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nd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outcome1

hnd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outcome1

hnd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outcome1
hnd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outcome1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Oligopoly (1)

●Entry barriers (1)

●Non-price competition (1)

Explanation for Diagram in Oligopoly (2)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3)

●Lower prices (3)

●Low barriers to entry (3)

Explanation for Diagram in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3)

Roles of Profit in Market Economy (4)

●Demand for factor resources (4)

●Market Entry (5)

The other two alternatives to profit maximization (5)

●Satisficing behaviour (5)

●Sales revenue maximization (5)

Influences on a Firm in the Short Run (6)

References (7)

1.0Introduction

Marco and Micro economic knowledge we had learned in this period is mainly to discuss about some major market structures in the entire market now. And they are oligopoly, monopoly and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and so on. In this case, the Virgin Mobile had entered in mobile phone market in the UK, which is an oligopoly market. In this market, Orange, V odafone, BT Cellnet and One2One are the oligopolists.

2.0Oligopoly

When a market or industry is dominated by a small number of sellers, we usually believe an oligopoly appears. And there are two main features of oligopoly:

●Entry barriers: It’s a great block for the new company to be a long-run part

of an oligopoly market. Usually, many smaller firms operate on the periphery on such s market, which means these companies cannot reach the supernormal profits or affect much to market prices and output. Take Virgin Mobile (VM) as an example: Before VM engaged in the mobile phone market in the UK, there were some industrial giants conquered the market- Orange, V odafone, BT Cellnet and One2One, which account for a large market share.

Although VM is making profit, the money it earned is far less than any one of these oligopolist.

●Non-price competition:As a few company be dominant to an industrial,

pricing can be no longer an effective competitiveness for those oligopolistic firms. Compared with pricing, after-sales service, extension of new market and advertising seem to be more emphasized by them. In this case, the VM is better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in such ways -- improving the after-sales quality, expanding into new markets , building their own brand and so on.

3.0Explanation for Diagram in Oligopoly

In the oligopolistic market, the oligopolists may react diversely to the different price variation trend of their rivals. If one oligopolist raises the price and other companies will not follow it to maintain the market share, however, if the company reduce the price and other companies must follow, which is to keep more market shares. It can be seen in the kinked demand curve below.

Before the price is higher than P1, the product demand is elastic that means the price raises and the total revenue will reduce. But when the price is lower than P1, the product demand is inelastic -- the price reduces and the total revenue will also do. Thus, the company may able to reach a stable profit-maximizing equilibrium at the point G, so the companies in the oligopolistic market can not change the price optionally.

4.0Pure Competitive Market

In the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structure, the company can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perfectly. There are two common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be “competitive” are:

●Lower prices: Generally,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exists when

every participant is a "price taker"which means the suppliers will have not

able to raise price for facing elastic demand curves, and no participant

influences the price of the product it buys or sells. ( ) .

So simply raising price will make a loss of demand and total revenue. The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can reflect the customers’ attitude towards

some particular goods. The demand of substitute goods is holding pace

with the price when it has any change. Conversely, the demand of

complementary goods would decrease when the price increase. In this

condition, customers will always find the most proper goods for

themselves.

●Low barriers to entry: Compared with oligopoly, the new firms would

be easier to enter in the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And the entry of new

participants will probably provide competition and ensure price is kept

low in the long run.

5.0Explanation for Diagram in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each individual firm is considered as a price taker.

Customers may not prefer to buy a product with a higher price.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perfect knowledge) of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neither buyers nor sellers can gain an advantage and firm may sell their goods at the point where they have the maximized profit.

From the short run view of a firm in a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structure,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iagram is as follow:

The price in a pure competitive market structure is decided by demand and supply, which can be seen in panel on the right. When demand rises from D1 to D2, the equilibrium point goes from A to B and P2 is the established price. Because of the price which a firm use stays at P2, marginal revenue is equal to P2 at last a verage revenue is equal to P2 as well. When MC=MR, profit maximization is achi eved, so the point which firms will stop producing should be C which ordinate is P

2 and abscissa is Q2. According to the diagram above, when quantity is Q2, ATC i

s equal to P1. So P2 subtract P1 is average profit and then multiply by Q2 can obta in total profit.

