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教案单元一任务1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教案单元一任务1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教案单元一任务1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教案单元一任务1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授课题目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有关概念。

2.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3.了解植物的极性、再生、休眠和衰老等现象。

4.熟悉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等生理作用。

5.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熟悉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重点)。

2.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

[一]导入新课

提出引导性问题:刚才大家说出了很多植物的名称,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些是你认识的植物,试着说出植物名称。

[二] 新课讲解

1.植物的生长

(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分裂和伸长引起的植物体积和质量上的不可逆增加,如根、茎、叶的生长等。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也称形态建成,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2)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植物的生殖生长是指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花芽开始分化(穗分化)是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再生作用等。

(1)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慢——快——慢”的规律。以一年生植物的株高对生长时间作图,所得到的生长曲线呈“S”形。

(2)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植物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或温周期性。

(3)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是指植物生长在一年四季中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如温带树木的生长,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流,还存在相互竞争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水分和营养的竞争上,可通过根冠比来反映出来。

根冠比是指地下部分根系总重量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量的比值,它受土壤水分、营养状况、温度、光照等因子影响。

(2)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所需的养料大多是由生殖器官提供的;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

一些激素类物质,刺激营养器官的生长。

4.植物的极性与再生

(1)植物的极性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2)植物的再生再生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

力。植物的再生现象是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基础的。

5.植物的休眠与衰老

(1)植物的休眠休眠是指植物生长极为缓慢或暂时停顿的现象。通常将休

眠分为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

(2)植物衰老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

死亡的过程,是一个普遍规律

6.植物的成花生理

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花芽分化和花器官的形成。

(1)春化作用许多秋播植物(如冬小麦、油菜)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

一段低温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根据其对

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冬性类型、半冬性类型和春性类型三类。

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工春化处理。二是调种引

种。三是控制花期。

(2)光周期现象许多植物在开花之前,有一段时期,要求每天有一定的昼

夜相对长度的交替影响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

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长日照植物。三是日中

性植物。

光周期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一是指导引种。二是加速育种。三

是控制花期。四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花芽分化植物经过一定时期的在营养生长过程后,就能感受到外界信

号(如光周期和低温等)调节产生成花刺激物,植物茎生长点花原基形成、花芽各

部分分化与成熟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7.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植物生长为

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

(1)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表现为:第一,

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第二,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2)植物生产的特点具有以下特点。①系统的复杂性。②技术的实用性。

③生产的连续性。④植物生长的规律性。⑤明显的季节性。⑥严格的地域性。

(3)植物生产的作用①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②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③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质。④农业的基础产业。⑤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三] 综合小结

1.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4.植物的极性与再生

5.植物的休眠与衰老

6.植物的成花生理: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花芽分化和花器官的形成。

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工春化处理。二是调种引种。三是控制花期。

光周期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一是指导引种。二是加速育种。三是控制花期。四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7.植物生产

(1)植物生产的特点: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植物生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

(3)植物生产的作用: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质。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四]课堂检测(15分钟)

1.请解释: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极性现象;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规律有哪些?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 课后作业:

作业:

1.举例说明植物的极性现象,并说明植物的再生的应用有哪些?

2.举例说明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

3.总结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课后反思: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互动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强,需课后完成作业加以巩固。……

板书设计

单元1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

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1.植物的生长

(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根、茎、叶的生长等。

发育: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2)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植物的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

植物的生殖生长: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花芽开始分化(穗分化)是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1)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慢——快——慢”规律。以一年生植物呈“S”形。

(2)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3)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温带树木的生长,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相互依赖、相互竞争。根冠比。

(2)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顶端优势。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所需的养料大多是由生殖器官提供的。

4.植物的极性与再生

(1)植物的极性:上端生芽、下端生根。

(2)植物的再生: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基础的。

5.植物的休眠与衰老

(1)植物的休眠: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

(2)植物衰老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6.植物的成花生理

(1)春化作用: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冬性类型、半冬性类型和春性类型三类。

生产应用:一是人工春化处理。二是调种引种。三是控制花期。

(2)光周期现象三种类型: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生产应用:一是指导引种。二是加速育种。三是控制花期。四是调节营养生

