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a):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线需要和愿望而言相对于稀缺。

b):具有绝对的属性

c):在市场经济中,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 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企业:追求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3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市场的基本功能。

4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5障碍包括 :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6劳动力供给:指在一定市场工资率下,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劳动时间。

7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8 劳动力市场: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9 劳动力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10 劳动力市场:主体:所有个体和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客体:即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11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a)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b)与工资进行交换行为,使双方得到各自使用的价值,在交换中从自身利益出发,进

行经济计量因而其交换只能是一种等价交换

c)劳动力市场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 工资

12 劳动力的本质属性: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13均衡分析方法:是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方法

14劳动力均衡的意义: a)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b)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工作c) 充分就业

15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16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17生产要素: a 土地 b 劳动 c 资本 d 企业家才能

18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主要部分

19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0 货币工资因素: a 货币工资率 b 工作时间长度 c 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21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

(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 / 价格指数)

22实际工资两个因素影响: a 货币工资 b 价格指数

23计时工资基本特征: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

24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25福利支付方式: a 实物支付 b 延期支付

26福利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现,实质都是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

27福利的特征 ;a 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b 法定性

c 企业自由性和灵活性

28总供给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值总量。

供给等同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

供给也等于消费与储存的总和。

29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的需求

30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

即:均衡国民收入 Y=总供给 =总需求 =消费 C+储存 S=消费 +投资 I

则: Y=C+S =C+I

31失业: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32失业类型: a 摩擦性(大学生毕业) b 技术性(下岗 c 结构性(下岗 d 季节性(气候)

33需求不足性失业形式: a增长差距性失业 b 周期性失业

34失业程度指标: a 失业率b失业持续率

35失业影响: a 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 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c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36政府支出: a 政府购买 b 转移支付

37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a 最低劳动标准 b 最低社会保障 c 工会

38最低劳动标准包括: a 最低工资标准 b 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39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

40货币政策类型 ; a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b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41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a 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b调整贴现率 c 公开市场业务

42基尼系数小于 0.2 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

0.4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通常在0.2~0.4之间

第二章劳动法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是劳动立法的基本精神体现2劳动基本原则体现了国家对劳动关系本质的认识,体现了统治阶段对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矛盾,差异或者利益冲突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内容与性质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

制度的内容性质。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特点: a 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

B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C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D有着高度的权威性

4 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 a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原则

B劳动关系民主化

C物质帮助

5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c 劳动报酬权

d 休息休假权

6 劳动权包括: a 劳动就业权 b 自由择业权

E 劳动保护权 f 职业培训权等

7平等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8劳动保障具体地体现: 1 基本保护 2 全面保护 3 优先保护

9当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

10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

得物质帮助权利,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11 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特征: 1 社会性 2 互济性 3 补偿性

12法律渊源: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13劳动法渊源的类别 ;1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2 劳动法律 3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4 劳动规章

5 地方性劳动法规

6 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7 正式解释

14宪法关于劳动的规定保证了劳动法的权威与劳动法制统一

15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16 劳动法的体系: 1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 4 职业培训 5 社会保险和福利

6劳动争议处理7 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8 监督检查

17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

女职工和未成年特殊保护制度等。

18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动标准

19 职业培训制度包括: 1 专业技术知识 2 职业技能的教育与训练

20社会保险制度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

21劳动法律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2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条件: 1 现实的劳动关系 2 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23劳动关系是基本劳动合同而建立的,劳动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度

24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

25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

26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 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 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 双务关系

4 具有国家强制性

27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 主体 2 内容 3 客体

30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1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2劳动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

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战略实质包括: 1 外部环境 2 企业实力 3 战略目标

2企业战略具有的特征:1全局性 2 系统 3 长远4风险 5抗争

3 外部环境的调研: 1 获取口头信息 2 获取书面信息 3 专题性调研

4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1政治法律环境 2 经济 3 技术 4 社会文化

5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包括: 1 企业资源状况分析 2 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分析 3 竞争优势6资源优势是企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所拥有的或者建立的特殊资源。