6.0Roles of Profit in Market Economy

Demand for factor resources

Scarce factor resources to flow where the expected rate of return or profit is highest. In the mobile phone market, when Richard Branson started to get profit in 2002, VM has 1,445,492 customers, which means stronger demands, more labour and capital are committed. With more scarce factor resources, VM may able to earn more profit. However, in a recession, the output, incomes and

investment for VM must all fall, which may cause the profit loss. Thus the company should take action (for example cutting costs) to preserve its market position.

●Market Entry

If an individual company gets more profit than others, it must be a signal to other producers within a market that profitable entry may possible. After three-year efforts, Richard Branson made VM profiting. When it comes, many other firms would be attracted to enter the industry. Thus, the competition would be increased and new products, technologies would be also updated in a higher speed.

7.0The other two alternatives to profit maximization

●Satisficing behaviour

Satisficing behaviour can be the substitute to profit maximization behaviour. This behavioural method lays stress on how decisions are taken within the firm. When

a decision is making, satisficing explains that individuals and groups should

choose the first option that is good enough to address most needs rather all. Based on Herbert Simon’s work concerning behaviour --“people possess limited cognitive ability and can exercise only ‘bounded rationality’ when making decision in complex, uncertain situations”, satisficing behaviour encourages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o attain a more realistic goal.

If VM set a goal that expending their customers to 2 million in a year, finally it reaches million. Thus wise we can take the goal for a receivable.

●Sales revenue maximization

The goal of sales revenue maximization is to maximize the sales other than profits.

The managers decision price and strategy of products. In this pattern of management, business can grow or sustain market share, ensure survival, discourage competitors, achieve bonuses and build the prestige of the senior management.

For the VM, when it initially entered the mobile phone market, it is a great approach that selling their products as many as possible with the lowest profit to enlarge their market share.

8.0Influences on a Firm in the Short Run

From the diagram above, which can be seen are total cost (TC) is the sum of fixed (TFC) and variable costs (TFC).In the beginning, when nothing is being produced ,the fixed costs will be equal to the total cost. The TC and TVC increase concurrently with the quantity, but they are parallele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diagram is about the short run cost curves. One time the fixed cost is excessively

used, which will lead to the progressive decrease of marginal product, meanwhile the marginal product reduce will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marginal revenue. Leading the reducing of the ATC when MC

When AVC increasing higher than the fall in AFC one time the output increases , whi ch the marginal cost is rising will lead to the average total cost rising

9.0References

( ) .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

第五章成本论 一、选择题 1.下列正确的说法是(D ) A.所有的固定成本都是沉没成本; B.一些机会成本是沉没成本; C.可变成本也可能是沉没成本; D.所有的沉没成本都是固定成本。 2.不影响行动决策的成本是( C ) A.可变成本; B.隐含成本; C.沉没成本; D.显性成本。 3.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B )。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实际投入的成本。 4.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5.平均固定成本( D ) A.表示每增加一个工人的产出量; B.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C.随产出增加而不断增加; D.随产出增加而不断减小。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D )。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 7.边际成本是( B ) A.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B.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 C.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的产出量; D.不随产出量变化的成本。 8.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是(C ) A. TC/Q B. TP/L C. △TC/△Q D. △TP/△L 9.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C )。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 D.上述任意一种。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 11.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B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都有可能。 12.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都有可能。 13.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那么在产量增加后( B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微观经济学作业1~4 完整答案

