,

2(,,)n AD m p q ?=?,可得0,0m p m p +=-=.

取m=1,得1,1p q ==-,故2(1,1,1)n =-.于是1212126

cos ,=-||||

n n n n n n ?<

>=

由于12,n n <>等于二面角A-PD-C 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A-PD-C 的大小为π- 20.(Ⅰ)记1A 表示事件“第2局结果为甲胜”

, 2A 表示事件“第3局甲参加比赛时,结果为甲负”, A 表示事件“第4局甲当裁判”.则12=A A A ?.

12121

()=P()()()4

P A A A P A P A ?==

. (Ⅱ)X 的可能取值为0,1,2.

记3A 表示事件“第3局乙和丙比赛时,结果为乙胜丙”, 1B 表示事件“第1局结果为乙胜丙”

, 2B 表示事件“第2局乙和甲比赛时,结果为乙胜甲”

, 3B 表示事件“第3局乙参加比赛时,结果为乙负”.

则1231231

(0)()()()()8

P X P B B A P B P B P A ==??==

13131

(2)()()=

4

P X P B B P B P B ==?=(), 115

(1)1-(0)(2)1848

P X P X P X ===-==--=,

9()0(0)1(=1)+2(2)8

E X P X P X P X =?=+??==

. 21.(Ⅰ)由题设知3c a =,即22

2

9a b a

+=,故228b a

=. 所以C 的方程为222

88x y a -=.

将y=2

代入上式,求得x =

由题设知,=21a =. 所以1,a b ==(Ⅱ)由(Ⅰ)知,1(3,0)F -,2(3,0)F ,C 的方程为

2

2

88x y -=. ①

由题意可设l 的方程为(3)y k x =-,||k <,代入①并化简得

2222(8)6980k x k x k --++=.

设11(,)A x y ,22(,)B x y ,则

11x ≤-,21x ≥,2122

68k x x k +=-,212298

8

k x x k +?=-. 于是

11||(31)AF x ==-+,

12||31BF x ===+

由11||||AF BF =得12(31)31x x -+=+,即122

3

x x +=-

. 故22

62

83

k k =--,解得245k =,从而12199x x ?=-.

由于21||13AF x =

==-,

22||31BF x ===-.

故2212||||||23()4AB AF BF x x =-=-+=,

221212||||3()9-116AF BF x x x x ?=+-=.

因而222|||||AB|AF BF ?=,所以2||AF 、||AB 、2||BF 成等比数列.

22. (Ⅰ)由已知(0)0f =,2'

2

(12)()(1)

x x f x x λλ--=+,'

(0)0f =. 若1

2

λ<,则当02(12)x λ<<-时,'()0f x >,所以()0f x >. 若1

2

λ≥

,则当0x >时,'()0f x <,所以当0x >时,()0f x <. 综上,λ的最小值是12

. (Ⅱ)证明:令1

2

λ=

.由(Ⅰ)知,当0x >时,()0f x <, 即

(2)

ln(1)22x x x x

+>++.

取1x k =

,则

211

ln()2(1)k k k k k

++>+. 于是212111()422(1)

n n n k n a a n k k -=-+=++∑

21

21

2(1)n k n

k k k -=+=

+∑ 21

1ln

n k n

k k

-=+>

ln2ln

n n =-

ln2

=.

所以

2

1

ln2

4

n n

a a

n

-+>.

2014年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Ⅰ)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032|2<≤-=≥--=x x B x x x A ,则=B A A.]1,2[-- B.]1,1[- C.)2,1[- D.)2,1[ (2) =-+2 3 )1()1(i i A.1+i B.-1+i C.1-i D.-1-i (3)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为R ,且)(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x g x f 是偶函数 B.|)(|)(x g x f 是奇函数 C.)(|)(|x g x f 是奇函数 D.|)()(|x g x f 是奇函数 (4)已知F 为双曲线C :)0(322>=-m m my x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3 B.m 3 C.3 D.m 3 (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A.8 1 B.8 5 C.8 3 D.8 7

