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

介绍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全

面发展。通过体育课程,学生可以研究到众多的运动技能,提高身

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内容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技能:学生将研究各种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如跑步、

跳跃、投掷和接球等。通过反复的练和指导,学生可以掌握这些技能,并在体育比赛中展示出色的表现。

2. 身体素质:体育课程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等。通过有计划的体育训练,学生可以提高

身体的各项素质,保持健康的体魄。

3. 视觉与听觉训练:视觉和听觉是体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感官

能力。体育学科教学将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视觉

和听觉能力,例如通过追踪目标、辨别声音来源等训练项目。

4. 理论知识:除了实践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外,体育学科还

包括一定的理论知识。学生将研究有关运动规则、策略、战术和比

赛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应对能力。

5. 体育伦理: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伦理观

念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将研究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价值观,以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体育运动员。

6. 体育项目:体育课程还将涵盖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并参与到相关的训练和比赛中。

结论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

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运动技能、

身体素质、视听训练、理论知识、体育伦理和不同的体育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并发展出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 一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原地一(二)列变二(四)列 4原地二(四)列变一(二)列 5、各种看齐 6图形走 二、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3、自然站立起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障碍跑 三、投掷 1、正面轻物掷远 2、正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后左右滚动 4、前滚翻及各种练习 二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跑步、便步、 4、队形变换 5、原地一(二)路和二(四)路互变 二、走与跑 1、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2、各种方式的走跑 3、自然站立起跑 4、障碍跑 5、 30米快速跑 6、400米走跑交替 三、投掷 1、各种滚、抛、投、推动作练习 2、侧面轻物掷远 3、侧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滚翻成蹲撑 三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50米快速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三、跳跃

1、单双脚跳 2、双脚连续跳上跳下 3、跑几步单脚起跳触悬垂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仰卧推起成桥 2、纵叉、横叉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四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后蹬跑 4、400米耐久跑 5、50米快速跑 6、障碍跑 二、技巧 1、跪跳起 2、仰卧推起成桥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6、简单的组合动作 三、武术: 1、基本手型 2、人体部位的运动方向 3、武术操 4、基本功 5、基本动作 四、篮球 1、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五年级 一、走与跑 1、高抬腿跑、后蹬跑 2、耐久跑 3、50米快速跑 4、障碍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4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三、跳跃 1蹲跳起 2、蛙跳 3、跑几步单脚起跳越过障碍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跪跳起 2、男生头手倒立女生肩肘倒立 3、靠墙手倒立 5、仰卧起坐 6、组合动作 六年级 一、小篮球 1、各种运球 2、传接球

体育课教学内容

体育课教学内容 体育课教学内容 1. 体育课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 2.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水平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基本运动技能训练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等 •田径运动:短跑、跳远、投掷等 •游泳:蛙泳、自由泳、仰泳等

•武术:基本动作、套路训练等 团队活动和合作训练 •小组对抗: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 •排队游戏: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同伴合作:双人长绳跳、夹球等 健康教育和体育知识 •身体保健知识: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饮食健康等•运动安全知识:摔倒急救、防护措施等 •体育历史文化:奥运会、优秀运动员等 4. 体育课的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评价”教学法 •教师示范正确技巧和动作要领 •学生进行练习和模仿 •教师对学生动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小组合作教学法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和比赛 •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多元评价教学法 •考核学生的技能、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观察评价等 5. 体育课的教学特点和注意事项 •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 •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 以上是关于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简要阐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团队合作和健康意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安全健康。体育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得到充分重视。 6. 体育课的教学资源 •运动场和体育设施:如操场、篮球场、游泳池等 •器械和器材:如篮球、足球、跳绳、哑铃等 •教材和参考资料:如体育教科书、教学视频等 •在线资源和平台:如体育教学网站、教学APP等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 介绍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全 面发展。通过体育课程,学生可以研究到众多的运动技能,提高身 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内容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技能:学生将研究各种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如跑步、 跳跃、投掷和接球等。通过反复的练和指导,学生可以掌握这些技能,并在体育比赛中展示出色的表现。 2. 身体素质:体育课程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等。通过有计划的体育训练,学生可以提高 身体的各项素质,保持健康的体魄。

