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科学进展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探讨

语义启动模型以及启动范围

王青杨玉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记忆模型。同时对启动效应可以激活语义知识的范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启动效应,激活扩散,复合线索模型,分布记忆模型启动范围。

分类号 B842

1 前言

语义知识的组织作为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为心理学家所关注。自从Meyer 于1971年介绍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方法后,语义启动的范式为研究语义知识的组织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它已经成为记忆和语言心理学研究中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因为语义启动作为一种即时(on-line)的方法,它比那些延时(off-line)的方法,例如要求被试列出词汇语义特征或者判断词汇语义特征的重要性等方法,更能相对有效的测量出词汇通达后理解系统中的哪些信息可用。

2 理论概述

一个启动刺激词对随后出现的相关目标词在发音或词汇确认上的促进作用最初被描述为“联想的效应”或者“语义的效应”。对启动效应机制的探讨上,主要集中在3类模型上:2.1 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Collins和Loftus (1975),Quillian(1967)提出了第一个关于语义启动的模型——激活扩散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记忆是由许多相互联结的结点组成的网状结构。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概念,概念的所有特征都存储在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结点上,所以对概念的表征是一种局域性表征(local representation)。当启动刺激词出现时,与之相应的结点被激活,同时这种激活扩散到相邻的有关概念结点上。同一结点的激活可以累加。当与启动刺激有关的目标刺激出现时,由于目标词的结点已经得到了预激活,此结点的激活阈限下降,所以出现了启动效应。激活量是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联结关系数量和强度的函数。网状结构中相关结点的激活,随着时间和概念间距离的延长而有所延迟[1]。?

对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有联想关系的启动效应,激活扩散模型给了很好的解释。但是对于启动效应和联想关系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果。张卫等(1994)

收稿日期:2001-06-26

考察了不同联想等级语词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不同联想等级的语词的启动效应确实有显著差异[2]。但是Balota 和 Lorch(1986)的实验中,并没有发现距离的效应。在实验中,词对分为两类。一类是和中间词汇相连,如沙滩-盒子(beach-box),或者直接相连,如沙子-盒子(sand-box)。按照激活扩散模型,应该出现中间效应。因为沙滩和沙子是高度联想的,沙子和盒子也是高度联想的,因此从沙滩到盒子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对比较短的。但是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相应的中间效应[3]。对这种现象激活扩散模型不能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

激活扩散模型也不能很好的解释由于在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加入干扰刺激而出现的启动效应的衰减。按照激活扩散模型,当一个概念加工终止后,激活将继续扩散。当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出现干扰词时,干扰刺激替代了启动刺激,但是启动刺激的激活将继续扩散到与之相关的结点,不会受到干扰刺激的影响。因为激活量是时间和距离的函数,启动衰退不受短时记忆内容的影响,因此启动不会受到影响。Ratcliff和Mckoon(1988)的实验中,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时间是固定的,变量是他们之间是否会出现一个不相关的干扰项目,最后考察是否会发生启动的衰减。实验结果证明,当中间有干扰项目时,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启动量减少,出现了启动的衰减[4]。

2.2 复合线索理论(Compound-cue Theory)

复合线索理论是在Gillund和Shiffrin(1984)所提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中,记忆被认为是到达记忆系统的可能线索和存储在系统中的概念(或表象)之间的强度的一个矩阵[5]。

在此基础上Ratcliff和McKoon(1988)提出解释启动效应的另一种理论——复合线索理论。和激活扩散模型不同的是,在这种理论中启动发生时,没有长时记忆系统信息的临时激活。它认为呈现给长时记忆系统的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会在短时记忆中形成一个用来通达长时记忆的复合线索,并且这个复合线索具有一定的熟悉水平。这种熟悉水平是由在短时记忆中形成的复合词和长时记忆中的项目之间的联想强度来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目标词和刺激词在长时记忆中是直接相连的,或者是直接和一个或多个一般表象相连。这个复合线索的熟悉度的计算是总和启动刺激和所有记忆中表象的联结强度然后再乘以目标词和表象的联结强度,所以复合线索的熟悉度将会比单个目标词的熟悉度大,而反应时间和正确率是和熟悉度有关的。高熟悉度导致了反应的促进。因此按照复合线索理论启动刺激的呈现不会影响长时记忆中线索——表象的强度,特别是在目标词被加工之前,启动刺激不会影响从启动线索到相关目标词表象的联结强度[4]。

复合线索理论认为启动的发生是因为在相关的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情况下,复合线索是一个相对熟悉的线索,它们和长时记忆中的表征匹配度比那些没有联想关系的词对的匹配度更强,这种较强的匹配度促进了对目标词的反应,从而出现了启动效应。

按照复合线索理论,启动的消退是短时记忆中的刺激词和目标词之间干扰项目数目的函数。Ratcliff和Mckoon(1988)的实验中,当中间有干扰项目时,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启

动量减少,出现了启动的衰减[4]。实验在对激活扩散模型提出否定证据的同时,也验证了复合线索理论。Mckoon和Ratcliff(1992)的实验中也发现启动效应的大小决定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作为复合线索的熟悉度[6]。

以上两种记忆模型,都是基于联想关系的启动,认为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由于有联想关系,所以启动会发生。而且这两个模型对概念的表征都是一种局部性表征。而联想关系常用来描述由一个词联想到另一个词的可能性,这些联想关系的形成或许是因为口语中或书面语中常常同时出现或者出现时连在一起,例如针—线,蜘蛛—网,所以联想关系被认为反映的更多的是语言在运用中的特点。而且这两种理论对于只有语义关系的词对之间的启动效应不能给予很好的解释。

2.3 分布记忆模型(Distributed Memory Model)

联结主义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这种理论认为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联结强度不断发生的动态变换,它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

分布记忆模型正是基于联结主义的兴起对语义启动提出的一种联结主义模型。Masson (1995),Seidenberg,M.S.和McClelland,J.I(1984),S.Becker,Moscovitch等人(1997)提出了一系列分布式的记忆模型。在分布记忆模型中,词汇知识是非局部存储,音、形、义分别存储于3个不同的模块:语音模块、语义模块和正字法模块(存储字型)。每个模块内包括一系列彼此相连的加工单元,各加工单元代表着各种表征。每个概念不是由一个特殊的加工单元来表征的,而是由大量加工单元的特殊活动模式来表征的;相关概念的表征有相似的激活模式。可以认为每个单元加工概念的一定的语义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并不是和概念意义中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特征一一对应。在对词汇的加工过程中,各单元间通过连接的权重强度达到合作(+)或者竞争(—),一直到表征词汇语义的网络达到一个稳定的激活模式。如果网络在这种激活模式下开始加工随后出现的词汇,由于表征词汇意义的许多单元已经处于表征词汇意义的状态了,所以对于有语义相关的词汇比没有关系的词汇将会比较快的达到稳定状态 [7-9]。

