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1 四季的星空

1.地球公转

(1)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365.2422天。

(3)特点: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4)产生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阳历的制订和节气的确定都和地球公转运动有关。

2.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的概念: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月相的成因:①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②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而使月球视形状发生变化。

(3)月相的变化规律:(注第一册P105)

3.历法:历法是以日、地、月三者运动中产生的地理现象为依据制订的。历法主要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历。

(1)阳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历法。它是根据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制订出来的,通常以365天为一年。同时每400年中设97个366日的年,以和四季更替的周期相一致。

(2)阴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制订的。

①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59天)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积12月为一年,农历月的表示

方法属于阴历。

②阴历不能正确地反映一年四季的周期性变化,故用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但二十

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每年都是固定的,故属于阳历。

③阴阳历也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又添置闰月,使年均天数与阳历的年相等,我国的夏历就是

阴阳历的一种。

4.日食与月食:

(1)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不发光也不透光,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日地月的位置即“日-月-地”。

(2)月食: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光,当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月球又位于日、地的一侧,月球可能进入

日食月食

原理太阳射到地球的光被月球挡住太阳射到月球的光被地球挡住

日地月相互位置日-月-地日-地-月

发生的时间农历初一满月十五、十六

开始的部位由西向东食由东向西食

持续的时间短,一般为几分钟较长、为几小时

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偏食

5.恒星与星座

(1)恒星是指宇宙间普遍存在的一种能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因为恒星与地球,以及恒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都非常遥远,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故称恒星。

(2)为了认星方便,人们把星星组成的图案,划分成许多区域,叫做“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分为88个星座。常见的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女座、天鹰座、猎户座等。

1——2太阳系和星际航行

1.太阳和月球

(1)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2个最重要的近邻。

(2)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

(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一样,周期一致,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高低起伏很大,且布

满了环形山,上面没有水和大气,昼夜温差大。

2.太阳活动与人类的关系

(1)活动类型:主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和太阳风。

(2)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和人类健康,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等。

3.太阳系

(1)概念:指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构成的天体系统。(2)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行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其中心天体为太阳,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①水星上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金星和火星有点像地球,是固体星,表面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二氧

化碳。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②木星和土星是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且有美丽的光环;卫星最多的是土星。

③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笼罩着氢和甲烷气体。

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⑤彗星有慧核、慧发、慧尾三部分组成,慧核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冰构成。哈雷慧星是一颗著名的

周期彗星,平均周期为76年,上次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

⑥没有燃烧完的火流星残余坠落到地面,就是“陨星”。陨星根据成分不同可分为陨铁、陨石和陨铁石三

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是中国的“吉林一号”陨石。

1——3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

(1)构成: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2)大小与形状:银河系是个圆盘形的旋涡结构的星系,形状很像个铁饼。从侧面看,中央厚(厚度达15000光年)向两面突出,两头扁,越向边缘越薄(厚度为3000-6000光年)。从正面看呈圆形,银河平面的直径约有7万光年。

(3)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太阳与银河系的相距约3万光年。

2.宇宙的构成

(1)宇宙是物质世界,处于不断运动发展之中,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目前宇宙的范围约为360亿光年。(R=137?)地月系

(2)构成:太阳系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其他恒星系

宇宙(总星系)河外星系(约10亿个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3.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1)宇宙起源的证据: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大爆炸宇宙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大爆炸学说认为,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爆炸中诞生的。爆炸引起宇宙的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不断延续下去。

4.恒星的演化-星云说

5.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1)地球早期的演化: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是一个炽热的熔岩球,然后冷却凝固形成固态外壳。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原始大气,其中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原始海洋。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海洋中诞生。生命起源问题还没有直接的证据。人们只能通过模拟、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说,“生命化学起源”只是目前被广泛认同的一种学说。他们认为,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由一些有机化合物经过长期而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6.地心说和日心说:地心说——希腊托勒密;日心说——波兰哥白尼。

第二章地球——人类的家园

2——1地球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大小:赤道半径为6378KM,两极方向的半径为6357KM,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00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约占总表面积的71%,陆地占29%。

