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教育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教育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教育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教育评价改革的困惑与超越

南充市嘉陵区中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讲稿

一、教育评价之困惑

困惑之一:我国教育评价的尴尬

马加爵杀人事件(2004.2.23);

花季少女自杀事件(中国教育报2002.3.17);

下士服侍上士吃饭事件(中国教育报2005.7.30)……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教育文摘》2001年4月)

中发[1999]9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

国发[2001]2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熟练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公开排队。”

教基[2002]2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不得将学生的成绩排队、公布”;“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

实际情况: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教育评价改革进展缓慢!

教育评价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现在又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瓶颈!

困惑之二: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

——《学记》对早期教育评价的完整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谷口武说“学记对日本教育发生的影响是极为罕见的”。

——孔子对教育评价的杰出贡献:

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笔试是教育评价方法的重大创新:公元前165年,汉文帝发明笔试,领先西方1800余年。1702年,剑桥大学率先采用笔试,美国1845年才采用。

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科举对教育评价理念的突破:公元606 年,隋炀帝首开科举。“自由报考,按照成

绩高低取舍”的创新评价理念,是对千百年举官制度的否定,开辟了庶民跻身政界的渠道,开创了人才测评的新纪元。千年以后传到西方,催生了文官制度。

科举也成为中国落后的根源,朱元璋与八股文,1905年寿终就寝。

传统教育评价利弊谈

利:效率较高,组织规范,相对公平,便于保存。

弊:指标唯一(分数)

方法单一(笔试)

主体重一(教师)

眼光盯一(结果)

功能偏一(选拔)

困惑之三:学校教育评价的环境

政府部门-家庭家长-社会舆论

困惑:党的17大报告还要求教育评价改革!

山西榆社道歉事件(中国教育报2005.7.24);南京“高考之痛”(中国青年报2004.7.22);

重视教育评价是国际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评价水平作为评价教育发展水平的尺度;

教育评价与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研究三大课题之一。

教导主任在学校教育评价中处于特殊地位。事实上,评价方法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因为观念老化比知识老化更危险!

注意:素质教育不是不要高分数,不是不要升学率,不是不要考试!

二、教育评价之超越

超越之一:教育管理要更新评价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评价新理念。

简言之,教育评价就是判断教育价值的活动。

1、现代教育的价值:

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个体价值(生存价值、发展价值、享用价值)

2、现代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目标价值取向:以泰勒、布卢姆为代表

——过程价值取向:以斯塔费尔比姆为代表

——主体价值取向:以枯巴、林肯为代表

——发展价值取向: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

3、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内涵

——教育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

——教育评价的对象:要素过程

——教育评价的内容:更加全面

——教育评价的方法:趋向多元

——教育评价的标准:面向未来

——教育评价的观点:素质教育

具体讲:教育评价就是在正确的评价观指导下,依据教育目标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分析评价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过程、要素、效果)的价值作出判断,从而为改善教育活动服务的过程。

超越之二:学校教育评价要实现四个转变

1、评价的目的从“选拔”转向“发展”

剑桥预考难倒中国高考状元(中国教育报2002.9.15);

高才生成为课堂消费者(中国教育报2002.8.3);

美国密歇根洲博导的评价;

上海高校独立招生难倒了尖子生——山西省会在哪里?(040516)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做准备,四大支柱(学习、做人、做事、共同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新定义:不识别现代符号、不动计算机;不会学习的学习盲

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只是一生所需的10%。

布卢姆:“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的”

陶行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蔡元培:“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专为将来。”

给学生猎枪而不是猎物----干粮、猎枪、指南针

现代教育评价“不应该拘泥于昨天,纠缠于历史,侧重于回顾”,

“应该着眼于明天,有利于发展,侧重于改进。”

2、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

“学习的主体”理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

教师的话语霸权:爱哭是你的天性。。。

学生应该参与评价、学生能够参与评价

引导学生评价、体现目标要求、强化学习动机,努力使自己优秀

学生参与评价更能够激发主体情感,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发挥评价功能。

马克思:“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

列宁:“没有人的情感,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情感产生兴趣和动力:比尔.盖茨的五个抽屉:“财富、幸福、兴趣、荣誉、成功”

——“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里,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主体性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

3、评价的指标由“分数”转向“素质”

高分低能现象突出:新读书无用论:“种田不如老子,作饭不如嫂子”;