例如在命名实验中,当启动刺激词出现时,正字法单元确认刺激词,语义单元开始向着刺激单元的激活模式变化。这种激活模式和目标词的激活模式相似,当一定的刺激启动不同步(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后,目标词出现,它的正字法模式代替了刺激词的正字法激活模式,并且逐渐更新语义单元和语音单元的激活模式,由于目标词的意义单元激活模式和刺激词的激活模式相似,所以目标词的语义单元可以很快达到目标词的激活模式,同时促进了语音单元较快地达到目标词的语音单元的激活模式,启动发生。

对于在刺激词和目标词之间出现的干扰刺激对启动的影响,分布记忆模型给出了更好和更详细的解释。如果干扰刺激作为一个新的语言输入被加工,干扰刺激将会推动意义单元朝向无关的激活模式活动。在意义单元内激活模式的变化决定启动刺激词是否向着相关目标词激活模式转化。因此,按照这个模型,无关干扰刺激会减少甚至会消除启动效应,启动效

应受影响的程度决定于刺激项目和干扰项目之间的时间。若其他条件相同,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增加,启动刺激的作用就会减少,启动效应也就会相应减少。若干扰刺激是一个中性刺激(如一个箭头),没有任何语义关系,那么正字法模块被认为执行一种随机的激活模式,因此不会对语义模块和声音模块的激活模式产生影响,因此两个模块继续更新,并且继续互相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启动刺激的语义模块和语音模块的活动趋于稳定状态。当目标刺激出现时,由于启动刺激的意义单元已经充分激活,所以,当启动刺激是一个中性刺激的时候,启动效应会更强。当一个无关干扰词出现在刺激词和目标词之间时,启动效应是否发生决定于干扰项目和启动项目的加工过程的相对量。

Masson,M.E.J(1995)采用命名实验证明一个干扰刺激将会打断相关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促进效应。当启动刺激和干扰刺激呈现相同短的时间时,在启动刺激和干扰刺激类型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当一个非相关词作为干扰启动刺激时,出现了比相关词作为干扰刺激时长8ms的延迟,比中性刺激作为干扰刺激长22ms的延迟。当干扰刺激为一个中性刺激(箭头→)时,启动效应显著[7]。

但是有两类实验结果对分布式理论提出了异议。一类是词汇间不同的关系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启动效应,特别是联想关系和纯粹的语义关系(例如有相似的语义,如同范畴的关系)。一般联想关系都有语义相关(例如面包—奶油),但是许多有语义相关的词对并没有联想关系(例如,面包—蛋糕)。有几项研究探讨了只有语义关系而没有联想关系的词对之间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有语义关系的词对之间的启动效应比有联想关系的词对小的多[8],尤其是在词汇判断中,这种效应在没有期望策略和词汇回溯检查策略的情况下消失了[10]。进一步来说,联想启动是高度不对称的,比如,BED-PAN产生了很大的启动效应,但是PAN-BED几乎没有启动,特别是在命名实验中[11]。在句子背景运用跨通道的启动模式和Alzheimer's病人语义记忆的退化中都出现了语义启动和联想启动之间的分离[12,13]。对这些结果分布式网络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因为在这些理论中,只有一种对称关系—语义单元的激活重叠来对词汇关系编码[7]。

对分布式理论的第二个挑战是联想启动可以不受在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插入无关项目的影响。例如在面包—狗—奶油这一串词汇,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启动效应很小[14]。在分布式网络中,如果网络表征狗的词义并达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那么代表面包意义的激活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就不会对奶油的加工过程有任何促进作用。Masson(1995)认为干扰刺激只是被部分地加工,还有一些面包的意义激活留下来,从而促进了对奶油的加工过程。他用Hopfield网络模仿了一个很小的跨越了无关刺激的启动效应[7]。

针对以上两点,David C. Plaut (1995)年对分布式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一个是语义相关词由两个词之间语义特征的重叠程度来编码;联想关系由在模型训练时一个词跟在另一个词后面的可能性来编码。第二点修改是增加了一个更有力的学习程序。这个程序最大的特点是单元的状态随输入而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学习程序对从最初的激活模式到最后的激活模式

的整个变化轨迹都很敏感。这个模型模仿了很多的启动研究中的发现,包括低频目标刺激,下一级的目标刺激,以及典型范畴成员等的启动效应。这个模型对于联想启动和语义启动都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15]。

在Ken McRae等人(1998)的实验中,采用是同范畴的实验材料,但是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关系分为高特征相似和低特征相似。结果发现高特征相似的同范畴之间出现了启动,但是对于低特征相似的同范畴之间没有出现启动[16]。Sharton L. Thompson et al. (1998)的实验中,采用有对称联想关系和不对称联想关系的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考察了前向和后向启动效应。结果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有语义关系时,出现了相同的前向和后向启动效应,和两者之间的联想程度没有关系,而且当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只有联想关系而没有语义相似关系时,没有启动效应发生。结果说明,语义相似是启动发生的关键[17]。

2.4三个模型的比较

激活扩散模型和复合线索模型对于有联想关系的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的启动效应给了一些合理的解释。但是对于只有语义关系的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启动,分布记忆模型给出了更合理的解释。它认为启动的发生是因为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有一些相似的语义特征。有联想关系的词对之间一般也有语义联系。但是对于有联系关系的词对之间的不对称启动效应不能给一个很好的解释。Plaut(1995)改进的模型,加入了对联想关系启动的模仿,使分布记忆模型对联想关系和语义关系都有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分布记忆理论和激活扩散理论和复合线索理论之间都存在一种很有趣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分布式网络中的激活,不是在概念间扩散,而是在特征之间进行扩散。一个概念的激活模式稳定以后,相关的意义也同时得到了激活,而此时不再需要激活扩散。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相关的程度影响启动效应的大小,但不影响启动发生的时间(尽管启动在实际上是瞬间发生的),对此,分布式记忆模型给了一个更自然的解释。在某些方面,分布记忆理论和复合线索理论更相像,因为对一个词的加工受它出现背景的影响(反映在分布式记忆网络中,是网络当前的状态),但是这种联结不必被明显的表征。因此这个过程可以依赖于词汇出现的背景特征,但又可以不受是否和目标词汇一起出现的影响。因而分布式网络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不同的中性背景(无关启动词,如ready这样的中性启动词,或者是非词)对启动效应有相同的影响,尽管他们作为目标刺激的复合线索的熟悉度非常不同。

3 关于语义启动范围的探讨

人们在研究语义启动的机制的同时,对于激活知识的范围也进行了探讨。

首先人们对于语义启动和联想启动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很多实验都表明当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有联想关系时,启动词可以促进对目标词的发音任务或者辨认任务。对于无联想关系而只有语义关系的词语之间是否会产生启动效应呢?

