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单元 参考答案

第17单元 参考答案

第17单元 参考答案
第17单元 参考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 1.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 。 ⑴数字、文字⑵声音、图形⑶动画、视频⑷图像 A ⑴ B ⑵ C ⑶ D 全部 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可扩充性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3.目前音频卡具备以下哪些功能()。 ⑴录制和回放数字音频文件⑵混音⑶语音特征识别⑷实时解/压缩数字音频文件 A ⑴⑶⑷ B ⑴⑵⑷ C ⑵⑶⑷ D 全部 4.在多媒体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是()。 (1)数码照相机(2)彩色扫描仪(3)视频信号数字化仪(4)彩色摄像机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5.国际标准MPEG-Ⅱ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A 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B 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C 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D 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6.视频卡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1)视频捕获卡(2)电影卡(3)电视卡(4)视频转换卡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7.以PAL制25帧/秒为例,已知一帧彩色静态图像(RGB)的分辨率为256′256,每一种颜色用16bit表示,则该视频每秒钟的数据量为()。 A 256′256 ′3 ′16′25 bps B 512′512 ′3′8′25 bps C 256′256 ′3′8′25 bps D 512 ′512′3′16′25 bps 8.全电视信号主要由()组成。 A 图像信号、同步信号、消隐信号。 B 图像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 C 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 D 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色度信号。 9.在视频信号实时处理技术中,如果电视扫描的正程时间为52.2ms,分辨率为512′512 ,实时意味着处理每个像素的时间近似为()。 A 0.1ms B 0.2ms C 0.8ms D 0.4ms 10.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和。

青少版新概念英语1B第16,17,18,19单元测试题

纽爱迪培训中心 青少版新概念英语1B第一阶段测试题(Unit16---Unit19)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听力部分(14分) 1.听句子,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将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5分) ( ) 1) A. fun B. funny C. family ( ) 2) A. believe B. together C. tired ( ) 3) A. Chinese B. church C. children ( ) 4) A. park B. pass C. part ( ) 5) A. try B. take C. tennis 2.听录音,选出与其他三个划线部分发音不同的选项。(9分) ( )1)A. silver B. seven C. fun D. very ( )2) A. well B. woman C. we D. toy ( )3) A. boy B. open C. toy D. noise ( )4) A. mother B. afternoon C. night D. nice ( )5) A. drive B. ride C. difficult D. time ( )6) A. three B. thanks C. they D. thirty ( )7) A. sorry B. please C. house D. socks ( )8) A. gate B. girl C. orange D. give ( )9) A. grape B. bread C. cake D. late ( )10) A. question B. quick C. quiet D. student 二.笔试部分(86分) 1.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15分) 1) Kate can speak Chinese.(就划线部分提问) ———————————————————— 2)Are there any girls in the park?(改成陈述句) ————————————————————— 3)Lily can see the dogs in front of the church.(改成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定回答) ————————————————————— 4)Put your pen on the table.(改成否定句) ————————————————————— 5)There are a lot of apples in basketball.(写同义句)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作业解 1-7液滴法是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一种简易方法。将质量为m 的待测液体吸入移液管,然后让液体缓缓从移液管下端滴出。可以证明 d n mg πγ= 其中,n 为移液管中液体全部滴尽时的总滴数,d 为液滴从管口落下时断口的直径。请证明这个关系。 证:当液滴即将滴下的一刻,其受到的重力与其颈部上方液体给予的张力平衡 F g m =' d r L F πγπγγ===2 n m m = ', d n m πγ= 得证:d n mg πγ= 1-8 在20 km 2的湖面上下了一场50 mm 的大雨,雨滴半径为1.0 mm 。设温度不变,雨水在此温度下的表面张力系数为7.3?10-2N ?m -1。求释放的能量。 解:由 S E ?=?γ 雨滴落在湖面上形成厚为50 mm 的水层,表面积就为湖面面积,比所有落下雨滴的表面积和小,则释放的表面能为: )4(2 S r n E -?=?πγ 其中,3 43 r Sh n π= 为落下的雨滴数,r 为雨滴半径 J r h S E 8 3 3 6 2 1018.2)110 0.110503( 102010 3.7)13( ?=-???????=-=?---γ 1-9假定树木的木质部导管为均匀的圆柱形导管,树液完全依靠毛细现象在导管内上升,接触角为45°,树液的表面张力系数1 2 10 0.5--??=m N γ。问要使树液到达树木的顶部,高 为20 m 的树木所需木质部导管的最大半径为多少? 解:由朱伦公式:gr h ρθ γcos 2= 则:cm gh r 5 3 2 10 6.320 8.91012 /210 0.52cos 2--?=??????= = ρθ γ 1-10图1-62是应用虹吸现象从水库引水的示意图。已知虹吸管粗细均匀,其最高点B 比水库水面高出m h 0.31=,管口C又比水库水面低m h 0.52=,求虹吸管内的流速及B点处的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要 1.1多媒体是什么?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 -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 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 (video )。 1.4无损压缩是什么? 无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 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应用, 如磁盘文件压缩就是一个应 用实例。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文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 1/2?1/4。 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 LZW 等算法。 1.5有损压缩是什么? 有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 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 但不影响 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数据不一定非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用。 例如,图像、视像和 声音数据就可采用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 感受的信 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图像、视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1.9 H.261~H.264和G.711~G.731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 )。 1.10 MPEG-1 , MPEG-2和MPEG-4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 ISO/IEC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 第2章 无损数据压缩 2.1假设{a,b,c }是由3个事件组成的集合,计算该集合的决策量。 作 单位)。 H o = (log 23) Sh = 1.580 Sh =(log e 3) Nat = 1.098 Nat = (log 103) Hart = 0.477Hart 2.2现有一幅用256级灰度表示的图像,如果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均为 P (X i ) i 0,L ,255,计算这幅图像数据的熵。 也就是每级灰度的代码就要用 8比特,不能再少了。 (分别用Sh , Nat 和Hart 1/256 H(X) P(X i )log 2 p(X i ) i 1 256 (丄 256 1 log2 莎)=8 (位),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同步检测试题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 题号一二 三 总分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 A. 米 B. 米 C. (+1)米 D. 3米 2.如图1,一架梯子AB长为,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B离墙,若梯子的顶端A下滑了(如图2),则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B ) A. B. 大于 C. 介于和之间 D. 介于和之间 3.把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 ) A.2倍 B.4倍 C.3倍 D.5倍 4.如图,在Rt△ABC中,∠C=90°,∠CAB的平分线交BC于D,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若BC=3,则DE的长为() A. 1 B. 2 C. 3 D. 4

