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一

编者按:当前,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挑战,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一味靠原有的经验已经不能奏效了,需要借助于研究找到新的途径与方法。

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所擅长的、基于实践情境的反思性研究。在课例研究中,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方式将方法与实践联盟,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的改进和精神的成长。

作为一种合作共享的研究方式,过去10年是课例研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获得广泛推广的10年。实践表明,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教学变革迈向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以教研组为主体的学校教研体制自上世纪50年代初设置以来,虽已存续半个多世纪,但其行政性、事务性、随意性的运行状况距离专业化、规范化和常规化的开展目标仍有距离,因此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使学校教研组织发展为一种专业研究组织,实现“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就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使命之一。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安桂清及其课题组成员的系列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学校课例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实现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安桂清传统的教研活动多是“就课论课”,研讨的主题往往并不明确,甚至极为泛化。与之不同,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分享的研究方式,旨在通过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在课例研究中,教师通常要经过疑问一规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的循环过程。“疑问”呈现的是大家在教学活动中共同面对的困惑或难题。因此,明确研究的主题就成为课例研究的起点。实践表明,围绕某个主题所开展的课例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效果和品质,而且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愿更有利于课例研究小组结成研究共同体。

一、研究生题的特征。

1.源于现实。课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的教学问题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它专注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其研究的主题不是来自某种现成的理论,而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就是说,课例研究致力于以科学的研究手段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由此,诸如“个体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关系如何”、“脑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等从理论出发的问题是不适合作为课例研究的主题的。而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具体教学场景中的切身体会、教师与同伴对教学疑难问题的真诚讨论等就成为课例研究中问题的主要来源。如师生、生生的互动问题、教师的提问艺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等等。实际上,面对现实的课堂教学,

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思考,进而通过研究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

2.始于反思。教师虽身处现实的教学情境,但能否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主题还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深刻的反思能力,是否善于捕捉和提炼真实的课堂教学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个性的,但无论如何都是教师基于教学反思所发现的自己的问题。因此,课例研究主题必须能唤起教师的反思精神和问题意识。没有困惑就没有成长,当教师处于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顿的状态时不必感到焦虑,这证明自己正处于反思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教学研究所需要的。

比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授课教师按照惯常的方式问学生:“读了文章标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但这些问题显然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回答。正在此时,一个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认为同学们是明知故问,因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在早自习预习课文时都已经知道了。这个问题对教师触动很大,他对这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怀疑:是否不应该再用了呢?经过反思,他认识到方法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于是他以“如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开始了极富意义的课例研究。

3.具体可行。在课例研究的初期,教师的选题往往过于宽泛,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对话的课堂”、“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等。因无法聚焦问题,这些泛化的研究主题必然导致教师对研究内容的解读浮于表面,而且这些问题无法引导教师深入探究,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收效甚微。更有甚者,研究的问题范围很大,但研究的时间却很短,结果只能是浮光掠影,不了了之。

因此,课例研究主题的选取必须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从小处、细处、实处捕捉问题,选取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并具备研究条件的主题加以“小题大做”。待教师全面、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后,再研究其他问题。例如一位英语教师有感于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试图以“课堂教学言语分析”作为研究的主题,但经过与研究小组的讨论,他意识到这一主题涉及的范围太大,通过观看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他认识到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单调乏味,经常使用的就是“good、veryhood、excellent”等。为改善这一状况,他把自己的研究聚焦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多样化”。可以想象,因为问题的聚焦,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这一研究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取得的实际价值将会大大增加。

4.答案开放。课例研究是通过深入反思课堂现象与总结教学经验来实现教学改进的。由于实践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纷繁复杂,研究问题的解决往往没有已知的、明确的、唯一的答案,很可能存在多种解决方案,而且只能从归纳中生发。因此,我们可以从答案是否开放来判断课例研究的主题是否恰当。比如,一位数学教师试图以“数学探究学习的要素”作为课例研

究的主题,然而有关探究学习的要素或环节的探讨已有共识,如何在实践中加以组织才应当是研究的重点。之后,该教师确定研究的主题为“数学探究情境的创设”,探讨把学科内容转化为探究情境的方式和方法。因为探究情境是与具体的学科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其创设方式必然具有多样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值得作为课例研究的主题深入开掘。

二、研究主题的类型。

课例研究是教师与教学情境的持续互动过程。在一轮轮的研究循环中,教师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实践性问题,从归纳这些问题入手,我们可以概括出课例研究主题的大致类型。实际上,课例研究既是教师解决实践性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的过程,透过对课例研究主题的类型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课例研究主题的选取重点。

1.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研究主题。对所教学科的深刻与灵活的理解是教师的基本功。学科内容涉及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以及关于学生学习哪些重要内容等,它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取舍、教材及教学策略的选取、学生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理解并抓住学科的本质就成为课例研究的重点之一,这类研究对学科教学而言具有统领性的意义。比如,在一次初中的心理健康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青春的美丽”这一话题,通过讲解和组织学生游戏、讨论等活动,教师不断强化学生接受“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这一观念。在课后研讨时,听课教师大都感到课的方向有问题,似乎把一堂心理健康保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显然,教师对这一学科内容的理解存在偏颇。于是大家开始思考“青春的美丽”这一具体的学科内容对于学生的价值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价值。大家围绕“‘青春的美丽’教学主题的意图及设计”进行课例研究,重新确定将“让学生悦纳自己”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彰显出该学科内容对于学生的真正价值。