7资源缺陷是企业不具备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

8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分为: 1 基本活动 2 支持活动

9企业能力分析方法: 1 纵向分析 2 横向 3 财务

10企业能力评价标准为:效率和效果

11 企业的总体战略 ;1 进入战略 2 发展 3 稳定 4 撤退

12竞争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内容

13 一般竞争战略有: 1 低成本战略 2 差异化 3 重点

14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

15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1 建立与实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 2

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

3 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实现战略计划

4 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

16战略控制是将预先制定的战略目标与反馈回来的战略执行信息进化比较,以检查战

略计划与实际执行的偏离程度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17 战略控制由三个方面组成: 1 制定战略评价标准 2 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

3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

18战略控制方法: 1 事前 2 事中 3 事后

19决策科学化包括 ;1 合理的决策标准 2 有效的信息系统 3 系统的决策观念

4 科学的决策程序

5 决策方法科学化

20确定型决策方法: 1 量本利分析法 2 线性规划法 3 微分法

21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主要问题是找出盈亏平衡点,寻找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公式法

22风险型决策方法: 1 收益矩阵 2 决策树 3 敏感性分析

23不确定性决策方法:1悲观决策标准 2 乐观系数 3 中庸 4 最小后悔 5 同等概率

24制定企业计划原则:1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2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3稳定性与灵活性

25 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 1 滚动计划法 2 PDCA循环法 3 综合平衡法

26 目标管理的特点: 1 它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 2 要求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

3 更富于参与性

4 强调自我控制

5 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27 企业目标管理实施: 1 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 2 实施 3 控制

28设定目标是实施目标管理的起点,也是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29市场分类的目标和方法: 1 按交换对象分为商场市场、服务、技术、金融、信息等 2

按买方分为消费者和组织者市场

3 按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分为世界、全国性、地方等

30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1文化 2社会 3个人 4 心理

31消费者购买行为: 1 习惯性行为 2 化解不协调 3 寻求多样化 4 复杂

32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会。可分为: 1 产业市场(最具有代表性,最多样化和最庞大的组织市场,是市场营销分析主要对象) 2 转卖者市场 3 政府市场

33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步骤: 1 分析市场机会 2 选择目标 3 设计市场营销组合

4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

34营销控制主要有: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

35产品策略: 1 产品组合策略 2 品牌与商标 3 包装4产品生命周期 5 服务

36产品生命周期包括: 1 投入期 2 成长期 3成熟期4衰退期

37影响销售渠道选择因素: 1 产品 2 市场 3企业

38促销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方式。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1人有差异是心理学的第一定律

2 人的实际能力分为: 1 一般能力 2 特殊能力

3态度是人对某种实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4工作满意度定义: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5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 公平的报酬 3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4 融合的人际关系

5 个人特征与工作匹配

6阿伦和梅耶综合研究提出形式: 1 感情承诺2继续 3规范

7社会知觉: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

8 社会知觉包括: 1 首因效应 2 光环 3 投射 4 对比 5 刻板印象

9归因: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公平公正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11绩效薪资最大的特点:它不是根据工作时间或工作资历历来决定的,而是由个人和

群体或组织的绩效水平决定的

12团队的有效性: 1 绩效 2 成员满意度 3 团队学习 4 外人的满意度

13团队过程主要范畴: 1 沟通 2 影响 3 任务和维护职能 4 决策 5 冲突氛围和情绪问题14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 1 多样性 2 熟悉度 3 认知能力 4 成员的决策能力

5 规模

6 决策规则

7 平等性

15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 选择或定向 2 实验和探索 3 加强 4 融合 5盟约

16个体沟通风格规划类型: 1 自我克制2保护 3暴露4 实现

17领导者在那些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 1 内驱力,对成就的渴望、精力充沛

2 自信心

3 创造性

4 领导动机,即对他人施加权力的愿望

5高水平灵活性即随机应变能力

18 领导行为的维度包括: 1 关怀维度 2 结构

19领导方式的权变因素: 1 工作成熟度 2 心理3路径 ---目标理论 4 参与模型

20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 1 加速站 2 辅导3按需培训 4 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

21心理测试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22人事测量是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术语

情23 心理测验的类型: 1 按内容,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2 按方式,纸笔、操作、口头、境 3

