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7.28”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卡T上打√,错的在答题卡F上打×)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3、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4、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

6、1976年唐山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破坏性地震。

7、在室内避震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8、在野外避震,应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9、禁止侵占、截留、挪用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的资金、物资。

10、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中国尧舜时代(公元前23世纪),发生在蒲州(现称)的地震。

1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义务,对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监测环境的行为有权举报。

12、我国20世纪第5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1988年。

13、地震监测设施,是指用于地震信息检测、传输和处理的设备、仪器和装置以及配套的监测场地。

14、抗震防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平震结合,全面规划,综合防御。

15、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是应当按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所标示的烈度值进行抗震设防的。

1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

17、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18、《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于1995年2月11日国务院令第172号颁布,1995年4月l日起施行。

19、地震观测环境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划定的保障地震监测设施不受干扰、能够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空间范围。

20、常用的震级标度有:近震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在计算上略有差别,我国对境内发生的地震多采用ML。

二、单项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3、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

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

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4、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立即外逃

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6、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先救人少的地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7、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A、不相信

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

D、相信并随意传播

8、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异常。

A、水文

B、气象

C、地象

D、地下流体

9、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

A、十几秒

B、一分钟

C、三分钟

D、十多分钟

10、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A、使劲跑

B、蹲下或趴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

11、下面()说法是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4)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1)(5)

B、(3)(5)

C、除(4)以外都是

D、上述都是

12、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以下户外避震注意事项()是不安全的。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D、撤离到开阔地带

13、地震发生时,在家中()进行个人防护。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

(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4)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

(5)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

(6)地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

B、(2)(3)(4)(5)(6)

C、(1)(2)(3)(4)

D、(1)(2)(3)(4)(5)(6)

14、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

B、拔腿就跑

C、从窗子跳出去

D、惊慌失措

15、下列属地震诱发灾害的是()。

A、人的心理创伤

B、爆炸

C、火灾

D、泥石流

16、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7、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18、地震监测设施包括()。

(1)地震监测仪器、设施和装置;(2)供地震监测使用的山洞、观测井(泉);(3)地震监测台网中心、中继站、遥测点的用房;(4)地震监测标志;(5)地震监测专用无线通信频段、信道和通信设施;(6)用于地震监测的供电、供水设施;

A、(1)(2)(3)(4)

B、(1)(2)(3)(5)(6)

C、除(4)以外,其它都是

D、以上都是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1)起实施.。

A、1997年12月29日

B、1997年3月1日

C、1998年3月1日

D、1998年12月29日

20、大震前,井水往往会有一系列变化,如变浑、翻花、冒泡、涨落等,这是一种()现象。

A、正常

B、微观异常

C、宏观异常

D、水文异常

21、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

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22、大震发生后的瞬间抉择很重要,正确的抉择()能有效地减少伤亡。

A、不顾一切冲出屋外

B、慌不择路逃到窄巷中

C、越窗跳楼往外逃

D、震时就近躲避,第一次大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23、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24、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动物表现出异常反应,如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动物反常情况,我们应该选择()。

A、发布地震预报

B、报告有关部门

C、告诉左邻右舍去避灾

D、在同学中议论

25、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2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27、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28、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29、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工作。

(1)地震烈度复核(2)地震危险性分析

(3)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4)地震小区划

(5)场址及周围地质稳定性评价(6)场地震害预测

A、上述所有工作

B、上述都不是

C、(1)(2)(3)

D、(4)(5)(6)

30、大地震到来时,如果在室内,下面的躲避方法是不正确的:()

A、躲在坚固家具附近或桌、床下;

B、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C、躲在厨房、储藏室开间小的地方;

D、躲在吊顶、吊灯下;

31、本世纪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具体时间是()

A、2004年11月26日

B、2004年12月26日

C、2005年1月26日

D、2005年2月26日

3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包括()。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33、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34、目前仪器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和发震地点是()。

