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08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08

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发展完善

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在经济运行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必须进行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一、经济体制同经济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某种经济制度一经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实现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却是随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具体国情的不同而变化发展。要弄清经济体制变化发展的性质、任务和发展方向,必须弄清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各自内容以及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社会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核心与基础,它决定着某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性质的不同,首先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区别,即前者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后者则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它主要包括一定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结构、经济决策权力结构、经济利益和动力结构、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等基本要素,是由这些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组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的有机整体。其主要任务是如何组织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如何划分经济管理中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权限和责任以及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区别主要有:

第一,二者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复杂系统。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经济形式、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形式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和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联结方式,是反映几种社会形态的一般经济特征和一般经济规律的关系,是

经济关系的自在形态,在经济关系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层次。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已出现过两种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运行形式虽也曾有过某些表现,但还不具备马克思所预见的全部经济特征。产品经济只有到未来共产主义阶段,才能具备完整形态。经济制度是人们为适应某种生产力性质要求建立起来的,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等方面所作的根本规定。它反映的是某种特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不同的经济制度具有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本质规定,是一种高层次的经济关系。如果这些制度的本质规定发生变化,一种经济制度就为另一种经济制度所取代,即经济制度发生了更替。经济体制则是反映不同经济制度下各种经济形式的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特点的经济关系。经济体制有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类型。如社会主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属集权型,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属分权型。经济体制居于社会经济关系的中间层次,即处于联结经济制度与经济形式的中介地位。

第二,二者在经济运动中的稳定程度不同。经济制度作为对一定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一旦确立就一直贯穿一定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其质的规定性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如果发生改变或废止,社会形态就会发生性质变化。如资本主义的发展虽有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但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始终不变,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也就始终不变。而经济体制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则是较为灵活的。它在不同经济制度中或在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正因如此,同一经济制度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经济体制。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经济改革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后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也可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为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

第三,二者在阶级和制度属性上不同。如前所述,经济制度是对经济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财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制度属性,即在现代社会存在姓“资”姓“社”的区别。至于处于联结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中介地位的经济体制,一方面由于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相联系,是一定经济制度下的人们为了实现经济制度的目标而自觉建立起来的,因而必然打上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印记;另一方面又由于它与一定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合理的经济体制反映了经济形式的客观要求,起着协调和组织该经济形式运行和发展的作用,因而经济体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阶级和社会制度属性。它只有与不同经济制度相结合时,才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即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存在姓“资”与姓“社”的区别。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不仅相互区别,而且还紧密联系。这种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如前所述,经济体制由于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属性,它只有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结合,才表现出该社会经济制度的特征,如果没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便失去了附着点,其作用发挥便失去了依据。因此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经济体制运行效率的高低。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它必然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与制约,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表现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在所有制关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受公有制主体经济的制约,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利益,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要求。在分配制度上,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就必然要求经济体制的各种机制与手段,既鼓励人们勤奋劳动,又动员人们将拥有的生产要素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存在居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国家对市场宏观调控有较深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较之于资本主义强得多。它能将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搞好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以及调节收入分配,集中必要的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等方面,具有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优势。

第二,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经济体制并非总是完全被动消极地受经济制度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对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反之,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则有碍于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建立之后,经济体制的选择及其改革至关重要。

二、影响经济体制的主要因素

经济体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范畴。它的确立、发展及转换,受制于各种因素的集合。它们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也可能是短暂的,一次性的;可能是积极性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第一,经济因素对经济体制的影响。经济因素主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对经济体制具有内在的决定性影响。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通过对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的影响而对经济体制起着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计划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着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由于缺乏多余产品可供交换,也就没有了市场和市场调节存在的条件;由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非常简单,真正意义的计划调节也无从谈及。到了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出现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但其经济形式从总体上看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其商品生产规模小,交换频率低,交换对象主要是一般的消费品,市场调节的范围极其狭窄;较为简单的经济关系,现代意义的计划调节既无物质技术手段,也无必要。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发展为覆盖全社会的范围,即商品经济发展到空前程度,成为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市场就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场所演进为调节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这时市场经济体制就产生了。市场体制的调节机制是:利用市场灵敏的信息机制,依据价值规律高效地将各种资源配置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现代市场经济是一部结构精巧的复杂有机体系,只有各环节协调运转,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然而市场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失灵的地方和时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宣告了“市场万能”神话的破灭。为弥补“看不见手”的缺陷,减少经济波动,解决“外部性”问题,克服垄断,合理发展基础产业和提供公共产品,还必须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手”调控经济的职能。由此可见,计划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手段的保障。

生产关系的性质对经济体制诸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不同所有制构成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权力、地位、观念、行为及利益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1)不同所有制与国家利益的关联度不同。国有制与国家利益的关联度最强,集体次之,私营与个体最弱。(2)利益目标不同。国有制的利益目标是双重的,它追求的是国家和企业利益最大化,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主要追求团体或个人利益最大化。(3)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关系和数量不同。国有制生产的产品归国家占有,而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的产品在纳税后由集体或私人占有。(4)不同所有制与生产者自身利益的关联度不同,私有制关联度最高,依次是集体所有制和国有制。历史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两种经济体制结合使用的具体态势不同。前者会在较大范围和以较强力度运用计划方式,而后者倾向运用市场方式。

第二,政治因素对经济体制的影响。政治因素主要指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如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民主制度等)和法律制度等因素。其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从外部对经济体制施加影响。

在现代社会,不同性质的政治制度由于产生的基础与途径不同,其对经济体制的选择与实施不尽相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在与其社会属性同质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有较充分发展的经济关系为基础。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资产阶级国家主要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调节经济是顺其自然。社会主义政权建立的基础与途径有其特殊性。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因素不可能在其脱胎而来的异质社会制度中产生,它必须首先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阶段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然后凭借政权力量,通过没收、赎买和改造等方式变私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生产力落后国家建立,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迅速巩固和发展新生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必然采取集中计划的模式,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巩固政权的经济建设中。

此外,经济体制有时还被打上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的外在烙印。如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一定历史阶段,曾出现过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长期严重对垒。作为社会主义阵营“首领”的苏联,其经济体制模式几乎成了其阵营同盟者的唯一范本。

法律制度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集合。它在现代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经济运行高效、稳定和健康的前提是全面、规范的法律制度存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会使经济的计划调节有章可循,市场配置有法可依。因此,在奉行“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社会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而在法制疏漏、“人治”盛行的社会,实行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强化来调控经济运行。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只对与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因素和文化因素加以分析。

社会结构包括阶级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等要素。从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看,社会结构可分为单一结构(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二重结构(发展中国家)。二重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并存;传统社会规范与现代社会规范并存;传统人口结构和素质与现代人口结构和素质并存;传统政治法律观念与现代政治法律观念并存。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因素不断壮大逐步取代传统因素的过程。相应地,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也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替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

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科学的发达程度,公民的文化素质现代意识或观念的发育程度等。其中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以及公民的民主法律观念与意识等文化素质,对经济体制有重要的影响。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阐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盛行,成为其推崇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理论。在一个民主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里,公民具有较强的民主习惯与平等意识,这与强调自主决策的市场经济

体制的要求相适应;而一个长期受封建专制因素影响的国家,公民缺乏民主意识,习惯于集中决策,则较为自然地倾向和认同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节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实践中的矛盾

