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史记》中的高考试题

2001年的《史记?田单列传》,2002年的《史记?李将军列传》,2004年福建卷的《史记?张丞相列传》,2005全国卷Ⅱ《史记?滑稽列传》,2006年的文言文选材仍以人物传记为主,范围进一步扩大。17套试卷中有9套从二十四史中取材,其中《史记》就占了3篇:全国卷Ⅱ《史记?季荀栾布列传》,福建卷《史记?伯夷列传》,山东卷《史记?儒林列传》。2008年虽然没有从《史记》中直接出题,但浙江卷给文言断句的材料就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2004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 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

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堙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这一篇文言文节选自《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原文是张苍、周昌、任敖、申屠嘉4个人的合传,选文截取了与申屠嘉有关的部分,并删去了几处不必要的枝节(如申屠嘉死后几代人的情况),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部分。

高中语文课本有很多篇文章选自《史记》,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等,学生对《史记》的语言特点会比较熟悉,加上节选部分只是浅易的文言文,读起来应该没有障碍,答题也会比较得心应手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选项中的4个文言实词在中学语文课本都出现过,称得上是“常见的实词”了。

A项的“私”的解释是正确的。其实“私”在高中语文课本出现过好几次,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一句中的“私”即解释为“偏爱”,其他还有:“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私:自己),“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门宴》私:私下、偷偷地)等。B项的“第”解释为“暂且”的情况较少出现,不过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是正确的(《陈涉世家》有“借第令毋斩”之句,不过这句中的“第”意为“仅仅”)。C项的“弄臣”的意思根据上下文,从“赏赐累巨万”“尝燕饮通家”可以看出皇帝与邓通的亲密关系,解释为“帝王亲近狎玩之臣”当是正确的。 D项的“用事”较不易判断,但从下文中“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可以看出连丞相也嫉恨晁错权力大,此处的“用事”为“当权”之义,其实这个词在高中也出现过两次,如《屈原列传》中有“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这句中“用事”也是解释为“当权”,还有《触龙说赵太后》中

有“赵太后新用事”之句(这句中的“用事”是“执政”之义,略有不同),只要课文读的熟,应该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至于“用事”解释为“凭感情做事”则主要是现代汉语了,如我们常说的“意气用事”“感情用事”等等。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其实就是根据语境来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问题,要恰当运用几种方法,如“联想推断法”——可以联想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关的词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从而判断其词义及用法,如ABC三项;“语境分析法”——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可以回到原文,从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其义,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如D项。

《史记》解读

1-1、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是C ? A.汉高祖时期 ? B.汉景帝时期 ? C.汉武帝时期 ? D.汉文帝时期 1-2、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A ? A.西汉前期 ? B.西汉后期 ? C.东汉前期 ? D.东汉后期 1-3、司马谈是司马迁之父对 正确错误 2-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谁对《史记》作出的评价? B ? A.郭沫若 ? B.鲁迅 ? C.章太炎 ? D.陈寅恪 2-2、《史记》最初的名称叫 D ? A.左传 ? B.国语

? C.汉书 ? D.太史公书 2-3、“世家”是重要人物和少数民族的传记错(列传是少数民族传记) 正确错误 2-4、“本纪”是全书的提纲对 正确错误 2-5、《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 正确错误 2-6、“书”主要是记述制度发展、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文化事项对正确错误 3-1、在中国古代“写人艺术史”上,有两个高峰,它们是:D ? A.史记和汉书 ? B.红楼梦和左传 ? C.左传和史记 ? D.史记和红楼梦 3-2、贾谊是何时代的著名政论家?A ? A.西汉初年 ? B.西汉末年 ? C.东汉初年