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树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A. 8米 B. 10米 C. 12米 D. 14米 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钝角三角形的是() A.3,4,4 B.3,4,5 C.3,4,6 D.3,4,7 7.下列条件不能判定Δ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 B.∠A:∠B:∠C=1:3:2 C.(b+c)(b-c)=a2 D.a=3+k ,b=4+k, c=5+k(k>0) 8.如图所示,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 A.米 B.米 C.(+1)米 D.3米 9.点A(-3,-4)到原点的距离为( ) A.3 B.4 C.5 D.7 10.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m,那么长为13m梯子可以达到该建筑物的高度是( ) A.12m B. 14m C.15m D.13m 11.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和8,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长为( ) A.9 B.10 C.2或9 D.2或10 12.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 A.3:4 B.5:8 C.9:16 D.1:2

17参考答案与解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台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知识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思路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过程】解:在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音色的区分,理解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是正确判断的关键。2.下列几个实例中描述正确的是() A.夏天,给饮料里加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熔化放出热量的特点 B.给发烧的病人身上擦酒精降温,是利用了酒精蒸发有致冷作用的特点 C.冬天,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属性 D.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规律 【知识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思路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吸热,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4)液态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解答过程】解:A、给饮料里加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熔化吸收热量的特点。故A错误; B、用酒精来给高温病人降温,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故B正确; C、用水来冷却发动机,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体的质量m和升高的温度△t相同时,物体吸收的热量Q和物质的比热成正比,水的比热容c大,因此利用水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好。故C错误; D、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规律。故D错误。 故选:B。 【总结归纳】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知识点要求比较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四个选项逐一排查、分析后,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这也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但是考查的知识面广泛。3.如图所示,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B.C.D. 筷子弯折手影海市蜃楼水中倒影 【知识考点】光的反射. 【思路分析】(1)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2)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述 1、什么是多媒体?答:多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常见的多媒体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音乐、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2、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包刮哪些方面?答:多维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触摸屏分为几类?简述常见的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答:触摸屏根据所用的介质以及工作原理可分为4种: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声表面波式。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手指或其他设备触摸安装在计算机显示器前面的触摸屏时,所摸到的位置(以坐标形式)被触摸屏控制器检测到,并通过串行口或其它接口送到CPU,从而确定用户所输入的信息。 2、什么是视频捕捉卡?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视频捕捉卡是把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内置芯片提供的捕捉功能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设备。 3、简述USB设备的的软件、硬件结构。答:硬件:USB结构简单,采用四条电缆,信号定义由2条电源线和2条信号线组成。 软件:USB软件由USB总线接口和USB系统组成。USB总线接口由主控制器事实现。 USB系统有3个组件:(1)住控制器驱动程序;(2)USB驱动程序;(3)USB客户软件。 4、简述CCD和CMOS影像感应器的主要特点。答: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包含像点,通常以横竖线短阵型式排列,各像点包含一个光电二极管和控制相邻电荷的单元。这种结构可产生低噪音、高性能的成像。 CMOS传感器是用标准硅处理方法加工而成的。与CCD相比有以下优点:地电源消耗、芯片上符合有额外的电路、地系统成本。