一方面,一些实验证明只有语义相关不能产生语义启动。Shelton 和 Martin(1992)实验中运用单一词汇判断的方法,结果发现只有在有语义联想的情况下才出现了启动,他们认

为在词汇判断任务中的自动启动是发生在词汇水平而不是语义水平[10]。Moss(1995)采用的也是单一词汇判断任务,对于人造类和自然类的同范畴概念也没有发现无联想语义启动[18]。

另一方面,一些实验证明无联想关系只有语义关系可以产生启动效应。Moss等人(1995)的实验中分别采用听觉和视觉成对呈现和单个词呈现的词汇判断的方法,结果发现不同的结果。采用听觉呈现的词汇启动范式时,同范畴和功能性关系的词汇之间无论是有联想关系还是没有联想关系都出现了启动效应,但是当采用视觉单个词汇的词汇判断,语义启动范围大大缩小,但是在没有联想关系只有语义关系的工具关系的词汇对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启动效应[18]。Ken McRae 和 Stephen Boisvert(1998)采用词汇判断和语义判断单独呈现和成对呈现的实验方法,结果发现没有联想关系但语义高相似性的项目之间出现了启动;进一步的实验还发现对于高语义相似的项目在长的SOA和短的SOA都出现了启动效应,而对于低语义相似性的项目在只有在长SOA的情况下才出现了启动效应[16]。

其次,在区分联想启动和语义启动的同时,人们对启动可以激活的知识的范围从另一角度进行了一定的考察。研究发现如果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关系是反义词(hot-cold),同义词,局部特征相似(airplane-wings),或者是概念的上下级(robin-bird),同音关系或同型关系都可以发生启动效应。Moss等人(1995)考察了无联想关系只有语义关系的语义启动。在他的实验中他考察了3种语义关系,语义类别关系,工具关系和场景关系的启动。实验一、二分别采用成对呈现和单一听觉呈现词汇判断的方法,结果发现3种语义关系都出现了语义启动。但是对于有联想关系的启动量显著大于只有语义关系而没有联想关系的启动量,出现了明显的“联想效应”;实验三采用的是视觉单一呈现的词汇判断的实验范式,结果出现了与前两个实验不同的启动模式。同范畴启动只发生在有联想关系的时候,工具关系在有联想和无联想的情况下都出现了启动,而场景关系则在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出现启动[18]。

4 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⑴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从上面的理论评述中我们发现,虽然对于语义启动机制的探讨很多,提出了3个各具特色的模型,但是它们各有优缺点,对于语义启动发生的内在机制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楚的解释。所以关于语义启动的理论探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⑵单纯的语义启动是否存在,以及语义启动可以激活的知识范围

对于语义启动是否可以激活除联想关系之外的单纯语义关系,虽然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结果却有很多矛盾之处。语义启动是否可以用来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

⑶从前边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实验证据大多数来自视觉材料,对听觉材料的语义激活探讨较少,这样就对于研究人类在听到一个词时,信息激活的范围少了一个理解。对于听觉材料激活是否遵循和是否表现出和视觉材料同样的规律和特点,激活知识是否和视觉材料激活知识一样,是否对知识有相同的激活历程,以上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C ollins A M, Loftus E F. 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4, 82: 407-428

[2] 张卫,刘察,庞子峰. 不同联想等级语词的启动效应及其发展研究. 心理学报,1994,26(1):35-41

[3] Balota D A, Lorch R F. Depth of automatic spreading activation: Mediated priming effects in pronunciation but not in lexical deci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6,12:336-345

[4] Roger Ratcliff, Gail Mckoon. A retrieval theory of priming in mem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 385-408

[5] Gillund G, Shiffrin R M. A retrieval model for word recognition and recall.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4, 91: 1-67

[6] Gail Mckoon, Roger Ratcliff. Spreading activation versus compound cues accounts of prim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2,18: 1155-1172

[7] Masson M E J. A distributed Memory Model of Semantic Prim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5, 21: 3-23

[8] Seidenberg M S, Waters G S, Sanders M, et al. Pre- and postlexical loci of contextual effects on word recognition.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4, 12: 315-328

[9] Becker S, Moscovitch M, Behrmann M. Long-term semantic priming: a computational account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7, 23: 1059-1082

[10] Shelton J R, Martin C. How semantic is automatic semantic prim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2, 18: 1191-1210

[11] Neely J H. Semantic priming effects in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A selective review of current findings and theories. In: Besner D,

Humphreys G W.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1, 264-336

[12] Moss H E, Marslen-Wilson W D. Access to word meanings during spoke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Effects of sentential semantic

contex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3, 19: 1254-1276

[13] Ostrin R K, Tyler L K. Automatic access to lexical semantic in aphasia: evidence from semantic and associative priming. Brain and

Language, 1993, 45: 147-159

[14] McNamara T P. Theories of priming II: Types of prim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4, 20: 507-520

[15] Plaut D C. Semantic and associative priming in a distributed attractor network.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1995, 17: 37-42

[16] Ken Mcrae, Stephen Boisvert. Automatic semantic similarity prim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8, 24: 558-572

[17] Sharton L, Thompson-Schill, Kenneth J, et al. Effects of semantic and associative relatedness on automatic priming.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8, 38: 440-458

[18] Moss H E, Ostrin R K, Tyler L K, Marslen-wilson W D. Accessing different types of lexical semantic information: evidence from

prim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5, 21: 863-883

ON THE MODEL OF SEMANTIC PRIMING

AND THE RANGE OF PRIMING

Wang Qing,Yang Yufang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Abstract:Priming usually includes two kinds. One is perceptual priming; the other is semantic priming (concept priming). The paradigm of priming has become the main one used to study how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brai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ree mechanism of the priming: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compound-cue theory and distributed memory model. The distributed memory model was been emphasized. How much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 can be activated was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priming, spreading activation, compound-cue theory, distributed memory model, range of priming.

******************************************************************************* 中国科学院认知神经科学学术研讨会通知

1会议议题脑的神经解剖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觉、运动技能与学习、注意、记忆、语言与思维、认知的神经模型、情绪、意识、认知的老年化与临床认知障碍

2 部分报告人陈传升(美国)、陈炫之(香港)、陈昭然(丹麦)、程康(日本)、傅小兰(中国)、高加红

(美国)、何生(美国)、姜扬(美国)、胡晓平(美国)、李葆明(中国)、李兆平(英国)、吕忠林(美国)、罗跃嘉(中国)、钱宁(美国)、沈俊(法国)、舒华(中国)、张俊(美国)、周晓林(中国)

3会议要求及说明

(1)普通代表:欢迎有志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和学习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参加会议,不要求必须提交论文摘要,报名时请提供姓名、单位、职称和联系方式。

(2)论文摘要征集:符合上述会议议题的研究或综述论文摘要(中、英文皆可,500字以内)将收入会议录,并将以《心理学报》(增刊)形式正式出版。鼓励电子版(e-mail)投稿。

(3)截止日期:投交论文摘要的截稿日期为2002年4月30日;报名截止日期为5月31日。

4 会议日期 2002年8月14日至8月18日

5 会议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6 联系人冷立行电话:(8610)648

7 2071 E-mail:lenglx@https://www.doczj.com/doc/4b1988331.html,

卫星电话:(8610)6487 0650 E-mail:weix@https://www.doczj.com/doc/4b1988331.html, 传真:(8610)6487 207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邮编:100101

(详情请见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b1988331.html,)