? D.东汉末年 3-3、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这里的太史公是指:C ? A.司马光 ? B.司马谈 ? C.司马迁 ? D.史学家 3-4、在司马迁笔下,韩信是一位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是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对 正确错误 3-5、陈胜起义推翻了秦王朝。错 正确错误 4-1、查阅《商君列传》,指出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采用的是D ? A.帝道 ? B.王道 ? C.霸道 ? D.强国之术 4-2、古代的变法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但主持变法者往往不得善终,譬如商鞅就是典型的例子。对 正确错误 5-1、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B

解读《史记》的语言特色

解读《史记》的语言特色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引言 《史记》是对我国历史的一个真实反映,将史学研究推向了一个高峰。这部著作包括几个部分: 十二本纪,主要是记录历代帝王的政绩;三十世家,主要是记录各个诸侯国以及汉代的诸个诸侯和权贵的兴亡历史;七十列传,主要是记录重要人物的历史事迹、言行举止等;十表,即大事年表;八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历法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中的语言极具特色。它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一、《史记》简介鲁迅曾对《史记》有极高的评价,称其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面一句表明了《史记》对历史学的贡献,后一句则说明了《史记》的文学性。从历史角度来讲,《史记》确定了之后两千

多年封建社会修史的模式,从此以后纪传体模式成为正史的记录规范。 从文学角度来讲,《史记》中的语言、文化内涵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历史与文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由于本质不同,因此无论是写作方式还是写作目的,都是不相同的。历史主要是为了记录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各种事件,作为后世发展的参考依据,在写作与记录上更倾向于一种真实性、准确性。文学是艺术领域的一个概念,是用来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写作和记录上更倾向于形象、生动、富有内涵。《史记》恰恰就是这样一部融合了历史与文学的典籍,同时实现了文学和历史的完美结合。司马迁的《史记》吸收了很多经典著作的精髓,比如文学领域的代表作《诗经》,记录历史的《春秋》《国语》等。所以,这部著作不仅可以被当做历史书籍来阅读,也可以被当做文学典藏来研究。 二、《史记》的语言特色 (一)《史记》的语言有很强的气势我国关于《史记》的研究很多,研究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到的结论也比较全面。司马迁当时写这部著作的时候,不仅是把它当做一部历史著作,也将其当做一部具有艺术性的作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悲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精神解读

《史记》悲剧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精神解读 主讲人:曾尚兰 教学目的:1,通过对《史记》这部史学、文学著作的介绍使学员了解走近《史记》,引起学员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与关注; 2,通过分析《史记》悲剧人物形象及其内在精神,使学员产生共鸣,并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一些人生、为官、 做人方面的启示。 教学重点:第三、四部分,通过对悲剧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精神意蕴及其对现实的启示作用。 教学难点:1,在对悲剧人物形象分析时,如何使课堂有趣味性、故事性; 2、如何深入浅出地揭示悲剧人物的精神意蕴及其对现实 的启示,使学员易于理解、能学有所得。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设置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语:《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许多人物,其中有一类,他们的人生遭受了许多挫折、不公正的待遇,以至于他们或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或被逼走向生命尽头。这样一类人物,尽管他们命运坎坷,但是他们在困境中迸发出来的顽强抗争的精神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也因此流芳

千古。这到底是怎样一群人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人生,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一、《史记》及其作者介绍 (一)司马迁生平事迹 1、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2、人生经历:少年受业、壮年游历、晚年获罪 司马迁的人生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史记·太史公传》中记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的广泛阅读和遍布南北的游历,既为他写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使他在读书与壮游过程中萌发了写史的念头。父亲的临终嘱托更使得修史成为司马迁的神圣使命。所以,司马迁修史的最初目的与其父亲的宏愿是一样的: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写史的动因,之所以修史,为的是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歌功颂德的自觉行动。但是晚年的李陵之祸改变了他的人生。 李陵之祸:公元前98 年,李广的孙子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

