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修辞学-本科试题C

现代汉语修辞学-本科试题C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一、填空题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20. 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 24.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 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 26. 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生活积累和知识素养。 27.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议对》。 28. 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 惟陈言之务去”,即强调词语的新鲜活泼,这是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之一。 29. 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30. 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31. 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 32. 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有:意蕴深厚、文字精炼、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鲜别致、。 33. 对偶从意义看,有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 34. 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双音节化。 35. 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语音段落是“七音节”式。 36. 四句一组的诗,第一句、第四句一韵,第二句、第三句一韵,中间两句被其他两句所环抱,这种押韵方式叫抱韵。 37.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运用了双重否定句句式。 38. 大体上说来,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 39. 韵文中的韵类似音乐中的再现,同一类的乐音在句中重复,可使语流具有一种回环美;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40. 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41. 把物当作人来描述的修辞格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某种物当作其他物来描述的修辞格叫拟物。

浙大远程教育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作业答案全集

语法修辞 1.“火车在广矛盾田野上蜿蜒前进,收过秋的田野,显露出疲惫的黄褐色。”应用了( C移就)辞格。 2.下列四组词中,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 A 动词、形容词)。 3.下列短语中结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D 走或留、书本钢笔)。 4.“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成了他的开心果。”用的辞格是(C 暗喻)。 5.“经过这次交流,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对方的苦衷。”一句里的语病是因为(C 成分残缺)引起的。 6.“知道那个不好消息后,心中的阴云就一天天变得厚重起来。”用了( D 借喻)。 7.下列单位中,可以是语素,也可以直接充当词的是(B 书)。 8.“倒装”这中现象只能出现(D 句子)单位中。 9.语体是(D 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特定的社会领域相应的功能特征体系。)。 10.下列短语中,属于多义的是(C 我们要学习文件)。 A 去北京玩 B 你为什么这样说 C 我们要学习文件 D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11.下列四组词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C )。 A 现在、已经 B 红、绿化 C 的、着 D 突然、忽然 解释:“突然”是形容词,除了做状语以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忽然”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12.下列短语中与“买了一本”结构关系一致的是( D 写了一句)。 13.“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用了(A 拈连)辞格。 14.“揭露10家对华贸易友善的美国公司。”中的“揭露”使用不当的原因在于(C 感情色彩不妥)。 15.超常修辞一般不常见于下列(D 公文公告)语境中。 16.下列用了关联词,但不属于复句的是( A )。 A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忘却他心中的不快。 B 只有你来了,我们才可以出发。 C 因为下雨,车子也开不起来了。 D 他一来,会场的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17.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D 组合能力)。 18.下列四组词语中,用主谓式方式构成的有(C 肉麻)。 19.在下列语体中辞格应用频率和类型最丰富的应为(A 文学) 20.“他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一件衣服能穿一个月都不洗。”使用的辞格是(B 反语)。 21.下面句子中“看起来”应看作句子一般成分(而不是特殊成分)的是( C )。 A 看起来要下雨了 B 她看起来要倒下了 C 书一到手,他就看起来了。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一、词语锤炼的重要性 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定的用法。如果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言交际。例如某中学的化学试题是要求判断正误:“倍比定律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明的。”命题教师拟定的答案是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不少学生坚持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观点。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些学生的观点有道理:“发明”与“发现”不同,因为“发明”是指研究创造出指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发现”则是指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但它本身却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这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可见,词语的选择在语言的使用中非常重要。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重点讲授了“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第二节、“成语和成语的活用”(第三节三个问题。 二、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提出了四个要求:一、准确朴实;二、简洁有力;三、新鲜活泼;四、生动形象。我们可以把这四点要求分为两个层级,后两个方面是对词语锤炼的更积极的层级要求。 (一准确朴实

