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2010-04-12 08:50:59|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实践,阐述了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意义。

一、沉降观测的实施

(一)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标志的布设

工作基点(以下简称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间的范围为宜。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性好的埋石点和墙脚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在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所布设的基点,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它们之间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点应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质条件、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联结要牢靠,使得

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纸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点图,以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工作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要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二)沉降观测的周期及施测过程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规律,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从而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结果。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一般认为建筑在砂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已大部分完成,而建筑在粘土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只是整个沉降量的一部分,因而,沉降周期是变化的。根据工作经验,在施工阶段,观测的频率要大些,一般按3天、7天、15天确定观测周期,或按层数、荷载的增加确定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具体应视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加荷而定。如暂时停工时,在停工时和重新开工时均应各观测一次,以便检验停工期间建筑物沉降变化情况,为重新开工后沉降观测的方式、次数是否应调整作判断依据。在竣工后,观测的频率可以少些,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与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项目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根据编制的沉降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层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比较观测结果,若同一观测点间的高差不超过±0.5mm时,我们即可认为首次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在施工打桩、基坑开挖以及基础完工后,上部不断加层的阶段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记载每次观测的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出)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每周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现变化量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据,同时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另者,不同周期的观测应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能保证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主观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能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结果的可比性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二、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左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第一,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n表示测站数;

第二,前后视距≤30m;

第三,前后视距差≤1.0m;

第四,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第五,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三、工程实例

下面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实施:

某两幢长分别为24米、宽12米直线连接的连体框架结构的9层建筑物(没有地下层),该建筑物的南面是街道,桩柱离路沿9米,其余三侧均是旧建筑物,且与该建筑物相距10米左右,该建筑物的地基为砂土和中低压缩性粘土。为保证该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对该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沉降观测。

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特点,在该建筑的公路对面,距离该建筑物80米左右的三座修建5年以上的建筑物墙脚上,布设了3个通视良好的墙脚水准点,作为该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点,并依据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与远离该项建筑物的二等水准点进行联测,以确保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在该建筑物的四角、沉降裂缝的两侧以及每隔三个桩柱处共埋设12个固定观测点。

本沉降观测遵循“五定”原则,采用Ni007自动水平仪配合2米因瓦尺进行二级观测。

对于二级而言,绝对沉降的观测中误差,可按低、中、高压缩性地基土的类别,分别选±0.5mm、±1.0mm、±2.5mm。差异沉降观测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即差异沉降观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来决定。建筑物沉降观测变形的允许值如表1:

表1

注:表1中L为两相邻柱基中心间距。

即该建筑物两沉降点距离L=12m,按变形允许值S=×12/20=1.2mm,沉降量观测允许中误差M中=×1/2=0.6mm。

将观测结果整理如表2:

在整个观测过程中,建筑物沉降量、差异沉降量较小,最后一次沉降速率为0.02mm/d°,沉降速率值小于规范规定的稳定阶段标准,因此,认为该建筑物的沉降进入稳定阶段。

为确保沉降观测的精度,对二级沉降观测的一些限差要求应作适当的提高,具体如下:第一,基、辅分划读数差为±0.3mm;

第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为±0.4mm;

第三,附合或环闭合差为±0.5mm,n为测站数。

经多年的实践,上述指标是可以满足的。

四、几点体会

第一,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安排不合理,会导致观测成果不能准确反映沉降曲线的细部变化,因此,施工期间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筑、回填土、安装柱子、结构每完成i层、设备安装、设备运转、工业炉砌筑期间、烟囱每增加15m左右等,均应进行观测;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周围大量挖土方等,均应进行观测。

第二,由于现行规范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要求不明朗,这对施工单位在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选择随意性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沉降观测成败。对沉降观测精度选择要以既能适合工程特性的需要,又不造成无谓的浪费为原则。本人认为一般高层及重要的建(构)筑物在首次观测过程中,适用精密仪器的设备(高级水准仪、铟合金尺等),在±0.00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准测量方法,采用放大率倍数较大的S2或S3水准仪进行观测,也可以测出较理想的结果。

第三,在沉降观测过程中,当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时,这就要分析原因,进行修正。如果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可能是首次观测精度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在5mm 内,应将第二次与第一次的标高调整一致;如果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可能是观测点被碰动所致,因此,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如果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一般是基点下沉所致,因此,必须通过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基点的下沉量。