一、传统体制的形成与特征

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是指世界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曾普遍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为理论依据,由斯大林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率先建立,随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仿效苏联逐步建立起来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的。他们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科学预见,提出了经济体制模式的设想。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基于人类的“理性”,更不是基于个别“天才人物”的发明创造,而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他们特别强调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基础。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存在的物质条件尚未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建立起来,在这种理想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为丰富,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由于在全社会只存在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每个人能为社会提供的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再没有其它任何东西。商品生产被消除,货币和市场关系也不复存在,社会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变得简单明了。这样,由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且直接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可以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可以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此时,在全社会实行统一的计划不仅可能而且必要。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计划经济的设想是以生产力高度发展,全社会实行单一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关系的消亡为条件的。

然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并没有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那样,在生产力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是首先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俄国建立起来。客观现实

与理想设计的较大差距,是俄国共产党人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难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建者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早实践者,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完全信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未来社会所设计的蓝图,认为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与社会主义不相融。主张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他还认为,只要存在商品交换,侈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采取国家对粮食贸易的垄断,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农民进行粮食自由贸易。余粮收集制虽为战争特殊环境中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政策,但这一政策也含有主动消灭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的因素。这一政策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1920年谷物产量减少45%,1921年发生了全国性饥荒。面对困境,列宁进行反思,于是实践上就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粮食税规定,农民在按耕地面积交纳一定数额的农业税后,余粮归自己所有,并可到市场上销售。这实际上承认了农民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市场关系和自由贸易。以粮食自由贸易为突破口,商品交换关系在城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商品交换关系不仅表现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工人与农民之间,而且它必然逐渐进入到国营企业内部,这就是后来在国营企业推行经济核算制的原因。列宁以新经济政策为契机,把商品交换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目的是寻找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只可惜他的实践和探索由于与马克思主义设想不相符,因而不时表现出矛盾与游离心理,加上过早的逝世,使得这种探索没有形成全面、系统和清晰的理论。

列宁逝世以后,对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其作用性质如何、命运怎样等仍然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其继承者斯大林的理论观点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流理论,并集中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斯大林的基本思想主要有:

(1)“外壳论”。斯大林认为,现实客观条件决定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必然存在且有积极意义。但是国有化企业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完全失去了商品属性,不再是商品,游离出价值规律作用发挥的范围,仅仅保留着商品外壳。(2)“限制论”。斯大林虽承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否定其市场调节的功能,主张把价值规律的作用限制在一个狭小范围之内。(3)“异类论”。斯大林虽承认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存在合理性以及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性,但仍然将商品、货币及市场关系视为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容的“异类”。现在容忍它、限制它、利用它,只是因为暂时无法铲除它,但其目标是逐步消灭它,最终用产品交换替代商品流通。相应地,市场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价值规律作用发挥失去了空间,计划调节成为必然。理论探索最终又回到了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上来,加上苏联革命胜利后在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于是在30年代就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经济发展道路上所做的尝试,尽管有不少教训,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加上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因此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模式就成为后来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唯一可供借鉴的模式。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现实是:在一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东方大国,面对着巨大的外来压力、剧烈的国际竞争和严峻的生存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而如何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利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发展经济、组织经济建设等问题还全无经验可循。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设想,列宁关于国家职能的理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全面、直接管理经济的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成功经验,无疑成为其它走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范式。加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血与火的战争中形成了严格的军事管理方式或多或少地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也延续下来。此外,长期备受封建统治之苦和资本主义列强欺凌蹂躏、连绵战火与骚乱煎熬的中国人,深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客观现实,同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憧憬又十分迫切,从而有强烈的赶超与竞争心理,希望摆脱贫穷、希望能够在新社会条件下依靠党和政府来组织、发动、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宏伟蓝图。因此,在当时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建立以依靠国家行政力量的权力集中、聚集社会资财,吸纳社会力量,控制社会消费等为特征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就不能不成为当时迅速增加生产力总量的必然选择。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但却具有下列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其构成基本上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否定和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存在。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越大越公越好,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公有制越纯越好。尽管存在农村集体所有制,但它并不是这种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终极目标。而是最终“集体”也要向“全民”过渡。事实上,集体所有制也具有明显的国有化色彩。因为它没有经营自主权,仍然要接受和执行国家统一的计划安排。

第二,在经济决策权上,实行过度的“中央集权”即经济权策权集中于国家。原则上,除了私人消费和就业(我国的就业也不除外)以外,一切决策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带有下级服从上级的等级制性质,经济管理机构的各部分的结合是垂直的;自上而下传达决定要按照命令方式进行;以实物为计算单位的经济核算和计划化占统治地位;在全民所有制内部,货币所起的作用是“被动”的。国家在与企业关系上职责不分,政府包揽了很多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事务。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经济运行中的行政指令不断增多、强化,使得经济决策更趋于集中化,企业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既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也没有相应的责任,从而缺乏主动性,扭曲了企业行为。

第三,在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实行行政式计划配置。这种行政式计划配置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即带有法律强制性地指挥调拔和分配社会经济资源,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四,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激励的动力机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政治制裁和精神鼓励,并未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所要求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排斥市场机制来测量劳动贡献的大小又在技术上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愉懒行为,传统体制下采用的只能是政治动员、奖励或惩罚。在经济利益结构上,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企业利益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追求。在分配方式上,平均主义较为严重,实行“铁饭碗”、“大锅饭”,出现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现象。使企业和职工缺乏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严重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第五,在经济组织结构上,存在着封闭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一方面是中央高度集权管理,另一方面是各个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形成“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局面。

总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权力为资源配置中心,政府成为占有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绝对主体为根本特征的。这种体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学技术不太先进,结构比较简单,经济发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况下,适宜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用于国家重点建设,迅速增强国家实力,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它在历史上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与实践的矛盾日益显现。

二、传统体制与实践的矛盾

传统体制的生成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实践中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与生产力状况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比重及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必须反映生产力状况,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之相适应,超前或滞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会成为阻碍和破坏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必然是要随着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由于实行传统计划体制的国家都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小农经济占很大比重基础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其原来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生产社会化层次就越多。我国更是脱胎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多地少,底子薄,资源匮乏。尽管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生产力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来说,经济不发达的格局还远远没有改变。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相当一部分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1978年,按当时汇价算,中国人均GNP只

有230美元,而当时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810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160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20美元。不仅如此,我国生产力发展还极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状况。既有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又有中等社会化,使用半机械化的生产和经营,还有大量分散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生产和经营。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同一地区和同一部门内部的不同企业、生产社会化水平也相差悬殊,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与之相适应。只有那些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和行业,适宜于采取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较高的国有经济形式,而对于那些社会化程度很低,或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零星的、分散的行业,则不适用于国有经济形式。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作为其主要内容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已愈来愈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脱离生产力状况,抽象地谈论所有制形式的优越性,从而认为所有制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在过去一段较长时间内,我国所有制结构总是趋向单一化,追求“一大二公”。1978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占80.8%,集体工业占19.2%;在商业销售总额中,国有商业占90.5%,集体商业占7.4%,而个体商业仅占0.1%,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2%。这种脱离生产力状况而任意扩大公有化比例和公有化程度的做法,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其实践结果,挫伤了人民群众积极性,阻碍生产力发展,扩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