锦州师院找老师调查:“不知道棉花能作衣服的学生占45%,不知道甘蔗能榨糖的占65%,不知道豆角、黄瓜长在哪里的学生占50%。”(中国教育报2002.7.9) 缺乏能力:牛津、剑桥、微软面是怪题

中国人科学素质低,成人(18-69岁)占1.4%(2001),美国为6.9%(1990)

分数不能说明什么,只是智力的一部分;

分数的科学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特别是在分数评价中处理失当:96%的学校还在排队,68%的学校经常排队;75%的学生对此反感、厌烦,排队导致学生心理疾病和自杀

分数创造差生,分数排考场、分数与两免一保挂钩。。。美国视分散为隐私。。。

巴甫洛夫:“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与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山西五年纪学生恬恬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自杀;南京14岁少年跳楼,怀揣未作完的试卷;北大研究生离家出走。。。。

4、评价的眼光从“结果”转向“过程”

以成败论英雄,一次考试定终身,埋没了不少人才。

只看结果也有失教育评价的公平性(起点不一样)。

首先,分数不能说明教育的全部,包含不了教师辛苦和影响

其次,教育活动已经结束,无法补救,教育评价成为马后炮

再次,评价起点不同,有失评价的公平性(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非重点)

最后,学生的发展伴随教育的过程,天天有进步,天天有成功!

要正确认识“差生”:

差生——后进生——待转化生——待优生——

是教师创造了差生:87.2%的学生是从教师的口中知道“差生”一词的;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不能盯住一大张白纸上的一个小疵点而忽略了大部分的纯洁

在老师评价眼中:“没有聪明学生与笨学生之分,都是有潜质的学生;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都是有希望的学生!”

要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儿开放(中国教育报2005.6.7)

差生不是永恒的,要有足够的耐心——腊兰的命运!

郭沫若中学考试国文等三门不及格;琼瑶三次高考落榜;丁肇中中学成绩倒数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爱因斯坦被老师评价为“反映迟钝思维不合逻辑”;

一个孩子比较愚笨,爱迪生被老师评价为“弱智儿”;

一个孩子考3次美术学院未考上,父亲骂他白痴,叔叔说他孺子不可教也——罗丹超越之三:坚持教育评价的四个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坚持发展性价值取向,评价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成功!

教育评价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两个尊重: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李希贵

——倡导优势评价,发挥学生的优势

小兔子的故事(中国教育报2002.5.31)

——推行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皮格玛利翁效应(中国教育报2001.8.19);

多采用激励性评价

研究:人的激发力量=期望X效价

美国奥苏泊尔:附属内趋力——儿童为了获得他人赞扬为学习目的

小题大做,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搭建评价舞台,增强学生成功体验

尝试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珍藏一辈子的优点单)

——评价教育生态,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减轻学生负担,尊重教育规律,防止掠夺性开发,使学生成为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2、多元性原则——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多元化世界,需要开放性评价。多元化是个性、主体生成的保证。

江泽民: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

——评价观念多元,让教育者眼中出现更多的好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质量观、好学生观

——评价标准多元,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好学生

试题自选、时间自定、允许重考——考试超市

——评价方法多元,让好学生被评价为好学生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

行为观察评价法,情景测验,成长记录;苏格拉底讨论式评价……

3、形成性原则——评价要有利于“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评价是教育活动的环节,评价伴随教育活动过程

布卢姆的贡献:形成性评价的四大任务——调整学习活动、增强学习信心、诊断

存在问题、给出矫正处方

——倡导无劣评价,教育过程无差生

差生,87。2%的学生是从老师口中知道的

布卢姆的研究结果:差生只占1-2%,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目标。

中国,2。4亿X5%=1200万差生?

朱国红的“零差生”理论((中国教育报2004.8.27)

——降低评价标杆,让更多的人获得成功

蔡振华:如果赛制改成1分制,人人都可以当世界冠军。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手执显微镜;爱因斯坦的板凳。

——改善教育活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全面发挥评价的功能

印度先哲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4、主体性原则——评价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

评价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程度: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积极体验、勇于创造——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评价

自评、互评、评价教师、评价学校,从制度上保证

——满足学生的评价需要,让学生欢迎评价

最喜欢、最害怕、最希望的评价(中国教育报2002.7.9)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评价关系,让学生参与评价

(而不是规定太多的不准)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

鱼与喂鱼——鱼与鱼的关系平等中的首席

教学相长:纳米技术;计算机操作;58%的教师可能听说过陶行知;

热爱学生:“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马卡连柯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首先是是人,有尊严、有自尊,不能看成是容器、书厨;千万不能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剑伤身体,话伤灵魂!