3. 视觉与听觉训练:视觉和听觉是体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感官 能力。体育学科教学将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视觉 和听觉能力,例如通过追踪目标、辨别声音来源等训练项目。 4. 理论知识:除了实践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外,体育学科还 包括一定的理论知识。学生将研究有关运动规则、策略、战术和比 赛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应对能力。 5. 体育伦理: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伦理观 念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将研究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价值观,以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体育运动员。 6. 体育项目:体育课程还将涵盖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并参与到相关的训练和比赛中。 结论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 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运动技能、

身体素质、视听训练、理论知识、体育伦理和不同的体育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并发展出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教学内容大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 2.迎面接力跑` 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2) 二、基本部分:(28’) 1.向后转(齐步) (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 (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 2.迎面接力跑 (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 (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 (3)要求: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臂交叉跳绳 2.游戏:截住空中球 教学任务:1.掌握臂交叉跳绳的方法,发展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 2.通过截住空中球游戏,培养机智、反应和传接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四面转法,横队齐步走。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绳操6节。 (1)伸展运动:预备姿势:立正两手握绳两端(将绳对折成短绳),同时下垂于体前。 1横绳前平举。同时左脚侧出一步。 2横绳上举挺胸。 3还原成1的姿势。 4还原成预备姿势。 5678同1234,但方向相反。

体育教学内容

? 第二章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基本体操教材由三部分组成:队列和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 (1)队列和队形——①向右(左)转走;②向后转走;③行进间列队、并队走;④行进间分队、合队走。 (2)徒手操和轻器械操——①徒手操:小学生广播体操;②轻器械操:棍棒操(共八节)。 第三章田径教学内容介绍 3.田径教材的教学内容 ?(1)跑 ①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快速起动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攻克堡垒”游 戏;障碍赛跑;不等距离的追逐跑) ②发展耐力跑能力的练习(包括:自然地形跑;定时跑;定距跑) ?(2)跳跃 ①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方式跳绳;跳竹竿:“协同跳”游戏;摸高跳) ②跳高(包括:跨跳练习;助跑起跳,直腿摆动坐上跳箱;急行跳高) ③跳远(包括:立定跳远;“青蛙跳荷叶”游戏;助跑几步,一脚跳起双脚着地;急行跳 远) ?(3)投掷 ①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包括:滚;抛;掷;投;推;撇等) ②发展掷远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肩上投掷;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背后过肩 投掷;推掷实心球等) ③发展投准能力的练习(包括:固定目标投准;活动目标投准) ?第四章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3.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 ?(1)技巧 ①各种滚动与滚翻动作(包括:发展滚动能力的练习——握踝前后滚动、抱球前后滚动、 夹物前后滚动、抱头直体左右滚动、抱球直体左右滚动、抱头屈体左右滚动、抱球跪撑屈体左右滚动、屈肘跪撑左右滚动、抱脚团身左右滚动等;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前滚翻、双脚夹球前滚翻、双手抱球滚翻、一手抱球,一手支撑前滚翻、双手抱球肩侧前滚翻、跳箱盖上前滚翻、滚翻时低头,以单肩支撑由高处向下前滚翻、连续前滚翻、

体育课教学大纲

体育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1.课程性质: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修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地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1.理论课 面向全体学生,以传授体育基本理论与各运动项目运动理论为主,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程。 理论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体质与健康以及各项目知识介绍。

(1)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是:心肺复苏术、体质与健康。 (2)运动项目理论主要内容:各类运动项目特点、起源及发展的介绍, 2.基础课 面向一、二年级全体学生,结合学校场地条件和师资情况,以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为主结合身体素质练习开设的课程。 主要内容:第九套广播体操、排球基本技术、太极拳、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 3.课时安排 总学时为112学时,第一、四学期各24学时,第二、三学期各为32学时。 三、教学安排及内容 各类教材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 (一)理论

(完整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当前是:全文显示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提高学 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不断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能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能不断地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地体育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理解解和习惯一定的社会规范,学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已的行为,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谁知性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 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3.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4.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5.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与科学锻炼的方法。 三、课程基本理念

