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大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大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大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一)数据产生/采集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从数据安全角度考虑,在数据产生/采集环节需要实现的技术能力主要是元

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类型和安全等级打标,相应功能需要内嵌入后台运维管理系统,或与其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安全责任制、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等管理制度在实际业务流程中的落地实施

1、元数据安全管理

以结构化数据为例,元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数据表级的所属部门、开发人、安全责任人的设置和查询,表字段的资产等级、安全等级查询,

表与上下游表的血缘关系查询,表访问操作权限申请入口。完整的元数据安全管理功能应可以显示一个数据表基本情况,包括每个字段的类型、具体描述、数据类型、安全等级等,同时显示这个数据表的开发人、负责人、安全接口人、所属

部门等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这个界面申请对该表访问操作权限。

2、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打标

建议使用自动化的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打标工具帮助组织内部实现数据分级

分类管理,特别是在组织内部拥有大量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管理效率。打标工具根据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中定义的数据类型、安全等级进行标识化,通过预设判定规则实现数据表字段级别的自动化识别和打标。下图是一个打标工具的功能示例,显示了一个数据表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安全等级,在这个示例中,“C”表示该字段的数据类型,“C”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字段的安全等级。

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标识示例

(二)数据传输存储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传输和存储环节主要通过密码技术保障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在数据传输环节,可以通过HTTPS、VPN 等技术建立不同安全域间的加密传输链路,也可

以直接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密文形式传输,保障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在数据存储环节,可以采取数据加密、硬盘加密等多种技术方式保障数据存储安全。

(三)数据使用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使用环节安全防护的目标是保障数据在授权范围内被访问、处理,防止数据遭窃取、泄漏、损毁。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

防DDoS、漏洞检测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外,数据使用环节还需实现的安全

技术能力包括:

1、账号权限管理

建立统一账号权限管理系统,对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库等账号实现统一管

理,是保障数据在授权范围内被使用的有效方式,也是落实账号权限管理及审批制度必需的技术支撑手段。账号权限管理系统具体实现功能与组织自身需求有

关,除基本的创建或删除账号、权限管理和审批功能外,建议实现的功能还包括:一是权限控制的颗粒度尽可能小,最好做到对数据表列级的访问和操作权限控

制。二是对权限的授予设置有效期,到期自动回收权限。三是记录账号管理操作日志、权限审批日志,并实现自动化审计;日志和审计功能也可以由独立的系统完成。

2、数据安全域

数据安全域的概念是运用虚拟化技术搭建一个能够访问、操作数据的安全环境,组织内部的用户在不需要将原始数据提取或下载到本地的情况下,即可以完成必要的查看和数据分析。原始数据不离开数据安全域,能够有效防范内部人员盗取数据的风险。图7 是数据安全域的拓扑结构示例,数据安全域由一个虚拟

机集群组成,与数据库服务器通过网关连接,组织内部用户安装相应的终端软件,可以通过中转机实现对原始数据的访问和操作。

3、数据脱敏

从保护敏感数据机密性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数据展示时,需要对敏感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特别是对手机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模糊化展示也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业务系统或后台管理系统在展示数据时需要具备数据脱敏功能,或嵌入专门的数据脱敏工具。数据脱敏工具可以实现

对数值和文本类型的数据脱敏,支持多种脱敏方式,包括不可逆加密、区间随机、掩码替换等。

4、日志管理和审计

日志管理和审计方面的技术能力要求主要是对账号管理操作日志、权限审批日志、数据访问操作日志等进行记录和审计,以辅助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技术实现上,可以根据组织内容实际情况,建设统一的日志管理和审计系统,或由相关系统各自实现功能,如账号管理和权限审批系统,实现账号管理操作日志、权限审批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

5、异常行为实时监控与终端数据防泄漏

相对于日志记录和安全审计等“事后”追查性质的安全技术措施,异常行为实时监控是实现“事前”、“事中”环节监测预警和实时处置的必要技术措施。异

常行为监控系统应当能够对数据的非授权访问、数据文件的敏感操作等危险行为

进行实时监测。同时,终端数据防泄漏工具能够在本地监控办公终端设备操作行为,是组织内部异常行为监控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防范内部人员窃取、泄漏数据的风险,同时有助于安全事件发生后的溯源取证。终端数据防泄漏工具通过监测终端设备的网络流量、运行的软件、USB 接口等,实时发现发送、上传、拷贝、转移数据文件等行为,扫描文件是否包含禁止提供或披露的数据,进而实时告警或阻断。

