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树病害

果树病害


第六章 果树病害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种植的果树及其病害种类繁多,据《中国果树病虫志》(1960)记载,我国30多种果树中有736种病害,危害严重的有60余种。
长江中下游种植最多的果树为苹果、梨、柑橘、葡萄、桃等。苹果病害危害严重的有腐烂病、炭疽病、轮纹病、褐斑病、白粉病、根腐病等。柑橘病害中溃疡病、黄龙病、疮痂病、树脂病、炭疽病及贮藏期的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蒂腐病等对柑橘生产影响最大。葡萄上危害严重的有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等,近年来霜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桃树病害以桃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发生最为普遍。

本章内容

一、苹果、梨轮纹病
二、苹果炭疽病
三、苹果树腐烂病
四、梨黑星病
五、梨锈病
六、柑橘溃疡病
七、柑橘疮痂病 八、柑橘炭疽病
九、柑橘黄龙病
十、葡萄黑痘病
十一、葡萄霜霉病
十二、桃缩叶病
十三、果树根癌病

第一节 苹果(梨)轮纹病
Apple and Pear ring rot

一、症状(Symptom)
枝干受害:病斑中央成瘤状突起,而周围逐渐凹陷,并在病健交界处发生龟裂,病皮翘起,红褐色逐渐变为灰白色,病斑表面产生黑色的细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多年生的主干或主枝上,病斑互相愈合,病皮严重开裂,十分粗糙。
果实受害: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淡、暗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并有茶褐色粘液渗出,有些品种轮纹不明显。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后逐渐变为灰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
二、病原物(Pathogen)

有性态:
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Nose) Koganezawa et
Sakuma] ,子囊菌门葡萄座腔菌属;
无性态:
簇小丛穴菌(Dothiorella gregaria),无性孢子类小穴
壳属。
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具
孔口,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分生孢子
器扁圆形或椭圆形,具乳头状孔口,分生孢子梗丝状,单
胞,分生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单胞,无色。
轮纹病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寄主范围很广。
三、病害循环 (Disease cycle)

病菌以菌丝和子座在被害枝干、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皮孔、气孔和伤口侵入植株,无再侵染。
三、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寄主抗病性和栽培管理
措施密切相关。
1.干旱年份或地区,病害发生轻。
2.不同品种对轮纹病的抗性差异显著。
3.果园管理粗放,挂果过多,蛀

食性害虫危害严
重,肥水不足或偏施氮肥,树势衰弱,均有利于
病害发生。
五、防治方法(Control methods)

该病的防治采取选用无病苗木,加强栽培管理、铲除越冬侵染源和生长期喷药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培育、选用无病苗木:建立无病苗圃
2.加强栽培管理:根据树体的长势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和害虫防治
3.清除病源: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对主干、主枝上的病斑,及时刮除,并涂以杀菌剂保护。
4.喷药保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5.其他防治措施:
(1)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果实套袋
(2)避免以杨树等树木作防风林
(3)选用抗病品种

第二节 苹果炭疽病
Apple anthracnose

一、症状(Symptom)
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枝干和果台。
果实发病后,病斑紫红色,圆形,中央凹陷,病斑上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果肉变褐腐烂,有苦味。
枝干发病后,由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溃疡斑,后期病皮龟裂脱落,致使木质部外露,严重时溃疡斑以上枝条干枯,病部表面产生黑色小点。

二 . 病原物(Pathogen)

有性态:
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Schrenk],子囊菌门小丛壳属。
无性态: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 & Sacc.],无性孢子类炭疽菌属。

三.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及其它寄主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侵入寄主并进行再侵染。
四. 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苹果炭疽病的发生主要与寄主抗病性和气候条件有关:
1.寄主抗病性:
(1)不同品种的抗性有差异
(2)不同生长时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抗病菌侵入能力较差,而抗扩展能力较强.随着果实成熟,果皮加厚,抗侵入能力逐渐增强,而抗扩展能力逐渐下降.
2.气候因素:雨水、温度是流行的主要条件
3.菌源:田间菌源和其它寄主上的菌源多发病重。



五 . 防治方法(Control methods)

该病的防治应采取减少侵染源为中心,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1.搞好清园工作:清除病枝病果。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和整枝修剪,搞好水
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3.喷药保护:注意施药时间。
4.果实套袋:套袋前果园全面施药一次。
5.储藏期烂果控制:药剂浸果后低温贮藏。
第三节 苹果树腐烂病
Apple Valsa canker

一、症状(Symptom)
1.溃疡型:
病部皮层红褐色,水渍状湿腐,有酒精味,用于用手压之即下陷,并流出红褐色汁

液,皮层及易剥离。后期病部失水下陷与健部交界处发生裂缝,表面产生突起的小黑点(内子座及子囊壳)
2.枝枯型:
春季在2-5年生枝杆上,病斑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全枝迅速失水干枯,很快死亡。 有时亦可侵染果实,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型,有圆心轮纹,病组织软腐,有酒精味,病斑中部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二、病原物(Pathogen)

有性态:
苹果黑腐皮壳( Valsa mali Migable et
Yamada ), 子囊菌门黑腐皮壳属。
无性态:
苹果壳囊孢(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
无性孢子类壳囊孢属。
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株、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雨水和昆虫传播从伤口、皮孔侵入,子囊孢子再侵染作用不大。
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该病的发生与树势、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1.树势衰弱是发病的主要诱因
2.与冻害与日灼有关
3.品种间抗病性差异:白龙、醇露及印度 等品种的抗病性较强,倭锦、国光、红玉、元帅、全帅等品种易感病.
4.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的果园,土地粘重的果园,由于养分不足或根系生长不良,腐烂病常发生较重。
五、防治方法(Control methods)

该病的防治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为中心,减少菌源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是防治腐烂病的根本措施。
(1)合理施肥、修剪、疏花、疏果。
(2)秋季进行树体涂白,幼树绑草和培土防止日灼和冻害
(3)注意果园排灌,防止早春的旱害和夏季积水
2.清洁田园:及时清除腐枝、病残体
3.及时刮除病斑及涂药:刮后涂抹不同的杀菌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