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医学基础(全)

最新中医学基础(全)

最新中医学基础(全)
最新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精品文档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西晋?王叔和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被译成多种文字,先后流传到欧洲许多国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诸病源候论》

隋?巢元方等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③《新修本草》

唐?李勣、苏敬主持编撰,是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④《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撰,简称《千金要方》,是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医学百科全书,在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卷二十六为食治专卷,也是最早的食治专卷,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宋金元时期:涌现出众多的流派,中医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陈无择撰,以“分别三因,归于一治”取为书名,简称《三因方》,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奠定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基础。

②《小儿药证直诀》

宋?钱乙撰,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儿科著作。

③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其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故治病主要以汗、吐、下三法,攻邪祛病,后世称其为攻下派;

李杲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其为补土派,并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多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其为滋(养)阴派;四家虽立论不同,但各有发明,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6、明清时期:中医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①《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撰。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历时27年完成巨著。载药1892种,附图1109幅,附方11000多首。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传至海外。

②《温疫论》明?吴又可撰,揭示了“温疫”的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突破了前人的六气致病学说,在世界传染病历史上居于先进地位,是一部重要的温病学著作。

③《外感温热篇》

清?叶天士撰,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温病条辨》

清?吴鞠通撰,创立三焦辨证,推动了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

⑤《医林改错》

清?王清任撰,纠正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发生的错误,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成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医家之一。

⑥其它

7、近代与现代:

①收集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

②中西汇通研究

③运用现代科技研究。

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五、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

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精品文档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讨论: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辨证论治

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证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表明了其时相性特征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它的空间性特征。

病、证、症三者联系:

症是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是由症状和体征所组成的;

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了证候;

各阶段的证候贯穿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②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是决定“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其治疗的效果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

③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五、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①注重宏观观察。

②注重整体研究。

③擅长哲学思维,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

④强调功能联系。

绪论小结

思考题

1、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人体的有机整体是怎样构成的?

2、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概述

1、阴阳五行学说的实质:

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2、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

由于阴阳和五行各自具有其系统的理论,因而又称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3、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

时代背景:

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借以说明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指导养生、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构成了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阴阳学说

概述

1、阴阳学说:

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并用于解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2、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

是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领域,并逐渐与中医学的具体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①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②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比类水火的特性来确定:凡类水者皆属阴,类火者皆属阳。

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

A 阳的特性: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等;

B 阴的特性: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等。

③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A 可转化性:需要一定的条件。

B 无限可分性:可再分阴阳。

C 因比较的对象不同而异。

2、阴阳学说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或一个事物对立着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来认识

精品文档

自然、解释自然的一种理性知识。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用阴阳的运动规律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指导养生和临床实践的一种基本理论。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①阴阳相互对立:相反;

②阴阳相互制约:抑制、削弱、排斥、斗争。

2、阴阳互根互用:

①阴阳互根:

互根:相互依存、互为根基。

②阴阳互用:

互用: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3、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指阴阳的运动形式,说明阴阳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而且属于量的变化。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消长形式与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关联;

阴阳之间的此消彼亦消和此长彼亦长与阴阳的互根互用相联系。

“阴阳消长”与“阴阳平衡”。

4 、阴阳转化

①含义: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②内在依据:阴阳互根互用:

③条件:事物发展的极限阶段,即《内经》曰“重、极、甚”等。

总结:

基本内容包涵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与互根,是阐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消长与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在阴阳的不断消长、转化过程中实现的;而阴阳的消长与转化是以阴阳的对立互根为基础的。

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互根基础上表现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两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①阴阳偏盛: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③阴阳互损: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④阴阳转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防治:

①指导养生:

②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的治则:虚者补之。

③分析归纳药物性能

第二节五行学说

概述

1、五行学说: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并且是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理论。

2、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学领域,并逐渐与中医学的具体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五行的概念

①五行: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一是指行列、秩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及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

②五行的特性:

A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的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归属于木;

B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的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归属于火;

C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的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归属于土;

D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的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归属于

精品文档

金;

E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等的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归属于水;

③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A 取象比类法:

既将事物的特性直接与五行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的归属。

见表2-1 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表,P12

B 推演络绎法:

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特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见表2-1 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表,P12

④“同气相求”:

同一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

2、五行学说的概念:是用五行来阐述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及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指导养生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一种理论。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①五行生克

是指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从而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

A 相生:

相生的概念:促进、助长和资生。

相生的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生我”与“我生”。

B 相克:

相克的概念:克制、制约、抑制。

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所胜与所不胜:“我克”与“克我”。

②制化

制化:即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

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意义:维持协调与平衡。

③五行乘侮

是指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相克现象。

A 相乘:

相乘的概念:相克太过为害。

相乘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同。相乘原因:太过与不及两种原因。

B 相侮:

相侮的概念:反克为害,又称反克、反侮。

相侮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

相侮原因:太过与不及两种原因。

C 相乘与相侮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克异常而致病。

④五行母子相及

及:连累的意思,是指五行之间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

A 母病及子:母能令子虚。

B 子病及母:子盛致母实(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子盛致母虚(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子虚致母虚(子母俱虚)。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②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相生与相克。

③阐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2、五行学说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①相生关系的传变:

主要内容:“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②相克关系的传变:

主要内容:

“相乘”:木旺乘土(肝气乘脾)、土虚木乘(脾虚肝乘);

“相侮”:木火刑金(肝火犯肺)。

3、五行学说在防治方面的应用:

①指导养生:五脏与四季等;

②指导脏腑用药:五味与五脏等;

③控制疾病传变;

④确定治则治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抑强”与“扶弱”。

泻南补北法(泻火补水法:肾阴不足,心火偏亢,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证);抑木扶土法等。

4、五行学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精品文档

举例说明:五色、五味与五脏,口苦与心火等。

5、指导针灸取穴:

6、情志相胜疗法等:

思考题(作业)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1、藏象的概念: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

象:是指人体体内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应于机体外部的征象。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依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

2、脏腑的概念:

①脏腑:人体内脏的总称。

②分类: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

A 脏: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

B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C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③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与生理特点

A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生化和贮藏精气,满而不实;

B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受纳和传化水谷,实而不满。

C 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3、藏象学说:

是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大特殊系统;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中医学脏腑与西方医学脏器的关系

“脏腑”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与西医学“脏器”的概念不同。

1、名称相同但涵义不同;