工作简报的格式范文

工作简报的格式范文 怎样写简报 一、什么是工作简报 简报,内容比较简略的报道。是机关内部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或者向下级、平行单位沟通情况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简报的发送范围日渐扩大。许多领导机关,除了把简报作为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一种文字形式外还把它发送到下属机构或平行机关,用以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互通情报。我们的党和国家干部尤其是作秘书工作的同志都应该会写这种文章。 二、怎样写好工作简报 首先,要明确工作简报的特点。 工作简报的特点是及时而又真实地反映情况。如政府各部门、厂矿、企业、学校等召开的重大会议,情况发展变化很迅速,常常要每天简报一次,有时一日报几次,以便领导机关特别是分工主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及时地全面地了解真实情况,指导工作。为此,执笔写简报的同志,务必机徽地掌握全面情况,并尽快写成文字;必要时还需要集体讨论后才可交主管领导人签发印刷。 其次,要清楚简报的内容。工作简报的内容,一般有二种情况: 1.综合报告一段时间内各方面的概括而又具体的情况。如

一次重要会议召开前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简报,某项重要活动,各地、各单位开展情况的简报。 2.反映某项任务或某方面工作或科研进展的情况。例如,对上级机关交给某一下级机关一项任务,限一年出显著成果。这样每隔一个阶段要写一次简报。或手抄或印刷,均可。 范文: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简报 第三十九期(总第137期) XXXX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XXX年XX月XX日 省“双创”工作专家组在临我市检查指导 为促进我市“双创’,工作更加深入开展,省文明委组织了由省建设厅原纪检组长***同志,省文物局原局长***同志,《**报》原主编***同志,省文明办创建处副处长***同志,省旅游局文明办主任**同志,省环保局高级工程师***等同志组成的“双创”工作专家组,于7月5日下午来到我市,对我市的“双创’,工作和“三件实事”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当日下午,我市在**饭店新闻发布厅召开“双创”工作情况汇报会,向专家组汇报我市的“双创”工作和“三件实事”的落实情况。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同志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同志向省“双创”工作专家组作了专题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我市开展“双创”活动以来发生的喜人变化: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双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得力,变化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

心理科学杂志社投稿须知

1、心理科学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包括普通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应用心理、 研究方法、教学研究等)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告、论文、综述等。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 2、心理科学投稿要求:必须同时通过邮局寄送书面稿到编辑部和通过Email发送。来稿请用Microsoftword软件编辑和保存。具体如下: 2.1书面稿请采用打印稿(1.5倍行距A4纸)。Email稿必须以“投稿-作者-题目-日期”格式作为 文件的题目和邮件主题。比如:“投稿-张三-关于...的研究-20030125” 2.2心理科学杂志以脚注的形式给出第一作者最常用的Email地址便于联系和学术交流。 2.3如果来稿中使用了问卷、量表还须附上所使用的问卷或量表。 2.4请另页给出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件地址等并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年龄毕业院校学历职称专业现从事研究领域已发表专著及论文等)。来稿 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3、心理科学撰稿须知: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题文相符论点明确论 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简明。综述性稿件应内容新颖并有自己的观点。具体如下: 3.1文题:限20字以内(包括副标题)。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3.2摘要和关键词 3.2.1研究报告与论文请附200字以内中、英文摘要(用第三人称过去式写)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特别注意:中文和英文必须内容对应相符。 3.2.2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 3.2.3心理科学为方便审编请另页给出完整的中文和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除研究报告和论文外的所有来稿都请在文后附中文和英文文题、作者姓名。 3.2.4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 3.3字母符号: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样本总数用N样本数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 为χ2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以上符号均为斜体。 3.4标题层次一级用“1”二级用“1.1”三级用“l.1.1”标题仅限三级。余类推。 3.5表和图 3.5.1凡是用文字已经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已用表或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需 摘其要点即可。 表和图不要重复表达同一内容。 3.5.2表格:要求设计科学简洁明了。请尽量使用三线表不用竖线。 3.5.3插图和照片所有插图一式2份一份附在行文的插图处一份单独另页附在文后或装入图袋。图片一律采用激光打印机打印。照片应层次清晰反差好;显微镜照片应在圈内给出长度标尺。 3.5.4请注意将图中的坐标名称、字符、数码标示清楚并在图下方标出图号及名称。图线名称 用汉字。 3.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期刊:编号著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著作:编号著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编号著者.题名.见(英文用In):编者姓名.论文集名1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简报格式模板范本(精选多篇)

简报格式模板(精选多篇) 工作简报 第13 期 广河一中办公室主编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激情燃烧希望励志赢来希望 广河一中代表队在全县中小学第六届“希望杯”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囊括多项第一 “再见了令人难忘的运动场!再见了令人可爱的运动员们!再见了令人可敬的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们!再见了令人尊敬的志愿者们!让我们下一届运动会再相逢!” 当教育工委书记马海明同志宣读到“广河一中团体总分176 分,名列初中组第一”时,运动场上沸腾了,一中的运动健儿们把带队教练一个个的抱起来,欢呼着,描绘出了一幅最美最充满激情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上,他们谱写了最亮丽的青春,书写了最真挚的师爱,绽放出了最温暖的光芒??全县中小学第六届“希望杯”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全县28支代表队的运动健儿们龙腾虎跃、比拼搏击,角逐26 个项目,用毅力、汗水、泪水诠释了“体育精神”。 专业资料 为了在此次运动会中取得好的成绩,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备战,党 -1- 支部书记马永清同志亲自挂帅,选挑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精心训练选拔的24 名运动员,来角逐比赛中的17 个项目。 比赛中,我校24 名运动健儿个个如骏马奔腾,又似蛟龙腾空,轻盈的身影与铅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交相辉映,在下焕发着朝气与活力。无论是在100 米、200 米、800 米、1500米、4×100米跑,还是在跳高、跳远、投掷铅球。运动健儿们都用他们矫健的身影谱写出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脚崴了,忍着痛坚持不懈。他们为学校而战,为梦想而赛,他们把汗水洒在地上,把拼搏留在了心间!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10, 1426–143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1426 1426 ·研究构想(Research Plan)· 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田学红1 杨 群1,2 张德玄1,2 张 烨3 (1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杭州 310036) (2杭州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实验室, 杭州 310036) (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认知和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 人类拥有一种普遍性的道德直觉, 它是一种可能同时包含道德知识和情绪情感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决定人们对一个道德违反情境作出快速的判断。据此, 本文就如何深入揭示道德直觉的加工机制提出了研究构想, 研究将首先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 探索当认知功能受抑制后人们的道德加工的特点, 初步探索道德直觉存在的可能性; 然后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从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上探讨道德直觉的时程加工机制; 最后采用侧向化运动准备电位指标, 进一步探索道德直觉和基本厌恶情绪的分离。 关键词 道德直觉; 情绪直觉; 认知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 分类号 B 849:C91 道德是区分正确和错误行为的信念体系和行为规范。 虽然道德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但它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道德判断的机制也是哲学家, 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关心的重要议题。关于认知和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引发了大量研究, 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还是一个由情绪启动的直觉过程成为当前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对道德判断机制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它将有助于我们对人的道德行为、犯罪行为有更好的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 它对社会规范的制定, 社会秩序的维护, 乃至对司法审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道德判断加工机制的争议 对于道德判断的机制, 从最开始重视理性主义传统, 到转向情绪直觉模型, 最后到整合认知和情绪两个因素的作用, 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 收稿日期:2011-07-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909)。 通讯作者:杨群, E-mail: jane.qunyang@https://www.doczj.com/doc/4b1988331.html, 解释。 1.1 理性推理解释 理性主义道德观认为, 决定某一行为在道德上是否被允许是一个有意识的推理过程, 情绪产生在理性的分析之后。认知系统对道德判断中的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 同时对道德判断中包含的情绪反应进行调控(见图1)。Kohlberg (1981)延续了理性主义道德观的传统, 提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不是由简单的脑发育成熟带来的, 而是由“角色适应”的经验促成的, 抽象推理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能力发展的核心, 而道德判断主要是由推理过程驱使的。根据理性主义道德观, 道德判断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 形成一种支持某一行为的信念或依据; 第二, 将这种依据规范视为适合所有理性主体的一般性规范; 第三, 评价基于这一规范的世界是否是可行的; 最后, 如果可行, 是否愿意将这一规范应用到这个世界中去(Bucciarelli, Khemlani, & Johnson-Laird, 2008 )。 理性主义道德观强调抽象推理在道德决策判断中的作用, 有一定的实证依据。道德推理可以被认为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道德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评价, 从而最终作出一种价值判断的有意识心理过程” (Paxton & Greene, 2010), 也就是说,