所谓“准确朴实”,就是用得合适,具体表现为:其一、准确地反映人和事物的特点。其二、突出主题或重点。其三、适合交际语境,用得得体。其四、突出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则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中性词虽无褒贬色彩,但它与可以通过与褒贬色彩相对而获得修辞自效果。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词语的锤炼主要是对同义词语的选择。同义词语用得好,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简洁有力 简洁有力就是用少量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达到以少驭多、言简意赅的目的。“简洁有力”,并不是机械地排斥对词句的修饰,而是要注意避免干巴巴的堆砌。只要与题旨情境相适应,适当地选用一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词语,更有助于增强文章的丰富性。 总之,“简洁”是就语言手段和意义的联系而言的,使用语言时并不一定需要堆砌许多词藻,简洁的语言运用得好,同样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根据题旨情境来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新鲜活泼 所谓“新鲜活泼”就是要注意选用能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能一下就抓住读者和听者的词语。要使语言新鲜活泼,就要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四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是使用语言时取得交际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即语言要具体形象,描写事物则使之活灵活现,色彩分明;模拟声音则真切可感,悦耳动听,以期收到绘声绘色的效果。如果是抒发感情,则要力求将爱憎、悲喜、激昂、柔婉、庄重、诙谐等感情溢于言表,打动读者和听众。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 1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适逢其会.(时机)言必信,行必果.(有结果) B.独当.(掌管)一面举措失当.(适合) C.革故鼎.(更新)新投机倒.(转换)把 D.洞.(透彻)若观火铤.(快走的样子)而走险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狂风一起,飞.砂走石。 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 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 ..,不值一读。 ④深山有猛虎出没 ..。 ⑤他是共产党人肝胆相照 ....的朋友。 ⑥进攻的时候,首先要炸掉敌人修在桥头的堡垒 ..。 ⑦这部书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②⑥④⑦③⑤ C.②⑥①④③⑤⑦ D.②④①③⑥⑤⑦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线是: ①鲸和海豚的四脚也逐渐成鳍状。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③《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 育机构。 A.退化原形营利 B.退化原型营利 C.蜕化原型盈利 D.蜕化原形盈利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 也趋之若鹜 ....。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I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引人。 8.对下列语句中的修辞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一篇新闻的正题是“先‘拾柴’后‘烧火’”(副题是“某集团军新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取得工作主动权”)——正题综合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寓意深远。 B.“当太阳以轰响的光彩……”(艾青《吹号角》)——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太阳跳出地平线时给人的那种震惊感、辉煌感表现得动人可感。 C.在我们走向胜利的路上,不仅荆棘丛生,而且路旁随时有扒手在窥视着,想乘我们不备,窥取我们奋斗的果实而去。——其中一连串的比喻都是借喻。 D.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丑恶的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其中的“笔”“鬼脸”“高等的画家”用的是借代修辞。 9.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库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属于复句的是(A )。 A.不管雄鸡叫不叫,天总会亮的 B.无论什么情况,我都决定干下去 C.即使在西藏高原上,也可以种出高质量的蔬菜 D.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马,也会落在背后 2.下列词语中都属于副词的有(A)。 A.刚才、刚刚B.学习、美丽 C.非常、莫非D.特等、特别 3.下列短语中属于兼语短语的是(B )。 A、卖了一件衣服给他B.请他来一趟 C.买了一本书看D.开门出去 4.下列语法属性中,主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B)。 A.可以做谓语B.可以受数量词修饰 D.可以做补语E.可以做定语 5.下列属于基础语法实体的是( D ) A.小句B.复句C.句群D.语气 6.句子“捧起清清的河水,吻一吻手中的月亮。”一般多出现于(B )语体中。A.口语B.书面语C.科技D.公文 7.下列属于汉语语法研究探求期的语法代表作是( D ) A.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B.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 C.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D.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8.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A )。 A.男、多年生B.彩色、雪白C.医务、医生D.非常、道德9.下列属于非成分短语的是( B )

A.阅读文件B.换句话说 C.从此以后D.语法功能 10.下列属于关系类短语的是( A ) A.认真学习B.认真学习的 C.桌子上D.三个 11.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D )。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 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 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 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 12.下面属于特指问的疑问句是( B ) A.您姓刘吗?B.您姓什么? C.您姓不姓刘?D.您姓刘还是姓李? 13.下面结构成分的组块属于嵌合方式的是( B ) A.提高水平B.看起书来 C.英明决策D.锻炼提高了能力 14.下列属于表述语法实体的是( C ) A.词B.短语C.小句D.语气 15.下列属于词而不属于短语的一项是﹙C﹚ A.解放大军 B.冲锋队伍 C.叮叮咚咚 D.游泳场所16.下列属于汉语语法研究探求期的语法代表作是( D ) A.吕叔湘《中国语法要略》 B.高名凯《汉语语法论》 C.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D.朱德熙《语法讲义》 17.他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属于什么关系复句﹙B﹚ A.转折关系B。递进关系 C.因果关系 D.并列关系 18.下列短语中属于主谓短语的一项是﹙C ﹚ A.鲜艳的红旗 B.认真仔细 C.长城蜿蜒 D.认真写字