第二,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与政企关系危机的矛盾。企业本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生产或经营单位,本应是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享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权。然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政府高度集权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发展表现为完全的“政府过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完全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任务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分配、人员由上级调派、设备由国家调拔、利润全部上缴、亏损也由国家承担……在全国由几万个全民所有制构成的大企业里,国务院就好象是总经理,计划委员会就象是这个大企业的计划科,经济委员会是生产科,基建委员会是基建科,物资总局是供应科,劳动总局是劳资科,各业务主管部门类似于以产品为对象的车间。在这个以政府享有绝对权威的大家庭里,企业象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有钱上交,无钱伸手要,而政府象父亲,一方面既拥有家庭财产的所有权,还拥有对财产事无巨细的管理、占有、使用和支配权;另一方面又把企业置于自己的怀抱下保护起来,并让每个企业都能分到一块馅饼。这种亲子关系,使得本来以契约关系和市场关系为纽带的企业权利失落,从而使企业完全成了依附于政府的被动的“算盘珠”,使得企业本来意义丧失,完全成为一种“政府企业”。正是基于传统体制下政府权力对企业权利的侵蚀,埋下了政企关系危机的根基。同时,传统观点认为,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下,企业是由劳动者组成的,劳动者就是该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再不必彼此当外人看待,当然作为个人利益的聚合体就越过企业这一级经济组织,个人利益直接统一于社会利益之中,所以也就不去注意劳动者个体及企业群体的主体性地位问题,更谈不上权利与利益。这样社会生活中各个单位与个人所具有的地位、权利及其合法性大小均由其与国家政治

权力的亲疏度来界定。在社会资源逐级向下分配时(这种分配从经济上讲主要取决于政府意向与短缺程度、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等各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迭合的程度),不同层次的社会地位也就相应地占有不等量的资源和拥有不等同的权利关系。因此,企业单位也就有了相应的行政等级,“处级工厂”、“局级公司”等便应运而生。每个企业对应于一定的行政等级都具有不同的级和格,并且这种级与格决定着其对社会资源的支配力量。所以传统体制之下企业急求晋级、升格,迷恋于对更高行政级别的挂靠,而轻视修练“内功”,就成了外部环境不平等之下企业行为的合理化表现。

不仅如此,国家在授予企业组织一定的社会资源支配权力的同时,还把国家的意志与一些社会性职能相应地单位化,形成所谓“企业办社会”的现象。这样,企业实际上成了政府职权的一个自然延伸部分,实质上成为社会化大工厂式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车间组织,而不具有以契约关系和市场交换为纽带的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权利关系,这样,经济生活中便完全是以政府权力为本位,而企业主体地位的权利丧失,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便只能通过各种扭曲的行为方式来表达。由于与市场绝缘,在衡量企业成绩时是以完成任务的多少指标来加以考核。因此,企业不必以市场收益为目标,不用考虑其产品是否积压、落伍,也不必忧虑在市场竞争中被吞没。企业的行为准则不是面向市场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来获取收益,而是在与政府讨价还价中获得更多的廉价生产要素和多种优惠政策,来换取对企业领导人的良好政绩评估。这样生产的效率必然是低下的,这也是在改革后企业不适应市场风险的原因。同时,由于企业的行政升级与企业主管人员的身份地位待遇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企业总是偏好从外延上扩大生产规模,由于不用靠自我积累,也不用靠企业盈利,而是靠国家要计划指标,争投资项目,所以,传统体制下的企业有一股不可遏止的“资金饥渴症”和“投资饥渴症”。由于企业的“软预算约束”,投资盈利与否无关紧要,所以只要有规模有地位便可十拿九稳地升级。为了表现政绩,企业还伴随着明显的以牺牲企业发展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对国有资产的侵蚀行为。

可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总是在要求更大的国家权力时,侵蚀了市场,侵蚀了企业应有权利,使得企业素质低下,缺乏生机和活力,毫无创新意识,害怕市场风险,还引致了企业各种扭曲的行为。

第三,经济组织结构上的条块分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经济的日益发展,使得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愈来愈高。分工愈细、联系愈紧密、开放度愈高,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分工协作关系,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有机联系与协调。但传统经济体制下按行政系统来组织管理经济,各企业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或行政区划,这些行政系统彼此自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封锁,搞“大而全”、“小而全”。形成所谓的“诸候经济”、“格子经济”。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使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政策,画地为牢、封关设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泛滥,国民经济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状况,割断了社

会化大生产的内在经济联系以及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这样,既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各地优势互补,资源的充分利用,又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影响了专业化协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交易成本的增加。

第四,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与经济失衡的矛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计划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并且这种计划配置又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执行,完全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这种完全排斥市场、取代市场的计划主要基于这种传统观点: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由于计划的“自觉性”取代市场的“自发性”,社会经济可以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经济周期、经济波动、生产过剩等经济浪费现象都可以得到克服。事实上,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从消费需求来看,其量就非常难以把握。人们的消费选择多种多样(有物质需求、服务需求等)、千变万化。而且,社会越发展消费选择就越广泛,消费变化频率越快,计划就越难以准确把握需求,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想由计划控制需求,就必然压抑人们的消费选择自由,人为地制造“单一化”消费格局,并维持几十年不变。可见,消费自由选择与中央计划具有不可兼容的矛盾,由中央计划来控制消费需求是无力和无效的。

其次,从生产供给来看,按照全社会是个大“工厂”、每个企业是单个“车间”的构想,生产供给的品种和数量似乎可以通过指令性计划执行。然而,即使单一的国有制包罗全部生产领域,计划仍有难以办到的地方。如计划难以计划好产品的质量、人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瞬息万变的非常规状态。而计划越全面,企业和劳动者的自主权越小,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就越低,反过来又影响计划的完成。

计划经济的实践表明,在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方面,计划配置并不优于市场,计划浪费比市场浪费危害更甚。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中,经常出现周期性比例失调的顽症,其周期性震荡甚至强于二战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比如,我国“大跃进”时期出现的波峰和波谷振幅远远超过于二战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历次经济危机。此外,“短缺”是计划经济国家的常见病,一方面人们需求的商品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商品库存积压滞销,而且为了完成指令计划,本已积压的产品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这里,供给与需求脱节、生产与市场脱节,只听从计划安排。所以,由计划造成社会资源损失浪费比市场盲目调节往往更甚。有人把计划经济的缺陷归结为计划方法的不完善,似乎有了先进的计划方法和足够的经验,便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计划作为经济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和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把计划体制的缺陷归结为方法失误显然未能找到病根。若把整个经济体制建立在“计划”方法非常科学周到的基础上,也不能消除其体制困境。一个典型事例是前苏联有着相当发达的计划技术,但仍然解决不了它的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短缺,仍解决不了它的比例失调。

第五,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与劳动效率损失的矛盾。传统计划体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国家实行统收统支、大包大揽。对劳动者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由计划中心事前规定产出的数量、种类等指标,每个人的劳动投入数量质量的评判由计划中心统一掌握,并按行业、地区、企业层层分解。这种单一的分配方式基本上是按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而构建的,是与计划体制相配套的一种分配方式。由于在社会生产水平不高,人们劳动能力差异很大以及无法直接、准确测度个人在实际生产中的劳动贡献率,因而在技术上存在着按劳取酬的困难。同时由于传统体制假定劳动者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每个人都会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所以实际结果是:在农村的工分制最终是按人口实行的“大呼隆”的平均主义的内部分配制,在城镇的八级工资制最终是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福利供给的组合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不管人的贡献大小、劳动投入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且工资水平一定数年不变,工资根本不能反映劳动贡献的大小。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种看似公平实则最不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企业家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热情,进而影响劳动效率,偷懒和“搭便车”行为普遍盛行。