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特点

儒家音乐思想的特点浅识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称著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音乐思想,即音乐观,是指对音乐的看法”。从古至今对音乐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而儒家学派的音乐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音乐家、教育家。其主张音乐贯注以“仁”的道德内涵,要求音乐必须有“仁爱”的精神;另一方面他认为音乐不是单纯的艺术,而是人格修身立世的根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策。他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 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 1.主张善与美、仁与乐的统一 “美”(其最重要的本质就是“乐”)“善”(即合乎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合一,是孔子基于对音乐的体验而提出的对音乐的基本认识、要求。《礼记·乐记》说:“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首先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快感“乐”,这是音乐“美”的基础。孔子对此十分重视、充分肯定,因为这也是孔子把音乐作为教化手段的基础。但是正如《史记·乐书》所说: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所谓“和”,实指各种异质的谐和统一,各种对立性质的消解。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把“仁”作为了衡量事物的最高尺度。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孔子提倡的“爱人”,是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

史记的艺术特色

1、《史记》的艺术特色: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马迁浪漫的诗人气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其中有许多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以下,我们从它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介绍。应该说明,《史记》的核心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由人物传记构成,它既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又通过这些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所谓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本来是无法一分为二的。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先从总体上分析《史记》叙事的方式和艺术特点,然后再分析它如何塑造人物。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叙事文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历史著作中已有颇为庞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也包含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为《史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先秦史家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首尾完整地记述历史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来表达政治和伦理评判,其叙事态度主要是史学性的。司马迁则除了记述历史事件以外,具有更强烈的要努力再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意识;除了政治和伦理评判以外,具有更强烈的从多方面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所以他的叙事态度,有很明显的文学性。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但是,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

解读《史记》的语言特色

解读《史记》得语言特色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得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引言 《史记》就是对我国历史得一个真实反映,将史学研究推向了一个高峰。这部著作包括几个部分: 十二本纪,主要就是记录历代帝王得政绩;三十世家,主要就是记录各个诸侯国以及汉代得诸个诸侯与权贵得兴亡历史;七十列传,主要就是记录重要人物得历史事迹、言行举止等;十表,即大事年表;八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历法等。值得一提得就是,这部著作中得语言极具特色。它既就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有很强得文学性与艺术性,因此从语言学得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得东西。 一、《史记》简介鲁迅曾对《史记》有极高得评价,称其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面一句表明了《史记》对历史学得贡献,后一句则说明了《史记》得文学性。从历史角度来讲,《史记》确定了之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修史得模式,从此以后纪传体模式成为正史得记录规范。

从文学角度来讲,《史记》中得语言、文化内涵都有值得研究得地方。历史与文学分属于两个不同得学科。由于本质不同,因此无论就是写作方式还就是写作目得,都就是不相同得。历史主要就是为了记录人类发展历程中得各种事件,作为后世发展得参考依据,在写作与记录上更倾向于一种真实性、准确性。文学就是艺术领域得一个概念,就是用来表达作者情感得一个重要载体,在写作与记录上更倾向于形象、生动、富有内涵。《史记》恰恰就就是这样一部融合了历史与文学得典籍,同时实现了文学与历史得完美结合。司马迁得《史记》吸收了很多经典著作得精髓,比如文学领域得代表作《诗经》,记录历史得《春秋》《国语》等。所以,这部著作不仅可以被当做历史书籍来阅读,也可以被当做文学典藏来研究。 二、《史记》得语言特色 (一)《史记》得语言有很强得气势我国关于《史记》得研究很多,研究得角度不同,所以得到得结论也比较全面。司马迁当时写这部著作得时候,不仅就是把它当做一部历史著作,也将其当做一部具有艺术性得作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就是她在创作时得要求与原则,由于融合了历史元素,因此在这部著作中一种恢弘得气势油然而生。气势就是一个哲