(四)数据共享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共享环节涉及向第三方提供数据、对外披露数据等不同业务场景,在执行数据共享安全相关管理制度规定的同时,可以建设统一数据分发平台,与数据安全域技术结合,作为数据离开数据安全域的唯一出口,进而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有效管理数据共享行为,防范数据遭窃取、泄漏等安全风险。统一数据分

发平台需要整合所有数据共享业务场景,例如基于原始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向第三方共享、数据分析报告下载到办公终端设备等情形,对每一类数据共享场景实现差异化的线上审批流程。

(五)数据销毁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数据销毁环节,安全目标是保证磁盘中存储数据的永久删除、不可恢复,可以通过软件或物理方式实现。数据销毁软件主要采用多次填充垃圾信息等原理,此外,硬盘消磁机、硬盘粉碎机、硬盘折弯机等硬件设备也可以通过物理方

式彻底毁坏硬盘。

山丽: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山丽: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如何运用好“大数据”这把双刃剑 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数据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而言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将愈加复杂,也更难以管理,个人隐私无处遁形。回顾2014年,全球各地用户信息安全事件频出: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出现安全支付日志漏洞,导致大规模用户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等信息泄露。 2014年5月13日,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泄露,涉及约800万使用小米手机、MIUI系统等小米产品的用户,泄露的数据中带有大量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信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机及删除信息等。 2014年12月2日乌云漏洞平台公开了一个导致“智联招聘网”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的漏洞。黑客可通过该漏洞获取包含用户姓名、婚姻状况、出生日期、出生日期、户籍地址、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各种详细的信息。 2014年12月25日,12306网站用户数据信息发生大规模泄露。 2014年8月苹果“iCloud服务”被黑客攻破,造成数百家喻户晓的名人私密照片被盗。 …… 这些信息安全事件让人们开始感受到“数据”原来与我们的生活接触如此紧密,数据泄露可以对个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信

息安全体系,保护用户隐私,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企业和个人用户正视数据的运用的意识缺一不可。 数据安全技术是保护数据安全的主要措施 在大数据的存储,传输环节对数据进行各种加密技术的处理,是解决信息泄露的主要措施。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后,即使数据被泄漏,数据的盗取者也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尽管对于大数据的加密动作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系统性能,但是与不加密所面临的风险相比,运算性能的损失是值得的。这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间的协调,重要的是企业要有将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目前数据加密保护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发布匿名保护、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数据水印等几种。此外,除了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外,也有许多可以运用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以及发生数据泄露之后的相关保护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1、数据发布匿名保护技术 数据发布匿名保护技术是对大数据中结构化数据实现隐私保护的核心关键与基本技术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静态、一次发布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2、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技术 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技术包括两部分:一是用户标识与属性的匿名,在数据发布时隐藏用户的标志与属性信息;二是用户间关系的匿名,在数据发布时隐藏用户之间的关系。 3、数据水印技术

大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一)数据产生/采集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从数据安全角度考虑,在数据产生/采集环节需要实现的技术能力主要是元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类型和安全等级打标,相应功能需要内嵌入后台运维管理系统,或与其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安全责任制、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等管理制度在实际业务流程中的落地实施 1、元数据安全管理 以结构化数据为例,元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数据表级的所属部门、开发人、安全责任人的设置和查询,表字段的资产等级、安全等级查询,表与上下游表的血缘关系查询,表访问操作权限申请入口。完整的元数据安全管理功能应可以显示一个数据表基本情况,包括每个字段的类型、具体描述、数据类型、安全等级等,同时显示这个数据表的开发人、负责人、安全接口人、所属部门等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这个界面申请对该表访问操作权限。 2、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打标 建议使用自动化的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打标工具帮助组织内部实现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特别是在组织内部拥有大量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管理效率。打标工具根据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中定义的数据类型、安全等级进行标识化,通过预设判定规则实现数据表字段级别的自动化识别和打标。下图是一个打标工具的功能示例,显示了一个数据表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安全等级,在这个示例中,“C”表示该字段的数据类型,“C”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字段的安全等级。