劳动者在通过自身勤奋努力、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利益时自身收入与“不干者”、“干少者”毫无区别时,他们便会放弃进取的努力,选择“闲暇”作为利益补偿。也就是名义工作,实则闲暇,所谓“出工不出力,干活不出活”。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在职闲暇”现象很难被发现。即使发现,领导也无权扣发工资,报酬照样不变。这就是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国家,为什么劳动者的上班时间要远远高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并且还经常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但劳动绩效却要大大低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原因。劳动效率的低下还体现在计划经济的供给严重缺乏。短缺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其根本原因便在于供给的源泉本身不足,劳动效率的低下是计划体制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政府权力过分集中、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作用,已严重束缚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财政、金融、外贸、投资、流通、就业等体制,无不具有计划体制的特征。上述内容是传统体制的典型特征在实践中矛盾的突出现象,它基本上概括了其它各领域的总体特征。而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弊端,其效率十分低下,已对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具体类型,是指对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各种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定性、基本框架及其主要运行原则的理论抽象。这种理论抽象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不同类型经济体制运行的本质与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面临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经济体制。根据各个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大致出现了六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一种,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模式。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模式,是一种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体制模式,比较适合在战争时期或紧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都集中在国家手中,经济运行依靠国家行政强制和精神动员,采取自上而下的命令式和垂直式方式进行调节,企业成为整个社会“大工厂”的一个“车间”。这种模式完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苏联战争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形式。由于这种模式十分吻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设想,因而是计划经济中集权式指导模式的一种最纯粹的典型。

第二种,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亦称“斯大林模式”。这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首先形成的,后曾为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宏观经济决策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决策集中于中央政权,企业很少有自主权,其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由国家决定;(2)经济运行以行政权力的等级结构为基础,采取自上而下垂直式的管理方式控制经济活动;(3)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被限制在狭小范围。从前面的考察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同“新经济政策”有某些共同之处,如允许商品和货币关系的存在,容忍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等,但它的基本精神和实际做法更多地倾向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变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该模式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的延伸与变形。

第三种:竞争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亦称“兰格模式”。它是波兰经济学家兰格首先阐述和总结出来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容许存在部分私有制经济成份;(2)经济决策是一个分权的体系,即存在一个由中央计划层、企业和家庭(或个人)的三级决策体系;(3)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偏好是生产和资源分配中的指导标准,因而必须坚持消费选择自由和职业选择自由,社会只存在真正的消费品市场和劳动服务市场,其它生产要素并不存在真正的市场。生产要素的价格不能通过市场均衡形成,而是由中央计划局通过模拟市场竞争(反复试错法)确定。由此看来,“兰格模式”是一种试图与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决裂,但又带有“旧模式”因素的模式。他一方面承认只有市场

竞争才能实现经济均衡,但另一方面又排斥生产资源的真正市场,所以“兰格模式”只能是一种改良化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因为它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第四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亦称“南斯拉夫模式”或“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前南斯拉夫摆脱“斯大林模式”而进行的一次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勇敢实践与尝试。其主要特点是:(1)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是若干个集体经营的独立自治实体的集合,同时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一定范围存在与发展;(2)国家、企业和家庭(或个人)三个层次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分散决策;(3)国家给企业以充分自主权,市场调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普遍性作用,计划调节在经济运行中仍是必要的,但与市场调节相比处于第二位。“南斯拉夫模式”的“市场经济”与“工人自治”是紧密结合的,其核心是“工人自治”。由于实行“工人自治”,国家就不能采用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对企业进行控制,因此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再通过国家计划这一中介环节,而是通过市场中介环节。这样“市场经济”只是自治社会主义制度所借助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其本质内容。可见,前南斯拉夫的市场经济不是完整意义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市场经济,或者说只是一种变了形的“市场经济”。

第五种,“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亦称“布鲁斯模式”或“分权模式”。布鲁斯是波兰一位有改革实践经验的,对经济改革有重大影响的波兰经济学家。他认为区分不同经济模式的标准是经济的决策层次及相应的决策方式。他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决策权划分为宏观经济决策、微观经济决策和个人家庭经济决策三个层次。他认为三个层次的决策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模式;三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前二个层次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斯大林模式”;第一个层次决策集中于中央计划,后两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分权模式”,或叫“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布鲁斯看来,战时共产主义模式和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由于是两个极端而不可取;传统的斯大林模式将企业决策集中于中央计划当局,导致企业失去活力和效率,也不足取,因此,其理想的经济模式是“分权模式”。为了实现从“集权模式”向“分权模式”转变,首要问题是扩大企业决策权,还权于企业。布鲁斯经济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改革的初期,但随着改革深入,其理论的不彻底就显现出来:如果仅仅强调“还权于企业”,而不对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不可能形成合理的经济运行;如果计划机制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这种计划可能是官僚主义计划。

第六种,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亦称“锡克模式”,该模式是由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总结提出的。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1)社会内部存在多元化经济利益主体,“全体企业职工集体所有制”是计划性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市场经济是该模式运行的前提,多元利益主体所产生的矛盾,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协调和解决;(3)经济运行仍需要计划,但这种计划不是国家制定的对企业具有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而是通过民主程序编制的由市场机制调节的,提供选择的计划。计划功能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锡克的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不是“含

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而是“含有计划机制的市场经济”,其经济运行的落脚点从计划经济明确转移到市场经济。这表明在东欧许多改革派经济理论家中,锡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最为深刻。

此外,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对传统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典型形态是短缺经济。尽管导致短缺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制度结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国家“父爱主义”保护下企业软预算约束是长期普遍短缺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消除短缺经济,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市场机制,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科尔内改革的理想模式是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这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表达了锡克模式的基本构想。

上述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若干模式,主要侧重从理论上作的一种抽象与概括,目的在于说明各个不同模式的特征。其实在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的模式选择,并非完全拘泥于某一种纯粹的理论模型,而是根据诸种客观情况而表现的非常具体与复杂。它或者是带有某种侧重的混和型模式,或是中间型过渡性的。因此对某种具体经济体制的考察,不能仅从理论上进行抽象分析,更重要地是要以经济体制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把握。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主要是在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建国初期,由于我们尚不具备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经验,于是向苏联学习,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经济体制的那种统得过死,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日益显现,它越来越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成为妨碍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僵化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可见,我国原有经济经济体制,已不是在某些局部方面而是在总体上已经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其实,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认识与实践的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开始了。认识上的探索如1956—1957年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市场的讨论,1958年—1959年关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讨论等都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问题。实践上如家庭联产承包制曾于1956年和1961年两次较大规模地在农村实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但这些探索从认识的总体来看,仍未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仍是支配实践的指导理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左的路线的支配下,被视为“资本主义幽灵”而受到压制与批判。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的真正认识是从1979年经济改革开始后进行的。而且这种认识与经济改革的实践紧密相联,

经济改革实践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认识过程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在中国的改革刚开始时,我们党就认识到传统计划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在改革中探索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路子。1979年3月,陈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部分构成,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同年,邓小平在同美国客人的一次谈话中也指出,我们过去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对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只不过是以计划经济为主。198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写进党的十二大报告而正式确立为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对当时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践方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村经济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困境,短短几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年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增长67.51%,年递增8.9%,粮食产量增长27.14%,棉花产量增长180.43%,平均每年增长18.75%。农民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六年中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166%,年递增17.7%。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第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对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理论与传统观念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1)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将商品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2)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质特征的观念,强调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一样也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邓小平对这个“决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写出了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市场取向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极大地激发了企业与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工业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1985年至1988年,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7.8%,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1%。