A、美国10.5级

B、唐山8.5级

C、智利8.9级

D、印尼8.7级

3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

A、责任

B、权利

C、义务

D、规定

36、我国科学家张衡在公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A、250

B、180

C、132

D、156

37、我国被世界公认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是()地震。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

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

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

D、1976年唐山地震

38、地震灾害有()特点。

A、突发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纵横性、续发性和不确定性

39、下列()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A、重大的建设工程或者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B、一般的民房建设工程

C、乡村道路建设

D、所有的建设工程

4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41、对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A、一万元

B、五万元

C、十万元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42、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亚欧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43、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

A、台网建设、震灾预防、紧急救援

B、台网建设、震灾预防、地震监测预报

C、台网建设、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

D、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

44、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

A、坚硬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

C、开阔地带

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45、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4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实施时间为:()。

A、2001年

B、1997年

C、1995年

47、我国于1991年7月28日首次在()进行防震减灾演习。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市

D、成都

48、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49、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A、1930

B、1949

C、1950

D、1960

50、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度。

A、Ⅷ

B、Ⅺ

C、Ⅸ

D、Ⅻ

三、多项选择题

1、地震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下列哪些属诱发灾害()。

A、人的心理创伤

B、爆炸

C、瘟疫

D、泥石流

E、社会动乱

2、识别地震谣言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

B、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核实

C、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十分准确

D、可向当地地震部门核实

3、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A、饥荒

B、海啸

C、毒气泄漏

D、瘟疫

E、放射性污染

4、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E、抱住电线杆

5、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灾害中,被摧毁的房屋中属于豆腐渣工程的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有:()

A、不按标准施工

B、偷工减料

C、局部构件抗震能力不足

6、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以下地方()

A、松软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

C、山坡或山脚

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E、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及其填充地带上

7、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

A、切断水源

B、切断燃气源

C、切断电源

D、关好门窗

8、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9、下列哪些属于家庭防震准备()

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D、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10、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抢险救灾并维护社会秩序,国务院或者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灾区实行下列紧急应急措施:()

A、交通管制

B、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C、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等

D、要采取的其他紧急应急措施

11、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有()

A、阳台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墙角

12、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A、食品

B、水

C、日常生活用品

D、急救药物

13、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是:()

A、住在平房里的人及时跑出室外或迅速躲在桌下、床下、紧挨墙根下;

B、随手抓住纺织品、毛巾等捂住鼻子;

C、住高楼者迅速从楼上跳下,或前往阳台、窗边、电梯等处;

D、如在夜间,点亮蜡烛照明,进入跨度小的厨房、厕所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难;

14、震后救援的准确定位方法有()

A、红外、测声、光学目视和无线电测向定位;

B、用人工喊话、敲击传声;

C、地震犬寻找;

D、被埋者呼叫等;

15、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指大型的()等,这些设施的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时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要求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提高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A、水电站

B、核电站

C、通信

D、交通及供水供电

16、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

A、砖木结构

B、砖混结构

C、土木结构

D、钢筋混泥土

17、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常用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描述。其中()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

A、时间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震级

E、地点

18、地壳的不断运动是孕育地震的温床。在这个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其附近的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这就是地震的"前兆"现象。

A、物理

B、化学

C、生物

D、气象

19、地震预报包括()。

A、长期预报

B、中期预报

C、短期预报

D、临时预报

20、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

A、台网建设

B、震灾预防

C、紧急救援

D、地震监测预报

“7·28”地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5TTTFT6—10FTTT

T11—15TTTTT16-20T

TTTF

二、单项选择题

1—5DBAAD6—10CCDAB

11—15DADAA16—20ACDCC

21—25BDDBA26—30AABAD

31—35BAACC36—40CADAA41—45DBDDC46—50ACAAD

三、多项选择题

1—5ACEABCDBCEABDBC

6—10ABCDEBCABCDACDABCD

11—15BCDABDABABCDABCD

16—20ABCADEABCDABCDBCD

2017年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 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 我国地震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1)地震监测; (2)地震预报; (3)震害防御; (4)地震应急;(5)地震救灾与重建。 3.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 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中国地震局是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是辖区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地、县地震局(办)是辖区基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4.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14号)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5. 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哪里? 答:福建省闽南地区,包括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 6. 我国第一个进行防震减灾强化宣传的地区在哪里、什么时间? 答:甘肃省临泽县。1995年,甘肃省委和省地震局根据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指示,在张掖行署的指导下由临泽县委和县政府实施的。 7. 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