2.与学习者及其特点自关的研究生题。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课例研究应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不了解学习者及其特点,便不会有好的教学。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对某一课题他们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误解,不同个性或水平的学生存在怎样的相互影响,等等,这些都是课例研究所应关注的主题。

事实上,对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研究有时是确定教学起点的重要基础。比如,一个课例研究小组围绕“学生在学习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转化时的前概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了学生很多有趣的想法。许多学生在学习“水变成水蒸气”时认为,气体是被包在水中的,当它受热,就会被一点点挤出来。而在学习“水的凝结”时,他们认为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罐装汽水,其表面的水是从罐内渗出的或从冰箱带出来的,而不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的。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把纠正和转化学生的这些前理解设为教学的关键环节,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的概念。此外,学习者的具体表现有时也可以作为教师检讨教学成效

的依据之一。

3.与课程知识有关的研究主题。传统意义上,课程知识主要是关于教材和其他可用于特定教学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材料的知识,以及学科内特定课题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今天,课程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教师不再是课程方案的简单执行者,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承担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任。基于此,有关课程知识的实践课题,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落实到教材内容的调整、充实、改造和创生,再到教学中技术知识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等,都可以成为课例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一所学校的数学教研组所开展的课例研究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个教研组为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民族特色,先后开发了对联中的数学、成语中的数学、诗歌中的数学、笑话中的数学、小说中的数学等主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上述主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精心编排,最后形成了一系列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探究内容。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诸如此类有关课程知识的课例研究必然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4与教学法知识有关的研究主题。教学法知识是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入的理解,而且需要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时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最佳方式表达出来,即以适合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特点的方式重新表达学科知识。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理论书籍或教参上的教学建议熟知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在面对具体内的教学时,真正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则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否具有在不同教学方法之间转换的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学研究在实践中获得积累。因此,有关教学法方面的主题就成为课例研究的重要内容。举例来说,一所学校的英语教研组一直强调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但是在实施中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现象,那就是个别优秀学生经常掌握话语权,以致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只是被动接受。于是他们开展了以“分散话语权,促进组内平等”为主题的课例研究,最终找到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三、主题的确定过程。

实际上,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课例研究主题确定的第一步。在发现问题之初,教师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模糊的,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从问题发现到主题确立还有一个不断精致化的过程。

1.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在课例研究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理论学习融入主题确立的过程。虽然课例研究侧重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但没有理论作为教师思考与行动的“框架”在其内部发挥作用,课例研究只能限于经验总结层面,无法提高到实践性理论的生成高度。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教师可以对教学实践问题作进一步的梳理。以上海市北郊学校几位外语教师开展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survey(调查)教学模式”的课例

研究为例,这几位教师试图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引入英语课堂,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素材。在开始教学前,他们认真研究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部分权威著作和文章,对英语学科中运用这一方式进行教学的难点进行分析,而后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的基础上,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把教材的相关主题转化为学生进行研究的课题,而后再通过搜集和分享这方面的资料展开教学。可见,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有助于我们明晰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而在此基础上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确定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为后续研究作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对问题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所研究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好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操作性的描述,以便教师所研究的问题及其展开过程更加清晰。以上述北郊学校的研究为例,通过讨论,研究小组对“survey教学”进行了操作性的描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一个特定的语言情境,从而把教材的相关主题转化为学生可以进行研究的课题,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后经由实地调查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并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分享和观念重组,最后在组间进行交流,让学生表达各自的观点。”显然,通过这样的陈述,教师们对“survey教学”这一核心概念的特征就有了清晰的把握。“survey”的主题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同时,调查的结果用于小组分享,以此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课树研究透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大致确立了研究的范围,使教师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也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有助于研究落到实处和取得成效。因此,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可以避免在研究中四面出击,虚张声势。

3.提出明确的基于闹题的假设。在问题界定清晰后,教师还应通过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没有假设的课例研究,目标含糊不清,过程无所依循,所得到的研究结论也会是不完整的或不关键的。因此提出明确的基于问题的假设是课例研究主题确立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在上述“survey 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为学生设计了“情境进入——提问质疑——实地调查——小组讨论——表达交流”的学习过程,并根据实际的效果对这一过程不断修正,最后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可以说,课例研究中一连串的指导假设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成为导引后续研究的方向。比如,用什么样的视角去分析教学,如何分析和说明课例的相关资料,并从这些资料中引申出相应的对策等。研究小组在着手研究之前,就要对此有所准备,并对所做的假设加以探讨。好的假设会为问题解决提供清晰的思路,不好的假设则可能混淆或偏离问题解决的方向。假设越是清晰,研究的成效就会越好。反之,忽略研究前的假设,即使分析阶段的步骤很详细,也往往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四、研究主题的系列化。