微观经济学作业一(导论与市场运行)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3.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对于居民的研究,是以居民如何将有限收入用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实现效用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对厂商的研究是从厂商如何将有限资源用于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研究,来探索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达到最优化了。】 4.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B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5.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 ) A、研究方法的不同 B、研究对象的不同 C、研究范围的不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 6.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小汽车的需求将:( A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保持不变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互补品】 7.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C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替代品】 8.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9.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 A、是一回事 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10.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A ) A、收入减少而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与需求量的减少相同 11.需求曲线通常是一条:( A )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1)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大] [中] [小] 1.经济学中,“一方是无限的需要,一方是有限的商品”,这句话的含义是(D ). A.人类的本性是自由的,不愿与他人分享 B.政府应当对产出进行再分配 C.目前的生产方式是无效率的 D.不存在简单的办法以解决稀缺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D)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3.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中,(C)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A.需求 B.供给 C.价格 D.均衡价格 4.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是(B )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 B.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 C.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 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 5.从根本上讲,经济学与(C)有关 A. 货币 B. 公司赢利或亏损的决定 C. 稀缺资源的配置 D. 支票簿的平衡 6.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D) A. 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小 B. 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于一点 C. 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D.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7.如果某种商品如花生的存货过多,卖方会(C)。 A. 提高价格以弥补销售量的减低 B. 提高价格以提高对花生的需求量 C. 降低价格以吸引额外的买者进入市场 D. 降低价格以鼓励厂商间的竞争 8.若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C)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9.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商品的当前需求会(B) A. 减少 B. 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 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11. 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C)。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是 12. 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B) A.供给增加 B. 供给量增加 C. 供给减少 D. 供给量减少

中级微观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假设政府对一个每月收入400美元的贫困家庭进行补贴。有三种方案:第一,允许该家庭购买400美元的食品券,单位美元食品券的价格为;第二,政府直接发给该家庭200美元的食品券补贴;第三,政府直接发给该家庭200美元的货币补贴。画出三种方案下该家庭的预算线,解释该家庭的最优选择,并分析三种方案的优劣。 解: 如上图所示,横轴表示花费在食品上的货币数量,纵轴表示花费在其他商品上的货币量,初始预算线为CD。 第一种补贴方案下,该家庭可以用200美元购买400美元的食品券,因此预算线变为折线CE1B,最优选择为E1点,效用水平为U1; 第二种补贴方案下,政府直接发放给该家庭200美元食品券补贴,因此预算线变为CE2B,最优选择为E2点,效用水平为U2; 第三种补贴方案下,政府直接发放给该家庭200美元的货币补贴,因此预算线直接平移到AB,最优选择为E3点,效用水平为U3。 综上所述,因为U3>U2>U1,所以对于该家庭而言,第三种方案最好,第二种方案次之,第一种方案最差。 2、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对喝热茶无所谓; (2)消费者B喜欢1杯热茶和1杯咖啡一起喝; (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热茶和2杯咖啡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 喜欢喝咖啡,讨厌喝热茶。 解:(1) (2) (4) 3、写出下列情形的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并在给定价格(p1,p2 )和收入(m )的情形下求最优解。 (1)x1=一元纸币,x2=五元纸币。 (2)x1=一杯咖啡,x2=一勺糖, 消费者喜欢在每杯咖啡加两勺糖。 ()12121,min ,2u x x x x ??=????, 1122m x p p = +,21222m x p p =+ 解:(1)当p1/p2>时,x1=0, x2=m/p2; 当p1/p2=时, 当p1/p2<时,x1=m/p1, x2=0 (2) 解得:, 4、假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试问:给定商品1和商品2 的价格为和,如果该消费者的收入足够高,则收入的变化是否会导致该消费者对商品1的消费,并解释原因。 解:该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则有: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答案已修正均为正确答案)

