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人文地理必背知识

专题16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出生死亡)+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1000‰=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0‰=迁入率-迁出率

人口增长率=(机械变动人口+自然变动人口)/总人口*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三个基本指标。

世界人口的发展: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工业革命前——增长缓慢

工业革命后至二战——增长加快

二战后——迅速增长

·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

工业化之前:人口低增长阶段

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很小,增长缓慢工业化初期:人口高增长阶段

特征: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

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增长加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个阶段)

工业化中后期:人口增长率下降阶段

特征: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人口规模扩大速度趋缓(中国处于这个阶段)

后工业化时期:低增长阶段

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处于这个阶段)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死亡率有所回升(老龄化的直接表现)

一些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缩小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

衡量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性别比,即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通常以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人口出生的性别比约为103~107。

·人口金字塔:

是一种可以形象、直观地同时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图形。分类:增长型(发展中国家)、稳定型和缩减型(发达国家)

增长型:底座宽大,塔顶窄小,少年儿童和青年比重大,人口高增长

稳定型:除塔顶人口逐步缩减外,其余各年龄段的数值相近

缩减型:底座收缩,少年按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与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于或大于7%直接表现:死亡率回升、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规模不再扩大或趋于萎缩

人口严重老龄化:等于或大于1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出现老龄化现象)

(欧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洲)

产生原因:人类寿命延长和出生率下降

①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较高,人均寿命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健全的社会福利

保障制度;

②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降低

直接影响(导致的社会问题):

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加重、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

改变社会储蓄和投资行为,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解决政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压力:

直接表现: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洲,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婴儿死亡率最高、平均预期寿命最短的大洲)

社会问题:加大了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的压力,

导致国家积累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解决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弱

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逐步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我国现在属于低自然增长率,但是人口依然在逐年增长,原因是人口基数过大)

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四个问题):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比较低,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人口流动数量大、规模大。

人口政策:1.控制人口数量;2.提高人口素质;3.实行计划生育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或人口流动(农村→城市、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问题:

对于人口流入地(城市或发达地区)

有利影响: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获得充裕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增加交通、管理、治安等社会管理压力,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压力;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流动人口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得不到保障。

对于人口流出地(乡村或欠发达地区)

有利影响:输出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压力;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人口素质提高;流动人员带回来资金、技术、先进理念等,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建设发展。

不利影响:劳动力流失,出现“妇老农业”和留守儿童现象。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与迁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三种趋势:

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北半球中纬度(温带、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

(西欧和北美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所以人口密度大)

·人口分布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交通便利

其他条件:历史悠久,开发早

人口稠密的原因:

温带、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沿海地区;

水资源丰富,河湖沿岸地区;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

或历史悠久地区(如四川盆地和渭河平原)。

·世界四类人口稀疏区:

寒带、高纬地区(气候严寒):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南极等

高原高山(海拔高、气候寒冷):青藏高原等

沙漠地区(干旱缺水):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全年高温多雨):亚马逊河流域、刚果盆地等

我国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东密西疏)

平原盆地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区少

湿润地区多,干旱地区少

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

交通发达地区多,交通闭塞地区少

·人口迁移:

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

劳务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向发达国家转移

难民迁移:自然灾害、战争

智力迁移: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迁移、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地区的迁移(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对发达国家:人才流入增强了国家科技实力,节约基础教育经费,推动经济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但是增加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对科技进步有积极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

移出地:减轻环境的压力,但大量人口移出会引起劳动力短缺和人才流失。

移入地: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有利于资源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年龄结构,但也会增加环境的压力,有可能会引起就业的压力。

我国民工潮(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因:

①人口多,耕地少,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资源开发吸引的移民(我国建国初期西北、东北开发)

大型基础设施所引起的人口迁移(三峡大坝建设)

生态移民: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及自然条件恶劣、人类难以生存地区的人口搬离居住地,重建家园。

二战后,北美、欧洲、大洋洲变为主要迁入地,西亚、北非由于石油储量丰富,所以需要大量劳动力,也是以人口迁入为主;亚洲、拉丁美洲变为主要迁出地。

·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影响因素)【正相关】

科学技术水平【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

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小,主要因为水资源匮乏。

第六篇城市

(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

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两个方面。

·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

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同心圆结构):

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土地属于哪种使用方式,取决于这种使用方式所能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

商业用地在市中心:创造高额利润、能够支付高额地价。

工业用地:低密度厂房和仓库占地面积大,单位土地产生效益小。

农业用地:占用面积大,产生效益最低,位于城市最外围。

(为什么某个地方地价突然升高:如果离市中心距离没有改变,那一定是交通更加便利)