汉字学模拟试题

《汉字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答案 1. 根据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不同,可以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表形_文字、___表意___文字和__表音____文字。 2. 文字的三要素是__字形___、_字音____、_字义____。 3、汉字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__简化____、__声化____、___规范化___。 4、____篆书形体的归于消失____和_____波磔的开张由竖伸变为横展______是秦隶向汉隶飞跃的重要标志。 5、从形体特征及表意功能着眼,汉字的形符可以分为_象形性形符___、_示意性形符__、_文饰性符_、_组合性符__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 1、下列各书中以形序法排列字序的辞书是( B)。 A《尔雅》 B《说文》 C《广韵》 D《广雅》 2、最先使用古今字的概念是( B)。 A 郑众 B郑玄 C 班固 D王圣美 3、“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当中的(C )。 A假借 B会意 C形声 D指事 4、汉字属于(D )。 A表形文字 B表意文字 C音节文字 D音节的表意文字 5、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是通过(B )过渡来实现的。 A汉隶 B秦隶 C小篆 D大篆 6、楷书大抵成熟于(C )时期。 A 西汉 B东汉 C 东晋 D西晋 7、后世谈六书,一般都是采用许慎的名称而选择班固的次序安排,具体的表达为( D)。 A、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B、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C、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徒”的声旁是(D )。 A 彳 B走 C辵 D土 9、“三书说”是(C )首次提出的。 A陈梦家 B裘锡圭 C唐兰 D戴震 10、下面属会意字的是( C) A徒 B 眉 C疾 D 龙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案 1、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字正常演变的有( ABC)。 A 简化 B声化 C规范化 D讹化 E表意化 2、“四体二用”中的“四体”指的是(ABEF )。 A指事 B象形 C转注 D假借 E形声 F会意 3、小篆与前代文字相比,其主要特点是(ADE )。 A 线条化 B波势化 C挑法化 D简省化 E定型化 4、关于汉字起源的正确观点有(ABE )。 A八卦与汉字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二者并无共同之处。 B结绳属于临时商定的、含义笼统的实物助记符号,与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文字根本不是同一层次上的东西。C仓颉与汉字的起源毫无关系 D原始社会陶器上的符号与汉字的起源有必然的联系 E汉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 5、下面书写错误的成语是(CDEF )。 A沽名钓誉 B夜郎自大 C 再接再励 D名珠暗投 E米珠薪贵 F薄物世故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答案

(2020年更新)电大汉语言本科《汉语修辞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

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汉语修辞学》(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 单项选择题题库 1.i 在下列音节()中要换成 y B. iong 2.边疆”和“边境”的区别是() A. 范围大小不同 3.()表示动作的量 C. 动量词 4.()不能用“不”修饰 B. 名词 5.不、没”都是() A. 否定副词 6.成词语素和非成词语素是从() C. 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 7.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请问,这个演讲结尾的方法用的是()A. 抒情式 8.从1998年起,每年()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D. 9 9.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本”属于() D. 指事字 10.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林”属于() B. 会意字 11.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骑”属于() D. 形声字 12.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山”属于() B. 象形字 13.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问”属于() D. 形声字 14.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信”属于()