第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面貌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机制,强调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过去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范围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并从总体上提出了新的运行机制应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报告还提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而且还包括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

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机制的核心是经济活动以市场为纽带,国家通过市场间接调控企业,而企业则面向市场,在国家指导下自主活动,国家——市场——企业间互动,达到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统一,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十三大报告与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相比,在对市场经济问题的认识上又有深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决定”虽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但尚未摆脱计划经济的“主辅论”框架,而十三大报告提出计划是建立在市场体制基础上的间接计划,市场体制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市场地位大大提高了,已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相结合的“结合论”。其二,“决定”着重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尚未肯定是市场经济,而十三大报告则着重强调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明确指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机制的实质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宏观间接调控;其三,“决定”将发展市场体系理解为发展商品市场,而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还包括生产要素市场,这已是市场体系的完整形态了。

第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阶段。十三大以后,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经济过热的宏观失控现象,加上1989年国内的政治风波和国外势力对我国进行制裁,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政治稳定,开始了治理整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行政调整,直接计划调节作用有所加强,对市场调节作用的认识有所降低。当然在这一阶段所强调的计划经济同传统的计划经济是有区别的。这时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的认识基本上仍然是建立在十三大所制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仍然肯定市场调节中优胜劣汰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依然要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计划调节的内容主要是进行总量控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以及对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的协调;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合理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规划和宏观控制目标;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和其它经济政策,做好综合平衡、协调重大比例关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整经济的运行。总之,对市场和计划的这些认识带有颇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是特定经济政治条件下进行治理整顿需要的产物。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段。三年的治理整顿已见效,经济改革必须继续推向前进,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探索,还是重返计划经济轨道,人们在认识出现了纷争,改革实践要求人们必须做出新回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巡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问题作了新的历史概括。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只是经济运行方式而不是社会制度本质区别的科学论断,扫除了人们的思想顾虑,为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了思想准备。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依据邓小平的思想,明确提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而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飞跃,表明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从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扬弃,而且丰富了商品经济的内涵,使商品经济在理论上更加彻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改革的进程。

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关于如何完成这一历史重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柜架;这就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庞大系统,它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环节构成,加之旧的经济体制沿用已久,改革中新旧体制必然存在激烈摩擦与冲突,因此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积极创设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推进这一进程顺利稳定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构筑市场的微观基础。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由过去行政附属物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真正主体,这是构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为此,首先,必须明确界定企业资产,包括按一定秩序与方法进行清产核资,防止流失。其次,真正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探索和构建确保国家所有权——企业经营权的法人财产制度。国家作为所有者,负有限责任,作为调控者对企业负有协调、监督、保证和服务职责;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再次,企业按照财产构成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单一投资主体可依法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国有企业可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此外,还要改革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同时,注意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作用。

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它要求一切产品和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要特别注意发展资产、劳动力、技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要推进价格改革,除极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收费实行国家定价外,其它产品和劳务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定价,并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第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现代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经济,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不能单靠“看不见手”的调节,还必须利用和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即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但这种调控是间接的。为此必须转换宏观调控和管理方式,从过去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导性计划为主、从个量控制转为总量控制、从实物控制转向价值控制、从静态控制转为动态控制等。为建立新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还需深化财政、金融、计划等方面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税收、预算等方面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和健全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从金融机构设置、资金运行格局、金融手段运用等方面改革,实现金融机构企业化、资金运动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第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劳动就业的竞争机制,使初次分配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和提倡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凭借生产要素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社会再分配中体现公平原则,防止收入分配悬殊过大。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使全体社会成员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第五,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秩序和法律体系。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为使市场有效运行,必须以法律形式规范市场规律使市场行为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公正。

总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件浩繁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制定好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长期细致的工作。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一)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销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品。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或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反之,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下降的经济现象则被定义为通货膨胀。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若干倍的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引起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二、简答题 1、除了价格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包括那些?他们如何影响需求的变动? 答:除了价格因素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包括收入的增长、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等等。一般来说,收入增长与需求扩张成正比,与替代品价格成反比,与互补品价格成正比,消费者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则现期消费会扩大,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高,则需求会相应增大。 2、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两类商品的数量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答: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花在每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支出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的方式干预经济运行过程,这些政策工具是什么?政策机理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政策手段通常包括准备金率的调整、贴现率的变动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手段。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的提高意味着货币紧缩的政策倾向,中央银行购买债券同样是扩张货币的政策倾向。有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和道义说服等手段控制货币发行数量。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那些? 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状态、人口和人力资本、技术变协、投资扩张等四大类因素。 三、计算题 给定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Q s=2+6P,需求曲线为Q D=14-3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多少?在此价格水平下,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均衡价格p=4/3,均衡产量为Q=10。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供给价格弹性为4/5。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6

第十五章经济运行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完全网与稳定器。本章将分析社会保障的作用、内容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和基金的运作,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等。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法律、规章确立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障其生活需求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旨在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它,当然,社会保障也应体现这二大目标。 公平不是平均分配,不是结果公平,而是机会均等,权利平等。也就是说,社会应当以公正的、不偏不袒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成员,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个成员提供相同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公平竞争,谋求自身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公平,是指每

个社会成员在生活发生困难时,都可以普遍地无例外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社会成员就能够在基本生活有保障并解除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参与社会竞争,不会因先天不足或生活无着落而输在起跑线上。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换言之,即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总是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取最多的劳动成果,或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效率,就是要在社会保障中融入自我保障机制,通过个人缴费的方式增强自我保障意识,使每个社会成员从关心自己切身利益出发,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必须与在职时的工资水平挂钩,和在职时的劳动贡献相联系的规定,就充分体现了效率原则,从而能够激励劳动者勤奋工作。 在社会保障领域,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统一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公平为效率提供动力。社会保障高举“公平原则”的大旗,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解除劳动者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维护着社会的安定,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 二是效率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因为效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是通向社会公平的桥梁。在一个效率低下,物质匮乏的社会里谈不上社会公平,充其量也只能是公平地分配贫穷。所以任何损害效率的行为都将损害公平,最终实现不了社会公平。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个人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才能增加积累,进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公平。 然而,公平与效率又是会发生矛盾的。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所以凡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无条件享受,此类社会保障的给付是向低收入者,贫困者倾斜,权利的享受无须以承担义务为前提。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虽然此项基金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但它的给付与劳动贡献也没有严格的对等关系,以致会出现多交费少受益、或者少交费多受益,甚至不交费也受益的情况,社会保障明显的权利均等性、利益共享性,导致给付与劳动贡献的脱钩,因而会削弱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进而损害效率。 为了在社会保障领域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就要贯彻既保障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的方针。首先,社会保障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保障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和水平如果超过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会使国家和社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社会保障的发展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样也会制约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安定。所以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水