2、中、西医的不同涵义:

西方医学的脏器是解剖意义上器官,是一个形态学概念。

中医学中的脏腑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是在古代解剖学知识基础上演变成的人体功能系统的概括。

第二节脏腑功能

一、心与小肠(附:心包)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概述:“君主之官”,,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在五行属火。

①心主血脉:

心主血与心主脉的涵义:

主血是指推动血液运行;

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

血液循环系统:心、脉、血;

正常运行的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②心藏神(主神志、主神明):

A 神的涵义: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主。

B 心主持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为“君主之管”、“五脏六腑之大主”。

C 心主神志与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血不足可导致心神失养。

2、心与体液志窍的关系:

①心在体合脉;

②心在窍为舌;

③心在志为喜;

精品文档

④心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 ;

⑤其华在面;

⑥心气通于夏;

⑦合小肠。

4、小肠:

主要生理功能:

A 受盛化物:

B 泌别清浊:

泌别清浊的概念:是指小肠对食物进一步消化后,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送到大肠,形成大便,将剩余的水液经肾的气化渗入膀胱,形成尿液,又称“分清别浊”小肠主液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二、肝与胆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概述:“将军之官”,在五行属木。

①主疏泄:

A 涵义:

疏:疏通;

泻:发泄、升发;

肝主疏泄:反映了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主动的特性;

是指肝气具有疏通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

B 主要体现于5个方面:

★调畅气机:

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肝主疏泄的功能就是调节气的升降出入的平衡,正常情况下称为“气机调畅”。

★促进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促进血液的运行: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

○促进津液的输布代谢: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的调节。

★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是保证脾胃升降功能(运化功能)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

○肝主疏泄功能能够调节胆汁的分泌

★调畅情志;

★促进女子排卵行经与男子排精(调理冲任)。○促进女子排卵行经:“女子以肝为先天”

○促进男子排精:

②主藏血:

A 涵义:

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B 生理意义4个方面:

○濡养肝及筋目;

○调节血量;

○为经血之源;

女子肝血不足:月经量少、闭经等

○防止出血(收摄血液)。

肝不藏血:各种出血症

2 肝与体液志窍的关系:

①肝在体合筋:

②肝在窍为目:“肝开窍于目”。

③肝在志为怒:“大怒伤肝”、“怒则气上”。

④肝在液为泪:“泪为肝之液”。

⑤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

⑥肝气通于春。

⑦在腑合胆。

3、胆:

①主要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②为奇恒之腑之一。

三、脾与胃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概述:“仓廪之官” 、“后天之本” ,在五行属土,位于中焦,故脾之气又称为中气。

①主运化:

A 涵义:

运:转运输送;

化:消化吸收。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B 生理意义2个方面:

★运化水谷:“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精品文档

“脾为后天之本”在营养学中的特殊意义。

★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②主升清:

A 涵义:

升:上升;

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脾主升清主要依赖于脾气:“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

B 2个方面的生理意义:

★主升清;

★升举内脏:病理表现为“中气下陷”导致的内脏下垂。

③主统血:

A 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裹血”。

B 主统血与脾气密切相关:气能摄血。

2、脾与体液志窍的关系:

①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②脾在窍为口。

③脾在志为思:“思虑伤脾”。

④脾在液为涎。

⑤其华在唇

⑥脾气通于长夏,脾主四时。

⑦在腑合胃。

3、胃:

①主要生理功能:

A 主受纳、腐熟水谷: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

B 主通降:胃气以降为和,以通为用。

思考题

★为什说脾为后天之本?其在营养学上有何意义?

四、肺与大肠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概述:“肺为华盖”、“肺为娇脏” 、“相傅之官”,在五行属金。

①主气司呼吸:

A 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清气与浊气)交换的场所,主呼吸功能;

B 主一身之气:是指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

②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A 宣发涵义及作用:

★宣发:宣布发散,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布散作用;

★宣发的作用:3个方面

○排出体内的浊气;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布散到全身;

○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合,将津液的代谢产物化为汗,排出体外。

B 肃降涵义及作用:

★肃降:清肃下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作用;

★肃降的作用:3个方面

○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由肾加以摄纳;

○将清气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清除呼吸道的异物,保持洁净。

宣发与肃降的关系: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为用。

C 通调水道涵义及作用:

★通调水道: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肺为水之上源”);

★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举例:“宣肺利水”(“提壶揭盖”)。

③朝百脉,主治节:

A 朝百脉的涵义及作用:全身血液都通过百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送到全身。

B 主治节的涵义及作用:治理调节呼吸节律、调节全身的气机、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运行及排泄的作用。

2、肺与体液志窍的关系(生理联系):

①肺在体合皮;

②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肺开窍于鼻”;

③肺在志为悲(忧):“悲者气消” ;

④肺在液为涕;

⑤其华在毛:调节汗孔。

⑥肺气通于秋。

⑦在腑合大肠。

3、大肠:

精品文档

主要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五、肾与膀胱(附:三焦)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概述:“腰为肾之府” 、“先天之本” 、“五脏阴阳之本” ,在五行属水。

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A 藏精的涵义:

★精气的概念: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

★精气的来源及关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与生俱来,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精气。

○关系:相互为用。

★肾气的涵义:肾精所化之气。

B 主生长发育及生殖:

★肾精肾气主机体的生长发育:生、长、壮、老、死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补肾益精:小儿发育迟缓、抗衰老。

★肾精肾气主人体的生殖功能男子不育与女子不孕。

C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阴:对五脏具有滋养、濡养作用,也称元阴、真阴;

★肾阳:对五脏具有推动、温煦作用,也称元阳、真阳;

★久病及肾。

②主水:

肾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人体水液代谢:肺、脾、肾。

③主纳气:

肾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保持呼吸深度,对呼吸进行调节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病理表现:“肾不纳气”,补肾气以纳气。

2、肾与体液志窍的关系:

①在体为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脑为髓之海”。

②在窍为耳和二阴:“肾开窍于耳”、“肾主二便”。

③在志为恐:“恐伤肾”。④肾在液为唾。

⑤肾气通于冬。

⑥在腑合膀胱。

3、膀胱:

①主要生理功能:贮尿、排尿。

②尿液的生成:为津液所化。

③膀胱的病理表现:小便不利或癃闭;尿频或遗尿。六、奇恒之腑

脑、髓(肾)、骨(肾)、脉(心)、胆(六腑)、女子胞。

1、脑

脑居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

“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之海”。

①主要生理功能:

主精神、意识、思维和感觉活动;

②脑与脏腑的关系:

归属于心,并与其他四脏有关。

如“五神”、“五志”等。

2、女子胞

①主要生理功能:

A 主月经;

B 孕育胎儿。

②女子胞与脏腑的关系:

A 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肾、肝、脾;

肾中精气与天癸、月经来潮及绝经的关系;

主月经与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及统血功能;

肾中精气与孕育胎儿的关系。

B 与经脉的关系: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第三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

肺气助心行血;

心血载运濡养肺气;

2、心与脾:主要是血的生成与运行的关系

精品文档

血的生成在脾;

血的运行在心与脾;

病理表现:心脾两虚

3、心与肝:主要表现在血和情志两个方面

血液运行和贮藏:心主血与肝藏血、主疏泄;

精神情志:心藏神与肝藏血、主疏泄。

4、心与肾:主要表现在水与火、精与血两个方面

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

精与血相互资生:

5、肺与脾: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肺主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

水液代谢: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共同参与水液代谢。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

气机升降:肺主肃降;肝气升发。

7、肺与肾: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水液代谢:肾主水,肺为水之上源。

呼吸运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与“肾不纳气”。

8、肝与脾: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运化与血的化生两个方面

饮食物的消化:

血的生成:脾生血、统血与肝藏血。

9、肝与肾: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互生和阴液互养两个方面

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肝肾同源”,同源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阴液互资:“水能涵木”与“水不涵木”。

10、脾与肾: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温养后天,后天滋养先天。

水液的输布代谢: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的体现:

①经脉络属;②生理配合;③病理相关。

1、心与小肠:“心移热与小肠”。

2、肺与大肠:

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的关系:相互为用。3、脾与胃:

纳运相和:“脾胃为后天之本”。

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4、肝与胆:同司疏泄

5、肾与膀胱:肾的气化与膀胱的功能。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糟粕排泄的互相联系和密切配合。

“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

第四节气、血、津液

概述

1、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气

1、气的基本概念:

①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②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特点:气的运行不息。

2、气的生成:

①物质基础:

A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

B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C 自然界中的清气。

②相关脏腑:肾、脾胃、肺。

肾:肾为气之根(根本)

脾胃:脾胃为生气之源;

肺:肺为生气之主重点脾胃。

3、气的运行:

①气机:

A 气运动的四种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B 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标志,主要体现在脏腑和经络的生理活动中,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精品文档

C 气机调畅: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

D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失调,如气机不畅、气滞、气陷、气逆、气闭、气脱等。气机止息与生命活动结束。

②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脾胃为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枢纽。

4、气的生理功能:

①推动作用:

A 含义: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都有赖于气的激发和推动;

B 病理变化:气的推动作用减弱。

②温煦作用:

A 含义:气对人体具有温暖、熏蒸的作用;

B 病理变化:气的温煦作用减弱。

③防御作用:

A 含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侵袭;

全身的抗病能力。

B 病理变化:气的防御作用减弱。

④固摄作用:

A 含义:气对体内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具有统摄、控制的作用,防止其流失;

B 病理变化:气的固摄作用减弱;

C、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⑤气化作用:

A 含义: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如:各种新陈代谢。

B 病理变化:气化功能异常,可导致各种代谢已常。

5、气的分类:

根据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

①元气:

A 概念: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原气”、“真气”。

B 生成:由肾中精气所化生,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之精以充养;

C 分布:元气发于肾,通达全身,无处不在;

D 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②宗气:

A 概念: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来的水谷之精气在胸中结合而成。

B 生成: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水谷之精气;

C 分布:胸中;

D 功能:促进肺的呼吸功能和推动气血的运行。

③营气:

A 概念: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

B 生成: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

C 分布:血脉;

D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构成血液的组成部分。故常“营血”并称。

④卫气:

A 概念:运行于脉外之气;

B 生成: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

C 分布:运行于体表;

D 功能: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温煦全身,润泽皮毛;

调节腠理开合、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

二、血

1、血的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必须在脉中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2、血的生成:

①组成:由营气和津液组成。

②物质基础:主要是水谷精微,此外肾精也可转化为血。

③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

3、血的运行:

气的推动、温煦作用与固摄作用的协调;

五脏之气的作用:心气、肺气、脾气、肝气;

其他因素:血脉的通利、血的寒热等。

4、血的功能:

A 濡养;

B 化神。

三、津液

1、津液的概念:

①概念: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

精品文档

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②津与液的区别:

A 津:性质较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

B 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

C 津与液的关系: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转化,故常津液并称。

2、津液的代谢:

①生成:脾、胃、小肠、大肠。

②输布:肺、脾、肾;肝、三焦。

③排泄:肾、肺、膀胱、大肠、小肠。

④津液的代谢与脏腑: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3、津液的功能:

①滋润濡养:

津:质地较清稀,偏于滋润肌表、孔窍等;

液:质地较浓稠,偏于濡养脏腑、关节等。

②化生血液:“津血同源”。

③调节阴阳:通过汗液调节体温。

④排泄废物: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概述

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两者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与“血为气之母”。

①气为血之帅:体现在三个方面

A 气能生血:气足则血充。

病理变化:气虚不能生血可导致血虚;

养生与食疗:补气可以生血。

B 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

病理变化:血行失常:气虚/气滞不能行血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则血液妄行;

养生与食疗:血行失常:补气/理气以行血;降气以止血。

C 气能摄血:统摄与约束血行脉道。

病理变化:气虚可导致“气不摄血”、“脾不统血”。

养生与食疗:补气以摄血。②血为气之母:体现在两个方面

A 血能载气:气依附于血而运行。

病理变化:大失血可导致“气随血脱”;

养生与食疗:益气固脱。

B 血能养气:

病理变化:血虚兼有气虚:气血两虚;

养生与食疗:养血益气。

2、气与津液的关系:

①气生津液:

病理变化:气阴两虚;

养生与食疗:补气生津/益气养阴。

②气行(化)津液:

病理变化:气虚/气滞可导致“气不化水”、“气不行水”;

养生与食疗:补气以化水,行气以行水。

③气摄津液:

病理变化:气虚固摄无力,导致津液外泄;