(6)如图,图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成x 的函数)(x f ,则],0[)(π在x f y =的图像大致为 (7)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k b a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2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全国新课标卷II)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Ⅱ,理1)已知集合M ={x |(x -1)2<4,x ∈R },N ={-1,0,1,2,3},则M ∩N =( ). A .{0,1,2} B .{-1,0,1,2} C .{-1,0,2,3} D .{0,1,2,3} 2.(2013课标全国Ⅱ,理2)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 ). A .-1+i B .-1-I C .1+i D .1-i 3.(2013课标全国Ⅱ,理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a 2+10a 1,a 5=9,则a 1=( ). A .13 B .13- C .19 D .1 9- 4.(2013课标全国Ⅱ,理4)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 A .α∥β且l ∥α B .α⊥β且l ⊥β 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5.(2013课标全国Ⅱ,理5)已知(1+ax )(1+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5,则a =( ). A .-4 B .-3 C .-2 D .-1 6.(2013课标全国Ⅱ,理6)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10,那么输出的S =( ). A .1111+23 10+++ B .1111+2!3! 10!+++ C .1111+23 11+++ D .1111+2!3!11!+++ 7.(2013课标全国Ⅱ,理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 (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 8.(2013课标全国Ⅱ,理8)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

2014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1卷

2014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1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题卷共9页,24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 指定位置。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内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2230x x --≥},B={}22x x -≤<,则A B ?=( ) A .[-2,-1] B .[-1,2) C .[-1,1] D .[1,2) 2.3 2(1)(1) i i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是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4.已知F 是双曲线C :22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A .3 B .3 C .3m D .3m 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 A .18 B .38 C .58 D .78 6.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 边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在[0,π]上的 图像大致为( ) 7.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 A .203 B .165 C .72 D .158 8.设(0,)2πα∈,(0,)2 πβ∈,且1sin tan cos βαβ+=,则( ) A .32π αβ-= B .22π αβ-= C .32π αβ+= D .22π αβ+= 9.不等式组124x y x y +≥??-≤? 的解集记为D .有下面四个命: 1p :(,),22x y D x y ?∈+≥-,2p :(,),22x y D x y ?∈+≥,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1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 (全国卷I 新课标)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Ⅰ,文1)已知集合A ={1,2,3,4},B ={x |x =n 2 ,n ∈A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2.(2013课标全国Ⅰ,文2) 2 12i 1i +(-)=( ). A . 11i 2-- B .11+i 2- C .11+i 2 D .11i 2- 3.(2013课标全国Ⅰ,文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 是( ). A .12 B .13 C .14 D .16 4.(2013课标全国Ⅰ,文4)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 的离心率为2,则C 的渐近线方程 为( ). A .y =14x ± B .y =13x ± C .y =1 2x ± D .y =±x 5.(2013课标全国Ⅰ,文5)已知命题p :?x ∈R,2x <3x ;命题q :?x ∈R ,x 3 =1-x 2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6.(2013课标全国Ⅰ,文6)设首项为1,公比为 2 3 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 ). A .Sn =2an -1 B .Sn =3an -2 C .Sn =4-3an D .Sn =3-2an 7.(2013课标全国Ⅰ,文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 ∈[-1,3],则输出的s 属于( ). A .[-3,4] B .[-5,2] C .[-4,3] D .[-2,5] 8.(2013课标全国Ⅰ,文8)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 =POF 的面积为( ). A .2 B . ..4 9.(2013课标全国Ⅰ,文9)函数f (x )=(1-cos x )sin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 10.(2013课标全国Ⅰ,文10)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23cos 2 A +cos 2A =0,a =7,c =6,则b =( ). A .10 B .9 C .8 D .5

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大纲) 理科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103i z i =+,则z 的共轭复数为 ( ) A .13i -+ B .13i -- C .13i + D .13i - 【答案】D . 2.设集合2{|340}M x x x =--<,{|05}N x x =≤≤,则M N = ( ) A .(0,4] B .[0,4) C .[1,0)- D .(1,0]- 【答案】B. 3.设sin33,cos55,tan35,a b c =?=?=?则 ( ) A .a b c >> B .b c a >> C .c b a >> D .c a b >> 【答案】C . 4.若向量,a b 满足:()()1,,2,a a b a a b b =+⊥+⊥则b = ( ) A .2 B C .1 D . 2 【答案】B . 5.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A .60种 B .70种 C .75种 D .150种 【答案】C .