(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指挥; (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作用。 8. 我国20世纪第5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 答:1988年。 9.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 答:基本对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和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 10. 防震减灾的涵义是什么? 答: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 11.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 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12. 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答:(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 (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13. 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14. 什么是地震对策?

十、应急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十、应急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应急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一、判断题 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对)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对) 3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对) 4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错) 5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对) 6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对) 7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8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对) 9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对) 10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对) 12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对) 13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对) 14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对) 15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响应等级。(对) 16观看灾害和减灾摄影展具有震撼性的教育意义。(对) 17“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也要从娃娃抓起。(对) 18含氟冰箱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它会破坏臭氧层。(对) 19在1992~2001年的十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导致622000人死亡,20亿人受到影响。(对) 20自然灾害是形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 21人民解放军是抗洪抢险的主力部队。(对) 22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要尽量顺风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错) 23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错) 24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对) 25地震主震结束后,学校的学生疏散时,要有顺序,还要以书包等保护头部。(对) 26地震时若正在搭乘电梯,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电梯一旦停下,就迅速离开电梯。(对) 27开车时如遇地震,要尽快安全地停车,然后待在车内,蹲伏于座位旁;如果停在较空旷安全的地带,也可走出车外。(对)28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错) 29出于防灾目的,居室中不要把重物置于高架上。(对) 30地震避灾时应面向窗户。(错) 31地震时应打开出入的门。(对) 32地震时如在院子里,要躲在院墙角或门柱旁。(错) 33地震避难时,要充分利用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携带足够的衣、食、住等生活用品与医药用品。(错) 34道路是否畅通是影响地震救灾效率的重要因素。(对) 35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要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错)36地震后灾民应先争取时间自救、互救。(对) 37被埋压在地震废墟中时,有条件时可敲击水管求救。(对) 38地震时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使用蜡烛、火柴等明火。(对) 39震后救人时,为防止粉尘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洒水息尘。(对) 40地震时压埋人员被救出得越早,生存的可能性越大。(对) 41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火源与天然气源。(对) 42地震可能引起水灾、火灾。(对) 43防止地震衍、次生水灾的主要办法是及时打通堵塞,疏导积水。(对) 44台风暴雨中,在城市街道上行走时要尽量靠近道路边缘。(错)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解析

东湖路学校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 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B )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 )发明的。 A、祖冲之 B、张衡 C、毕 升 D、蔡伦 7.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8.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B )。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9.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C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 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 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10.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A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 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 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 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 11.每年( B)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9月11日 B、5月12日 C、4月22日 D、6月5日 12.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13.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C ) A、最近的建筑物内 B、立交桥 C、空旷地蹲下 D、建筑物旁边 14.地震发生时,在平房人员迅速保护头部向室外跑,来不及可以( C ) A、依靠鱼缸 B、依靠书柜 C、躲在床下或桌下 D、站在房中央 15.狗,猪,猫,鱼,鼠,羊等动物对地震异常反应中最明显的是( B ) A. 狗. B. 猪. C. 鱼 D 猫 1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 D ) A、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B、水土流失和地石沉降 C、土地沙漠化 D、喷沙冒水和河流决堤 17.最为抗震的房屋结构是( E ) A. 土坯墙 B. 砖石结构 C.砖混结构 D.剪子墙结构 E.框架结构 18.如遇到起火或有毒气体泄露,躲避要选择( A ) A.在下风向没水的地方 B. 在上风向有水的地方. 19.谚语:“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跑;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这些征兆说明下面哪一种现象就要发生?( C) A.日本鬼子进村扫荡 B.预示附近要发大水了 C.地震前的先兆 D.古老的乡村赶庙会 20.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A)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A)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A.纵波B.横波C.面波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 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A.玻璃B.结实C.塑料3.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A.站立B.蹲下C.快跑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A)。A.头部B.腹部C.胸部0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 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A.楼房B.房屋C.悬挂物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A.堡坎下B.开阔 地C.广告牌下7.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 匐逃离火场。A.布B.湿毛巾C.纸8.地震发生后,应当(C)。A.传播谣言B.听信谣言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 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A.头部B.胸部C.双手11.地 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B)。A.使劲跑B.蹲在地上C.叫喊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A)。A.走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13.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C)。A.跳楼B.躲在窗下C. 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 室等小开间内14.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 在各自的(B)。A.窗户边B.课桌下或桌旁C.过道上10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 安全的地方是(C)。A.床下B.桌子底下C.窗子边16.乘坐正在行 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B)。A.跳车B.要降低重心,躲 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17.户外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C.尽快跑回屋内18.室内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立即躲到桌子下B.立即关