B. 会意字 15.从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来看,下面音节没有拼合错误的是() C. 心 xin 16.地震”一词的构词方式是() C. 陈述式 17.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中的“包袱”,是用它的() C. 比喻义 18.辅音n的发音情况是() D. 舌尖中、浊、鼻音 19.辅音zh的发音情况是() B.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20.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属于边音的是() D. l 21.根据语义的上下文语境,在“打游击”中“打”的意思是() A. 从事 22.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是指() D. 从小篆到隶书 23.关于敬辞和谦辞的使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对人称别人的晚辈和年长的平辈时用“用“小”“拙”“鄙’”,如小女、拙荆。24.汉代以后,形声字已占汉字的()以上 C. 80% 25.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B. 拉丁 26.汉语中许多表示动植物的词,还能表示特定的文化含义,如() B. 松树、鸳鸯 27.合成词是()构成的。 D. 两个以上语素 28.很、挺、十分”是() C. 程度副词 29.红领巾”本义是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这种派生方式是() C. 借代引申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比较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并判断“偶然”和“偶尔”的词性。 答:形容词修饰名词,说明事物或人的性质或特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结构。 二者都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都可以作定语和状语,如:偶然因素/偶尔的事,此处修饰名词是定语;偶然听到鸟鸣/偶尔写,此处修饰动词,是副词。但我们平常使用的时候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对“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 2.怎样区分宾语和补语 答:补语和宾语都位于动词后,宾语多数是名词性成分,一般是动作对象,比如吃苹果,苹果就是动词”吃“的宾语;补语是谓词性成分,一般是补充说明动词的,例如想清楚,清楚是补充说明“想”的,即想到的程度。当然还有很多可作补语的,比如看两遍,两遍是补充说明“看”的。 3.什么是助词常见的助词分哪些类别 答: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分句或句子上,表示各种附加语法意义的词。 助词的类型: ①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书面上的。定语后面的de写成“的”,状语后面的de写成“地”,补语前面的de写成“得”。 1、“的” 2、“地” 3、“得” 4、“所” ②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主要有: “着” “了” “过” “看” “的” “来”和“来着” “着呢” ③比况助词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常见的比况助词有“似的、一般、一样”等。

例如: 他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导演像说京剧道白似的冲着演员大喊。 他咧着嘴直笑,高兴得孩子一般。 他驱车在大街上,随着流水一样的车河,东西南北地奔波。 他熄了发动机,像猎犬一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④表数助词 Ⅰ表示复数的助词 Ⅱ表示概数的助词 4.同义词语在意义方面有什么差别 答:同义词在附加意义上的不同有:评价不同,语体不同,搭配不同,理据不同。 5.举例说明比喻的修辞效果,说说在运用比喻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比喻修辞:使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浅显易懂。注意的问题:喻体应常见易懂;贴切;富有感情色彩;区分比喻和非比喻;具有新颖性。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复习题 (课程代码 262305)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句有词性误用的毛病的句子是()。 A首长和同志们的关怀,热情了我的心,使我感到了部队的温暖。 B我坐了几天汽车,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C同志们有的帮我练打靶,有的帮我学文化。 D如果我不好好学习,那可对不住大家的一片好心。 2、同“首都北京”结构不一致的短语是()。 A我们自己 B四川重庆 C雷锋同志 D厂长王力 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 B动态助词 C其他助词 D语气词 4、“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句法结构 B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 D主谓短语 5、下列短语只有()没有歧义 A不适当地表扬 B咬死了农民的狗 C连他都不认识 D从山里来的孩子 6、“今年国庆节”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7、“这样的结果我一点也不意外,我这学期耽误的课太多了”是() A因果复句 B转折复句 C条件复句 D让步复句 8、下列说法()正确。 A借喻就是借代B对比就是对偶C衬托就是对偶D反对就是对比 9、“私营、民用、中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 10、“今天国庆节”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1、“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A施事宾语 B体词性宾语 C谓词性宾语 D受事宾语 12、“老张介绍我去见局长”是() A连动句 B兼语句 C存现句 D“把”字句 13、“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 A复指短语 B状语 C插入语 D同位语