体育课教材内容

大一體育課教材內容 單元一 一、適性教學: 1.體育活動之原理 2.運動對人體心生理之基本影響 3.教科教育之目的與規範 二、準備運動: 1.伸展操:可動性大小關節之繞環、壓迫、反張 2.制式體操:下肢運動、上肢運動、括胸運動、體側運動、轉體運動、腹背運 動、腹腰運動、平均運動、跳躍運動、調和運動 3.三分鐘小跑步:原地或繞行單元二:游泳教學一、水中適性:泳池深度感覺、口式吸吐氣練習、水母漂練習二、自由式:自由式也叫捷式。 1.把頭平放水中,只在換氣時左右擺動。最好儘量減少換氣次數(注意電 視中常有的游泳比賽時選手的游法,很少換氣) 2.增加兩臂揮動的力量,正確的是以S形划水,這樣手臂和水阻力加大,距離 加長。一臂入水後,先是拉水,至腰以後,就開始推水。這樣一拉一推身 體就被牽引迅速前進。 3.腳踢要有效率:不停而又均勻地踢出白色水花。當然很累,可以先練習在游 泳池邊踢水,踢到耐力夠又姿式正確。結合手臀動作後就可以游得自由式 既快又漂亮!試試看。 三、蛙式 1.收腿收腳,伸腿伸腳,停一拍、換氣 2.不換氣時: 分手腿不動,收手收腿,伸手夾腿停 3.換氣時: 抬頭分手腳不動,低頭收手收腳, 4.伸手分腿夾腿停 5.抬頭換氣腳不動,收分夾腿伸手停四、仰式 1.輕輕鬆鬆躺著然後重心放在脖子上以脖子為中心旋轉肩膀腳踢水踢得好 重心才會穩 2.踢水要用大腿的力氣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腳掌往上踢的時候膝蓋微曲 以不出水面為原則腳掌部份則是往上踢時腳板壓平踢出的水花像沸騰中的 開水往下踢的時候以放鬆的姿勢下壓 3.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訣竅就是韻律感或稱節奏感,等妳腳踢得會讓身體穩 穩的前進時再來學手及身體協調動作 五、蝶式 1. 壓胸:當身體自水面上即將入水時, 胸部向下或向前壓, 此舉會使身體不 致潛入水中太深, 使下一個動作, 不管是否換氣, 都將較為輕鬆。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与要求,结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全面实施,在总结我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铜陵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现有体育教学实际条件,经过认真的调查与研究,特修订《铜陵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指导我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文件,包涵对我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我校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一、体育课程性质 大学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以及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把宏观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途径。

体育公选课为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开设的选修课程,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发展学生的体育才能;运动训练课是为校体育代表队及部分确有体育特长学生的开设专项体育训练课。 二、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指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应体现在: 1.运动参与目标: 主动参与体育课学习和课堂运动,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能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并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识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和对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能力、素质指标及运动能力达到一定标准;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掌握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知识以与体育活动时的基本卫生常识;掌握测试体质健康的自我评价方法,并能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 一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原地一二列变二四列 4原地二四列变一二列 5、各种看齐 6图形走 二、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3、自然站立起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障碍跑 三、投掷 1、正面轻物掷远 2、正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后左右滚动 4、前滚翻及各种练习 二年级 一、队列队形 1、齐步走—立定 2、左右转弯走 3、跑步、便步、 4、队形变换 5、原地一二路和二四路互变 二、走与跑 1、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 2、各种方式的走跑 3、自然站立起跑 4、障碍跑 5、 30米快速跑 6、400米走跑交替 三、投掷 1、各种滚、抛、投、推动作练习 2、侧面轻物掷远 3、侧面轻物掷准 四、滚动与滚翻 1、各种压腿、踢腿 2、纵叉、横叉 3、前滚翻成蹲撑 三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 4、各种方式接力跑游戏 5、50米快速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三、跳跃 1、单双脚跳 2、双脚连续跳上跳下 3、跑几步单脚起跳触悬垂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仰卧推起成桥 2、纵叉、横叉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四年级 一、走与跑 1、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2、改变速度的走 3、高抬腿跑、后蹬跑 4、400米耐久跑 5、50米快速跑 6、障碍跑 二、技巧 1、跪跳起 2、仰卧推起成桥 3、前后滚翻 4、前滚翻及两腿交叉转体180° 5、仰卧起坐 6、简单的组合动作 三、武术: 1、基本手型 2、人体部位的运动方向 3、武术操 4、基本功 5、基本动作 四、篮球 1、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五年级一、走与跑 1、高抬腿跑、后蹬跑 2、耐久跑 3、50米快速跑 4、障碍跑 二、投掷 1、双手正面掷实心球 2、双手后抛实心球 3原地侧向投垒球 4原地侧向推实心球 三、跳跃 1蹲跳起 2、蛙跳 3、跑几步单脚起跳越过障碍物 4、跨越式跳高 四、技巧 1、跪跳起 2、男生头手倒立女生肩肘倒立 3、靠墙手倒立 5、仰卧起坐 6、组合动作 六年级 一、小篮球 1、各种运球 2、传接球 3、各种投篮 4、教学比赛 二、技巧 1、跪跳起 2、侧手翻 3、靠墙手倒立