作为微观层面的教学研究方式,课例研究所解决的是教学中的某一具体

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课例研究放弃主题系列化的追求。一方面,将课例研究较为微观的研究主题纳入宏观的研究框架中,经过整理和概括更有利于生成教学的实践性理论,从而扩大教学研究的指导范围,提升教学研究的指导水平;另一方面,教学知识的创生是在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之间以及不同教师群体之间教学知识的共享和转化中实现的,研究主题的系列化有助于扩大教师教学知识的共享范围,加深教学知识转化的程度,从而促进教师合作共同体的构建与形成。

比如,一所学校为促进学生在双语课上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各个教研组围绕双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展开研究,确定了不同的课例研究主题:信息技术组负责“双语课堂中概念讲述活动化的研究”,艺术组负责“双语课堂中中英文使用比例研究”,数学组负责“双语课堂中英语课堂用语的多样性研究”,科学组负责“双语课堂中学科用语的准确性研究”。一段时间后,学校对各个课例研究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并概括为一个大的研究主题:“促进学生理解的双语教学语言研究”。上述案例反映了学校范围内的课例研究所实现的主题系列化。这不仅有利于校本教学知识的积累,而且对其他学校的双语教学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实际上,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课例研究小组都应有此追求。

(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课例研究的国际比较”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 一、课例研究的含义 “课例研究” 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 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 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 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 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 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二、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 1、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 例研究的主题。 A 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 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 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 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 B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C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 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D总结。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 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2、常用操作模式 上述是课例研究的基本程序,实际操作中的活动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1)、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政治、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小学英语、社会、体育、美术、 音乐等学科。 2)、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 3)、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主要适宜于同 年级教学班少的学科或者进行专题式研究,如:小学点教学,辅助线作法、古诗文教学、阅 读课教学、片段写作、试卷讲评方法、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等等。 4)、一个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 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 研究的活动。 3、研究与通常教学研究活动(公开课)的区别

主题式教学简介

夯实基础,各个击破 ——主题式教学简介 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其独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鲜明特色,与多元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开发性相得益彰,为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主题式教学的提出,旨在通过个性化测评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将起点与学习的目标相连,通过知识点主轴的构建,串联起一系列的知识点切片,对学生所学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主题式教学旨在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目标匹配相对应的教师和课程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计,为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明晰的路径。 一、什么是主题式教学? 1.主题式教学的概念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与主题,围绕其制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实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主题相关的各领域学习内容,而教材作为连接起点和目标的实现工具,需横向编选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主题式教学将关注点集中在学生身上,通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系列知识切片进行深入讲解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为其提供完整的学习方案。同时,主题式教学的模式也对教师了解学生现状、准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提供了有形化参考。 2.主题式教学的特点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以下特点的体现是需要被格外关注的: 1)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这就打通了学生 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2)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 作用的发挥; 3)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需要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4)主题式教学法针对学生的自身状况、对学习环节的各个层面进行量身定做的设计,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一、提出课例研究的背景 课例研究的提出是普教科研回归本原的一个举措。提倡教师的研究回归本原,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即教师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 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程改革必须有教师的跟进;课程的理念必须让教师内化,才会转化为实际行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而应是自觉的研究者。 二、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 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践经验总结,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课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指导、对话,通过专家、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研究人员的引领,通过教师个人在反复讨论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实现设定的目标。 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其意义十分明显。 三、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 1、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2、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 3、设计。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 课后反思。通过对课的分析,形成什么反思文本? 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 四、课例研究成果表述 研究主题。完成一项课例研究后,会留下很多素材。研究者要对素材进行取舍。取舍的依据首先是主题的突现。一个课例研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但这不是课例研究的主题,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课。 研究过程的展示。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依据的是行动研究的要义,采用叙事研究,从研究材料中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反思。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缺乏反思的课例,不是完整的课例,甚至算不上课例,只是教学实录而已。 把教学实录转写成课例,不仅有主题、选材的问题,还有文章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 开展课例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的基础是教师自觉的实践反思,而实践反思又往往依赖于理性精神、批判精神。 附表:课例研究与教学研究(公开课)的区别