工作简报格式

工作简报格式 简报,就是情况的简要报道。那工作简报格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是关于工作简报格式,欢迎阅读。 工作简报格式 简报的结构包括报头、报核(或称版面)和报尾三部分。 报头。 位于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三分之一。 它包括的内容有:简报名称居中,用醒目大字印出;简报编号,用小字写在简报名称下面正中位置;编发单位,写在编号下面左侧;印发日期,写在编号下面的右侧。 有的还在左上角加印标志,如内部刊物,注意保存、机密、绝密等。报头下面用一条或两条粗线(报头线),把报头与报核隔开。 报核,又称版面。 由按语、标题和正文三部分组成。 报尾。 报尾下面有一条或两条粗线,称为报尾线。

报尾左端注明发送范围或单位,右端注明印发份数。 报送上级用报送,送给兄弟单位用转送,分发给下级单位用印发。 制作简报分写和编两个环节。 写作简报是采写人员深入实际进行采访和选材,然后写成稿件,提供给编辑人员。 编辑人员将现成稿件经过选择、修改,有时加上按语编辑成简报。 写作简报,首先,要精心设计标题,标题可以是一般性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新闻性标题。 后者一般用正副两个标题。 正标题用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副标题用来说明正标题的来源和依据。 其次,要努力写好正文。 正文一般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正文开头,总领全文,或概述全文中心、主要内容;或概述主要成果、主要事迹。 要能引起下文。 正文主体,一般以叙述为主,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或按逻辑顺序来写。

正文结尾,常用简要文字概括小结,或指出努力方向,或提出要求,或发出号召,也可不要结尾语。 编辑简报,首先,要根据编发简报的目的、要求,选取质量好的文章编入简报,其次,对入选稿件要进行修改,使之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语言简炼。 对其中的事实和数据要进行核实。 有时,对内容重要的简报,编者需要加写按语,以引起重视。 常见的按语有说明性的、提示性的和批示性的,都要能体现领导意图和编者的观点,并要写得简明,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因按语不是指示,要多用商量语气,如供参考、请加以研究等。 简报的编写,选材要精、要准确、要真实,篇幅上要力求短小精悍,报道要迅速及时。 工作简报范文 (第期) 车站办公室编年5月10日 旅客赞扬我站文明礼貌服务好 我站最近陆续收到200多封表扬信,表扬我站文明礼貌服务好。 封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件,有的是国际友人寄来的,有的是归国华侨写的,更

心理科学进展文献著录格式

《心理科学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出版年制)详细要求 本刊来稿从即日起废止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APA的著者-出版年制。详细规定请查阅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年第5版。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如: Dell(1986)基于语误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音韵编码模型,…… 汉语词汇研究有庄捷和周晓林(2001)的研究。 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如: 在语言学上,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们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按照汉语的传统分析方法,汉语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胡裕树,1995;黄伯荣,廖序东,2001)。 音韵编码模型假设音韵表征包含多个层次(Dell,1986)。 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方式。 总体要求 1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完全一致。 ?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正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的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引用。 2 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确和完备。 3 文献列表的顺序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姓相同,按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著者姓和名相同, 按出版年排列。 ?先列中文文献,后列英文文献。 ?相同著者,相同出版年的不同文献,需在出版年后面加a、b、c、d……来区分,按文 题的字母顺序排列。如: Wang, M. Y. (2008a). Emotional…… Wang, M. Y. (2008b). Monitor…… Wang, M. Y. (2008c). Weakness…… 4 缩写 chap. chapter 章 ed. edition 版 Rev. ed. revised edition 修订版 2nd ed. second edition 第2版 Ed. (Eds.) Editor (Editors) 编

工作简报格式和写法(一)

工作简报格式和写法(一) 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传递信息、交流宣传的一种简短的带有新闻性质的文书材料。相对于文件,简报在编排格式、编发内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交流性、指导性、灵活性、及时性等特点,因此简报经常又可称为“动态”、“通讯”、“简讯”、“情况反映”、“内部参考”等等。可以说,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消息报道等。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 一、简报的特点。简报不是一种文章体裁。刊登的文章可以是报告、专题经验总结,也可以是讲话、消息等。因此,把简报看成独立的文体,或者看成工作报告都不妥。另外,简报也不是一种刊物。尽管许多时候简报容纳内容比较多,从形式上看像一份刊物;但很多时候简报只是有短短几页、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因此并不和刊物完全相同。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简报具有一般报纸的新闻特点,要求有比较强的时效性,虽然也可以编入其他文章,但都是附属于此而存在;而刊物的时效性则远远不及简报。因此,可以说简报不是“刊”,而是“报”。把简报与一般报纸杂志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简报是一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内部小报,与一般报纸

的共性就是具有新闻性时效。但是它又有自身特点: 1、内容专业性强。公开的报纸一般是综合性的,内容广泛,各方面新闻都有,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工农商学兵各行业,有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的新闻等等;另外除了新闻还有文艺作品。这样,它可以满足各阶层不同读者的需要,有宣传政策发布消息传播知识和陶冶性情等多方面作用。简报则有不同,它一般由有关单位或者部门主办,专业性比较明显。对一般读者来说,能使他们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增强责任感;对领导机关来说,能够及时掌握工作信息,在作出决策决定时作为参考。另外简报的发送范围也比报纸杂志刊物小的多,一般只是在内部发送。 2、篇幅比较简短。简报顾名思义,简就是区别于其他报纸刊物的最显著特点。一期简报可以只刊登一篇文章,几段信息,或几篇文章几千字篇幅,读者可以用很少的时间读完,符合紧张的工作节奏要求。因此,也就决定了简报的语言必须精炼简明,不能繁文缛节,不能把简报搞成文学作品。 3、简报仅限于内部交流。一般报刊杂志是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没有必要保密,读者越多越好,因此其内容要求就要符合不同阶层的阅读对象需要。而简报则不同,一般它只是在编发简报的机关管辖范围内部各单位之间交流,不宜公开,有的还需要进行保密,更不能公开传播。工作简报往往只能送给某一级机关或者某一级领导阅看,不能任意扩大