按人数多少,个别和团体 4 按目的,描述性、诊断性、预测性

5按应用,教育、职业、临床

24 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 1 信度 2 效度 3 难度 4 标准化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人性:是通过自己的社会性的生命活动,形成或获得的全部属性的综合,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

2人性内容: a 自然属性 b 心里属性

3心里属性: a 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意志,需要,动机等一切心理现象总和 b 人性的重要构成部分 c 是人性的本质 d 心里现象包括四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

4人性特征: a 能动性 b 整体性 c 两面性 d 可变性 e 个体差异性

5人性假设 ;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6 人本管理的原则: a 人的管理第一 b 满足人的需求,实施激励

C 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

D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

E 和谐的人际关系 f 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7 人本管理机制: a 动力 b 约束 c 压力 d 障碍 e 环境(工作本身,人际关系) f 选择

8 人力资本的含义: a 是活的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表现为智能体力,真正反映人力

资本的实质 b 直接由投资费用转换而来,没有费用投入于劳动者,就没有人力资本的形成。

C 独特的本质功能是,与物质资源要素结合,转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新的价值增值。

d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

9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a 连续性,动态性 b 主体与客体具有同一性

c 投资者与受益者的不完全一致性

d 投资收益形式多样

10 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分为: a 实际支出或直接支出(教育投资等)

B 放弃的收入或时间支出(培训投资等0

C 心理损失

11 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包括: a 区域流动 b 职业 c 社会

12私人收益率是投资收益期间的私人收益净现值与投资总额净现值之比。

13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低: a 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能力低的人接受教育比能力高的人接受教育的边际收益率低 b 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

C 货币的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 d 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c 国家政策

14 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征: a 多元性 b 层次性 c 整体性(目标制定的整体性,目

标实施的整体性

15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a总体目标(1 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

2 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是根本目标)

B 具体目标( 1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2 劳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3 教育部门

4 卫生医疗部门

5 企业

16人的潜能包括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17人力资源开发以提高效率为核心,以挖掘为宗旨,以立体开发为特征,形成一个相

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18 影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因素: a 天赋 b 知识和技能c个人努力d文化e经济条件

19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职业教育

20人力资源开发分为:a职业开发,b组织开发,c管理开发,d环境开发

21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包括:a环境开发计划b组织开发c管理开发d职业开发22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23人力资源的一般特征:a时间性b消费性c创造性d主观能动动性

2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区别:

1 管理内容上,传统的劳动大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是管理档案,人员配置

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2管理形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

3方式上,传统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采取人性化管理,发挥特

质,体现个人价值。

4策略上,传统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战略性管理。现代不仅注重近期或当

前具体事宜解决,更注重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

5技术上,传统照章办事,机械呆板。现代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采用新的技

术。

6体制上,传统多为被动反应性,按部就班。现代多为主动开发性,根据现状有计

划目标地开展工作。

7手段上,传统手段单一。现代通过软件系统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8层次上,传统部门管理往往只是上级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现代处于决策层,

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25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应当是以人为中心。

26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

27对企业员工有效的进行管理,必须掌握员工为“人”的因素所具有各种特征。

28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1 吸收,录用 2 保持 3 发展 4 评价 5 调整

2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a定编定岗定员定额b员工的绩效管理c员工技能开发

30绩效管理包括环节:a绩效计划b检测c沟通d考评e诊断f结果应用31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活动首要和关键的环节

33绩效考评与评价是绩效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34员工技能开发包括:教育培养训练