2020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地震常识 (一)单选题 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圈层。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是地球的()运动的结果。D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4.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次左右。C 1

A、10000 B、5000 C、1000 D.20000 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B A.城市下地震 B.直下型地震 C.直上型地震 D.破坏性地震 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个。A A.1 B.2 C.6 D.很多 2

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C A.10 B.20 C.32 D.5 10.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11.地震灾害有()特点。D A.持续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 12.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类型。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3.强震指的是()C A. 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 7.0级及其以上地震 3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A)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 B.结实 C.塑料 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 B.蹲下 C.快跑 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A)。 A.头部 B.腹部

C.胸部 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 B.房屋 C.悬挂物 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 B.开阔地 C.广告牌下 7.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 B.湿毛巾 C.纸 8.地震发生后,应当(C)。 A.传播谣言 B.听信谣言

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 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 B.胸部 C.双手 11.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B)。 A.使劲跑 B.蹲在地上 C.叫喊 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13.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C)。

A.跳楼 B.躲在窗下 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 14.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户边 B.课桌下或桌旁 C.过道上 1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C)。 A.床下 B.桌子底下 C.窗子边 16.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B)。 A.跳车 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地震时因为恐慌而失去理智是最大的危险,很多伤亡并非地震而是恐慌造成的。( ) 2.在学校若遇地震,全校同学要按平时演练要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 3.地震发生时你如果在教室里来不及往外撤离,可迅速就近躲避在课桌、讲台下。( ) 4.教室在高层的,强震时因为时间来不及,可迅速分散到洗手间、小办公室等跨度小的房间,千万不能从楼上跳下。( ) 5.主震后一般有余震,同学们一定要懂得在两次地震的间隙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以防余震和火灾等并发灾害。( ) 6.地震发生时,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不要刻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7.地震时在山区的人员要警惕滚石、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 ) 8.地震发生时,你如果是在教室或家里,一定要立刻将所有的门打开,以免房门、大门变形卡死无法进出。( ) 9.避震要选择内墙墙根、墙角处等易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或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洗手间、储藏室去躲避。( ) 10.在街上遇到地震,要往人多的地方躲避,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

二、选择题。 1、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发明的。 A、祖冲之 B、张衡 C、毕升 D、蔡伦 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4、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5.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 (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 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 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6.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 )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一、判断题 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对)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对) 3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对) 4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错) 5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对) 6巨灾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 7亚洲的巨灾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对) 8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对)

9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10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灾害现象也并非惟害而无利。(对) 11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对) 12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对) 13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对) 14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卫星遥感技术。(对) 15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 16《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这是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错) 17秦朝制订的《田律》是关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内容的规定。(对)

18“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对) 19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对) 20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因灾平均死亡数万人,到目前年均仅死亡2000余人,这是党和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用于减灾工程建设和重视非工程建设的结果。(对) 21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对) 22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对) 2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响应等级。(对) 24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一发布灾情。(对) 25因灾死亡30人以上,可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响应。(对)