养生与食疗:补气固摄。

④津液载气:

病理变化:气随津脱/津停气滞;

养生与食疗:补气固脱/利水行气。

3、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血与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两者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的一部分渗于脉外,又化为津液,故称“津血同源”。

病理变化:

耗血伤津:失血过多,津液渗于脉内,可致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

津枯血燥:津液大量耗损,血内津液渗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意义:失血之人不宜再采用“汗法”;汗出太多或吐泻伤津之人不宜再用破血、逐血之法。

思考题:试述气与血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概述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特别是在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品文档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一、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

1、经络的概念。

①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经脉与络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两者在体内的循行方向和分布深浅各有不同。

2、经络学说的概念: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3、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是怎样被中国人发现的:

①“针感”等传导的观察:砭石→骨针、石针→毫针;

②腧穴疗效的总结;

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④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从点到线”。

《内经》奠定了经络学说的基础。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包括正经与奇经。

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有十二条,合称“十二经脉”;

奇经:有统帅、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共有八条,合称“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附属于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的联系,并起补充作用;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2、络脉:包括别络、孙络、浮络等。

别络: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有“十五别络”;

孙络: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别络;

浮络:最细小的络脉。

见P36表4-1 经系统构成简表

第二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概述

经气:指经络的功能活动。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2、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作用:

对针刺或其他外部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如“得气”、“行气”现象。

4、调节机能平衡: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在疾病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外邪侵袭、疾病传变等。

2、指导疾病的诊断:

经络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关系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

3、指导临床治疗:

①指导针灸、按摩治疗;

其他: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新疗法。

②指导药物治疗(归经)

4、指导养生保健:

保健灸法(如足三里穴为防病治病的保健强壮穴) 、针刺戒烟、针刺减肥等。

第三节十二正经

一、名称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学说的主要部分。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见P37-48图4-1至4-12。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见P49表4-2

手三阴经从胸腔中的脏,经上肢走至手指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端经上肢至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经躯干、下肢达足趾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经下肢上至腹腔之脏再上达胸腔之脏。

四、十二经脉的走向:见P49图4-13

五、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第四节奇经八脉

概述

奇经八脉的分布循环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多“别道奇行”,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彼此之间没有表里配合关系,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特殊通道,故与正经有别而称为“奇经”。

一、名称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二、奇经八脉的分布:略。

精品文档

三、奇经八脉的功能

1、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脑、髓有密切关系。具有调节阳经气血、主司生殖功能等作用。

2、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总任一身阴脉,妊养胎儿的功能。

3、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主女子生殖功能,调节月经,又称为“血海”等。

4、带脉:能约束纵行诸经,且能提系胞胎、固护胎儿,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5、阴跷脉、阳跷脉:有使下肢轻捷、跷健的作用,且能司眼脸开合和睡眠。

6、阴维脉、阳维脉:有“维络诸阴”与“维络诸阳”的作用。

第五章病因

概述

1、病因与病因学说的概念:

①病因的概念:

是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

主要内容: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反映了病因的多样性。

②病因的分类

病因的分类:《内经》以阴阳分类,汉代张仲景、宋代陈无择以“三因”分类等。

现代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其他病因四类。

③病因学说:主要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①“辨证求因” 、“审症求因”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

②病因与病理性产物互为因果;

③中医病因学中病因与非病因之间具有相对性。

第一节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1、六淫的概念:

即风、寒、署、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六邪”。

也可理解为是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包涵人体正气不足六气便成为六淫)。

2、六气与六淫的关系:

①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

②六气与六淫:以能否致病来区别,包括太过或不及与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两个方面。

3、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①外感性:由外界侵犯人体,又称“外感六淫”,所致疾病被称为“外感病”。

②季节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又称“时令病” 。③区域性:与区域、工作、居住等环境密切相关。

④相兼性:

⑤转化性:

六淫致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

①风邪的概念:

A 概念:风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称为风邪,是六淫中重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各种外感致病因素的先导,故称为“六淫之首”。

B 外风与内风的区别:由外感风邪而发病的称为外风病证;由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类似风邪致病特点的称为“内风”。

②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A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具有向上、向外、开泄的特性,

B 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发病急、变化多、转变快、病位不定的特点。

C 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

2、寒邪

①寒邪的概念:

A 概念:寒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称为寒邪,其致病有伤寒与中寒之别。

B 外寒与内寒的区别:由外感寒邪而发病的称为外寒病证;由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类似寒邪致病特点的病证称为“内寒”。

C 外寒病中伤寒与中寒的区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②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B 寒性凝滞:凝结阻滞经络气血的运行,不通则痛,故寒性主痛

C 寒性收引:收缩气机、腠理、经络、筋脉而闭塞、挛急,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肢体屈伸不利等。

3、湿邪

①湿邪的概念:

A 概念:湿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称为湿邪。

B 外湿与内湿的区别:由外感湿邪而发病的称为外湿病证;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证称为“内湿”。

②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精品文档

A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最易损伤脾阳。

B 湿性重浊:表现为重与浊

C 湿性黏滞: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症状不爽;二是指病程长或反复发作。

D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4、燥邪

①燥邪的概念:

A 概念:燥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称为燥邪,其致病有温燥与凉燥之别。

B 外燥与内燥的区别:由外感燥邪而发病的称为外燥;由阴液不足所形成的类似于燥邪致病特点的的病证称为“内燥”。

C 温燥与凉燥的区别:温燥为燥与温热结合致病,凉燥为燥与寒邪结合致病。

②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A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阴津亏虚干涩之症。

B 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5、热(火)邪

①热(火)邪的概念:

A 概念:热(火)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称为热(火)邪。

B 外热(火)与内热(火)的区别:由外感热(火)邪而发病的称为外热(火);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形成的病证称为内热(火)。

C 热与火的区别:火热常混称,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火常由内生。

②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A 热(火)为阳邪,其性炎上:“阳盛则热”。热的征象、上部征象、躁动的征象。

B 热(火)易伤津耗气:损伤津液,消耗阳气。

C 热(火)易生风动血:“热极生风” 与迫血妄行。

D 热(火)邪易致疮痈:痈肿疮疡。

6、暑邪

①暑邪的概念:

A 概念:暑热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称为暑邪。

B 暑邪与火热的区别: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纯属外邪。

②暑邪性质和致病特征:

A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表现一系列阳热症状。

B 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开泄腠理而多汗,损伤津液,消耗阳气。

C 暑多挟湿: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兼见湿的症状。

第二节疫疠一、疫疠的基本概念

疫疠,又称异气、疫气、疠气、疫毒等,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

致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的特点。

第三节七情内伤

概述

1、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

2、主要内容:七情内伤等。

一、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1、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变化。

2、七情内伤:是指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忧则气郁。

3、影响病情变化:

A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B 加重病情。

第四节痰饮和瘀血

概述

1、病理产物: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称为病理产物,也称继发性病因。

2、“痰饮”和“瘀血”属于病理性产物,又称病理性致病因素或继发性致病因素。

一、痰饮

1、痰饮的概念:

①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②痰与饮的区别:-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

③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

有形之痰:是指可见、可触之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

2、痰饮的形成:

精品文档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失宜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

3、痰饮的致病特点:

①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随气而流行,全身无处不至,导致多种病证。

②影响水液代谢: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

③易于蒙蔽心神: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

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崇”,“怪病多痰” 。

二、瘀血

1、瘀血的概念:

是指停滞于体内的血液,包括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死血”。

2、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

①因气虚(气虚致瘀)、气滞(气滞致瘀)、血寒(血寒致瘀)、血热(血热致瘀)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②由于内外伤或内出血(出血致瘀)等因素而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①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较剧;

②肿块:出现于体表或内脏,固定不移;

③出血:血色紫暗挟有瘀块;

④青紫: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唇甲青紫,舌质暗紫、瘀斑;

舌下静脉曲张;

⑤脉象:细涩或结代、沉弦。

第五节饮食劳逸、外伤、虫兽伤害、寄生虫

一、饮食不节

1、饥饱失常:

①过饥:

②过饱: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①寒热偏嗜:

②五味偏嗜:“五味所伤”。

二、劳逸过度致病1、过劳:

①劳力过度(形劳):劳力过度伤气;

②劳神过度(心劳):劳神过度伤心脾;

③房劳过度(肾劳):房劳过度耗伤肾精与肾气。早衰。

2、过逸:久不活动则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

三、外伤

四、寄生虫

六、其它:

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第六章诊法(四诊)

概述

1、诊法与诊断

①诊法:诊,是诊察,了解的意思;法是方法。

②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

③诊断:诊,是诊察,了解的意思;断,是分析,判断的意思。就是对就诊者的身体健康或患病情况所做出的一种概括性判断。

2、意义

为评价健康或辨证提供依据。

3 、中医诊法的特点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4、四诊合参

第一节望诊

概述:

1、概念: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的全身情况、局部表现、排出物以及舌象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测知健康状况、了解病情的诊病方法。

2、意义

“望而知之者谓之神”。

3、特殊诊法

舌诊。

一、一般望诊

主要内容:望神、望面色、望形态

1、望神

①望神的概念:

精品文档

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②望神的主要内容:四类:

A 得神:即有神,是精气充盛,脏腑功能和调的表现。

具体表现: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态清楚,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B 少神:即神气不足,是精气不足、神气欠佳的表现。

介于得神和失神之间。

C 失神:即无神,是精气亏损、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

具体表现:得神的反面。

D 假神:是指危重病人精神出现暂时“好转”的假象,说明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阳即将离决,常为临终前的预兆。

假神与重病好转的鉴别:突然出现与逐渐好转;局部的“好转” 与整体好转。

E 神志异常:即精神失常,包括癫、狂、痫三种。

二、望面色

望面色:通过观察病人面部颜色和光泽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1、常色与病色的概念和特点

①常色:是指正常的面色,其特点是明润、含蓄,包括主色和客色两种。

主色与客色:主色是一生不变的肤色,客色则是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

②病色:是以晦暗、暴露为特点,有善色与恶色之分。

善色与恶色:有光明润泽的为善色,枯槁晦暗的为恶色。

2、五色主病

①青色:多主寒证、血瘀、痛证等。

②赤色:主热证。其中,满面通红者为实热,两颧潮红者为虚热。

强调:赤色不但主热,有时也主寒证,其特点为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走不定,为戴阳证,属真寒假热证。

③黄色:主脾虚气血不足与湿证。

黄疸:一身俱黄者为黄疸,有阴黄与阳黄之分。

阴黄与阳黄:黄色鲜明者为阳黄,多为湿热所致;晦暗者为阴黄,多为寒湿所致。

④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气脱等。

特别强调:面色白主虚但不主阴虚。

⑤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等。

青色与黑色主病的共同点:寒证、血瘀、痛证等。

不同点:青属木,为肝色,故面青还主惊风;黑属水,为肾色,故面黑还见于肾虚和水饮等。三、望形态

是通过望人体形体和姿态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1、望形体

形体肥胖:“胖人多阳虚”、“胖人多痰湿”。

形体消瘦:“瘦人多阴虚”、“瘦人多火”。

2、望姿态

包括异常姿势和异常动作。

四、望头颈肢体皮肤

1、望头面

如望头发、望头颅、望囟门、口眼歪斜等。

2、望颈项

3、望躯体四肢

4、望皮肤

①皮肤色泽异常:

②皮肤病症

五、望排出物

六、望舌:

1、概述

①望舌:又称舌诊,是通过舌象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

②舌面的部位与脏腑关系:

③主要内容:舌质与舌苔

④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2、望舌苔

舌苔是舌体上面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望舌苔的主要内容:望苔色与望苔质。

①苔色

舌苔的颜色主要提示疾病的性质。

A 白苔:见于正常人也为常见的病理舌苔,主病有表、里、寒、热,必须结合苔质进行判断。

B 黄苔:主病为热。由于黄苔有薄、厚、腻、燥之分,所以黄苔主热又有表热、实热、湿热之不同。

C 灰黑苔:主寒、热两个方面的病证。灰黑而润者为寒,灰黑而燥者为热。所以舌苔的润燥是判断灰黑苔寒热属性的主要依据。

②望苔质

精品文档

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真假等方面的变化。

A 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为标准。薄苔为正常舌苔,表证、轻证也见薄黄。厚苔主里,主邪气盛。

B 润燥:主要反映津液的盛亏和输布情况。

C 腐腻: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而致。

D 剥落:提示胃气、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

3、望舌质:主要内容:舌色、舌形、舌态

①舌色

A 淡红舌:正常舌象或疾病较轻,病位较浅,尚未伤及内脏气血。

B 淡白舌:主气血不足、阳虚寒证

C 红舌:主热证(实热与虚热)