3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a工作岗位研究b人员素质测评

36人员素质测评涉及基本慨念:a人员b素质c测评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doc 53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doc 53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一、本章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和主要技能点: 1、掌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 2、掌握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3、了解职业道德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 二、练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一原则,是企业培训师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2、“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培训师要做到热爱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奋敬业。 ()3、职业道德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4、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有鲜明的职业烙印。 ()5、提高职业素质是端正职业态度的重要内容。 ()6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7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五爱” D、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职业道德可采用“守则”、“公约”、“章程”、的形式,体现出() A、形式的单一性 B、形式的规范性 C、形式的多样性 D、形式的稳定性 4、()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A、职业态度 B、职业声誉 C.职业能力D、职业利益 5、培训工作只有与()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 A、效率 B、效益 C、技能 D、就业 6、()是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A、职业责任 B、职业成就感 C、职业能力 D、职业效益 7、社会主义义道德具体体现在() A、职业素质 B、职业道德 C、职业分工 D、职业能力 8、职业声誉是培训师职业的() A、资格 B、素质 C、生命 D、动力 E、威信(三)多项选择题 1、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A、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B、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C、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D、勤于钻研,精益求精 E、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2、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有() A、尊老爱幼、男女平等 B、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C、邻里团结 D、遵纪守法 E、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C、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大公无私 E、遵纪守法 4、所谓职业道德是指() A、人们在业余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B、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C、人们在公共场所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D、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E、人们在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附件1: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1.1课程定位 表1.1-1课程定位表 课程名称及编号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课设学期及学时第二学期(108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功能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先导课程管理数学 平行课程物流概述、企业经营理财分析 后续课程 1.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1.3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管理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4课程设计 1.4.1课程设计的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以学习单

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重庆事业单位)

管理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指:计划、组织、领导、( )。 A.沟通 B.协调 C.控制 D.指挥 2.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可分为公共管理和( )。 A.企业管理 B.经济管理 C.社会管理 D.法律管理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以( )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A.公众利益 B.目标 C.法律 D.市场 4.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以和为贵 D.性恶论 5.管理者面临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性质、( )。 A.人员状况 B.生产力水平 C.制度 D.法规 6.从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管理人员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 )。 A.开发人员 B.生产人员 C.专业管理人员 D.营销人员 7.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则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8.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启蒙者的人是( )。 A.亚当·斯密 B.罗伯特·欧文 C.查尔斯·巴贝奇 D.享利·普尔 9."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是( )。

A.《国富论》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原理》 D.《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10.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 )。 A.战略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决策 D.个人、群体决策 1l.决策的基本前提是( )。 A.拟定备选方案 B.分析方案 C.选择方案 D.确定目标 12.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 A.小于总成本 B.大于总成本 C.等于总成本 D.参考成本 价 1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保守法,冒险法和( )。 A.主观概率 B.大中取大法 C.大中取小法 D.折中法 14.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 ( )。 A.狂躁阶段 B.抑郁阶段 C.无望阶段 D.力竭阶段 l5.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消耗时伺长,少数人说了算,屈从压力。 ( )等方面。 A.责任不清 B.方案太多 C.意见太多 D.认知能力差距大 16.从职能空间对计划进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与财务计划。 ( )。 A.战略与战术性计划 B.长期与短期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人事计划 17.根据计划内容明确性标准,可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 )。 A.业务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财务计划 D.程序计划 18.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 )。 A.例行决策 B.常规决策 C.定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工业企业管理自学任务书

《工业企业治理》 自学任务书 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工业企业治理为专业基础课,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是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工作联系的一条纽带。 旨在通过学习企业治理技术,了解企业治理的一般规律,掌握企业治理的方式方法,了解企业职员人格的两重性。毕业后具备一定的治理工作基础。第一章 要紧内容: 本章通过对企业的含义的阐述定义了企业的范畴,通过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异同,理解现代企业制度,了解企业治理思想方法的起源及流派。 在本章中要掌握企业的四个差不多特征:

《企业是经济组织》、 《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 《企业必须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在本章中要了解企业的四大流程 企业的产品流程 企业的价值流程 企业的人事流程 企业的信息流程 重点了解掌握按资本的组成形态来划分的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 包括国有独资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合作制企业。 考虑题