2016最新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答题及答案

2016最新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答题及答案

2016最新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答题及答案 1.手机、哨子、旗帜、颜色鲜明的衣服等都可用作水灾后求救的联络工具。 正确答案:正确 2.防止地震衍、次生水灾的主要办法是及时打通堵塞,疏导积水。正确答案:正确 3.大多数消毒药品均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消毒次数过多、消毒液浓度过大,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正确答案:正确 4.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捂住口鼻,快速沿逆风方向跑离 正确答案:正确 5.遭遇地震时应当就近躲避到窗口下和外墙边。 正确答案:错误 6.流感早期服用感冒冲剂或板蓝根冲剂,可以减轻症状。 正确答案:正确 7.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 正确答案:正确 8.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 正确答案:错误 9.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季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 正确答案:正确 1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11.艾滋病病毒很脆弱,它在外界环境中很快死亡,常用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漂白粉、消毒灵、酒精等都可以将它杀灭。 正确答案:正确 1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13.将木制家具、木板等捆在一起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 正确答案:正确

14.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正确答案:正确 15.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正确答案:正确 16.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正确答案:正确 17.海啸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变形,致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 正确答案:正确 18.不在受污染的水体附近区域进行捕捞、放牧、引灌等作业以及洗涤、游泳等活动。 正确答案:正确 19.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在鸡、鸭、鹅等禽类之间传播,不会感染人类。正确答案:错误 20.防灾减灾领导是关键。培训、提高各级领导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管理技能,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正确答案:正确 21.大规模的滑坡有可能掩埋村镇、摧毁厂矿、中断交通、堵塞江河。正确答案:正确 22.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正确答案:正确 23.台风暴雨中,在城市街道上行走时要尽量靠近道路边缘。 正确答案:错误 24.油锅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沿着锅壁缓慢地倒入冷水,防止飞溅。 正确答案:错误 25.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正确答案:正确

最新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年班姓名:得分: 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万一不幸被困在因地震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您不要慌乱,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外界救援。请问:在以下您可采取的求生方法的几个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A、持续大声呼唤 B、用明火照明 C、敲击水管等响物,已引起外界注意 2、为了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平时家庭可适当做一些避震准备,请问:在以下家庭避震准备的三个选项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将床下物品清空 B、清理楼道保持通畅 C、将清出的物品放在橱柜书架等上面 A、持续大声呼救 B、用明火照明 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 3、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请问:在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 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 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 4、在户外如何避震?()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C、在大楼旁避震 5、在野外避震时应该怎么做?() A、避开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 B、在水库边避震 C、在山谷中避震 6、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A、9月11日 B、1月19日 C、11月9日 7、我国通用火警电话是:() A、110 B、119 C、120 8、平房居民在地震时不应采取哪种方式避灾?() A、就近趴在桌子和床旁边 B、感到震动时,立即携带电视机等易碎物品外逃 C、躲在窗户下面 D、可能时关掉电源、气源、火源 9、洪灾发生时,来不及向楼房外转移怎么办?() A、立即跳入水中,一边游泳一边寻找安全地带 B、设法向所在建筑物内的高处转移 C、扎制飘浮筏等逃生用品备用 D、躲在房顶,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吹哨或挥动衣物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10、在旷野遇到雷电时的正确做法是:() A、躲到大树底下 B、躲到高压线铁塔下 C、钻到汽车里 D、双脚并拢蹲下,头伏在膝盖上 11、遇到高楼发生火灾,下列处理措施正确处理措施是____ A、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B、向上逃跑 C、躲避到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等地等待救援 12、发现自己家里着火,___ __措施是不当的? A、积极进行扑救 B、组织家庭成员及时疏散 C、先抢救财物

2019年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年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 B、商周时代 C、秦朝 D、汉朝 2.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 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4.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5.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 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6.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7.(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8.下面( 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 B.森林 C.家具