6.已知椭圆C :22 221x y a b +=(0)a b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2F 的 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若1AF B ?的周长为C 的方程为 ( ) A .22132x y += B .2213x y += C .221128x y += D .22 1124 x y += 【答案】A . 7.曲线1x y xe -=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等于 ( ) A .2e B .e C .2 D .1 【答案】C . 8.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 A .814 π B .16π C .9π D .274π 【答案】A . 9.已知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焦点为1F 、2F ,点A 在C 上,若122F A F A =,则 21cos AF F ∠=( ) A .14 B .13 C .4 D .3 【答案】A . 10.等比数列{}n a 中,452,5a a ==,则数列{lg }n a 的前8项和等于 ( ) A .6 B .5 C .4 D .3 【答案】C . 11.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13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有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1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1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21页)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数学 使用地区:河南、山西、河北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6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 0{}|2A x x x =-> ,{|B x x <<=,则 ( ) A .A B =R B .A B =? C .B A ? D .A B ? 2.若复数z 满足(34i)|43i|z -=+,则z 的虚部为 ( ) A .4- B .45 - C .4 D .45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按性别分层抽样 C .按学段分层抽样 D .系统抽样 4.已知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 .1 4y x =± B .1 3y x =± C .1 2 y x =± D .y x =± 5.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3]t ∈-,则输出的s 属于 ( ) A .[3,4]- B .[5,2]- C .[4,3]- D .[2,5]-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 高8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 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 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3866π cm 3 B . 3500π cm 3 C .31372πcm 3 D .32048πcm 3 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2m S -=-,0m S =,13m S +=,则m = ( ) A .3 B .4 C .5 D .6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 ( )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 9.设m 为正整数,2()m x y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 为a ,21()m x y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 .若137a b =,则m = ( ) A .5 B .6 C .7 D .8 10.已知椭圆 E :22 221(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为(3,0)F ,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 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 ) A .22 14536 x y += B .2213627x y += C .2212718x y += D .22 1189x y += 11.已知函数22,0, ()ln(1),0.x x x f x x x ?-+=?+>?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B .(,0]-∞ C .[2,1]- D .[2,0]- 12.设n n n A B C △的三边长分别为n a ,n b ,n c ,n n n A B C △的面积为n S ,1,2,3, n =.若11b c >,1112b c a +=,1n n a a +=,12n n n c a b ++= ,12 n n n b a c ++=,则 ( ) A .{}n S 为递增数列 B .{}n S 为递减数列 C .21{}n S -为递增数列,2{}n S 为递减数列 D .21{}n S -为递减数列,2{}n S 为递增数列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1)t t =+-c a b .若0=b c ,则t =________. 14.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 33 n n S a = +,则{}n a 的通项公式是n a =________. 15.设当x θ=时,函数()sin 2cos f x x x =-取得最大值,则cos θ=________. 16.设函数22()(1)()f x x x ax b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在 --------------------此--------------------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理科)

绝密★启用前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I 卷 ) 数 学(理科 )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A={ x | x 2 2x 3 0 } , - ≤<=,则A B = B={ x | 2 x 2 A .[-2,-1] B .[-1,2 ) C .[-1,1] D .[1,2) (1 i )3 2. (1 i ) 2 = A .1 i B .1 i C . 1 i D . 1 i 3.设函数 f ( x) , g( x) 的定义域都为 R ,且 f ( x) 时奇函数, 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 . f (x) g( x) 是偶函数 B .| f ( x) | g ( x) 是奇函数 C .f (x) | g( x) 是奇函数 D .|f ( x) g ( x) 是奇函数 | | 4.已知 F 是双曲线 C : x 2 my 2 3m(m 0) 的一个焦点,则点 F 到 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 3 B .3 C . 3m D . 3m 5.4 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 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A . 1 B . 3 C . 5 D . 7 8 8 8 8 6.如图,圆 O 的半径为 1, A 是圆上的定点, P 是圆上的动点,角 x 的始边 为射线 OA ,终边为射线 OP ,过点 P 作直线 OA 的垂线,垂足为 M ,将点 M 到直线 OP 的距 离表示为 x 的函数 f ( x) ,则 y = f ( x) 在 [0, ]上的图像大致为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课标I)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x|x2-2x>0},B={x|-5<x<5},则( ). A.A∩B= B.A∪B=R C.B?A D.A?B 2.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 ). A.-4 B. 4 5 - C.4 D. 4 5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4.已知双曲线C: 22 22 =1 x y a b -(a>0,b>0)的离心率为 5 2 ,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 1 4 x ± B.y= 1 3 x ± C.y= 1 2 x ± D.y=±x 5.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 ).