D 绛舌:主热盛、阴虚火旺或血瘀

E 紫舌:主热证、寒证

F 青舌:主寒证、瘀血

②舌形:主要内容:舌体大小、齿痕、点刺、瘀斑、裂纹等。

③舌态:主要内容:强硬、痿软、歪斜、颤动等。

第二节闻诊

概念:是指医生通过用听觉和嗅觉收集与疾病有

关的声音与气味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听声音

1、声音异常:

2、语言异常:

3、呼吸声异常:喘与哮等

4、咳嗽异常:

5、胃肠异常声音:呕吐声、呃逆、嗳气、肠鸣声等

二、嗅气味

体内气味、分泌物气味、排泄物气味等

第三节问诊

概述:

1、问诊的意义:

张介宾:“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务。”

2、问诊的方法

3、问诊的一般内容:“十问歌”(P71):“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1、概述:

①寒、恶寒与畏寒的概念

寒,指病人自觉身寒怕冷。其中,加厚衣被,或近火取暖,寒冷不缓解者,称为恶寒,多见于表证;加厚衣被,或近火取暖,寒冷可以缓解者,称为畏寒,见于里寒证。

②热的概念

热指体温增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或某局部发热。

2、常见的寒热类型及临床意义

①恶寒发热: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的症状,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

A、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

B、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

C、发热轻、恶风:风邪表证。

②但热不寒:指病人只发热不觉冷,或反复发热者,属里热证。

③.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的主要特征。

④但热不寒:指病人只发热不觉冷,或反复发热者,属里热证。

A、壮热:

B、潮热:

C、低热:

二、问汗

1、表证辨汗

①表证有汗:见于伤风表证或外感风热之表热证

②表证无汗:见于外感风寒之表寒证。

2、里证辨汗

①自汗:气虚证、阳虚证;

②盗汗:阴虚证;

③绝汗:亡阴、亡阳;

④战汗:患者先恶寒战粟而后汗出——正邪剧争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向愈;

汗出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疾急——病情恶化

三、问疼痛

1、疼痛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①“不通则痛”:实性疼痛;

精品文档

②“不荣则痛”:虚性疼痛。

2、各种疼痛的性质及其意义

①剧痛与隐痛:

②胀痛与刺痛:

③灼痛与冷痛:

④重痛;

⑤绞痛

⑥其他:

3、疼痛的部位

①头痛:实性头痛与虚性头痛;太阳经头痛、厥阴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和少阳经头痛的部位。

②胸痛:

③躯体疼痛:

④四肢痛:

四、问饮食

1、饮水情况

口不渴:寒证;

口渴多饮:热证;

渴不多饮:津液代谢障碍

2、进食情况:

纳呆:

多食易饥:

饥不欲食:

除中:

五、问睡眠

1、失眠

①不易入睡:心肾不交;

②睡后易醒:心脾两虚;

③睡后时时惊醒:胆郁痰扰;

④夜卧不安:饮食积滞。

2、嗜睡

①心肾阳虚:

②脾气虚弱:

③痰湿困脾:六、问二便

1、问大便

①泄泻:溏泻、痛泻、五更泻、滑泻等;

②便秘:虚证与实证;

③完谷不化:

④便血:远血与近血;

⑤里急后重:

⑥肛门气坠:

2、问小便

①消渴

②淋证

③癃闭

④余沥不尽

⑤尿失禁

七、问经带

1、月经异常

①月经先期:

②月经后期:

③月经先后不定期:

④经闭:

2、崩漏

3、带下异常

第四节切诊

概述

1、概念:包括脉诊与按诊两个部分,是指用手对被检查者体表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相关健康与疾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一、脉诊

1、脉诊:是指运用手指切按被检查者脉搏以探测脉象、诊察健康或病情的一种方法。

2、常用脉诊部位:寸口

3、诊脉方法:时间、平臂、布指、平息、举按寻、单按与总按。

4、正常脉象:具有胃、神、根三个特点

5、常见脉象及意义:P81-84

6、真脏脉

精品文档

二、按诊

第七章辨证

概述

1、辨证的概念及意义

2、症、证、病的含义及其关系

症:症状与体征,疾病现象;

证:一组特定的症,疾病的本质;

病:疾病的全过程,与证相互交叉的关系

3、辨证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

其他内容: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第一节八纲辨证

概述

1、八纲辨证的概念:

是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辨别疾病病位、疾性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

2、八纲辨证的意义: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

一、表里辨证

1、表里辨证的概念

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2、表证:主要表现

3、里证:主要表现

4、半表半里证:主要表现

5、表证与里证的关系:表里同病、表证入里等。

二、寒热辨证

1、寒热辨证的概念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2、寒证:主要表现有实寒证和虚寒证。

3、热证:主要表现

4、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等。

三、虚实辨证

1、虚实辨证的概念

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2、虚证:主要表现

3、实证:主要表现

4、虚证与实证的关系: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等。

四、阴阳辨证

1、阴阳辨证的概念

是八纲辨证的纲领,也包含了阴阳虚证。

2、阴证:包括里证、寒证和虚证。

3、阳证:包括表证、热证和实证。

4、阴虚证(虚热证):主要表现

5、阳虚证(虚寒证):主要表现

6、亡阴证:主要表现

7、亡阳证:主要表现

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

概述

1、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

是指运用气血津液理论,对气、血、津液失调所致病证进行辨证的方法。

2、意义:为脏腑辨证打下基础。

3、主要内容

气病辨证、血病辨证、津液病辨证。

一、气病辨证

3种(含气陷证)

1、气虚证(含气陷证):主要表现

2、气滞证:主要表现

3、气逆证:主要表现

二、血病辨证

3种

1、血虚证:主要表现

2、血瘀证:主要表现

3、血热证:主要表现

三、气血同病辨证:4种

1、气血两虚证:主要表现

2、气滞血瘀证:主要表现

3、气虚失血证:主要表现

精品文档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气血津液病证-郁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气血津液病证-郁证 一、A1 1、各证型的郁证均可出现 A、血郁症状 B、湿郁症状 C、气郁症状 D、热郁症状 E、痰郁症状 2、郁证的发生虽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受累之脏为 A、心、肝、肾 B、肝、心、脾 C、肺、心、肝 D、肺、脾、肾 E、心、肺、肾 3、郁证的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A、血郁 B、火郁 C、痰郁 D、食郁 E、气郁 4、郁证主要的病因是