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标识示例 (二)数据传输存储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传输和存储环节主要通过密码技术保障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在数据传输环节,可以通过HTTPS、VPN 等技术建立不同安全域间的加密传输链路,也可以直接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密文形式传输,保障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在数据存储环节,可以采取数据加密、硬盘加密等多种技术方式保障数据存储安全。 (三)数据使用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使用环节安全防护的目标是保障数据在授权范围内被访问、处理,防止数据遭窃取、泄漏、损毁。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防DDoS、漏洞检测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外,数据使用环节还需实现的安全技术能力包括: 1、账号权限管理 建立统一账号权限管理系统,对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库等账号实现统一管理,是保障数据在授权范围内被使用的有效方式,也是落实账号权限管理及审批制度必需的技术支撑手段。账号权限管理系统具体实现功能与组织自身需求有关,除基本的创建或删除账号、权限管理和审批功能外,建议实现的功能还包括:一是权限控制的颗粒度尽可能小,最好做到对数据表列级的访问和操作权限控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1、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与职责,细化工作措施与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与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有强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网站所有信息发布之前都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 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定。严禁通过我公司网站及短信平台散布《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信息(即“九不准”),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3、遵守对网站服务信息监视,保存、清除与备份的制度。开展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工作,对违法犯罪案件,报告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 4、所有信息都及时做备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网站将保存60天内系统运行日志与用户使用日志记录,短信服务系统将保存 5个月以内的系统及用户收发短信记录。制定并遵守安全教

育与培训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用户网络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互联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与传播有害信息,不链接有害信息或网页。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防病毒、防黑客攻击技术措施就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络进行破坏活动,保护互联网络与电子公告服务的信息安全的需要。我公司特此制定以下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的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应使用经公安机关检测合格的防病毒产品并定期下载病毒特征码对杀毒软 件升级,确保计算机不会受到已发现的病毒攻击。 2、确保物理网络安全,防范因为物理介质、信号辐射等造成的安全风险。 3、采用网络安全控制技术,联网单位已采用防火墙、IDS等设备对网络安全进行防护。 4、使用漏洞扫描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 5、制订口令管理制度,防止系统口令泄露与被暴力破解。 6、制订系统补丁的管理制度,确定系统补丁的更新、安装、发布措施,及时堵住系统漏洞。 防黑客攻击主要包括: ①、安全漏洞检测与修补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服务与质量保障措施

一、网站运行安全保障措施 1、网站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之间设置防火墙(硬件防火墙正在采购中),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站正常运行。 2、在网站的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均安装了相应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有整套的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站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3、做好访问日志的留存。网站具有保存六月以上的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内容包括IP地址及使用情况,主页维护者、对应的IP地址情况等。 4、交互式栏目具备有IP地址、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功能,对非法贴子或留言能做到及时删除并进行重要信息向相关部门汇报。 5、网站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多机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关闭网站系统中暂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用补丁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7、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登入。 8、网站提供集中式权限管理,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由网站系统管理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相应的密码及口令。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自己的口令。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并由网站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操作人员权限。 9、公司机房按照电信机房标准建设,内有必备的独立UPS不间断电源,能定期进行电力、防火、防潮、防磁和防鼠检查。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和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或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网站相关信息发布之前有一定的审核程序。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严禁通过我公司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安全保障

大数据平台系统项目 安全保障 安全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根据本项目的业务特点和需要,以及现有的网络安全状况,建立一个合理、实用、先进、可靠、综合、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安全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规章制度建设 1.1机房管理制度 为保证系统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运行,加强防火、防盗、防病毒等安全意识,应该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以下列出常见的机房管理方面的十条规定: (1)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以及通信设备是网络的关键设备,须放置计算机机房内,不得自行配置或更换,更不能挪作它用。 (2)要求上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机房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3)要求上机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机房的安全、防火制度,严禁烟火。不准在机房内吸烟。严禁将照相机、摄像机和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 机房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切断电源,用灭火设备扑救。

(4)要求外来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才能进入放置服务器的机房,一般人员无故不得在机房长时间逗留。 (5)要求机房值班人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下班时,值班人员要对所有计算机的电源进行细致的检查,该关的要切断电源,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6)双休日、节假日,要有专人检查网络运行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处理,解决不了的及时报告。 (7)机房内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等物品和软件、资料要妥善保管,向外移(带)设备及物品,需有主管领导的批示或经机房工作负责人批准。 制定数据管理制度。对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系统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当班人员应在数据库的系统认证、系统授权、系统完整性、补丁和修正程序方面实时修改。 (8)网管人员应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服务器的各种帐号严格保密。监控网络上的数据流,从中检测出攻击的行为并给予响应和处理。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做好操作系统的补丁修正工作。 (9)保持机房卫生,值班人员应及时组织清扫。 (10)保护机房肃静,严禁在机房内游艺或进行非业务活动。