2.地球仪和地图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能直观地表现地球整体的表面形态和地理事物的分布。

①经线: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的线。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形状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圆。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②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形状为大小不等的圆。

④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位置。

(2)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比例尺、方向、图例为地图的三要素。

⑦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一般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或等于1:100000)表示的范围

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大于或等于1:100000)则反之。

⑧方向:有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⑨图例:在地图上表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不同符号称为图例。

3.时区和区时

(1)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把地球表面按经线划分为24个15°经度宽的地区,叫做时区。

(2)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也叫标准时。

(3)相邻的两时区,其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2个地方,它们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小时,其中较东的地方,区时较早。

4.日界线

(1)概念: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特点:

①东、西十二时区钟点相同(同一个时区),但日期正好相差一天。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

去一天;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天。地球上每个新日期就从日界线开始。

②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而是一条折线。

5.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又称太阳高度角。在正午时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最高,这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昼夜长短变化:指地球上各纬度带上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日期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南半球极地四周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在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北极昼

南极圈以南极夜

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在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北极夜

南极圈以南极昼

春分、秋分在赤道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春分至秋分(北半球冬半年)在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

昼越长

昼<夜

纬度越高

昼越短

北极极昼

南极极夜

秋分至春分(北半球冬半年)

昼<夜

纬度越高

昼>夜

纬度越高

昼越长

北极极夜

南极极昼

昼越短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从地表到地心依次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地。岩浆是温度很高的熔岩,能量极大。

2.地壳运动

(1)概念:指由于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作用的结果。在地球各处,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运动。

(2)表现形式: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

(3)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4)地壳变动的现象证明:喜马拉雅山上的鱼类化石、东非大裂谷不断加宽、台湾海峡的升降等。

3.火山和地震

(1)火山:地球内部灼热岩浆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骤然强烈释放的一种形式。

①火山结构: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喷发物:气体、液体、固态喷发物。

②种类;活火山、死活山、休眠火山分布: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③影响:带来灾难,引发地震、海啸、山崩等现象;但也带来丰富的地热和温泉、多种矿产和肥沃的火山

灰土壤等资源。

(2)地震:指地壳由于某种力量引发的快速颤动现象,常常表现为地壳岩石的断裂和错位。

①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多,地震所造成的破坏也越

大,烈度也越大。

②分布: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地震危害和预防:

4.板块学说

(1)大陆漂移说:1915年德国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提出。

(2)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6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5.地形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1)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也称地貌。

(2)地形的类型:按形态可分为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和丘陵。

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特点

山地500米以上大于100米有明显起伏

丘陵500米以下100米以下地表起伏较小没有明显脉络的隆起地形

高原500米以上较小顶部较大,起伏较小,外围较陡

平原200米以下小于50米地面宽广,地表起伏较小

盆地通常指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陷的地区

(3)外力作用:指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外力对地壳表层所引起的作用。外力作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结果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4)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成一线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方凸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的地方凸

缓坡等高线疏松处

陡坡等高线密集处

2

1.土壤的结构土壤的组成:土壤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①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

②非生命物质:水分、空气、矿物质(无机盐)和有机物(腐殖质)。

(2)土壤的形成:岩石风化和腐殖质的积累。

(3)结构和类型:

①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②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粒多,土壤颗粒较细。

③壤土类土壤:沙粒、黏粒、粉粒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土壤名称性状

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耕种

2.土壤污染和保护

(1)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污水灌溉和大气水质污染的间接影响,固体废物任意排放等。

另外某些病菌、病毒、寄生虫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

(2)土壤污染的保护

①加强污水的监测和处理。2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②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使有效的资源再利用。

3.水体的分类按水中无机盐的浓度分:咸水约占97.47%,淡水约占2.53%。

(1)按水的分布情况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类。

4.水循环

(1)概念: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形式地域范围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大范围海陆之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内陆循环陆地内流区域蒸发、蒸腾降水、下渗

海上循环海洋上蒸发、降水

(2)水循环的意义: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补充。

5.水资源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

(1)人类的生活、生产需要淡水。人们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

(2)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衡。赤道附近、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热带沙漠地区、中纬度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比较贫乏。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淡水水体分布不均衡,水循环的活跃性不同,人均拥有差异大。(3)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①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