心理科学进展探讨

语义启动模型以及启动范围 王青杨玉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记忆模型。同时对启动效应可以激活语义知识的范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启动效应,激活扩散,复合线索模型,分布记忆模型启动范围。 分类号 B842 1 前言 语义知识的组织作为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为心理学家所关注。自从Meyer 于1971年介绍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方法后,语义启动的范式为研究语义知识的组织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它已经成为记忆和语言心理学研究中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因为语义启动作为一种即时(on-line)的方法,它比那些延时(off-line)的方法,例如要求被试列出词汇语义特征或者判断词汇语义特征的重要性等方法,更能相对有效的测量出词汇通达后理解系统中的哪些信息可用。 2 理论概述 一个启动刺激词对随后出现的相关目标词在发音或词汇确认上的促进作用最初被描述为“联想的效应”或者“语义的效应”。对启动效应机制的探讨上,主要集中在3类模型上:2.1 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Collins和Loftus (1975),Quillian(1967)提出了第一个关于语义启动的模型——激活扩散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记忆是由许多相互联结的结点组成的网状结构。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概念,概念的所有特征都存储在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结点上,所以对概念的表征是一种局域性表征(local representation)。当启动刺激词出现时,与之相应的结点被激活,同时这种激活扩散到相邻的有关概念结点上。同一结点的激活可以累加。当与启动刺激有关的目标刺激出现时,由于目标词的结点已经得到了预激活,此结点的激活阈限下降,所以出现了启动效应。激活量是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联结关系数量和强度的函数。网状结构中相关结点的激活,随着时间和概念间距离的延长而有所延迟[1]。? 对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有联想关系的启动效应,激活扩散模型给了很好的解释。但是对于启动效应和联想关系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果。张卫等(1994) 收稿日期:2001-06-26

心理学期刊汇总

心理学、教育学期刊相关信息 学术论文分为五类: 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下同,见附录)。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见附录)。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发表的论文。

CSSCI 来源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各学科门类排序前10名)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中华精神科杂志 0.924 中华医学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0.835 中华医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73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728 中山医科大学 网投 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3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32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心理学报 0.343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学科学进展 0.207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科学 0.2056 中国心理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765 北京师范大学 不详 有 心理学探新 0.1188 江西师范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084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应用心理学 0.0833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007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不详 大众心理学 0.0055 华东师范大学 不详 不详

心理学期刊汇总

心理学、教育学期刊投稿相关信息(不断更新中。。。。) 前言:时间有限,知识甚少,很多漏洞,俺抛个砖头,亲们的玉抓紧一起砸起来啊!!!! 学术论文分为五类: 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下同,见附录)。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见附录)。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发表的论文。

CSSCI来源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各学科门类排序前10名)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刊名影响因子主办投稿方式版面费中华精神科杂志 0.924 中华医学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0.835 中华医学会书面稿和网投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73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书面稿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728 中山医科大学网投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3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32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刊名影响因子主办投稿方式版面费 心理学报 0.343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网投有 心理学科学进展 0.207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网投有 心理科学 0.2056 中国心理学会书面稿和网投有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765 北京师范大学不详有 心理学探新 0.1188 江西师范大学书面稿和网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084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书面稿无 应用心理学 0.0833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书面稿和网投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007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书面稿不详 大众心理学 0.0055 华东师范大学不详不详

工作简报的格式与范文

工作简报的格式与范文 1.概述 工作简报又称情况简报、工作动态等,是简报的一种,用于反映本部门、本系统在一段时期内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起到相互交流、启发的作用。 工作简报是各种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内常用的一种文体,实 际上是一种小型的内部刊物或信息通报。 2.写作要点: 工作简报(工作动态、情况简报)由报头、报身(报核)、报尾三部分组成。 (1)报头 报头正中是醒目的“工作简报”(“工作动态”、“情况简介”)为标题。标题下由括号标明编发号。另外,还要标明编制单位(机关)、编发日期。 (2)报身 报身也称“报核”,是工作简报的主体部分。工作简报的主体部分,可以是专就某一工作的进展、动态而写成专题报道(专题简报), 也可以是包括多种简讯、情况报道的“综合简报”。因此,工作简报的写法也有各种变化;仅报道某一专门工作的“报核”,要采用“专题综述”的写法;包括多种信息、情况的,应采用小标题分述法(在“报核”开头可有内容提要或编者按)。 (3)报尾

在报身下方间隔横线下方,写明主送、抄送单位,增发单位,印发份数。 简报要及时,文字要精练、准确,不要有过多的过程叙述和议论。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简报范文 XXXX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XXX年XX月XX日 省“双创”工作专家组在临我市检查指导 为促进我市“双创’,工作更加深入开展,省文明委组织了由省建设厅原纪检组长XX同志,省文物局原局长XX同志,《大河报》原主编XX同志,省文明办创建处副处长XX同志,省旅游局文明办主任XX同志,省环保局高级工程师XX同志,省农大林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XX同志,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XX同志,郑州大学旅游学院教授XX等同志组成的“双创”工作专家组,于7月5日下午来到我市,对我市的“双创’,工作和“三件实事”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当日下午,我市在篙山饭店新闻发布厅召开“双创”工作情况汇报会,向专家组汇报我市的“双创”工作和“三件实事”的落实情况。会议由市委副书记XX同志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XX同志向省“双创”工作专家组作了专题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XX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我市开展“双创”活动以来发生的喜人变化: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双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得力,

心理科学进展投稿模板

论文题目——2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正文小5号楷体□□□□□□□□□□□□□□□□□□□□□□□□□□□□□□□□□□□□□□□□□□□□□□□□□□□□□□□□□□□□□□□□□□□□□□□□□□□□□□□□□□□□□□□□□□□□□□ 关键词□□□□□,关键词内容小5号楷体,□□□□□。 1 一级标题——4号宋体左对齐 □□□□□□□□□□□□□□□□□□□□□□□□□□□□□□□□□□□□□□□□□□□□□正文用5号宋体,所有英文都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用17磅□□□□□□□□□□□□□□□□□□□□□□□□□□□□□□□□□□□□□□□□□□□□□□□□□□□□□□□□□□□□□□□□□□□□□□□□□□□□□ 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左对齐 □□□□□□□□□□□□□□□□□□□□□□□□□□□□□□□□□□□□□□□□□□□□□□□□□□□□□□□□□□□□□□□□□□□□□□□□□□□□□□□□□□□□□□□□□□□□□□□□□□□□□□□□□□□□□□□□□□□□□□□□□□□□□□□□□□□□□□□□□□□□□□□□□□□□□□□□□□□□□□□□□□□□□□□ 1.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左对齐 □□□□□□□□□□□□□□□□□□□□□□□□□□□□□□□□□□□□□□□□□□□□□□□□□□□□□□□□□□□□□□□□□□□□□□□□□□□□□□□□□□□□□□□□□□□□□□□□□□□□□□□□□□□□□□□□□□□□□□□□□□□□□□□□□□□□□□□□□□□□□□□□□□□□□□□□□□□□□□□□□□□□□□□□□□□□□□□□□□□□□□□□□□□□□表题——小5号黑体 表文、图题、图文——6号宋体 统计符号——斜体 致谢□□□□□□□□□□□□□□□□□□□□□□□□□□□□□□□□□□□□□□□□ 参考文献——5号黑体居中 1 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中文用6号宋体。