信息安全保证措施

1.1.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1.1.1. 管理制度 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制度建设,是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的关键。制定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包括系统管理员工作职责、系统安全员工作职责、系统密钥员工作职责、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安全运行维护制度。 1.1. 2. 运行管理 1.1. 2.1.组织机构 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的要求,建立安全运行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信息系统“三员”管理制度,即设立信息系统管理员、系统安全员、系统密钥员,负责系统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1.1. 2.2.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包括监控策略、监控技术措施等。在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需要制定有效的监控策略,采用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加强系统监控,从而构建有效的监控体系,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1.3. 终端安全 加强信息系统终端安全建设和管理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突出防范重点:安全建设应把终端安全和各个层面自身的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安全管理方面尤其要突出强化终端安全。终端安全的防范重点包括接入网络计算机本身安全及用户操作行为安全。 (2)强化内部审计:对信息系统来说,如果内部审计没有得到重视,会对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强化内部审计不但要进行网络级审计,更重要是对内网里用户进行审计。 (3)技术和管理并重:在终端安全方面,单纯的技术或管理都不能解决终端安全问题,因为终端安全与每个系统用户相联系。通过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以提高终端用户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终端用户的操作行为;通过内部审计软件部署审计规则,对用户终端系统本身和操作行为进行控制和审计,做到状态可监控,过程可跟踪,结果可审计。从而在用户终端层面做到信息系统安全。 1.1.4. 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的安全设计应从三个方面考虑: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线路安全。采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附件3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目录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1) 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1) 1.1成立安全保障机构 (1) 2、可靠性保证 (2) 2.1操作系统的安全 (3) 2.2系统架构的安全 (3) 2.3设备安全 (4) 2.4网络安全 (4) 2.5物理安全 (5) 2.6网络设备安全加固 (5) 2.7网络安全边界保护 (6) 2.8拒绝服务攻击防范 (6) 2.9信源安全/组播路由安全 (7)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1.1成立安全保障机构 山东联通以及莱芜联通均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委员会,以及分管副总经理为组长的网络运行维护部、电视宽带支撑中心、网络维护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小组,负责全省网络信息安全的总体管理工作。 山东联通以及莱芜联通两个层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安全保障 工作制度和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通过管理考核机制,严格执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标准,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针对三网融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特殊要求,已将IPTV等宽带增值业务的安

全保障工作纳入到统一的制度、考核及应急预案当中。内容涵盖事前防范、事中阻断、事后追溯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域名信息登记管理制度IP地址溯源和上网日志留存等。并将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对三网融合下防黑客攻击、防信息篡改、防节目插播、防网络瘫痪技术方案进行建立和完善。 2、可靠性保证 IPTV是电信级业务,对承载网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可靠性分为设备级别的可靠性和网络级别的可靠性。 (1)设备级可靠性 核心设备需要99.999%的高可靠性,对关键网络节点,需要采用双机冗余备份。此外还需要支持不间断电源系统(含电池、油机系统)以保证核心设备24小时无间断运行。 (2)网络级可靠性 关键节点采用冗余备份和双链路备份以提供高可靠性。网络可靠性包括以下几方面: ?接入层:接入层交换机主要利用STP/RSTP协议在OSI二层实现网络收敛自愈。 ?汇聚层:在OSI第三层上使用双机VRRP备份保护机制,使用BFD、Ethernet OAM、MPlS OAM来对链路故障进行探测,然 后通过使用快速路由协议收敛来完成链路快速切换。

攀枝花大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保障方案

附件6 攀枝花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攀枝花大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保障方案以”一个标准、两个平台、三个机制”作为攀枝花市大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保障总体建设思路。 “一个标准”,即攀枝花市大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部分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安全防护要求进行设计、建设。 “两个平台”,是指在大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信息安全监测平台以及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对云平台、IT基础设施、重要应用系统等提供安全风险、安全攻击、安全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服务,提升我市信息安全的整体保障水平。 “三个机制”,是指构建信息安全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安全事件通告机制以及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从管理角度提升我市信息安全的治理能力。 一、一个标准—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保障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本方法。在攀枝花大数据中心建设中,信息系统安全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三级防护要求

