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水B.液氧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

2.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3.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扁,分子变小了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很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很小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不变

6.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氧气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Fe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1 个氖原子Na A.-C.4个氢分子4H D.3+3

个硝酸根离子3NO 3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C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

( .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9.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属于同一种元素C.

D.属于同一种原子

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1.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

D.氧元素.氧离子B.氧原子 C .氧分子A ) ( 12.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8 值均为B.两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Cl .氯离子符号为C 1个电子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 13.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B C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③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不同元素的原子,在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总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电荷数中肯定不相同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②⑥

16.在某粒子失去电子后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

17.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

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达到8个

18.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均为金属元素B和Be、Li.第二周期的B.

和0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C.Mg2++3Na和Al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 .下列叙述++2

中正确的是( 19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2个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 x核外有20.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 ( 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 xA+-x-2 D.x2 B.A++2 C.A-x A.A-+

33分)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21.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

__________。(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

粒有__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2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4)氯元素:____。(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

个亚铁离子:______。(5)5个铝原子:____。(6)3由子是二个氧化硫分由.二氧化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23构成的,而二氧化硫是由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24.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_____。

(2)当x=12时,y=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电子,变成带____(填“正”或“负”)电荷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25.

(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的是____。

(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属于非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四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

(2)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______

23个钠原子的质量×10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y为_______。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碳氧钠

23 12 16 相对原子质量

23y 16 g 12 g 个原子的质量10×6.02.

三、实验探究题(共27分)

27.(9分)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下图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

(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_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结论现象实验内容、方法.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水,滴入水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 不变色使酚酞变色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酚酞不变色氨气______使酚酞变色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

溶液变成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蒸馏水中____色

答案:

一、

1---5 BDDDD 6---10 BDCCD 11---15 BDADB 16----20 BBDBC

二、

21. (1) ①②⑥(2) ①②④(3) ⑤(4) ③(5) ⑤(6) ⑥

(6) 3Fe (5) 5Al (3) H (4) Cl 22.(1) N (2) O

+2

23. 分子(或二氧化硫分子)

两个氧原子(或一个硫原子)

一个硫原子(或两个氧原子)

硫元素(或氧元素)

氧元素(或硫元素)

24. (1) 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

(2) 2

(3) 8

失去正Na

+(4)

25. (1) B、C C、D C

(2) A

个某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10 6.02×26. (1) Si (2) 2Mg 13 (3) +223

23g

三、

27. (1) 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

(2)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 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

烧杯中液体变红28. A.

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①第二种

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

水__不能20 mL用洁净的小烧杯取水,滴____(填“能”或“不能”,不变色下同) 使酚酞变色~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酚酞不变色氨气___不能___使酚酞变色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