初中体育常用上课内容

初中体育常用上课内容 初一(上学期) 一、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及素质;速度 三、篮球;熟悉球性练习、原地运球素质;腹肌力量 四、篮球;基本站立姿势、移动及行进间运球素质;上肢力量 五、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素质;弹跳 六、篮球;行进间运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素质;上肢力量 七、篮球;考核、双手胸前传接球素质;无 八、排球;正面双手垫球1 素质;弹跳 九、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素质;速度 十、排球;正面双手垫球2 素质;上肢力量 十一、跨越式跳高;5步助跑与起跳衔接的技术素质;弹跳 十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3 素质;腹肌力量 十三、跨越式跳高;5步助跑与起跳技术素质;上肢力量 十四、排球、正面双手垫球4 素质;弹跳 十五、考核;跨越式跳高 十六、排球;考核、正面双手垫球 十七、足球;熟悉球性练习、脚内侧踢球素质; 上肢力量 十八、耐久跑;跑走交替1000--1500m 素质; 上肢力量 十九、足球;脚内侧接球、脚内侧踢球素质;上肢力量 二十、足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 二一、耐久跑;定时跑;男生5分钟素质;上肢力量 二二、技巧;蹲撑前滚翻成蹲立素质;腹肌力量 二三、足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 二四、耐久跑;男生1000m 素质; 上肢力量 二五、技巧;前滚翻成蹲立--后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素质;背肌力量 二六、足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踢球素质;弹跳

二七、耐久跑;考核 二八、技巧;考核;模似 二九、足球’脚内侧踢球素质;上肢力量 三十、技巧;考核 三一、足球;脚内侧踢球、考核 三二、青春期与体育锻炼 初一(下学期) 1、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快速跑;40--60m中速跑,30--50m加速跑 3、足球;熟悉球性练习,脚内侧踢球 4、快速跑;站立式起跑,30--50m加速跑 5、足球;脚内侧接球,脚内侧踢球 6、选用教材 7、快速跑;40--60m中速跑,50m跑 8、足球; 9、选用教材 10、考核;50m 11、足球 12、单杠;跳上成支撑--后摆下 13、足球 14、单杠;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 15、足球 16、单杠;双脚蹬地翻上成支撑 17、选用教材 18、单杠;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 19、单杠考核;两手握杠跳上成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 20、实心球;抛,掷,推 21、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2、实心球;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 23、篮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体育课教案合集五篇

