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昆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浅析昆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浅析昆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浅析昆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浅析昆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一、引言

“昆明”一词源于西南区少数民族名称,昆明地处云南省中部,四季如春,有“春城”之美誉,三面环山,南濒滇池,面积21011平方公里,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的前沿和门户。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在西南地区诸多城市中,昆明因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而成为另一个被本文选中的代表。另外,昆明作为云南的公路运输中心,昆明市内交通发达,机动车数量突破135万,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居全国第一,探讨其智能交通发展将十分有意义。

昆明主城区面积小,但汽车拥有量大。拥挤的车流、缺乏科学规划的道路架构,使得昆明二环内主干道最多时有近47%的路121拥堵,平均车速仅为15.2公里/小时。当前,昆明城市道路交通严重拥堵已成为全市人民反映强烈和最不满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昆明的城市形象。而造成昆明市道路交通严重拥堵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8个方面:一是城市缺乏快速交通系统,二环路及其立交桥本应是无信号灯的高速行驶通道,但至今尚未形成。二是大量支、次干道、断头路没有打通,道路微循环没有完全形成。三是二环路以内过度集中了医院、学校、商场、客货运站、批发市场等,二环路内交通流量占了全市总流量的54%以上。四是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低,管理方式落后,交通信号灯、标识不完善。五是城市中心发展和扩展的现状还没有改变,卫星城的格局还没有形成,造成主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六是机动车增长过快,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多的是依靠机动车。目前昆明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98.6万辆,2002~2007年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率分别达1 1.9%、13.4%、13.3%、14.3%、14.5%和18.6%。自行车、步行等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大幅度下降,开车出行大幅度上升。七是公共交通系统单一,只有公交车和出租车,轨道交通建设滞后。八是对现代交通的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市民缺乏现代交通观念,不文明交通行为普遍存在。

昆明的交通状况仍不容乐观:地面道路交通时常堵塞、城市交通污染有增无减,加之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增长。对如何改善这座国际化都市的交通状况,成为昆明市综合交通建设、发展中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

二、智能交通系统在昆明的应用现状

1、BRT系统建设。

昆明从1999年起已经开通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在国内首创了“路中式公交示范线路”。BRT(Bus Rapid Transit)项目也有了一定的实践,但是还只是一个雏形。BRT还需要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服务、监控体系,让车辆的运行发挥最大的效率。从国外的指标要求看,中国距离先进的BRT系统还有很大距离。目前在昆明的快速公交道上,许多车辆还会在交通拥挤的时候借公交车的车道行驶,而这在国外是绝对不允许的。同时,昆明的信号灯路口很多,公交车的运行速度也受到了影响。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建没将有助于发挥快速公路的优势。

2、昆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

(1)东川区投资建设城市智能交通、城管、治安监控系统的经验。东川区投资1300万元新建城市智能交通、城管、治安监控系统,目前已初步验收并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工程包括政府指挥中心及各分中心机房建设、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城市出入口车辆监测记录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信息发布、定点测速抓拍及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升级改造等多项内容。这为昆明市提供了相当多的经验。

(2)车辆是否违法,写短信即可查询。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2007年推出了一项便民措施:移动和小灵通用户,通过写短信即可查淘车辆是否闯红灯或被电子眼拍摄下来。一来可以使车主快速准确了解信息,二来也节约了寄信费用,时间周期缩短,减少了因为人户分离等原因造成的通知无法及时、准确送达车主的问题。

3、昆明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已有的设施。

昆明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非常重视现代交通科学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于1996年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交通信号、电视监控、视频监测、有线无线通讯、GPS卫星定位、广播诱导、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7个子系统于一体的交通指挥中心,有效地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和世纪之交,又成功地进行了二期、三期扩建工程。现已实现225平方公里范围内273个路口、路段或重点区域的24小时数字或模拟信号电

视监控;启用了“电子警察”捕捉交通违章;实现了各交警大队和相关部门的计算机网络联结;并每天通过云南交通广播电台随时将交通路况的动态信息向驾驶员播报。

三、昆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进行研究、试验和开发。其中代表性系统有欧洲的SOCRATES、EUROSCOUT、TRAFFICMASTER、美国的TRAVTEK、ADVANCE、FASTTRAC、日本的VICS和ATIS。这些系统提供了不同方面的交通信息,如TRAVTEK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服务对象,TRAFFICMASTER是高速公路使用的系统等。借鉴国外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结合昆明市的特点,构建出昆明市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结构框,见图l。

图1 昆明市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结构框

该系统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应用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手段,按照系统工

程原理,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通信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决策和组织协调、指挥等能力。它的实施必将改善昆明市现有路网运行状况,提高道路的有效利用率和道路通行能力,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等,并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1.智能交通客服与决策系统。

