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

最新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

最新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
最新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

摘要: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久浸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滋养,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能捕捉万物色彩丰富微妙的变化,由其色彩所反映出的真诚、物哀、幽玄等特色,贯穿他一生的创作,展现出日本文学的传统之美。

关键词:川端康成;小说;色彩;传统美

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川端康成笔下自然万物的色彩都细腻、优美,他的小说创作深深扎根于日本传统文学和美学的土壤之中。“一般认为,真诚、物哀和幽玄是贯穿日本文学传统的三大美学理念”[1]这三大美学理念影响着川端康成的创作。

一、“修辞立诚”?自然而然?人性之真

“真诚”即“修辞立诚”,是日本上古时代的美学理念,它是指在创作上通过艺术手法,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人性之真。

川端康成就是一个表现人性之真的作家,小说中处处流露着他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其对色彩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正是这种情感最直观的表达。在他的小说中,同一色彩往往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与感情基调。比如白色,有时代表女性的纯洁美好,如《伊豆的舞女》中舞女“洁白的裸体”,

带给“我”荡涤心灵的力量;有时营造一种死亡的气氛,如《参加葬礼的名人》中“我”对姐姐全部的印象便是那在空中飘动的白色的东西;有时充满神秘的幻想性,如微型小说《雪》就借助白色构建了一个梦幻王国。

白色在川端小说中丰富、深刻、立体的艺术效用与其古典文学素养与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川端对白色的审美认识体现着禅宗的影响,也与日本传统的茶道、花道所崇尚的素简之美相同,白色象征纯洁、清高。川端康成非常欣赏的俳人松尾芭蕉在游历那谷寺时写下:“比起石山石,秋风色更白”[2],把白色之美描摹到了极致。然而,川端康成的童年不断经历着亲人死别,他对夭折的姐姐芳子唯一的印象就是葬礼上素裹全身的白色丧服。因而,白色又让他联想到了死亡。

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忠于自己、忠于生活,他用色彩诠释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他对色彩的尊重和热爱恰恰显示了他为人的坦率与真诚,令人敬佩。

二、“感伤自然”?同形感应?爱怜之情

“物哀”是日本中古时期的美学观念,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同形感应中抒发纤细优美的哀怜之情。

自然万物都会触动川端敏感纤细的神经,他把一切放在心中细细咀嚼、品味其情致。《古都》中,川端康成把千重子与植物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小说伊始,老枫树上的紫花地

丁让她不禁思考上下两株会不会相识、相认,于是联想到自己和失散多年的孪生姐妹,忧伤萦绕心头。紫花地丁象征着苗子和千重子坎坷的命运,预示着她们相聚只是昙花一现。随着“紫花地丁”这一意象反复出现,小说被紫色层层包裹,淡淡的哀愁也逐渐弥漫。这种莫名的哀思也是一种贵族情调,川端康成有着非常准确的色彩捕捉能力,他让千重子身穿紫色的和服,尽显高贵优雅,也烘托出她优裕的家世和良好的修养。

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通过紫藤花阐述了自己的紫色情结,他认为紫藤花极具日本情调、品味奇高,体现了平安王朝的灿烂文化,奠定了日本古典美的基石。被川端康成视为日本最优秀的作品――《源氏物语》,集中诠释了“物哀”这一美学理念。作者紫式部运用了大量的紫色意象,如贵族在重要场合所穿的服饰的颜色,源氏用的紫色的藤壶等等,字里行间充满了幽怨、清雅而纤细的情调,平淡的意味中满溢着朴素的审美情趣,奠定了日本传统审美风格的基础。川端把物哀视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同美是相通的。

三、“余情面影”?幽雅朦胧?深远空灵

“幽玄”是日本中世纪的美学特点,指内容的蕴藉性、意义的不确定性、有与无、虚与实对立统一。读者在阅读川端作品时,会有种将完未完、似了非了的感觉。由此折射出川端文学的一个特点,也是日本民族的一个典型特征――暧

昧。[3]

川端康成常常对事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赋予其深奥莫测的象征意义,使之具有朦胧感。如其精微的色光影艺术,将色彩附着于光影,营造出一种模糊朦胧的意境。《名人》中川端描写名人的遗容时,通过侧面的光照射到名人脸上形成黑白分明的阴影:右脸颊黑色的大痣、唇髭里夹杂的白胡子、额头与暴出的血管的灰暗阴影……这一系列黑、白、灰的组合,极为简单的勾勒,便让人体会到名人浓重的压抑和深沉的寂寞。

平安时代的经典和歌集《古今集》所表现出的美的意识和川端的艺术表现有极大的相通之处。日本文化学者梅原猛总结《古今集》的美学特征时指出:“这种美学不是和事物的直接接触,而是设置一个‘无’的桥梁,通过它去看事物。这个中介物也不是什么坚实的事物,它柔和地包围着事物,同时又像多少能显露出形状的面纱一样。”[4]川端康成小说中的光、影、玻璃就是“中介物”,色彩穿透过“中介物”失去其本色,多了一分深远朦胧。

四、结论

从日本传统文学到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我们见证了历代日本文人对于美的深刻体会和不懈追求,那是真诚,是物哀,是幽玄,是千年之美的传承与发扬。川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其小说中探索色彩世界,体现了他对古典的尊

重与回归。

参考文献:

[1] 王琢.川端康成在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J].海南

大学学报,2000(3).

[2]松尾芭蕉等著.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1.

[3]周阅.人与自然的交融――[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24.

[4] 梅原猛.美与宗教的发现[M].集英社,1982:147-148.

第一章总体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外饰主要由石材干挂幕墙形成。从外观上看,该大厦设计新颖、造型独特、富有层次感。幕墙加上浮雕的烘托,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设计独具匠心的风格。作为大楼至关重要的外墙装饰,对该楼的整体效果和外观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公司愿意为此奉献全部的智慧和劳动,使之成为玉门市的优质高标准的城市景观工程。

二、工程要求

1、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强制性要求。

2、工期要求:自工程开工之日起100天。

三、结构特性

1、结构特点

依据相关规程、规定对建筑幕墙承载力与变形的要求,严格保证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保证在各种荷载情况下,均不存在结构损坏变形。

2、防腐性

钢连接件与埋件的焊接处刷两道环氧富锌防锈漆作为防腐处理,和幕墙固定的紧固件均采用镀锌钢角码和穿心螺栓,其它部位均采用螺丝或轻质铝附件,不同金属材料的接触处采用高强度橡胶垫片隔离,以防电位差腐蚀。

3、幕墙的防静电防腐蚀性能

为避免因异种金属间的电位差而产生电化腐蚀,附件除使用不锈钢外,均经镀锌处理,并且在连接处加放胶塑垫片以隔断不同金属材料。

4、幕墙的防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