夸美纽斯:应该象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

苏: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于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宽容孩子的过错:不让孩子在学校犯错误,就只有留到社会上去了。

马克.吐温:“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要以爱交换爱、以信任交换信任心理学中的自己人

效应“亲其师信其道”;90%与12%。

贝多芬的吻——李斯特——冯萨尔——左夫

——保护学生的主体性,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不是规定太多的不准。大连不许说话、营口“禁言令”,珠海“一日两便”,

马克.吐温:“亚当并不是因为喜欢苹果才去偷吃的,而是因为被禁止才去偷吃的。”

中国人主体地位的失落:

谁找你(雅戈尔)与八员外(入园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罗素落伍是因为没有问题了。

跳蚤变成爬蚤

某电视台记者的测试:“O”是什么?(中国教育报2002.7.9)

主体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首要原则,有主体性才能创新!

5)法治性原则——加强教育评价法治建设,约束地方政府官员的评价行为

高考模式不改变、政府行为不改变、社会舆论不改变——教育评价改革不会彻底!

我们只能在夹缝中突围,从我做起,在学校内部推行教育评价改革……

当我们的教育评价工作真正实现了“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到“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的转变,那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的素质教育理想就能够在中小学得到落实,我们的教育就有了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有了希望!

2008年10月16日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现状与前瞻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现状与前瞻 2013年12月,继《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发布之后,教育部在全国遴选了30个实验区启动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经过四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从关注怎么做到关注怎么做得更好更科学,从关注评价改革本身到关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关注技术层面到关注制度建设层面,各个实验区敢于尝试积极进取,工作推进卓有成效。但由于受外部教育评价环境以及传统评价观念、方法、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影响综合评价改革向纵深发展。本文在梳理当前实验区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进展 (一)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完成此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层次、多部门的参与,也需要多方协同、资源整合、联合攻坚才能确保其得以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因此,为确保改革的落地和推进,教育部和实验区逐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 第一,初步厘清了国家、市县和学校各级机构的职责。国家层面负责顶层设计,整体工作推进,培训与指导,经验交流、总结与提炼。从2014年初开始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多次覆盖所有实验区的宣传综合评价理念、指导指标体系细化、传播关键技术和方法、引领结果应用的培训及现场交流,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及实验区代表开展深度座谈,总结第一轮次经验、规划深化改革的路径。实验区市县级层面抓统筹、显特色,明确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与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学校、教师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学校层面谈校本,重视“过程性质量”,重视结果的应用与改进。 第二,实验区自主或委托第三方开展综合评价,积极建立工作机制推进改革实验工作。部分实验区尝试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第三方评价专业机构为依托的实验工作模式。实验区正尝试将国家、地方、高校、科研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开展此项工作,尝试建立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与退出的国际国内合作机制。 第三,部分实验区的学校逐步建立学校自我评估与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学校以《意见》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区域发展规划及每学年工作,有计划、常态化地开展自我评估,自下而上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常规工作和学校改进的重要手段,建立自我诊断与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第四,实验区正在逐步完善保障机制。部分实验区加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建设,建立政府委托和购买服务的机制,为落实综合评价工作经费的配套要求及经费使用提供依据;并在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中单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专项预算,从经费上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优化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重点,也是开展评价工作的依据,实验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各实验区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为基础,基本涵盖了5大方面20个关键指标,并进一步对这20个关键指标进行了内涵解析和操作化界定,直接用于指导测题的编制。除此之外,实验区还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评价指标、考察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细分为三个教育学段,构建起综合性立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其次,部分实验区尝试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广州市建立了基于核心素

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永德县崇岗中学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领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评价观;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面向全体学生,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临沧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临沧市初中教育评价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临教发[2010]36号文件的要求和永德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永德县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永教法[2010]107号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永德县崇岗中学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一)为顺利推进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学校成立教育评价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周朝军校长 副组长:赵良志副校长 成员:杨德昌 穆永辉 穆朝志 李永志 唐尚书 牟华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崇岗中学,由杨德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

