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西北地区

2020届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西北地区

2020届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西北地区
2020届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西北地区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西北地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朗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完成1~3题。

1. 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A. 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B. 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

C. 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 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

2. 吉尔格朗河成为伊犁河谷最大采冰场的主要原因

A. 水质较好,运输便利

B. 水量丰富,产冰量大

C. 水流缓慢,透明度高

D. 河道较浅,易于开采

3. 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①气温升高②降水减少③发现新的采冰区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⑤水质污染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 根据材料,寒冬采冰储藏待到来年夏季售卖使用,因此,冰是用于夏季对付酷热的,选项中,用于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最合适。

2. 根据材料信息,冰要运到市场售卖,吉尔格郎河位于伊犁河流上游且紧邻交通要道,水质较好、运输便利,选A。

3. 采冰规模越来越小不外乎因气温升高,冰的来源减少;同时,机器可以制冰不必采冰储存,同时河流水质污染加剧,冰的质量下降,这都导致采冰规模减小。

蒙古包是我国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是蒙古等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图为该区域蒙古包的景观图片。

读图,回答4~5题。

4.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为主B.自然景观属于温带荒漠

C.农业生产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

5.该区域住房蒙古包呈圆柱形、包顶呈拱形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冬春季节多大风,圆柱形包身受风的阻力小,不宜被吹倒

B.该地冬春季节雨雪多,包顶呈拱形利于收集雨水(雨雪)

C.该地全年降水少,包顶呈拱形利于收集雨水

D.该地冬春季节多风沙,圆柱形包身受沙尘影响大

【答案】4.D 5.A

【解析】

4.该区域蒙古包的景观图片显示,该区域地形坦荡、草原广阔,由此判断,该区域应该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该区域附近没有拥有丰富冰雪的高大山地,因此该地河流补给主要是雨水,而不是冰雪融水,A错误。图片显示,该区域自然景观属于温带草原,不是荒漠,B错误。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大多以游牧为主,C错误。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D 正确。

5.该地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多大风,圆柱形包身受风的阻力小,不宜被吹倒,A正确。该地居内陆,冬春季节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稀少,包顶呈拱形不是为了利于收集雨水,B错误。该地包顶呈拱形利于雨水和积雪下泄,不是为了收集雨水,C错误。圆柱形包身有利于减轻风沙对蒙古包的破坏,而不是圆柱形包身受沙尘影响大,D错误。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近年来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了“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据此完成下列6~8题。

6.“井渠结合”灌溉主要是为了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B.降低地下水位

C.弥补河水水源不足D.治理土壤盐渍化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不适合“井灌”的是

A.甲B.乙C.丙D.丁

8.该地每年10—11月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其目的是

①灌溉增产②淋盐排盐③补充地下水④储水保墒

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6.C 7.D 8.D

【解析】

6.由“近年来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了‘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分析,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应对黄河水量不足,蒸发强,灌溉用水量大的问题,故C项正确。井水矿化度比河水高,所以不能降低矿化度,治理盐碱化,同时也不是为了降低地下水位,故ABD项错误。

7.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下水矿化度分析,丁地矿化度最高,抽取灌溉易造成盐分在地表积累,所以最不适合“井灌”的是丁地,故选D正确。

8.该地每年10—11月已经进入农业生产淡季,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其目的不是①灌溉增产和③补充地下水。通过引盐度低的河水可以溶解地表因蒸发析出的盐分,降低土壤盐度,同时补充因夏季蒸发而减少的土壤水分。故②④正确,选D项。

【点睛】

地下水中的盐分不会随水蒸发离开地面,相反会在地表析出集聚。

读“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回答9~11题。

9. 结合图可以看出

A. 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 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 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 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10. 图中乙地的生态问题严重,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最合理措施是

A. 退耕还草

B. 合理利用水资源

C. 种植薪炭林

D. 开发利用风能

11. 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湿地萎缩

【答案】9.D 10.A 11.B

【解析】

9.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 mm之间,植被类型主要应为草原。

10.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 mm,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最合理的治理措施就是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

11.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因而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读图,完成12~14题。

12. 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 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13.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4.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

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 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答案】12. A 13. B 14. D

【解析】

12. 根据图示的河流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A表示我国宁夏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利于糖分积累。

13. 引起土壤盐碱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而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故选B项。

14. 图示B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自然植被为草原,但由于人类活动过度破坏植被而导致了土地退化。

近年来,我国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上建设了大量光伏发电场。光伏发电场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会对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下图示意河西走廊某地光伏发电场景观。据此完成15~17题。

15.光伏发电场选址在河西走廊的原因是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②用地条件好③技术先进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 B.②⑧ C.①④ D.⑧④