该系统包括交通客服系统和交通运输决策系统两个部分。交通客服系统是整个智能交通系统对外服务的大系统,该系统集铁路信息平台、公路信息平台、水运信息平台、港口信息平台、民航信息平台为一体,构成一个对外的公共信息平台,即智能交通客服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公共信息平台为旅客或货主提供“虚拟的一体化交通服务”,包括交通政务信息查询、交通出行信息查询、交通信息发布、交通电子客票、交通电子支付、“一站式”交通出行方案辅助咨洵、全程交通信息服务及货物跟踪等。同时,客服系统采集大量的运输需求方面的数据,通过海量数据的智能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为“智能交通”其它相关系统提供准确,有效、科学的数据,从而为“智能交通”实现整体的最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见图2。

图2 智能交通客服与决策系统

与国外交通信息系统相比,此系统在内容上更加完善,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它把公路、水路、航空、铁路、货运物流和轨道线路等各种信息汇总在一个平台上,通过网站的方式,可以供家庭、政府部门、旅游部门等用户随时查询,也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实时的动态信息发送到车载终端。这样,不仅车主可以根

据道路信息做出最佳行驶路线的选择,而且乘客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自己关心的交通信息,从而及时做出各种对策。

2.城市交通实时监控智能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指对通过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干道及路U的数字嘲络,配备相应的图像监视设备和软件,可将道路上车辆运行状况实时传送到调度中心,对道路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道路车流量进行控制,将车辆安排到畅通的路段,减少阻塞,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该系统涉及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公路车辆监测记录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等。可自动收集与分析交通拥堵信息、主要路口问的行车时间、车辆目前所处位置和目的地信息,预测交通流的变化情况。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的智能化,自动识别公共客车和紧急车辆,实现优先通行的信号控制。

3.客运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此系统是指在客运交通网络分配、客运调度等关键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现代通信、信息、电子控制、计算机、网络、GPS、GIS等高新科技集成应用于客运交通系统当中,并通过建立智能化调度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实现客运交通调度、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紧急救援系统。

紧急救援系统包括交通事故报警系统、火灾救助系统。紧急救援系统是结合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与城市呼叫中心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类应急系统,涵盖政府、公安、消防、医院、电力、水利、煤气、金融等多个单位和行业,设计自动化办公、监控系统、呼叫中心、GIS/GPS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等多种技术领域。根据我国国情,应由公安机关协调当地人民政府及保险公司,组织城市医院和急救中心,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该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快捷的通信联络作保障。交通民警接到报案后据情与医疗急救部、消防队、环卫队、养路队等协同部门联系,并赴现场进行事故勘查及现场活动的指挥,使各项救援、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智能诱导系统。

智能诱导系统包括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智能路径诱导系统。智能路径诱导信息系统是通过各种传播途径,扩散和发送实时性的交通状态和建议,以疏散阻塞,帮助人们快速、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它包括可变信息、出行服务信息系统、GPS 导航系统等。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简单地说是指向驾驶员提供有关停车指导的信息系统。即通过可变情报对司机的停车进行诱导,以提高停车场(库)的使用效率,并减少因寻找停车场而在道路上迷走的车辆的信息系统。人们在出行时,最关注的是目的地的交通状况、停车车位信息、停车换乘方式,以此选择出行方式和行车、停车方案。建立停车诱导系统的主要目的有:为驾驶员提供停车场占用状况信息;对于当地情况不熟悉者进行更好的定位;减少搜寻停车场的交通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噪音、废气污染、时间的损失、阻碍其它交通的通畅等危害;平衡一些停车场的最大负荷等。

四、智能交通系统在该城市的发展预期

城市交通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系统建设的战略目标。分析国外的信息化交通运输系统,其直接技术目标一般为: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环境污染。考虑到昆明市的实际情况,所建立的系统不仅要提高运行效率,而且需要充分利用“系统神经网络”反馈信息,提高系统的建设效率和运行效率。同时,昆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于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因而减少对资源(土地空间资源、自然资源)的占用与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和排放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昆明市还面临机动化的巨大压力,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以及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引导交通消费模式向合理高效方向转化也是系统改造的一项重要任务。

单纯的技术目标显然不够,还需要制定行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化目标。建立—个基于分布式管理和分散选择行为的开放式系统,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组织、知识提炼等任务构成的“系统神经网络”系统核心,为系统规划、运行管理、用户行为提供全面的支持。云南省交通厅确定了云南省“十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为:大力建没公路、水路信息基础设施,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我省交通传统产业;以三网t库[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府内网)、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及厅属单位与厅联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专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外网)、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一库)]构建交通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基础,以应用为本推动信

息技术向交通行业各领域渗透;初步建立起适应云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信息化体系,为交通行业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1.加快昆明市交通信息化政策和标准化建设。