一、 1、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包括 ①食宿费;②学费;③书费;④如果从事工作可能会得到的工资; 2、供给的变动引起: 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②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③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反方向变动; ④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3、商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 ①收入-消费曲线;②需求曲线; ③价格-消费曲线;④恩格尔曲线 4、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①替代效应的作用;②收入效应的作用;③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④以上都不正确。 5、若X和Y两产量的交叉弹性是-2,则X和Y是 ①替代品;②互补品;③正常品;④低劣品。 6、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说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 场均衡价格: ①等于10;②小于10;③大于10;④小于或等于10 7、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是() ①需求的变动;②收入的变动;③需求量的变动;④偏好的改变 8、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①低档商品;②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③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④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9、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①消费者收入;②消费者偏好; ③所购商品的价格;④商品效用商品的大小 10、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是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 商品和5单位Y商品,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果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 ①增购X和减少Y的数量;②增加Y和技术X的数量; ③同时减少X、Y的数量;④同时增加X、Y的数量 11、稀缺性意味着() ①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②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③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④消费者必须抑制他们的贪婪 12、互补品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①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②需求曲线左移 ③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④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13、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变动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变动成本: ①减少;②增加;③不变;④都有可能 14、如果一条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这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①大于1;②小于1;③等于1;④等于零; 15、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 VC,则厂商 ①亏损,立即停产;②亏损,但继续生产; ③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④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16、在自然垄断中,边际成本: ①等于价格②等于平均成本③小于平均成本④大于平均成本 17、若管理机构对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其经济利润消失, 价格要等于 ①边际收益;②边际成本; ③平均成本;④平均可变成本 18、当某种产品的生产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①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②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微观经济学复习习题选择题

微观经济学 一、选择题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 A.如何在股市上赚钱 B.证明市场可以配置资源 C.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 D.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2.一国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技术水平提高 D.产品供求平衡 3.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C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4.已知一条线性需求曲线,a点为AB A.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B.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C.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D. 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 5. 若无差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X时,他愿意 放弃( A )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1/2 B.2 C.1 D.1.5 6.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D )。 A. MUx/Px=MUy/ Py = MUz/ Pz=……=λ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MUn=λPn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7.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A )。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 9.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是( D )。 A.AC的最低点, B.等于MC, C.是AVC与AFC之和, D.以上都成立。 10.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B )。 A.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C.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D.原有厂商退出了该行业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 D )。 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https://www.doczj.com/doc/4b1282932.html,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D.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12.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d=2,P=20元,则MR为( B )。 A.30元, B.10元, C.60元, D.-10元。 13.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假定有:( D ) A.行业内寡头厂商们之间是有勾结的; B.行业内某个寡头厂商提价时,其他寡头厂商不会仿效;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发生于( B )。 A.18世纪70年代B.19世纪7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30年代 2.下列关于微观经济学描述错误的是( C ) A.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B.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 C.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收入理论 D.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3.下列哪项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 )。 A.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B.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C.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D.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 A )。 A.亚当·斯密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C.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阿尔弗雷德·马歇尔5.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B )A.亚当·斯密B.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C.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萨谬尔森 6.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这是指( D )。 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不会为自己作做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 D.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策 7.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下列哪一项顺序是正确的?(D )A.生理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安全需求 B.生理需求、尊重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 C.生理需求、爱的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 D.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 8.从能否满足需求的角度而言,物品可以分为( B )。 A.有用物品、经济物品、自由物品 B.有用物品、无用物品、有害物品 C.无用物品、经济物品、自由物品 D.经济物品、无用物品、有害物品 9.自由物品是(A )。 A.免费物品B.稀缺物品 C.无用物品D.经济物品 10.经济物品具有如下性质(C )。 A.有用B.稀缺 C.有用且稀缺D.有用但不稀缺 11.严格地说,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C )。 A.物品的稀缺性B.有用物品的稀缺性 C.经济物品的稀缺性D.以上都是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 3.稀缺存在于() A.当人们的消费量超过需求时 B.富有国家中 C.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 D.穷困的国家中 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以上任何一个答案都是对的 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D.价格理论 6.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 A.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B. 假设的某些条件往往不现实,因此有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C.理论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不应该有假设 D.假设往往是错误的,所以没有必要存在 7.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A.需求 B.供给 C.价格 D.均衡价格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判断题 1 ?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一定增加。()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 起供给的变化。() 3.在商品过剩的情况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情况 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4.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 幅度,均衡价格将下降。() 5.假定供给不变,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增加 ()