沉降观测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左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第一,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n表示测站数;第二,前后视距≤30m;

第三,前后视距差≤1.0m;

第四,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第五,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

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沉降观测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测量模式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测量模式 一、背景和意义 铁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对铁路运输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应运而生。高铁是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概念,其涉及的专业方面十分广泛,高铁工程包含了先进的铁路技术、管理方式、运营方式、资金筹措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是保证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运输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工业化中,运输化已经成为实现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铁路的运输水平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铁路事业必须要提高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加强高速铁路的深化改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一项首要工作,它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施工过程中保障各道工序正常运行与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筑水平的提高,工程测量的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出现给工程测量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由于测量人员对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不够准确,使得工程测量的质量与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与工程质

量。 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标准的相关问题 要想提高铁路工程测量标准,就必须大力的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时间等多方面的资源。在测量标准的制定上,要经过大量的实验与严谨的论证,从而保证测量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证。与此同时,在测量精度标准的制定上,要做好权衡,避免出现提高测量精度未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从而造成工程的质量事故出现。我国关于高速铁路测量的相关规定中已经对于工程测量精度有所提及,相关规定对于工程测量的规定为:“高速铁路自身运行速度比较快,对于整体线路的平顺性要求较传统铁路更高,所以要提高高速铁路的工程测量精度水平”。但是,相关规定当中,并未对铁路工程测量的精度提出具体的要求,也未对具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解释。在不同的设计院进行铁路测量细则的拟定以及相关论文的撰写时,采用国际二、三等平面高程控制精度进行工程的测量,也有人考虑建立独立的控制网。相关设计院的工程测量人员对于工程测量精度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首先,从工期方面分析,控制测量量的增长直接增加了观测时间,并且造成工期项目的工期增长。与此同时,工程观测量的层级增长也会造成工程经费的大幅增长。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首先我们先了解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对于沉降的基本要求: 5.1.1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

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及观测频率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及观测频率 摘要:近年建起了一大批高楼大厦,这实是人们利用仅有空间的一个好办法。随着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厂房的迅速发展,人们将面临着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建筑物的沉降问题。因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尤其是高层建筑。故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行管理期间需要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今后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基础合理的设计,积累资料。本文主要论述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沉降观测的频率。 关键词:沉降观测;精度;观测频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uilt a larg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is is actually a good way for people to use only the spa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modern plant, it will be faced with a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 building subsidence problems. Buildings settlement deform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 use of the building, especially in high-rise buildings. It is for the safe use of the building, in th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and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 t of the need for build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but also for futur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foundation, the accumulated data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recision and frequency of settlement observation.Keywords: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ccuracy; observation frequency 一、沉降的原因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沉降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等。如基础的地质条件不同,有的稳定,有的不稳定,会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其发生倾斜。另一个原因与建筑物的本身有关,即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等。 二、沉降观测内容和目的 建筑物的沉降是地基、基础和上层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沉降观测是其观测的主要内容,通过观测来分析相对沉降是否有差异,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按其类型分:可以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静态变形通常是指变形观测的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间内的变形,也就是说,它只是时间的函数;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影响下而产生的变形,故它是以外力为函数来表示系统