必须充分认识到交通信息化对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把交通信息系统建没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昆明市交通信息化政策法规建没。首先,尽快制定交通信息系统发展政策,确保交通信息化建设有规范的政策指引和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其次,建立适应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新机制,确定政府应扶持的交通信息技术产业;再次,根据国家有关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标准,结合昆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昆明市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标准,确定系统接口标准,规范各子系统的组织结构,确定统一的信息流通机制(通信协议),促进昆明市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此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对ITS的开发实行标准化,对于基础性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方面,国家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统一规范ITS的发展。

2.编制昆明市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国家交通信息化框架指导下,编制昆明市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远期发展目标和结构体系,明确近期实施项目和建设时序,确定需要优先开发和实施的交通信息技术和系统。通过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逐步建立起体系完整、功能完善的信息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为进一步实现交通智能化奠定基础。

3.注重城市交通信息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当前昆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没计与建设中,要考虑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控制设施、通信设施、信息检测没备、信息标志等,特另Ⅱ是数据库系统和共用信息平台的建没。通过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交通信息管理、利用和共享打下基础。新规划的基础没施项目应为交通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预留空问。各职能管理部门应研究制定或完善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建没方案,构建公用信息平台,实现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保证信息及时更新和交换;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网站,加强城市交通公众服务系统的水平。

4.试点工程。

2007年,昆明市重大科技计戈Ⅱ项目——城区交通管理智能指挥系统研究结题。该项目将通过实施智能交通计划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减少堵塞。据专家估计,实施该系统在今后20年内可降低8%的交通灾难,使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减少30~70%。通过研究和试点,在试点区域,环城南路的车速从实施前7.7公里/小时提高到实施后的25.3公里/小时,车速提高了229%。一二一大街的交通流量从单行前的2400辆/小时提高到单行后的3800辆,小时。一二一大街、学府路交通状况较实施配对单行之前有了极大改善,车辆通过上述道路的平均行程延误由过去的40分钟降至目前的20分钟,高峰时段平均车速由调整前的不足lO公里上升到目前的25公里。在环城南路和一二一大街智能交通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8年,又相继对滇池路和广福路实施了智能交通管理,效果也相当明显。

5.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建立与交通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的人员素质培养和训练制度。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联合,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交通运输和电子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增加相关人才储备;建立专门的培训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与技术,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与支持。四、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ITS的实质性问题,是实时性的交通信息收集、传输、汇总、存储和根据这些信息实施交通信号控制,制定交通策略,以及如何扩散这些信息,让人们自觉避开交通阻塞地段,合理使用交通资源的问题。电子传感、自动控制、计算机处理技术可以在ITS的局部领域取得突破,如建立起完全自动的高速公路系统(AHS),但ITS在总体上离不开IT。

建设和发展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是昆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是解决昆明市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缓解城市交通堵塞、预防交通事故、解决交通环境污染最有效的途径。在国家交通信息化发展政策和框架指导下加快建立昆明市交通信息系统,将昆明市纳入整个国家信息化和智能化体系,共享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实现昆明市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需要注意,交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组织布局,需要由政府部门、技术管理部门、科研单位、企业之间通力合作,才能保证交通信息系统结构系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著,科技创新促进城市交通管理可持续发展——昆明交警支队"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课题简介,云南科技管理,2010,23

[2]和万荣等著,城市智能交通决策系统建设方案,中国西部科技,2007,(10)

[3]李捷,欧洲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概述江西警院学报2009

[4]张祖林,尤建新昆明市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框架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9 年第 3 期

