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沃尔沃简介

沃尔沃简介

沃尔沃简介
沃尔沃简介

沃尔沃

沃尔沃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 ,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吉利与福特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协议,吉利联合大庆国资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公司100%的股权。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将在中国建立年产能力达30万辆的新工厂,使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年产量提高近一倍,并力争在2011年前实现沃尔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

公司名称: 沃尔沃汽车公司

外文名称:

V olvo group 总部地点: 哥德堡 成立时间: 1927年 经营范围: 汽车制造

目录 简介

车标

历史

主要车型

理念与特色

中国发展

先进配置

沃尔沃轿车荣誉榜

简介

车标

历史

主要车型

理念与特色

中国发展

先进配置

沃尔沃轿车荣誉榜

展开

]简介

如今,沃尔沃分为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 car corporation)和沃尔沃集团(Volvo group)和两家企业。

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 Car Corporation, 简称VCC)是瑞典著名汽车品牌,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在全球拥有超过 19,000 名员工。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是汽车安全的代名词。沃尔沃汽车是三点式安全带的发明者,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相对于其它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汽车最大的特色在于:简约优雅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和始终如一的安全理念。在2012年日内瓦车展上发布的全新沃尔沃V40,不仅拥有更加时尚运动的外形和极佳的操控性,更是配备了全球首创的行人安全气囊,使汽车在与行人发生碰撞时最大限度保护行人的安全,这一项技术的采用使沃尔沃向“没有任何人因为沃尔沃而伤亡”的远景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体现了沃尔沃汽车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企业责任感。

沃尔沃集团(Volvo Group)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运输产品供应商之一,集团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沃尔沃制造卡车、客车、建筑机械、应用于船舶和工业用途的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及航空发动机部件。产品范围还包括客户定制的金融、租赁、保险和维修总体解决方案,以及基于IT技术的运输信息和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沃尔沃集团经营范围主要由八个商业领域组成,分别是:沃尔沃卡车,雷诺(Renault)卡车,马克(Mack)卡车,沃尔沃客车,沃尔沃建筑设备,沃尔沃遍达公司,沃尔沃航空航天公司以及金融服务。此外,还有多个商业机构在工程、研发、IT、零部件和物流等领域提供全集团范围内的支持。

声誉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到1937年,公司汽车年产量已达1万辆。随后,它的业务逐渐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源产品等多领域发展,一跃成为北欧最大的公司。

XC90

沃尔沃公司的卡尔玛厂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厂。它位于瑞典的歌德堡,布局就象一个三叶草图案,沿着三叶草的边缘有25个工作站,每个站负责一部分汽车装配工序,汽车在微机控制下的自动输送装置上绕草叶蜿蜒运行,当走完这25个工作站时,就生产出一辆漂亮的汽车。这个厂的生产率和装配质量在沃尔沃公司各厂名列前茅。这个工厂的特点是10-25人负责一个工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规定的汽车从一个缓冲区送到另一个缓冲区,其他工作大家可以自作主张。因而把工人从机械往复式劳动中解放出来,激发了工人的劳动热情。这种生产方式是继福特流水线生产方式之后的又一重大变革,引起世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

沃尔沃公司除了大客车、各种载货车在北欧占绝对统治地位外,它的小客车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沃尔沃小客车以造型简洁,内饰豪华舒适而闻名。80年代推出的沃尔沃740、760、940、960小汽车,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品牌500强之一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三十二。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五。

1999年4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出资64.5亿美元正式收购沃尔沃轿车。

2010年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

吉利收购沃尔沃获得中国政府批准

2010年7月29日消息,浙江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沃尔沃公司的交易已经获得中国政府部门的批准。吉利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2010年8月2日中午在伦敦进行,吉利已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业务单元的收购,总收购金额为18亿美元。

]车标

volvo车标

1915年6月首先出现在SKF一具滚珠轴承上,并正式于瑞典皇家专利与商标注册局注册成为商标。从那一天起,SKF公司出品的每一组汽车用滚珠与滚子轴承侧面,都打上了全新的Volvo标志。在拉丁语中,“Volvere”是动词“roll”(滚动)的不定式,例如,带转轮的手枪就被称为“revolver”。在采用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时,动词“volvere”就成为“volvo”,“I roll”就是“我勇往直前”的意思。因此Volvo意为“滚滚向前”。目前中文名称统一为“沃尔沃”,过去也曾有“富豪”的中文名称。

Volvo车标由三部分图形组成:第一部分的圆圈代表古罗马战神玛尔斯,这就是铁元素的古老化学符号——里面有一支箭的圆圈,箭头呈对角线方向指向右上角。在西方文明中,这算得上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通的一个商标,它起源于罗马帝国时代,是火星、罗马战神和男性阳刚气质三个不同概念的象征,因而又体现了火星与当时用来制造大多数兵器的铁之间的最初渊源。正因为如此,这个标志长期以来一直被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看成是钢铁工业的象征。之所以在汽车上采用代表铁元素的品牌标志,是为了让人们联想起有着光辉传统的瑞典钢铁工业,以及钢铁般坚强的实力。

volvo车型照片(10张)

第二部分是对角线,在散热器上设置的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对角线彩带。这条彩带的设置原本出于技术上的考虑,用来玛尔斯符号固

定在格栅上,后来就逐步演变成为一个装饰性符号而成为Volvo轿车最为明显的标志。

第三部分是Volvo公司注册商标,是采用古埃及字体书写的VOLVO字样。

在1927年制造成功的首辆汽车上,就完整地显示了公司的全部标志。此车标自第一辆Volvo轿车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成为Volvo公司轿车与众不同的明显标志。此外,在Volvo转向盘的中心也可以看到代表铁元素的符号。

历史

诞生记

volvo汽车公司的创建过程极富传奇色彩,volvo这家在瑞典乃至全球最有名的公司却是在一次非常具有瑞典的传统特征龙虾晚宴上诞生的。

沃尔沃

那还是在 1924年7月25日。北欧夏天的傍晚依旧迷人,在瑞典素有“水上美人”之称的斯德哥尔摩,古斯塔夫·拉森和阿瑟·格不里森两人先后走进了一家叫斯图雷霍夫的餐厅,这两位酷爱汽车的瑞典人要了一盘大龙虾,在就餐的几个小时内,他们畅谈着对汽车的热爱和执著,最终制定出了后来闻名于世的volvo轿车公司的创建计划。

volvo汽车公司多年的发展史也充满了传奇与变迁,然而它始终保持着北欧企业的鲜明特征,多年来也正因为这些特征而与众不同。第一辆车-“jacob”(雅各布) 在瑞典的日历中,7月25日正好是圣徒雅各布的纪念日。因此,为纪念volvo的诞生日,公司生产的第一个型号轿车就定名为“雅各布ov4“。这款配备了一台动力为28马力双缸发动机的轿车于1927年4月14日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驶出了工厂。当销售经理约翰森将这辆汽车开到一个开阔地上后,一批观众报以掌声。在当时,汽车的速度比今天的汽车相对要慢的多,据说最高时速可达90公里。但这也只不过是理想速度而已。

北欧的汽车公司向市场推出了一辆敞篷车,这在当时也被看成是大胆的行为。因此,人们对雅各布车的需求并不大,在几年内只销售了300辆。

安全车形象

volvo公司的创始人从公司创建之初就在强调汽车的使用安全。在售出第一辆汽车之前就对volvo轿车进行了首次撞击试验。那还是在1926年,在美丽的斯德哥尔摩之哥得堡的公路上,九辆ov4原型车中的一辆就于一辆美国的轿车进行了正面撞击试验。结果,进口的美国车几近成为一堆废铁。而volvo车只有几处撞击的伤痕,车子大体上安然无恙。从此,volvo 轿车就树立了安全轿车的形象。每一年,沃尔沃都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进行安全方面的产品研究和开发,并不断地对已有成就进行评判。这种自省的精神使沃尔沃在汽车安全产品的研制方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为汽车工业奉献了许许多多的革新发明,如40年代的安全车厢,60年代的三点式安全带,90年代的防侧撞保护系统。正因为在安全领域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沃尔沃屡获大奖,如麦克王子道路安全奖、欧洲碰撞四颗星奖、英国房车赛总冠军等。出口之路 volvo轿车的最初出口数量十分有限,在1928年和1929年仅分别出口了24辆和27辆车。第一个出口的国家是芬兰,后来又进入丹麦、古巴、荷兰、巴基斯坦、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和阿根廷。 1955年volvo轿车开始出口美国,与强大的美国轿车品牌相抗衡,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大胆的冒险行为,也不怪当时有些瑞典人感叹到:“这无异于在北极出售电冰箱”。话虽这么说,pv444型轿车却在美国引起了轰动,美国很快发展成为volvo轿车的最大市场。

早期发展

在二十年代后期,volvo轿车在经历艰苦的创业岁月后,一度几乎成为一家美国公司,这一切仅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当时,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查尔斯·纳斯就乘船来到瑞典,想要签订收购volvo轿车的协议。只是由于阿瑟·格不里森本人和skf轴承公司的联合努力,才在不受欢迎的美国客人抵达哥德堡港口之前的几个小时内,最终设法保持了这家公司的瑞典国籍。同年九月,volvo轿车公司开始首次盈利,公司从此逐渐走向发展与壮大。