1. 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如何完整地理解企业的概念? 2. 企业的独立性要紧体现在哪儿个方面? 3. 企业有哪些类型? 4.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哪些特征? 5. 结合所学的内容, 对你熟知的一家企业的进展现状作一评价。 6. 什么是治理? 治理工作具有哪些差不多特征 ? 7. 如何理解企业治理的五大职能? 8. 你认为在企业诸多的资源当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种资源? 什么缘故? 9. 结合你的亲身经历或工作实践, 谈谈治理的重要性。 10. 劳动分工有哪些优势和局限? 11. 泰勒的科学治理的要紧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 价 ? 12. 谈谈你对法约尔提出的14条治理原则的理解。 13. 霍桑试验是如何展开的? 得出了如何样的结论? 14. 在你的周围存在非正式组织吗? 你认为应当如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半期考试试卷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半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用蓝、黑色钢笔答题。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30×1’=30’) 1.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法约尔 B.梅奥 C.西蒙 D.泰罗 2. 管理者对未来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所作出的预先安排和筹划,这属于()。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指挥职能 D.控制职能 3. 企业管理中的一切决策、手段、方法和措施都留有余地,在管理原理中属于()。 A.能级管理 B.弹性原理 C.人本原理 D.闭环原理 4. 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是()。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巴纳德 5. 创新概念首先是()提出的。 A.熊彼特 B.比尔·盖茨 C.甘特 D.彼得·德鲁克 6.管理幅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高层管理的幅度一般在()。 ~2人 ~8人 ~15人 ~30人 7.我国企业采用最多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制. B.矩形结构 C.事业部制 D.直线职能制 8.荣事达公司的“红地毯”服务属于()。 A.技术创新 B.产品创新 C.观念创新 D.市场创新 9.在创新体系中,带有“整合”特征的是()。 A.管理创新 B.技术创新 C.市场创新 D.产品创新 10.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 A.两权分离 B.公司制 C.政企分开 D.产权清晰 11.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首先是()。 A.培训 B.主客体目标协调 C.塑造环境 D.完成社会角色 12.管理的主体是()。 A.战略 B.员工 C.管理者 D.信息 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 A.安全、生存、社会、受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存、安全、受尊重、社会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C.食品、衣着、居住、旅游及享乐的需要 D.生理、安全、社会、受尊重及自我实现大的需要 14.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后,可以从各方面把员工团结起来,这是企业文化 的()功能。 A.激励 B.辐射 C.凝聚 D.导向 15. 精神激励的作用同人们的()成正比。 A.物质生活水平 B.思想境界和文化水平 C.职位高低 D.工作内容16.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得到完善和发展。 A.组织 B.个人 C.群体 D.组织和个人 17.企业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企业的价值观 B.企业的经营哲学 C.企业的道德规范 D.企业制度 18.企业中处于核心层的是()。 A.表层的物质文化 B.浅层的行为文化 C.中层的制度文化 D.深层的精神文化 19.各行各业有人才,各种层次有人才,各种途径出人才是人才的()。 A.社会性 B.广泛性 C.层次性 D.潜在性 20. 整体产品的核心层是指( )。 A.构成材料 B.使用价值 C.外观设计 D.售后服务 21. 市场营销活动始于()。 A.经营决策 B.经营计划 C.市场调研 D.市场预测 22.狭义的市场调查指()市场调查。 A.供给 B.需求 C.供给和需求 D.消费者 23.需求弹性是指由于()变化引起的灵敏程度。 A.供给 B.价格 C.包装 D.质量 24.生产系统可以划分为()。 A.输入、转换、输出、反馈 B.供应、生产、销售 C.输入、调整、输出、反馈 D.输入、生产、销售、反馈 25. 生产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生存功能;而是()。 A.质量功能 B.发展功能 C.继承性功能 D.自我完善功能 26.生产过程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和()的有机结合。 A.供应过程 B.销售过程 C.售后服务过程 D.自然过程 27.产品品种少是()的特点。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流水生产 D.单件生产 28.生产过程中的()是指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要灵活,能及时满足变化了的市场需要。 A.连续性 B.比例性 C.节奏性 D.适应性 29.流水生产线按()可分为强制节拍和自由节拍流水生产线。 A.实现节奏的方式 B.机械化程度 C.生产连续的程度 D.生产对象是否移动 30.绘制网络图的基本原则是()。 A.有向性,无回路 B.箭线首尾相连 C.相邻两点间可以有多条箭线相连

