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划线部分为所出示的三句结论)

(3)借助两幅图理解“每条边”,“对应边长”和“2∶1”的含义,重点明白这里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代表什么?

出示: 2 ∶ 1

前项后项

放大后边长原图边长

(4)如果把原图按3∶1放大,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师同步板书:

原图 2∶13∶1

长(cm):88×2=168×3=24

宽(cm):55×2=105×3=15

继续追问,如果把原图按5∶1,10∶1放大,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多少?指名口答。

①如果把原图按1∶2缩小,缩小后的长、宽是原长、宽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②先理解1∶2的含义:放大后的边长为1份,原图边长为2份。

如果按1∶4缩小呢?

小结提问:图形在放大与缩小时什么发生了变化?

过渡:从李林同学的照片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下面我们动手来画,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2.独立完成教材第60页例4的绘图。

(1)默读例4并思考:书中画出几个图形?所画图形的格数与原图有什么关系?

(2)请同学们按要求画在自己的方格图中,比一比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

(3)投影反馈,请同学相互评价,重点说出所画图形格数是怎样得来的。

(4)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表格式

数 学 教 案 (六年级下册)

执教者:李长兴 二○一二年二月 小学六年数学下册教案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确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教学关键:借助一些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负数与正数是具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关系。 教学时间数:3课时 1、认识负数…………………………………1课时 2、 3、比较大小…………………………………1课时 4、 5、单元测试…………………………………1课时

2 教出时间第 1 周星期1总课时1 认识负对负数有初步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识、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认识负理争负数的含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个体设、说说对温度的认一、情引、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负板书课题:负二、探、教学()观察课本的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上了解新 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组内交流,讨)教师简要说“°”表示1“℃”表示摄氏2 ℃表1℃用-13零℃”是负号,表示℃表℃用+141”是正号,表示℃、教学()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50)50的、认识负)什么是负)什么是正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关 三、巩3、完成课本练练、全班交流,订 课后记 3 教出时间第 1 周星期2总课时 2 比较大、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负数大小的比负数大小的比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个体、什么是负数一、检、读一读,填一复3012+10.25/1112.7/ 负正 、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二、探、教学(指导学生看例题情境新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问题一)学生尝试画直线表)教师启发,引1,如果你想从起点到问题二:在数轴上表示出1处,应如何运动)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配合说明处应如何运动处)如果从、教学( 指导学生看课本情境图)说一说从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读一读其中各)把这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填在表中时 气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案

《式与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和数量关系。 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能列方程解答一些需要两步或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符号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每表示数量关系方程思想。 难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用字母表示数及方程的意义 1.回顾与整理用字母表示数。 (1)概括好处。 师:同学们都订了《小学生数学报》,你们喜欢不喜欢? 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的单价是0. 4元,如果我们全班同学50人每人都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 如果我们全年级250人,每人都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 如果我们全校1500人,毎人都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 如果让你继续表示几所学校,全区甚至全市的学生每人都订一份这样的报纸一共要付多少钱,你都一一这样列式吗?可以怎样很快地概括出这种关系?(板书:0.4x) x表示什么? 这里应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板书:用字母表示数)可见,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