·中央商务区(CBD):

城市最中心,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最密集、地价最贵

·城市功能分区: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和风景区

布局原则(或分布规律)

商业区位于城市或各个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居住区交通方便、环境适宜、污染程度轻

工业区城市外围远离居民区、交通便捷、土地资源充足

文教区环境优美、有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

风景区有优美自然风光和独特人文旅游资源的郊区或沿海沿江临山地区

·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

受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城市规模(小、中、大、特大、超大城市)

大城市一个或多个城市副中心;小城市单一中心

城市职能(综合性城市、专业性城市)

鞍山(工业);香港(商业、居住用地);三亚(风景旅游城市)

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河流、海陆位置)

兰州、宜昌(沿江狭长布局)

十堰(山区城市,沿山谷绵延扩展)

大连、青岛(沿海,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北京、保定(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城市体系:

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巴黎、布鲁塞尔、香港、苏黎世、法兰克福、多伦多、新加坡

我国城市体系分为六级:(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分六级)

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

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华南的广州、深圳,华中的武汉,西南的重庆,华北的天津,东北的沈阳和大连,西北的西安和武汉

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双核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山东省的济南和青岛,吉林省的长春和吉林

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以下中心镇

·城市规模:

我国用城市中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来划分城市的规模。

超大城市:人口500万以上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大城市:人口50万~100万

中等城市:20万~20万

小城市:20万以下

·六大城市群(要记住完整名称):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四大人口稠密区中只有南亚没有世界著名城市群)

我国四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城市群形成条件: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②社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密集

③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沿江靠海,“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冲积平原,气候湿润,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专题21 城市化

·城市化:

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城市化主要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③出现城市群;

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都在加快,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依然比发展中国家高。)

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七篇 产业区位与分布

专题22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条件: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制约大区域范围农业产业带布局的主导因素 热量条件——决定农作物的品种、熟制和生长期 东北: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 水分条件——决定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方式

(湿润地区适合种植业和林业,干旱地区只能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的绿洲可发展灌溉农业)

地形:平原地区是理想的农耕区,山地一般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农作物

(江南丘陵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四川盆地紫色土适宜稻谷) 水源

科学技术水平: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达地区机械化农业,落后地区粗放农

业)、减轻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约束(喷灌、滴灌技术克服干旱环境,

温室技术克服低温环境等)

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生产的类型(农产品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如城郊农业的

同心圆布局) 交通运输:对产品需要保鲜的农业来说应该尽量布局于交通便捷的地方,农产品基地应该布局在靠近交通干道或枢纽的地方。

劳动力:素质和数量 国家政策

美国乳畜带(美国东北部的一个专业农业带)的区位条件:

①纬度较高,降水丰富,气候湿冷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却利于牧草生长 ②河湖众多,地形破碎,土壤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比较适宜畜牧业 ③接近北美的两大城市群,拥有巨大消费市场 ④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⑤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运输发达 ⑥牧民为欧洲后裔,畜牧业经验丰富

丹麦农业区位变化(P65) 畜牧业—种植业—乳牛畜牧业

自然

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

我国秦岭—淮河以

250mm,但水资源并不丰

玉米

花生;甜菜

牧场畜牧

美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阿根廷

既有干旱、半干旱地区

(美国、澳大利亚),也

有湿润地区(新西兰、阿

根廷)

①围栏放牧;

②经营规模大;

③专业化程度高;

④商品化程度高

乳产品;

肉产品

游牧畜牧

干旱地区;

我国内蒙古、新

疆、青海、西藏的

部分地区

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

源少

游牧;自给自足

逐水草而流动

骆驼、牛、羊

高度发达

的商品化

混合农业

北美东部温带、亚

热带地区;

西欧、中欧;

澳大利亚东南和西

南部

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水源充足;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

除外,墨累—达令盆地东

水西调)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大

(种植业和畜牧业混

合;谷物生产和牲畜饲

养)

①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专业化水平高;

④商品化程度高

北美(玉米、

小麦、牛)、

西欧(谷物、

乳牛)

澳(小麦、绵

羊)

地中海型

农业

世界所有地中海气

候区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

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程度低

冬季作物(小

麦、大麦)、

抗旱耐热经济

作物(油橄

榄、无花果、

葡萄、柑橘)

热带种植

园农业

热带地区;

我国海南省、云南

省南部、广东省雷

州半岛等

终年高温多雨

大种植园式农场;