山大网络行政管理学(专科)大作业答案

《行政管理学》作业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C ) A.赫伯特·西蒙 B.马克思·韦伯 C.泰罗 D.伍德罗·威尔逊 E.法约尔 2、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A ),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官僚制理论 B.管理五项职能 C.14条管理原则 D.POSDCARB,即七项管理职能 E.科学管理理论 3、行政职能的特点主要有( ACDE ) A.执行性 B.独立性 C.整体性 D.多样性 E.动态性 4、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中,行政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是( C ) A. 组织目标 B. 机构设置 C. 人员构成 D.权责体系 E. 物质因素 5、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CD ) A.职能管理 B.后勤管理 C.机构管理 D.人员管理 E.财务管理 6、行政领导职位的确立是( B ) A. 以人为中心 B. 以事为中心 C. 以组织为中心 D. 以环境为中心 E. 以领导为中心 7、行政决策是个复杂的过程,政策过程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DE ) A. 政策决定 B. 方案形成 C.政策执行 D. 议程建立 E. 政策评估 8、行政伦理的功能有( ABDE ) A. 规范与约束功能 B. 教育与塑造功能 C. 平衡制约功能 D. 保证与激励功能 E. 中介功能 9、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ABCD ) A. 司法机关监督 B. 权力机关监督 C. 社会监督 D. 行政主体自身监督 E. 政党监督 10、解决与机关工作人员生活起居有关问题的管理活动被称为( C )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234

(一)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销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品。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或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反之,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下降的经济现象则被定义为通货膨胀。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若干倍的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引起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二、简答题 1、除了价格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包括那些?他们如何影响需求的变动? 答:除了价格因素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包括收入的增长、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等等。一般来说,收入增长与需求扩张成正比,与替代品价格成反比,与互补品价格成正比,消费者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则现期消费会扩大,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高,则需求会相应增大。 2、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两类商品的数量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答: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花在每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支出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的方式干预经济运行过程,这些政策工具是什么?政策机理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政策手段通常包括准备金率的调整、贴现率的变动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手段。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的提高意味着货币紧缩的政策倾向,中央银行购买债券同样是扩张货币的政策倾向。有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和道义说服等手段控制货币发行数量。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那些? 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状态、人口和人力资本、技术变协、投资扩张等四大类因素。 三、计算题 给定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Q s=2+6P,需求曲线为Q D=14-3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多少?在此价格水平下,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均衡价格p=4/3,均衡产量为Q=10。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供给价格弹性为4/5。

山东大学 网络教育 药物化学1-3答案

1 / 10 药物化学1 一、化学结构 (一)请写出下列结构的药物名称和主要药理作用。 O OH C CCH 3 N CH 3CH 1. N N NH N N N Cl OH 2. 米非司酮,孕激素拮抗剂 氯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O N OH O O Cl 3. N N N O 1/2 COOH HO HO COOH 4. 吲哚美辛,抗炎药 酒石酸唑吡坦,镇静催眠药 S N H 2N C CONH N S O NOCH 3 COONa CH 2OCOCH 3 5. N N N HO N N N F F 6. 头孢噻肟钠,抗生素 氟康唑,抗真菌药 OH N S H 2N Cl O O O O H 7. O 8. 呋塞米,利尿药 米索前列醇,妊娠早期流产,抑制胃酸分泌 HN N H F O O 9. CH 3 CH 3CH 3 CH 3CH 3 O O 10. 氟尿嘧啶,抗肿瘤药 维生素A 醋酸酯,治疗夜盲症,角膜软化、皮 肤干裂、粗糙及粘膜抗感染能力低下等症 (二) 请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主要药理作用。 1. 盐酸普萘洛尔 2. 雷尼替丁 3. 青霉素钠 4. 盐酸环丙沙星 5. 雌二醇 6. 丙酸睾酮 7. Cisplatin 8. Vitamin C 9. 9-(2-羟乙氧基甲基)鸟嘌呤 10.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答案: 1. 化学结构书P123;β受体阻滞剂,抗心绞痛等 2. 化学结构书P 176;H 2受体拮抗剂 3. 化学结构书P260;抗菌药 4. 化学结构书P304;抗菌药 5.化学结构书P381;甾体雌激素 6. 化学结构书P391;雄性激素 7.顺铂;化学结构书P232;抗肿瘤药 8. 维生素C;化学结构书P425;在生物氧化和还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 9. 更昔洛韦;化学结构书P334;抗病毒药 10.对乙酰氨基酚;化学结构书P202;解热镇痛药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请写出下列药物的作用靶点,指出是该靶点的激动剂还是拮抗剂(或

2008年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8年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名义GDP与实际GDP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差别价格 答:差别价格往往是垄断厂商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是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这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实行差别价格,必须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条件: (1)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根据不同的价格差别程度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3.自然失业率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4.均衡价格 答: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需求的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的变化,供给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化。在图1-1中,一种商品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

山大管理学院基础会计期末考试题

基础会计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会计核算主要是以()作为计量尺度。 A .劳动 B .价格 C .实物 D .货币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企业前后期间提供可比会计信息的原则是()。 A ?可比性原则 B ?一贯性原则C.配比原则 D ?权责发生制原则 3.下列账户中()是损益类账户。 A.待摊费用 B .预提费用 C .制造费用D.财务费用 4.按照用途和结构分类、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账户。 A.资产类 B .损益类C.集合分配 D .调整 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和余额平衡两种。 A .发生额平衡B.总账平衡 C .明细账平衡 D .借贷方平衡 6.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二字表示()。 A.记账方向 B .记账符号 C .记账方法D.记账规则 7.企业用来核算库存材料的账户是()。 A.物资采购” B .在途物资” C .原材料” D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A .期末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B.期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C .本期产品的实际成本D.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9.待摊费用是指()。 A .本期已经支付款项、且归属本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B .本期尚未支付款项、但应归属本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C .本期尚未支付款项、但应归属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D .本期已经支付款项、但应归属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10.预收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账户、直接将预收的货款记入()。 A.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 B .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C .”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D .”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11.下列项目中,引起资产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 ()。 A.向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存款户 B.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 C?收回前欠货款存入银行 D.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12.将现金存入银行这笔业务、按规定应编制()。 A .现金收款凭证 B .现金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D.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13.某企业用银行存款8000元支付短期借款利息、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管 理费用”6000元、贷银行存款”6000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B.划线更正法 C .补充登记法 D .红字更正法 A. 重新编制正确的付款凭证 匚匕一A^t1衣口□口Am 14 .库存商品明细账般采用(丿格式。 A. 三栏式 B .多栏式C. 数量金额式 D .卡片式 15 .在永续盘存制度下、平时()。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社会行政 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 一、单选题 1.某戒毒康复中心录用了某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小杨,机构指定资深社会工作者老张,担任他的督导。在双方共同确定了督导形式后,老张向小杨重点介绍了戒毒康复者的一些特征,如与家人关系不好,缺乏健康的生活圈子,处理个人情绪和问题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社会歧视等。上述督导内容主要是为了引导小杨()。 A.尽快胜任工作 B.树立正确工作态度 C.提高工作效率 D.提升自我价值感 2.小慧在某机构工作了一年,主要负责个案工作,在一次督导面谈中,她表示近期工作并不顺利,遇上了蛮不讲理的非自愿服务对象,而且个案服务成效也不明显,因此感到压力很大。督导老张安慰小慧,刚工作一年的社会工作者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同时指导小慧进行压力处理,鼓励她尝试新的个案工作模式。在这个过程巾,老张开展的是()。 A.行政性督导 B.教育性督导 C.支持性督导 D.监督性督导 3.组织的功能决定组织的结构,只要分析功能就可以了解其结构这是哪一理论或学派的观点() A.制度学派 B.系统理论 C.组织协作理论 D.权变理论 4.下些选项中,属于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激励员工的正确办法的是() A.集中参与、决策权 B.组织目标先于个人目标 C.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D.降低工资福利待遇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 A.强调价值观 B.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C.工作取向 6.()是社会服务机构最简单的组织方式,组织由上而下分成若干等级,各层级中每一个部门地位相等、权责相符,层级间只有直线和垂直关系。 A.直线式组织结构 B.职能式组织结构 C.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 D.科层制组织结构 7.社会服务机构项目管理的开端是项目的() A.立项 B.实施 C.预算 D.完成 8.在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中,当被督导者由于服务工作带来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各种情绪时,应给予的是()。 A.教育性督导 B.管理性督导 C.行政性督导 D.支持性督导 9.在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服务方案管理的核心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10.社会服务机构中每个员工都有最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以达到自我实现,为此而制定的激励措施为()。 A.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 B.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C.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 D.协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11.现代行政精神的精髓是() A.法制行政 B.依德行政 C.伦理行政 D.全能行政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内容符合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特质() A.恪守专业价值理念 B.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C.关注机构成员的工作情绪 D.维持合理的组织结构 2.菲德勒的权变模式认为可以通过()三个因素评判和确定领导情境 A.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 B.任务结构 C.职位权力大小 D.任务目标 3.社会工作行政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A.对机构成员的伦理责任 B.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C.对专业和工作的伦理责任 D.对企业的伦理责任 4.绩效考核是对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方面的考核和评价。 A.工作行为 B.工作效率 C.工作效果 D.工作目标 5.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包括() A.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 B.保持机构高效运转,输出有效的社会服务 C.修订和完善社会政策,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6.社会工作行政性督导主要提供()支持。 A.服务的全面性 B.组织的结构性 C.领导的民主性 D.完成工作所需资源的可近性 7.关于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训练与发展是招聘并分配员工到组织没定的职位上去的过程 B.绩效评估是指持续评估个人和刚体对组织的贡献,同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评估结果 C.合理的报酬对员工的士气和工作表现非常重要 D.将报报酬与绩效相结合以及处理员工抱怨属于员工关系维持的策略 三、判断题 1.人力资源的范围小于人口资源,大于人才资源。() 2.计划具有灵活性,一旦制定出来,可随意更改。()