第三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1、简述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答:必要性: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压缩和解压缩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数据压缩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计算机就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可能性:能够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的前提是因为数据存在大量的冗余,尤其是声音和图像。数据压缩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消除这些冗余。 2、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哪些?答: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信息熵编码(主要有行程长度编码、哈弗曼编码和算术编码)、词典编码、通用编码、预测编码、模型编码、变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子带编码和混合编码。 3、矢量图和位图有哪些不同? 答:矢量图,文件内容图形指令,文件大小与图的复杂度有关,显示速度图越复杂,需执行的指令越多,显示越慢,应用特点易于编辑,适于绘制和创建,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 单元测试题

第17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欧姆定律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 两个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 A.比每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B.比每个导体的电阻都小 C.等于两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D.等于两个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 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4.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关系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A. R1>R2 B. R1<R2 C. R1=R3: D.不能确定 5. 为了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定值电阻,R 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该电路中,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小王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做了以下的实验,往R t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A. 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 B. 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 C. 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 D. 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的电阻为R ,电流表的示数为I ,为使电流表的 示数变为 3I ,则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多媒体练习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多媒体技术得主要特性有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与集成性 . 6、目前常用得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失真编码与无失真编码。 9、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一段频率为10KHZ得声音,如果要求采样后不失真重放,那么它得有采样频率必须大于就是_20KHZ_。 11、在计算机中,根据图像记录方式得不同,图像文件可分为__位图__ 与 __矢量图__两大类。 33。国际常用得广播视频标准与记录格式有:__PAL__、_NTSC_与SECAM. 35、超文本与超媒体得主要特征就是多媒体化、网络结构形式与交互性。 40.一帧画面由若干个像素组成,在每一帧内得相邻像素之间相关性很大,有很大得信息冗余,称为__空域相关___. 43.超文本系统得特性可以概括为:__多媒体化__、__网络结构形式__与__交互性__。 54.量化方法分为标量量化与矢量量化。 55。多媒体数据库基于内容得检索得体系结构为数据库生成子系统与数据库查询子系统。 57.声音得三要素就是:音调、响度与音色。 58.HSI彩色空间表示中得H、S、I分别代表色调、颜色得饱与度、光得强度。 74、数据压缩得三个重要指标就是压缩比、图像质量、压缩与解压速度。 75、QoS服务得类型可分为:确定型QoS、统计型QoS、尽力型QoS。 二、单项选择题 1、使得多媒体信息可以一边接收,一边处理,很好地解决了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得传输问题。() A、多媒体技术B、流媒体技术 C、ADSL技术 D、智能化技术 3、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得结构包括()。 (1)多点控制器(2)控制管理软件(3)数字通信接口 (4)专用得计算机设备 A、(1),(2),(3)B、(1),(2),(4)C、(2),(3) D、全部、 4、声音就是一种波,它得两个基本参数就是( )? A。采样率、采样位数B。振幅、频率 C.噪声、音质D。音色、音高 5、媒体在计算机领域得含义就是()。 A.存储信息得实体?? B.传递信息得载体 C.A或B ??? D.A与B 6、在目前音频卡中,下述两个音频文件组合中()能同时播放。 (1) 一个MIDI文件与一个波形文件(2) CD—DA数字音频光盘与一个MIDI文件 (3) CD—DA数字音频光盘与一个波形文(4) 两个MIDI文件 A、仅(1) B、(1),(2) C、(1),(2),(3)D、全部 7、在数据压缩方法中,有损压缩具有 ()得特点 A、压缩比大,不可逆 B、压缩比小,不可逆C、压缩比大,可逆 D、压缩比小,可逆 8、波形文件得主要缺点就是( ). A、质量较差???B、产生文件太大 C、声音缺乏真实感???D、压缩方法复杂 15、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得关键技术就是( )。 A.多媒体特征提取与匹配?B.动态设计 C.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D.多媒体数据查询技术 16、衡量数据压缩技术性能好坏得重要指标就是( )。

