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民医保之德国模式

全民医保之德国模式

全民医保之德国模式

13英国通过举办公立医院来实现全民医疗保障,德国则通过强制性的全民医保来实现全民医疗保障。买医

保还用强制吗?读者诸君可能大惑不解。除了自己缴一些,单位还要补一些,多好的事,怎么还要强制呢?且看德国医保的特点。

特点之一:雇主和雇员各缴50%,而不是雇主占大头。

特点之二:雇员缴工资水平的14%,占工资比例较大,但是一人买医保,全家享医保。不管你有几个孩子,都享医保。如果你是单身,你缴的医保不会因为你没有孩子、配偶而减少。每个人的工资差距很大,缴费百分比不变,那么缴的数额就差距很大,可是享受的医疗待遇却是一样的。为了济贫,还划了个工资底线,你的工资低于这个底线,不用缴一分钱,你全家也可以享受医保,而且和缴医保的人享受同样的医疗待遇。为了不至于“劫富”太狠,也划了一个工资顶线,顶线以上部分,不用缴医保。劫富而济贫,就需要强制,强制久了,习惯成自然。

特点之三:接受医保缴费的,是医疗基金组织。这个组织接受政府指导、监督,但不属于国有。它自上而下分为三级:国家、十几个大区、几十个地区;每一个大区、地区又横向分为七块,这便有几百个医疗基金组织,每一个医疗基金组织都是独立的,但相互是沟通的,资金是可以调剂的。

特点之四:医疗基金组织通过医师协会与医院结算投保人的医疗费用,病人几乎不用自付,从这一点看,它是保险公司。可是,它是非营利性的,它只花基金5%的管理费,从这点看,它又像慈善基金会。但是法律赋予它对医保资金“劫富济贫”式的征收权力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权力,从这一点看,它又像税务机构。用“劫富济贫”形容医保,在美国可以,在德国不可以。德国穷人和富人都发自内心认为是富人帮穷人,这说明在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深入人心,穷人和富人只有财富差别而没有心理鸿沟。

特点之五:医疗基金组织覆盖了德国91%的人口,还有商业医疗保险覆盖近乎8%的人口。商业医疗保险缴1人,保1人,而不是保全家。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大多是富人,但也有参加了医疗基金组织又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这么看来,医疗保险覆盖了全民,政府就不用花钱了吧!NO,医疗资金多多益善,越多越不嫌多,政府也要给医疗基金组织拨款,约占医疗基金组织资金总额的12%。如果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提出公益性计划,政府也给拨款。

以上说的是医保,下面说说医院。政府投资办的公立医院,床位约占全国的一半。公立医院的建设和设备,由政府投资;运营费用主要靠医疗基金和商业保险的结算。近几年公立医院在改革:私人资金也可投入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甚至可以转为民营;政府控制药品价格,医疗基金组织按住院病种付费,门诊按人头总额预付。这与中国的公立医院改革何其相似,都是为了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但这决不是逃避责任,事实上政府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

转自 丁香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