山大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精品文档 (一)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销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品。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或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反之,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持 续、显著下降的经济现象则被定义为通货膨胀。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若干倍的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引起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导致私 人投资减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二、简答题 1、除了价格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包括那些?他们如何影响需求的变动? 答:除了价格因素外,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包括收入的增长、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对未来收入 的预期、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等等。一般来说,收入增长与需求扩张成正比,与替代品价格成反比,与互补品价格 成正比,消费者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则现期消费会扩大,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高,则需求会相应增大。 2、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两类商品的数量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答: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花在每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支出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的方式干预经济运行过程,这些政策工具是什么?政策机理是什么? 答: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政策手段通常包括准备金率的调整、贴现率的变动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手段。准 备金率和贴现率的提高意味着货币紧缩的政策倾向,中央银行购买债券同样是扩张货币的政策倾向。有时中央银行也 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和道义说服等手段控制货币发行数量。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那些? 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状态、人口和人力资本、技术变协、投资扩张等四大类因素。 三、计算题 给定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 s D Q =2+6P,需求曲线为Q =14-3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多少?在此价格水平下,需求价 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均衡价格p=4/3,均衡产量为Q=10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5,供给价格弹性为4/5。

山东大学选修课参考

山东大学选修课参考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山东大学选修课参考来源: 这有的不会我自己写的,有一部分是从网上找的,如果谁知道告诉我一下,我给加上哈 影视艺术欣赏(夏威老师开的),这个课可以说是15块钱包过的,第一节课去上课,花15块钱买一本教材,以后就可以不去了,不点名,最后一节课把书拿去,按着他的问题找着书上的抄就行了,果断90+ 运动与健康。 这是个神课,关于它的实在太多了,就不整理了,有兴趣的可以吧内搜索一下“运动与健康”或者“单大卯”…………真是太神奇了。。。。。 口腔医学美学。 九个周,时间短,每节课要记笔记,不点名,每节课都换老师,考试要求较松,可以适当那个啥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影视鉴赏。 选修,很好过,要签到,最后交三千字论文就过了 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选修,不点名,最后考试,需要参考《人际关系学》山大出版社,开卷,比较好过 不点名,没作业。考试也很简单 美学与人生: 通识课,很坑爹,每周交作业八百字左右,至少七篇,最后交卷子一千二百字左右,卷子是拿回来做的,点名,建议不要选…… 略水略坑……每周要交论文,一学期至少七篇……好处是时间短,12周的好像。还会有两次水水的实践。不过我们没有最后的卷子。。。。 孙子兵法与谈判策略。 选修,较水,点名但可以替人点到,最后课堂写作业,还不错 管理心理学。 选修,只有十一周,上课点名水,不去也行,最后课堂交作业,完事。

旅游摄影与科研。 选修,基本每节课点名,期末交作业,作业比较水,自己权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识课,中心校区,考试晚,点名较水,最后课堂书面答题,好过 艺术作品鉴赏。 选修,中心校区,总看电影,老师经常不去,点名浮云,最后貌似是写点东西就好,很水 科学研究方法。 不点名,但不时的变相点名,让交课堂作业,最后得交一篇正规格式论文,所以大家看着办吧! 数学建模。 老师讲得不错。。不过成绩全是合格~~不打分。。65分算两个学分

山东大学管理学试题答案

管理学 简答题 1. 管理层次与管理宽度有关。较大的宽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较小的宽意味着较多的层次。这样,按照管理宽度的大小及管理层次的多少,就可成两种结构: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所谓扁平结构,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而直式结构的情则相反。 2. 扁平式结构又称横向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结构。优点是1缩短基层与上层组织之间的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2信息沟通渠道短捷,信息纵向流通快,降低管理费,调动积极性使其有较强的责任感,成就感。3上级可以更好的选择和培训有潜力的下级人员。缺点是:上级难以监督下级人员,加重同级间相互沟通联络的困难。直式结构又称高耸式结构,是指管理幅度小而管理层次多的机构。优点:分工明确、管理严密,上级对下级可以具体的指导和监督,并且给下级提供较多晋升机会。缺点:增加管理费用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并且信息沟通速度慢,造成效率下降。同时层次过多使上层对下曾控制变得困难,影响系统整体优势的发挥,还会影响到下级人员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 3. 矩阵制是将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按产品或按项目划分的小组(项目组)结合成矩阵型的一种组织结果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多用于项目管理。优点: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充分调动项目的资源、统一协调与平衡、提高公司高层管理者对项目的信任;缺点:多重领导、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的权力的不均衡、对项目经理的能力要求较高。 4. X理论:X 理论认为人是不爱工作的,人性是被动的,人的本性反对改革、对组织漠不关心,人是需要有人管理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利用惩罚以进行威胁。一般人都胸无大志,满足于平平稳稳的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工作。Y理论:Y理论认为管理者必须清楚员工个人的特性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并非天生好逸恶劳,若在适当激励下,人能激励自己而富有创造力,外界控制不是促使人努力的唯一方法。人在自我承诺与参与决策中,可以自我控制。让员工对他们的任务有责任感,工作丰富化,便能鼓励人员承担责任。人并不是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于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在Y理论中,他认为若建立可核实的目标制度,就可确保分权及授权。 5. 1、各成员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性2、组织边界的模糊性3、组织结构扁平化4、组织构成的动态化5、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与响应的敏捷性。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_山大考研论坛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 一、学术型 1.复试方式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笔试采取闭卷方式,各专业复试中以笔试方式考一门专业课,满分为50分;面试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满分为50分。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95%+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专业:世界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专业:财政学; 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学; 产业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专业: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专业:计量经济学; 投资经济学专业:投资经济学; 保险学专业:保险学。 3.面试内容 专业面试用中外文提问和回答问题。 4.拟录取排名 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按总成绩排名。 5.录取原则: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各专业严格按照本专业招生计划,根据拟录取排名按序录取。 6.拟录取方式 (1)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按照二级学科根据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 (2)在同一批次参加复试的情况下,一志愿考生与学院内部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考生统一排名;拟录取排名相同,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 (3)一志愿生源不足,可以将指标用于录取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4)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分别排名;学术型硕士考生可调剂到专业学位硕士录取,专业学位硕士不得调剂到学术型硕士录取。 (5)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全日制考生可调剂到非全日制硕士录取。 (6)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7)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校外考生按照二级学科单独排名,单独录取。 (8)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7.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第四版),于良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政治经济学》(第一版),张维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课程网站建设标准(试行)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课程网站建设标准(试行) 为促进我校课程平台建设,规范课程网站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便于交流与评价,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一、课程网站的基本要求 课程网站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将课程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丰富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程网站的建设内容与要求 课程网站主要由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互动三部分构成。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介绍: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和学分、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办公室开放时间、教学参考书、课程考核方式和计分方法等基本信息。 2.教学大纲: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难点(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发布)。 3.教学计划(或教学日历):以课节为单位的教学进度安排(按教学计划的统一要求发布)。 4.考试大纲:考试的主要内容,分数在各章节的分布等。 5. 教师信息:包括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等人员的姓名、性别、职称、研究方向、教学情况、科研情况、获奖情况、