商品化程度很高

橡胶、咖啡、

可可、热带水

城郊农业——根据市场因素兴起的农业,具有三大特点:

1.产品品种多,生产周期短,商品率高。

2.形成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相结合的营销体系,生产效率高。

3.在布局上往往呈环状结构。

城郊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

蔬菜、肉、蛋、乳、禽、水产、果品、花卉等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

近郊:奶牛、花卉、蔬菜

近郊外围:棉花、蔬菜、奶牛

远郊:商品粮、商品棉

现代农业的特点:

劳动生产率高、科技含量高、商品率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产品质量高(现代农业有很多种具体类型,例如“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

专题23 工业区位与工业区

·工业区位条件:

能源和矿产资源(资源性产业尽可能靠近资源产地【如鞍钢】);

环境条件:

电子工业、自来水厂等位于河流上游;印染厂等水污染工厂放到河流下游;

大气污染工厂放到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城市的郊外;

交通运输;

市场:产品需要大量运输的工业尽可能接近市场;

劳动力;

科学技术;

集聚: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加强企业间交流,促进企业协作和技术创新;

土地价格:占地面积大的工业放在城市郊区,地价便宜

·工业区位变化:

一、19世纪初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分布:

匹兹堡:煤矿附近(能源消耗大)

分布主导因素:燃料——煤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分布:

杜鲁特:铁矿附近(冶铁技术进步)

分布主导因素:原料——铁

三、20世纪中期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分布:

巴尔的摩、费城:开始接近港口,靠近消费市场(海运发达,利用国外资源)分布主导因素:市场

·**世界主要工业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技术集聚)

技术含量高、科技精英多;产品具有“轻、小、精、贵”的特点

布局在交通方便,环境舒适的大城市周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集的地方

“硅谷”

位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圣克拉拉谷底的高新技术工业区。“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①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集聚,科技实力雄厚、人才密集;

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③邻近航空港,对外交通便利。

专题24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按其空间分布特征分为三类:

①遍布性行业(商业、医疗、教育、通讯、服务业)

②对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依赖较强

(云南、海南—旅游业、郑州—交通运输业)

③与城市的规模、发达程度及在世界或者区域中的经济地位有关

(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科技教育)

·商业区位条件:

人口(流动量、人口密度和购买力)、交通(交通干线不适合,支线适合)、地价(地价高)、集聚条件

城市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P92)

商业集聚形式:综合性商业街、专业商业街

·国际贸易的四个不平衡:P93

●各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额大;

●国际贸易市场大部分在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差异大,存在不等价交换(发达国家主要出口高附加值制成品、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制成品);

●发达国家利用贸易壁垒抑制发展中国家出口。

产业结构转移:经济发达的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来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后发展地区(欠发达地区),引起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转入、转出地同时产业结构升级)

(上海的纺织工业转移到新疆、珠江三角洲的两次产业结构转移)

·海洋运输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主要通过海洋运输。

主要海港:

日本——神户港、横滨港、美国——纽约港、新奥尔良港、新加坡——新加坡港、荷兰——鹿特丹港、中国——上海港、香港港

港口经济价值三要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腹地大小和经济发达程度

·现代交通运输

公路:运量小,装卸方便,灵活性最强

管道:长距离运输气体、液体

水运:运量最大,投资小,运费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差

航空:速度快,投资大,较安全,运费贵

铁路:运输量大

第八篇地域文化

专题25 文化与环境

·文化:

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物质文化: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

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

·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决定了人工制品的材料、样式和风格(建筑、服饰、食物、使用的器具)。

环境影响产业分布、社会生产发展水平、非物质文化、原始宗教和信仰。

文化是在环境的背景下通过人类的社会活动形成的,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关系也同样对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蒙古族民歌(音乐浑厚):马头琴、长调

陕北民歌:唢呐、信天游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

民族有时被更广泛地界定为一个国家的国名整体,与种族不同,它不是自然遗传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世界各地不同人群所新城的地域文化具有地方性、民族性、民间性和传统性。

·国粹:京剧、书法、国画、武术、中医药等

胡服骑射: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

指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也就是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通过接触、交流、传播、融合和吸收,形成新文化的过程。(不是取代)

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

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民族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时间因素

·**世界九大文化圈**:

文化圈又称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生存方式的地理区域。

文化圈的划分以文化源地为中心,以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为单位进行整合。

西欧文化圈

是西方文化发源地,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

分布: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宗教信仰:基督教新教、罗马天主教

文化: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乳畜生产文化;刀叉;哥特式(德国科隆大教堂);感恩节