论语_音乐_思想

《论语》中的音乐考量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对学生既“授业”、“传道”,又“言传”、“身教”,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乐》教则是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乐》教思想、《乐》教容、《乐》教方法首开了中国文化下移之风。他积累了丰富的《乐》教经验,提出了许多《乐》教原理、原则,在中国《乐》教史和教育思想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安上治民,文以礼乐,可成人矣 孔子是一位音乐大家,他的音乐天赋非常好。他多才多艺,自幼喜爱音乐,妙于琴、善于歌、精于箫,不仅懂得音乐的韵律,而且常用音乐表达性情和感受。孔子的《乐》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人的素质、道德和人格培养上。他十分看重音乐“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将“和谐”看做音乐之美的最高境界。他既看重“乐和”即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更看重“人和”即琴瑟和谐。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孔子用音乐治民,从而奠定了儒家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首先,孔子认为音乐是为政治服务的。据《礼记?乐记》记载:“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其极一也。”孔子认为应把礼仪、音乐、政命、刑罚作为统一民心,实现治邦的手段运用于社会各领域。“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传承音乐的方法“防万民之情”、巩固阶级统治,实现安邦治国。当孔子听到子游用音乐治理国家时,他满意地微微一笑。“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当他的学生颜渊问怎样才能治理国家时,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声,远伎人。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的,乐是淫声。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音乐的形式和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谐稳定这个大局。为此,孔子将“家国同构”的思想渗透到《乐》教中,推行“以乐辅礼,治理国家”。崇尚“以政以德”,提倡“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主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亲仁之爱的情感基础,通过“乐”与“礼”相配合,实现音乐的“中和”价值,使社会生活中各种互相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起来。营造人人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氛围,最终达到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目的。实际上,此时的《乐》教已上升到以乐治国的高度。 其次,孔子主《乐》教应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践行育人为本,技巧在后。他说:“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

《史记》中“歌”的音乐表达与乐器配合

《史记》中“歌”的音乐表达与乐器配合 《史记》有所“歌”者共23篇,本文侧重于“歌”在叙事性传记中的具体应用,因而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为统计对象,分类如表1(2): 一、《史记》中“歌”的音乐表达 (一)情至而“歌”,所述即所感,强化抒情色彩 喜怒哀乐的情绪由事生发,而事件本身具有特定的产生空间。“歌”在简单文字表达的同时,借音乐的互补加强了场景与心境的配合。《吕太后本纪》中,赵王不愿娶吕氏之女,因而被诬告幽禁,断其膳食供给,饥饿所迫下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讬天报仇。”赵王以“歌”痛诉吕后乱朝,刘氏天下危殆的政治现实,虽有藩王之尊、忠臣在侧,亦难逃受迫害的悲剧命运,强压之下只好寄托于上天可以明辨曲直。这首“歌”在情绪上充满了愤慨忧惧,一方面他自知死期将近,后悔没有早入黄泉,免受无谓的侮辱,另一方面对家国正统加以维护,且歌且叹,且悲且吟,幽闭空间与亡命悲音相映相和,而他难以消解的愤懑也成为了被“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的导火索。 “歌”中的情绪表达,常着力于表现人物在时势更迭中的悲悼,《宋微子世家》中,箕子以上天安民之理获得了不为周臣的身份,在途经殷墟故地时,已是满目破败,禾苗丛生,心头的积郁无法通过哭泣宣泄,便付之以“歌”,借《国风·郑风·狡童》,用狡僮比纣王,以所见触所感,悼念故国不再的同时,难以对纣王不纳谏,不明德,稚童般任性妄为的亡国之举释怀,表现出前朝遗民在物是人非中难以挣脱的精神枷锁;《伯夷列传》中的伯夷叔齐,不满于武王父丧未毕便急于征伐的失仁失孝,以不食周粟的抗争表露对政治局势的不满。贤臣良主尽