责处理评价制度改革的日常事务。

(二)为强化落实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同时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 主任:周朝军校长 副主任:赵良志副校长 委员:杨德昌教务主任 穆永辉政教主任 穆朝志总务主任 高应康初一年级组长 唐尚书初二年级组长 牟华宽数学教研组长 李加丽语文教研组长 张小平政治教研组长 何美英理化生教研组长 王忠京物理教师 金芹音体美教研组长 评价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崇岗中学,由杨德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评价委员会日常事务。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彻底取消过去以考试分数为主来度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版)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符合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综合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践行“名在减负、名在特长、名在名师、名在文化”的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全区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二、评价内容 分办学行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学业水平、学生特长、办学特色等六大项,总分为100分。 三、评价标准 1.办学行为(10分) (1)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课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没有弄虚作假现象。(2分)(2)严格执行全市统一制定的学生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不超过6小时。(2分) (3)有切实的课外作业总量监控机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双休日没有违规补课的现象。(2分)

(4)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3门。(2分) (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视率、肥胖率明显降低。(2分) 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整合德育资源和开发优质德育课程,德育内容丰富。(2分) (2)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队伍健全,职责明确。(2分) (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育人氛围浓郁。(2分) (4)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 (5)学生熟悉《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无随地吐痰、乱扔乱抛、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等现象。(2分) 3.师资队伍(20分) (1)学校有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实在达成度高。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40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达专科以上学历。(4分)(2)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基本要求。深入开展教师学习教育活动,教师参加全区集中考试合格率达100%。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核心内容问答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核心内容问答 一、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国家教育部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加强宏观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有关评估指标要求,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估,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依据、目的、意义? 答: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评估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具体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进行。 评估目的:通过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得到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评估意义: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检查,评估结果将由教育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教育部规定,评估结论为“合格”的学校,评估结果作为该校今后审批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新增本科专业设置,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硕士、博士点的主要依据之一。评估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需在规定的暂缓期(1—2年)内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申请重新接受评估。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学校,由教育部区别情况,令其限期整顿、停止招生或停办。可以说,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而社会声誉又必将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就业,从而关系到学

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引发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思考.doc

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引发对当今教 育改革的思考-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尤其是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的一些主张有效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我国民国时期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从历史出发,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背景及措施,批判性地探讨南京临时政府的某些教育改革措施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启示,尤其是对于教育制度、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机制的思考。 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主要有四个部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批判了封建教育把人驯服成了奴隶、改良主义的教育观念,建立了中国教育会,兴办了革命学校。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1月9日成立临时政府教育部,之后开始对清末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进行改革。 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内容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在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和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同年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施行。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成为了民国教育方针。同时,公布了《壬子学制》,将教育阶段分为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阶段。 三、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当时的临时政府已经认识到学者,国之本也,振兴学校培养人才,而培国脉是时势不得不然。这样不仅更改了传统的忠君、尊孔的办学方针,而且还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指了方向。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振兴教育。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的素质,达到人尽其才。 进行教育改革,正是确立国民教育的根本要求之所在。教育改革,首先要普及教育,使学校确立了学制,确保了基本的初、中、高等教育阶段和时间、年龄安排。这是进行教育的充分必要条件。五育并举,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伦理教育的特点。这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而且也是为教育事业、国民自身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支持,最重要的是对当时的青年的思想启蒙作用。 四、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教育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在当代教育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民发展这个战略目标,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也都得到体现,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等。 1.道德教育为重的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教育方针里,把道德教育放在重心,这完全否定了清末的封建教育宗旨,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当代的教育改革中,注重伦理教育,学习儒家名作的精华也应该是我们的应有之意。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潍坊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切实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扎实做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有关工作。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提升,推动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 (二)基本原则 1、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关注个性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 2、促进发展。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

励等功能,以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主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3、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评价过程的严谨有序,评价工具的方便快捷,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使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4、重点带动。为保障实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遵循点面结合,重点带动的原则开展实验。选取部分年级作为实验对象,重点跟踪考查;对照指标,选择重点,进行测评。 5、突出个性。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在尊重共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评价模式。 (三)总体目标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基于学校自评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发评价工具,建立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学校评价结果使用机制,形成完善的评价工作机制。 二、具体内容 (一)构建基于学校自评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根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和潍坊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我校已有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绿色指标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教师