微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对象与方法 1、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配置的? 资源的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资源是稀缺的,微观经济学将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作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是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因为企业拥有的资金和个人拥有的货币收入都是有限的,企业和个人都存在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得最好、最有效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2、机会成本的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 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关系如何? 机会成本是指某资源用于某一用途之后,所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它用途中可能带来的最大效益。一般理解的成本,是指会计成本,是实际支出成本。机会成本是没有实际发生的。机会成本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问题,经济决策就是比较和考虑资源不同使用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率越高。 3、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 “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经济理性主义的假定是指在经济实证分析中,总是假定当事人具有非常明确的行为目标,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决策时,关于深思熟虑地进行权衡比较,找到最佳方案,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是符合经济理性主义原则的,比如企业、个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还是有非理性行为的,比如损人不利已的行为,比如仅追求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的行为。 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它反映了对人的某一方面特征的认识,是每个人对自己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各个人有价格水平高低的差别,不同人格的差别在于各人的需求层次,以及对于不同类型需求的追求程度。看重自我价值实现的个人比仅仅看重物质利益的个人在人格上更高。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也是一个实证性的判断。 4、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上的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立的经济变量不再改变其数值的状态。 第二章均衡价格 1.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 (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2.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3.讨论下列问题: (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1.6,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应该降低,你应当怎样回答?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习题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稀缺性 2、选择 3、机会成本 4、生产可能性边界 5、经济学 6、经济人 7、微观经济学 8、宏观经济学 9、静态分析10、比较分析11、实证分析12、规范分析 13、经济模型14、常量15、内生变量16、外生变量 17、流量18、存量19、均衡分析20、边际分析 21、比较静态分析22、动态分析23、案例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B.稀缺性 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 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 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 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 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知识点:“看不见的手” 6.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7.经济学被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 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D.以上所有的问题 知识点: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9.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有利 B.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不利 C.只有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 D.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 10.下列命题中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 )。 A.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 000美元 11.“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 A.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 12.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C)。 A.由于收入水平低,大部分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越来越多 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学习西方国家,不适于我国国情 1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包括价值判断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D.是否运用了归纳法 14.研究单个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B)。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1

第一章: 1、经济学研究的是B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在于A A、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 B、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 C、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 D、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涉猎广泛。 3、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所要研究的问题。B 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 4、经济学家所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D A、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作用; B、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时存在; C、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作出决策; D、政府和个人都要作出决策。 5、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B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B、作出选择; C、降低期望; D、以国家利益为重。 6、“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的前提A A、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 B、人是自私的; C、政府不总是补贴食品生产; D、不应该出现食品银行。 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B A、经济物品; B、资源的稀缺性; C、机会成本; 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8、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由于生产更多的去品和劳务消耗光。 9、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0、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 11、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12、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 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自给自足制度。 第二章(答案:4 2 2 3 1 4 D B D A A D C B A DAC ) 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1)土壤的肥沃程度;(2)技术水平; (3)棉花的种植面积;(4)棉花的价格;2、所谓低劣品、正常品之划分,是以——为基本判断标准的。 (1)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收入弹性 (3)需求交叉弹性(4)供给价格弹性 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1)增加30单位;(2)减少30单位; (3)增加130单位;(4)减少130单位; 4、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1)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2)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3)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5、如果咖啡价格上涨,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上升,这说明咖啡和茶叶的需求交叉弹性——。 (1)大于零(2)等于零 (3)小于零(4)无穷大 6、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价格下降将造成: (1)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A.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B.该产品是优质产品; C.该产品是供不应求; D.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8.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上升 A.小于5美元;B.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D.不可确定 9.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B、有单一弹性; C、弹性小;D、弹性很大; 10.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微观经济学作业习题答案