设计风格

在三十年代,volvo轿车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美国。曾经在底特律的美国汽车公司合作过,并训练有素的瑞典工程技术人员返回到祖国瑞典,最终加盟了volvo,他们为volvo注入了美式车的技术知识和设计理念。 pv36型轿车于1935年推出,这款动人的“karioka”(卡瑞奥卡)轿车,具有

新颖而大胆的圆润外形以及单独的车轮悬挂等创新技术,volvo历史上的经典车型之一。在四十年代,pv800轿车多作为出租车在大街上川流不息。该车体积庞大而舒适,经常被用来将孕妇送往医院。时至今日,我们在瑞典能见到一些当年诞生在volvo轿车中的人。

家庭轿车和赛车-pv444

volvo轿车的设计真正形成传统,是始于pv444型轿车的设计。这款车体现了volvo的自信心。它的体积要比美国轿车小,但要比当时流行的欧洲小型轿车大一些。而且更加富有动感,该车为volvo进入美国市场立下过汗马功劳。pv444轿车内部宽敞、动力强劲,获得“家庭运动车”的美誉。

此后不久,这款车也得到赛车手们的青睐,在那以后的很多日子里。只要有volvo轿车参加,别的选手有时就会拒绝参加比赛,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只能是浪费时间和汽油。 pv444车当年在场地赛和拉力赛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后来也曾多次被其他volvo轿车重演。volvo240涡轮增压轿车在八十年代的欧洲赛场上,volvo s40赛车在九十年代的英国赛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沃尔沃旅行车 1953年7月4日,第一辆完全由沃尔沃制造的pv445车已经准备就绪,可以交付使用,第一位购车人正是艾萨耳·格布里森本人。这款被定名为445 dh型的车是一辆内部宽敞且明亮的旅行车。同年11月20日,公司的第一辆厢式车也宣告诞生,型号为pv445 ds。第3款车于1955年7月19日才问世,是一款更加舒适的旅行车,型号为沃尔沃 pv 445 ph,最后两个字母在瑞典文里代表以载人为主的旅行车。推出这3款车后,被命名为“二重奏”系列的旅行车的开发工作告一段落。

沃尔沃的“二重奏”虽然算不上大型车,但行李的承载量惊人,行李厢的两侧垂直,而且顶部相当高,地板铺着油漆过的木板,大件货物可方便地推入行李舱内。沃尔沃“二重奏”p210型旅行车的总销售量达到97298辆。最后1辆深蓝色p210型旅行车于1969年2月19日驶离生产线,直接进入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历史陈列馆内,至今,这辆里程表记数刚超过100

公里的旅行车仍然自豪地在陈列馆中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沃尔沃“亚马逊”iii型车在1962年春季举办的斯德哥尔摩车展上首次亮相。该车有着纯正的美国风格,后背门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部为玻璃窗,下部为金属板。

沃尔沃“亚马逊”系列到1969年才停止生产。该系列包括两个汽车型号,即p121和p122,和一个旅行车型号,即p220。公司总共生产p220型旅行车数量为7.3万辆。

到60代中期,沃尔沃已确立了在旅行车领域的地位。1966年夏季,公司推出了“亚马逊”型车的替代产品,同时首次以数字来命名新型号汽车,这就是145型旅行车,它是依靠在开发“亚马逊”型车期间积累的经验和

技术而推出的新车,对后悬挂进行了重要改进。至今,仍然有数以千计的145型旅行车在世界各地奔驰。

沃尔沃 745型旅行车在1985年的芝加哥车展上亮相后就投放美国市场,美国是沃尔沃旅行车的最大市场。在沃尔沃 745型旅行车投产的第一年,产品只在美国销售,随后成功地进入欧洲市场。在此期间,购车者不断地对该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希望能够改善配置、动力。于是出现了沃尔沃 740涡轮增压型5门旅行车,这是当时速度最快的旅行车之一,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8.5秒,功率输出高达200马力。 90年代以前,沃尔沃旅行车全都采用后轮驱动,这一点到了1991年850系列旅行车出现时才有所改变。该车采取了一系列全新的设计,包括前轮驱动、发动机横向配置等。动力来自一台5缸发动机,每个汽缸采用双顶置凸轮和4气门,功率输出高达240马力,最高车速首次到达250公里/小时。

1996年新年伊始,沃尔沃就在瑞典本土推出一款全新汽车,这就是s40型4门汽车,它是沃尔沃与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合作的结晶。几个月后,又推出v40旅行车。这两款小型而迷人的车搭载了1.8升或2.0升发动机,而且按照沃尔沃的传统做法,其安全性能再度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们都配置了侧安全气囊,这在同类型车内属于首创。后来还增加了whips

颈椎保护系统和sips翼侧保护系统。

1996年11月,沃尔沃对850型旅行车进行了改进,使车的前端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从而推出v70型旅行车。新车的外形更加圆润,内部配置经过彻底更新,共涉及约1800个零部件,可谓全方位“整容”。

2000年1月,沃尔沃推出了新一代v70车型。该车前端用强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简约的外形,臀部线条非常突出,塑造出类似于浮雕的样式,使整车的外形既典雅又抢眼。亚评宁式设计融会贯通意大利在五十年代引领过世界轿车设计的潮流。

volvo轿车首次任命一位首席设计师,这就是惠尔斯格德。他在1956年设计的p120型轿车将意大利的灵气和瑞典人的务实精神融为一体。此后,p120车(又称为亚马逊)的典型设计特征一直体现在volvo的诸多轿车型号中,包括v性发动机罩,鲜明的肩布线条以及垂直的水箱格栅,这些都成为volvo的象征与骄傲。

安全代名词

还是在四十年代,volvo就在pv444型车上配置了诸如胶合挡风玻璃和安全车厢的框架机构等创新配置,发展到五十年代,volvo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安全代名词。

在1959年,volvo推出了由波哈林发动的三点式安全带,从此改变了整个汽车世界,三点式安全带是人类历史上对拯救生命发挥最大贡献的发明之一。volvo于1962年荣获第一个安全奖,以后类似奖项就接踵而来。

驾驶volvo轿车的“圣徒” 由于时刻遵循关爱生命的原则。volvo后来推出的一辆轿车被一位“圣徒”所采用也就不足为奇了。于1958年推出的p1800运动型轿车,充满动感和优雅,因此著名电影演员罗杰·摩尔在主演英国电视剧“圣徒”时就选中了这款车。作为讲究实际的瑞典公司,volvo是绝不会让这些特性只停留在这款轿车上,在这之后又推出了此款轿车上,在这之后又推出了此款车型的运动型旅行车-p1800 es。p1800 es车上的尾端设计在以后的几款车中一再出现,包括volvo v40轿车和最近的volvo安全概念车。

最洁净轿车

1966年推出的volvo 140车,它兼容了轿车和旅行车的双重特征。volvo 在140型车以及后来的240型车中所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一直吸引了全世界客户达三十年之久。这是因为其简约而清晰的线条使功能特征达到了新的高度。当然,特征最鲜明的是volvo 245型车。它是volvo所有旅行车的鼻祖。这两款车在主动和被动安全设施以及环保领域也取得重大改进。

代表着重大技术突破的催化转换器和含氧感知器的volvo 240型车于1976年引入美国,成为了在美国销售的最洁净轿车。事实上,配置了这些设施的首批volvo轿车的尾气排放量就低到不小心测试就很难发现的程度,而当时的美国测试工作组曾一度以为是他们的测试仪器失灵了,足见volvo 其作为最洁净的轿车决非浪得虚名。而在今天,每一辆现代化轿车广泛的应用着催化转换器装置。

沃尔沃卡车

很多人知道沃尔沃,富豪,volvo。其实在欧洲语系中,沃尔沃的品牌一般被写为“OLVO”。而OLVO则代表了一代最先进,最安全的货车——沃尔沃重型运载货车。OLVO货车集团是世界货车生产领域里的重要成员,它拥有VOLVO、雷诺、马克三大载重车知名品牌,其中,VOLVO 系列货车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沃尔沃卡车

OLVO汽车公司除了大客车,各种载货车在北欧占绝对统治地位外,它在轿车世界上也颇具名气。volvo轿车以造型简洁,内饰豪华舒适而闻名,更以延长生命,保护生命,享受生活的良好安全性能享誉国际车坛。沃尔沃汽车公司下属商用车部、载重车部、大客车部、零部件部、汽车销售部和小客车子公司等。沃尔沃公司的产品包罗万象,但主要产品仍然是汽车。

造型设计

在八十年代,当全球的汽车界都风行起汽车早期的圆形流线外部设计时,volvo轿车公司却坚持了自己的设计道路。 volvo认为旗下的volvo 750和volvo 740型旅行车的大胆设计理所当然得将受到青睐。而且确信其新的700系列会轰动全世界。果不其然,volvo轿车的销售很快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当其他制造商把轿车边边角角都磨圆了时,而volvo却仍然采用箱型设计,该款旅行车所拥有的大容积行李箱就是得益于这种设计,从而创造了宽敞的行李空间。开创新时代 volvo 850型轿车的推出,开启了一个新的volvo时代。这款动感十足的轿车包容了闻名全球的volvo轿车所有的优点:安全性、可靠性、功能性和对环境的关注。它使volvo的形象在进入九十年代后逐渐发生了变化。在世界范围内volvo 850型轿车在技术、安全和设计领域所获得的奖项超过公司其他型号。而在视设计为生命的意大利,volvo 850型系列的volvo 855旅行车被评为了“世界上最漂亮的旅行车”。

