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厘米的认识观课报告

厘米的认识观课报告

厘米的认识观课报告
厘米的认识观课报告

厘米的认识观课报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厘米的认识》观课报告在这次的观课评课活动中,我认真观看了李老师的《厘米的认识》一课,李老师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确立了教为学服务的观念,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感受、交流、体验、探究知识的活动中,我是从教学环节维度进行观课的,这节课有四个环节包括故事引入、认识厘米、巩固应用和课堂总结。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设计合理。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第一,注重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发现问题,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知识。

第二,注重动手实践,掌握知识。

本节课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习过程,从1厘米的小棒入手,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量一量的动作思维下发展到抽象思维,借助于小棒、手指宽等实物感知,强化思维表象,从而形成正确的1厘米的概念。然后运用迁移,让学生在尺子上认识1厘米、认识几厘米,并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第三,注重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能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个人

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教师为了巩固新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对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在练习中设计了“老师一拃有多长”和“学生一拃有多长”、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情景串与问题串的构建,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热情高,全身心投入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李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本节课更完善,更好地提升,达到更好地预期效果,我的建议如下:

1.教学的整个环节能够环环相扣,教师再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就更好了,比如说举例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时,学生说大豆,米粒,蚂蚁等物体时教师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学生都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用手指也能比划出来,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判断,让他们亲身体验并以判断。

2.每个环节都过渡得很好,语言准确。但教师掌握的时间不太好,在研究两个数字之间是几厘米时,浪费的时间有点多,导致教师没时间处理教学设计中“巩固应用”的练习。如果时间在紧凑些,本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动脑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学的轻松高效。不管是在导入环节还是学习新知,巩固练习都要好好的模仿这节课的模式和实际好好组织。借研修的东风,重新树立

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