A、情志内伤 B、感受外邪 C、饮食所伤 D、胃失和降 E、肝气上逆 5、半夏厚朴汤适用于郁证的哪一证型 A、肝气郁结证 B、气郁化火证 C、痰气郁结证 D、心脾两虚证 E、心肾阴虚证 6、郁证气郁化火证的最佳选方是 A、知柏地黄丸 B、清金化痰汤 C、丹栀逍遥散 D、泻心汤 E、龙胆泻肝汤 7、郁证肝气郁结证的最佳选方是 A、四逆散 B、柴胡疏肝散 C、越鞠丸 D、逍遥散

E、小柴胡汤 8、郁证的预后多为 A、差 B、极差 C、良好 D、迁延难愈 E、不一定 二、A2 1、患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其治法是 A、益气养血 B、补肾宁心 C、养心安神 D、解郁化痰 E、疏肝解郁 三、B 1、A.气郁 B.血郁 C.痰郁 D.火郁 E.湿郁

<1>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身重,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口腻,便溏。多属 A B C D E <2>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脘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多属 A B C D E <3> 、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舌红,苔黄。多属 A B C D E 2、A.柴胡疏肝散 B.丹栀逍遥散 C.半夏厚朴汤 D.甘麦大枣汤 E.龙胆泻肝汤 <1> 、郁病心神失养证的治疗宜选用 A B C D E <2> 、郁病痰气郁结证的治疗宜选用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郁证以气郁为先。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练习试卷1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练习试卷1 (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 A.胆B.肾C.脾D.心肺E.肝(分数:6.00) (1).肥胖病症见身体重着,神疲乏力,腹大胀满,头沉胸闷,或有恶心痰多者病变主要在(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2).肥胖病久不愈,症见腰膝酸软疼痛,动则气喘,嗜睡,形寒肢冷,下肢浮肿,夜尿频多者,病多累及(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3).若肥胖而见心悸气短,少气懒言,神疲自汗者,是病在(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A.玉女煎B.桑菊饮C.桑杏汤D.归脾汤E.百合固金汤(分数:6.00) (1).热邪犯肺型鼻衄宜选方(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2).胃热炽盛型鼻衄宜选方(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3).气虚血溢型吐血宜选方(分数:2.00) A. B. C. D. √ E.

A.玉女煎B.桑菊饮C.桑杏汤D.归脾汤E.百合固金汤(分数:6.00) (1).阴虚肺热型咳血宜选方(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2).燥热伤肺型咳血宜选方(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3).气虚不摄型便血宜选方(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二、 B1型题(总题数:6,分数:60.00) A.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B.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C.伏而时发的饮证D.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E.呈反复发作的一种独立疾病(分数:10.00) (1).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均有(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2).所谓伏饮,是指(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3).哮病是(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4).喘证是(分数:2.00) A.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中医内科学 气血津液病证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郁证 郁证: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烟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广义: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的郁在内 狭义:单只情志不舒为病因的郁 【病因】①情志失调②体质因素 【病机】病位:肝,可涉及心、脾、肾 病性:初多实,后虚或虚实夹杂 病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病,肝喜条达主疏泄,长期肝郁不解,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可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诊断要点】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中青年女性,情志内伤病史 【辨证要点】①辨明受病脏腑与六郁②辨明症候虚实 【治疗原则】理气疏肝,调畅气机,移情易性

第二节 血症 血症:凡血液不寻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吐血》著名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 《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治血四法 【病因】①感受外邪②情志过极③饮食不节④劳欲体虚⑤久病之后 【病机】各种原因共同病机:火热熏灼、破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诊断依据】出血①鼻衄②齿衄③咳血④吐血⑤便血⑥尿血⑦紫斑 【病症鉴别】 鼻衄 咳血 吐血 尿血 尿血与血淋 尿血与石淋

血症主要类型 【辩证要点】①辨病证不同②变脏腑病变之异③辨证候之虚实【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分证论治】

尿血 紫斑

第三节痰饮痰饮: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金匮要略》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用温药和之 《仁斋直指方》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病因】①外感寒湿②饮食不当③劳欲体虚 【病机】病位:肺、脾、肾 主要病机:三焦气化失宣。三焦失通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饮停积为患 病性:总属阳虚阴盛,疏化失调,阴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温化,以温药和之。治标之法:发汗、利尿、攻逐;治本之法:健脾、温肾【分证论治】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精气血津液神(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精气血津液神 1、对于血虚患者的治疗,常在补血的同时补气,其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津血同源 C.气能行血 D.气能行津 E.津能载气 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其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津血同源 C.气能行血 D.气能行津 E.津能载气 3、某些水肿患者,可用宣降肺气的方法治疗,其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津血同源 C.气能行血 D.气能行津 E.津能载气

4、”亡血家不可发汗”,其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津血同源 C.气能行血 D.气能行津 E.津能载气 5、血液能正常运行于脉内而不溢出脉外,主要依靠的是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固摄作用 D.气的防御作用 E.气的气化作用 6、具有防止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无故流失作用的是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固摄作用 D.气的防御作用 E.气的气化作用

7、饮食物化为气、血、津液等所依赖的是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固摄作用 D.气的防御作用 E.气的气化作用 8、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所依赖的是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固摄作用 D.气的防御作用 E.气的气化作用 9、”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的气是 A.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元气 10、”气化”指的是

A.气能化水,水又能化为气 B.气的温煦作用使水化为气 C.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D.气能生血,血又能生气 E.体内津、气、血、精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11、行于脉内的气是 A.卫气 B.营气 C.宗气 D.元气 E.心气 12、气机指的是 A.气的变化 B.气的升降 C.气的运动 D.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互化 E.为运动形式 13、下列各项中与尿液的生成与排泄最相关的是 A.心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学基础重点+答案