浅谈工程测量精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浅谈工程测量精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12-22T09:55:29.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作者:陈善言 [导读]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轴线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将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 陈善言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本文从工程测量的角度,首先介绍了工程测量的概念,分析工程测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并阐述了如何提高测量放线精度,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程测量;施工阶段;测量精度;施工质量 一、工程测量的概念 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完成。 二、工程质量与工程测量的关系 所谓“质量”简单的概括就是:事物(件)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很多,对于如何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唯一相同的是: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测量放线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只有把测量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以内,才能确保工程按图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因此,如果缺少测量,工程施工将无法进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三、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1、测量放线精度关系到工程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 工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轴线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将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测量精度要求也相当高,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 在基础施工阶段,主要的测量内容包括:桩位放样、破桩头后桩顶标高测量、土方开挖时基底标高控制、承台与底板轴线、标高测量,其中承台、底板标高测量包括垫层、承台底板混凝土面标高控制。桩位放线是基础施工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偏差严重时将会导致桩位作废,必须采取重新补桩或其他处理措施,这样既改变了原来承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受力情况,对整个主体结构的受力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建筑物埋下了安全质量隐患,也延误了施工工期。破除桩头后桩顶标高控制也很重要,如桩头超高,就要抬高承台钢筋,造成承台钢筋保护层底部偏大上部偏小,严重时承台顶部将会出现露筋的现象发生。 承台、底板的土方开挖标高控制也很关键,如果标高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出现超挖及乱挖,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既降低了原状土层的承载力,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也保证不了。另外垫层标高控制的测量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保护层与底板混凝土厚度的最有效措施。基础施工阶段的墙柱预埋钢筋的定位放线也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如放线偏差过大就会引起墙柱钢筋偏位、移位,严重时将导致露筋情况的发生。 2.测量放线精度关系到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质量 主体结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测量工作:墙柱定位放线以及垂直度测量控制、梁板面标高测量等。墙柱平面放线测量是否准确,是建筑物总体是否垂直的关键,也是模板施工与墙柱钢筋绑扎的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通过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施工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以便专业施工人员能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免问题的积累,最终酿成重大质量事故。 对于梁板面标高控制进行高精度测量,能确保模板施工阶段基准点的准确度和平整度,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同时是确保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的基础,如果模板标高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模板的平整度、楼板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甚至造成楼板砼浇注后的混凝土厚度不足。另外,混凝土施工标高控制放线也很关键,无论是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楼板的受力情况,也将影响到后续工序(如水电埋管、铺地板砖)的施工。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除了做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测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垂直度的偏差太大,就需要在装饰阶段通过抹灰等措施来补救,抹灰太厚,就会引起墙面空鼓,严重的话会引起外墙脱落,造成外墙渗漏等质量问题,从而造成高空坠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3、测量放线精度关系到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的质量 工程装饰装修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内外墙装饰的垂直度及平整度控制;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砖砌体平面放线以及局部线条、构件等测量放线工作。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幕墙施工、墙面砖以及外墙抹灰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室内外地面的标高控制线的测量精度是建筑装修地面是否平整的基础;砖砌体平面放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检查工程是否按照图纸施工的前提条件。精确的测量放线是做好装饰装修施工的重要保证,在工程装饰装修阶段,分包单位往往有多家,这些施工单位都是各自测量放线,最终就有可能导致在相交接的工作面上出现偏差而无法收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室外地面标高偏差;2.电梯门框定位和标高偏差;3.内外装修在门窗洞口处出现偏差等等。因此,以上各参建单位只有提高测量精度,才能减少测量偏差的发生。总之,不管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外观质量,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 四、如何提高测量放线精度,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立高精度的测量首级控制基准点,其加密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布点位置要合理,数量应满足现场放线要求,设站时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

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不是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彭州市龙门山镇,需观测的项目包括B5地块设计要求的单位工程。 2.沉降观测目的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该建筑物的最终验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编制依据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上述规范、标准、规程仅是本工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规定、标准和规程。在施工中对于上述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规定执行。 三、沉降观测的任务及其内容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 观测点(须设计确认并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4 (每栋) 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基坑沉降观测为基坑深度超过5m或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的需做沉降观测。观测点设置为延基坑30m设置一个测点。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a.观测精度: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 b.观测时间、次数: 沉降观测工程至少4个周期,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至少观测2个周期(基础完成后28天测一次,主体施工每两层至少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进行室内外装修期间,至少观测2个周期(内部装修完后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沉降观测 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施工过程等问题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 一、沉降观测的对象 沉降观测的对象包括: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加层、扩建建筑物;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地下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及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 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一般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在转角及沿外墙每10~15米处;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沉降缝和建筑物裂缝处的两侧;建筑物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或宽度小于1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的建筑物的内纵墙处,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结构体系的楼、电梯井和中心筒处;筏基、箱基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多层砌体房屋纵墙间距6~10米横墙对应墙端处;框架结构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各种构筑物沿四周或基础轴线的对称位置上布点,数量不少于4