从此以后,volvo 855旅行车的明车尾设计曾遭多次模仿,然而原创设计的神韵是永远无法模仿出来的全新的车型全新的时代历史发展到了

今天,新款的volvo s60轿车以及采用同一平台生产的其他型号:volvo s80 、olvo v70 、xc,乃至最近推出的xc90车都是新时期volvo轿车公司内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密切合作的结晶。这些型号车的基本架构便是由volvo 850型车确立的,其特征是内部空间宽敞而讲究实效,发动机呈横向直线配置。在这同时,每个新型号又有着自己令人称赞的优异特点。例如:在s80轿车内的后排座椅上增加了伸腿空间。而在v70型车内增加了行李舱溶剂,在s60车内突出了动感的车顶线,而在xc90车内则拥有三排正向座椅。

未来发展

1999年4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沃尔沃轿车。如今volvo轿车公司如今采用了全面的数字化设计,因此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比大多数竞争对手更快更智能化完成开发工作。今天,不仅可用计算机来设计一辆轿车,volvo的专家们还能做到在造出原型车之前就完成试驾和撞击试验。在未来的岁月里,轿车会发生变化,整个社会及驾驶轿车的人也会

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社会无疑仍然会有汽车,这其中也肯定会有volvo轿车那令人自豪的身影。

加入中国

2010年3月28日,密西根州迪尔伯恩市——福特汽车公司今天宣布,已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沃尔沃汽车集团及相关资产出售达成了确定的协议。

中国杭州/瑞典哥德堡2010年3月28日–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集团)今天宣布已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简称: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Volvo S80(8张)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 Booth在哥德堡签署了该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土市场。作为国际知名的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福特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lan Mulally表示:“沃尔沃是一个卓越的品牌,拥有一流的产品。本协议为沃尔沃轿车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利集团将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所有的收购资金已经到位,同时,吉利集团也准备好了沃尔沃轿车今后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贷款。

除了股权收购,本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这些协议充分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

李书福董事长另外表示:“我们为和福特达成最终协议感到高兴,作为新股东,吉利将继续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沃尔沃轿车的用户可以放心,这个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高品质、环保以及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价值。”

作为此交易的组成部分,吉利集团将继续保持沃尔沃与其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特别是与用户建立的良好关系。交易完成后,沃尔沃轿车的总部仍然设在瑞典哥德堡,在新的董事会指导下,沃尔沃轿车的管理团队将全权负责沃尔沃轿车的日常运营,继续保持沃尔沃轿车在安全环保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拓展沃尔沃轿车作为顶级豪华品牌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业务,并推动沃尔沃轿车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发展。

此协议还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在对退休金缺口、负债、现金和运营资金核算的基础上对收购价格进行常规性的调整后,吉利和福特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全部股份收购,并任命斯蒂芬?雅克布担任沃尔沃轿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新董事会也已亮相!

近期,沃尔沃汽车公司全球总部宣布了新的高层管理组织架构。沃尔沃汽车中国总部将全面升级,拥有增强的高层管理团队。沈晖先生被任命为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将负责中国区的生产和商业运营等;柯力世(Dr. Alexandel Klose) 博士为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将在市场拓展、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等方面获得来自总部的更多支持。盖里基尼(Gelry Keaney), 全球高级副总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将依然负责督导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市场、销售、售后服务. 增强的高层管理组织架构体现了沃尔沃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确保了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持续盈利和快速发展。未来在新的高层管理组织架构下,沃尔沃汽车公司将继续执行其既定的战略,保持其在环保和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致力于成为最成功、最受尊敬的豪华品牌之一。

2010 年 1 - 9 月,沃尔沃汽车中国实现销量劲增 52% 的优异业绩,延续了今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同时,沃尔沃汽车全球销售同比增长

12.5% 。近五年来,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增长势不可挡, 2010 年优异表现昭示着必将在中国取得良好而持续的发展。沃尔沃汽车中国能够收获如此累累硕果,得益于其成功的品牌定位、愈加丰富的产品线、不断壮大的经销商销售服务网络和积极的市场策略,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不断投入。

主要车型

乘用车

Volvo C30(10张)

Volvo C70

Volvo S40

Volvo S60

Volvo S80

Volvo V40

Volvo V50

Volvo V60

Volvo XC60

Volvo XC70

Volvo XC90

卡车

Volvo FH

Volvo FM

Volvo LE

Volvo FE

Vovlo FMX

Volvo S60 Concept(11张) 客车

Volvo B10 VIP

Volvo B12

理念与特色

以安全做先锋

沃尔沃缘何能在与宝马、奔驰的鏖战中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几十年来,顶级奢侈品行业有一条黄金法则:永远不要问顾客想要什么,告诉他们应该拥有什么。这一法则在豪华车市场同样灵验。在沃尔沃引以为豪的品质、安全和环保的三大核心价值中,安全是沃尔沃强调最多的。几十年前,人们还对一个汽车厂把安全放到头等位置,而对造型和操控不那么尽心的做法感到惊讶,但现在人们不这么看了。现代科学技术使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已经无法忍受在恶劣的环境中驾驶“漏洞”百出的汽车了,接连发生的交通惨案让人们对安全性更佳的汽车产生了憧憬,沃尔沃告诉了人们把钱花在哪里最值。

沃尔沃汽车、卡车和客车公司决定在中国建立联合交通事故研究中心,预计2007年启动。这是在沃尔沃轿车国产后,这个以汽车安全性著称的企业的又一重大举措。沃尔沃宣称,他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做出贡献。

“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日益密集的中国交通环境的情况和知识,以保障我们高科技的产品在那里也能发挥出色的性能。”沃尔沃集团交通安全总监P-OBostrom表示,“沃尔沃安全理念的根本就是要为所有沃尔沃客户提供同样高的安全标准,无论其身处哪个国家或地区。”

据公安部统计的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使得车辆安全性,尤其是碰撞安全性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市场研究表明,2006年,在消费者购车影响因素中,行驶安全上升到第三位,仅排在节油与价格之后。

这一市场研究结果显然不能让沃尔沃满意,他们认为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沃尔沃的联合交通事故研究中心主要针对中国交通事故死伤率过高的现实,研究出应对措施。不可否认,这个生命拯救行动有着一定的商业意义——对推广沃尔沃的产品十分有利,但安全研究的确是沃尔沃的强项。据P-OBostrom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沃尔沃通过建立在瑞典哥德堡的研究中心,联合在美国和泰国的分支机构,积累了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包括近4万件交通事故的详细信息,涉及5万多名乘客,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

“针对车辆及驾驶员在事故中实际情况的研究,对于我们的产品开发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沃尔沃汽车公司安全中心总监IngridSkogsm说,“近几年,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事故发生前的几秒钟内,这更有助于我们开发预防性系统,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得以避免交通事故”。

长期形成的口碑确实为沃尔沃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的形象,不少人认为,即便未来有其他汽车的安全性能超过沃尔沃,它也难以取代沃尔沃的位置。在IngridSkogsm看来,这个“即便”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沃尔沃把绝大多数经费都投入到了安全研究上,而其他厂家在这方面显然没有沃尔沃用心。

1996年,一则沃尔沃的广告在戛纳国际广告节上获得了大奖,这则广告没有广告词,只是一副形状像沃尔沃车的安全别针的图像。事实上,你永远都无法找到与安全性无关的沃尔沃广告,那样的广告设计师一定会下岗。在瑞典,沃尔沃的广告词是“像你恨它一样驾驶它”,这句恶趣味的广告词将沃尔沃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在沃尔沃所有的发明中,最突出的首推1959年的三点式安全带,它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挽救了最多生命的技术发明之一。此外,安全车厢笼架和胶合式安全挡风玻璃也是沃尔沃汽车首批重要的安全特色产品。第一个儿童专用后座的原型于1964年经过测试,1972年在沃尔沃的客车上推出。还有1991年推出的SIPS侧撞保护系统,它们都是经典的例子。

近些年来,沃尔沃的安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比如在S80上配备的CWBS,这是为了避免汽车追尾,沃尔沃推出的带刹车辅助功能的防碰撞警告系统,专门用于交通流量不均匀时,辅助驾驶员注意车距。还有一个是在高速路上,车两侧反光镜下方安装的盲区自动扫描系统,在你需要并线行驶时,不必担心会出事故,因为一旦有其他车辆进入反光镜的盲区,那一侧的小红灯会立即闪烁起来。

P- OBostrom表示,在日益密集的交通环境中,驾驶员要面对的路面状况越来越复杂。据此,沃尔沃确定了其产品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即在沃尔沃传统的预防和保护性安全策略的基础上,还配备更先进的预防式主动安全系统。“我们设想为汽车装备一套智能系统,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司机的注意力,且如果司机的反应不够迅速,它还能直接控制汽车,从而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由于沃尔沃对安全性的高度信仰,他们的客户群受到了一定限制,尽管驾驶乐趣和动感也是沃尔沃强调的元素,但其过度突出的安全性能,还是让不少消费者忽略了它的其他优点。IngridSkogsm表示,随着消费者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沃尔沃的销售量也开始出现强劲的增长,“10年前在欧洲,人们对汽车安全并不十分在意,但现在恰好相反”。