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1)

第17章“勾股定理”综合测试题(1)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 5分,满分40分) 1.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比为 (A) 1 : 1: 2 (C ) 1 : 2: ,3 无理数的边数是 (A ) 0 (C ) 2 3?下列各组数中,可以构成勾股数的是 (A ) 3, 6, 9 (C ) 4, 5, 41 4.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 的形状是 (A )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 】. (B) 1 : 1 : .2 (D )不确定 ABC 中,边长为 【 】. (B ) 1 (D ) 3 【 】. (B ) 7, 9, 11 (D ) 5, 12, 13 (a 6)2 JT"8 c 10 | 0,则三角形 【 】. (B )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5?如图2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 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的正方形 E 的面积是【 】 . (B ) 26 (D) 94 6 .如图3,在Rt A ABC 中,/ C=90 ° AC=9,BC=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2?如图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 (A ) 13 (C ) 47 【 】. 36 (A ) 5 (B ) 12 25 (C ) (D ) 33 4 图1 图3

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 (A) 30cm (B) 80cm (C) 90cm (D) 120cm

大学物理答案第10章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0-1 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 )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会发生变化 (D )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 不带电的导体B 相对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由于带正电的带电体A 移到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时,在导体B 的近端感应负电荷;在远端感应正电荷,不带电导体的电势将高于无穷远处,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2 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 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 ,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 (A )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 (C ) N 上的所有电荷入地 (D )N 上所有的感应电荷入地 题 10-2 图 分析与解 导体N 接地表明导体N 为零电势,即与无穷远处等电势,这与导体N 在哪一端接地无关.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3 如图所示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点电荷距导体球球心为d ,参见附图.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在导体球球心O 点有( ) (A )d εq V E 0π4,0= = (B )d εq V d εq E 02 0π4,π4== (C )0,0==V E (D )R εq V d εq E 020π4,π4= = 题 10-3 图

分析与解 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处处各点电场强度为零.点电荷q 在导 体球表面感应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导体球表面的感应电荷±q′在球心O 点激发的电势为零,O 点的电势等于点电荷q 在该处激发的电势.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4 根据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在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这个曲面所包围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没有自由电荷 (B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C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不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有极化电荷 (D ) 介质中的高斯定律表明电位移矢量仅仅与自由电荷的分布有关 (E ) 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分布有关 分析与解 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积分等于零,表明曲面 内自由电荷的代数和等于零;由于电介质会改变自由电荷的空间分布,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与位移电荷的分布有关.因而正确答案为(E ). 10-5 对于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 ) 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B )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C ) 在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D )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εr倍 分析与解 电介质中的电场由自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与极化电荷激发的电场迭加而成,由于极化电荷可能会改变电场中导体表面自由电荷的分布,由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仅当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在电介质中任意高斯面S 有 ()∑??=?=?+i i S S ε χq 0 1 d d 1S E S E 即E =E 0/εr,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6 不带电的导体球A 含有两个球形空腔,两空腔中心分别有一点电荷q b 、q c ,导体球外距导体球较远的r 处还有一个点电荷q d (如图所示).试求点电荷q b 、q c 、q d 各受多大的电场力.