进行设计,构建“一个中心支撑下的三重防御”的安全防护体系,数据中心安全保障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以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为整个数据中心业务提供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以及认证授权等安全保障能力。 大数据中心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中心”是指管理中心安全,“三重防御”是指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和通信网 络安全。 计算环境安全主要提供终端和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恶意代码防范、接入控制、数据安全等安全保障。 区域边界安全主要提供网络边界访问控制、病毒防御、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还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我公司将认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落实技术防范措施,保证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对有毒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对用户信息进行保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网站运行安全保障措施 1、网站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之间设置经公安部认证的防火墙, 并与专业网络安全公司合作,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站正常运行。 2、在网站的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均安装了正版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有整套的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站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3、做好生产日志的留存。网站具有保存60天以上的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内容包括IP地址及使用情况,主页维护者、邮箱使用者和对应的IP地址情况等。 4、交互式栏目具备有IP地址、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功能,对没有合法手续和不具备条件的电子公告服务立即关闭。 5、网站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双机热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保证备用系统能及时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关闭网站系统中暂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用补丁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7、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登入。 8、网站提供集中式权限管理,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由网站系统管理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相应的密码及口令。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自己的口令。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并由网站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操作人员权限。 9、公司机房按照电信机房标准建设,内有必备的独立UPS不间断电源、高灵敏度的烟雾探测系统和消防系统,定期进行电力、防火、防潮、防磁和防鼠检查。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和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网站所有信息发布之前都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严禁通过我公司网站及短信平台散布《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信息(即“九不准”),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3、遵守对网站服务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的制度。开展对网络有害

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一、广电公众平台将尽一切合理努力保护获得的用户个人信息,并由专门的数据安全部门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为防止用户个人信息在意外的、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非法访问、复制、修改、传送、遗失、破坏、处理或使用,广电公众平台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通过采取加密技术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保存,并通过隔离技术进行隔离。在个人信息使用时,例如个人信息展示、个人信息关联计算,广电公众平台会采用包括内容替换、加密脱敏等多种数据脱敏技术增强个人信息在使用中安全性。设立严格的数据使用和访问制度,采用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和多重身份认证技术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数据被违规使用。 二、保护个人信息采取的其他安全措施 1、通过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安全开发规范来管理规范个人信息的存储和使用。 2、建立数据安全专项部门,负责安全应急响应组织来推进和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3、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通知 1)如发生个人信息引发的安全事件,广电公众平台将第一事件向相应主管机关报备,并即时进行问题排查,开展应急措施。 2)通过与全量用户发送通知提醒更改密码。还可能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触达用户知晓,在公共运营平台运营宣传,制止数据

泄露。 尽管已经采取了上述合理有效措施,并已经遵守了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的标准,但广电公众平台仍然无法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不安全途径进行交流时的安全性。因此,用户个人应采取积极措施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如:定期修改账号密码,不将自己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 网络环境中始终存在各种信息泄漏的风险,当出现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情形导致用户的信息出现泄漏时,广电公众平台将极力控制局面,及时告知用户事件起因、广电公众平台采取的安全措施、用户可以主动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相关情况。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防范措施.docx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1 引言大数据时代涉及计算机的海量数据的存储以及应用,其中,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对此,汪东芳等[1] 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涉及到不同技术和不同领域, 多种的技术结合情况下能够给予计算机网络一定的安全保障。 李伦等[2] 认为大数据信息价值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共享的伦理促进和约束机制。 对个人信息和数据的过度挖掘可能侵害个人的隐私权, 肆意追求数据挖掘的广度和深度可能危及信息安全。 苏天弘[3] 认为,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是金钱的诱惑,相关法律的不完善,道德的缺失,网络黑客的攻击,不充分的网络管理以及个人信息泄露。 刘嵩鹤、梁俊[4] 针对信息安全提出相应的策略,主张强化用户的安全防范艺术,完善病毒防御系统,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和加强安全管理,做好病毒清理和黑客仿佛那工作。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计算 机信息安全现状和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对策三方面阐述,以期有可行之处。 2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数据量增多,各种工具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比以往更加便利;数据的种类更加繁多,不仅有文字,还有音频、视频、图片等,这些都构成大数据;流通速度加快,数据的存储、挖掘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速度,都比以往更加便捷,得益于工具智能化的改进;数据的价值密度降低,