2005年,中国成为沃尔沃轿车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销售量将近5000辆,增幅达到84%。今年1~9月,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5250辆,已经超出了去年全年销量。但与占据先发优势的奥迪、宝马相比,沃尔沃还差得很远。在全球市场上,沃尔沃并没有进入豪华车第一阵营,在中国市场上,它能否如愿以偿呢?“沃尔沃的安全性对其销量的增长只有促进作用,我们将永远坚持这一原则”,P-OBostrom这样说。

中国交通事故研究中心

沃尔沃汽车、卡车和客车公司拟在中国建立联合交通事故研究中心。多年来,沃尔沃积极探寻交通事故成因,积累有关安全驾驶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开发出安全性更高的交通运输工具。与此同时,沃尔沃希望能够为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做出贡献。

“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日益密集的中国的交通环境的情况和知识,以保障我们高科技的产品在那里也能发挥其出色的性能。”沃尔沃集团交通安全总监P-O Boström先生表示,“沃尔沃安全理念的根本就是要为所有沃尔沃客户提供同样高的安全标准,无论其身处哪个国家或地区。”

沃尔沃自主交通事故研究在汽车行业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建立在瑞典哥德堡的研究中心,联合在美国和泰国的分支机构,沃尔沃积累了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包括近40,000件交通事故的详细信息,涉及50,000多名乘客,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

“针对车辆及驾驶员在事故中实际情况的研究,对于我们的产品开发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Ingrid Skogsm,沃尔沃汽车公司安全中心总监如是说,“近几年,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事故发生前的几秒钟内,这更有助于我们开发预防性系统,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得以避免交通事故。”

多年来,沃尔沃利用从实际交通事故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开发研制出多种安全系统,广泛应用于沃尔沃汽车、卡车和客车中。例如SIPS侧撞保护系统,正面碰撞的缓冲系统和安装于汽车中的儿童安全椅。还有应用于卡车和客车上的可变形的方向盘,FUPS前防钻保护装置和ESP电子稳定增强系统等。

近几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所下降。2003年,中国的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达到11万。但最近几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10万人左右,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开始收到成效。沃尔沃希望为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故拟在中国建立交通事故研究中心,计划与本地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在瑞典总部的指导下,开展包括汽车、卡车和客车交通事故的本地研究工作。

2003年,在泰国的首都曼谷建立了类似的交通事故研究中心。泰国的经验将运用到中国的研究中心,以促进其快速发展。

核心价值

“对沃尔沃来说,每年都是‘安全年’”,这句话源于沃尔沃的一则广告。沃尔沃的安全历史显示:这种说法毫不夸张。自公司于1927年成立至今,沃尔沃已推出大量具有前瞻性的安全发明。沃尔沃的安全理念始终以关注人身安全为准则。

沃尔沃的创始人Assar Gabrielsson和Gustaf Lalson曾说过:“车是人造的。无论做任何事情,沃尔沃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安全。现在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永远都将如此。”

车厢笼架和挡风玻璃

安全车厢笼架和胶合式安全挡风玻璃都是20世纪40年代随Volvo PV 444产品推出的,它们是沃尔沃汽车首批重要的安全特色产品。

在沃尔沃所有的发明中,最突出的首推1959年的三点式安全带,它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挽救了最多生命的技术发明之一。

第一个儿童专用后座的原型于1964年经过测试,1972年在沃尔沃的客车上推出。还有SIPS侧撞保护系统(1991年推出),它们都是经典的例子。在卡车方面,这些年也推出了多个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安全驾驶室、可变形方向盘,以及FUPS前防钻保护装置和ESP电子稳定增强系统。沃尔沃的许多解决方案都已成为整个汽车业的标准。

1970年,沃尔沃汽车和卡车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专家组,调查研究与沃尔沃产品有关的交通事故。在过去的35年中,该专家组为沃尔沃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新安全产品的开发仍在继续,这使沃尔沃集团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取得了世界范围的突破。

更安全卡车和客车

同沃尔沃汽车公司一样,沃尔沃卡车和客车公司首要的安全目标就是尽可能预防事故的发生。如果不幸发生了事故,就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司机、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的危险。

沃尔沃客车

目前,最重要的措施是为司乘配备安全带,并确保它们得到正确的使用。例如,沃尔沃客车公司提供两点和三点式安全带,并且是世界上第一家提供增高座垫的客车厂商,增高座垫可以抬高儿童在座椅上的位置,便于安全带正确固定儿童的身体。

沃尔沃还制造了坚固的卡车驾驶室和客车车身来保护司机和乘客,尤为重要的是,车顶的强度的增加能够承受倾翻所带来的冲撞。

应对复杂环境

沃尔沃现在正尽力帮助司机应付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研究人员的工作基于沃尔沃现有的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借助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碰撞缓冲区和安全车厢笼架,直到动态稳定和驾驶控制系统。

沃尔沃意识到,在日益密集的交通环境中,驾驶员要面对的路面状况越来越复杂,据此,沃尔沃确定了其产品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即在沃尔沃传统的预防和保护性安全策略的基础上,还配备更先进的预防式主动安全系统。

沃尔沃设想为汽车装备一套智能系统,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司机的注意力,且如果司机的反应不够迅速,它还能直接控制汽车,从而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中国发展

东风牵手沃尔沃

在经历了漫长的恋爱期后,沃尔沃集团旗下雷诺卡车与东风商用车终于等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刻。东风汽车公布,沃尔沃汽车可能投资东风与日产自动株式会社共同持有的东风汽车旗下重型及商用车业务。

东风与沃尔沃合作,但合资生产的车型很可能是迟迟未能在中国“落地”的雷诺卡车。

根据谈判初步达成的协议,搬迁到武汉的研发中心将部分回到十堰,组建新的研发中心。合资公司成立后,沃尔沃在十堰的投资规模可能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东风商用车公司是由成立于1999年7月1日的东风汽车公司载重车公司的主要部分和东风柳州汽车公司、东风新疆汽车公司、东风杭州汽车公司、东风日产柴汽车公司、东风创普专用汽车厂等重组而成。

去粗取精

对于东风商用车庞大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体系,沃尔沃集团希望有选择性的购买,而不是全盘接手固定资产达到150亿元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沃尔沃集团的想法是去粗取精,留下东风商用车的核心部分,而其余目前经营状况不太理想的一些零部件厂以及专用车厂的部分股权仍留给日产持有。然后,再由其旗下的雷诺卡车与其合作,提升至全面合资的新高度。

早在2001年收购雷诺的卡车业务后,沃尔沃集团目前是欧洲最大的重型卡车制造商,以及北美第三大重型卡车制造商。沃尔沃集团从日产手中购得了日产柴13%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通过东风日产柴这个合资公司,沃尔沃也就直接与东风有了资本纽带联系。沃尔沃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开始正式运营,旗下沃尔沃卡车、雷诺卡车、沃尔沃客车的融资平台就此打造完毕。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东风公司中、重卡销售128362辆,名列行业第一;其中东风商用车公司中、重卡销量占东风公司中重卡总销量的88%。目前,东风和一汽仍占据国内中、重卡市场“半壁江山”。

预防性安全

一辆 Volvo 上最重要的安全系统是那些为驾驶员提供支持,并有助于驾驶员避免遭遇事故的系统。它们不仅决定了驾驶的乐趣究竟有多大-它们对于帮助您在复杂情况下保持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吉利收购沃尔沃

2009年12月23日,中国杭州——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已与福特汽车公司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

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企业之一,吉利预计将于2010年第1季度与福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在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预计于第2季度完成交易。双方将围绕法律文本和融资的最终确定以及政府审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在商业条款上业已达成的一致,是自今年10月份吉利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以来与福特进行深入商谈的结果。

与此同时,吉利与沃尔沃管理层、工会代表以及沃尔沃主要工厂所在地——瑞典及比利时的政府官员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会晤。“吉利将致力于与所有利益攸关方一道,完成一项最符合各方利益的交易。”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道。

若最终签定股权收购协议,作为世界知名高端汽车品牌,沃尔沃将在安全与环保技术方面继续领导世界汽车技术潮流,并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获得独特的竞争地位。

关于交易的更多细节,将于2010年第1季度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后对外公布。

中国杭州/瑞典哥德堡2010年3月28日–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集团)今天宣布已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简称: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此次交易预计于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 Booce在哥德堡签署了该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

先进配置

PCC人车沟通系统人车沟通系统

人车沟通系统简称PCC,是一种手掌大小的交互式通信装置,甚至还可能提供无钥匙驾驶功能。如果您想让它具有无钥匙驾驶功能,可随身携带PCC,汽车会在你靠近时自动开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起动发动机,按门把手上的一个按钮就可以将车门锁闭。如果有一天你忘记是否锁了车,你的PCC可以提醒你。

城市安全系统城市安全系统

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是由沃尔沃汽车公司推出的防撞技术,城市安全系统作为一项最新的主动安全技术,它能够帮助司机避免城市交通常见的低速行驶时的追尾事故。沃尔沃汽车公司估计这项技术能够避免一半的追尾碰撞事故,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损失。