昆明城市路网现状及交通规划浅析

昆明城市路网现状及交通规划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昆明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也愈演愈烈。“四环十七射”是立足于昆明主城620平方公里规划区域的交通布局升级,是解决昆明拥堵症结的重要规划。目前该格局日见成型,已建成通车的二环、三环快速系统作为“四环十七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行效率。目前,昆明轨道交通正在全速建设中,第一轮建设六条线路总长近190千米,现已开工四条线路,也即将显著提高昆明未来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同时,远郊新机场的建设也将大大缓解昆明主城的交通压力。 关键词:城市路网;“四环十七射”;交通问题;地铁;新机场;昆明 正文: 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家一级口岸城市。伴随新机场的建成,昆明已经逐步成为国际性枢纽城市。 但是,近年来,昆明市的交通状况出现了交通拥堵加剧、空气污染严重、交通出行困难,甚至公交车、出租车运行速度在部分路段下降到与步行同步等交通问题。交通拥挤堵塞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城市交通形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交通系统结构方面,昆明缺乏快速大容量骨干路网,交通快速疏解能力差,大量次干道支路闲置,未发挥交通功能;过境交通与城市快速迂回交通功能合一,相互干扰。 并且,昆明城市空间以摊大饼的形式向外发展, 而城市交通总量也随着城市的发展剧增,在市中心 区高度堆积,直接造成二环以内中心区的交通拥堵 状况加剧。再加上部分历史原因,昆明成为了国内 唯一没有形成城市功能组团、没有快速环城路、高 速绕城路和出入口最少的省会城市。解决交通拥堵、 混乱问题早已迫不以待。 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扩大,城市交通网亦开 始逐渐延伸。当城市中心密布的“横平竖直”的道 路网不再能满足城市化要求而拥堵不堪时,城市会 以市中心为圆心向四周辐射、扩散,同时选择在一定半径的距离处修建环线,连通城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分流主城区交通压力的同时,又方便市民顺畅高速地到达城市任一方向,打造环线快速经济生活圈。一个城市拥有几条环线系统也在某种程度上彰示着这个城市的都市化水平。在城市现代化速度与日俱进的今天,昆明已经呈现“一城多中心”的分布态势。 2020年,昆明主城的人口将增长到650万,大幅度超出城市交通承载能力。而目前正在推进的“四环十七射”道路建设,正是不断提升昆明交通承载力的重要环节。“四环十七射”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目录 绪论 (2) 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及其一些功能特点 (2) (一)交通智能系统的概念 (2) (二)国内外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 (4) (三)ITS所包含的内容 (4) (四)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主要技术平台 (6) 二.智能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7) (一)我国的发展概述 (7) (二)新形势下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潜力 (9) (三)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在我国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四)国内智能交通发展现状.....................................................................(五)国内智能交通发展问题 (10) 三、中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对策和建议 (15) (一)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发展的组织建设 (15) (二)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15) (三)加强市场培育,扶持国内企业做大做强 (15) (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统一标准并提高执行力度 (15) (五)尝试建立智能交通开发信贷基金 (16) (六)开展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的试点工作 (15) 结论 (17) 论文综述 (18) 中文摘要 (19) 英文摘要 (20) 参考文献 (21)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绪论: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 /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国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国家在制定本国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国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对策 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及其一些功能特点 1.交通智能系统的概念 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在现有的交通状况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合理的交通需求分配和管理,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汽车自动引路系统、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TCS)、视频监控和计算机管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将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迅速提高,实现安全、快速、便捷运输目的的一种交通综合治理方案。也就是说,智能交通系统能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总体设计

目录 背景及需求 (3) 形势与背景 (3) 规划定位 (4) 规划目标 (5) 系统总体设计 (8)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 (8)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 (9)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以人为本,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确保道路执勤、执法、现场事故处理等工作的安全、严谨和规范性,并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合理规划勤务信息。 规划定位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 指挥中心智能交通信息平台,作为城市ITS发展的基础,其依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城市ITS建设将依托指挥中心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围绕秩序管理、事故管理、路网管理、特勤任务、交通肇事逃逸追捕、城市交通服务这六大业务核心,建设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交通监管指挥中心、城市交通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改造15个子系统,即交通固定点监视系统、交通制高点监视系统、交通违法手动抓拍系统、车辆监测及参数采集系统、交通事件视频检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违法占用公交车道监测记录系统、城市道路违法停车监测记录系统、机动车超速监测记录系统、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人行横道智能监测系统、动态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执法车辆车载取证系统执法系统。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 城市ITS感知网格的合理建设,依托于对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的深入解读,综合考虑城市出入口、工业聚集区、商业聚集区、市民居住聚集区、道路分布、铁路分布、水路分布、客(货)运交通枢纽、建筑物空间分布及高度等因素,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侧重点,进行科学的点位设置和前端感知设备类型选择,构筑“点、线、面、空”多维度一体的城市ITS动态感