教育教学评价为什么要改革

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考试次数繁多,周末补课,参加课外培训活动等,导致学生厌学,身体素质下降、动手实践能力差。我们教师关注学生成绩,家长关注学生成绩,学校也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面,所以我认为: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是有必要的。 一、改变目前对教师的评价指挥棒 我县目前对教师的评价还是主要看教师的教学业绩,看的是有多少学生考入初中、高中,班上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学校的绩效方案中“绩”的部分也是围绕学生成绩来考核老师,并且这一块比重还相对较重,有时两个班平均分只有几分的差距,而绩效部分却有几百或上千元的差距。更有甚者,取得县上前三名的和后三名的差距就还要大得多,县教科局考核学校也是如此。所以,教学成绩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为了让自己利益不受损害,那就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吧,有的小学生的作业要做到晚上十一点左右,中学生的作业更是铺天盖地,城里部分学校的教辅资料每科都有好几套。其实国家也有相关要求,在指挥棒的影响下这些要求就不起作用。学校评比、教师评比都会看名次,把名次看得非常重要。由此造成了中小学过分重视考试科目、忽视考查科的现象,考试科大量占用时间,大量留作业,严重挤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教师为了自身利益和名誉互相争抢时间,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变相增加了学生负担。老师们去弄考试学科了,德育、美育、体育等课程自然会流于形式,“三开”工作也只是说说罢了。

二、改变对学生评价方式 (一)、首先,渐渐淡化分数,对学生所学科目实行等级评价。 比如,80分为优秀,70—80分为良,60—70为及格,40—60为不及格,40以下为差等,而不是去强调90和91到底有多大差距,这和大学学分制有点相似。实行等级评价,教师会转变教学方式,践行素质教育并给学生减负,为深化教育改革铺平了道路。 (二)、认真制定评价机制,要科学设置考题 由于学生来源不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不尽相同,所以,农村和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评价学生时尺度也应该有所不同才相对公平合理。 (三)、评价学生从平时入手 我认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是通过一次考试就能实现的,成绩高低只反应一个方面的问题,还有众多方面,我们何从评价他们,这就要求老师要把工作做在平时。 1、班主任建好学生的电子档案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把学生的学籍档案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历程都应该记入档案,作为以后升学、就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参照资料。这些资料通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来完成。 2、学校参与学生评价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学校各部门的配合,才能对一个学生有着比较全面的评价,主要应该有教务室、团委学生会和德育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方案

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方案(试行) 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现对学校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制定以下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项目 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分别为: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学科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学科抽测等。 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1、明确单元达标内容,同一年级统一检测进度。 学期初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统一制定一学期的学科单元达标进度表,并上交学校。教务办将按进度表定期检查教师的达标检测情况,计入教师个人量化分,同时也做为评选优秀级部的衡量标准之一。2、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检测的学科为语文、数学等。 每学期期中、期末对各年级学科进行检测,检测由县教研室或学校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根据反馈的成绩,进行质量分析。 … 以上学科的检测,只是阶段性评价的形式之一,不是学生成绩的唯一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还必须与其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如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语文、数学、以外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查。在检测过程中有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特别是有意制造机会、

条件让学生弄虚作假的一律以倒数第一处理,同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及领导的责任。 3、学科课堂教学管理 查看各学科教师课堂达标落实情况,进行“四清管理”。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反反复复,清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让一个学生吃夹生的,步调统一,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具体做法是: (1)堂堂清:就是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看书,练习,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讨论,来弄懂“为什么”真正理解知识最后通过当堂训练形成能力。每一节课上的学习任务在反馈练习环节中以分层练习的形式给出,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收获,力求他们不把问题留到课后。 (2)日日清:就是指当日事当日毕。当天学的功课,该背的要会背,做错了要更正,该运用的要做对。对课堂上不能及时完成任务的同学作为日清对象,利用课余时间让这些同学进一步更正错题,直到类似问题不出错。时间是午间辅导、晚饭后。 (3)周周清:就是周末普查本周知识点,以及该会运用的例题习题,要求人人一一过关,其清的内容是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课后题、基础训练上的习题。根据本周所学内容、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对未达到日清的学生进行。方式可以是试卷、可以是预先出好的练习。在做题过程中反复做仍不能过关的可以让家长领回协助完

关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相关文件的学习总结

关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相关文件的学习总结根据学校的号召,近日我认真学习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三份文件,通过阅读、学习,我认识到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式,是对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评估,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评估,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评估,是国家行政部门对一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的国家级、权威性的评估。由此可见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性,我对此次工作报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学习关于学校本科评估的内容,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目的在于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做好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学改革的理念,有利于拓展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利于完善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利于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优化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的意义。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核心的整体性评估。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一级指标下设1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选取44个影响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作为观测点。19个二级指标中有11个重要指标,它们是: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