计算机二级第17套答案及解析

第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程序执行的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密切相关 B. 程序执行的效率只取决于程序的控制结构 C. 程序执行的效率只取决于所处理的数据量 D. 以上说法均错误 正确答案:A 答题信息: 答疑:【解析】程序执行的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程序的控制结构、所处理的数据量等有关。 第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列与队列结构有关联的是 A. 函数的递归调用 B. 数组元素的引用 C. 多重循环的执行 D. 先到先服务的作业调度 正确答案:D 答题信息:D 答疑:【解析】队列的修改是依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的,D正确。 第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对下列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 A. DYBEAFCZX B. YDEBFZXCA

C. ABDYECFXZ D. ABCDEFXYZ 正确答案:C 答题信息: 答疑:【解析】前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前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访问根结点;②前序遍历左子树;③前序遍历右子树,C正确。 第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一个栈的初始状态为空。现将元素1,2,3,A,B,C依次入栈,然后再依次出栈,则元素出栈的顺序是 A. 1,2,3,A,B,C B. C,B,A,1,2,3 C. C,B,A,3,2,1 D. 1,2,3,C,B,A 正确答案:C 答题信息: 答疑:【解析】栈的修改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的,所以顺序应与入栈顺序相反,故选C。 第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面属于白盒测试方法的是 A. 等价类划分法 B. 逻辑覆盖 C. 边界值分析法 D. 错误推测法 正确答案:B 答题信息: 答疑:【解析】白盒测试法主要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逻辑覆盖测试包括语句覆盖、路径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断-条件覆盖,选择B。其余为黑盒测试法。 第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 下面对对象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新人教版第17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S A R P R 1 a b 图2-1 S A 1 A 2 A 3 L 1 L 2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电路中的电流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的许多特点和水流、车流类似。人们在研究认识电流时,多用水流来相比较,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 ) A. 控制变量法 B. 模型法 C. 类比法 D. 归纳法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路断开后,电路中的电流为零,因此电源电压也为零 B .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 .电压表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选择的量程越大越好 D .在并联电路中,不论灯泡是大是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3. 将两个不同型号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两灯的亮度不同,甲灯比乙灯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灯中的电流不相等,甲灯中电流大于乙灯中电流 B. 两灯中的电流不相等,乙灯中电流大于甲灯中电流 C. 两灯中的电流相等 D. 无法判断两灯中电流的大小 4.在如图2-1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是50Ω,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当变阻器的p 端从a 端滑向b 端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 ) A .0.24A ~0.2A B .0.2A ~0.24A C .1.2A ~0.2A D .0.2A ~1.2A 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 .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C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D .保护电路 6.小宁的探究小组在练习使用电压表时,军军把电压表接成了如图2-2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 A.灯泡亮、电压表有示数 B.灯泡亮、电压表无示数 C.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D.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 7.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 闭合后,只有一只灯炮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L 1处短路 B .灯L 2处短路 C .灯L 1处断路 D .灯L 2处断路 8.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 ) A .总电流增大 B .总电压增大 C .总电阻增大 D .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9、如右图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 都向 右滑动时,灯泡L 1和L 2的亮度变化( ) A .L 1、L 2都变亮 B .L 1、L 2都变暗 C .L 1变亮,L 2变暗 D .L 1变暗,L 2的亮度不变 10.关于导体的电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没有电阻 C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二、填空题 11. 使用电流表测电流之前应注意两个事项:(1)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2)明确它 的 和 。 12. 如图所示,开关S 闭合后,A 1的示数为0.9A,A 3的示数为 0.4A 。则通过灯泡L 1的电流是 ,通过灯泡L 2的电流 是 ,A 2的示数为 。 13.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12V 的 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___A,乙电 阻两端的电压是 V.