工作简报模板完整格式

工作简报模板完整格式 工作简报又称情况简报、工作动态等,是简报的一种,用于反 映本部门、本系统在一段时期内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起到相互交流、启发的作用。工作简报是各种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内常用的一种文体,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的内部刊物或信息通报。以下是关于工作简报模板完整格式,欢迎阅读! 工作简报模板完整格式【1】 计划 了解你的听众,如他们的背景、需要、甚至演讲的地点。 对小学生作的简报,要活泼简明;对大学生作的简报,要清楚而不含糊。 在会议室作简报,可以讲得快一点;在学校的礼堂简报,因为回音的影响而要慢慢讲。 当时间不够,就要对内容有所删减。 所以要事前计划可以怎样放弃而不会遗漏最重要的内容。 准备 先设立主题,然后是这个简报的各个目的;之后开始写大纲、衔盖的范围。 简报应该鼓励讲者和听众的互动,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并鼓 励他们作出回应。 发表

现今发表简报,都会借助简报软件,而很少印出或手写投映片,所以在发表时要好好熟习。 避免在简报上引入过量的动画,以免听众分神。 如果简报内容对听众很重要,可以考虑把讲稿放在每一张投映片的笔记栏内,并把全份投映片连同笔记打印交与听众。 工作简报范文 全市住房保障工作调度会召开 为进一步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确保完成xx年公租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各项目标任务,3月25日上午,市房产局(市住保办)召开全市住房保障工作调度会,市房产局局长、市住保办主任陈礼红出席了会议,并对今后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各县区住房保障部门分管负责人、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各县区汇报了今年第一季度公租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建设(含 基本建成)情况,住房租赁补贴发放进展情况、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专项分配情况,xx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及下一步整改计划等。 对住保办对xx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进 行了通报,就下一步整改提出了具体意见;对保障房专项分配、住房租赁补贴发放、信息公开等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 会议要求:一是把握工程进度。

实验心理学内容汇总修订稿

实验心理学内容汇总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贡献费希纳——奠基人 1.费希纳定律:S=KlogR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 数之积 2.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冯特——创始人 1.把心理现象(感知觉,注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3.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艾宾浩斯——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 1.发现并证明实验法在整个心理研究中都是有效工具 2.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材料 3.新的测量方法—节省法 4.遗忘曲线 2.非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区别(各自特点)特点)非科学方法的特点:1.听信权威 2.注意凝聚 3.先验科学方法的特点:1.经验观察2.自 我校正 3.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特点:直接和描述性 缺点:①无法对因果关系做出推论②提供的资料不充分③其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④观察法本身不一定客观无偏 2.相关研究法——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优点:①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②经济 实验控制——泛指对实验精度的一切保障工作,以保证应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①尽量消除无关变量②尽可能加以平衡 4.试验心理学研究基本程序 1.确定课题 2.选择被试 3.确定实验控制 4.数据整合 5.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 1.自变量分类 自变量——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1.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2.操作定义 ——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布里奇曼) 3.口语记录 ——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被试对主试提出问题所作回答的记录 4.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 ——指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 5.额外变量的控制方式变量的控制方式 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 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 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 5.统计控制法 6.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典型的额外变量) 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的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 要求特征——被试会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7.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8.内部效度&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8.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心理学进展型综述文章写作要求

心理学进展型综述文章写作要求 怎样才算为一篇好的心理学综述?这一问题足以秒杀绝大多数心理学专业学生。中国心理学会把心理学文章分为实验研究报告、综述论文、理论性论文、方法学论文、个案研究5类。实验研究报告就很熟了,所谓的实证研究主要就是这一类,当然也包含一部分的方法学论文和个案研究。方法学论文主要是介绍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属于心理测量学专业范畴。个案研究给人的第一反应是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研究,在质性研究中也较常见。理论性论文更综述论文最像了,都是按内在逻辑关系编排文章结构,但不同在于理论性论文引用文献的目的是建构自己的理论,会对他人的研究以极明晰的方式加以区分,并给予犀利的批判,不破不立嘛,不过话说国内这种文章所见甚少。 最后是才是千呼万唤死出来,犹抱琵琶扮遮面的 关键词:综述文章: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以及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综述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包括以下内容:对问题进行定义;总结以前的研究,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现状;辨明文献中各种关系、矛盾、差距及不一致之处;建议解决问题的后续步骤。 按老师的说法,综述文章一般有两类,一类就是所谓的综述,更准确的说是堆砌,把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一个整理,告诉大家这个东西现在是这样的;一类是所谓进展,进展应更具指向性,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并指引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个人感觉介于理论性论文与综述之间,《心理科学进展》就是这种风格,并且要求严苛,但却对如何写出一篇合格的进展型综述给出了最好的说明。 这本期刊要求你在投稿之前先要更具他提供的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并附在文章的最前面,不然直接拒稿。他的检查项目包括: 1 中文期刊是否发表过类似的综述评论? 2 是否有类似的外文综述评论?如果有,请列出,并说明你们之间有何实质性区别。 3 请描述本综述评论的创新性贡献,即作者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并在正文中用蓝色标记出来。 4 摘要是否有实质性内容? 5 除作者外,是否请过同事(同学)对论文进行挑剔性阅读? 6 是否对照过网站上的“投稿指南”逐项检查论文的各个部分? 7 是否存在引用别人的观点或工作时却没有注明出处? 8 文后的参考文献与文中引用的文献是否一一对应? 9 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10 参考文献是否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1 英文文题和摘要是否请英语好的专业人士把关? 12 作者信息是否删除?包括word文档属性中的作者与单位、基金号、英文摘要中的作者与单位等。 华丽丽的12条秒杀技!其中比较好办的是第1、4、5、7、8、9、11、12条,按要求做便可,比较难办的是2、3、10。这三条之间也具有一致性,体现在对外文的使用方面,因为第2条的存在,使得我们不可能只是把老外的综述文章翻译整个翻译过来,或几篇类似的做个拼凑,而是要真正去读他们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自己的东西,这就体现在第3条的要求上,而第10条说