发展昆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研究的论文

发展昆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研究的论文 摘要: 从昆明铁路枢纽现状出发,结合昆明城市多中心发展规划,提出利用米轨枢纽空闲和优越线位,开行市郊列车,逐步修建各城区间的环形线和新机场城轨快速线,发展市郊客车,主城区高架轻轨,形成以轨道运输为骨架衔接多层次的地面运输公交网络方案,以全面缓解昆明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 关键词:城轨线路;市郊列车;高架;轻轨 昆明经历多年的城区扩路改造,没能摆脱“交通拥挤—道路扩建增容—机动车辆增加—交通再拥挤和大气污染”的恶性循环。在小汽车持续猛增的势头下,强调道路科学管理,公交优先,也只能解燃眉之急。昆明市虽没有像我国许多大城市,几十公里外就见尘雾笼罩,但近些年在周围山上眺望市区,能见度已明显降低,盆地大气环境已受到严重威胁。 国际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和大气质量的出路就是发展现代轨道运输,其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地铁、轻轨、单轨到新交通系统等,无一不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骨干网架作用。从20世纪中发展起来的轻轨,在市内和市郊都可设置基础设施分别可建在地面、高架乃至地下,其造价远低于地下铁,在大城市,发展尤快。美国除特大城市市内轨道交通以地铁为主外,到20世纪末,轻轨交通已扩大到25座城市,其中20座城市有640km轻轨在运营,乘客不乏高收入者,圣路易市的乘客有一半是白领;10座城市共计185km轻轨线路正在新建和扩建;此外,还有14座城市计划在21世纪初开工建设550km轻轨。昆明属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市内轨道交通较适合于建设轻轨,拟议修建轻轨已有时日,此前规划部门曾做过主城区路面轻轨1号线的方案,不仅有市区线,也有由市区至呈贡、晋宁、安宁、海口等规划新城区市域线。从近年市内交通发展现状来看,原有规划需要修编。 1市郊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 发展城郊高速公路,反而使昆明市区交通更加拥挤不堪 交通规划依附于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和发展。昆明城市规划经历老城区“南扩”,后改“北扩”的发展模型,现已转换为“一湖四片”新的多中心发展布局。昆明城市交通规划除新城之间联系外,还包括主城区至石林、安宁、嵩明卫星城和新机场的联络。习惯的思路是修建大容量的高速公路连接各片点,中心区至呈贡为10车道高速公路,并预留轻轨线位置,高海公路由4车道改扩至6车道,主城区已有昆曲、石安高速公路,连通嵩明、安宁、石林,安宁—晋宁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多条国道、高速公路连接主城区。这样可使不断增长的小汽车和各类车辆在高速公路通畅运行,并拥入主城区。但其后果是,对本已不堪重负的主城街道和路口,增加了无法承受的交通负担,并且,城郊高速公路愈多,反而使主城区交通状况愈恶化。此外,云南是以公路交通为主的省份,各地进出昆明的车辆比例,要比内地省会高,城市交通量层层加码,苦不堪言。 发展轨道交通时应充分重视市郊铁路的作用 以公共交通为主,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网络骨架的多中心城市布局和交通结构模型,即“汽车交通限制战略”城市模型,适用于昆明市今后的城市规划。为此,昆明轨道交通规划不仅在主城区内考虑,同时需布置连通各分中心点的轨道客运及其与公共汽车相互衔接配合的公交模式。首先应该把已被忽视的铁路市郊列车纳入其中。我国铁路市郊客运正在萎缩,究其原因:除以往市郊列车为城市居民服务的意识差外,为了效益,铁路管理部门停运大部分市郊车次。据了解,发达国家则大力扶植和发展市郊列车运输。为压缩主城区和卫星城间的小汽车流量,在人均小汽车占有辆的德国,联邦政府给予铁路短途运输以高额补贴,并打破客运体制分割格局,形成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相互配合的大交通格局。世界大城市市郊客运都是以铁路为主,其所承担客运量占铁路总客运量的50%~70%,而俄罗斯竟高达90%,相比之下,我国2000年只占%。在这一方面,国内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智能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7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4b709594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787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o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 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63.3亿元,同比增长21.68%。201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98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8.21亿元左右。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建设,市场持续增长,从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相关智能交通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从行业的投资机会来看,由于智能交通项目往往地域性较强,因此在投资时可关注区域内领先的企业以及拥有有效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中,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智能交通前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厂商、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几年,ITS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和积累,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产业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纵观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00 年之前,中国智能交通基本处于城际智能交通的科技攻关、国家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和标准的研究等层面,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示范或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多,主要围绕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地展开。 2000~2005年,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与诱导、视频监控等示范工程逐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市场化等方面的发展,由此阶段开始,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进入实质性建设、应用实验阶段。 2005~2010年,智能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期,交通高清视频检测、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多种主流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国家“863”计划智能交通系统专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设立和执行也都推动了产业发展。 2011年以后,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智能交通产业专业化分工日趋明确,专业性解决方案逐步成熟,增长服务运营成为新的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发展趋势 智能公交系统 “公交都市”的提出为全国公交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2 年以来,乌鲁木齐、银川、连云港、兰州、枣庄、宜昌、武汉等十余个城市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BRT工程,继深圳、郑州之后,有20多个城市将“公交都市” 作为激励“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4]。各地大力开展公交都市示范 工程,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预计未来的5年内,智能公交系统每年的市场容量为50亿元以上。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GPS运营调度、车载视频 监控、客流统计、电子站牌、公共交通领域的车载终端、通信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科技手段将会得到全面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公交优先的可实现度。目前,国内涉及智能公交领域的厂家至少超过300家,而随着公交车辆对社会交通分担比例的不断提高,公交智能化需求会愈发旺盛,在产品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行业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的前提下,智能公交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交通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革命。智能交通作为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集成应用的产物,其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存储与计算。数据采集涉及人、车、路、环境等诸多对象,包括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出行服务数据、基于行业运营企业生产监管数据、基于物联网、车联网的终端设备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交通气象数据的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出行环境数据等,数据来源广泛、数据形式多样、数据量十分庞大,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典型的应用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交通数据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在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交通iFFF-r-F-FFF…一扌彳-F-FFF-i - F.-F- - - XFFF*FFXF* " ~ '