14、“我越学越爱学”是() A倒装句 B紧缩句 C省略句 D复句 15、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 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 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 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 践。 D 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6、“他极力压着火气,说:‘我是来工作的,不要在我和干部群众当中砌上一堵墙。”’中的“砌上一堵墙“是() A 借代 B 借喻 C 词的比喻义 D 比拟 17、“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 18、“哎哟”是() A拟声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 19、“清代作家曹雪芹”是() A主谓短语 B联合短语 C偏正短语 D同位短语 20、“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 A近宾语 B双宾语 C远宾语 D补语 21、“你的想法,我认为很奇怪。”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主谓谓语句 D名词谓语句 22、“只要A,就B”是() A因果复句 B假设条件 C目的复句 D让步复句 2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 A 人老心却不老。 B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C 酒好不怕巷子深。 D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4、“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 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运用的修辞格是() A 排比 B 反复 C 层递 D 夸张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B 3、B 4、A 5、D 6、D 7、A 8、D 9、D 10、A 11、C 12、B 13、C 14、B 15、C 16、B 17、D 18、C 19、D 20、C 21、C 22、B 23、 A 24、C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徐迟:《地质之光》) 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 (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改成被动句)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改成整句) 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 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 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 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的系统和规则。 2、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3、汉语的句式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可以分成长和()、整和()等句式。 4、()、()是选词炼字的基本要求。 5、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上声、()四声,又可归成平、仄两类。 6、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7、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即逻辑范畴、()和()。 8、丰富词汇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一是()。 9、书面语体可粗分为事务语体、()语体、科技语体、()语体四种类型。 10、比拟就是()和()两种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上的统称。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并分其修辞效果。 (1)、“从寒冷的波罗的海上吹来了白色的风,冬来了,我们离开欧洲,回到亲爱的祖国。”(5分) (2)、“一伙人,一天拥到他家里,赖着不走,胡说了一个下午,逼迫他。他们抽了不知多少包香烟,熏得那客厅的上半层云雾缭绕,乌云密布,好像随时都可以发出闪电和雷霆一样。(徐迟:《在湍流的蜗旋中》)”(5分)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库2

现代汉语题库(修辞·试题) 一、填空题 1.汉语修辞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学分科。 2.______年,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中国修辞学的诞生。 3.修辞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辞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辞活动要求十分适合语境,不但要适合______,还要适合______。 6.学习修辞,能够____________,还能够____________。 7.学习修辞,一要____________,二要____________。 8.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9.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 10.词语修辞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二者______,______。 11.______是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用词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词语有没有表现力,全看它与具体的上下文是否______。 13.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和______。 14.词类话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16.韵文中,为了易于上口,把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这就叫______。这结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叫______或______。 17.押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隔行押的______,有两句一换的______,还有行行押的______等形式。 18.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19.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20.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21.整句是语言的加工形式,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的句子,多为整句。 22.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否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 23.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 24.由于修辞的需要,______的句子叫变式句。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句子都是变式句。 25.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6.句式修辞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修辞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比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______,用“是”作喻词的是______,这两种比喻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构成。 29.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0.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1.“希望的种子在她的心田中悄悄地生根、发芽了。”中所用的比喻辞格具体属于______喻。 32.比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小类。 33.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 34.从内容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从形式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

汉语四级考试模拟试卷

小明终于去祸害外国人了!—汉语四级考试模拟试卷(爆笑,哈哈) 一、听力题: 1.录音:“小明,窗台上落了鸟屎,去擦一下好么?”“我擦!我不擦!!”——问:小明擦不擦窗台? 2.录音:“小明,今晚上有思修课呢!你去不去?”“我去!!你有病啊!!”——问:小明去不去思修课? 3.录音:“小明,你饿不饿?我们晚上吃什么好呢?”“呃……我不饿……”——问:小明饿不饿? 4.录音:“小明,你要他那个礼物呢还是要我这个礼物呢?”“那个……这个吧。”——问:小明要哪个? 5.录音:“小明,你想好了么?”“想好了。”“你先说还是我先说?”“我说……你说吧。”——问:谁先说? 6.录音:“小明,昨天下午你抱着的是谁呀?你女朋友吧?”“你妹!!我妹!!”——问:小明抱着的是谁? 7.录音:“小明,这碟是小红的吗?”“你大爷的!我的!”——问:这碟是谁的? 8.录音:“小明,今天我妹妹来看我,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见她啊?”“见你妹啊,不见!”——问:小明到底要不要去见人家妹妹?