盲点信息系统盲点信息系统

盲点信息系统(BLIS)是沃尔沃汽车公司首创的安全科技,它利用两组装在后视镜下方的摄像头,不断地监测车两侧后方视野盲区内是否有车辆出现。与普通技术不同的是,该系统采用了红外线影像探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当有车辆行驶入监视区内时,车内两侧A柱上的警示灯会立即亮起,及时提醒驾驶者注意,采取规避措施,避免因视觉盲点而引发意外。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收购情况分析 1.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原因 1)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提升为主的战略转型 吉利汽车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方针:不打价格战,但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之前的成本 优势逐步转变为技以技术优势与用户覆盖率的服务定位。 由于吉利汽车属于国产民营汽车品牌,长期以来,在汽车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深深的“草根”印象,虽 然这已经给吉利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 但是却极大程度的阻碍着吉利向中高端汽车市场渗透与 发展的步伐,品牌优势不能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对 吉利汽车来说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然而作为国际知名 品牌的沃尔沃汽车,他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财产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谁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谁 就将获得更多的关于生产、安全性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 先进技术。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不但填补了自己缺乏定级豪华品牌的空缺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整体形象,并且可以 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自主品牌价值,最终实现能够参与 国外竞争的高端民族品牌。同时,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 也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走出了自己转型的第一步。现在 再看吉利汽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骄

傲的成绩。 2)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 对于身为国内民营企业的吉利汽车而言,要想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欧美市场是一件分厂困难的事情。而国际并购,无疑是让吉利汽车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一条捷径。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无疑将成为中国吉利走向世界的桥梁,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也无疑将为国内民营企业走向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 3)学习国外先进的品牌营销管理 沃尔沃的品牌营销理念一直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档生活”密不可分,在锁定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安全和环境的同时又会给客户带来低调稳重的体验。吉利汽车通过对沃尔沃品牌营销战略的学习,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著名汽车品牌以及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 4)吉利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密不可分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震惊整个行业的“蛇吞象”式的海外并购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李书福个人的坚持、努力、决心以及对汽车的梦想成为了推动整个并购进程的重要支撑。 吉利02年起开始关注沃尔沃到08年底首次将花了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浅谈我国对外投资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浅谈我国对外投资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外著名汽车企业都选择出售旗下一部分知名品牌,来缓解其经济压力,同时,中国民营企业也想借收购国外的知名品牌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案例,结合对我国对外投资现状的分析,提出改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措施,降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吉利收购沃尔沃;对外投资;投资决策 一、吉利收购沃尔沃 1、吉利集团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4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集团在海外建有近200个销售服务网点,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3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00余人。 2、沃尔沃公司简介 沃尔沃汽车公司成立于1927年,总部设在瑞典的哥德堡,在全世界拥有超过24,000名员工。目前,全世界约有600万沃尔沃车主。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主要生产厂设在瑞典和比利时,并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拥有2,400多家展厅。 领先的安全性、高品质、时尚而豪华的设计、极致的驾驶体验、卓越的环保特性使得沃尔沃汽车在豪华车领域保持鲜明的品牌特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3、吉利收购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doc

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个超常规的决策? 2010年3月28日,中国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100%收购美国福特公司旗下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吉利将完整拥有沃尔沃轿车品牌,包括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的先进生产线,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人们普遍认为,沃尔沃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业国际收购中最特别的一个优质资源。 吉利从事轿车生产的历史不过13年。即使在中国市场,吉利品牌的认知度也并不高。这样的并购机会似乎很难想象,何况沃尔沃无论规模还是品牌都不是吉利可比的(两家企业2009年对比见下表)。 然而,在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看来,收购沃尔沃的决策虽然大胆,却是基于精密计算的。首先,沃尔沃拥有完整的中高端车型及技术体系,这正是低端形像的吉利所缺乏并急需的。吉利还可以"借此获得一个更大和更平衡的市场份额和业务结构",有效地抵御未来汽车产业全球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李书福的团队一直在密切关注汽车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收购机会,同时争取国际

金融市场和本国政府的支持。这一次,他抓住了大型国有企业的迟疑(受制于同国外汽车厂商的合资合作,加上以往失败的教训,如2005年上汽以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后的不成功)和金融危机带来的收购机遇。在上述判断的背后则是强大的支持团队,包括长期合作的全球并购顾问洛希尔公司、律师事务所富尔德、会计师事务所德勤、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李书福说,我们从2002年就开始研究沃尔沃。现在全球有品牌又有技术的,除了奔驰、宝马和奥迪,就剩下沃尔沃可以收购了。 吉利的国际并购始于2006年,对象是欧洲小型汽车生产商英国锰铜控股公司。吉利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和学习了猛铜控股的管理体系——从财务结构、薪酬制度到工厂管理体系和供应商管理,还向英国工厂派出一批人力资源、财务、技术、工厂管理等关键部门的管理人才去学习。 2009年初,吉利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获得国内目前最缺乏的、最核心的自动变速箱产能和技术。这次收购还显示了吉利作出复杂收购决策的能力。2009年春节后DSI宣布破产,得到消息后吉利进行了初步评估,包括李书福在内的高层全部前往当地亲自调查,通过香港公司融资外汇进行收购投标,5月完成并购,9月即实现赢利。吉利集团的香港上市背景令其拥有国际化融资平台而不必受限于国内外汇政策,这在国际并购中是一大优势。 吉利入主DSI后,并不直接介入日常运营管理,而是通过董事会为管理层下达公司发展方向以及业务考核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预算和绩效考核机制。这种管理

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背景 1.吉利控股: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从生产电冰箱零件起步,发展到生产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7万多人,连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 2.福特沃尔沃:沃尔沃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商业运输及建筑设备制造商,主要提供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驱动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元器件;以及金融和售后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二.并购原因 1.大企业创新理论(最为重要的原因):吉利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始终无法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走出国门的技术资本,于是便关注了国外沃尔沃,希望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了解沃尔沃的知识产权,从而获取操控的核心技术和中高端车型的技术体系能力。 2.全球经济一体化:由于国内市场的领先地方使得吉利的目光放到了国外的市场,同时中国汽车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他们想通过收购国外汽车品牌,来获得研发到制造再到国际市场渠道等价值链,以此来打开吉利在国外的市场。而收购之前的沃尔沃在2007年曾实现45.83万辆的全球销量纪录,并且有着2000多个全球经销商、供应商体系在国际渠道方面绝对是吉利所需要的。 3.国际品牌效应:收购沃尔沃有利于提升吉利的国际品牌地位,利用沃尔沃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 4.福特汽车亏损: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侵袭,福特的汽车销量下降了21.8%,

沃尔沃产业布局

沃尔沃产业布局 2013年8月23日,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国产化工业布局正式获得中国政府批准。这一布局包括在大庆建立整车制造基地,张家口建立发动机制造基地,上海建立中国研发基地,以及在成都建立整车制造基地。 整体工业布局获批是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发展的里程碑,沃尔沃汽车中国成长战略也将进一步提速。沃尔沃汽车在华整体工业布局辐射大庆,张家口,上海和成都四大国家重点经济区域,涵盖整车制造、动力总成生产和设计研发机构等汽车产业核心领域。 目前,成都整车工厂已投产,其生产的沃尔沃S60L已于2013年底正式上市;张家口工厂已于2013年秋季投入运行,为成都和大庆工厂配套提供发动机;大庆工厂已在2014年建成投产。三家中国工厂都将严格遵循沃尔沃汽车的全球采购、全球质量控制、研发体系和管理标准,生产与欧洲工厂同等质量的优质产品。 2013年8月28日,沃尔沃成都工厂生产线正式启动,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沃尔沃汽车中国成长计划和全球复兴战略展开了全新篇章,进入到全面角逐豪华车市场的第二战略阶段。成都工厂位于成都市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年生产能力为10万辆,拥有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及质检中心、物流和独立试车跑道等附属设施。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沃尔沃S60L长轴距版作为首款国产车型已于2013年底批量投产。 1

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是世界一流的生产制造基地,位于大庆市高新区,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拥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质检中心、独立试车跑道、独特外部环境试验舱等相关附属设施,一期规划年生产能力为8万辆,视未来市场需求,二期年生产能力为20万辆。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大庆将形成一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汽车产业,从而开启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全新发展阶段。 沃尔沃汽车大庆基地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将严格遵照全球采购、全球同一质量标准、全球研发体系和管理标准,采用全球领先的车身结构、智能焊接系统、环保内饰材料、喷漆工艺、工厂设计等确保产品全球一致的一流品质,并严格保护工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工人健康。同时,大庆工厂将成为对公众和社区最环保的工厂之一,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标准。 沃尔沃大庆项目是沃尔沃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沃尔沃在华工业布局的正式落地和沃尔沃汽车中国成长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此正式宣告沃尔沃进入本土化生产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借助大庆生产基地,沃尔沃将与其它豪华品牌在东北地区形成健康竞争的环境,并推进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豪华汽车生产基地的地位。 2

吉利收购沃尔沃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 1、 案例简介  2010年3月28日,历时一年的“热恋”,13岁的“年轻小伙”吉利正式迎娶86岁的“北欧贵妇”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的见证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 Booth在哥德堡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这是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也是中国车企第一次全资收购海外车企,还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首次收购高端品牌车企。吉利上演了一出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2、 吉利简介 1、 基本情况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 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4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熊猫、帝豪EC7、TX4以及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及中国龙等10余个系列,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快速丰富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产品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 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全球鹰、帝豪、上海英