大学物理答案第17章

大学物理答案第17章

17-3 有一单缝,缝宽为0.1mm ,在缝后放一焦距为50cm 的汇聚透镜,用波长为546.1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试求位于透镜焦平面处屏上中央明纹的宽度。 解: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a f x λ 2=? 代入数据得 mm x 461.510 1.0101.54610 5023 9 2 =????=?--- 17-4 用波长为632.8nm 的激光垂直照射单缝时,其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第一极小与单缝法线的夹角为50,试求该缝宽。 解:单缝衍射极小的条件 λθk a =sin 依题意有 m a μλ 26.70872 .0108.6325sin 9 =?==- 17-5 波长为20m 的海面波垂直进入宽50m 的港口。在港内海面上衍射波的中央波束的角宽是多少? 解:单缝衍射极小条件为 λθk a =sin

依题意有 011 5.234.0sin 5 2 sin 20sin 50===→=--θθ 中央波束的角宽为0 475 .2322=?=θ 17-6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一单缝,其衍射第3级明纹位置恰与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该缝时衍射的第2级明纹位置重合,试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明纹条件为 2 ) 12(sin λ θ+=k a 依题意有 2)122(2)132(2 1λλ+?=+? 代入数据得 nm 6.4287 60057521=?== λλ 17-7 用肉眼观察星体时,星光通过瞳孔的衍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亮斑。 (1)瞳孔最大直径为7.0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多大? (2)瞳孔到视网膜的距离为23mm 。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多大? (3)视网膜中央小凹(直径0.25mm )中的柱状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约1.5×105个。星体的像照亮了几个这样的细胞?

卷17(同步参考答案)

1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 A. 决议 B. 会议记录 C. 纪要 D. 议案 参考答案:C 解析: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故本题答案选C。 2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破坏交通工具罪 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参考答案:B 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题中,甲并无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故意.也无破坏交通工具的故意。 3家庭美德规范是家庭关系的( )和社会评价标准。 A. 维持基础 B. 相互协调 C. 调节手段 D. 根本要求 参考答案:C 解析:家庭美德规范是家庭关系的调节手段和社会评价标准。《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家庭伦理互相适应,使家庭关系具有了情与法的现代特征。家庭美德的内容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本题选C。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C

武汉大学多媒体课后习题作业

第一章 2.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包括那些方面? 答:(1)多媒体,从表面上讲,就是“多种媒体的综合”,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怎么样进行多种媒体综合技术”。多媒体技术概括的讲,就是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的处理技术。所以多媒体技术可以定义为: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来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2)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3个方面。 5.多媒体计算机组成的硬件环境包含那些设备? 答:多媒体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功能强大的CPU,大容量的存储空间,高分辨率的显示接口和设备,音频接口和相应的设备,视频接口和相应的设备等。 一种典型的多媒体计算机配置的多媒体设备有:①光盘驱动器;②音频卡;③视频卡;④扫描卡; ⑤交互式控制接口;⑥网络接口;⑦打印机接口;⑧图形加速卡。 第二章 1.简述多媒体通信基本概念。 答:多媒体通信是指在一次呼叫过程中能同时提供多种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象、数据、文本等)新型通信方式 3.简述媒体同步技术。 答:在多媒体系统中,通常利用多媒体从不同角度从不同侧面表现一个主题,此时不同媒体之间就存在同步问题,例如,视频播放时,伴音应和口型相吻合等。同步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与系统中许多因素有关,如通信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文件及其应用形式等。因此,多媒体系统中同步应在不同的层面上考虑。 1.链路层同步,链路层同步处理的是媒体流内部以及多个媒体流之间的同步问题。 2.表示层同步,在将不同表示媒体的对象复合一个复合对象的过程中将引入同步机制,构成多媒体复合对象;或用超级链接将不同表示媒体的对象链接过程中引入同步机构,构成超媒体。 3.应用层同步,应用层同步采用的技术为脚本(Script)同步技术。 6.简述多媒体通信的终端技术。 答:多媒体终端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具有两种功能:一是面向用户,提供一种自然、友好的交互环境,屏蔽掉各种复杂的网络功能;二是面向网络,下达其所需实施的各种功能,屏蔽掉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多媒体系统具有交互性这一重要性来看,多媒体终端技术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而从PC派生出来的功能简化的终端则统称为“信息家电”。 多媒体通信的终端技术中,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成为主流技术;网络计算和分布式技术成为软件的核心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成为智能化设备的基础;软件构件和复合技术成为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形成规模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 4.常用的变换编码由哪些?变换编码是如何压缩数据得? 答:常用的变换编码有KLT变换和离散余弦DCT变换两种: 变化编码是有失真编码的一种重要的编码类型。在变化编码中,原始数据从初始空间或者时间域进行数学变换,使得信号中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包含最大能量的最重要的系数)在变换域中易于识别,并且集中出现,可以重点处理;相反使能量较少的部分较分散,可以进行粗处理。例如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因为声音、图象大部分信息都是低频信号,在频域中比较集中,再进行采样编码可以压缩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Rt△ABC中,∠C=90°,AC=3,BC=4,则AB的长为() A.3 B.4 C.5 D.6 2.将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 5 B.1,2, 3 C.6,7,8 D.2,3,4 图17-Z-1 3.如图17-Z-1,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A. 3 B. 5 C. 6 D.7 4.如图17-Z-2是甲、乙两张不同的长方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 图17-Z-2 A.甲、乙都可以 B.甲、乙都不可以 C.甲不可以,乙可以 D.甲可以,乙不可以 图17-Z-3 5.如图17-Z-3,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BC=5,CD=3,则BD的长为() A.1 B.2 C.3 D.4 6.如图17-Z-4,△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 A. 3 B.2 3 C.3 3 D.4 3