长和生殖生长。

(3)花芽分化:光周期和低温等成花刺激物。

7.植物生产

(1)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转贮能量、促进物质循环。

(2)植物生产的特点: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植物生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

(3)植物生产的作用: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质、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4章)

第4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教学目标: ◆掌握: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植物吸水的原理、根系吸水的动力和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有效性。 ◆理解:降水、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了解: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及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学会:降水量与空气湿度的观测方法。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水 教学重点: ◆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植物细胞与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植物的需水规律及合理灌溉的指标。 教学难点: ◆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及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一)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对植物的生命具有决定性作用: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水分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二)植物细胞吸水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吸水也不例外。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 1.渗透吸水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如根系吸水、气孔开闭时保卫细胞的吸水为渗透吸水,主要是由于溶质势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过程。 2.吸胀吸水对于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来说,其细胞吸水依赖于低的衬质势而引起的吸水过程。 3.降压吸水主要是指因压力势的降低而引发的细胞吸水。 (三)植物根系的吸水 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后,便进行运输,其运输途径为:土壤中的水→根毛→根的皮层→根的内皮层→根的中柱鞘→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2.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根压和蒸腾拉力两种。 (1)根压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和吐水是证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和答案【植物生产塑料阅读答案】

植物生产塑料①如今利用玉米或者甘蔗等农产品为原料所制成的“聚乳酸”塑料,已经开始在不同的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制造的塑料比较,利用植物制造的这种聚乳酸塑料,成本较高,而且在60℃左右就会变形。由于存在这些缺点,这种材料至今难以普及。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非常看好聚乳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植物作为原料,有可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化石燃料枯竭这一大难题作出巨大贡献。②聚乳酸是一种在地球环境下容易被生物分解的塑料。所谓“容易被生物分解”,就是说这种塑料不久就会被微生物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近年来,全世界都十分重视对废物再生利用,如何处理那些无法再生利用的塑料垃圾,始终是困惑着人们的难题。大量使用能够被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塑料,为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这个难题提供了希望。③某公司在2005年1月推出了一种其外壳使用了聚乳酸的笔记本电脑。据该公司的发言人介绍,这种聚乳酸是用玉米制成的,由于在其中掺入了一种叫聚碳酸酯的合成树脂,保证了这种新材料具有同传统的塑料外壳一样的耐热性。④在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十分看重聚乳酸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生物特性,因此,对它进行了积极的临床实用研究。例如,如果把聚乳酸用作医治骨折的结合材料,那么,随着断处的愈合,聚乳酸会逐渐被分解,最终完全消失。而且,聚乳酸分解以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它们被代谢后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目前,这种聚乳酸已经被制成医疗器具,用于医疗实践中。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人们非常看好聚乳酸”所制成的塑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可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化石燃料枯竭这一大难题作出巨大贡献”一句中,“有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绪论 教学目标: ◆掌握: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植物生产的特点。 ◆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产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讨论对农业的认识导入新课 二、新授 Ⅰ、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人们生活消耗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来自于植物生产;服装原料80%来自于植物生产。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植物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我国40%的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植物生产。 (三)农业的基础产业 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生产。 (四)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门 植物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植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Ⅱ、植物生产的特点 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 植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由各个生产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技术的实用性 植物生产是把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主要研

