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七星台小学龚学钰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良好的情景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也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1]。情境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比和比例的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比例、比值的概念和知识的运用模糊不清。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概念。上课伊始,我拿出准备好的糖块和一杯水,学生们看到我这些道具很好奇,这时候充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学们,我这里有5

块糖,一共是30克,这杯水是300克的,大家帮我分析一下,糖放入水中后,糖水有多重?”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大笑起来:“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呀,一共330克呗。”我在看到学生们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说:“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看起来难,我们就以这杯糖水为例,来层层剥开比和比值这节的真面目。”随后我不断引导学生从比的定义为突破口,自己小组探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情境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的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整节课学习气氛高涨,回答问题踊跃,也带动了我的讲课积极性,整体效果非常好。

二、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知识形态化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在数学学习上立体思维能力较差。以往题海战术应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都不符合现代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正好迎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通过制作flash,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问题简单直观的通过设计的动画展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新教材中“平移”一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旋转门”、“推拉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演示它们的运动过程,从而揭示平移概念。并设计了小熊跳格子的flash,将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孩子们一开始以为是一款小游戏,兴趣十足地盯着动画看小熊的运动路线。同时配以当下最受学生们喜爱的TOM猫的卡通形象讲解平移的过程和平移的基本知识。将抽象知识融合与动画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欲望,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