《主题式视频课例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主题式视频课例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目标: 采集用于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视频课例; 建立用于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视频课例库; 开发用于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视频课例共享和研究平台; 帮助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形成课例学习、反思和研究能力,并进一步发展课堂教学能力; 探索视频课例应用于学科教学硕士培养的模式与途径。 项目设计思路: 教学是实践的智慧,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策略常内隐于教育实践情景过程之中,无法剥离。它难以像可以陈述的外显知识那样,通过书本而被人接受。而课堂教学现场的缺席,学习者缺乏感知、学习、反思和研究的抓手,是学科教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之一。 课堂视频记录了教学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与文本相比,课堂视频记录了“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生动直观地用视频图像真实再现了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利用视频课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中小学学科教学现场,为教育硕士提供向优秀教师学习、反思和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媒介与工具。但目前出版的视频课例,大多为整堂课的视频实录,这样的课例模式,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提供了基本的课堂录像就是“再现了真实情景”、“呈现了内隐知识”、“提供了向专家学习的机会”,如果再附上一些观察数据和资料,那就是“整合了相关资源”。这样的课例缺乏明确的主题和目的,难以有效地帮助教育硕士对课堂教学进行学习、反思和研究并进一步形成学科教学能力。 本课题在采集中小学学科教学优秀课例的基础上,对这些课例分专题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对这些课例根据教学主题(如英语阅读教学、语文整体语言感知教学等)和教学事件(如提问、课堂管理等)分专题进行剪辑和二次编辑,整合文字、幻灯片、视频资源, 建设超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课例分享和研究网络平台。这一平台具有结构化(以设定的框架分类资源,线索清晰)、非线性提取(使用者可以从多角度直接进入案例的任何部分)、滚动发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和充实)、多用途(可用于教育硕士、师范生和教师培训)等特征。 主要步骤 视频课例采集 采集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优秀教学课例各30小时。来源分别为已出版的优秀课例、互联网上

论文:课例研究主题如何确定

以上两个材料提交至教研数据—校级公开课材料提交—2016-2017,以开课教师名字命名建立文件夹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一——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 标签:杂谈 安桂清 (源自:人民教育2010.21) 传统的教研活动多是?就课论课?,研讨的主题往往并不明确,甚至极为泛化。与之不同,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分享的研究方式,旨在通过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在课例研究中,教师通常要经过疑问—规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过程。?疑问?呈现的是大家在教学活动中共同面对的困惑或难题。因此,明确研究的主题就成为课例研究的起点。实践表明,围绕某个主题所开展的课例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效果和品质,而且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愿更有利于课例研究小组结成研究共同体。 一、研究主题的特征。 1.源于现实。课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的教学问题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它专注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其研究的主题不是来自某种现成的理论,而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就是说,课例研究致力于以科学的研究手段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由此,诸如?个体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关系如何?、?脑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等从理论出发的问题是不适合作为课例研究的主

题的。而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具体教学场景中的切身体会、教师与同伴对教学疑难问题的真诚讨论等就成为课例研究中问题的主要来源。如师生、生生的互动问题、教师的提问艺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等等。实际上,面对现实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思考,进而通过研究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 2.始于反思。教师虽身处现实的教学情境,但能否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主题还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深刻的反思能力,是否善于捕捉和提炼真实的课堂教学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个性的,但无论如何都是教师基于教学反思所发现的自己的问题。因此,课例研究主题必须能唤起教师的反思精神和问题意识。没有困惑就没有成长,当教师处于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顿的状态时不必感到焦虑,这证明自己正处于反思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教学研究所需要的。 比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授课教师按照惯常的方式问学生:?读了文章标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但这些问题显然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回答。正在此时,一个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认为同学们是明知故问,因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在早自习预习课文时都已经知道了。这个问题对教师触动很大,他对这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怀疑:是否不应该再用了呢?经过反思,他认识到方法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于是他以?如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研究主要围绕一节课展开,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重点解决上这一课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聚焦于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全过程。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一、课例研究的起源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二、课例研究的基本特点、目的、意义 特点: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需要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充当研究的载体。 目的:校本研修中的课例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

意义: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进行研讨。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三、课例研究的类型 1、问题式课例研究: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以归纳的方式发现和整理而直接获得,然后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归纳法)。 2、主题式课例研究:预先由学校或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然后,组织教师联系主题进行观课,重点揭示教师教学行为中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演绎法)。 3、混合式课例研究:上述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例如,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发现和归纳出一批问题,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形成课例;若课例问题具有共性特点(多数教师共同困惑或感兴趣的、跨学科的),便形成了某个主题;组织教师继续围绕主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课例研究 四、主题式课例研究 (一)、“主题式”课例研究活动程序。 1、主题确定。 研究始于问题,只有选择了一个好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主题式” 课例研究活动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因此,各校要围绕有效教学的课题,选择一个具体可操作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松 摘要: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其主要特征包括研究性、合作性、情境性和间接性。课例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和反思、分享成果等至少五个步骤。 关键词: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概念;课例研究特征;课例研究步骤 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的授业研究(jugyokenkyn或じゅぎょけんきゅう),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时期[1],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Jugyokenkyn由两个词组成:一个是jugyo,意思是“课”;另一个是kenkyn,意思是“研究”。“授业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始于1995年和1999年的TIMSS(第三次数学与科学课程国际研究)[2],斯蒂格勒和黑波特(Stigler&Hiebert)对比了日本、美国和德国的课堂教学录像之后,认为日本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与日本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相关,即课例研究(Lesson Study)。[3]随后,斯蒂格勒和黑波特对课例研究进一步展开了研究,并于1999年出版了二人的著作《教学的差距》。至此,课例研究才引起人们对的普遍兴趣。[4] 图1“课例研究”检索论文的时间分布 笔者以“课例研究”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网上的论文进行了统计。截止到2010年5月共搜集到149篇标题中包括“课例研究”的论文,其中146篇为期刊论文和3篇为硕士学位论文。如图1所示,国内自2002年起,标题中包含“课例研究”一词的论文数量逐年呈稳步递增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课例研究正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在文献阅读和整理中笔者发现国内外对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以及步骤等缺乏统一的定义,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导致许多研究者和教师难以与其他概念相区别,难以实践操作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以及实施步骤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期推进课例研究在国内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主题: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研究课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小小新闻发布会》 研究团队: 主持人:刘苗苗 授课人:白雪梅 参与人:唐丽丽,王聪聪等全体语文组成员 指导教师:邢清民 3月