究解决植物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其技术必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经济安全。 (三)生产的连续性 植物生产的每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周年性产业。 (四)植物生长的个体生命周期性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 (五)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生产依赖于大自然的周期变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 (六)严格的地域性 地区不同,其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也有差异,从而构成了植物生产的地域性。 Ⅲ、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一)光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光在植物生产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直接作用是对植物形态器官建成;间接作用是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二)温度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植物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在植物生产中,温度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影响植物的干物质积累甚至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完成。 (三)水分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都必须在细胞含有水分的状况下才能发生。植物对水分的依赖性往往超过了任何其他因素。 (四)土壤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使植物能“吃得饱(养料供应充足)”、“喝得足(水分充足供应)”、“住得好(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站得稳(根系伸展开、机械支撑牢固)。 (五)肥料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在植物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肥料不仅可以促进植物整株生长,也可促进植株某一部位生长;肥料还在改善植物的商业品质、营养品质和观赏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Ⅳ、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生产与环境》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奠定了基础。其任务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掌握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环境因子的特点、变化以及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学会用仪器对各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并能对各观测结果做出分析评价。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目标: (1)具备使用仪器观察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结构和形态的能力。 (2)具备环境因子观测与测定仪器的使用、调试、维护能力。 (3)具备观测与测定植物环境因子的能力。 (4)具备分析和评价植物环境因子观测与测定结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实施 1.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2)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植物生长环境的基本知识,并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实操项目,创设条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植物生长环境的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 (4)教学活动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人深,将总结性的知识放在最后,各章节的安排要注意整本教材知识的连贯性、完整性,注意教材横向、纵向的关系。 (5)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教学成果的共享,使先进的、可行,的、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能在各学校间快速推广。 2.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模拟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 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 2.发育 3.生长相关性 四、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 2.何为植物的极性

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二、填空题 1.发育 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 4.长日照、日中性 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 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四、问答题(要点) 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3.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如践踏、吃食、为害植物等,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而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益处,可消灭害虫、松动土壤等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可通过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影响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物固氮、降解毒性等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另一方面杂草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业要素的本体;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与答案

农学专业暑期测试《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 1、植物根、茎、叶都具有的功能是。 A、光合 B、蒸腾 C、支撑 D、贮藏 2、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是。 A、不定根 B、支持根 C、主根 D、呼吸根 3、C 4途径CO 2 的接受体 是。 A、R u BP B、PEP C、PGA D、NADP 4、化学肥料是二元复 合肥料。 A、尿素、硫酸钾 B、氯化铵、硝酸铵 C、磷酸铵、硝酸钾 D、硝酸铵、磷酸二氢钾 5、苏南地区的小麦引至淮阴以 北地区种植一般会。 开花成熟 熟期不变 生长发 失的时期,称为。 养临界期 养敏感期 D、作物营养元素功能期 7、水稻三系配套法制种,恢复 系和不育系杂交得到的 是。 A、雄性不育系 B、雄性不育保持系 C、雄性不育恢复系 D、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 8、棉花收获结束前,在行间种 植小麦、越冬蔬菜的种植方式称 为。

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连作 9、下列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水稻、小麦、棉花 B、水稻、大豆、棉花 C、小麦、油菜、豌豆 D、水稻、小麦、油菜 10、病原物初次侵染的来源主要是。 A、当年寄主 B、当年中间寄主 C、越冬越夏的场所 D、当年田间杂草 11、小麦——早稻——晚稻的复种方式为。 A、一年一熟制 B、一年两熟制 C、一年三熟制 D、两年三熟制 12、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重力水 D、毛管水 13、土壤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有时会抑制植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这一现象是。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C、替代作用 D、主导作用 14、在植物施用农药后,害虫取食经口腔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其中毒死亡的药剂类型 是。 A、熏蒸剂 B、内吸剂 C、触杀剂 D、胃毒剂 15、植物体中的干物质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A、40%-60% B、50%-60% C、75%-85% D、90%- 95% 16、在农作物生产技术中,能够 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 的是生产技术。 A、生态化 B、轻型化 C、模式化 D、信息化 17、昆虫一生需经过卵、幼虫、 蛹、成虫四个阶段变化的现象, 称为。 A、进化 B、全变态 C、不全变态 D、变态现 象 18、在作物生殖生长期内遭受短 时间的异常低温,使生殖器官生 理活动受到破坏而减产的冷害 类型是。 A、延迟型冷害 B、障碍型冷 害 C、混合型冷害 D、 稻瘟型冷害 二、判断题(每小题1.5分,将 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 面,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