随着数据数量的增加,信息的价值并没有成正相关增加,一些信息鱼龙混杂,给信息监管带来不便。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跨组织跨国界进行传播,国家安全以及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犯罪分子获取信息成本更低,获取的途径增多,效率逐渐增高,需要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3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现状31 缺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的使用不断普及,但是,对于用户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并未得到及时的树立。 一部分用户缺少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很容易造成失误操作,产生信息安全隐患。 同时,用户在网络上随意注册个人信息,登录不良网页等行为,加大个人信息的曝光度,威胁个人信息安全。 一些信息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缺少信息安全意识,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疏忽,造成信息泄露,加大信息安全风险,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也给组织机构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2 计算机网络存在安全漏洞。 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隐藏在众多的网页链接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窃取,谋取不当利益,同时,一些国家信息也在不法分子的监控范围中,为自身利益危害国家的信息安全。

ICP-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2.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

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 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还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我司将认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落实技术防范措施,保证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对有毒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对用户信息进行保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网站运行安全保障措施 1、网站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之间设置经公安部认证的防火墙, 并与专业网络安全公司合作,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站正常运行。 2、在网站的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均安装了正版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有整套的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站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3、做好生产日志的留存网站具有保存60天以上的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内容包括IP地址及使用情况,主页维护者、邮箱使用者和对应的 IP地址情况等。 4、交互式栏目具备有IP地址、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功能,对没有合法手续和不具备条件的电子公告服务立即关闭。 5、网站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双机热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保证备用系统能及时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关闭网站系统中暂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用补丁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7、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登入。 8、网站提供集中式权限管理,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由网站系统管理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相应的密码及口令。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自己的口令。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并由网站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操作人员权限。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我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和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网站所有信息发布之前都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严禁通过我司网站及短信平台散布《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信息(即“九不准”),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3、遵守对网站服务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的制度。开展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工作,对违法犯罪案件,报告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 4、所有信息都及时做备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网站将保存60天内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

5步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步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府或企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没有各种信息系统的支持,很多政府或企业其核心的业务和职能几乎无法正常运行。这无疑说明信息系统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害,更应该加以妥善保护。而目前,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或企业的信息系统来讲,更是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这就使得更多的用户、厂商和标准化组织都在寻求一种完善的体系,来有效的保障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于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以及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综合有效的建设,让政府或企业的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能够达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标准,进一步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常所指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含了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运维体系。本文将重点介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 构建第一步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具体目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方法的体系。它包括信息安全组织和策略体系两大部分,通过信息安全治理来达到具体的建设目标。 信息安全的组织体系:是指为了在某个组织内部为了完成信息安全的方针和目标而组成 的特定的组织结构,其中包括: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管机构四部分组成。

信息安全的策略体系:是指信息安全总体方针框架、规范和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流程、制度的总和。策略体系从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策略总纲 策略总纲是该团体组织内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制度,是组织内任何部门和人不能违反的,说明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二层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 遵循策略总纲的原则,结合具体部门、应用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较专业要求和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技术指南:从技术角度提出要求和方法; 管理规定:侧重组织和管理,明确职责和要求,并提供考核依据。 第三层操作手册、工作细则、实施流程 遵循策略总纲的原则和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工作,针对具体系统,对第二层的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进行细化,形成可指导和规范具体工作的操作手册及工作流程,保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 构建第二步确定适合的信息安全建设方法论 太极多年信息安全建设积累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法论,也称 “1-5-4-3-4”。即:运用1个基础理论,参照5个标准,围绕4个体系,形成3道防线,最终实现4个目标。