第一篇绪论 1、秦汉时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有哪几部代表作?P3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文献中较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中医学理论原则,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难经》补充《黄》的理论不足,“独取寸口”至今习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临床立法制方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 (通过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确立六经辩证论治纲领,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后世诊断学八纲辩证奠定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症候分类,发展病因学说,“千般疢ch e‵n难,不越三条”给三因学说深刻影响。) 《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是最早的药物学典籍。 2、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名词解释,应用)P8 (一)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用阴阳概括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是事物阴阳属性的基本特性,说明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对立:既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二)互根互用:阴阳依存即用阴阳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各以对方为自已存在前提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前提。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下,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三)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对比变化。基本形式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还有此长彼长和此消彼消。 (四)互相转化:阴阳转化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转化的条件∶内在根据阴阳依存和外部条件。 应用: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阐述人体病理变化,疾病诊断,疾病防治。 3、何谓五行相生相克P15、相乘相侮P16? 相生:相互资生,助长,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相互制约和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叫反侮。 4、如何根据阴阳学说p13、五行学说P18确定治疗原则?(选择题) 五行学说:以相生规律,“补母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相克规律,“抑强扶弱”即泄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 阴阳学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29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6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6 (总分:7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2,score:24分) 1.曲某,女,42岁。症见短气自汗,时寒时热,声低气怯,平素易于感冒,咳喘无力,痰液清稀,舌淡,脉弱。其首选方剂是 【score:2分】 【A】牡蛎散 【B】补肺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生脉散 【D】补中益气汤 【E】黄芪鳖甲散 本题思路: 2.陈某,女,54岁。近日劳累后出现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弱。其证型是 【score:2分】 【A】脾气虚【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脾阳虚 【C】脾胃阴虚

【D】心脾两虚 【E】脾肾阳虚 本题思路: 3.孙某,女,39岁。虚劳患者。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其证型是 【score:2分】 【A】心气虚 【B】心血虚【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心阳虚 【D】心阴虚 【E】肝血虚 本题思路: 4.胡某,女,24岁。1个月前感冒后咳嗽,服药无明显好转,现干咳,咽燥,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其证型是 【score:2分】 【A】肺气虚 【B】肺阴虚【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肾阴虚

【D】心阴虚 【E】气阴两虚 本题思路: 5.柏某,男,42岁。平素嗜酒,近1个月来不思饮食,口干唇燥,大便燥结,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 【score:2分】 【A】肺阴虚 【B】脾胃阴虚【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肝阴虚 【D】肾阴虚 【E】心阴虚 本题思路: 6.闫某,男,57岁。病久体虚,近2日来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脉沉迟。其治法是 【score:2分】 【A】养血安神 【B】养心安神 【C】交通心肾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D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D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B)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D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D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B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C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10.“水火既济”是指(A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B )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 16.“以升为健”的脏是(C)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哲学!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脑)藏神,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肝主疏泄,情志方面及消化方面。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爪)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肝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脾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肺司宣发,外和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 肾(附命门)---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肾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主生殖、生长、发育。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肾主纳气,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胆---胆的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是转导糟粕,排泄粪便,并吸收部分水液。 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的病变归根结底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气血津液病证习题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一、填空题: 1.————、————、————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是郁病的证候特征。 2.郁病病情的反复常与———密切相关。本病多发于————. 3.脏躁证宜采用————、————的治法。 4.《血证论》提出的————、————、————、————的治血四法,为通治血 证之大纲。 5.对鼻衄的治疗,除内服汤药外,鼻衄当时,应结合————治疗,以期及时止血。 6.鼻衄多由火热迫血行所致,其中以————、————、————为常见。 7.便血属脾胃虚寒者其治疗首选方为——————。 8.便血患者根据病情,在饮食上可选用————、————或————饮食。 9.尿血属下焦热盛者,其治疗主方为——————。 10.各种血证均应酌情选用————、————、或————的药物。 11.紫斑好多发于————尤以————为甚,常反复发作。 12.汗证是由于————、————,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13.自汗表现为————时时汗出,————则益甚。常伴有————的症状。 14.————、————为消渴病的治疗大法。 15.消渴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判断消渴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在于————和————的程度。 17.临床上通常把以————为主————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 18.消渴多伴有————的病变,故在各种证型中,均可酌加————的方药。 19.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失调————亏虚。 20.内伤发热临床多表现为————,但有时也可是————。 21.湿郁发热的最佳治疗选方为————。 22.积聚发病的内在原因在于————。 23.积聚的形成及演变,均与————密切相关。 24.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两脏:—————、————、————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 25.厥证在临床以突发一时性的————为证候特征。 26.厥证在临床上尤其以————为明显诱因而发作者较多见。 27.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失常。 二、单项选择题 1.郁证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 A.热郁 B.血郁 C.痰郁 D.气郁 2.郁证的发生,主要累及脏腑为() A.肝、脾、肾 B.肝、脾、心 C.肝、心、肾 D.肝、肺、心 3.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治宜() A.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B.活血理气解郁 C.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D.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4.痰气郁结型郁病的主证,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A.咽中不适 B.如物梗塞 C.吞咽困难 D.咯之不出 5.下列哪出血无使用归脾汤的证型() A.紫斑 B.尿血 C.便血 D.咳血 6.咳血与吐血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咳血是血由肺来,吐血是血由胃而来 B.咳血之血色紫暗,吐血之血色鲜红 C.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 D.咳血之后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之后大便多呈黑色 7.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滑。属何型鼻衄() A.胃热炽盛 B.肝炎上炎 C.热邪犯肺 D.气血亏虚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单项选择题 (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 C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 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 C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 ( ) ?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 )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C. 肝 D. ( 肾 ) A.脾 B. 三隹 - 八、、 11. 藏神的是 () A.心 B. 肝 C. 脾 D. 肺 12. 主统血的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A.喜 B. 怒 C. 思 D. 忧 14. “在窍为目” 的是 () A.肝 B. 心 C. 脾 D. 肺 15. “受盛之官” 指 () A.胆 B. 冃 C. 小肠 D. 大肠 16. “血府”指 () A.脑 B. 髓 C. 骨 D. 脉 17. 朝百脉的是 () A.心 B. 肝 C. 脾 D. 肺 18. “精血同源”指的是 ()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 寒与热 B. 上与下 C 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木 B ?火 C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 炎上 C. 7.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润下 B. 稼穡 &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 传化物而不臧,实而不能满 C.藏 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 ) 动与静 D. 邪与正 ( ) .土 D .水 ( ) 润下 D. 从革 ( ) C.炎上 D. 曲直 ( )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A.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A.上午 B .中午 C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下午 D .前半夜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