一、土壤环境调控 (一)土壤肥力 主壤肥力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执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特征,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 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 随着人类对土壤利用强度的不断扩展,人为因素对土壤作用的力度越来越大,已成为定土壤肥力发展方向的基本动力之一。自然土壤只具有自然肥力,而农业土壤可以按照人类的需求同时具有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二)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分类任何一种土壤都不可能只由单一的某一粒级的矿物质土粒组成,同时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的含量也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将土壤中各粒级土粒质量分数的配合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称土壤颗粒组成,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将土壤质地分成沙土、壤土和黏土三个基本等级。土壤质地这样划分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土壤质地分类方案的标准不尽相同 1.土壤质地的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 2.客土法 3.翻淤压沙、翻沙压淤 4.耕作管理措施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参考答案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 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什么叫生物膜?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和细胞内膜,包括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结构:生物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按液态镶嵌模式构成生物膜。两列液态的磷脂分子构成膜的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层中,整个膜可以自由地作半液体流动。 功能:(1)生物膜为选择性透过膜,这样就保证了活细胞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2)生物膜具有屏障作用,把细胞中的细胞器与其他部分隔开,使细胞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3)细胞膜还具有接受胞外信息和识别不同生物种类的功能。 2.液泡具有哪些作用? (1)液泡与细胞需水有关,液泡中的溶液可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以利于植物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2)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的产物,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3)含有水解酶等多种酶类,参与细胞内物质的降解。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核分裂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数量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2次,但染色体只复制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4.根尖有哪几个分区?各区的特点是什么? 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个部分。(1)根冠:根冠形似帽状,套在根的顶部,是根尖的保护结构,根冠由薄壁细胞组成。能分泌黏液,起润滑的作用,便于根尖向土壤深处伸进。(2)分生区:分生区位于根冠上方,长1-2mm,属分生组织。此区细胞体积小、壁薄、质浓、核大、排列紧密,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的上方,是由分生区产生的新细胞分化而成的。该区细胞剧烈伸长,成为根在土壤中向前推进的动力。(4)根毛区:位于伸长区的上方,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细胞不再纵向生长,已分化出各种成熟组织,外表密生根毛,此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有何不同?

植物生产与环境测试试卷

16农艺升学班植物生产与环境摸底考试试题班级:得分:制卷人:吴宇琛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根冠比: 2.顶端优势: 3.春化作用: 4.有效积温: 5.空气湿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根的伸长过程可称为()。 A.生长 B.分化 C.开花 D.发育

2.农业生产上要求做到“不误农时”,任何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率达到最高以前采用,否则任何措施都失去意义,这是因为植物生长具有()的规律。 A.生长大周期 B.昼夜周期 C.季节周期 D.依赖自然条件 3.由于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应而引起的植物生长停滞的现象称为()。 A.衰老 B.强迫休眠 C.生理休眠 D.渡过休眠 4.在一天中,植物生长的速度表现出()。 A.夏季时,白天快 B.早春时,白天快,其它季节晚上快 C.冬季时晚上快 D.一年四季都是白天快,因为白天有光,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没有光照,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5.茶树修剪是()的原理的应用。 A.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长相关性 B.生长周期性 C.顶端优势 D.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6.下列植物中顶端优势最强的是()。 A.雪松和水杉 B.玉米和小麦 C.苹果和梨树 D.玉米和高粱 7. 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高温 B.低温 C.空气 D.光照 8. 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9. 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10. 有实验证明()对植物产生成花物质极为重要。 A.连续黑暗的时期 B.连续光照的时间 C.充足的氧气 D.适宜的低温 11.植物感受光周期的主要器官是()。 A.茎尖 B.叶片 C.花朵 D.根尖 12.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烟草 B.油菜 C.玉米 D.大豆 13.()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A.极性 B.再生 C.休眠 D.衰老 14.关于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授课题目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有关概念。 2.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3.了解植物的极性、再生、休眠和衰老等现象。 4.熟悉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等生理作用。 5.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熟悉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重点)。 2.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 [一]导入新课 提出引导性问题:刚才大家说出了很多植物的名称,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些是你认识的植物,试着说出植物名称。 [二] 新课讲解 1.植物的生长 (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分裂和伸长引起的植物体积和质量上的不可逆增加,如根、茎、叶的生长等。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也称形态建成,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2)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植物的生殖生长是指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花芽开始分化(穗分化)是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再生作用等。 (1)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慢——快——慢”的规律。以一年生植物的株高对生长时间作图,所得到的生长曲线呈“S”形。 (2)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植物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或温周期性。 (3)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是指植物生长在一年四季中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如温带树木的生长,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流,还存在相互竞争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水分和营养的竞争上,可通过根冠比来反映出来。 根冠比是指地下部分根系总重量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量的比值,它受土壤水分、营养状况、温度、光照等因子影响。 (2)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所需的养料大多是由生殖器官提供的;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全册