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从“会背会写”逐渐转变为“能言会道”,说话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交水平的标准。那么,作为言传身教的老师,怎样将这一本事教给学生,或者说老师自己如何上好“说话课”或者“口语课”,成为了我们很多人的困惑。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吕叔湘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能够说是又简单又复杂。简单,因为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掌握了;复杂,因为可能几十年还掌握不好。”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因此说话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在三四年级段这样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示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于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正是口语交际的最终训练目的。 三月初新学期伊始,我校领导就已开始部署本学期各组的课例研究活动事宜。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教研会在四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上低段、中段、高段互相结合,针对“口语交际”展开讨论。组长唐丽丽说:“高年级段的学生在说话交际方面已形成自己的方法和风格,而且能独立完整地描述一件事情。” 低年级段王聪聪老师说:“一年级的孩子们刚刚入校,还未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转变过来,说话及表示没有达到独立自主的程度,大部分依靠老师教或者模仿她人。” 后来,我们将口语交际课研究的对象定位在四年级的学生身上。原因有以下几点:1,四年级的孩子年龄段都处在八九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观表示意识。2,四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较之一二年级和五六年级的过低和过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能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从而更好的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教学过程。3,研究中级段的口语交际,既能够检测低级段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够为高级段的口语学习夯实基础,探索实践,寻找更适合上好“口语课”的方法,与师与生都是双赢。 最初,主持人刘苗苗老师将课例研究主题定为“如何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经过商讨,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我们最终将课例研究的主题定为: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将课例定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小小新闻发布会》。授课老师为四年级语文老师白雪梅。 初次接触这个主题,说实话我们无从下手,但未知领域的探索,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不怕尝试,不怕失败,只要能在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现代交际类教学法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包括: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内容教学法、互动学习法、整体语言教育五种,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现代交际类教学框架下内容教学法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 内容教学法(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结合 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围绕学习者将要获得的内容和信息组织教学,强调在内容中学习语言,将语言学习的重点从语言本身转移到目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其早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进行英语和法语教学的沉浸式教学法,该方法关注教学内容本身,之后被广泛应用到英美国家的英语教学当中。到80年代,欧洲、美国语言学家把内容教学法和交际法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其他语言教学中。这一时期内容教学形成了一种综合语言教学模式,强调语言与其他科、语言基础知识与学科内容、语言技能与学习生活的整合。到了90年代,内容教学法作为新的发展也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突破。Briton, Wesche, Snow (1989 )、Genesee(1989)·Stoller,Grabe(1997)、Met(1999)等学者对内容教学法进行分类,归纳了各类内容教学模式,并解释了各教学模式进行内容和语言教学的重点。也有研究者关注不同学科间相通的语言内化机制,在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教学中借鉴并融入了外语教学,学科内容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语言也在相关学科学习中起到了促进作用。Snow (2001)总结和提出了内容教学法的四种模式:沉浸式、掩蔽式、主题式以及辅助式,认为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内容的语言教学,选定的主题可以为语言教学活动提供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由语言而不由内容驱动,注重语言与内容的平衡。 主题式教学模式(Theme-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载体,将语言知识作为主体,围绕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在高动机的环境下,通过活动、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主题学习,结合语言和内容,体现出语言学习的情景化和生活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题”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围绕主题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不管是单元内的学习内容还是各学习单元之间都存在有意义的衔接,教学有明显的完整性和层次性。 (2)“主题”是联系学科知识的桥梁。主题式教学模式既可以围绕某一学科进行学习探究,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强化知识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把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在联系在一起,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一 编者按:当前,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挑战,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一味靠原有的经验已经不能奏效了,需要借助于研究找到新的途径与方法。 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所擅长的、基于实践情境的反思性研究。在课例研究中,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方式将方法与实践联盟,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的改进和精神的成长。 作为一种合作共享的研究方式,过去10年是课例研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获得广泛推广的10年。实践表明,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教学变革迈向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以教研组为主体的学校教研体制自上世纪50年代初设置以来,虽已存续半个多世纪,但其行政性、事务性、随意性的运行状况距离专业化、规范化和常规化的开展目标仍有距离,因此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使学校教研组织发展为一种专业研究组织,实现“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就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使命之一。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安桂清及其课题组成员的系列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学校课例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实现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安桂清传统的教研活动多是“就课论课”,研讨的主题往往并不明确,甚至极为泛化。与之不同,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分享的研究方式,旨在通过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在课例研究中,教师通常要经过疑问一规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的循环过程。“疑问”呈现的是大家在教学活动中共同面对的困惑或难题。因此,明确研究的主题就成为课例研究的起点。实践表明,围绕某个主题所开展的课例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效果和品质,而且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愿更有利于课例研究小组结成研究共同体。 一、研究生题的特征。 1.源于现实。课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的教学问题所开展的合作性研究,它专注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其研究的主题不是来自某种现成的理论,而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就是说,课例研究致力于以科学的研究手段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由此,诸如“个体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关系如何”、“脑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等从理论出发的问题是不适合作为课例研究的主题的。而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具体教学场景中的切身体会、教师与同伴对教学疑难问题的真诚讨论等就成为课例研究中问题的主要来源。如师生、生生的互动问题、教师的提问艺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等等。实际上,面对现实的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专题总结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专题总结 要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首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阐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下面以《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以读为本——“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乡下人家》的一自然段。谁可以把这一段话读通? 生:(纷纷举手)我可以。 师:不要吹牛,读通的要求是不能出错,我给一点时间,大家再试一遍,确实有把握了,再举手。 (这是第一读,要求很简单,就是把课文读通,让学生自由读,实际是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能够轻松自如地进入状态。) 片段二 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来读。 生:(争先恐后)我来读。 师:但我有一个条件,读书的同学必须先回答我的一个问题,答对了才能读。(有学生把手放下了)看来有的学生不够自信,(对举手的学生1),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我要请三个学生来读这一段话? 生1:因为这一段有三句话。 师:恭喜你抓住了机会!这应该感谢你的自信。 (这是第二读,整体感受段落结构,并检查初读的效果,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片段三 师:这么美的文字,老师也想读。(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 生2:老师读得很美!我好象看到了乡村田园的美丽风光。 师:是的,因为我的语气比较舒缓。 生3:我好象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棚下。 师:那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作者,我就站在瓜棚下呢。下面,请你们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试着用舒缓的语气读一读。 (这是第三读,用范读引路,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田园,感受读的美好,并在比较中感悟读的要领。)