工业企业管理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要】《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开发是常见的目标模式,即:确定课程的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通过教学实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产管理领域基本技能,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锻造学生良好职业素质,成为现代企业栋梁之材。 【关键词】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分析 《工业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中职学生必修课,联系多门专业课知识衔接,中职学生就业方向,大部分都在各类企业。如何让中职学生全面系统了解、掌握企业和企业管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有效从事企业生产和管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企业必须适应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下面就从《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进行探讨,与同仁共勉,阐述如下: 一、教材设计分析,突出企业特征 二、1、教材基本分析。 三、《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出版2008年 再版印刷,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教材使用方便灵活,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密切联系我国工业企业生产实际,反映我国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基本现状。为增加教材的适应性,力求强调企业的科学管理,教材内容比较系统,教材之间分工协调比较好,能够准确把培养目标基本知识要求,注重同生产实际相结合,知识结构清晰,观点阐述简练。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

1.名词解释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企业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行动,是对行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目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并达成预定的产品数量、达成预定的产品品质、如期完成任务、减少费用支出的要求。 (2)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3)什么是企业责任? 企业责任:是指企业在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该履行的义务。 企业责任的内容:对员工、社区、生态环境、国家、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 (4)什么是企业的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是指企业管理系统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相应改变管路方法和手段使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适应。(5)什么是决策?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含义:1、决策的主题即可以是组织,也可以使组织中的个人2、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既可以是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也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3、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使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使在特性方向下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4、决策涉及的时限即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仅仅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6)什么是控制? 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它可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行动完成是朝着达到组织目标方向进行的。控制系统越完善,管理者越容易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简单题 (1)企业管理的特征? 1、企业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现代企业管理追求多目标的经营管理,倡导自由式经营管理和动态管理;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2)简述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指经营和管理企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最基本的管理理念和规则。主包括系统原理、分工原理、弹性原理、效益原理、激励原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 (3)怎样看待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可观规律。一方面,管理是由一些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方面,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而掌握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艺术性:强调其实践性,无实践则无所谓的艺术。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反映的是千变万化的管理现象,而管理的科学性则反映了纷繁万千现象中的规律,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原理和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和转化的。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必须讲究艺术。管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协调. 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协调的主要手段是:生产、战争、道德、管理; 2、管理的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3、不当管理者的人也需要学习管理 *不学管理就不明白社会的真假美丑善恶; *人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有利于了解相互行为,增强生存能力;、 *相对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借助管理来实现更多的欲望; 4、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就是用相同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 效率与效益相比,效益是第一位的; 有效的管理,即要讲求效益、也要讲求效率; 5、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表现为确定目标和过到目标的步骤; *组织:目标变成现实需要的人力、资源、分工合作合理配置的过程; *领导:运用职权和威信,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控制:保证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检查和纠偏工作; 6、管理学的特点 1、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固定法则演算,没有精确定律; 2、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数学等;

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文盲也能当好管理者; 4、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管理学的起源及发展,ISO的发展; 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学好管理的不二法门 7、管理者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显著特征就是拥有直接下属 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8、组织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1、个人之所以要加入组织就是因为自己无法独自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9、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充当着三方面共十种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 2、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 3、决策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 谈判者。 10、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 1、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抓权、不清楚自己定位、不信任别人、职业习惯; 2、中层管理者上传下达。不承担责任不得罪人 3、基层管理者只贯彻落实不管结果。要么死执行要么不执行; 11、组织正式授予管理者的职权一般包括支配权、强制权、奖赏权; 支配权是命令,必须服从;强制权是威胁,迫使服从;奖赏权是奖励,诱使服从; 12、管理者的职权并不总是有效的 1、当管理者运用权利的目的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权力不会太有效; 2、权力受到更高一级或同级、下级的权力限制;即使是最高权力也受到法律及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一、本章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和主要技能点: 1、掌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 2、掌握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3、了解职业道德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 二、练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一原则,是企业培训师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2、“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培训师要做到热爱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奋敬业。

()3、职业道德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4、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有鲜明的职业烙印。 ()5、提高职业素质是端正职业态度的重要内容。 () 6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7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五爱” D、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职业道德可采用“守则”、“公约”、“章程”、的形式,体现出() A、形式的单一性 B、形式的规范性 C、形式的多样性 D、形式的稳定性 4、()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A、职业态度 B、职业声誉 C.职业能力 D、职业利益 5、培训工作只有与()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 A、效率 B、效益 C、技能 D、就业 6、()是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A、职业责任 B、职业成就感 C、职业能力 D、职业效益 7、社会主义义道德具体体现在() A、职业素质 B、职业道德 C、职业分工 D、职业能力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1.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 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 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 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 1.宏观环境因素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②经济体制。③科技、教育体制。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②经济结构。③市场利率。④汇 率水平。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 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 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 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市场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各种影响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因素。 内环境: (三)企业内部条件要素 资源要素、管理要素,、能力要素 资源要素包括人财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管理资源包括计划、组织、控制、人事与激励和企业文化等; 能力要素包括供应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等。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 1、现代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包括: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公司机构主要有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组成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 2、企业及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一)企业概念与特征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及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以获取盈利为目的,依法设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具有技术和组织特征,企业的发展状态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水平。 (二)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