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doc

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 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 :小学音乐:音乐课堂教学过程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 【摘要】中国素以“礼乐之邦”称着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在这其中儒家音乐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并梳理了其发展轨迹,从而确立了其主导地位。 【关键词】儒家音乐思想孔子音乐文化 一、前言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称着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音乐思想,即音乐观,是指对音乐的看法”。从古至今对音乐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而儒家学派的音乐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二、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 1.主张善与美、仁与乐的统一 “美”(其最重要的本质就是“乐”)“善”(即合乎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合一,是孔子基于对音乐的体验而提出的对音乐的基本认识、要求。《礼记·乐记》说:“乐者乐(Le)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Yue)首先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快感“乐”(Le),这是

音乐“美”的基础。孔子对此十分重视、充分肯定,因为这也是孔子把音乐作为教化手段的基础。但是正如《史记·乐书》所说:凡作乐者,所以节(节制)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Yue)其如此也。所谓“和”,实指各种异质的谐和统一,各种对立性质的消解。音乐的功能正在于和合人心,当然只有“美”、“善”统一,“仁”、“乐”结合的音乐才具备这样的功能。强调“美”与“善”、“仁”与“乐”的和谐统一,是孔子为人生的艺术的最重要基础。 2.主张“礼”“乐”并重 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又把“礼”“乐”“刑”“政”同举,认为“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史记·乐书》)。可见乐被赋予了何等重要的政治教化功能。当然,“乐”与“礼”与“刑”“政”发生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是也。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因人心之乐(而以乐导之,,就是陶冶的功能。以美善合一,合乎“仁”的要求的音乐陶冶教化人,可以让人心之乐(le)成为追求“仁”的力量,使得出治道也。”这就达到了乐(yue)的目的。 3.提倡乐通伦理 儒家向来强调“修”(修身)、“齐”(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认为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通于天下,这是儒家的传统。“诗”、“歌”、“舞”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和人类的其他艺术相比较,这三者是不须借助于别的客观事物就可成立的,所以说“三者本于心”。因此金石丝竹这些乐器对于音乐而言本质上是第二义的,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应当也是基于上述原因而得出的结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谢子元 在我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真正重视音乐的只有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音乐搜集、整理、修订、教学上自觉地做了大量工作,《论语》中记载他音乐方面的言论和实践近30处。孔子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音乐观,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丰富的音乐思想。可以说,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孔子生当“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痛心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无道,愤慨于诸侯“八佾舞于庭”的儹越,以恢复和弘扬礼乐文化为一生志业。他“删诗书,订礼乐”,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教育学生(据说他还编有《乐经》作为教材,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约生前498年)著有《乐记》,是儒家的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一般认为也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系统地学习、研究孔子的音乐观,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扬弃和转型,对当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孔子的音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音乐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和道德教化工具的音乐功能观。孔子主要是从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的角度来强调音乐的重要性的。 我们的古人虽然很早就认识到音乐是“由人心生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即认识到音乐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精神享受、抚慰和宣泄方式,但却几乎从来没有把音乐当作一种单纯的艺术,放任人们“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把音乐当成一种统一老百姓思想感情的重要的统治工具。《论语》和《乐记》大多是“礼”“乐”双提并论,如:“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节人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所有这些论述都强调音乐和礼的规范一样,是至关重要的统治工具。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能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人们各安其份,乐则能统一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们互相亲近,一团和气,没有牢骚。 我们知道,儒家学派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讲“修”、“齐”、“治”、“平”,“博施济众”,以“内圣外王”为目标。因而儒家的音乐理论凸显音乐的政治教