主题式小学跨学科融合教学课例研究

主题式小学跨学科融合教学课例研究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关课程改革具体目 标第二条明确指出:要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 目过多和缺乏融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跨学科课程融合教学中,能够更深入的挖掘出与课 程相关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堂中, 让学生学会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专注度与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担当,在实践中创新, 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同时,跨学科融合课程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特色,通 过实施融合课程,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以更好承担起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 这种形势下,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要采用多学科课程融合的视角,探索多教 学之间的互相融合便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教学;核心素养;课例研究; 现阶段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确立跨学科课程融 合的理念, 将课程结构综合化是顺应课改要求的重要举措。在跨学科课程融合教 学中,确立相关的统一主题,找出不同学科的交叉内容,减少了因单学科教学内 容重复二造成的资源浪费,丰富、有趣、发散式的融合课程教学将会极大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拓展课堂广度,有效提升课堂高效性。如何围绕一个统一主题,将不同学科内容有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实现课程结构 综合化,以及开展跨学科融合课例研究的意义,以我们的课例《美之密码》为载 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探究活动: 一:活动开展的缘起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教师 教学教育观念老化陈旧、学校学科设置本位化,教学方式固化单一,因此要很好 地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课堂高效性,学校及老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尝试 跨学科课程融合便是顺应课改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目前国 内对小学数学融合课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及 操作指导建议,很多学校开展的相关课题及活动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但阶段性 成果的展示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明显优势。目前我县小学课程融 合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循,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 作上的重大困难;另一方面要完成跨学科课程融合,我们本身没有固定的教材, 这对于习惯了以教材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小学教师来说,感觉步履艰难,但是在 跨学科课程融合的大趋势下,我们实验艺术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在以“学科教学为主,艺术教学增色”的学校特色下,进行本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要求的选择。我们勇于尝试,在充分了解学习了国内外对于跨学科融合 理论的研究现状后,精准定位,展开了主题式小学跨学科融合教学课例的研究。 二:活动开展的流程 跨学科融合课程并非单纯分科知识的组合、叠加,注重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 思考和设计,因此,我们规范课程流程如下: 1:确立活动主题 跨学科融合教学应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融合教学的 背景材料应在学生感兴趣的领域选择,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融合教学,同时