诊断沃尔沃品牌定位

诊断沃尔沃品牌定位 ---------------------------------------------------------------------------------- 发布时间:2012-2-23 阅读次数:16 365招商网 产品以市场为核心,维着市场转。品牌表面看是以人为核心,围着人转。但更科学、 更准确的应该是,品牌是以人的大脑或人的心理和人的心理活动为核心,围着人的心 理和心理活动转。 因此说,品牌定位成功的关键是关键词的选择、推敲、提炼与搭配,而关键词的 选择、推敲、提炼与搭配的重点是要围绕人的心理和心理活动而定。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沃尔沃品牌“安全”定位案例,一开此就不意味着成功,沃 尔沃一路走来两易其手也证明沃尔沃的品牌定位于“安全”是存在问题的。至少存在 下面的问题。 安全的同义词是平稳,安全的近义词则近乎于平庸。女人对安全大多会有积极的 解读,而男人尤其是成功的男人很可能把一位视安全为第一的人解读为:安全等于畏 首畏尾、无所作为,甚至视其为贪生怕死的草包。总之不受尊重的。 人们在出门前,尤其是去会客前,往往都比较注意整理一下自己的行装与容貌。 会客时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社会心理学称此为印象管理。 人的印象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社会交际,主要目的是获得社会认同,避免负面评价。人的着装选择和那句好马配好鞍就是典型的外向印象管理。 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是一个成功的男人,都会避免在行为上被人评为畏首畏尾、无所作为,甚至贪生怕死的草包。这是人的内向印象管理。

当人要配备一辆车时,若配备了一辆以安全著称于天下的车时,他是否可能考虑 了与自我概念相关的印象管理。虽说安全是可贵的,但被人视为畏首畏尾、无所作为 的懦夫却是被人不齿的。何况任何车安全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过于强调安全,对一款车来说如同对一个人一样,一个人若安全不离嘴,处处讲 安全,这不但意味着没有个性、缺少棱角、畏首畏尾外,更意味着缺少自信。 毫无疑问,沃尔沃的目标群体是成功的先生们。 一个成功的男人均具有冒险性、进攻性、挑战性及清高等人格所构成的自我概念,缺少由这几点构成自我概念的男人是不会成功的。 在社会上,人的自我概念在以自我的基础上,对所有于己相关的信息输入起着评价、甄别、解释、对照、把关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识别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伯恩斯对自我概念的作用研究后指出,自我概念最核心的心理作用 是个体自觉的“?3帜谠谝恢?**”。 人自觉保持的内在一致**是个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形****格品质的基础。因此在社会上,人常常依据印象管理和自我概念心理产生知觉选择和行为规范,当然也 包括他们的消费决策行为。 若谁在那些成功男人的面前过于强调安全,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他们一定会厌烦或 鄙视这样的人。这如同每当未成年的儿童出门时,奶奶、姥姥总要老生常谈叮嘱其注 意安全时,儿童产生的心理反应有些雷同与近似。儿童尚且如此,何况成功人士乎。 因此说,你对一个男人过于强调“安全”等于瞧不起他、不信任他、甚至不尊重他。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章并购双方情况简介 (1) 1.1 并购双方集团概述 (1) 1.2 并购双方企业文化 (1) 第二章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 (3) 2.1 吉利“蛇吞象”并购沃尔沃 (3) 2.2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资金来源 (4) 2.3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原因 (5) 第三章吉利并购沃尔沃后风险与整合措施 (6) 3.1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风险分析 (6) 3.1.1 运营风险 (6) 3.1.2 财务风险 (8) 3.2 吉利与沃尔沃文化整合中的主要问题 (9) 3.2.1 瑞典和中国的文化差异 (9) 3.2.2 吉利与沃尔沃双方的企业文化 (10) 3.3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整合措施 (10) 3.3.1 品牌及市场战略 (11) 3.3.2 技术整合战略 (12) 3.3.3 文化整合战略 (12) 第四章解决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对策 (14) 4.1 识别并购企业双方的文化冲突 (14) 4.2 实施有效的文化沟通途径 (14) 4.3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策略 (15) 4.4 形成统一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16) 4.5 对员工实行跨文化培训 (17)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8) 5.1 结论 (18) 5.2 建议 (20)

第一章并购双方情况简介 1.1 并购双方集团概述 1.1.1吉利集团概述 吉利集团全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曾经被评为我国汽车行业内的十强企业,同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该企业于1986年成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零部件方面获得辉煌的成就。吉利集团凭借自身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创新,并且连续进入全国500强企业的名单,被评为我国汽车行业五十年里发展快速和成长最好的企业。 1.1.2沃尔沃概述 沃尔沃,瑞典著名汽车品牌,曾译为富豪。该品牌的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沃尔沃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商业运输及建筑设备制造商,主要提供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驱动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元器件;以及金融和售后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1.2 并购双方企业文化 1.2.1 吉利的企业文化 吉利的愿景是“让世界充满吉利”。该愿景的含义就是希望吉利所产的汽车和它的先进技术能够走向国际,走遍全球,同时,也是把大吉大利的祝福送给每一个人。吉利的目标是造出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吉利很注重企业精神这一方面的培养。吉利不断的创造汽车行业内的奇迹正是因为吉利拥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吉利的企业精神包括团队精神、学习精神、实事求是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吉利精神,不仅是其目Hlf成就的关键,也是保障吉利走向持续经营的精神态度。吉利一直依靠着企业的“元动力”这一核心理念经营和壮大。这里所指的元动力便是企业员工的动力。企业的员工是否能够积极进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保持旺盛的态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下去。离开了员工的努力,企业便会黯然失色,也就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战斗力。吉利希望自己的品

沃尔沃发电机组.doc

沃尔沃发电机组 (吉林) 沃尔沃公司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有 120 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发动机制造 厂商之一,至今为止其引擎产量已达100 万台以上,并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轮船等 动力部分,它更是发电机组的理想动力。同时 VOLVO 公司是公界上唯一一家专注于直列四缸、六缸柴油机的生产商,它在此技术上傲视群雄。VOLVO 发电机系原装进口,产地证、合格证、商检证、报关证等一应俱全。本厂作为VOLVO 公司的 OEM 工作,已为中国国内用户提供了数百台高性能发电机组。沃尔沃发动机具有以下特点:高度的承受加载能力与快捷、可靠的冷启动性能低阻力增压器和反应迅速的喷油系统,使发动机在很短的恢复时间内有较高的承受负荷能力;加热器装在进气歧管,使得发动机在环境温度低时容易启动。 工作平稳,噪音低优化设计的减震机体,精确匹配的增压器,低速冷却风扇。废气排放少,运行费用低典型的排烟度小于 1 个 Bosch 单位;油耗低。外观小巧与其它产品比较,外形设计精致小巧。全球性的认可真正的国际适用部件和全球服务网络,瑞典沃尔沃公司在中国地区设有大型的维修与培训,零配件配送中心。 瑞典沃尔沃发动机采用全电子喷油控制技术,高性能指标、高可靠性。具有启动性能优良、 电压稳定、运行可靠、低排放、低噪音,维护方便等优点,有良好的经济性,良好的高原适 应能力。 机组输出功率 柴油机型号发电机型号外形尺寸 L×W×H(mm) 机组重型号(KW/KVA) 量 (kg) 68GF 68/85 TD520GE TFW 2-68-4 1948× 652× 952 1030 75GF 80/100 TAD520GE TFW 2-75-4 1950×739×1001 1069 100GF 104/139 TD532GE TFW 2-100-4 2117×678× 1052 1250 150GF 150/187.5 TAD732GE 2 2600×1000× 1410 1350 TFW -150-4 180GF 180/225 TAD733GE 2 2617×880×1395 1650 TFW -180-4 200GF 200/250 TAD734GE 2 2755×945×1395 1900 TFW -200-4 250GF 250/312.5 TAD941GE TFW 2-250-4 2960×1120×1591 2300 300GF 300/375 TAD1241GE TFW 2-300-4 3050×1120×1587 2450 350GF 350/437.5 TAD1242GE TFW 2-350-4 3050×1120×1587 2900 360GF 360/450 TAD1640GE 2 3500×1089× 1765 3000 TFW -360-4 400GF 400/500 TAD1641GE 2 3500×1089× 1765 3200 TFW -400-4 450GF 450/562.5 TAD1642GE 2 3500×1089× 1765 3600 TFW -450-4 500GF 500/625 TAD1643GE TFW 2-500-4 3680×1089× 1765 4200 550GF 550/750 TAD1643GE TFW 2-550-4 3800×1200× 1800 4400