东欧文化圈

文化深受俄罗斯影响

分布: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

宗教信仰:东正教

文化:东正教堂(拜占庭式(斯拉夫式));俄罗斯芭蕾舞艺术

东亚文化圈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

分布: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

文化:季风气候造就稻米文化;筷子;旗袍;和服;蒙古袍;汉服;孔庙

南亚文化圈

古文明中心之一,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

分布: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语言:基本属于印欧语系

文化:印度泰姬陵、纱丽服饰

东南亚文化圈

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多元文化)

分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宗教信仰:佛教、伊斯兰教、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

文化:吴哥窟(柬埔寨)、婆罗浮屠(印尼佛塔)、鱼尾狮(新加坡)

非洲文化圈

民族、宗教复杂

分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种族:黑色人种

语言:主要属班图和苏丹语系

宗教信仰:原始宗教

文化:原始图腾、打击鼓、宗教仪式

拉丁美洲文化圈

分布: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历史上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语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宗教信仰:天主教

文化:阿根廷探戈舞、巴西桑巴舞、狂欢节

太平洋文化圈

分布: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

语言: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宗教信仰:基督教

文化:崇拜多种神灵;相信巫术;擅长航海;土风歌舞

·西欧文化的传播:

人口迁移;商品贸易;文化交流活动(现代社会常用);殖民扩张;战争;传教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景观:

东北黑土文化

分布:温带森林草原地区

民族:汉族;满族

建筑:泥草房、泥瓦房;火炕,火墙

服饰:棉;皮

文化:渔猎文化;黑土农耕文化;东北二人转

华北平原文化

分布:温带阔叶林地区

民族:汉族

建筑:四合院

服饰:棉装

食物:面食

文化:京剧;评剧

黄土高原文化(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分布:华北、西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农牧业交错地带

民族:汉族;回族

建筑:窑洞

食物:面食;肉食

文化:秦腔;信天游

内蒙古草原文化

分布: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畜牧业

建筑:蒙古包

服饰:蒙古袍

食物:肉;奶;面

文化:马头琴

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分布:温带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农业:畜牧业;绿洲农业、果业

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建筑:“阿以旺”(维吾尔族);毡房(哈萨克族)

食物:肉;奶;面;茶

文化:坎儿井;清真寺

青藏高原文化

农业:种植青稞;牦牛、藏绵羊

民族:藏族

建筑:石砌碉房

服饰:掉袖藏袍

食物:酥油茶;青稞酒;牦牛奶

文化:五体投地的宗教礼拜

四川盆地文化

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农业:水稻;小麦

建筑:吊脚楼(气候潮湿)

食物:川菜(麻、辣)

文化:川剧

云贵高原文化(文化的多样性)

分布: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民族:全国少数民族最多

建筑:竹楼(西双版纳);鼓楼(贵州)

食物:烟;酒;茶

江南水乡文化

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自然景观:平原;丘陵;水乡泽国

食物:大米;蔬菜;鱼类

文化:四柱;评弹;越剧

华南妈祖文化

分布: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

农业:三季稻作

民族:汉族;壮族;黎族;高山族

食物:米食为主

文化:崇拜海神;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粤剧

·海派文化:反映了上海的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

海派精神: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进取、永不止步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 点归纳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原因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 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 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 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 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因素(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b加大了资源、环境、就业压力;c人均资源减少; d影响了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a劳动力或兵源不足b社会负担加重 c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措施:a关心照顾老人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适当鼓励移民和生育;d提高老人退休年龄。 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大;未富先老(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压力大……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首要)、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地理范围划分(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要类型)、城市→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原因:①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②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意义: ①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②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④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1、对迁出地环境的影响 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在农村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弊:会引起人才外流 2、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 利:①补充劳动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利于迁入地资源的开发,活跃市场; ③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多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弊:①加剧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教育压力; ②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 ③带来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难民问题)——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城市化推进、区域开发、大型项目建设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完)