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友情主题的童话群文阅读”课例研究

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友情主题的童话群文阅读”课例研究 教学内容:由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去年的树》拓展3篇童话:《小鸟和牵牛花》、《纸船和风筝》、《我有友情要出租》 教学目标: 1.了解4个童话的主要内容,理解真挚的友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2.抓住故事中人物的对话,了解4个友情主题童话的主要表达方式:对话描写,拟人化描写,反复结构的语言描写等,并能运用自己喜欢的写作手法创作意思完整的一段童话。 3.通过本堂课的友情主题的童话群文阅读,拓展延伸,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友情主题童话的兴趣并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准备:4个友情主题的童话,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谈话: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走进了第三单元的课文,走进了中外的童话世界。你们说童话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听提示,猜故事。 (1)一个母亲想得到一个拇指一样大小的姑娘。果然,你看这是谁? 生:拇指姑娘(屏幕出示):拇指姑娘插图 (2)有一只老人知道,小孩知道,女人知道,男人也知道的鸭子。你知道它是——? 生:丑小鸭(屏幕出示):丑小鸭插图 师:同学们真能干。你还知道童话世界中哪些奇妙的事?(指名说) 生(眉飞色舞地说):《人鱼公主》的故事很新奇,居然在海底有宫殿,还有人鱼。 生(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声说):《神奇的飞箱》太有趣了,他可以带我们去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 生:…… 小结:你们知道的真多。这就是童话,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的世界。这节课让我们再走进童话这个世界,去感受它的奇妙。好!请问可以上课了吗? 二、群文阅读: (一)浏览四篇童话,把握童话主题。

1.请大家赶快翻开阅读资料,带着文后的思考题,快速地浏览4个童话。思考:这几个童话都是写什么内容的? 2.交流.:你发现这几个童话都是写什么内容的? 生:我知道这几个童话都是讲友情的,而且很感人。 3.小结:你真会读书,一下子抓住了四篇童话的主题,都是描写友情的童话。(板书:友情童话) (二)借助结构图,发现规律。 1.快速默读。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 2.梳理《去年的树》结构图。 师:刚才我们读了《去年的树》,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鸟儿和树之间的什么事? 生:主人公是树和鸟儿,这个童话主要写了小鸟和树约定第二年春天要唱歌给它听,后来鸟儿在寻找树,兑现诺言的过程。 评:说得真好!同学们,你们不仅会思考,还会归纳概括,你们很会读书,真了不起! 师小结:故事发生地点是——森林里,时间是——秋天、春天;情节是——秋天时鸟儿和树有个约定,春天它就来寻找树;故事的结局是——唱歌给树听。教师边说边板书,完成结构图。咱们用上结构图,很快的把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PPT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师:谁来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有感情朗读)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鸟儿对树深厚的友情。 师:带着这份理解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手指这个图)这是一个结构图,从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童话有——时间,——地点,——主人公,——情节和结局。大家看:一个长长的故事用一个简单的结构图就把故事内容展示出来了,神奇吧! 3.自主选择,梳理其余三个故事情节。

主题式课例研讨的操作程序和具体做法

主题式课例研讨的操作程序和具体做法 (水波学区研训室培训资料) 主题式课例研讨的操作程序有以下四个方面: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总结推广。具体操作如下: 一、确定主题 (一)如何确定“主题” 1、首先由教师向教研组提交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教研组长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筛选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提交到教研组。 3、教研组对这些问题进行再筛选、提炼,最后确定研究的主题并纳入研究的计划。 (二)先行研究,制定计划。 教研组成员查找有关主题的资料,进行研究。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在正式研究之前教师心中对这个主题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思路,根据思路确定校本教研计划。 二、个人备课 校本教研活动小组确定适合于这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并组内成员人人围绕这个主题备课。(听课教师也要进行备课,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研究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或研究的主题写出教学建议或教学设想) 三、集体备课 这一步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一个教学方案并确定执教人的过程。和集体备课中的集体备课环节稍有不同的是集体备课中的主讲人是事先确定的,而主题课例研讨中的执教人大多是在这个环节产生的。 四、上课听课 (一)听课前组长给每位听课教师分工,以便评课研讨时突出重点,不重复,不遗漏。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2)可操作的程度,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学习条件: (1)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是否科学,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3、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 (1)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2)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4、学生活动: (1)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怎样进行课例研究及其注意问题

怎样进行课例研究及其注意问题 一、怎样进行课例研究 1、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 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问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 课例必须把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 学生在学习什么;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学生学得怎么样; 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 “课”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等等。 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 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总结。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2、常用操作模式 实际操作中的活动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小学英语、社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 第二种,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次研究课。适宜学科有: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 第三种,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主要适宜于同年级教学班少的学科或者进行专题式研究,如:小学教学点,辅助线作法、古诗文教学、阅读课教学、片段写作、试卷讲评方法、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等等。 第四种,一个教师围绕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 课。二、写作课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多反思