第一次作业(2010cdut) 1、 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 ?猪肉价格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 ? 答:粮食价格的提高将使猪肉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因为粮价提高将使猪的饲养成本上升,进而在任一价格水 平下生产者愿 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猪肉量随之减少。 猪肉价格提高将增加猪肉的销售量。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猪肉价格提高意味着增加猪肉这种商品的 供应量将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因此生产和销售者将提供更多的猪肉上市, 这表现为猪肉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但猪肉价格提高本身并不会对供给曲线的变动产生影响。 2、 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影响, 为什么 ? (1) 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⑵另 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⑶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⑷培 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 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2) 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 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 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3)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 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 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4)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 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第二次作业 1?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 8000元一台,但到2005年为4000元一台,然而销售量却增加 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可 见价格降低不一定使供给量下降 ?? 答案:①这句话不正确 ② 对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其供给量下降这条规律是无可疑义的 ..但是, 这且是一般情况,对于高科技产品,由于科技进步,生产计算机的投入品价格降低, 就是生产成本降低了, 将导致供 给曲线 向右移动,从而在更低的价格下,供给量更大 ?? ③ 用均衡价格观点分析: 当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如果市场价格保持不变(高于实际的均衡价格) ,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供给量 增加),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 个角度否定供给规律 2000年电脑的价格才 总结:经济学家所指的是供给规律,前提是商品的其他条件不变 ,而题干中商品的科技条件提高了 ,所以不能从这 2.某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 弧价格弹性。 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提价后乘客为 880万人次,与提价钱相比减少了 12%,求需求的 P 1 32 ,P 2 40 ,Q 2 880 Q 1 880 1000 Ep Q 2 Q ?( P 1 P 2)/ P ■ ( Q 1 Q 2 ) / ? ( P 1 P 2 ) ? ( 12) 2 2~ 0 . 57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总结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总结 导语: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总结,欢迎参考! 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从载体上看,西方经济学指大量的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在这些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中,根据所含的技术分析和经济理论成分的大小,包含了三种类别内容: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三种类别的技术分析的含量依次减少,经济理论的成分依次增加我们所涉及的系指第三种类别的西方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

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是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明,当社会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了社会利益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论证和注解.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边际效用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

《微观经济学》最后几章选择题及答案 不完全竞争 一.选择题 1.以下最不可能成为垄断者的是: A.一个小镇上唯一的一名医生 B.可口可乐公司 C.某地区的电力公司 D.某地区的自来水公司 2.无论一个竞争厂商还是一个垄断厂商,当其利润最大化时,总能满足的条件是: A.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B.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D.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3.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之间的重要相同点是: A.长期中,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产品的异质程度 C.长期平均成本上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相同的 D.以上都不对 4.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根据MR=MC生产,后者不是 B.前者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是一致的,而后者不是 C.前者拥有影响市场的能力,而后者没有 D.以上都对 5.何种情况下厂商会倾向于进入一个行业? A.该行业存在超额利润 B.规模经济不构成一个主要的进入壁垒 C.该行业的主要资源不被现存的厂商所控制 D.以上全对 6.与不实行价格差别的垄断厂商相比,实行价格差别的垄断厂商: A.产出更多,利润更高 B.产出更少,利润更高 C.产出更多,利润更少 D.产出更少,利润更少 7.完全垄断厂商: A.提高价格一定能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增加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8.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为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9.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中产生得边际收益时 B.平均成本下降时 C.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主观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 益时 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10.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A.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1.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必然有:

微观经济学在线作业

微观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5-03 13:26:09 一、单选题 1. (5分)正常商品的价格上升,则()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得分:5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 答案B 解析2. (5分)如果有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时,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 A. 为正数 ? B. 为负数 ? C. 等于1 ? D. 等于零

得分:5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 答案B 解析3. (5分)若某厂商收益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为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减少生产量 ? B. 增加产量 ? C. 停止生产 ? D. 提高产品价格 得分:5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 答案C 解析4. (5分)两种商品同处于一个相互竞争的市场中,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 A. 1 ? B. 负 ? C. 0 ? D. 正