模拟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 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 2.发育 3.生长相关性 四、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 2.何为植物的极性? 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1.B 2.A 3.B 4.A 5.B 二、填空题 1.发育 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 4.长日照、日中性 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 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1、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 2、13时,日出之前; 3、7,8; 4、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 5、致死温度; 6、糖类,蛋白质; 7、-10℃,25--35℃,35--45℃;8、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9、减小,增大;10、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三基点温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温度基本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 学下限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下限温度三者的合称。 2、有效积温: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 3、原初反应: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而引起的最初发生的反应,是光合作 用的起点。 4、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增高而相应增加, 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光照 度称为光饱和点。 5、呼吸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干重或鲜重所放出的CO 质量 2 质量 或所吸收的O 2 三、选择题 四、判断题

1、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农耕期。 5℃——温带植物开始或结束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植物生长期。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 15℃——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适宜生长期。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1)光合作用:①利用简单的无机物(CO 2与H 2 O)合成有机物,吸收CO 2 ; ②是贮能的过程(把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有机物中);③只在绿色细胞中进行,进行的细胞器为叶绿体;④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⑤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释放的 O 2 也可供呼吸利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呼吸作用共用。 (2)呼吸作用:①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表现为吸收O 2,放出CO 2 ; ②是放能的过程(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ATP及部分热能); ③在所有生活细胞中进行,进行的部位除细胞质外,主要的细胞器为线粒体;④有光、无光下均可进行;⑤为所有细胞包括绿色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释放的CO 2 也可供光合作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光合作用共用。 3、①漏光;②受光饱和现象的限制;③环境条件及作物本身生理状况的影响。 4、.新鲜果品的贮藏既要抑制其呼吸作用,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又要保持香味和新鲜状态,所以要保持低温和一定湿度。 5、由于植物进行无氧呼吸时:①释放的能量少,要维持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势必消耗自身大量有机物质;②其产物是酒精或乳酸,会造成细胞中毒,导致植物死亡 六、计算题 1.(1)活动积温 = 12.5+11.5+12.5+13.6+14.6+15.0+15.6+14 = 109.3(℃) (2)有效积温 = (12.5-12)+(11.5-12)+(12.5-12) +(13.6-12) +(14.6-12)+(15.0-12)+(15.6-12)+(14.0-12) = 13.3(℃) 2.日平均气温=[1/2(当天最低气温+昨天20:00气温)+8:00,14:00,20:00气温之和]÷4 =[1/2(-2℃+14℃)+4℃+10℃+12℃] ÷4 =32℃÷4 =8℃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填空练习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 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 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 ()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 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6.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等。 7.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春化作用其分为()类型、半冬性 类型和()类型三类。 8.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 9.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 现象称()。 10.花原基在分化成花的过程中,如一朵花中的雄蕊和雌蕊都分化并发育则为两性花,如雄 蕊或雌蕊不分化或分化后败育则形成()。 11.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主要有生物、( )、热、( )、空气、养分、土壤等因 素。 1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1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花芽分化和花器官的形成。 14.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 ()性。 15.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称()。 16.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和生殖生长。

17.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 18.()是指地下部分根系总重量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量的比值。 19.( )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20.()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 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21.()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22.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冬性、半冬性类型和() 三类。 23.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 (),三是日中性植物。 24.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主要有生物、光、热、 ()、空气、养分、()等。 25.农业增长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资 本、科技、()等。 26.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 27.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28.植物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前者按其所在植物体的部位不同又分为 ()、()、()等三种;后者又分为()、()、()、()、()五种。 29.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属于()组织。树木的木材主要属于() 组织和()组织。 30.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主要功能是()。 31.周皮是()、()、()三部分组成。周皮形成后常出现一些孔状结构, 被称为(),它可以进行内外的()的交换。 32.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以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后者又 分为()和()。 33.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其主要功能是(),而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 主要功能是()。 34.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和()等部分。 35.主根是由()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 36.根尖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其中能够分裂产生新 细胞的区域是()。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03-1