好处?(学生回答)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洁地表示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概括性。 (2)自主回忆。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有哪些?你能写出哪些式子是用字母表示的? 写在练习本上,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四人一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刚才这位同学所写的字母表达式实际上是用字母表示什么?(教师分别板书)小结从同学们的整理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 (3)讨论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 (1)刘强家上月收人a元,剩余486元,支出()元。 (2)—盘彩带长a米,做一个中国结用6米。做3个中国结用()米,还剩()米。 (3)—瓶盐水重a克,盐的质量占盐水的15%,这瓶盐水含盐()克,含水()克。 (4)一台插秧机每小时插秧工平方米,上午工作5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上午和下午一共插秧()平方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整理,帮助学生理清式与方程等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组织练习。 2.回顾与整理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如果要表示出全区小学生每人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的总价,应怎样表示? 现在我们知道,总价是6024元(板书)。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0.4x=6024)这个等式实际上就是什么?(方程) 自主整理方程的知识点。 师:关于方程的概念、知识点,学习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你能自己整理一下吗?可以用表格、网络图或者箭头等方式来表示。你认为哪种方式适合你,你就采用哪种方式。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内讨论。 汇报。 问: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追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小结:像0.4x=60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属于等式,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师可以板书画集合)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扇形统计图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01 教学内容:教科书六年级下册1—2页例题1和“练一练”,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数据特点。能联系百分数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做简单分析,并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做出解释和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据案自学 1.知识准备 (1)我们以前学过了____________统计图、__________统计图。 (2)能清楚的知道数量的多少是__________ 统计图。 (3)既能清楚的知道数量的多少,还知道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是______统计图。 2.阅读课本例1 3.整个圆表示我国的陆地__________,每个扇形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这种图形叫____________统计图。一、回顾复习,揭示课题 1.师:说一说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及统计图的特点。 2.出示例1扇形统计图 检查课前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做什么统计图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揭示并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展示,学习新知 3、提问:观察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什么? 师:相机说明整个圆代表我国陆地总面积。 师:问怎样从图中看这样的信息。生:学生可能提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 师: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出来的,4、提问: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交流,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吗?它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板书: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关系) 5、提问:我国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学生计算,并且完成书上表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小学六年数学下册教案(表格)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肜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圆柱与圆锥 2、比例 3、整理和复习 教学难点: 1、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正确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及体积的推导过程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85课时 课时安排: 1、……………………………….………………3课时 2、圆柱与圆锥…………………………………13课时 3、比例……………………………..………..18课时 4、统计…………………………………….….2课时 5、数学广角……………………………….…….3课时课时………………………………… 6、整理和复习.46 负数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1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事例,经历探索事物中隐含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对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 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繁复问题中隐含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高斯,是德国出名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有着“数学王子”的美称。他从小就特别聪惠,有一次上课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大家从1开始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老师刚说完他很快便算出了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吗?指生说一说:把1和100相加等于101,2和99相加等于101,这样就得到50个101,用乘法计算:101×50=5050。正是因而高斯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才使繁复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规律!揭示课题,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活动1:摆三角形 1、这里有一些图形,请你仔细观察每幅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和需要的小棒根数来填表。

图号①②③④⑤⑥ 6 三角形个数12345 小棒根数 了5根小棒,第三个三角形用了7根小棒…….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指生说一说。 每组中的小棒根数后一个总比前一个多2根。 填完学生汇报结果:第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第二个三角形用师:谁能详尽说一说每组中的小棒的根数是2的几倍多几根?生:第一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1倍多1根,第二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2倍多1根,第三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3倍多1根…… 师: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小棒?2n+1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2n+1”表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表示任意一个图形的小棒的根数都是图号的2倍加1。n可以表示任何数。 学生只要表述的意思对,就给予肯定,并板书:2n+1。 3、根据字母式子计算,摆第11幅图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探索活动2插彩旗 引入:有了这个关系式,我们就能求出任意一个三角形需要的扣子数。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问题。 1、请读一读题中的文字,并观察情境图。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 [题解]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结构分析]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教学要求: 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2) 2、楼兰的忧郁教案 (5) 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 (7) 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 (12) 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13) 6、早晨教案 (15) 7、葵花之最教案 (19) 9、寓言两则教案 (21) 揠苗助长教案 (21) 刻舟求剑教案 (23) 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 (24) 11、我的母亲教案 (26) 12、济南的冬天教案 (30) 13、祥子买车教案 (33) 14、养花教案 (35) 15、母鸡教案 (37) 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38) 18、秋天的怀念教案 (41) 20、勇气教案 (43) 21、再见了,亲人教案 (44) 22、桥梁远景图教案 (47) 23、黄河象教案 (50) 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 (53) 26、蟋蟀的住宅教案 (54) 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57) 28、风筝教案 (59)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xKb 1.Co m 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 眩惑:迷惑。张目:睁眼。颁布: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和谐:配合的适当均匀。 森森然:树木茂盛繁密惑军队整齐威严。 和谐:配合的适当匀称。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①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 ②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1)景色美;(2)面积广;(3)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 “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使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