大数据交通意义和发展趋势

大数据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之于智能交通意义重大 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从视频监控、卡口电警、路况信息、管控信息、营运信息、GPS定位信息、RFID识别信息等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以达到PB 级别,并且是指数级的增长。虽然绝大部分数据是“沉睡的数据”,但按照相关规定,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期限或无期限的保存,这无疑给用户在存储成本上带来压力,而通过监控摄像机前端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行业用户的此类问题,给用户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将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监控画面中解放出来。 大数据之于智能交通的意义,可以解决跨越行政区域的限制,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在信息集成优势和组合效率上,有助于建立综合性立体的交通信息体系;另外在车辆安全、交通资源配置以及利用大数据的快速性和可预测性能提升交通预测的水平都有极大的帮助。 第一,大数据的虚拟性可以解决跨越行政区域的限制。交通大数据的虚拟性,有利于其信息跨越区域管理,只要多方共同遵照相关的信息共享原则,就能在已有的行政区域下解决跨域管理问题。 第二,大数据具有信息集成优势和组合效率。大数据有助于建立综合性立体的交通信息体系,通过将不同范围、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数据仓库”加以综合,构建公共交通信息集成利用模式,发挥整体性交通功能,这样才能发现新价值,带来新机会。例如气象、交通、保险部门的数据结合起来,可高效率地研究交通领域防灾减灾;IC卡数据结合抽样调查,能更快捷、更精确测得城市交通流分布状况。 第三,大数据的智能性能较好的配置交通资源。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辅助交通管理制定出较好的统筹与协调解决方案。一方面减少各个交通部门运营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可有些提升道理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根据大数据结果确定多模式地面公交网络高效配置和客流组织方案,多层次地面公交主干网络绿波通行控制以及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 第四,大数据的快速性和可预测性能提升交通预测的水平。在对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准确提炼和构建合适的交通预测模型后,可以有效模拟交通未来运行状态,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而在实时交通预测领域,大数据的快速信息处理能力,对于车辆碰撞、车辆换道、驾驶员行为状态检测等实时预测也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第五,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大数据技术能促进提高交通运营效率、道路网的通行能力、设施效率和调控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的改善所涉及工程量较大,而大数据的大体积特性有助

关于“昆明地铁脱轨事故通报”的补充要求

关于“昆明地铁脱轨事故通报”的补充要求 各职能部、事业总部、中心: 1月8日,昆明地铁发生一起脱轨导致一死一伤的安全事故,事故详细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故中轻伤患者陈俊明透露,事故列车运行时,司机发现前方异物侵限,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因速度较高、距离异物较近及正处弯道,导致列车越过异物,列车发生脱轨。 针对上述情况,特做以下补充要求: 一、再次强调,车务客车司机驾驶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执行安全作业各项规定,必须保持不间断瞭望,严格遵照各项限速规定行车,发现异物侵限、信号突变等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影响扩大。 二、维修中心要加强隧道消防栓、联络通道、区间泵房等区域房门管理,确保行车安全。 三、各设备部门必须重视设备维保质量,严格落实巡检、维修责任制;对于隧道内设备必须绑牢固紧,防止松动侵限。 四、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对于外单位施工,配合部门应严格履行安全监管及配合职责,严防“施工清场不彻底”情况发生,调度、车站要做好互控及提醒工作。 安全技术部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日