A .[-3,4] B .[-5,2] C .[-4,3] D .[-2,5]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A . 500π3cm 3 B .866π3 cm 3 C . 1372π3cm 3 D .2048π3 cm 3 7.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m -1=-2,S m =0,S m +1=3,则m =( ). A .3 B .4 C .5 D .6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理科)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数 学(理科) 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x 2-2x >0},B={x |-5<x <5},则 ( ) A 、A∩B=? B 、A ∪B=R C 、B ?A D 、A ?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集合运算及集合间关系,是容易题. 【解析】A=(-∞,0)∪(2,+∞), ∴A ∪B=R,故选B. 2、若复数z 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4i)z =|4+3i |,则z 的虚部为 ( ) A 、-4 (B )-4 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4 (D )45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复数模的计算,是容易题. 【解析】由题知z =|43|34i i +- ==3455i +,故z 的虚部为4 5,故选D.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按性别分层抽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按学段分层抽样 D 、系统抽样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方法,是容易题. 【解析】因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故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按学段分层抽样,故选C. 4、已知双曲线C :22 22 1x y a b -=(0,0a b >> )的离心率为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 14y x =± B .13y x =± C .1 2y x =± D .y x =±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是简单题.

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课标1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个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搽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A={x |2 230x x --≥},B={x |-2≤x <2=,则A B ?= A .[-2,-1] B .[-1,2) C .[-1,1] D .[1,2) 2. 32 (1)(1)i i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 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时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4. 已知F 是双曲线C :2 2 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3 C D .3m 5. 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 的概率

A .18 B .38 C .58 D .78 6. 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 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在[0,π]上的图像大致为 7. 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A . 203 B .165 C .72 D .158 8. 设(0, )2π α∈,(0,)2 π β∈,且1sin tan cos βαβ+= ,则 A .32 π αβ-= B .22 π αβ-= C .32 π αβ+= D .22 π αβ+= 9. 不等式组1 24x y x y +≥??-≤? 的解集记为D .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22x y D x y ?∈+≥-,2p :(,),22x y D x y ?∈+≥, 3P :(,),23x y D x y ?∈+≤,4p :(,),21x y D x y ?∈+≤-. 其中真命题是 A .2p ,3P B .1p ,4p C .1p ,2p D .1p ,3P 10. 已知抛物线C :2 8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焦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有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数学 使用地区:河南、山西、河北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30}A x x x =--≥,{|22}B x x =-<≤,则A B = ( ) A .[2,1]-- B .[1,2)- C .[1,1]- D .[1,2) 2. 3 2 (1i)(1i)+=-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是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4.已知F 为双曲线C :22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 A B .3 C D .3m 5.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 ) A .18 B .38 C . 58 D . 78 6.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成x 的函数()f x ,则 ()y f x =在[0,π]的图象大致为 ( ) A . B . C . D . 7.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 ) A . 203 B . 72 C .165 D .158 8.设π(0,)2α∈,π(0,)2 β∈,且1sin tan cos β αβ+=,则 ( ) A .π32αβ-= B .π 32αβ+= C .π22αβ-= D .π 22αβ+= 9.不等式组1, 24x y x y +??-?≥≤的解集记为D ,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x y D ?∈,22x y +-≥; 2p :(,)x y D ?∈,22x y +≥; 3p :(,)x y D ?∈,23x y +≤; 4p :(,)x y D ?∈,21x y +-≤. 其中的真命题是 ( ) A .2p ,3p B .1p ,2p C .1p ,4p D .1p ,3p 10.已知抛物线C :28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 交点,若4FP FQ =,则||QF = ( ) A .72 B .3 C .52 D .2 11.已知函数32()31f x ax x =-+,若()f x 存在唯一的零点0x ,且00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B .(1,)+∞ C .(,2)-∞- D .(,1)-∞- 1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 ) A .B .6 C .D .4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8()()x y x y -+的展开式中27x y 的系数为 (用数字填写答案). 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15.已知A ,B ,C 为圆O 上的三点,若1()2 AO AB AC =+,则AB 与AC 的夹角为 . 16.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2a =,且(2)(sin b A +- sin )()sin B c b 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a =,0n a ≠,11n n n a a S λ+=-,其中λ为常数. (Ⅰ)证明:2n n a a λ+-=; (Ⅱ)是否存在λ,使得{}n a 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在 --------------------此--------------------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答案与解析