地理方法清单 一、地球大专题 1.经、纬度计算: 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111km;1°纬线=111cos A km(A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经线的位置(经度差小于180°度)定东西 4.有关时间计算: 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 ±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计算:采用同侧相减,两侧相加;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1°/4分;根据东早西晚来加或减时间差;注意考虑行程时间;;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 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00,其对面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昼半球中点经线上的时间是12时,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指0度经线的地方时,太平洋标准时是指120W的地方时。 ⑤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加上1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减去1天。注意今天与昨天围的描述。 5.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极点为0 6.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h=0°;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适用条件:①两地位于直射点的同一侧;②两地对称分布于直射点两侧)。 7.昼夜长短计算:弧比法----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时; 日出日落法---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纬度法----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值地区的夜长。 8.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9.常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1)极点:一天中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极点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相等。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10.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天气,气候,空气质量,季节昼长。 11.卫星发射中心的选择因素:纬度,气候,昼夜,人口。 12.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圈在某一时刻重合,与纬线圈垂直相交;春秋分以外的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夹角为0度-23度26分之间,二至日时夹角达最大),与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而与其他纬线相交,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13.日出、日落的方位:①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②每年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除发生极昼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发生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实没有落到地平面之下,只是落到一天中最低的位置);北极因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资料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主要是“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3、环境人口容量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正比)、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反比), 资源是首要因素。 4、人口迁移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

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气候(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2) 经济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如:中国大量人口向上海、深圳、北京迁移)。 (3)国家的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7、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城市地域结构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 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常考七大知识点汇总 关于水环境的12个知识点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 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持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 以再生,维持世界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 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 季;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 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 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③影响航海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考地理复习【二】 关于大气的30个知识点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2021年人文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中考

2021年人文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中考 2021年人文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一、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 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 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 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 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 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 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 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 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 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人文地理学复习重点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⒈★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提前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探讨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⒉★人文地理学的特性: ①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 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

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应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②区域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 定的分布区域,都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他的恩不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特征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理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的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③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 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与研究地球表面的人文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关系。 ⒊古代、近代、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 ①古代人文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 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②近代人文地理学: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始分化为一 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③现代人文地理学:⑴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⑵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亚洲概述 【目标】:1.亚洲的位置、分区 2.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知识梳理】 一、亚洲的位置、分区: (一)位置:经纬度位置30°E——180°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10°S——80°N 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侧通过黑海、地中 海与大西洋相通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二)范围: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 (三)分区: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洲。按地理方位与自然特征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于四周) /地表起伏大/海拔较高(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 位) 亚洲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最低点为死海(﹣415米)2.主要地形区:(落实到地图上) (1)主要山脉:帕米尔高原的山结(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交 汇) (2)8大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 伊朗高原、 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3)7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亚);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亚);米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西西伯利亚平原(北亚)。

(二)气候: 1.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与成因:(看地图册29页气候分布图)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部: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大陆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季风;马来群岛---热带雨林 西部:印度半岛西北部、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北部:北冰洋沿岸---苔原气候 (三)河流、湖泊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与高原,呈放射状流向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注入北冰洋 中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注入太平洋 东南亚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 注入太平洋 萨尔温江、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注入印度洋 3.主要湖泊:黑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中亚;贝加尔湖----俄罗斯;死海----西亚 三、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2009年亚洲人口数是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东南亚、东亚、南亚人口稠密,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13 亿、印度10亿、印尼、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三)经济发展差异: 1.日本: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韩国、新加坡:新兴工业国 3.西亚产油国与东南亚文莱:依靠石油资源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4.中国、印度建立了比较完整工业体系 5.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水平较低抓住机遇(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 *日本、韩国、新加坡二战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原因调整结构(接受) 发展科技 改善环境(投资) 东亚、日本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高考地理 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进行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能力提升专题讲练的前提是在对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双基和主干知识学习已经完备后。功夫在平时,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课的积累,也是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 二、基础——明确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 三年功课的积累已经见了无数的主观性试题。厚积薄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将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归纳成辑,供参考。当作我们提高解答主观题性试答题能力的起点。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熟读该资料,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备,便进行归纳概括,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第二步便是总结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和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古代地理学b.近代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的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3、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综合性 7、世界和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界: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国:《禹贡》 8、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古代地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 近代地理学: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哈特向、施吕特尔、索尔 现代地理学:谢佛、加里森、阿努钦 9、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0、胡焕庸线 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或人文地理学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2)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3)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的两种类型、概念 (1)扩展扩散: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 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2)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 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概念 (1)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方面? (1)聚落型式(2)土地利用类型(3)建筑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哪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3)人对自然的利用控制阶段 7、几种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一方面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 区域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解读

一、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人物 1、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2、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3、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4、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5、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6、森普尔:是拉采尔的学生,片名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观点,他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和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7、亨丁顿:片面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突出人类文明只能在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等观点。 8、巴罗斯:把人文地理学成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 9、索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10、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的变异特性的科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

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高三复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地理高考知识点1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 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 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 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 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