个测点。观测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工程影响范围以外,一般不小于30~50米且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观测点的布设是沉降观测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观测数据能否真实地反映出建筑物的整体沉降趋势及局部沉降特点。 三、沉降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测量精度等级采用Ⅱ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5米,宜采用闭合法消除误差。 四、观测周期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施工期间一般在基础或地下室完成后开始观测,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沉降速度≥2.0mm/d 应减缓加载速度并增加观测次数;如施工过程暂停,则在停工及重新开工时应各测一次,停工期间2~3个月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其中第一次宜在竣工后二个月时),第二年测2~3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稳定。各个阶段的复测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五、稳定标准 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或最后三次观测中每次沉降量均不大于2n倍测量中误差,则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二、三级多层建筑以0.04mm/d,高层和一级建筑以0.01mm/d为稳定标准。若施工过程中沉降大于2.0mm/d则应采取有效措施。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及评定方法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及评定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标准,探讨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的含义及其估算方法,并对沉降观测结果的精度评定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评定;精度指标 0 引言 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观测的目的、该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以及建筑物的结构与基础类型[1]。由于沉降观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因此精度指标的确定及评定是沉降观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评定经常被忽视,不少测量工作者甚至不清楚精度指标的含义及精度评定的方法。本文结合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对建筑物的精度指标及评定进行深入探讨,弄清精度指标的概念及精度评定的方法。 1 基本概念 在测量中,由于受到测量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分为偶尔误差和系统误差两大类,所谓精度,就是描述偶然误差分布的参数,精度越高,表示偶然误差的离散度越小,观测成果越可靠,反之亦然。 为了衡量观测精度的高低,利用一些数字反映误差分布的离散程度,这些数字称为衡量精度的指标,较常用的精度指标为方差和中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1) (2) 方差和中误差是表征精度的绝对数字指标,权、协因数(权倒数)则是表征精度的相对数字指标。设有观测值,对应的方差为,如选定任一常数,协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3) 则称为的协因数或权倒数,为单位权中误差。对于水准测量,常用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或者每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 2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指标及评定方法 2.1 精度指标

工程测量精度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2009-08-07 22:31 (节选自《预应力、地下室防水卷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中测量内容部分,供参考。土人注) 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1.校核起始依据 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衣刷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 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L mm(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 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 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10mm√n(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7米的矩形平面控制网ⅠⅡⅢⅣ(见附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二、主轴线的测设 1.主轴线的选择 该工程的结构主体分为裙房和主楼两部分,裙房为3层,主楼为26层,中间留有后浇带。因此,定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选择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作为X方向的主轴线;B轴、G轴作为Y方向的主轴线。 2.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图纸尺寸在Ⅰ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Ⅱ点,在此方向上量测出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桩点,再后视Ⅳ点并量测出B轴、G轴桩点。同样在Ⅲ点架设经纬仪,分别测设出东侧、北侧的主轴线桩,并分别测设出引桩。测设完的主轴线桩及引桩应用围栏妥善保护,长期保存。 3.高程控制 利用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gh,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三、±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 该工程的基础标高为-15.80米。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挖。 在基础施工时,为监测边坡变形,在边坡上埋设标高监测点,每10米埋设一个,随时监测边坡的情况。 清槽后,用经纬仪将3、14、B、G四条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并进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垫层边界线。 按设计要求,抄测出垫层标高,并钉小木桩。在垫层砼施工时,拉线控制垫层厚度。 地下部分的轴线投测,采用经纬仪挑直线法进行外控投测。垫层施工完后,将主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先在垫层上对投测的主轴线进行闭合校核,精度不低于1/8000,测角限差为±12〃。校核合格后,再进行其它轴线的测设。并弹出墙、柱边界线。施测时,要严格校核图纸尺寸、投测的轴