瓶上方

溶液变成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蒸馏水中色___红_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济阳仁风镇是“中国西瓜之乡”,种植的西瓜,硒的含量高,色泽好,糖分高,口感好,被农业部认证为国家级“无 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A.原子B.单质C.分子D.元素 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 B.2H C.O2 D.Fe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H——3个氢元素B.O——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D.Mg+2——1个镁离子 4.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A.31 B.39 C.70 D.101 5.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 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7.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8.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9.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10.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如图,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C.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对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B.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B.KMnO4(高锰酸钾)和K2MnO4(锰酸钾)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D.和化学性质相同 13.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8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g C.硫元素和氧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D.由于硫、氧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所以二者不属于同一种元素14.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 15.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别叫K L M N O P Q 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1)1~20号元素,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其它层最多能排8个,不足的,是几个就排几个。各层电子数之和等于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4、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呈电中性的中子构成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原子结构模型图 2、不同原子,核电荷数不同、核内质子数不同。 3、构成原子有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钠原子核内11个质子,12个中子。 5、核外电子在核外分层运动,也叫分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将电子在核外排布形象地表示出来。 6、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12/112 原子的实际原子的实际质量 C (单位:1) 7、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8、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8分) 1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 不正确的是()。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 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热冰”是纯净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3. 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 导致核蒸汽泄漏。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食用受污染的食品,会使其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 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8 B .核外电子数为53 C.核电荷数为131 D. 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 g 4. 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氨气的水溶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如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T燥沾卸的大烧杯 起始时-段时间后 A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 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5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A ?质子和电子 B ?质子和中子 C ?分子和原子D.电子和中子 6. 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市售加碘盐包装袋上注明:每千克含碘20?50 mg,这 里标明的碘是指()。 A.碘单质 B .碘原子C.碘元素 D .碘离子 7. 关于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三者质量几乎相等 D.三者都是稳定结构 二、填空题(共72分)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下列物质:①水;② 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汞;⑤铁;⑥氯化钠。由分子构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 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 9.下图所示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颜色的小球分别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完成下列空白。 (1)A物质属于(填“混合物” “单质”“化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 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空白。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10.已知溴的元素符号为 (1)x的值为_________ C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增强水的导电性 D.+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 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O 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 4+5H 2O = CuSO 4·5H 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 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2H 2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H 2 +2O 氢气“早出晚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79343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满分50分) 一、填空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水空气 B.自来水氧气 C.矿泉水冰水混合体 D.高锰酸钾双氧水 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Y→XY →X+Y +MN→M+XN +MN→XN+MY 3.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三态(气、液、固)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变成运动状态 4.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5.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粒子间有间隔;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 ③④⑥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过氧化氢 D.液态空气 7.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A.观察水的颜色 B.闻水的气味 C.品尝水的味道 D.用肥皂水,易起泡的产软水,不易起泡的是硬水 8.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氦气 B.氢气和空气 C.氢气和氮气 D.氢气和二氧化碳 9.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氧气 C.氧分子 D.氧元素 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水、水蒸汽和冰都是由构成的,保持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12.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 要,另一方面要。 1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化合物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 是。 ①液态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红磷⑥盐酸⑦海水 ⑧冰水混合物⑨5%的过氧化氢⑩二氧化硫 1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注明反应类型: (1)电解水(反应类 型) (2)氢气与氧气点燃(反应类 型) 水和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填“>”“=”“<”)200ml,这说 明,生活中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例子有(举一 例)。 三、简答题 (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 16.(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水与蔗糖水有什么不同? 17.(3分)我们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么,分子有哪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习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基础知识回顾 1、构成物质的微粒:、、。 水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 . 3、物质的三态变化、体积变化体现了分子; 能闻到花香、物质的挥发、扩散现象体现了分子;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体现了分子。 4、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6、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是由构成 7、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又是由、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8、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等几类物质,用即可以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 9、在原子结构中= = 10、相对原子质量= + 11、右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第二层上 有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化学反 应中易电子。 12、叫离子,带正电的属于带负电的属于。 写出下列离子符号 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氢离子 氯离子硫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根离子 13、元素是具有相同(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的总称。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分别是、、、。 元素分为、、。 元素符号宏观表示微观表示 例如:(1)“H”宏观表示微观表示 (2)“Fe”宏观表示、微观表示 14、决定元素的种类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二、知识训练 1、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3、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分子和原子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分子和原子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100mL 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对应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解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也有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硅;故A错。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B 错。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C错。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要改变,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只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答案】D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解析】试题通过模拟图示较为直观、形象地将有关粒子的构成情况展示出来,使本来很抽象的微观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甲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甲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变化后,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成物的分子构成。 【答案】(1)单质(2)分解(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归纳: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增强水的导电性 D.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 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O 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 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培优训练题】 1.(全国复赛题)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下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热冰”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 3.(山西中考题改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 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粒 子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原 子”或“离子”),该反应的微观过 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创新题】 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相互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1)材料一说明。 (2)有人对道尔顿观点做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物质”应该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_知识点和经典练习_课题三_元素练习题