办公地点与联系方式等。 6.课程教材: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获奖情况等内容。包括不少于2本的教学参考书,有条件的可提供电子版教材。 7.学习指导:本课程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并对如何学习本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 (二)课程教学资源 1.电子教案:以课时或教学章节为单位,提供教师讲稿或者与讲课配套的黑板板书内容(或者投影内容)。电子教案可采用Html网页文档、Word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Pdf文档等格式。 2.教学视频:电视教学片或教师课堂授课的实况录像。教学视频建议参考《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 3.习题:根据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学单元均应有配套的习题。习题可分为作业题、讨论题以及思考题。 4.实验(实训)指导:对于有实验(实训)要求的课程,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实训)为基础,为每一个实验(实训)配套相应的指导,或者提供电子版实验(实训)指导书。 5.案例库(素材库):提供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的案例或者素材。 6.试题库:提供有指导性意义的试题,使学生对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有基本了解,指导学生学习。 7.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以章为单位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者网络链接,包括相关论文、网站、新闻、背景知识、相关前沿问题和

山东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学B

《管理学》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强调无论是哪项改革或措施,都应该不仅包括实施过程,还要有监督、反馈过程,这反映了管理的哪项原则:() A.管理的整分合原则 B.管理的相对封闭原则 C.管理的能级原则 D.管理的动力原则 2、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这实际上意味着: () 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 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 3、管理层次较多而管理幅度较小的直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A.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 B.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 C.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 D.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满足感。 4、现代大型公司广为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A.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B.直线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C.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D.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5、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 A.工作能力 B.工作环境 C.工作情绪 D.工作内容和性质 6、“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A.预先控制 B.实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7、在管理决策中,应该同时有几套被选方案,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可以及时做出反应,这反映了:() A.管理的反馈原则 B.管理的弹性原则 C.管理的效益原则 D.管理的价值原则 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经济环境的分析中:() A.利率 B.贸易赤字和赢余

C.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 D.就业人口的种族划分 9、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丰厚的薪水和福利 C.职务晋升 D.领导赏识 10、从组织内部提拔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空缺职位有很多优点,以下所列举的各条哪一条错误的: () A.有利于鼓舞士气 B.有利于受聘者更快地开展工作 C.有利于平息与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D.有利于节约招聘费用 二、简答题 1、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什么结论? 2、简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3、什么是矩阵结构?它的优缺点有哪些? 4、简述现代组织发展的趋势。 5、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什么结论? (1)工人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不是经济人 (2)领导的责任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 (3)起了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存在霍桑效应 2、简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和工作条件等,称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不能直接祈祷激励员工的作用,但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 一类是工作内容本身方面的因素,如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等,称为激励因素,只有这类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 3、什么是矩阵结构?它的优缺点有哪些? 在最高管理者领导下,既有按职能部门划分的垂直管理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管理系统,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形式。 特点:双重机构,双重领导 优点: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组织结构、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有较好的适应性 缺点:双重结构易产生责任不清、资源不易配置、临时观点等 4、简述现代组织发展的趋势。 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分立化 5、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大型建筑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研究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0年第6期(总第332期) 1引言 近年来,国际建筑业持续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全球建筑市场充满活力,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企业规模在快速扩大,实力在不断增强。在2005~200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约20家建筑企业出现,其中中国入选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中国建筑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在资产规模、年营业收入方面差距不大,但在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方面却相差巨大,在人均年产值(为国外企业的1/2左右)和人均利润额(为国外企业的1/300左右)方面的差距更加惊人,表明我国建筑企业运营效率及质量还相对较低。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产生上述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包括历史、 国情、体制、技术、管理、融资、组织结构、企业及项目运作模式等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组织结构方面的原因。 2组织结构设计概论 组织结构是指为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在组 织中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和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的作用是使组织所拥有的全部资源进 行最高效的配置,使之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同一部高度精密的机械设备一样,能够按着既定的组织战略有效运转,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进行组织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组织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国际化水平、行业特点等,需要坚持有助于实现目标、 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资源、分工协作、权责一致、有效管理幅度、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等原则。 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混和结构、多维立体制等,各种模式均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建筑业及国有建筑企业的主要特点 在考虑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组织设计问题时首先需 要根据组织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建筑行业及建筑企业的主要特点。首先, 从市场环境来看,国际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市场增长迅速,进入与退出的门槛低,企业在产业链中居于弱势地位,行业的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其次,从建筑产品的行业及技术特点来看,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建筑行业的流动性与分散性。每个建筑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产品规模也相差极大,既有规模达千余 [摘 要] 主要分析了中国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存在问题,利用现代组织管理理论探讨在信息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国有大型工程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发展方向,同时对世界500强中工程建筑企业及国际承包商225强中先进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给出国有大型工程建筑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建筑企业;组织结构;模式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ed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hina state-owned large scale construction companies.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un -der the in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environment,and compares with advanced companies'organization structure design of fortune 500corporations and top 225international contractors.Finally,it gives the advice of improvement scheme. Key words:construction company;organization structure;model design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51X (2010)06-0081-03 [作者简介]范永芳(1974-),男,山东栖霞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企业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 大型建筑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研究 ■范永芳1,2 (1.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855) 企业经营管理81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课后思考题.doc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生产力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再生产交换分配 生产消费个人消费消费资料分工生产要素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物质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什么含义? 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5、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6、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扩大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9、工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10、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本章主要概念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 律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价值规律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债券股票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商品具有哪两重属性?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是何关系?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为什么商品的价值是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6、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并由此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7、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8、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 9、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