体育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课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体育课教案篇1 活动名称:夹物跳 活动目标: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动。 2.让幼儿体验动脑、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练习队列、操。 饮料瓶、纸板、球等若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幼儿活动身体。 2.复习游戏《蚂蚁排队走》。 基本部分:游戏夹物跳 1.练习双脚连续跳。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提醒幼儿夹稳。 3.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与肯定,并说一说放在哪里好夹。 结束部分: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练习夹物跳,可设置障碍练习。 体育课教案篇2 1、体育课常规教育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体育课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学期学校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 2、知道体育活动课的课堂常规。 教学重点:清楚学校本学期将开展的体育活动。 教学难点:知道体育活动课的课堂常规。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二、课堂常规: 1.一个制度:值日生制度。上体育课每个小组轮流值日一周,课后整理回收器材。 2.三个必须: ①上课必须穿校服或便于运动的服装(包括运动鞋)。 ②因病、事不能上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来不及时必须补假。 ③课上必须按照教师安排的内容练习,服从教师指导。五个不许: ①不许迟到、早退或无故旷课; ②不许戴帽子、围巾和携带尖利物品或其他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 ③不许随意移动已经布置好的体育器材。 ④未经教师同意不得随意离开教学区域活动场地。 ⑤要认真练习,不许打闹说笑,杜绝伤害事故发生。 三、本学期学校所开展的活动及要求学生注意的事项: 1、全校广播操比赛。 2、春季运动会。 3、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 四、教学小结: 好的体育课需要大家和老师的默契配合,体育运动要取得好成绩需要大家努力,积极参与,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希望我们在这个学期合作愉快。

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体育

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体育 一、教学目标 体育学科作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培养的主要载体,其教学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 本学科教学工作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使他们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2.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技术要领和战术策略等,使他们 在体育运动中取得好成绩,并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3. 增强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体 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自律意识。 4.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增强学生的体魄和意 志品质,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的双重愉悦。 二、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体育学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项目基本动作训练。包括跑、跳、投、掷、接等基本动作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 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爆发力等体能素质。 2. 体育项目技术要领训练。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等常见 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色。 3. 体育项目战术策略训练。包括对各种体育项目的战术策略进行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团 队合作意识和比赛技巧,使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 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包括体育锻炼的原理、方法、时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旨 在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使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 5. 体育比赛的组织和指导。包括学校和班级的各种体育比赛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旨在为学 生提供展示自己运动才能和比赛技巧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学科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动作、技术和战术,使学生能够直观 地了解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术要领。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整合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整合 一年级: 第一学期 队列: 排队、集合、解散、 田径:各种姿势的走,各种姿势的自然跑。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 滚翻:各种方向的滚动。 攀爬:模仿动物的爬行 第二学期 队列:看齐,便步走,齐步走,原地踏步 田径:较短距离的快速跑,迎面、往返接力跑,走与跑交替。立定跳远,跳过各种小障碍。用各种方法投掷轻物 滚翻:各种方法的前滚翻。 二年级 第一学期 队列:转法,转弯走,报数,原地跑步变踏步, 基本体操: 简单的徒手操 田径:自然站立式起跑,30米自然加速跑,30米快速跑,各种方式接力跑(20——30米),400——600米走走跑跑, 第二学期: 队列:跑步——便步,走成圆形、蛇形。 基本体操:小学生广播操 田径:400米一般耐力跑,立定跳远,跳过各种小障碍。沙包掷远,跳绳基本动作。 滚翻:前滚翻 三年级: 第一学期

基本体操: 队列队形练习,立正、稍息、看齐、跑步走——立定、行为习惯操 田径:发展跑的速度的游戏(各种姿势快速反应启动的游戏,各种形式的快速反应奔跑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发展抛掷、推掷能力的游戏 第二学期: 基本体操:跑步、齐步互换,两臂间隔的疏散与密集(体操队形),基本部位操 田径: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400米耐力跑,掷远游戏,投准游戏 小球类:小篮球游戏 四年级 第一学期: 篮球:各种篮球小游戏,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各种运球小游戏 第二学期: 篮球:传球小游戏,双手胸前传接球,适度的投篮游戏。 五年级: 第一学期: 田径:各种奔跑练习(60米、100米、200米、400米跑),跳远, 跳绳:单人单跳,跳短绳(向后跳短绳、30秒跳短绳、),跳长绳(“8”字跳长绳、集体跳长绳) 第二学期: 小球类:小篮球乒乓球 器械:低单杠(悬垂能力、引体向上) 跳绳:花样跳短绳 六年级 第一学期 田径:快速跑,(50米跑),耐久跑(400米全程跑、定时跑(3’—5’)),蹲