2013年理科数学全国卷Ⅰ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2|20,|A x x x B x x =->=<,则 ( ) A.A∩B=? B.A ∪B=R C.B ?A D.A ?B 考点 :集合的运算 解析:A=(-,0)∪(2,+ ), ∴A ∪B=R. 答案:B 2.若复数z 满足(34)|43|i z i -=+,则z 的虚部为 ( ) A .4- B .45 - C .4 D . 45 考点 :复数的运算 解析:由题知== = ,故z 的虚部为 . 答案:D 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考点 :抽样的方法 解析:因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故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按学段分层抽样. 答案:C 4.已知双曲线 : ( )的离心率为 ,则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1 2 y x =± D. 考点 :双曲线的性质

解析:由题知,,即==,∴=,∴=,∴的渐近线方程为. 答案:C 5.运行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s 属于 A.[3,4]- B .[5,2]- C.[4,3]- D.[2,5]- 考点 :程序框图 解析:有题意知,当时, ,当 时, , ∴输出s 属于[-3,4]. 答案:A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 3 5003 cm π B . 38663cm π C. 313723cm π D. 3 20483 cm π 考点 :球的体积的求法 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 ,则由题知球被正方体上面截得圆的半径为4,球心到截面圆的距离为R-2,则 ,解得R=5,∴球的体积为 35003 cm π = . 答案:A 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1,2,0,3n m m m S S S S -+=-==,则m = ( ) A .3 B .4 C.5 D.6 考点 :等差数列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答案

因为+10n a ≠,所以+2n n a a λ-=. (2)由题设11a =,1211a a S λ=-,可得21a λ=-, 由(1)知31a λ=+,若{}n a 为等差数列,则2132a a a =+,解得4λ=,故+24n n a a -=.由此可得21{}n a -是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2143n n a -=-;2{}n a 是首项为3,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2=41n a n -.所以21n a n =-,+1n n a a -=2.因此存在4λ=,使得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提示】根据等差数列知识完成证明,求出使得{}n a 为等差数列的参数λ 【考点】等差数列 18.【答案】(1)200=平均数 2150s = (2)(i )0.6826 (ii )68.26 【解析】(1)抽取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2s 分别为: 平均数1700.021800.091900.222000.332100.242200.082300.02200=?+?+?+?+?+?+?=. 2222222(30)(20)(10)0020090220033102420008300025010s ---=?+?+?+?+?+?+?=........ (2)(i )由(1)知(200,150)Z N :,从而187821222001222001220.682()6)(P Z P Z <<=-<<+=..... (ii )由(i )知,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212)..的概率为06826.,依题意知100,0682 ()6X B ~.,所以100068266826EX =?=... 【提示】给出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平均数和方差,利用正态分布求概率. 【考点】平均数和方差及正态分布 19.【答案】(1)证明:连接1BC ,交1B C 于点O ,连接AO ,因为侧面11BB C C 为菱形,所以1B C ⊥1BC , 且O 为1B C 及1BC 的中点.又AB ⊥1B C ,所以1B C ⊥平面ABO . 由于AO ?平面ABO ,故1B C ⊥AO .又1B O CO =,故1AC AB =. (2)因为AC ⊥1AB ,且O 为1B C 的中点,所以AO CO =. 又因为AB BC =,所以BOA BOC △△≌.故OA ⊥OB ,从而OA ,OB ,1OB 两两垂直. 以O 为坐标原点,OB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OB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因为∠160CBB ?=,所以1CBB △为等边三角形,