2017-2018学年新苏教版6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本班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 (1)教研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2)参与集体备课7 次,相互听课20 节,上研究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3)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老师指导,或与老师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 ?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第十二册美术教案 课题1:未来的中学生活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观察、分析 1、范画出示,师生共赏 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 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 1、教师启发谈话。 这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一定憧憬过未来的中学生活吧?会有怎样的紧张和欢乐?会有多少有趣的新鲜事等着?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阶段会有哪些不同? 2、学生想像,小组讨论。 3、学生个别阐述。 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想像画? 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 (1)小组观察、讨论。 (2)小结 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 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 (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 (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 六、布置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 教后杞记: 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劲学生用多种工具作画。学生的构思较好,由于事准备工作的不足,许多学生没有运用色彩,画面显得单薄。 课题2:素描欣赏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素描艺术的情感。 2、了解素描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素描的基本知识。 2、研究表现手法,找出与其它绘画的区别。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素描例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素描欣赏 二、素描基本知识讲解 1、什么是素描? 从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说,素描就是单色画。我们用毛笔、铅笔、钢笔、木炭条等工具画出来的黑白画,都可以叫素描。 2、素描训练的作用 素描的表现力很强,常用来作为基础训练的手段。 (1)素描主要培养学画者的观察力。 素描的观察方法是全面研究对象的各种复杂关系的基础。即研究三方面关系。研究对象内部内构造与外部形体的相互关系;研究对象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研究对象的本身与周围空间环境的关系。 (2)学会表现方法 表现方法在给画中是一个广泛的问题。在素描中,学会怎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表现出立体感、空间感,怎样用色调来塑造大的形体。 三、欣赏例图 (1)欣赏 《神话传说》毕加索 《白杨道》凡高 《血衣》王式廓 《妻子和我》伦勃朗 (2)思考,小组讨论 比较名作在线条处理、构图形式、风格特征上的异同,完全独立地谈谈你的观感:喜欢或不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 (3)学生阐述 (4)研究例图的表现方法 四、用铅笔、炭笔或钢笔等工具临摹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试着用学来的方法绘画。教后杞记: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这节课我以欣赏为主,让学生自已收集了一些材料,先让他们看,然后总结素描的的特点,学生了解了一些素描知识。虽然画得很笨拙,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受力。 课题3:色彩画欣赏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色彩画的情感 2、了解油画、水彩画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油画、水彩画基本知识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油画、水彩画例子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色彩画欣赏 二、油画概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1单元负数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确和 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验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 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教学关键:借助一些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负数与正数是具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关系。 教学时间数:3课时 1、认识负数…………………………………1课时 2、比较大小…………………………………1课时 3、单元测试…………………………………1课时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第课时月日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第课时月日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第课时月日

第2单元教学计划 圆柱与圆锥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

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 实际问题。 3、这观察,设计和掉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在图形 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教学重点: 1、圆柱体积,表面积计算;2、圆锥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关键: 利用教具,学具进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时数:13课时 课时安排:1、圆柱…………………………..7课时 2、圆锥…………………………..3课时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4、单元测试……………………..1课时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第课时月日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Lesson1 Ping-pong and Basketball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单词sport,ping-pong,basketball,football, some, any;能够在恰当的情景中运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My favoutite sport is ____./ ____ is my favourite sport. / I like ____ best. What do you wear? I wear ____ to play ____.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式解决体育运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一些体育项目并逐渐喜欢体育运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四会单词sport,ping-pong,basketball,football, some, any;能够在恰当的情景中运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My favoutite sport is ____./ ____ is my favourite sport. / I like ____ best. What do you wear? I wear ____ to play ____. 2.难点:区别“some”和“any”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三、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与情境教学 四、教学设备:PPT课件,实物。 五、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 and free talk T: Hello, boys and girls. Welcome back to school. Did you have fun in winter holiday? What did you do? S1: I went on a trip with my family. … T: What did I do in the winter holiday? Can you guess? S1: … T: I played basketball with my daughter. (设计意图:通过free talk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英语的情景中去,帮学生调整到英语思维,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为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做铺垫。) Step2 New lesson 1. Learn the new words. T: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this? Ss: It’s a basketball. T: What’s this? Ss: It’s a football. T: What’s this?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 工作 要求 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 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 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1巧置换 教学目标: 1.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 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练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解题: 《巧置换》是将事物的因果、角色进行对换,或者保留图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形式。巧妙地运用置换,会使我们的作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使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2.作品赏析: (1)欣赏《精神食粮》。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把汉堡中的肉片置换成几本书?(作品在保留原物象特征的基础上,把里面的食品换成了书本,进行巧妙的置换,给人以视觉上的新奇感,利用巧妙的构思深化了要传达的主题。) (2)欣赏《自然之风》。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置换呢? (3)欣赏《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画像》。(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举世闻名,小作者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以新的视角,让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画像,使人忍俊不禁。) (4)欣赏《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讨论:这张招贴画中,你们看见了什么?从中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感受是否和主题一致?(这幅招贴画的主体是一片代表生命的绿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0页——31页 (备课人:高玉荣)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百分数的过程。 数学思考: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百分数,能解释常见百分数的含义。 解决问题: 会认、读,写百分数,能解释常见百分数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了解生活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信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 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兴趣,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课前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课时 学生先修内容 1.李明投了100次,投中67次,投中次数占总次数的()÷100= ,通常写成(),67%读作:(),%叫做()。像这样表示()是()的()的数叫做百分100 67 100 67