透过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看投资银行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b14041471.html, 透过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看投资银行作用 作者:陈永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5期 摘要:2010年8月2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在伦敦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并宣布了董事会成员,至此,这起中国最大的海外整车资产收购案画上句号。收购过程中,吉利集团面临着同福特公司、两国政府的谈判问题、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以及并购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但在洛希尔公司、高盛集团两大国际投资银行的协助下,收购得以成功实现。本文围绕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及投资银行参与并购的过程展开,试图总结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与功能。 关键词:投资银行;吉利汽车;并购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23-01 一、吉利收购沃尔沃动因 (一)福特公司面临债务危机,出售沃尔沃是其发展战略一部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汽车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福特汽车公司作为世界汽龙头 企业同样未能幸免。福特当年业务债务达258亿美元,即使减债成功,仍然有100多亿美元的缺口。卖掉沃尔沃能迅速回笼资金,避免进一步陷入困局。这是福特汽车降低成本、减少债务、改善财务状况、重新实现盈利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这也暗合了福特品牌专一化路线:“一个福特,一个团队”。 (二)吉利集团发展遇瓶颈,收购沃尔沃是其长期战略一部分。 1、改变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吉利汽车集团自1986年成立以来,秉持着“汔车就是两个沙发加四个轮子”的造车理念,以其低廉价格打开了中国市场,同时也树立了低端廉价车的品牌形象,这对其高端豪华车市场的开拓无疑是一巨大阻碍。沃尔沃汽车以“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品牌著称,并以其质量和优异性能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其品牌形象将注入“安全车、高端车”等概念,促使其消费认可度会大幅提升。 2、提升整车制造技术,积累管理经验。吉利目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其整车制造技术还很薄弱,甚至还不能独立制造发动机;同时,吉利缺乏一套完备的国内外管理系统以支撑其长远发展。此次收购包括沃尔沃的全部技术资源,且保持与福特的同步发展,这对吉利培养人才和提升技术的意义重大。另外,沃尔沃作为福特旗下一个子公司,

沃尔沃柴油发电机组

400K W沃尔沃柴油发电机组 技术协议 甲方: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乙方:南阳新成高架设备有限公司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甲方)与南阳新成高架设备有限公司(乙方)关于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钻井一公司ZJ40DJ钻机上面的1000kW济柴发电机组和2×400kW沃尔沃柴油发电机组并机(带机房及并机柜),经过双方协商,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一、供电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系统的设计制造依据“安全、可靠、先进、方便、实用”的原则,其动力控制系统,交流输出特性,控制操作和各种保护功能等应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采用正确可靠的防潮、防水、防火措施,符合安全操作要求,接口满足系统要求;使用环境温度-40℃~+50℃。 2、模块化设计,满足快速、安全地搬迁、安装、拆卸要求,整机尺寸满足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的要求。具有使用、维护、检修方便等特点。 3、外观精美,实用性强,满足高寒、多雨、多风沙环境下作业要求。 4、系统设计、制造标准应符合下列标准: GB2820-90工频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 符合钻井行业HSE要求: 符合其它有关电气标准;ISO3046 ISO8528 GB3096 IEC34 ISO9001 ISO14000等。安全防护性能符合NAME1标准。 二、柴油发电机组的构成 1、主发电机组为1000kW济柴发发电机组、1栋机房、相关动力电缆及附件等全套动力系统。正常工作由主发电机组供电。 2、辅助发电机组为2×400kW两台(400kW/500kVA、400V、50Hz)瑞典沃尔沃(VOLVO)柴油发动机、英国斯坦福交流发电机(STAMFORD)及美国GAC电子调速系统和北京兰泊得机组并车控制系统配套而成的柴油发电机组, 1栋机房、相关动力电缆(房内连接电缆)及附件等全套动力系统。当主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由两台辅助发电机组供电。 主发电机控制在MCC房内控制,辅助发电机组在两房中间并机房内控制,主发电机不带油箱,辅助发电机带油箱,机房预留加油、回油口。 电机机房要求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方便吊装、托运;方便操作、检修,保证有良好的散热通风。机房内配备灭火器、防爆照明灯等设施,辅助发电

吉利并购沃尔沃_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从吉利并购沃尔沃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摘要]跨国并购是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必须要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并购,并日益成为其中活跃的主角。最近,中国民营轿车企业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企业今年的最大收购。本文将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分析开始,谈谈现阶段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所面临的问题及一些建议。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下面将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出发,分析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关键字:案例简析并购动因面临问题并购建议 一、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简析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作为一家中国民营轿车生产企业,吉利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成为中国民营轿车企业的“老大”,其在全球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轿车品牌均属于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吉利商标属于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吉利还建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和实验中心,走自己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吉利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拓,这次成功收购沃尔沃不仅再一次拓展了吉利的国际市场,而且获得了沃尔沃品牌和其核心技术,对于吉利今后的发展将产生中的影响 1.成功并购后可能面临的风险 企业并购成功不仅在于并购的谈判与签约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取决于签约后企业的有效整合。并购整合主要包括经营业务上的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与企业文化整合等方面。虽然我国海外并购的规模日益扩大,但迄今为止真正成功的案例却并不是很多见。据墨瑟管理咨询公司统计,有57%的企业并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吉利并购沃尔沃后也可能面临经营整合、文化整合和人力资源及技术整合等风险。

沃尔沃轿车被收购案例分析

沃尔沃轿车被收购案例分析 出售沃尔沃的原因 (1)战略性出售:发展福特品牌 出售沃尔沃是福特CEO艾伦穆拉里“一个福特”战略中的一部分。这一战略旨在减少集团内地域性品牌并改变福特全球市场的过于分割的状态,而加福特自身品牌的产品阵营。2008年,福特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捷豹、路虎打包出售给印度的塔塔集团,同年,福特将其持有的20%的马自达股份出售,持股降低至13.4%。福特先后出售了路虎、捷报、马自达(大部分股份)可见出售沃尔沃是迟早的事。 2)经济压力: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 2006年-2009年沃尔沃汽车销售状况

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自2005年至今更是连续5年亏损,每年的亏损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沃尔沃轿车出现巨额亏损。而十年后,福特汽车也出现巨额亏损,不得不卖掉除福特以外的非核心品牌。福特自己身处险境还拿着沃尔沃这个烫手的山芋,当然急于丢给别人。 综合以上两点可知:福特出售手下企业是必然的,而被出售的企业是沃尔沃主要因为它的亏损。 为什么是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 1吉利的尊重 吉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善于学习的企业文化、海外收购的成功经验、为沃尔沃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对沃尔沃内部,保留沃尔沃单独的运作体系,吉利不干涉沃尔沃的运营管理,高管团队给予保留,对工会承诺不转移工厂和不裁员,以及掌舵人李书福的个人魅力,也是福特选择吉利的重要原因。 2. 看中中国车市场 选择吉利其实是选择了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全球豪华车市场大幅萎缩。奔驰、宝马、奥迪等一线豪华品牌年销量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与此同时,中国豪华车市场却以超过40%的增速高速增长,其中,沃尔沃轿车2009年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80%以上。因此,对于沃尔沃轿车来说,若想尽快扭亏为盈,选择吉利这一中国买家,显然是个明智的抉择。 3.福特担心技术为竞争对手所用 福特和沃尔沃拥有大量共享技术和专利,由于担心技术为竞争对手所用,因此福特并不热衷于将沃尔沃出售给大型汽车集团,以免增强对手竞争实力。从而吉利得以凭借不对福特构成威胁的优势收购沃尔沃 被收购后的沃尔沃轿车业务的发展 1.互补市场, 形成了更强、更全面的销售整体。 沃尔沃公司一直坚持的销售理念就是造安全、环保、设计和 品质都一流的高端豪华车型,而吉利公司是以造低成本的中低档车而发家的,直到现在吉利一直坚持这样的传统。这样看两个公司的销售市场不单毫无重叠,反而互补,形成了更强、更全面的销售整体。 2.自被收购后,沃尔沃汽车销售扭亏为盈,业绩渐渐恢复 弗洛伯格表示,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沃尔沃公司就恢复了盈利,并在全年保持了复苏

并购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

高级财务管理会计与实务课程作业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吉利并购沃尔沃被称为“蛇吞象”行为,并购背后的艰难是巨大的,在世界各地的惊呼声中一路走来,吉利就像一个学步孩童,摇摇摆摆,每一步都存在变数,但作为中国并购难度最大的案例,吉利的成功却成为了既定的事实,下面将通过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来探究在跨国并购中究竟有哪些决定成败的因素。 一、案例背景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银行票据,余下资金也将在下半年陆续结清。随着吉利沃尔沃的资产交割的顺利完成,也意味着这场至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收购企业自身资源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个方面: (1)收购企业自身资源因素。 首先,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信息的把握是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吉利的掌门人李书福早在2002年就开始研究沃尔沃这个企业,并于2007年敏锐洞察到并购沃尔沃的可能性,开始和福特进行正式沟通,同时要求财务负责人张芃着手研究并购可能性与准备工作,李书福则亲自飞赴福特总部进行协商。虽被福特多次拒绝,但李书福

坚信福特是战略性出售。然而,海外并购不同于国内并购,是否能够获得熟悉国际并购的专业化人才至关重要,互动因素中,谈判团队是双方沟通的桥梁,高素质的谈判团队能更好地把握双方的优劣势、关键问题和谈判技巧,是成功达成交易并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的关键。而吉利在继续跟踪沃尔沃时聘请了庞大的外部专业收购团队来进行辅导与协助,如并购事务顾问洛希父子公司、法律事务顾问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财务事务顾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汽车公司整合咨询顾问罗兰贝格公司,以及全球知名的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等。在专业机构帮助下,并购活动所有的危机点都在吉利的掌控范围内。吉利凭借精心的准备和对并购的熟知程度打了一场有备之仗,最终击败众多竞争者并购成功。 其次,并购目标企业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是决定并购成功的基石。此次收购沃尔沃的资金,大约需要27亿美元:买价是18亿美元,以及后续运营的一部分流动资金。对于巨额的资金,吉利已经安排妥当,一半是在国内融得的,国内资金吉利占51%以上,其他来源于国内银行;另外一半是由国外融得的。吉利早在2008年初就开始将所有的利润存起来,为此次收购做资金准备。同时,吉利与众多国内地方政府谈判,通过未来沃尔沃国产项目以及沃尔沃研究所项目落地,以获得地方政府资金的支持。这一落地项目引起了众多地方政府的关注,先后有北京、天津、东莞、大庆、成都、杭州等地方政府与吉利集团洽谈。据悉,大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已经为沃尔沃项目投入30亿元人民币资金。在外部融资方面,早在2005年,吉利汽车在香港“借