孔子的音乐思想

纵观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发展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先秦时期,是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的发韧期,出现了大量的礼乐原范畴和学术争论,决定了中国音乐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个时期为汉代,是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系统化的时期。《乐记》、《史记·乐论》对先秦时期尚处于自由状态分布的礼乐范畴进行了整合,形成了较为纯粹、系统的礼乐理论体系。第三个时期为魏晋时期,是中国音乐美学范畴丰富和转变的时期。嵇康、陶渊明等继先秦诸家之后,对礼乐理论范畴体系中的一些基本命题进行了否定。第四个时期为隋唐以后,是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时期,礼乐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同时,也遭到不平则鸣、发乎情性,由乎自然等范畴的挑战。第五个时期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学界为顺应世界音乐的发展,围绕振兴国乐这一课题而进行的探讨。这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现代转换与新生时期。 摘要: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在音乐方面,儒家学派与墨家、道家所持的观点不同,但儒家观点占主流。孔子(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一生极其重视礼乐教化并一生积极躬行,其谈仁、谈礼、谈信等都影响了二千多年来的中国人的心灵。而其谈音乐则较少为人所注意。其实,孔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而且会弹古琴,吹笛吹箫。他经常唱歌弹琴,以音乐表达情意和感受。孔子虽然没有建立非常系统的音乐理论,但他对音乐理论极其有研究,所形成的音乐思想已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并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在理论上他强调音乐的政治作用,要求“乐”与“礼”相配合,以巩固国家统治。 孔子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在政治上崇尚“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善”和“美”来评价音乐,凡合乎所谓仁德者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

【内容提要】 作为一门超经验的理论性学科,中国音乐美学的理论性品格必然以范畴的形式显现。对中国音乐美学范畴进行系统研究,是中国音乐美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 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审美活动的一门超经验性质的理论学科。音乐审美活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音乐审美经验,一是音乐审美观念。研究音乐审美经验的,是音乐美学史,它以时间为线索,展示在音乐审美历史上,有过哪一些音乐美学家,提出过哪一些音乐美学理论。研究音乐审美观念的,是音乐美学范畴,它用逻辑关系为线索,把整个音乐审美历史看成一个广泛关联又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研究各个时代,各个学派的音乐理论是围绕着什么问题展开的,有没有发生争论,这种争论的背后,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等等。在二十世纪近百年的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中,我们在音乐审美经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美学史等基础性著作得以问世。相对而言,在研究音乐审美观念方面,我们还有所欠缺,这主要表现在,我们还没有建立一整套中国音乐美学的范畴体系。音乐美学作为概念存在还是作为经验存在,曾经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这种争论的背后,是音乐美学究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还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通过近十来年的探讨,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韩锺恩认为:音乐美学(Aesthetics in music)是人用理性的方式去研究人如何通过音乐的方式所进行的审美活动及其结果的现象。[1]张前认为:“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2]赵宋光认为:“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立美审美实践普遍规律与总体目的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3]王宁一认为:“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立美、审美实践普遍规律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4]音乐美学是一门超经验的学科[5],是从概念到概念的学科。[6]以上学者对于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还是一致承认音乐美学具有理性学科的性质。正因为如此,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音乐学家威廉·奥斯丁(William W. Austin 1920-2000)认为:“音乐美学至今仍然是德语国家的擅长领域。英语世界关心音乐的思想家(以及具有思想或没有思想的音乐家)都受益于德语的哲学传统。”[7]萧友梅说:“音乐是美学是推理的音乐理论”。[8] 如果我们撇开西方音乐美学理论,单看中国音乐美学部分,从《国语》到《左传》到《乐记》,再到后代的各种乐论,都体现出鲜明的理论化倾向。中国的音乐美学是完全形态的理论学科。黑格尔说:“既然文化上的区别一般是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则哲学上的区别更是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9]既然如此,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也应该是一部范畴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系统地研究中国音乐美学有哪些范畴,这些范畴构成了一个怎样的体系。[10]这是由我们的学术进程和研究方法所决定的。近百年来的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重要学术问题的辨析、中国音乐美学史的构建三项重要任务,产生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有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从研究方法上看,中国音乐美学长期停留在一般的专门史研究阶段,还没有进入理论史研究的层面。中国哲学、中国诗学都早已由普通史研究进入到范畴研究。相对而言,中国音乐美学研究明显有些滞后。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列传氏”的音乐美学研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研究中国音乐美学的范畴史入手,去揭示和把握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开创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新局面,加速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中西音乐美学的交流,是当前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迫切要求。 一、研究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的意义 开展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并非把中国音乐美学史用另外一种形式重新写一遍[11],