沉降观测要求

沉降观测示意图内容为:工程名称、沉降观测点及水准基准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沉降观测点标志示意图等。 1)水准基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或称水准点)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程标高定位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如水准点与观测的距离过大,为保证观测的精度,应在建筑物或构造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 建筑物和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每一区域,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水准点,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并不得少于3个。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埋设坚固(不应埋设在道路、仓库、河岸、新填土、将建设或堆料的地方以及受震动影响的范围内),与被观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间距为30~50m,水准点帽头宜用铜或不锈钢制成,如用普通钢代替,应注意防锈。水准点埋设须在基坑开挖前15天完成。 水准基点可按实际要求,采用深埋式和浅埋式两种,但每一观测区域内,至少应设置一个深埋式水准点。 2)沉降观测点标志 测定建筑物或构筑物下沉的观测点,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各种不同的类型。观测点标志上部应为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观测点标志本身应牢固。沉降观测点应及时埋设,沉降观测点标志应安设稳定牢固,与柱身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能在标志上部垂直置尺。 3)沉降观测点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能全面查明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沉降的要求,由设计单位根据地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建筑结构的特点确定。 砖墙承重的各观测点,一般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m设置一个,并应设置在建筑物上。当建筑物的宽度大于15m时,内墙也应在适当位置设观测点。 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每一个桩基或部分桩基上安设观测点。具有浮筏基础或箱式基础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轴和基础(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周边设置。新建与原有建筑物的连接处两边,都应设置观测点。烟囱、水塔、油罐及其他类似的构筑物的观测点,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沉降观测点具体布置位置,应由设计单位负责确定。对设计未作规定而按有关规定需作沉降观测的建筑或构筑物,其沉降观测点布置位置则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确定。 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一般为1:100至1:500。所有观测点应有编号,以便观测记录。 3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的内容为:工程名称、不同观测日期和不同工程状态下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高程与其逐步沉降量的记录。 1)沉降观测的仪器及方法 沉降观测宜采用精密水准仪及铜水准尺进行,在缺乏上述仪器时,也可采用精密的工程水准仪(带有符合水准器)和刻度精确的水准尺进行。观察时应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人员也宜固定。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同一观察点的两次观测差不得大于1mm,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进行。

沉降观测规范

沉降观测 1 一般规定 建筑沉降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场地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以及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开始。 各类沉降观测的级别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速度确定。 布置沉降观测点时,应结合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应顾及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同时,点位应易于保存,标志应稳固美观。 各类沉降观测应根据剧本规范第节的规定及时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和综合成果。 2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分别测定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内的相邻地基沉降与建筑相邻影响范围之外的场地地面沉降。 建筑场地沉降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可选在建筑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亦可选在通过建筑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其点位间距应视基础类型、荷载大小及地质条件,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或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确定。点位可在建筑基础深度~倍的距离范围内,由墙外向外由密到疏布设,但距基础最远的观测点应设置在沉降量为零的沉降临界点以外;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应在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布设线路之外的地面

上均匀布设。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可选择使用平行轴线方格网法、沿建筑物四角辐射网法或散点法布设。 建筑场地沉降点标志的类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标志可分为用于监测安全的浅埋标和用于结合科研的深埋标两种。浅埋标可采用普通水准标石或用于直径25cm的水泥管现场浇灌,埋深宜为1~2m,并使标石底部埋在冰冻线以下。深埋标可采用内管外加保护管的标石形式,埋深应与建筑基础深度相适应,标石顶部须埋入地面下20~30cm,并砌筑带盖的窨井加以保护; 2 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点的标志与埋设,应根据观测要求确定,可采用浅埋标志。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路线布设、观测精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可按照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生沉降的不同情况以及沉降速度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地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2 主体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和场地地面沉降观测的周期可按照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确定。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 场地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 场地沉降观测成果表;