VOLVO系列柴油发电机组

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 发电机组使用指导书发布日期:2009年月日实施日期:2009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业指导书由安全生产部提出 起草: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09年月日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09年月日 批准: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09年月日 1.目的 为确保发电机组的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发电机组完好备用,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对发电机组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及操作进行了规定。 2. 使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锡沙线天然气输气站场。 3.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 4.机组的使用 4.1使用前的检查 4.1.1将机组安置在平坦的屋内场地,屋内通风应保持良好,排风排气应保证

充足。

4.1.2保持机组整洁无污垢。 4.1.3检查机油的牌号是否与柴油机说明书规定的相同。检查机油油位,如不 足应加足,并按说明书规定周期更换机油。 4.1.4检查冷却液液位是否到位,如液位,应用与原来相同的冷却液加足。4.1.5检查机组的燃油系统是否漏油,燃油是否充足等。 4.1.6检查蓄电池是否充足,接线是否正确、牢固。 4.1.7检查仪表是否完好,电气接线是否牢固。主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4.1.8长期存放的机组,使用前应检查电气回路是否受潮。用500兆欧表测量 电气回路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兆欧,否则应采取烘干措施。 4.1.9检查金属接地点是否牢固。 4.2机组的启动和运行 4.2.1 机组的启动 一切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启动发电机。如果发电机组是安装或维修后第一次启动(燃油烧尽自动停车,再起动时同第一次起动),首先应用手油泵泵动数十次,把燃油系统中的空气排除干净。如必要应打开放气螺丝排除之。然后来到控制屏前,找到启动电锁,把电锁顺时针转动一挡,这时应能看到控制屏上充电故障灯、油压表照明灯、水温表照明灯已亮起,油压表应回零。水温表应指示当时水温,如果再把电锁顺时针转动一挡,这时起动机运转。只要发动机着火,即松开起动电锁,电锁将自行复位到原电源挡。每次起动时间不超过15秒,如在15秒内不能起动,需等1~2分钟后方能进行下次起动。如三次起动不成功,应检查原因,解决之后再可启动。 机组在冬天起动,可将电锁逆时针拧动一挡,对柴油机进行预热。预热1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材料

从而将沃尔沃在汽车安全环保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与吉利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刻理解有效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取得双赢。”近日,2010中国最佳联络中心颁奖典礼在厦门隆重举行,吉利汽车捧回了客户服务方面的两项大奖:一是2010最佳联络中心奖之最佳客户服务,二是2010最佳联络中心奖之最佳客户回访。吉利汽车是本行业中两家获奖企业之一,更是唯一获奖的自主品牌车企,这表明吉利的客户服务已经处于行业标杆. 这是在李书福与沃尔沃交割三个月、新董事会召开了两次会议之后,首次于公开场合表明自己与沃尔沃管理层之间存在的分歧。“沃尔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全球汽车品牌的佼佼者,之所以目前在高档车的市场占有率上被抛到了后面,公司管理层对不同市场的变化考虑较少,产品与市场脱节是一个重要原因。”李书福表示,中国市场就和欧洲市场有很大的不一样,奔驰就对中国市场理解得很透,因此沃尔沃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按照市场需求的不同,来做产品的细分。 他指出,比如说现在中国市场喜欢大车型,只要客户有钱买那么沃尔沃就应该造。但是沃尔沃管理层却坚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大车型不仅能耗大、占地面积大、材料消耗也大,不符合当前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低碳环保的方向。“无论如何,自己的核心理念还是要坚持的,对于我和沃尔沃之间的不一样的地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协调起来。”李书福这样表示。 对于吉利与沃尔沃未来的发展定位,李书福坦言,“沃尔沃是豪华品牌,吉利是大众化品牌,这两个品牌是搞不到一起来的,所以必须要分开。”他表示,在与福特汽车成功交割沃尔沃之后的基本发展战略是: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要进一步提高沃尔沃的工程技术和设计品质,进一步提升沃尔沃的全球竞争力,支持沃尔沃“双零双强”计划(即零伤亡零污染),同时还要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强劲的企业生命力,要把沃尔沃打造成一家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生命力的世界顶级豪华汽车企业。 “交割的完成只是开始,吉利接下来的任务是放虎归山,尽快恢复沃尔沃的往日雄风。”李书福表示。此前,沃尔沃董事会和管理层决定把中国建设成沃尔沃的第二本土市场,宣布了中国区管理层团队,并计划在成都、上海和大庆三地建厂,使得沃尔沃在中国的产能达到20万辆。但是,李书福昨日却表示谨慎,“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规划研究协调审批讨论环节,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间”。 李书福表示,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努力的方向,这些年来吉利把每年收入的8%-10%用于研发,以保证企业具有持续创新的“造血”能力,下面吉利还要大量培养汽车工程师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培养营销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而沃尔沃今后的战略是就地研发、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吉利非常希望帮助沃尔沃能够在中国落地建厂,生产沃尔沃轿车。但沃尔沃有其自身的商业计划,吉利不能擅自决定,需中国政府批准。因此,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规划、研究、协调、审批、讨论的过程。 此外,李书福坦言,在部分问题上,双方确实存在不一致认识。作为西方的企业,沃尔沃认为当前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就是要搞小型、节能、环保的车。而在他看来,沃尔沃在中国要造大一点的车,才符合中国的汽车市场。但吉利已经表态,要尊重沃尔沃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李书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基本是可以协调的

2020年(并购重组)吉利并购沃尔沃利弊以及经验建议

(并购重组)吉利并购沃尔沃利弊以及经验建议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利弊分析 (一)吉利并购沃尔沃会获得的收益 首先,从收购标的看,吉利将100%拥有沃尔沃轿车品牌,同时拥有沃尔沃轿车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这包含了沃尔沃轿车的所有资产及知识产权。而据中介机构评估,沃尔沃轿车目前的净资产超过15亿美元。其次,从财务数据上看,2009年,吉利总营业收入为42.89亿元,而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把总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豪华车巨头沃尔沃轿车收入囊中,吉利的“蛇吞象”之举,有利于迅速做大自身的产销规模。 第三,从品牌价值上看,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国际品牌榜显示,拥有百年历史、被誉为“最安全豪华轿车”的沃尔沃轿车,品牌价值高达20亿美元。将沃尔沃轿车收入囊中,利用其高端品牌形象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对于吉利而言是条捷径。 第四,从技术上看,虽然“嫁入”福特之后,沃尔沃轿车的部分产品平台和动力总成与福特共用,但是,沃尔沃轿车仍是一家具备造血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拥有40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与体系能力,拥有可满足欧6和欧7排放法规的车型和发动机等低碳发展能力。特别是沃尔沃轿车在汽车主动、被动安全领域的众多领先技术,以及研发、生产豪华车型的体系能力,更是吉利所缺乏并且孜孜以求的。 最后,从实力上看,并购沃尔沃使吉利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沃尔沃是世界公认的高档车,品质和安全性均有口皆碑,吉利的成功收购

说明,中国的汽车企业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走向世界。具备了与众多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品牌竞争的实力。同时在拥有了沃尔沃技术之后,吉利将更有优势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在吉利收购过程当中所给予的支持也充分说明,政府对自主品牌发展所寄予的殷切希望,以及对吉利品牌本身的认可,从侧面证明了吉利的雄厚实力。 (二)并购成功后要面临的问题及考验 第一,欧洲工会的挑战。就收购本身来说,吉利现在不仅面临收购资金的问题,还有可能面临收购过程中的程咬金。尽管吉利已经作为首选竞购方,但是仍然无法避免遭遇欧洲的企业,诸如菲亚特等的竞争。第二,人才和技术的流失。如何消化沃尔沃的人才和技术,这个是吉利蛇吞象最难吞掉的部分,对比国内其它行业,联想并购IBM、TCL 并购汤姆逊加上之前的波导并购萨基姆等诸多的海外并购案,无一例外的都遇到了人才大量流失,核心技术无法消化等等问题。 第三,高昂的品牌运营成本。因为吉利基本上只能按照沃尔沃目前的模式去运营,要进行改变调整很难,但如此以来,高昂的运营成本恐怕并不是吉利所能承受的起的,如何协调好沃尔沃现行的管理运营模式和吉利当下低成本的运营态势,显然也是需要大费周章的问题。第四,如何应对品牌、文化差异。在西方,企业文化差异在兼并之后往往成为发展的拦路石,再加上东西方文化差异,更给发展带来了众多不确定因素。事实还证明,一个中低端品牌收购一个高端品牌,还会面临两个品牌之间的协调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