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特点

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特点 【摘要】中国素以“礼乐之邦”称著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在这其中儒家音乐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并梳理了其发展轨迹,从而确立了其主导地位。 【关键词】儒家音乐思想孔子音乐文化 一、前言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称著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音乐思想,即音乐观,是指对音乐的看法”。从古至今对音乐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而儒家学派的音乐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二、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观点 1.主张善与美、仁与乐的统一 “美”(其最重要的本质就是“乐”)“善”(即合乎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合一,是孔子基于对音乐的体验而提出的对音乐的基本认识、要求。《礼记·乐记》说:“乐者乐(Le)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Yue)首先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快感“乐”(Le),这是音乐“美”的基础。孔子对此十分重视、充分肯定,因为这也是孔子把音乐作为教化手段的基础。但是正如《史记·乐书》所说:凡作乐者,所以节(节制)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Yue)其如此也。所谓“和”,实指各种异质的谐和统一,各种对立性质的消解。音乐的功能正在于和合人心,当然只有“美”、“善”统一,“仁”、“乐”结合的音乐才具备这样的功能。强调“美”与“善”、“仁”与“乐”的和谐统一,是孔子为人生的艺术的最重要基础。 2.主张“礼”“乐”并重 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又把“礼”“乐”“刑”“政”同举,认为“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史记·乐书》)。可见乐被赋予了何等重要的政治教化功能。当然,“乐”与“礼”与“刑”“政”发生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乐由中出,

孔子的音乐生涯及音乐思想

孔子的音乐生涯及音乐思想 庾莉萍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孔子一生极其重视礼乐教化并一生积极躬行,其谈仁,谈礼,谈信等影响着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人的心灵。而其谈音乐则较少为人所注意。其实,孔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而且会弹古琴,吹笛吹箫。他经常唱歌弹琴,以音乐表达情意和感受。在《论语》的一些言论中,他还谈了一些关于“乐”的看法,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是极其高深的。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思想家阐述了对音乐美学问题的见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孔子和荀子。孔子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且也注重音乐教育,他开设了六门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音乐占第二位。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一个人的修养从诗开始,完善于乐,可见他对音乐的重视。他将音乐教育融入美学教育之中,可说是我国最早提倡和实施“美育”的人。 他认为音乐在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智慧、勇敢,而且必须“文之以礼乐”,所以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认为音乐是人生修养的最

后完成阶段。可以说,到了孔子,才有了对音乐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而在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中,建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主张代表艺术范畴的“美”和代表道德范畴的“善”的结合,他的这个“美善统一”的审美主张成为儒家音乐审美的重要标准。“美”与“善”的和谐统一,才是孔子对艺术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他把“美”和“善”这两者作为音乐审美的两大原则,具有历史独创性。孔子所谓的“尽善”是指“仁”的精神而言,而他之所以要特别重视乐,也许正因为在“仁”中有乐,在乐中有“仁”的缘故。他认为,道德精神的最高境界即是“仁”的精神状态,艺术境界与道德境界是可以相融合的。 孔子喜欢鼓舞人们健康向上的音乐。他在周游列国时,在齐国听到老百姓演奏“韶”乐,激动得竟废寝忘食,“三月不知肉味”,并回:“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没想到《韶》乐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啊!他称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意思是说《韶》乐既有美的形式(曲调),又有美的内容(《韶》乐是反映大舜帝治理天下之功德),对《韶》乐推崇备至。 孔子极不喜欢“郑声”(郑国的民歌,内容多反映男女情爱,过于直露),他认为“郑声淫”,容易刺激人的欲望,煽动欲火,于社会风气不利。孔子竭力主张音乐应当“歌者直己而陈德”,既要有优美的曲调,又要有健康的道德内容,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靡靡之音只能消蚀人们的意志,腐蚀人们的灵魂,使人堕入恶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