16.关于光伏发电场在建设期和运行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期土壤风蚀减弱B.运行期耐阴性植物减少

C.建设期局地气候改善D.运行期地表输沙率降低

17.太阳能电池板下植物生长良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答案】15.A 16.D 17.A

【解析】

15.河西走廊位于中国半干旱地区,太阳能丰富,是光伏发电的首要条件,①对;河西走廊有大片的荒漠区可供利用,土地条件好,②对;河西走廊的工业不发达,协作条件和科技水平不高,③④不对。故选A。

16.建设期,会对地表植被等造成破坏,风蚀增强,局部气候恶化,AC不对;运行期,减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耐阴植被增多,风蚀作用减弱,地表输沙率减少,C错,D对。故选D。

17.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辐射,则电池板下方的光照很少,光照减少,对热量、水分、土壤都会有影响,但都不是主要因素,故选A。

二、综合题。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示意新疆地形、轮廓、自然带和季节性牧场图。

材料二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1)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根据材料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困难。

【答案】(1)甲山峰山麓地带位于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形成荒漠。

(2)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流水等外力侵蚀后,并被(冰川、流水、重力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

(3)距离远(时间赶);地形复杂,高差大;沿途畜牧生产保障条件差;容易遭受自然灾害(雪灾、冻害、旱灾、风灾等)的威胁;导致牧草不足,牲畜掉膘(减重)、疾病、甚至死亡,使畜牧业产量下降。

【解析】

(1)从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进行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山麓地带形成温带荒漠带,由此判断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该地气候干旱,物理风化作用强,是形成碎石的主要原因,而冰川和冰雪融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是碎石在山麓堆积而形成碎石滩的主要原因。

(3)本小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其中不利的因素可从地形、自然灾害、水资源等方面分析。(1)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山地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气候干旱,山麓地带形成温带荒漠带;随着山体海拔高度上升,降水逐渐增多,依次出现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和山地草甸带。(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过程是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

(3)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根据材料,转场面临的主要困难有距离远(时间赶);地形复杂,高差大;沿途畜牧生产保障条件差;容易遭受自然灾害(雪灾、冻害、旱灾、风灾等)的威胁;导致牧草不足,牲畜掉膘(减重)、疾病、甚至死亡,使畜牧业产量下降。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海拔一般在4000-5000米,高山直插云端,积雪覆盖,冰川总面积2062平方公里,储水量约1320亿立方米,形成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像是一座伸进西部干早区的湿岛,依赖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的河西走廊曾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大规模垦荒种粮使1997年的耕地面积相当于建国初期3倍,现已退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名录,而技术含量高的制种业越来越兴盛,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和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

(1)说明祁连山这座荒漠中湿岛的形成.

(2)归纳河西走廊城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分析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衰落和制种业兴盛的原因.

(4)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玉门,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昔日辉煌的玉门城如今弃楼遍地,几乎成了一座空城。请你为玉门的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祁连山海拔高,气流运动受到山脉的阻挡抬升而形成降水;气温低,高山雪山和冰川发育,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

(2)分布特点:分布在祁连山麓洪积-冲积扇(或洪积-冲积平原)和河流沿岸。

成因:洪积、冲积扇和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河流为城市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交通运输便利;人口较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3)河西走廊降水稀少,虽然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但水资源总量有限,大规模垦荒种粮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环境恶化。制种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集约型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高,且制种的经济效益比种粮好,农民在较少的土地上可以实现增收致富。

(4)加强周边地区石油勘探,延长石油开采周期;对石油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业旅游和红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解析】

(1)该题主要考查地方性分异现象的形成,祁连山位于内陆地区,但由于祁连山的东段迎风坡受太平洋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祁连山海拔足够高,拦截遥远大西洋西风气流以及来自北冰洋水汽,形成山地降水。再加上该地气温低,高山雪山和冰川发育,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由于上述原因使得该地的水资源比周围地区丰富。(2)该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口的、和城市的分布。由图可知河西走廊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祁连山麓洪积-冲积扇(或洪积-冲积平原)和河流沿岸。该地区因为气候干旱缺水,而河西走廊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作为水源,再加上洪积、冲积扇和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河

流为城市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交通运输便利;人口较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3)商品粮基地衰落而制种基地的兴盛,原因要从制种业发展的劣势和不足、商品粮种植的优点来分析。该地发展制种业的有利条件来分析,制种业产值高,经济效益高,市场广阔;且该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光照强,有利农作物种子干物质的形成。而传统的商品农业,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易导致土地退化。