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江西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z 是z 的共轭复数. 若2=+z z ,(2)(=-i z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i +1 B. i --1 C. i +-1 D. i -1 2. 函数)ln()(2 x x x f -=的定义域为( ) A.)1,0( B. ]1,0[ C. ),1()0,(+∞-∞ D. ),1[]0,(+∞-∞ 3. 已知函数| |5)(x x f =,)()(2 R a x ax x g ∈-=,若1)]1([=g f ,则=a ( ) A. 1 B. 2 C. 3 D. -1 4. 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c b a ,若,3 ,6)(2 2 π = +-=C b a c 则ABC ?的面 积( ) A.3 B. 239 C.2 3 3 D.33 5. 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图,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 6. 某人研究中学生的性别与成绩、视力、智商、阅读量这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机抽查52名中 学生,得到统计数据如表1至表4,泽宇性别有关联的可能性最大的变量是( )

A.成绩 B.视力 C.智商 D.阅读量 7. 阅读如下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A.7 B.9 C.10 D.11 8. 若1 2 ()2 (),f x x f x dx =+? 则1 ()f x dx =?( ) A.1- B.13- C. 1 3 D.1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分别是x 轴和y 轴上的动点,若以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 240x y +-=相切,则圆C 面积的最小值为( ) A.4 5π B.34π C.(6π- D.54 π 10.如右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11,AD =7,1AA =12,一质点从顶点A 射向点 ()4312E ,,,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1i -次到第i 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2,3,4i L i =,1L AE =,将线段1234,,,L L L L 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 二.选做题:请考生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阅计分,本题共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高考浙江理科数学试题和答案解析[word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数学(理科)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4年浙江,理1,5分】设全集{|2}U x N x =∈≥,集合2{|5}A x N x =∈≥,则U A =e( ) (A )? (B ){2} (C ){5} (D ){2,5} 【答案】B 【解析】2{|5}{|A x N x x N x =∈≥=∈≥,{|2{2}U C A x N x =∈≤<=,故选B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集、补集的定义,求集合的补集,属于基础题. (2)【2014年浙江,理2,5分】已知i 是虚数单位,,a b R ∈,则“1a b ==”是“2(i)2i 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当1a b ==时,22(i)(1i)2i a b +=+=,反之,2(i)2i a b +=,即22 2i 2i a b ab -+=,则22022a b ab ?-=?=?, 解得11a b =??=? 或11a b =-??=-?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充要条件的定义,复数的运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3)【2014年浙江,理3,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 面积是( ) (A )902cm (B )1292cm (C )1322cm (D )1382cm 【答案】D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直观图左边一个横放的三棱柱右侧一个长方体,故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 246234363334352341382 S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 关键. (4)【2014年浙江,理4,5分】为了得到函数sin3cos3y x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x =的图像( ) (A )向右平移4π个单位 (B )向左平移4 π个单位 (C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 (D )向左平移12π 个单位 【答案】C 【解析】sin3cos3))]412y x x x x ππ=+=+=+,而)2y x x π=+)]6x π +, 由3()3()612x x ππ+→+,即12x x π→-,故只需将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2 π 个单位,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 (5)【2014年浙江,理5,5分】在64(1)(1)x y ++的展开式中,记m n x y 项的系数(,)f m n ,则 (3,0)(2,1)(1,2)f f f f +++=( ) (A )45 (B )60 (C )120 (D )210 【答案】C 【解析】令x y =,由题意知(3,0)(2,1)(1,2)(0,3)f f f f +++即为10 (1)x +展开式中3x 的系数, 故(3,0)(2,1)(1,2)(0,3)f f f f +++=7 10 120C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6)【2014年浙江,理6,5分】已知函数32()f x x ax bx c =+++ ,且0(1)(2)(3)3f f f <-=-=-≤( ) (A )3c ≤ (B )36c <≤ (C )69c <≤ (D )9c > 【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