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和意见大塘镇里中小学刘廷美 2014年5月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六、给予住宿生补助。七、开展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等等。 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当前基础教育为我们提出了四个信号:一、国家将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二、基础教育必须是政府全面承担的教育;三、基础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四、学校的职能就是抓管理抓教学教育。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构建新型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三、全面营造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氛围,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四、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和擅于学习,把学习转化成学生生存的自身需求;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一般来说,多数老教师们往往是不认同的,因为长久的思维定势和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改革意味着要抛弃很多过去他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在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是很希望改革的。加上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是可以用他们来影响老教师的。但由于新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等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在实施

中小学教育质量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育质量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究竟怎么改?教育究竟怎么评? 近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我国将用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我校组织了老师们学习了教育部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及刘涛局长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在老师们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所谓“绿色评价”,包括《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所提出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目的是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国中小学教育将进入“绿色GDP”时代。 教育评价是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当前的教育评价领域,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带来了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被忽视、创新能力缺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唯“学业分数”是瞻,使一些人认为“评价”、“考试”是与素质教育相反的词语,甚至认为唯有去除评价,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其实,问题出在教育评价并不科学。《意见》的出台,便是要自觉地引导评价去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其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教育评价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正是为了推进落实素质教育,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了规定,旨在将品德、心理健康、兴趣特长以及学业负担等指标充分纳入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中来,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落实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以说,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抓手。 一般而言,关注教育评价,实则是对教育目标达成的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以目标的形式存在于设计者的头脑里,引导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目标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换言之,不关注评价,就是不关注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就是对教育目标的漠不关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见》将评价改革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心得体会 近期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改革,我在其中有这样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我觉得教育质量改革将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将像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一样引起管理领域的一次深入的变革,同时改革将对教学改革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从现阶段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体系来看,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而且进一步对这五项指标做了指导性的细化: 1.品德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等。 2.学业发展水平。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 3.身心发展水平。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 4.兴趣特长养成。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等。 5.学业负担状况。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等。 同时,对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是评价结果的呈现,提出了“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要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

级评价。”这样的指导意见对于多年来倡导的特色办学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特色办学将有拨云见日的作用。 传统的评价观是静态的、功利的。其目的主要侧重于选拔,并且将这一功能推向了极端。对学生评价有结论性歧视;过分关注成绩、业绩和升学率;教师以考试分数在学生群体中分层分等,导致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没有获得过成功的体验,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造成了学生厌学、辍学人数增加。这种评价取向的结果是,只关注了少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显然,这是不可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的,所以教育改革以成为现在不可不执行的趋势。 现在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山雨欲来风满楼,树欲静而风不止。作为一个天兴中学的人民教师,我将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的思想,全面的发展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监督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1994年),是评估理论的研究阶段。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相关机构开展了评估理论研究。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第二阶段(1994——2002年),是开展高校教学评估试点和探索阶段。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试点工作。到2002年底,共试点评估了154所本科院校。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

教育改革的看法

教育改革的看法 为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国人将“自掘坟墓“,最终葬送了我们的未来。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应全面看待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历史文化的根源和现实的社会基础因素;中国教育机构内部因素和教育系统外部政治环境因素;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问题和现行制度政策的因素等。 首先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树立传承中华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纳西方教学经验,逐步确立新时代中国教育思想理念。读书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却是重点。 其次对于教育机构进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洁的教学机构方能教化出清正廉洁的学子。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科举教育逐步过度到全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 三是改革教育制度,整顿社会教学秩序。现代社会教学秩序十分混乱,公办与私立并存,而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却差别很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则上应该不主张民办学校,即便是民办学校,也应纳入中国教育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教育制度缺乏灵活性和教条,行政化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教学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教育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和变革发展。 四是重视传统文化思想,吸纳外部文化思想,展开学术争鸣和交流,从而在辩驳中找到适合或正确的思想或方法。西方对于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入侵不仅仅表现为枪炮和鸦片,再后来则表现为“大棒”和“美元”,而这些后面带给国人的却是糜烂堕落的生活方式,而当我们不小心误入陷阱时,西方人却抢走了我们的“黄金和白银”,当我们不情愿时,西方人送给我们的是血泪的屈辱。过去历史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西方人这种本质属性——这是源自于西方人的思想文化内核所决定的。 总之,社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众多的困难与不协调将相互交织,而这些问题的源头无外乎是思想文化和体制机构两个线头。我们坚信改革,坚信发展,那么改革虽然难,即便不理线头,我们可以把矛盾逐渐暴露,这样渐进方式,也是可能成功的,尽管很难。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解读教学文案