平的1/4,所以是“贫水国”之一。

②从空间分布看: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③从时间分布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尤其是北方更加明显。

6.水污染主要原因: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水的排放。

7.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注:考试热点:能写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三峡工程等)

(1)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

(2)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跨流域调水,解决某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3)做好雨季的储水、贮水工作积极开发新技术,将海水淡化利用等。

2——4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与气候

(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如阴转多云、和风细雨、晴空万里、雷电交加等。描述天气的要素有:

①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在气象观测中,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一天

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与生物、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为22℃。

②风:空气的水平运动,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测量风的2个基本要素是风向和风速,分别用风向标和风

速仪测得。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用8种风向。(注:风向的符号辨别)

③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湿度越高,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就越多。(注:湿度表)

④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降雨

量用毫米来度量,它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

(3)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和台风。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暖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高气压区多晴朗干燥天气。

(4)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如冬暖夏凉、秋高气爽等。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

①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同。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长夏无冬;

高纬度地区,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②海陆分布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海洋上水汽充足,空气湿润,沿海地区的降水比内陆地区丰富。

③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0米,气温下降6℃。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迎风坡

比背风坡降水多。

④季风:指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近或接近相反的风。我国在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2.空气质量报告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和首要污染物等。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等都能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

(2)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恶化。

4.东部季风气候与西部干旱气候

(1)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且全年降水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

(2)西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全年降水量稀少,且降水集中在夏季。

6.气象灾害与防灾抗灾的措施

(1)我国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洪涝等。

(2)措施:加强气象监测;加强防洪工程;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2——5环境与资源

1.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与合理开发

(1)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2)合理开发的要求: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积极开发新能源。

2.大气污染与防治

(1)大气污染的来源: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主要有: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2)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称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和硝酸。酸雨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文化古迹等。

(3)防治的措施:控制污染源、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种草等。

3.水体污染与防治

(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农业废水中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等。(2)危害: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赤潮、污染地下水源等。(3)防治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是实现水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4.土壤污染与防治

(1)土壤污染来源: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污水灌溉;大气水质污染的间接影响;固体废物任意排放等。某些病菌、病毒、寄生虫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

(2)防治:加强污水的监测和处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消除重金属污染、生物污染。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

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师精讲]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 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教学内容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 和160°E(14)经线(15)纬线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⑤流星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初中的活跃的特点,也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本节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宇宙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增加趣味性,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搭建一个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平台。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表1-1 教学内容分解表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描述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 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宇宙以及宇宙中有哪些天体类型,认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能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了解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的简要特征。能够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并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存在生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观。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 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 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难点;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 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90304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 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 的行星。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的 位 置 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在宇 宙中的位置 不同级别 的天体系统 地球宇宙中的位置(自己描述) 太阳系的 普通行星 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比较 与其他行星结构特征比较 太阳系的特殊形星 (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地球上有液态水

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氦,表面温度为_6000K_,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3、出现极光、4、引起自然灾害。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比较自转公转

东 北逆南 顺 日 一个太阳 日 外, 都是 15°/h 为0 公 转 自西向 东 北逆南 逆 一个恒星 年 规律:近日点( 1 月初)较快, 远日点( 7 月初)较慢 2、地球自转的意义 (1)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叫昏线,由夜入昼叫晨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如下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