第3章自测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质地 4.土壤有机质 5.田间持水量 6.蒸腾系数 二、填空题 1.土壤水分土壤中常以溶液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目前水土保持主要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如________和_________。 3.土壤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土因素的制约。 4.土壤按其作用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土壤最基本的特性。 5.自然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固相),________(液相),_______(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6.土壤微生物重要的类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及________等。 7.土壤生物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转化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土壤空气的交换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9.土壤三相中最活跃的部分是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是________粒径。 A 0.1 mm B 0.01 mm C 0.001 mm D 0.000 1 mm 2.“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质地是______。 A 沙土 B 壤土 C 黏土 D 都不对 3.用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时,可搓成直径约3 mm土条,但是弯成直径2~3 cm圆环时断裂的是_______。 A 沙壤土 B 沙土 C 重壤土 D 中壤土 4.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_________。 A 桔秆 B 动物残体 C腐殖质 D糖类 5.下列适宜黏土种植的作物是_____。 A花生 B薯类 C芝麻 D小麦 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 _________cmol(+)/kg时表明土壤保肥力中等。 A >5 B <10 C 10~20 D >20 四、判断题 1.一般有效水含量范围是:黏土>壤土>沙土。() 2.有效水指从田间持水量到凋萎系数的土壤含水量。() 3.在坡度小、地形复杂、不易筑梯田或撩壕的坡地可修鱼鳞坑。()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与答案

农学专业暑期测试《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面.) 1、植物根、茎、叶都具有的功能是。 A、光合 B、蒸腾 C、支撑 D、贮藏 2、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是。 A、不定根 B、支持根 C、主根 D、呼吸根 3、C4途径CO2的接受体是。 A、R u BP B、PEP C、PGA D、NADP 4、化学肥料是二元复合肥料。 A、尿素、硫酸钾 B、氯化铵、硝酸铵 C、磷酸铵、硝酸钾 D、硝酸铵、磷酸二氢钾 5、苏南地区的小麦引至淮阴以北地区种植一般会。 A、提早开花成熟 B、推迟开花成熟 C、开花成熟期不变 D、开花有可能提早也有可能推迟 6、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如果缺乏某营养元素,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而很难弥补损失的时期,称为。 A、作物营养临界期 B、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C、作物营养敏感期 D、作物营养元素功能期7、水稻三系配套法制种,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得到的是。 A、雄性不育系 B、雄性不育保持系 C、雄性不育恢复系 D、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 8、棉花收获结束前,在行间种植小麦、越冬蔬菜的种植方式称为。 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连作 9、下列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水稻、小麦、棉花 B、水稻、大豆、棉花 C、小麦、油菜、豌豆 D、水稻、小麦、油菜 10、病原物初次侵染的来源主要是。 A、当年寄主 B、当年中间寄主 C、越冬越夏的场所 D、当年田间杂草 11、小麦——早稻——晚稻的复种方式为。 A、一年一熟制 B、一年两熟制 C、一年三熟制 D、两年三熟制 12、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重力水 D、毛管水 13、土壤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有时会抑制植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这一现象是。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替代作用 D、主导作用 14、在植物施用农药后,害虫取食经口腔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其中毒死亡的药剂类型是。 A、熏蒸剂 B、内吸剂 C、触杀剂 D、胃毒剂 15、植物体中的干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A、40%-60% B、50%-60% C、75%-85% D、90%-95% 16、在农作物生产技术中,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的是生产技术。 A、生态化 B、轻型化 C、模式化 D、信息化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3

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教学目标: ◆掌握: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性、土壤胶体、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耕性等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特性。 ◆理解:不同质地的农业生产特性;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土壤基本性质及对肥力的影响。 ◆了解:土壤退化、污染和低产田的改良与开发。 ◆学会: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技术。 教学时数:18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土壤肥力概念 1.土壤概念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2.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二、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质的风化产物,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通常肉眼可见的大颗粒多是破碎的原生矿物,而细小的土粒则是经过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形成的次生黏土矿物。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和铁、铝、硅等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如三水铝石)。