得分:5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 答案B 解析5. (5分)某一时期电脑需求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可能是() ? A. 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强 ? B. 手提式电脑价格下降 ? C. 电脑价格下降 ? D. 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 得分:5 知识点:微观经济学 答案A 解析6. (5分)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观看足球赛的需求曲线移动?() ? A. 入场券价格的上升 ? B. 赛场增设了彩票 ? C. 晴朗的天气 ? D. 传媒的大力宣传 得分:5

微观经济学-第1章

第一章 1 在众多经济学理论的分支中最重要的有哪几种??A、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灾害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人文经济学?C、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我的答案:C 2 经济学最早的萌芽是源自哪里? ?A、中国的左传 ?B、古印度的梵经 ?C、古巴比伦的社会科学 ?D、古希腊的家政学 我的答案:D 3 在经济学分类中最基础的是哪种经济学?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灾害经济学 ?D、人文经济学 我的答案:B 4 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哪位科学家??A、保罗·萨缪尔森 ?B、爱因斯坦 ?C、奥巴马 ?D、罗杰斯特 我的答案:A 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分支:?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计量经济学 ?D、计算经济学 我的答案:D 6 下列经济学分支中最基础的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 ?C、计量经济学 ?D、计算经济学 我的答案:A 7 经济学最早源自于古希腊的: ?A、理财学 ?B、管理学 ?C、家政学 ?D、财富学 我的答案:C 8 经济学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 ?C、国民收人的决定 ?D、资源利用 我的答案:D 9 人类欲望的特点是() ?A、有限、单一 ?B、无限、单一 ?C、无限、多样 ?D、有限、多样 我的答案:C 10 经济学研究对象从经济学家()开始变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萨缪尔森 ?D、科斯 我的答案:B 11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罗宾斯和萨缪尔森对于经济学的定义是完全相反的。 我的答案:× 12 在经济学家看来人的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和多样性。 我的答案:√ 13 经济学作为一门广泛性学科,分类是很广泛的。

微观经济学题库选择题带答案

第一章导论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2.经济物品是指BC A.有用的物品 B.数量有限,要花费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 C.稀缺的物品 D.数量无限,不用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物品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C A.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 C.失业或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D.通货膨胀 4.生产可能曲线的基本原理是A A.假定所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B.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曲线向内移动 D.生产可能曲线上的每一点的产品组合,对该国来说,都是最佳的5.下列那一项最可能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B

A.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减少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失业 6.经济学中的基本选择包括的D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何时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7.对某个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下列哪一变量是外生变量C A.汽车的年产量 B.生产线的技术水平 C.消费者收入增加 D.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 8.下列哪一个变量属于存量(D) A.国民生产总值 B.年生产能力 C.居民收入 D.固定资产价值 9.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年 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1.微观经济学的的基本假设条件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 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 A.单个消费者 B.单个厂商 C.单个市场 D.价格理论 3.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BD A.面粉和大米 B.汽油和汽车 C.羊肉和牛肉 D.CD播放机和CD 4.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C A.需求减少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曲线左移 D.需求无法确定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B

微观经济学网络作业答案

某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缺乏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增加、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会使销售收益下降 凯恩斯的消费心理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 11 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涨,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减少加、不变 消费者消费了两单位某物品之后,得之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小 ,则厂商() 停产、亏损但继续生产、亏损,生产或不生产均可 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替代品 补品、正常品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的()。倍倍倍 生产的帕雷托最优的条件是()。MRSAXY=MRSBXY MRTSCLK=MRTSDLK MRSXY=MRTXY 。 、商品价格下降、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替代品互补品、正常品 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个人受益、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 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存在技术进步 不变、具有两种以上的可变要素的生产

。、通货膨胀 被充分利用、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时间长短、可否调整产量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哪种情况下,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AVC=MC P=MR P=AC 项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帕累托最优产量。、大于于、等于 ()。外部经济问题内部经济问题规模报酬问题 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需求下降、需求增加需求量下降 (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物品的生产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