大数据时代 如何构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面对日益严峻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深入剖析网络搜索引发个人信息安全危机成因的基础上,下文重点从意识培养、立法监管、技术应用三方面提出构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想。 1.培养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自律意识 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既需要相关企业和部门强化自律,加强监督和管理,同时也需要公众整体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现个人信息遭到泄露,要积极向信息管理部门提出投诉。 同时,为了遏制“人肉搜索”产生的信息失控和价值乱序现象,需要大力加强文化传播和道德培养的力度,将保护个人隐私且不窥探他人隐私作为一种社会美德进行推广。 2.加大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监管力度 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信息数据的几何级数增长,政府立法和监管的步伐必须紧跟甚至超过技术的发展。总的来说,一方面,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规范并协调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同时更加具体和细化相关法律法规,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和监管经验,加强各国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保护区域及全球信息安全。如美国就十分注重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保护,先后制定了《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法案》《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网络侵权事件加以惩罚。 为规范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管理标准,我国首项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和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保护公民对个人信息处理的知情权和决定权,旨在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作为一项指南型的标准,其实施最终取决于相关行业主体的配合情况。因此,政府还需进一步出台具有强制效应的应对措施。 3.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水平 除了意识培养和立法监管之外,技术应用层面也是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技术领域,应积极鼓励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认证标准体系,从技术层面落实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 一方面,加强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不能完全照搬到新兴的大数据领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应用提出了新的安全挑战。”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大数据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搜索追踪方法,“依据分区域、按等级、多层次的防护思路进行安全规

如何有效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如何有效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府或企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没有各种信息系统的支持,很多政府或企业其核心的业务和职能几乎无法正常运行。这无疑说明信息系统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害,更应该加以妥善保护。而目前,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或企业的信息系统来讲,更是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这就使得更多的用户、厂商和标准化组织都在寻求一种完善的体系,来有效的保障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于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以及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综合有效的建设,让政府或企业的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能够达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标准,进一步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常所指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含了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运维体系。本文将重点介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 构建第一步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具体目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方法的体系。它包括信息安全组织和策略体系两大部分,通过信息安全治理来达到具体的建设目标。 信息安全的组织体系:是指为了在某个组织内部为了完

成信息安全的方针和目标而组成的特定的组织结构,其中包括: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管机构四部分组成。 信息安全的策略体系:是指信息安全总体方针框架、规范和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流程、制度的总和。策略体系从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策略总纲 策略总纲是该团体组织内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制度,是组织内任何部门和人不能违反的,说明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二层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 遵循策略总纲的原则,结合具体部门、应用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较专业要求和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技术指南:从技术角度提出要求和方法; 管理规定:侧重组织和管理,明确职责和要求,并提供考核依据。 第三层操作手册、工作细则、实施流程 遵循策略总纲的原则和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工作,针对具体系统,对第二层的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进行细化,形成可指导和规范具体工作的操作手册及工作流程,保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 构建第二步确定适合的信息安全建设方法论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安全