植物生产与环境

中三现代农艺技术《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分生组织具有持续分裂能力,位于植物体的生长部位,根据分布位 置可分为顶端分 生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其活动的结果使根、茎不断的伸长)、居间分生组织(穿插于成熟组织之间,常见于禾本科植物节间基部,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分生能力)和侧生分生组织(位于根、茎侧面的周围,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韭菜从近地面刈割后仍能长高,是由于什么活动的结果。( ) A、顶端分生组织 B、居间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 D、维管形成层 2、成熟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较大,但其结构 基本是相同的,即由胚、胚乳(有或无)和种皮三部分组成。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无胚乳,供胚发 育的营养物质都贮藏在胚的子叶中,但有少数种类有胚乳,也可贮藏部分营养物质。下列是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的是( ) A、小麦、茄子 B、荞麦、大豆 C、番茄、油菜 D、蓖麻、辣椒 3、 植物生长发育不仅要有一定的温度,而且通过各生育时期需要一定的累积温度,积 温能表明植物在生育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某小麦品种从播种到出苗所需要的有 效积温是15℃,从播种到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1℃,播种后10天出苗,这10天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12℃、9℃、10℃、12.5℃、11.5℃、13℃、15℃、13℃、 14℃、 16℃,则该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的活动积温是( ) A、126℃ B、107℃ C、16℃ D、15℃ 4、 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料和绿肥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下列属于土壤物理性质的是( ) A、孔隙性、结构性、缓冲性 B、孔隙性、结构性、耕性

(上)《植物生产与环境》模拟试题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 A 根尖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2、细胞液是指(D )内的水状液。 A叶绿体B胞基质C线粒体 D 液泡 3、植物不定根、不定芽的产生是( B ) 的结果。 A 有丝分裂 B 无丝分裂 C 减数分裂 D 成熟分裂 4、核膜、核仁逐渐消失是有丝分裂( A )的特点 A间期B前期C 中期 D 后期 5、形成层属于( B ) A顶端分生组织B 侧生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 基本组织 6、梨果肉中的石细胞属于( D )。 A.输导组织B.基本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7、叶片中的叶脉属于(C ) A、细胞 B、组织 C、复合组织 D、器官 8、玉米的支持根属于(D) A.主根B.侧根C.定根D.不定根 9、被喻为细胞内的“动力工厂”的是(B ) 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溶酶体 10、在双子叶根的初生构造中,形成凯氏带的部位是( C ) A 外皮层 B 中皮层 C 内皮层 D 中柱鞘 11、侧根是由(B )恢复分裂形成的。 A 皮层B中柱鞘C 初生韧皮部D初生木质部12、黄瓜的茎属于( B ) A直立茎B攀缘茎C缠绕茎D匍匐茎 13、花生的叶属于( B ) A三出复叶 B 羽状复叶C掌状复叶D单身复叶 14、小麦的叶序属于( A ) A、互生B 对生C 轮生D 横生 15、洋葱的茎属于( D ) A、根状茎B肉质茎C球茎D鳞茎 16、花受精后子房发育为( C ) A 种子 B 果皮 C 果实 D 胚 17、玉米的雌花序为( B ) A 圆锥花序 B 肉穗状花序C复穗状花序D 总状花序 18、花药通常有(D )花粉囊。 A 1 B 2 C 3 D4 19、下列属于假果的是( A ) A苹果B 向日葵 C 花生D 小麦 20、下列属于淀粉类种子的是( B )。 A花生B 小麦 C 油菜D 大豆 21、下列属于生长现象的是(B ) A 叶片分化B叶子变大 C气孔发育D 细胞分化 22、播种过深往往会出现烂种现象是因为(C ) A 缺水 B 缺光 C 缺氧 D 温度过低 23、植物在生长季节,生长活跃的器官白天比夜间的生长速度( B ) A 快B慢 C 一样 D 不确定 24、引起植物自然衰老的主要因素为( D ) A干旱B 高温C缺氮D 短日照 25、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的(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