初三科学总复习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浙教版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一、人类生存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 2、地球仪和地图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知道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1600和西经200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的;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和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平面示意图 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也叫地图的基本语言) 主题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高中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么?“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_________,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_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_________。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看到的是光球层。 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_________,在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_________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 月球没有大气,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度差达300℃。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 月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_________,是由于陨石坠落的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四季的星空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_______。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_________,平均为_________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亮——太阳(___月农历______ 朔) 月亮——地球——太阳(___月农历____________ 望)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mpulsory 1 lesson plan of eart h in the universe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2、篇章2: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2006年中考练习题《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中考练习题《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变化 考点: 1. 阳历和地球公转:了解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2. 农历与月相: (1)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根据具体的月相说出农历的大致日期 (3)说出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是以月相为周期设置的 考题训练 1.下列农历日期中,可能发生日食现象的是( ) A 、初一 B 、初七、初八 C 、十五、十六 D 、二十二、二十三 2.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3.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 A 、A → B → C → D → E → F → G → H →A B 、 E →A →G →B →F →C →H →D →E C 、F →A →G →B →F →C →H → D →F D 、 E →D →H →C → F →B → G →A →E 5.某星期六小龙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 ) A 二十六、二十七 B 十一、十二 C 十七、十八 D 初七、初八 6.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_。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确定的。 7. 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历法。它是根据 周期制定出来的,通常的 日为一年,同时,每 年中设立 个 日的闰年,以便和四季更替的周期相一致。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周期划分的二十四段,节气来临的日期在公历中每年都是固定的,两个相邻节气一般相隔 天左右。 8.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 、B 、C 、D 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 A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B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C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D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2)在图中A 、B 、C 、D 处所示的月球内绘出相应的月相。 (3)月球由C 处出发,经过B 、A 、D ,然后又回到C 处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天,也是月相变化的一个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月。 (4)A 、B 、C 、D 四处可能发生日食的是__________处,可能发生月食的是________处。 (二)太阳与星际航行 考点: 1. 太阳和月相 (1) 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 (2) 了解月相的基本概况 2. 太阳活动与人类 (1) 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 (2) 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 太阳系 (1) 描述太阳系的总体构成 (2) 知道九大行星 4. 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为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1) 了解万户与中国古代火箭等 (2) 了解阿波罗登月 5.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了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在航天事业上的成就 考题训练: 1.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 ) A .土星 B .地球 C .火星 D .木星 2.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球,它们是( ) A .恒星 B .彗星 C .行星 D .卫星 3.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 )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4.在太阳系中( ) (A)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 (B).离地球最远的大行星是冥王星 (C)与地球自转、公转周期最接近的是金星(D)类地行星位于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 5.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 )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②发生日食现象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神舟五号胜利升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开辟了新篇章,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神舟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 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 A .上弦地 B .满地 C .下弦地 D .新地 7.月球上背面有一座环形山是用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叫 ( ) A.万户 B.孟子 C.僧一行 D.沈括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干扰 通讯;可引起地球上的 ,加大 对皮肤的伤害。 9.太阳系中,与地球相临的两颗行星是 和 ;体积最大的是 ;有光环的是_____ 日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设计 作者:李玉来(高中地理青海省西宁市地理四班) 评论数/浏览数: 4 / 708 发表日期: 2011-07-01 10:36:02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

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课后练习含答案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该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终端)充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D.青藏高原 2.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煤、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3.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风的形成B.岩浆喷发C.植物的生长D.海水蒸发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 B.行星—行星—行星 C.行星—卫星—卫星 D.行星—卫星—恒星 5.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B.比邻星位于银河系 C.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D.比邻星绕太阳运动 6.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A.充足的食物B.适宜的大气 C.稳定的光照条件D.大量的液态水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太阳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太阳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读第23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7.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年可能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预估年()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宇宙》 并展示有关宇宙的名言语录: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 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那 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硕果,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 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霍金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 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温家宝 第一部分: 利用导学案,并让学生带着问题组织学生自主阅 读教材。1、仰望苍穹,我们能看到茫茫宇宙中有 哪些天体呢?2、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 视频展示天体图片,让学生欣赏宇宙的美,感受 宇宙的奥妙…..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特点 指导学生总结天体的概念,了解天体的分类,归 纳宇宙的特征 1.宇宙中有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人 造卫星等物质;这些物质通称天体。 2.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3.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 物质世界,具有无限性的特点(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 上无始无终) 。 4.认识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创设情境:重温儿时的童谣“太阳大,地球小,太 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 跑。”——引出运动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 体系统。 师生共同探究:地球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空间吗, 它和其他天体之间有无联系呢? 星光闪闪,夜空茫茫;亿万星辰,交相辉映。宇 宙是由无以数计的各类天体组成的庞大空间,地 球只是巨大宇宙中的一颗微尘而已。 自主探究活动: 学生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表示地球的位置 认真看视频,并 且认真思考。 阅读教材,并填 写好导学案里 的知识框架。 认真欣赏天体 图片,并发出美 的感慨 在轻松的情境 中思考问题完 成学习任务 自主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对本节课内容 有了一定的了 解 带着已了解的 知识,进一步 认识宇宙物质 形态 学生对宇宙环 境的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知的 水平上,激发 学生继续探索