体育水平一二三教学内容

体育水平一二三教学内容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碰触的东西太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就是新鲜的, 他们都讨厌拒绝接受崭新科学知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缺少冷静,对于一些 难度很大的科学知识拒绝接受比较慢,特别就是对某些协调性建议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 较高,男生开朗开朗,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弱,但表现欲弱;女生和男生一样开朗,应当多 以游戏居多,在其中展开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较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存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弹 跳和丢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翻转和前滚翻)、队列练、跑走练(30米走和300-500走跑交错)、基本步法练。内容直观却是最基础的,必须使学生从一已经开 始就培养较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很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适度减少动 作难度,多予以鼓励,从学生基础能力已经开始培育,培养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 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身体抓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育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 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以及田径的各种跑跑步和丢掷动作。教学难点: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复习,充份上等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 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引导新生在课堂上大胆搞示范点,并明确提出问题,对这方面整体表现不好的 同学展开表彰。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跑: 1、各种方式的走:拍手走、胸前屈臂走、两臂上举走、两臂侧平举走(一年级)动作要求:你拍一、我拍一,我们拍手踏步走。 你拍二、我拍二,胸前屈臂立脚跟。 你拍三、我拍三,两臂上举立起来。 你拍四、我拍四。两臂侧举挑扁担。 重点:脚后先着地后过渡到前脚掌。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离地走 难点:手脚协调配合,膝直、踝关节紧张。 2、30米快速跑(二年级) 动作要求:头要正、眼看前、两臂弯弯、向前摆。步子大、摆动快、脚掌着地、跑直线。 重点:跑成直线,跑得轻松。自然且快。 难点:前脚掌趴地。 3、站立式起跑(三年级) 动作要求:听到预备,前脚全掌,后脚前掌。距离两拳,上体前顷,站立放松。听到跑,迅速起动,往前跑。 重点:起跑瞬间,蹬地有力,迅速。 难点:手臂的协调配合。 4、50米加速跑(三年级) 动作要求:起跑开始,跑的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增加,跑到最后应以最高速度冲过终点。 重点:速度的变化,应由慢到快逐渐增加。 难点:手臂前后协调摆动。 5、后蹬跑(四年级)动作要求:上体稍前倾,后蹬时,应以前脚掌趴地用力后蹬,并充分蹬直,髋部前送,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然后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协调配合摆动。 重点:送(髋)、抬(摆动腿)、趴(后蹬腿的前脚掌)、蹬(后蹬腿)。

难点:后蹬腿伸直,在空中有腾空动作。 6、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跑(四年级) 动作要求:跨过小河,钻过山洞,快速向前跑;绕过小旗赶回来,“安全”通过障碍跑。 重点:跨、钻、绕的基本技能。 难点:体现学生跨、钻、绕障碍跑的能力。 7、蹲距式起跑(五年级) 动作要求:肩宽撑地后膝跪,两手伸直拇相对。后膝离地抬起臀,臀比肩高半蹲撑。两臂前脚负体重,中心前移肩超线,起动快似箭离弦,两脚用力蹬后边。 重点:身体前倾,支撑有力。 难点:蹬地迅速,有力。 8、弯道跑(五年级) 动作要求:跑弯道要注意,身体须向圆心靠,右摆大来左摆小,膝盖摆动向圆心,左脚掌外侧着地,右脚掌内侧蹬地好,掌握重心协调跑。 重点:克服弯道跑时离心力的作用。 难点:左脚掌外侧着地和右脚掌内侧蹬地的动作,以及摆臂的协调配合。 9、50米全程跑(六年级) 动作要求: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 重点:途中跑技术。 难点:短跑的四个阶段技术动作的相互衔接,以及上下肢的协调。 10、1500米走跑交替(六年级) 动作要求:轻松跑一段,便步走一段,两者皆注意,呼吸有规律,动作协调配合好。 重点:走跑交替技术,及有规律的呼吸。 难点:发展有氧耐力。 二、跳跃 1、双脚连续跳(一年级) 动作要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真可爱;小袋鼠腿儿壮,两只小手胸前放,一蹦就有三、五米,看谁做得最象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