昆明地铁出轨事故受伤司机:出事前有物体侵入线界 2013年01月10日 07:02 来源:信息时报 昆明地铁脱轨事故受伤司机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截屏图) 信息时报讯据央视《新闻30分》报道,1月8日上午9时9分,昆明地铁列车在空载运行过程中,第一节车厢脱轨。导致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造成司机室值班司机一死一轻伤。目前事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当中。但是,央视记者在采访受伤司机陈俊明时,陈俊明透露,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前方有物体侵入线界”,立即急刹车,之后车厢脱轨。 受伤司机陈俊明在这次事故中鼻骨骨折。在其清醒后,央视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据陈俊明称,当时他在驾驶列车过程中,发现前方有物体侵入线界,遂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他看到前方有一长方形物体搭在钢轨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是立即刹车。但是距离异物有点近,当时又是弯道,所以就轧了过去。之后,地铁车厢发生脱轨。 而据地铁公司的人介绍,当天上午一直都在进行地铁空载试运行。出事时,陈俊明当天已是第二次试运行。 目前,事故调查专家组专家已抵达昆明,并立即进入事故现场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事故调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调查结果将在调查组查明原因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妥善做好因公殉职员工的善后工作。受伤的陈俊明现在已能正常行走。 据该公司网站发布的信息,昆明地铁1号、2号线首期工程南段全长22.6公里。去年11月5日,经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批复,首期工程南段正式开始试运行,测试轨道交通各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完备性。计划今年1月1日至1月30日完成空载试运行等工作,今年2月6日开始载客试运营。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ITS 目录 背景及需求4 形势与背景4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4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4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4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4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4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5 规划定位5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5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5 “打基础、上业绩、出成效”三年三大步,合理推进城市ITS进程6 以人为本,推进人、车、路、环境协同发展6 规划目标6 提升全城路网实时态势监控和交通秩序监管水平6 打造全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数据中心6 提升交通管理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加强涉牌违法目标车辆的打击能力7 提升应急指挥协作水平,加强应急处突综合调度能力7 提升道路科学辅助决策能力,优化路网渠化、信号配时等交通管理措施7 增加互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增加道路交通信息交互能力,提升城市交通形象8 提高系统运维和数据运维的自主分析能力,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健壮性8 提升业务需求迅速转换为实际系统建设落地的能力,打造城市交通管理亮点8 系统总体设计9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9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10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昆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架构建议报告

昆明市轨道交通运营策划相关建议报告 昆明市轨道交通 运营组织架构建议报告 铁四院 叶芹禄 二○○九年十二月五日武汉

1.编制运营组织架构的原则 1.1 任务与目的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组织架构策划的目的,旨在搭建一个科学、高效、精简的组织机构,经审核批准后,能有计划、有系统地组建企业的各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结合建设的进展情况,主动、有效地参与建设,提出建议,参加安装调试、培训人员,顺利、安全、准时地验收和接管工程,按既定目标投入试运营。投入运营后能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按照企业的正常运作要求管理好企业,组织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好客运服务,开展各设备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编制原则 1.2.1 科学性 由于轨道交通在我国属于新兴的行业,其特点是:专业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轨道交通点多、线长、面广;运营需多专业、多工种的配合,甚至需要与城市其他部门的配合;乘客流量大,运行速度高,停站时间短,对安全的要求高。因此,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科学、并符合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和运作规律。 1.2.2 高效率 由于轨道交通行业的自身特点,就要求所建立的组织机构具有很高的运作效率。轨道交通是终年不能间断运营的行业,它的管理、营运、设备检修、技术方案、规章制度、物资储备等诸多环节就必须适时、高效、有条不紊地进行,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运营和安全产生影响。在行车间隔达到120秒甚至更小的情况下,只有高效率运作的机构才能适应现代化轨道交通企业发展的需要。

1.2.3 机构人员精简 任何企业都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在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若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职责不清,则很难做到高效率,很难适应轨道交通行业自身的特点。机构和人员的精简与高效是任何企业在设置机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时期,更是应该作超前的考虑。 虽然我国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尽相同,但任何运营企业都是在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完善和精简自身的组织机构。 1.2.4 集中统一指挥 轨道交通的运营是多专业、多工种协同作业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运行图进行运行,无论是工作在运营一线的列车司机、车站工作人员、行车值班员、调度员,还是工作在运营二线的设备维修人员、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以及为了保证正常运营而提供设备保障的客运服务设施、供电、通信、AFC、信息等系统的运转都必须由专门的指挥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的指挥,尤其在进行运营调整和突发事件处置时更需要由一个机构发出有效、统一的指令,各专业、各部门必须严格地执行,任何人不得违背,即便在夜间各系统进行检修时,也必须有集中统一的指挥,这个专门指挥机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控制中心(OCC)。控制中心的最高职责是确保全系统的正常运营。尤其是在网络化运营的时期,高效集中统一的指挥更为重要,在必要时还应建设全市的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和协调中心,这个中心除了指挥各运营线路之间的协调配合,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外,还要协调轨道交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配合和联合行动。因此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集中统一指挥这一原则。 1.2.5 满足运营生产的需要(功能定位) 运营企业的机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到该企业的功能定位及所承

最新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一、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

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1)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即面向公众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2)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载通讯设备、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系统、紧急制动、危险防护警告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 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管制系统、动态路径引导系统、智能信号系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等。 4)智能收费系统。自动识别、不停车自动收费。 5)智能应急管理系统。即紧急情况处理系统。 6)智能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包括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航运、空运的中央管理控制、指挥调度、信号信息系统。 7)智能商用车辆运营系统。货运及车队的调度、管理。 (二)行业概况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安全水平,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2009年县级市及以下级别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投资较2008年有明显增加,市场份额约增加15亿元,市场覆盖面拓展。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634个,市场规模57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451个,