9.室内不得存放超过( C )公斤的汽油。 A.1.5 B.1 C.0.5 10.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1.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1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3.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区以及周围( B )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A.25 B.50 C.75 14.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5.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 C )。 A.用燃着的打火机查找漏气地方 B.用着的火柴查找漏气地方 C.把肥皂水涂在裂纹处,起泡处就是漏气的 16.依据《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不能在 ( C )安装和使用燃气。 A.厨房 B.客厅 C.卧室 17.电脑着火了,应( B )。

防震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腾龙阁杯防震知识竞赛初赛 姓名:学院: 电话: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三分,总计45分) 1.地震是地球(B)物质运动的产物。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3.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4. 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 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 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5.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6.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先救人少的地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7. 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A、不相信 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 D、相信并随意传播 8. 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异常。 A、水文 B、气象 C、地象 D、地下水流 9. 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 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0.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11. 地震三要素为()。 A、地点、震级、烈度 B、时间、地点、震级 C、地点、震级、深度 D、时间、烈度、距离 12. 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 A、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土木结构 B、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泥土 C、砖混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D、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13.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14. 大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 及时抢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员 C. 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损害情况 D. 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 15. 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 A、木柱 B、檩子 C、木圈梁 D、地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 1. 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A、用湿毛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课搬运的物品支持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是能听到上面或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2. 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

2020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2020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 案(共220题) 1、由地下核爆炸或开矿采石大爆破引起的地震振动是 A、陷落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正确答案:B 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跳楼 C、去楼道 D、原地不动 正确答案:A 3、在地震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你认为下列错误的做法是 A、不乱加搬动 B、保持脊柱安定 C、使用软担架运送 正确答案:C 4、在户外避震,(),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A、不要乱跑

B、赶快跑 C、可以不跑 正确答案:A 5、火车上如何避震?() A、不要等火车停稳,赶快开窗跳车 B、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 C、赶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乱偷走正确答案:B 6、在户外如何避震?()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C、在大楼旁避震 正确答案:B 7、观看体育比赛时如何避震?() A、被挤入人群后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B、听从指挥,有秩序地从看台向场地中央疏散 C、在人群中尽量向前挤 正确答案:B 8、地震多发区域叫()。 A、地震带 B、地震集中带 C、地震多发带

D、地震常见带 正确答案:A 9、由于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 A、原生灾害 B、次生灾害 C、诱发灾害 正确答案:B 10、堰塞湖是()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 B、人工挖掘 C、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 正确答案:C 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 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 C、房倒屋塌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1、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确定1991-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__________,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A、1989年5月1日 B、1989年4月3日 C、1990年12月10日 2、1999年7月5日,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通过"21世纪减灾战略":"21世纪,一个更安全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减轻灾害和降低风险 B、建立防灾减灾论坛 C、加强灾害应急救援 3、随着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安全奥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奥运场馆安全 B、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 C、奥运食品安全 4、从城市防灾的角度看,社会保险的作用是____并有效提供社会突发事件的应对手段。 A、加强风险管理 B、经济补偿 C、资金融通 5、无论联合国倡导的全球"预防文化",还是中国目前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其核心思想是强化_______________。 A、预防第一,人的生命第一 B、安全行为控制 C、生产场所的安全保障 6、安全社区建设是实现"平安北京?安全奥运"的有效措施,安全社区建设的目标及内容是以制定____________社区安全建设计划为中心。 A、人防和反恐 B、防火防盗 C、综合减灾 7、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________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 B、9月 C、10月

8、历史上北京也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公元1115年至1949年的83 5年间,永定河决口81次,漫溢59次,改道_______次。 A、9 B、19 C、29 9、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________,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 A、十分之一 B、八分之一 C、五分之一 10、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____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 B、桥下 C、大树下 11、"北京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共包含________种气象灾害。 A、八 B、十 C、九 12、空气污染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天当中,一般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13、雷暴大风的阵风风力达_______级,常伴有雷电、暴雨、冰雹等,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气象灾害之一。 A、8-12级 B、5-6级 C、12级以上 14、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中心风力达________级以上。 A、10 B、12 C、8 15、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是分两级,即: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_____ ___以上;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要升到40℃以上。 A、37℃ B、38℃ C、35℃ 16、186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_______,其中,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这是科学家称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依据。