评价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关键点详解《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通过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一套全新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以切实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 教育质量评价是世界性难题。相对来说,我国起步比较晚,专业力量不足,实践经验较少,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不能等。在大方向和长远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一边做,一边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完善。 去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就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随后又确定全国30个地区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启动了相关培训工作。评价改革只有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才能逐渐建立起新的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点一细化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是不是科学合理,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把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指标框架经反复研究论证,我们力求用这些指标反映每个方面评价内容,

同时又能够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然而,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我们提出了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一套评价指标框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是不是科学合理、是不是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在实验过程中,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对20个关键性指标和具体的考查要点进行调整完善,但是应当涵盖5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只选取其中的某一两个方面,特别是不能只考查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要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要关注学生的负担,要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省为单位开展实验的,要以省为主完善指标体系。以地市为单位开展实验的,要以地市为主完善指标体系。 在初始阶段,各地可以将重点放到考查要点的细化完善上,可以针对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研究提出相应的考查要点。一些指标如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的有关指标,列出了考查要点,但还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开发适宜的评价和测量工具,不断检验完善。 目前,考查评价指标和要点的标准,有些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政策依据,有的有明确的数量规定,如体质健康、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等,但有的只有原则性要求,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具体标准和全国以及区域的常模,如学生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等。评价标准和依据的细化

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3]22号)以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配套文件的有关要求,为扎实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有关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提升,推动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重视学业水平,又重视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重视共同基础,又重视个性特长;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和效益。 2.科学有效。遵循先进教育评价理念,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保障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程序公开透明,评价工具便捷高效,评价结果真实有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客观真实、科学多元地反映中小学教育质量。 3.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针对全市中小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4.促进引领。以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促进县区、学校内涵发展,主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逐步实现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由经验化、行政化向实证化、专业化转变。 5.重点突破。结合我市实际,选取易于操作的环节和步骤,先行先试,逐步全面推开。 (三)总体目标 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基于学校实际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建立基于网络和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基于标准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县区、学校评价结果使用机制,引领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切实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倾向。 二、具体内容 (一)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指标框架”)以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要求,对照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项关键指标,紧密结合我市中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业质量监测、课业负担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已有的体制机制改革,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经验和做法,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基于学校实际、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标准。 2.改进评价方式方法。探索基于标准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式,注重发展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系统,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纵向、横向相结合的比较分析评价机制,注重全面考查学生进步程度和学校发展情况;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实现学校自我评价、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完善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测试和调查全部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实施,不针对学生个体,根据学段情况,一般不专门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县级及以上统考统测。科学设计评价工具,开发易懂、易操作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具。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信息数据库,

本科评估学习总结

关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相关文件的学习总结 文学院樊宇敏 根据学校的号召,近日我认真学习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三份文件,通过阅读、学习,我认识到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式,是对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评估,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评估,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评估,是国家行政部门对一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的国家级、权威性的评估。由此可见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性,我对此次工作报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学习关于学校本科评估的内容,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目的在于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做好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学改革的理念,有利于拓展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利于完善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利于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优化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的意义。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核心的整体性评估。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一级指标下设1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选取44个影响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作为观测点。19个二级指标中有11个重要指标,它们是: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种挑战。改变传统的、低效的、灌输式的应试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对于这样一项大动作的改革,我们每一位从教人员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细致的研究,精心的准备,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去总结,去升华,得出符合本校本班学情的教学改革之路。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所以,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开始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从而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理性地分析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力求扬长避短,理性地思考如何让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力求使学生的群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行理性的思考将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灌输式的班级授课模式由来已久,它之所以能发展至今,难以改变,必定有其存在的优势;这种授课方式单一,教师操作简单,准备什么讲什么,或者说讲什么准备什么,很少考虑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即使是有人提出问题也是少之又少,针对班容量大的现实情况,这种授课方式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应试教育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主要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其它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挫伤了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育发展至今日,提出课堂改革,也就成为必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学生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2勇于放手,相信学生并充分地予以鼓励 传统的教学是一节课时间几乎完全由教师掌控,有时还要提前和错后,使一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