昆明地铁1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昆明地铁1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昆明地铁1号线西北延线环评报告 昆明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北延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昆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XX年10月 目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 ................................................... (1)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 ............................. 1 1.2 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 2 1.3 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 5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6)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 ............................. 6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 7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9) 3.1 工程污染分析 ................................................ . (9) 3.2 环境敏感目标 ................................................ .. (13) 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防治措施及效果............. 27 3.4 环境风险分析 ................................................ .. (33) 3.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33 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一、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二)行业概况......................................... 二、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发展状况..................................... (二)主要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三)社会环境分析..................................... (四)市场潜力分析..................................... 四、行业主要领先企业情况分析........................... (一)国内主要智能交通企业............................. (二)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五、国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 (二)主要国家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状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

昆明地铁线路

地铁1号线:是贯穿昆明新老市区南北的骨干线路,全长约41.4千米。 站点走向:主线:二环北路站——虹山东路站——西站立交站——西昌路站(昆医附一院)——弥勒寺站——金碧广场站——得胜桥站——环城南路站——昆明火车站——会展中心站——日新环岛站——巫家坝站——奥体中心站——晓东村站——世纪城站——体育城站(官渡古镇)——体育城南站——五腊村站(南部客运站、新螺丝湾)——小王家营站——呈贡北站——市行政中心站——呈贡站——呈贡南站(大学城)——下庄村站(云南大学)——广电大学站 支线:呈贡北站——行政中心北站——景明北路站——吴家营站——昆明南站(白龙潭) 地铁2号线:是贯穿昆明主城区南北的地铁线,全长22.8千米。 站点走向:北部客运站——龙头村站——羊肠村站——司家营站——北辰小区站——金安小区站——金星站——白云路站——火车北站——圆通街站——人民路站——文化宫站——塘子巷站——环城南路站——昆明火车站——南坝路站——日新路站——怡园小区站——广福路站(官南大道)——六甲站——粟家村站(南绕城高速)——苏王村站(福保) 地铁3号线:是沟通昆明主城区东西的骨干线路,全长约23.0千米。 站点走向:西山森林公园——车家壁站——普坪村站——石咀站——小渔村站——马街站(西部客运站)——岷山站——沙沟尾站(昌源中路)——西苑立交站——梁家河站(西园北路)——市体育馆(环城西路)站——西昌路站(昆医附一院)——省博物馆站——文化宫站——省体育馆站——大树营站——金马寺站——太平村站——虹桥村站——东部客运站 地铁4号线:是连接昆明所有产业园区的连接线,全长42.9千米。 站点走向:大普吉站——陈家营站——大塘子站——黄土坡站——锦绣山庄站——虹山东路站——白泥山站——莲花池站——小菜园站——火车北站——白龙路站——东华小区站——大树营站——菊华东站——火车东站——牛街庄站——小板桥站——广卫站——跑马山站——小王家营站——斗南站——呈贡东站——牛头山站——体育中心站——呈贡站——昆明南站(白龙潭)

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浅析

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浅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交通运输量大大增加,这也使得我国的交通数据大量增加。这些大量的交通数据也对交通方面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现如今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许多重要的信息,同时在平台对诸多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等多种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作用。 标签:大数据;智能交通;数据监测 现如今中国最大的交通问题便是交通拥堵,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也是目前最需解决的重中之重。目前随着中国智能专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也在这些作用下进入人们生活中。智能交通系统在海量中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挑选,从而得到最有效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的处理,这对现如今我国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大数据的特征 (一)大数据的实用性。相比较于大数据来说,原有的对交通信息的管理只能做到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简略的查找,分析和处理,这在现如今的海量交通数据下已经不能继续维持交通的稳定,然而大数据可以使得在对这些信息的查找处理时的速度大大提升,几乎是秒速。同时如果使用大数据的技术对城市的交通进行监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可以迅速的解决以及定位,这极大得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 (二)大数据的分布式。在之前的数据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单表处理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通管理,使得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不够彻底,导致数据模糊等。然而大数据可以使用分布式并行的方法对那些较混乱的块表进行处理,使得数据能够串并关联,这样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对交通的问题做出处理,同时可以对多个用户的要求进行处理。而且如果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它可以对整个数据进行分析,对事件的处理进行很大程度上的帮助,从而能够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大数据的高效性。大数据具有很强的高效性,它可以在众多信息中对它们所具有的某种联系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分析,从而为道路交通做出精准而又高效的报告,这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而且现如今有关专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进行分析来看,大数据可以明显的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四)大数据的预测性。大数据有着特别强大的预测性特点,它可以降低交通报警装置的错误率和漏传率,与此同时通过使用预测的模型能够实现交通运行的情况与监控的路况情况的共享,从而能够实现动态监控的愿望。在出行时,乘车用户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预测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交通状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