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措施研究 陈雨林

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措施研究陈雨林 发表时间:2019-08-26T13:47:28.4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1期作者:陈雨林 [导读] 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当中,测量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针对工程全面发展,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乡规划院安徽省合肥市 231500 摘要: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当中,测量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针对工程全面发展,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各方面工作安排都要从精度的角度来出发,在精度控制措施上努力优化,最大限度减少精度偏差和误差现象。相对而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难度并不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内部测量和外部控制,一定要按照协调性的方式来操作,由此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传统工作造成的不足,推动工程向前发展,为工程自身的价值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措施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新时代来临以后,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颁布的规范、条文也在不断增加,倘若继续按照固定的、局限性的思路来操作,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还会造成新的阻碍现象。为此,我们要加强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综合水平,在不同控制理念、控制方法上,按照合理化模式来调整,结合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做出科学的应对,这样可以在未来工作的安排、实施层面上,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问题 (一)控制意识薄弱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很多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控制意识表现出薄弱的现象,没有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促使各项工作的安排,陷入到较大的被动境地,无法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偏离了正确的工作轨道。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初期阶段,在自身的方案设计上,完全是通过单一的控制模式来完成,表面上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工作指标,实际上对长远工作部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针对各类特殊情况的解决,并没有办法得到较好的成绩,最终产生的恶劣影响十分严重,必须在未来应对过程中,按照合理化方式来调整。第二,控制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未能够取得按部就班的效果,整体上的操作表现出过于急躁的现象,尤其是在特殊情况的处置过程中,未能够保持高度的可靠性、可行性。 (二)控制体系不健全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当前部分工程的测量精度把控,在体系上出现了不健全的情况,有些任务的执行和操作,表现出前后矛盾、冲突现象,在内部工作、外部工作的衔接上,难以得到突出的成绩。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目标设定,针对短期、长期目标,并没有按照细节、全局的思想来进行相互搭配,大部分工程项目,仅仅是从单一的目标来开展,这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效率、质量等,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要由此来进行综合性的应对,规避同类问题的反复出现。第二,控制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依据不断减少,在各类事件的判定过程中,并没有给出足够的依据,影响到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相关指标提升。第三,控制体系的设定、优化过程中,有些项目的完成,总是采用一些极端的措施、方法来完成,而且留有很大的后患,遭遇到了社会上的严重诟病。 二、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原则 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每一项工作的执行,都要站在专业性的角度来出发,并且最大限度规避各类问题的反复出现。所以,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原则遵守,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控制的初期阶段,要对各类数据、信息开展有效的搜集。例如,工程自身的规模、环境特点、工程的类型、建设要求等等,结合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在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方面,找准具体的方向,从而在精度的把控过程中,按照针对性的技术操作来完善,在全局控制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努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在动态因素上,保持高度的关注。例如,自然灾害发生,或者是极端天气来临时,都要进行科学的应对,并且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在夏季、冬季的状况下,不同地方所表现出的自然环境特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第三,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要按照持续性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可以在内部问题的解决上,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策略 (一)端正控制态度 现如今的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在要求上越来越严格,国家的相关惩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控制态度的端正,意味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执行,可以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并且在很多问题的综合处置效果上,要努力做出大幅度的转变。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数据搜集方式,以及勘察技术手段等,必须从智能化、自动化的角度来出发。例如,针对3S技术做出应用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对各类地理信息数据有效搜集,指导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具体方向,而且在不同的控制阶段,生成合理化的控制指标,避免造成极端控制的现象。第二,控制态度的端正,意味着要对所有工作人员,开展良好的培训、指导,督促大家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方法来完成,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保持在坚守状态,不私自离岗,不私自替岗,减少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内部矛盾。 (二)完善控制体系 就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本身而言,现如今的工作开展,必须在控制体系上不断的完善,该方面的工作执行,要坚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的思考,控制体系的完善是必要性的举措,坚持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来完成,从而在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综合效用上,得到更好的巩固成绩。在进行施工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地点现实状况与工程施工建设方法的限制,是无法取得精确的数据,可能会产生误差。但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熟练的仪器操作技术将误差控制在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由于对工程施工放样的观测时间较短,观测的次数较少,观测的条件也有着很大的限制,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与工程放样测量相比,控制测量的时间长、次数多、条件没有刻意的限制,产生误差较小。因此施工放样中观测条件引起的误差,可以占时忽略不计,待有条件进行测量时进行复测,如误差超出规范要求应做适当调整,提升测量的质量与水平。 (三)加强控制监督管理 我国的工程行业繁荣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的革新,建议在日后的监督、管理力度上不断的加强,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监督工作,要通过信息化的监督措施,搭配人工巡逻监督来完成,每一项监督

关于沉降观测你必须知道的知识

关于沉降观测你必须知道的知识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 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 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 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 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 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 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 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 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 大的经济损失。 一、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规定: (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 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 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外、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 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 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 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 件变化处两侧。 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 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2010-04-12 08:50:59|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怎样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实践,阐述了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意义。 一、沉降观测的实施 (一)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标志的布设 工作基点(以下简称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间的范围为宜。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性好的埋石点和墙脚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在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所布设的基点,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它们之间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点应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质条件、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联结要牢靠,使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