公司工作简报格式

公司工作简报格式 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传递信息、交流宣传的一种简短的带有新闻性质的文书材料。有关公司工作简报格式,请参考下面 工作简报格式和写法 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传递信息、交流宣传的一种简短的带有新闻性质的文书材料。 相对于文件,简报在编排格式、编发内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交流性、指导性、灵活性、及时性等特点,因此简报经常又可称为动态、通讯、简讯、情况反映、内部参考等等。 可以说,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消息报道等。 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 一、简报的特点。 简报不是一种文章体裁。 刊登的文章可以是报告、专题经验总结,也可以是讲话、消息等。 因此,把简报看成独立的文体,或者看成工作报告都不妥。 另外,简报也不是一种刊物。

尽管许多时候简报容纳内容比较多,从形式上看像一份刊物;但很多时候简报只是有短短几页、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因此并不和刊物完全相同。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简报具有一般报纸的新闻特点,要求有比较强的时效性,虽然也可以编入其他文章,但都是附属于此而存在;而刊物的时效性则远远不及简报。 因此,可以说简报不是刊,而是报。 把简报与一般报纸杂志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简报是一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内部小报,与一般报纸的共性就是具有新闻性时效。 但是它又有自身特点: 1、内容专业性强。 公开的报纸一般是综合性的,内容广泛,各方面新闻都有,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工农商学兵各行业,有城市乡村国内国外的新闻等等;另外除了新闻还有文艺作品。 这样,它可以满足各阶层不同读者的’需要,有宣传政策发布消息传播知识和陶冶性情等多方面作用。 简报则有不同,它一般由有关单位或者部门主办,专业性比较明显。 对一般读者来说,能使他们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增强责任感;对领导机关来说,能够及时掌握工作信息,在作出决策决定时作为参考。

工作简报格式【可编辑版】

工作简报格式 工作简报格式 简报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用于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传递信息的一种简短的有一定新闻性质的文书材料。简报格式一般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报头报头一般占首页三分之一的上方版面,用间隔红线与正文部分隔开,报头内容有:报名:简报、简讯,一般用大字套红,醒目大方。期数:排在报名的正下方,有的连续出,还要注明总期数,总期数用括号括入。编号:排在报头右侧的上方位置。编发单位:排在横隔线的左上方位置。印发日期:在横隔线的右上方位置。密级:如:机密、绝密、内部刊物等排在报左侧上方位置。正文就是选刊的文章部分。编排原则是: ①各篇文章要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某一个问题; ②最突出中心的文章排在前头; ③每篇文章疏密间隔要恰当,标题字大小要一样。报尾在末页的下方,用两条平行线框住,左侧写报、送、发单位的名称或个人姓名、职务、右侧写本期印发份数。样本:狠抓四个坚持高效推进公开树立国土资源部门良好社会形象省国土厅以打造阳光国土、法治国土、责任国土、服务国土为目标,狠抓四个坚持,促规范上水平,全系统政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土资源事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一、坚持高度重视,真正把政务公开摆上重要位置。注重在三个纳入上求突破见成效。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部门均成立政务公开

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和联络员;每年党组听取一次专题汇报,研究重大事项;坚持协调联动,逐级抓带,真正形成单位领导亲自抓,处室专人协调抓,监察部门督促抓的良好局面。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全系统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考评体系,设立权重分值;每年与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通报,对推进迟缓的进行督促鞭策,切实树起抓公开就是强服务、抓公开就是树形象的意识。纳入督办事项办理。每年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全面谋划,做到年初有部署、季度有安排、每月有检查,还将政务公开工作列为年度目标分解要点内容,对政务公开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分工责任,确保把群众关切事项依法办理、公开到位。 二、坚持丰富内容,切实让政务公开维护群众权益。国土资源部门职能覆盖广、被关注度高,只有突出重点、亮出底牌、阳光运行才能赢得威信。围绕中心来公开。通过业务咨询、在线调查、开听证会等方式,坚持做好双保工程、土地整理、保障住房、找矿突破等17项重点工作情况的信息公开,让群众了解国土资源部门中心是什么、现在干什么,目前全系统共开展业务类咨询60余次,收到调查反馈1300多票,对群众掌权知情、部门民主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规范内容来公开。建立包括农用地转用、矿业权审批等内容的公开目录;将15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大厅办理并及时公布办理结果;严格制定审批程序,对用地用矿等审批事项,逐项制定办理规程,做到了职责明确、公开规范,赢得社会广泛好评。突出征地来公开。在办理农转用和土地征收等审批事项过程中,注重把握三个节点:一是公开要规范。督促各级政府认真做好前期调查,履行公告、告知、论证等程序。二是报件要齐全。督促各单位报卷要按照指定目录,做好补偿方

工作计划简报模板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学习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瑞虎离去,祥兔来临。新年的喜气和活力还是余寒未尽。每位同学都带着狂热的笑容回到学校,整个校园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在这股气息的笼罩下那现代化夹杂着古朴的优雅的建筑和那荡起微微波漾的湖面显得更加的美丽。为了让这份美丽永葆下去,我们学习部将更加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服务。 为了让我部人员更能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更加完善我部的工作职能,更好地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部现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干事的培训 (一)工作培训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工作,干事们对我们部门的常规工作已经熟悉。然而,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我们将再用一学期来锻炼干事们。同时我们也会对干事们进行管理方法和公文写作方面的培训。我们一直坚信干事们会为我们部门创造辉煌继续添砖加瓦。 (二)思想交流 针对干事们提出的问题大家进行探讨,让大家在交谈中更加了解互相熟悉培养默契。通过干事和各班学习委员,充分了解同学学习上遇到的各种情况,努力发动广大同学为学习部开展工作提供帮助,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尽可能多开展有利于学习的各项活动。 一、对早晚自习的检查

学习部的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在对各个班级的早晚自习检查方面。然而,在这些工作中,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部门自己做好工作,我们还必须要积极主动的联系各个班级的学习委员,因为他们也是我们一部分。在检查早晚自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有很多。首先,我们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为工作而努力。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秉承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没有特殊。最后,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一丝不苟,小心、认真的对待工作中的细节。 在早晚自习的检查工作中,我们必须要积极主动,无论是我们部门自己检查还是配合学校检查,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工作中,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信息反馈 作为学院的一个部门,我们要对学生、对学院、对学校负责,做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作为一个日常部门,我们需要把我们每周检查的数据做好汇总,然后交给每个年纪的辅导员,让他们及时的发现各个班级的学习动态,了解各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出勤情况。并且坚持每周召集各个班级的学习委员,让他们也了解本班和其他班级的学习情况,对好的现象继续发扬,对不好的现象及时的改正,发挥我们学习部的工作职能。 三、部门主要活动 1.我们部门将会在我们学院举办一个寻找“四会达人”的活动。四会达人即“三笔字”、“普通话”优秀的学生。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学院的师范生的各种教师技能,因此四会达人会去指导师范生的“三字一话”。 2.组织上学期在演讲比赛中的获胜者来在学院进行一次模拟辩论赛。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我们学院挑选出参加学校的辩论赛的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