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实施的。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由若干个职能构成。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优化调配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使组织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3、管理知识: (一)计划 计划对管理的意义: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是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法律敎育网 (二)组织 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没有目标的人的集合不能称为组织。分工与合作是组织运营并发挥效率的基本手段。组织必须具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 建立组织部门的原则:目标任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关系);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三)领导 领导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领导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 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构成。 (四)激励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所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所引起的。

学习工业企业管理的心得体会--王涛

2009级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五班王涛 1260720121236 学习工业企业管理的心得体会 大三以来,其实学习这门课的时间并不多,两个月的课程有好几次都去参加招聘会了。但是留给我的印象却并不浅。《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这本书主要阐述了社会各种组织内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一般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同时还加入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管理实践技巧等内容。由于学习时间并不是很长,傅老师将课程分为了工业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营销管理六个部分来跟我们在心中种下 了企业工业管理的理念的种子。短暂的学习时间我们只见识到了工业企业管理的冰山一角。我将自己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后所得浅显的谈一下。 什么是管理?人们从管理实践中感悟到管理的含义,对其做出了许多朴实的解释。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有人认为,管理是一种程序,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等职能实现既定目标。也有人认为,管理就是领导。还有人说,管理其实更像一门艺术。其实,我想把管理说成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更为合理和准确。 我们知道管理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这是人们经过不断地努力实践和总结,将管理的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逐渐系统化,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定量分析方法,有效地指导着管理人员的实践活动,解决了管理

实践中的大量问题,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科学: 第一,坚持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客观规律、从可控制实验中获得的各种“机理”、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得出的各种“原则”作为解释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 第二,第二,坚持以人们可以共同感知的、可共同把握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等作为研究的起点。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者如果不掌握科学的知识,他们要进行管理就必然靠运气、靠直观、靠经验办事。而有了系统化的管理知识,管理者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不管怎么说,我觉得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仅仅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不够的。因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就像其他科学一样是不断发展的,它本身还不够完善。管理实践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只有在这套体系不完善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艺术去弥补,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管理是一项技巧性、灵活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它一方面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又强调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管理工作就是要运用管理知识,发挥创造性,针对现实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谋划出一种有用的方法,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我认为,管理不应该称为管理,而是简而化之为合作,更好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读书笔记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第一模块道德与职业道德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核心——为人民服务。要求——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具体表现形式——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声誉是培训师的生命,是培训师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 八荣八耻: 第二模块: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职业态度的重要性:一是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可以促进职业培训能力的提高。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第三模块:职业道德守则职业道德守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所有从业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含义: 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是根本要求。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勤奋敬业任 劳任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法律章程 三、勤于钻研,精益求精: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进取; 四、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重视人,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提高 认识,勇于创新;积极思考,敢于探索 五、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 素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可以有效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第一模块:宪法法律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和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性文件。效力仅次于宪法。《劳动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就业促进法劳动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职业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等问题做了明确的要求,首次在法律中提出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首次明确了职业培训活动的法律规范.确立了先培训后上岗的法律原则.劳动法从促进就业角度阐释了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法〉从职业教育本身角度规定了职业教育的作用职责,细化了职业培训的形式,强化了职业培训的思想. 培训体系: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职业培训.从业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其他培训,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面向社会,多种形式的 职业培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 1、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 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协调。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协调的主要手段是:生产、战争、道德、管理;管理的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2、不当管理者的人也需要学习管理 *不学管理就不明白社会的真假美丑善恶; *人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有利于了解相互行为,增强生存能力;、 *相对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借助管理来实现更多的欲望; 3、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就是用相同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 效率与效益相比,效益是第一位的;有效的管理,即要讲求效益、也要讲求效率; 4、管理者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显著特征就是拥有直接下属。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充当着三方面共十种角色 l 人际关系方面;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 l 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 l 决策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