初中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总结

宇宙空间科学 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星空 1.星图上的方位判断 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1)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的周期为365.2422天。 (2)阳历日、月时间的依据 阳历月份天数是依据四季更替的周期和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安排的。由于四季更替周期为365.2422天,故采用大小月,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2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3)阳历闰年的安排 阳历在每400年中设97个366日的年(闰年),其余的303年为365天(平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3.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1)月相的含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成因 ①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②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相名称及其出现时间的判断 ①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时间为农历初一,地球居中时为满月(望),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②当日、月、地三者相互垂直时,月球向日、地另一侧运动时为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八;月球向日、地中间运动时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③月相 ④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天。 (4)农历月天数的安排农历月中。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大小月相间分布,所以要安排闰月的方式与公历保持一致。 (二)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1.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l500万℃,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运动,绕着太阳旋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 (2)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月球本身不发光。月面的阴暗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低地地区,月面的明亮部分属于月球表面的高原、山地地区。月面有众多的环形山。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它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周期恰好也是一个月,所以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都是同一副面孔。 2.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教材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该标准,一是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要求能够用天体系统的层次来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二是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从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体积等方面来说明。三是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三部分联系密切,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先讲宇宙环境,然后提供资料,让学习者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最后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教材重点分析了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通过提供了阅读材料“探索地外文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供活动题让学习者探究,需要到什么样条件的外星球去寻找外星人,从而学会分析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同时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通过分析给学生这样的价值体验:在太阳系中目前还找不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其他星球建立起庞大的人类生活基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好我们唯一的家园。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物质性与运动性;理解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天体;通过太阳系模式图了解九大行星特征,并培养学生看图读图、分析表格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六、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1 四季的星空 1.地球公转 (1)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365.2422天。 (3)特点: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4)产生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阳历的制订和节气的确定都和地球公转运动有关。 2.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的概念: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月相的成因:①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②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而使月球视形状发生变化。 (3)月相的变化规律:(注第一册P105) 3.历法:历法是以日、地、月三者运动中产生的地理现象为依据制订的。历法主要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历。 (1)阳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历法。它是根据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制订出来的,通常以365天为一年。同时每400年中设97个366日的年,以和四季更替的周期相一致。 (2)阴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制订的。 ①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59天)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积12月为一年,农历月的表示 方法属于阴历。 ②阴历不能正确地反映一年四季的周期性变化,故用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但二十 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每年都是固定的,故属于阳历。 ③阴阳历也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又添置闰月,使年均天数与阳历的年相等,我国的夏历就是 阴阳历的一种。 4.日食与月食: (1)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不发光也不透光,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日地月的位置即“日-月-地”。 (2)月食: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光,当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月球又位于日、地的一侧,月球可能进入 日食月食 原理太阳射到地球的光被月球挡住太阳射到月球的光被地球挡住 日地月相互位置日-月-地日-地-月 发生的时间农历初一满月十五、十六 开始的部位由西向东食由东向西食 持续的时间短,一般为几分钟较长、为几小时 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偏食 5.恒星与星座 (1)恒星是指宇宙间普遍存在的一种能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因为恒星与地球,以及恒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都非常遥远,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故称恒星。 (2)为了认星方便,人们把星星组成的图案,划分成许多区域,叫做“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分为88个星座。常见的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女座、天鹰座、猎户座等。 1——2太阳系和星际航行 1.太阳和月球 (1)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2个最重要的近邻。 (2)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 (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一样,周期一致,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高低起伏很大,且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初三科学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修订稿

初三科学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一、人类生存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 2、地球仪和地图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知道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1600和西经200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的;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和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平面示意图 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也叫地图的基本语言) 主题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讲授过程] 通的行星,但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1此部分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