9.录音:“小明,今天上课用不用带笔啊?”“带毛笔啊!”——问:小明带不带笔? 10.录音:“小明,要大扫除了,赶紧去干活。”“干!!我不干!!”——问:小明到底要不要去干活? 11.录音:“小明,你能不能不靠在我身上?”“我靠,我不靠!”——问:小明到底靠不靠? 12.录音:“小明,明天六级考试考吗?”“我靠,我不考!”——问:小明到底去不去考试? 13.录音:“小明,去倒一下垃圾。”“我倒…我不倒!”——问:小明到底倒不倒垃圾? 14.录音:“小明,你的睫毛好漂亮,真的假的?”“假的。”“真的么?”“真的。”——问:小明的睫毛是真的假的? 15.录音:“小明,你吃早饭了么?”,吃个蛋啊!!”——问:小明吃早饭了么? 16.录音:“小明,远处那个东西像什么?”“相机吧?”——问:到底小明觉得像什么? 17.录音:小芳:“你妹啊,老娘这个月大姨妈还没来,愁死姐了,简直就是坑爹啊!”——问:短文中谁很着急?A.小芳她妹妹;B.小芳她老娘;C.小芳她姐姐;D.小芳她爹;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7、句子的格式简称。 8、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结构,字数,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和。 二、选择题(共20分) 1、“辞达而已矣。”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A.《文心雕龙》 B.《文则》 C.《文选》 D.《文赋》 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 B.刘勰 C.唐铖 D.陈望道 4、“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 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 D. 暗喻(本体-喻体) 5、“孟蓓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其中的“像……像……”属于()。 A.明喻 B.暗喻 C.表比较 D.表不确定 6、“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 B.有生命事物人化 C.把人拟作物 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 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A.语义双关 B.谐音双关 C.对象双关 D.风景描写 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正对、严对 B.正对、宽对 C.反对、严对 D.反对、宽对 9、“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A.平起平收 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 D.仄起仄收 10、“玲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4、组合特点、结构特点 5、动宾、主谓 6、主谓短语 7、区别词 8、组合能力、造句功用 9、实词和虚词 10、附着、句子的结构成分 11、(1)的(2)地(3)的(4)的(5)得 12、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结构 13、暗喻 14、以作者代作品 15、(1)B (2)A (3)E (4)D 16、介词、副词和动词 17、(1)介词(2)连词(3)动词(4)动词 二、单项选择 1、C 2、C 3、D 4、B 5、B 6、B 7、B 8、B 9、A 10、B 11、D 12、A 13、D 14、B 15、B 16、D 17、C 18、B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B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13、×14、√15、×16、×17、√18、×19、×20、× 四、改错: 1 “的”多余,应删除。 2、“的”的存在造成歧义,应删除。 3、宾语残缺,应在“奖金”之后加上“制度”。 4、动宾搭配时顾此失彼,应把“坐”改为“用”。 5、动词“感到”要带动词性宾语,可改为“感到了婆媳之间的气氛相当紧张”。 6、“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饲料成本减少一半”。 7、该句缺少一个必要的主语,删去“使”,“终于”移到主语“我们”的后边。 8、“不管”改为“尽管”,“终于”改为“还是”。 9、“在……上”,“在……下”等句法格式中,只能嵌入名词性的词语,而“起早睡晚、终日劳动”是动词性短语,应改成“在……的情况下” 10、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要放到分句主语之后。 五、语言现象分析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 1、昨天从家乡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状]中 状]中 动| 宾 定)中 定)中

电大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 4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 ( 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体风格和句子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性) 、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 (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 、(层次多)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贴切) ;第二要(注意创新) 。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人帮”横行时黑暗的现实,表达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 分)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摹状辞格。摹写那种萎靡狼狈与令人厌恶的情态给人们的感觉。 (5 分) 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 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 敌人的碉堡被战士们炸毁了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 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 难”。” (改成整句) 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 山里混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5分) 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作者调动了一系列的词语,把黑云的具体形象及其特征,完整而又清楚地使人感到倾盆大雨的减压( 5 分) (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 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 (5 分)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 要点:一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包括比喻、借代、比拟、摹状、对比、映村、夸张、婉言、双关、反语、引用、警策等( 是从语言形式方 面着眼包括对偶、排比、叠用、蝉联、回环等( 5 分) 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 要点:判断式;描述式;抒情式 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要点:短句指字数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指字数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4 分);短句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活泼、 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语音的停顿与意义的段落相一致,比较适合表达强烈的、激昂的感情。 (3 分);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 次多、容量大,可以用来精确的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一般用于书面语( 3 分) 四、论述题( 20 分) 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要点: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 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 修辞与语法的关系, 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 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 ( 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 (词汇)、(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2、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3、汉语的句式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可以分成长和(短) 、整和(散)等句式。 4、(准确)、(贴切)是选词炼字的基本要求。 5、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又可归成平、仄两类。 6、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拟人,以蟋蟀啼哭来暗喻“四 徐迟:《地质之光》 ) 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 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 “困 5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