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 A、全国抗灾救灾日 B、中国赈灾日 C、全国灾害日 D、防灾减灾日 2、2010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 A、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B、城市化与灾害 C、减灾从社区做起 D、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3、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分为()和社会安全事件。 A、自然灾害、人为事故 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C、地震灾难、人为火灾、交通事故 D、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卫生事故 4、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和蓝色标志。 A、红色、橙色、黄色 B、黑色、红色、黄色

C、红色、白色、黄色 D、黑色、橙色、白色 5、地震时应根据居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避震方式,居住在高层楼房的居民遇到地震突发事件时应选择正确的方式避震。请问:以下三种方式哪种是不安全的?() A、迅速乘电梯撤离 B、先迅速躲进小开间房间 C、先就地躲避在床、桌等坚固物体下 6、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8、地震发生了,你在户外避震,以下那种方法是不合适的?()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抱住电线杆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9、在操场或室外应该怎样避震?请问:以下方式哪种是不正确的?() A、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B、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C、发生地震时赶紧回到教室去; D、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2020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 一、单选题: 1、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子下滑 3、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上课,应如何避震() A、向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暂时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等地震震后迅速撤到大操场上 C、涌向楼梯 5、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 A、抗震设防要求 B、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设防规范 6、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7、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8、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进快拖出来进食 C、进快拖出来输氧 9、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大地震,你应()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得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 10、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带好贵重物品,迅速跑到楼外 B、地震时保持冷静,地震后跑到室外 二、多选题 1、地震时,为防止多次灾难的发生,城镇居民应迅速() A、切断水源 B、切断燃气源 C、切断电源 D、关好门窗 2、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3、我国防震减灾的方针是() A、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B、以经济建设为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组建于_ C、2001年4月_____。 2、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_ A、原生灾害_____。 3、由于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_ B、次生灾害_____。 4、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称为 C、诱发灾害 5、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使整个城市的建(构)筑物破坏,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这次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唐山地区的建设A、没有考虑抗震 6、1960年,摩洛哥艾加迪尔的一个旅馆,在5.8级地震的袭击下成为一堆瓦砾,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它B、建在活断层上 7、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造成多栋建筑倾倒、下陷,其原因是它C、位于软弱地基上 8、1985年在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约400公里的海域连续发生了8.1级和7.5级强烈地震,给远离震中的墨西哥城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经济损失,其原因是墨西哥城_ C、建于软弱地基上_____。 9、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C、越小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它公布的时间是_ A、1997年12月29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实施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它的施行时间是_ B、1998年3月1日 12、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A、救助______相结合”。 13、《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施行的时间是A、1998年12月17日______。 14、《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施行的时间是C、1994年1月10日 15、《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施行的时间是_1995年2月11日 16、1974年4月22日,江苏省溧阳县发生5.6级地震,全县倒塌和毁坏房屋7.9万间。在震后恢复重建中,不少房屋重建或修复时,未考虑B、抗震设防______。5年后的1979年7月9日,在原地又发生一次6级地震,使34多万间房屋倒塌和毁坏,特别是上次地震破坏的房屋,原样修复,这次又遭破坏。 17、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市发生A、7.8级______地震。 18、1999年9月21日,我国台湾省南投县发生_ B、7.6级_____地震。19、我国地震专家认为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是:震时_ B、就近躲避_____。 2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A、地震应急______、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21、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C、10年______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22、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__2年____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23、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______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24、临震预报是指对_10日_____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25、世界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是由A、张衡______发明的。 26、地震时最先到达地球表面的波叫_ B、纵波_____。 27、地壳的平均厚度是A、30-40公里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