数。百分数也叫做( )或()。 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含义。 一件衣服羊毛含量是68%。68%的含义是() 一瓶杏仁露的蛋白质含量是1%。1%的含义是()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引起意向 课件出示下面情境图。横北中心小学篮球队的同学 进行投篮练习。 师:这是我们学校篮球队的同学在进行投篮训练, 每人投100次,李明投中了67次,王建投中了53次。 你能求出李明投中的次数占他投球总数的几分之几 吗? 二、自主学习,检查先修 1.李明投了100次,投中67次,投中次数占总 次数的(67)÷100= ,通常写成(67% ), 67%读作:(百分之六十七),%叫做(百分号)。像 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 百分比)或(百分 率)。 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含义。 一件衣服羊毛含量是68%。68%的含义是(羊毛 的含量是衣服总成份的68% ) 100 67 100 6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表格】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全册教案

Unit1 Lessons1---6 Sports Lesson1 Ping-pong and basketball 教学目标: a、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airport, again, live , learn, wow, know ,great, tired, suitcase;live in, want to ,have a good trip ,go home b、学习句型:“What time is it ? It’s …”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钟面、录音机 教学时间: One class . 教学过程: Step 1 :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 Greeting 2) Review①lead in课件出示日历,通过师生问答,生生、同桌对话练习句型:What day is it ? It's……教师谈话导入:今天九月一号,Jenny和Danny正在讨论李明来到加拿大学习英语的日期,预知精彩,且看课文。②Play “The number game”to review number . Step 2 :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新授及练习): 1、Teaching “What time is it ? ” 1) Use a big clock to teach “What time is it ? ” 2) Demonstrate : Move the hands on the clock as I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 Then get volunteer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 Here’s a simple way to say some times in English .1:45 one forty five 2:10 two ten5:37 five thirty seven 8:00 eight o’clock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完整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完整教案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大看台: 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主要有: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在“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体会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在练习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统计图,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能初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统计图。 全面析学情: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思维能力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学生在中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这为学生学习、分析扇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统计图打下了知识基础。除此之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已萌芽,他们喜欢对教师提供的图表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恰好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心理基础。 提炼目标点: 知识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作用。 数学思考: 经历数据的分析探究过程,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量的数学信息,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问题解决: 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认识到三种不同统计图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解题。 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的情境,用统计图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统计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巧划分: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统计图的比较…………………………………………………………1课时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课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Unit 3 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 Lesson 17 Summer is coming! 一.Teaching Objectives and Demands: 1.Student can understand read say and practice the dialogue of this lesson . 2.Student can understand read say and practice the drill: I like to _______. 3.Student can understand read and say the following words: swim,skip, wear, lie and sandals. 4. Student can understand read and say the following phrases: play sports, fly kites, look at followersclouds and watch the birds. 5.Student can understand read and say the following words: winter, spring, summer and fall. 二.The Importance and The Difficult point: The importance: words and drills The difficult point: Practice the dialogue. 三. :Teaching Aids some pictures, some vocabulary cards and one tape-recorder 四.Allocation of time: one course 五.Teaching steps: Step https://www.doczj.com/doc/4b1784721.html,anizing the teaching 1.Greetings 2.Sing an English song they like. Step 2. Revision 1.Review seasons with the poster of season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