课题三、元素 元素与元素符号 (1)元素: 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性质:a. 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它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 分子或原子; b.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 ③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 ④含量:a. 在地壳中,氧元素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 b. 在空气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氧元素; c. 在生物体中,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元素和氢元素。 ⑤决定: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不同元素的区别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见表4-10-2);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见图4-10-1); (4)元素符号: ①写法: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 还必须附加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110号元素以后除外)。 ②意义: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组成元素 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 ”宏观意义表示氢元素,微观意义表示一个氢原子。 Cu 宏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 微观表示一个铜原子。 ③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例如“2H ”表示两个氢 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例如“H 2O ”中的数字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元素周期表 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寻求它们内在的规 律性,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的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 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在周期表中, 还用不同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出了区分。 ②每一横行(周期):周期表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说明: 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28)共8个小题共6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N-14 O-16 P-31 S-32 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 号 答 案 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3.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C.CO2 4.“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资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为() 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氯离子失去电子变氯原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种种种种 7.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9.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10.达菲(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C.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D.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3————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个水分子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姓名:班级: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元素 B 原子 C.分子 D.离子 2.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 O B Si C Al D Fe 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钠—NA B 镁—Ma C 氦—H D 氯—C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6.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 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粒子间有间隔;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⑥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过氧化氢 D.液态空气 8.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三态(气、液、固)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变成运动状态 9. 某原子中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A 40 B 27 C 26 D 28 10.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 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 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重氢原子核内有两个中子 C.重氢原子核内有两个质子 D.重氢原子与普通氢原子属于 不同的原子。 11. 某粒子的最外电子层为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一 定不属于下列粒子中的 () A稀有气体原子 B 金属原子 C 阴离子 D阳离子 12根据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物是混合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 数之比为2:3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翻... 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潜意识对其有感性的"亲切"熟知感。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翻阅。 (一) 1、物理性质:相同条件下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无色无味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O 2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点燃前必须验纯。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化学方程式:2H2 + O2 点燃立

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2)化学方程式:H2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3、氢能源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二) 1、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方程式: 2.注意事项:①用的是直流电,通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②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气体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③正极的气体检验方法是:;负极气体用点燃的方法,现象是。 3.电解水实验说明:①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由组成。 4. 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发出尖锐爆呜声,表示氢气不纯。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反应原理: 考点二:水资源 1.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煮沸、蒸馏、消毒(除消毒是化学变化其余都为物理变化) 吸附:常用明矾、活性炭等物质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也可消除异味。(明矾是利用溶于水后形成的胶状物把小颗粒吸附形成大的颗粒沉降下来;活性炭疏松多孔,把杂质异味颗粒吸附到自己体内)都是变化。 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的过程。 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操作为: 一贴, 二低, 三靠。 煮沸:将冷水烧开,能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消毒:利用化学反应杀死水中微生物 2.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试剂 鉴别方法: 硬水的软化的方法: 3.水资源保护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倾倒。爱护水资源的方法:一要节约用水,二要防止水体污染。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 2.化合物和单质的比较 定义实例

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测验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A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古诗蕴藏着分子的运动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 3、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单质 D.元素 4、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5、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D.有3个电子层 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7、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8、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A.F B.S2-C.D. 9、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0、“○”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A.B.C.D. 11、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氧分子的体积B.氧分子的间隔C.氧气的化学性质D.构成氧分子的原子

(完整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梳理] 考点1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 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 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非金属元素是 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 (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考点6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1~18号元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多少?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以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各部分的意义: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考点7 离子 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结论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概念的理解: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物质,单个分子无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④如果不是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这层含义上,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3、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4、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二、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5、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

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He 元素和Mg 元素比较特殊,除外) 2、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A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 为2个)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B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易失电子, 形成阳离子 C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3、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四、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 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注意: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1)、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五 元 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就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4、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O Si Al Fe Ca Na K Mg 。可谐音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①含量最多的气态非金属元素(O ) ②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 ) 质子数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