5、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 a. 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抓权、不清楚自己定位、不信任别人 b. 中层管理者上传下达。不承担责任不得罪人 c. 中层管理者上传下达。不承担责任不得罪人 d. 基层管理者只贯彻落实不管结果。要么死执行要么不执行; 6、组织正式授予管理者的职权一般包括支配权、强制权、奖赏权; 支配权是命令,必须服从;强制权是威胁,迫使服从;奖赏权是奖励,诱使服从; 7、管理者不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下属的工作负责; 员工工作没干好,固然与能力和积极性有关,但选用合用的员工的调动积极性本身就是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没有识人之明,在工作中用人之短,下属即表现为笨;所以问题出在下属身上,根子却在管理者身上; 8、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三种基本技能 1) 技术技能;(诊断技术决策计划组织评价书写技术) 2) 人际技术;(表达协调激励领导公关能力) 3) 概念能力;(分析综合判断能力) 9、管理环境的构成及内外环境因素 a.管理环境的构成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

学习工业企业管理的心得体会_文档

学习工业企业管理的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都想看看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考级考证,做兼职,参加社会实践占用了大量的课外时间,所以只是平时通过课外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了解了其中的一点点,并没有系统的,全方位的学习过这些课程。时间的车轮辗转到了现在,这学期我终于可以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这都得感谢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学然后知不足”,基于此,本人鼓起勇气抬起怯懦的笔,将自己学习该课程的一些浅陋的体会流露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讨论上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这种讨论是双赢的,一个人在教导别人的时候,往往自己学到的也最多;一个人在试图协助别人开发自我潜能的时候,也能充分发展自我,这也算是“教学相长”的一个特例吧!我想这也是老师要求我们写该论文的目的和要求吧!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这本书主要阐述了社会各种组织内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一般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同时还加入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管理实践技巧等内容。具体来说,分为四大部分,概述、工业企业管理与经营战略、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和工业企业管理的方法。全书分为九个章节,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工业企业管理的各方面知识。正所谓管理知识恰似漂浮在大海里的一座冰山,已被人们认识的管理知识只是冰山的一角,因此我只是将自己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后所得的说出而已。 什么是管理?人们从管理实践中感悟到管理的含义,对其做出了许多朴实的解释。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有人认为,管理是一种程序,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等职能实现既定目标。也有人认为,管理就是领导。还有人说,管理其实更像一门艺术。其实,我想把管理说成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更为合理和准确。 我们知道管理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这是人们经过不断地努力实践和总结,将管理的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逐渐系统化,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定量分析方法,有效地指导着管理人员的实践活动,解决了管理实践中的大量问题,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科学,第一,坚持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客观规律、从可控制实验中获得的各种“机理”、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得出的各种“原则”作为解释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第二,坚持以人们可以共同感知的、可共同把握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等作为研究的起点。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者如果不掌握科学的知识,他们要进行管理就必然靠运气、靠直观、靠经验办事。而有了系统化的管理知识,管理者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不管怎么说,我觉得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仅仅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不够的。因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就像其他科学一样是不断发展的,它本身还不够完善。管理实践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只有在这套体系不完善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艺术去弥补,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管理是一项技巧性、灵活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它一方面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又强调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管理工作就是要运用管理知识,发挥创造性,针对现实情况采取适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11 1、什么是道德?P4 答: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热门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 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 3、社会主义道德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P4 答: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 4、什么是职业道德?P4 答: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5、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是什么?P5 答:A.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 B. 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 C. 赢得职业声誉 6、什么是职业态度?P8 答: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7、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有何影响?P8 答: A.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B. 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 8、职业态度是怎样形成和培养的?P9 答: A. 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 B.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C. 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9、什么是职业道德守则?P12 答: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0、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3 答: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1、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有什么作用?P17 答: A. 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 B?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C. 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D. 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供哦管理和教学水平。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08 1、劳动法——19950101; 职业教育法——199609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