大数据面临的数据安全 数据在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认为是对我们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然而,大数据时代在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方面存在许多风险,由此所引起的隐私泄露为个人带来困扰,同时伴随而来的虚假信息也将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技术以确保数据安全。本文将总结并分析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安全挑战和机遇,并提供相对应的关键对策。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中,“大数据”是指一些使用目前现有数据库管理工具或传统数据处理应用很难处理的大型而复杂的数据集。其挑战包括采集、管理、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可视化。更大的数据集的趋势是由于从相关数据的单一大数据集推导而来的额外信息,与分离的较小的具有相同数据总量的数据集相比,能够发现相关性来“识别商业趋势( spot business trends )、确定研究的质量、预防疾病、法律引用链接、打击犯罪以及实时确定道路交通状态”。近几年大数据一词的持续升温也带来了大数据泡沫的疑虑,大数据的前景与目前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是分不开的。目前大数据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是人们公认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一言一行都掌握在互联网商家手中,包括购物习惯、好友联络情况、阅读习惯、检索习惯等等.多项实际案例说明,即使无害的数据被大量收集后,也会暴露个人隐私.事实上,大数据安全含义更为广泛,人们面临的威胁并不仅限于个人隐私泄漏.与其它信息一样,大数据在存储、处理、传输等过程中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具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需求。本文介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重点分析了当前大数据所带来的安全挑战,详细阐述了当前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关键技术.同时必须承认,大数据在引人新的安全问题和挑战的同时也为信息安全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即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相关技术可以反过来用于大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制性、不可否认性 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生命周期:规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废弃 保障要素:技术、管理、工程、人员 安全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3.信息系统安全模型P2DR安全模型:策略、防护、检测、响应 4.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核心思想是纵深防御战略 三个主要核心要素:人、技术和操作。 四个技术框架焦点区域:保护本地计算机环境、保护区域边界、保护网络及基础设施、保护支撑性基础设施 5.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内容:确定安全需求、设计和实施安全方案、进行信息安全评测、实施信息安全监控 第二章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 密码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审计和监控技术 A、密码技术 明文、密文、加密、解密 信息空间M、密文空间C、密钥空间K、加密算法E、解密算法D 加密密钥、解密密钥 密码体系分为对称密钥体系、非对称密钥体系 对称密钥体系 1 对称密钥优点:加解密处理速度快和保密度高。 缺点:密钥管理和分发负责、代价高,数字签名困难 2.对称密钥体系分类:分组(块)密码(DES/IDEA/AES)和序列密码(RC4/SEAL) 3.传统的加密方法:代换法、置换法 5、攻击密码体系的方法:穷举攻击法(128位以上不再有效)和密码分析法 6.针对加密系统的密码分析攻击类型分为以下四种: ① 惟密文攻击在惟密文攻击中,密码分析者知道密码算法,但仅能根据截获的密文进行分析,以得出明文或密钥。由于密码分析者所能利用的数据资源仅为密文,这是对密码分析者最不利的情况。 ②已知明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是指密码分析者除了有截获的密文外,还有一些已知的“明文—密文对”来破译密码。密码分析者的任务目标是推出用来加密的密钥或某种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对用该密钥加密的任何新的消息进行解密。 ③ 选择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是指密码分析者不仅可得到一些“明文—密文对”,还可以选择被加密的明文,并获得相应的密文。这时密码分析者能够选择特定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探究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探究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指的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当前通用的数据管理工具进行收集处理的规模巨大且形式多样化的数据信息。大数据的研究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广泛关注的前沿科技。其主要来源是人们在使用互联网和各种终端设备所产生和输出的各种文字、图片或者视频、文件等种类繁多的数据信息。 二、大数据环境的特点 通过对大数据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环境的特点如下:(一)数据量大且呈几何级数增长趋势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种智能终端、移动设备、传感器以及社交网络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并且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趋势。预计至2020年,全球电子数据将会超过35ZB。 (二)数据形式多种多样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中的主流数据由以普通文本为代表的结构化数据逐步演化为自由文本形式存在的非结构化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数据的二维结构,随着手机及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范围的拓展,网页、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发展显得尤为迅速。统计结果显示,非机构化数据在大数据中所占的比例已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三)价值密度低 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对生产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数据来源的不同,获得的数据信息也是复杂多样,因此大数据以成千上万倍的速度增长,这使得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分析成本大大提高。同时也导致大数据的统计缺少细化处理,信息的价值含量低。 (四)具有高效的运算速度和运算能力 大数据的运算系统属于一个分布式机构的系统,以海杜普大数据框架为基础,充分发挥集群的效力,来使自身达到高效的运算速度和运算能力。信息数据发掘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使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推广必然会使大数据提取和分析变得更快更高效。 三、大数据环境下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发展使数据安全面临巨大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球推广使用以及无线路由器、服务器等设备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日常应用越来越便捷,信息数据的获取也越来越高效,同时不同行业大数据资源共享也变得十分便利。网络的发展给信息资源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快速的整合分析,并且对有效数据进行整理共享。但是安全问题也接踵而至,开放的网络平台随着使用对象的变换,将众多大数据相互关联,使得网络黑客窃取数据信息变得十分容易。一旦数据泄露,数据的价值也将被窃取,并且数据产生者的个人隐私也将受到威胁。 (二)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的可靠性下降

大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保障方案

大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保障方案

以”一个标准、两个平台、三个机制”作为市大数据中心信息安全保障总体建设思路。 “一个标准”,即市大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部分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安全防护要求进行设计、建设。 “两个平台”,是指在大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信息安全监测平台以及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对云平台、IT基础设施、重要应用系统等提供安全风险、安全攻击、安全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服务,提升我市信息安全的整体保障水平。 “三个机制”,是指构建信息安全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安全事件通告机制以及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从管理角度提升我市信息安全的治理能力。 一、一个标准—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保障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本方法。在大数据中心建设中,信息系统安全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三级防护要求进行设计,构建“一个中心支撑下的三重防御”的安全防护体系,数据中心安全保障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以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为整个数据中心业务提供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以及认证授权等安全保障能力。 大数据中心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中心”是指管理中心安全,“三重防御”是指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和通信网络安全。 计算环境安全主要提供终端和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恶意代码防范、接入控制、数据安全等安全保障。 区域边界安全主要提供网络边界访问控制、病毒防御、安全设计、网络安全各类与可信交换等安全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