(4)该题主要考查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资源的深加工,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出发。比如加强周边地区石油勘探,延长石油开采周期;对石油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业旅游和红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考点:地方性分异现象的形成、自然环境对人口的、和城市的分布、区域农业调整、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景观,而今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乌鲁木齐。同时克拉玛依的农业生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以下是克拉玛依葡萄产地环境评价。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葡萄示范园位于准葛尔西南边缘的湖积平原上,位于阿尔泰至独山子公路东侧成条状分布,地理坐标为东经84°49′-85°23′北纬45°21′-45°40′交通条件十分优越。示范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属大陆北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太阳辐射量为553.4KJ。

日照时数为2734.6h,年降水量仅105.3mm,年平均气温为8℃,其中1月平均气温-17度,7月温度最高为35-37℃,大于10℃积温3968℃,无霜期180-220d,该区域为新开发土地,缺磷少氮,鉮含量丰富,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无污染。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

(1)克拉玛依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分析。

(2)如何实现克拉玛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克拉玛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其发展石油工业的条件如何。

(4)国家的一路一带战略对新疆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⑴有利条件:①气候:大陆性气候,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②地形平坦;③水源清洁,无污染。

不利条件是: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冬天气温偏低,不利于葡萄赿冬;土壤肥力不足,缺磷少氮。

⑵改进灌溉技术,采取滴灌、喷灌技术,节约利用水资源;利用当地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特点,发展绿色农业;利用科技改良品种,沿长产业链,增加符加值。

⑶该地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发展石油工业的有利条件,距乌鲁木齐等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但水源不足,成为制约因素。

⑷将促进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使新疆成为中亚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生产基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民族团结。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黄河金岸,塞上明珠”,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简述宁夏平原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形成的异同。

(2)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源于贺兰山和黄河呵护,请说明你的理解。

(3)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因此引发环境问题。

【答案】

(1)同:均为流水沉积作用异;宁夏平原还受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下陷

(2)贺兰山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寒冷气流) 的影响,阻挡了西部风沙的侵袭;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增加大气降水补给;黄河为宁夏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平坦肥沃的平原

(3)自然条件:(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夏季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或有机质)的积累。

环境问题;引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溃化

【解析】本题以材料和“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区域横向剖面图及景观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地形地貌分布、成因、农业发展区位条件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很好的读图、析图。

(1)宁夏平原形成原因:宁夏平原处于地壳下沉的地方,黄河泥沙含量大,在此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图中贺兰山东麓的冲积扇地貌是河流携带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区出山口处,因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在山前堆积,地势平坦呈扇形,形成冲积扇。因此两者都有流水的沉积作用共同形成,不同的是宁夏平原有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的内力作用影响。

(2)贺兰山东北-西南走向,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冷气流,也阻挡了沙漠的入侵。贺兰山东坡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为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多,带来雨水。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黄河带来肥沃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地形平坦的平原,水源充足,农耕便利。

(3)结合该地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光照、热量、温差)、土壤、水源等方面找出其主要优势条件析即可。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稀少,需要引水灌溉,极易在地区造成水资源短缺、引发土壤盐渍化。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北坡经济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资源禀赋好,区位条件优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2017年,新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实现棉花产业集群发展,棉花种植面积、产量、质量较以往均呈现稳步增长势。下图示意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

(1)与天山北坡相比,简述天山南侧种植棉花的自然优势。

(2)分析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棉花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

(3)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4)说明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

(1)天山南侧干早少雨,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2)气候变暖使得棉花播种期提前;棉花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棉花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棉花品种的更

换;适宜植棉的面积随着增温不断扩大。

(3)沿天山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地形平坦开国;沿河分布,水源较为充足;沿公路,铁路分布,交通便利等

(4)地理位置优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组;国家政策支持;铁路等交通便利;石

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多条河流流经,溶溉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等

【解析】(1)天山北坡是北冰洋和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南侧是背风坡,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利于于光合作用;南侧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无霜期长;南侧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棉花品质的提升。

(2)气候变暖天山北侧热量增加,使得棉花播种期提前;棉花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棉花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棉花品种的更换;适宜植棉的面积随着增温不断扩大,进而提高的产量。

(3)干旱地区城市分布与地形、水源及交通线密不可分;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沿天山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城市空间拓展;沿河分布,水源较为充足;沿公路、铁路分布,交通便利等。

(4) 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其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对发展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条件优越;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推动该地区开改发建设;北疆铁路和高速公路横贯其间,交通便利;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带动区域资源开发;自然条件较好,多条河流流经,灌溉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等。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对人类活动影响。与天山北坡相比,天山南侧种植棉花的自然优势,表现在光照条件的优势。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棉花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气候变暖对生长期、播种面积、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干旱地区城市分布与地形、水源及交通线密不可分;城市沿天山山麓、沿河、沿公路、铁路分布。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其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