小学主题式课程整合案例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b457342.html, 小学主题式课程整合案例的探索 作者:周岩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9期 目前,课程整合问题成为课程改革过程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小学采用较多的是主题课程整合,其路径主要包括学科内、多学科、跨学科主题整合这三种。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针对同一主题,通过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设计课程资源一体化的整合方案,发挥各学科的独特优势,形成同一主题的横向联系与不同学科知识上的纵深理解的聚力,扩大同一年级的参与面,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促其全面发展成长。 一、单科为主的学科内主题课程整合 学科内主题课程整合就是以某一学科为主,根据主题联系其他学科内容设计并由这一单科教师实施。其模式通常表现为:确定主题(议题、问题或经验,跨学科技能,跨学科概念)—列出相关内容的支撑(内容归到某些学科之下,融入各学科知识内容)—提出引导性问题(主题课程的学习重点、范围与次序)—设计教学活动(写作、阅读、辩论等,根据不同学段选择)。如,六年级英语教师设计了一个以春节为主题的课例,这是一节融英语、美术、音乐、综合实践学科为一体的学科主题整合课程。教师为了创设一个具有春节浓郁气氛的教学环境,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共同制作了一些和春节有关的装饰物,如剪纸、灯笼、对联,让学生在窗户上贴剪纸,在门框上贴对联,在教室四角挂灯笼,使得学生进入教室感受到浓厚的春节喜庆的气氛。教师利用情境进行中西多元文化的比较,借助美术学科让学生画出春节放鞭炮的情境,同时配以春节的传统曲目,使得整节课不仅仅在传递英语知识,更是多种学科的融合,课程内容比起单一英语授课更为丰富和厚重,学生既学会了如何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中的英语运用,又亲手装扮教室,融情入境,学生的动手操作激活了思维,以音乐为背景催生学生学习的激情以及对英语语言的感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齐头共进的多学科主题课程整合 围绕一个主题的两个以上学科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技能,借助各自的课程形态呈现出该主题的内核。这一主题课程整合的特点就是多科学的齐头并进,平行式参与实施,各自之间具有相似的课程内容和相近的课程目标,从而进行整合。如,我们学校以发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多学科课程整合。首先,年级组确定了“大家行动起来,发扬传统美德”的主题,借以树立道德标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多元化宣讲传统美德主题课程,整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目标,开展多学科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学校将发扬传统美德融入品德与社会、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等课程中,各学科教师从各自的学科特点中搜集传统美德的素材,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其次,音乐教师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挑选优秀的音乐作品,塑造蕴含传统美德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美术上,结合主题突出渗透点,找到知识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点,穿插好人好事的绘画作品,树立榜样,深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得学生的传统道德认识、道德情操等有所提高……开展综合实践课

课例研究报告

《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主题: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研究课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小小新闻发布会》研究团队: 主持人:刘苗苗 授课人:白雪梅 参与人:唐丽丽,王聪聪等全体语文组成员 指导教师:邢清民 2018年3月

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从“会背会写”逐渐转变为“能言会道”,说话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交水平的标准。那么,作为言传身教的老师,怎样将这一本领教给学生,或者说老师自己如何上好“说话课”或者“口语课”,成为了我们很多人的困惑。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吕叔湘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可以说是又简单又复杂。简单,因为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掌握了;复杂,因为可能几十年还掌握不好。”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因此说话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在三四年级段这样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于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正是口语交际的最终训练目的。 三月初新学期伊始,我校领导就已开始部署本学期各组的课例研究活动事宜。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教研会在四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上低段、中段、高段互相结合,针对“口语交际”展开讨论。组长唐丽丽说:“高年级段的学生在说话交际方面已形成自己的方法

主题班会课课例

主题班会课课例:我很重要 教育背景:班上同学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自信心不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 2、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自尊、自信。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展示投影。2、讲述与讨论。3、短剧表演。4、心理训练。 教学教具:1、漫画“自卑、自信、自大2、幻灯片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名言。 2、编制短剧故事,准备同学表演。 3、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4、制作辅助幻灯片课件。 5、让学生注意观察挖掘自己及同学有些什么优点。 课后延伸: 1、作业:在周记上写本节班会的心得体会。 2、出一期《我很重要》的宣传板报。主题班会内容与步骤: (一)名言指路,引入: 同学们,古今中外,世界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几位。(幻灯片:名人名言)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孔繁森 提问:这三句名言有什么共同之处?(强调谦虚,认为自己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历来都称颂谦谦君子,大家也就习惯地说“我不行”、“我不重要”了。 提问:同学们有谁平时说自己很重要的,请举手。 只寥寥几人,请同学谈谈自己不敢说这话的原因。 (二)整体感知。(幻灯片:文章) 本文以“我很重要”为线索,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发,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观点,最后又勇敢地宣布了这一主张。 1.学生快速浏览,整体感知。2.学生回答。 人们为什么不敢说“我很重要”?(因为自古以来就强调谦虚,这样会被人觉得狂妄自大、大言不惭,遭到攻击。因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三)品读鉴赏,各抒己见。 1.赏读文章第二部分。(幻灯片:文章赏析)从哪几个层面揭示出“我很重要”? (主要从亲情、友情、事业三个层面揭示。) 你觉得哪个层面写得最好?(幻灯片:赏读) 归纳:①作为孩子,我们是父母生命的组成和延续,父母给予我们情的倾注和爱的奉献,我们的身上,聚满了亲人关注的目光(爱的承载)。 ②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遮风避雨的大伞,是温暖他们幼小心灵的太阳(爱的传递)。我很重要,不只为父母,还为了孩子;不只为爱的接受,还为了爱的付出。 ③作为朋友,我们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知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有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美谈,才有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④对于事业,我们应该是自己的主宰,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应“人云亦云”,迷失自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