图17-Z-4 图17-Z-5 7.如图17-Z-5,在△ABC中,AB=6,AC=10,BC边上的中线AD=4,则△ABC 的面积为() A.30 B.24 C.20 D.48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4)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 9.命题“如果a2=b2,那么|a|=|b|”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楼梯的侧面图如图17-Z-6所示,其中AB=4米,∠BAC=30°,∠C=90°,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________米. 图17-Z-6 图17-Z-7 11.如图17-Z-7所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B=4,BD=5,则点D到BC的距离为________. 12.边长为7,24,25的△ABC内有一点P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为________.13.如图17-Z-8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EF=2,那么AH=________. 图17-Z-8

大学物理17章答案.docx

第17章量子物理基础 17.1根据玻尔理论,计算氢原子在斤=5的轨道上的动量矩与其在第一激发态轨道上的动量矩之比. [解答]玻尔的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假设认为电子绕核动转的轨道角动量为 L =mvr =n — N2TC , 对于第一激发态,n = 2,所以 厶仏2 = 5/2? 17.2设有原子核外的3p态电子,试列出其可能性的四个量子数. [解答]对于3p态电子,主量子数为n = 3, 角量子数为/=1, 磁量子数为mi = - 1), I -1, 自旋量子数为m s = ±1/2. 3p态电子的四个可能的量子数(斤丿,叫叫)为 (3,1 丄1/2), (3,1,1,? 1/2), (3丄0,1/2), (3,1,0,-1/2),(3,1,?1,1/2), (3,1,-1,-1 ⑵. 17.3实验表明,黑体辐射实验曲线的峰值波长九和黑体温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即入』=b = 2.897xl(y3m?K?实验测得太阳辐射波谱的峰 值波长九= 510nm,设太阳可近似看作黑体,试估算太阳表面的温度.

[解答]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为 T_ b _ 2.897X10-3 ~ 510x10—9 =5680(K)? 17.4实验表明,黑体辐射曲线和水平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M (即单位时间内从黑体单位表面上辐射出去的电磁波总能量,称总辐射度) 与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即必=〃,其中^=5.67xl0-8W m_2 K-4.试由此估算太阳单位表面积的辐射功率(太阳表面温度可参见上题). [解答]太阳单位表面积的辐射功率大约为 A/=5.67xl0-8x(5680)4 = 5.9xl07(W-m-2)? 17.5宇宙大爆炸遗留在宇宙空间的均匀背景辐射相当于3K黑体辐射.求: (1)此辐射的单色辐射强度在什么波长下有极大值? (2)地球表面接收此辐射的功率是多少? [解答](1)根据公式UT=b,可得辐射的极值波长为 九=b/T= 2.897X10_3/3 = 9.66x104(m). (2)地球的半径约为7? = 6.371x10%, 表面积为 5 = 47T T?2. 根据公式:黑体表面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为M = al4, 因此地球表面接收此辐射的功率是 P = MS= 5.67x 1 (T8x34x4 兀(6.371 x 106)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