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表.doc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表.doc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表.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表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

《高大支模架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 一、专家意见:补充完善审批流程、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等内容; 意见答复: (一)、完善编制流程: 审批流程已完善; (二)、完善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7、《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0、《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2003]82号); 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1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16)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1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三)、完善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亳州浩源花茶有限公司仓库工程,建筑总高度为8.30m,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防火等级为地上二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主体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框架柱、独立基础为C30,框架梁、板自-3.2米~屋面为C25,过梁、圈梁、构造柱为C20。 本工程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填充墙外墙及潮湿环境采用MU10-200/300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7.5混合砂浆,内隔墙采用MU3.5-200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

专家论证回复

《四川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及艺术教育中心项目人工挖孔桩施 工专项方案》专家咨询意见回复 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及相关单位领导,对我司编制的人工挖孔桩方案提出宝贵意见,现将专家意见回复如下: 1、补充完善工程概况,明确各类幕墙板块最大尺寸,及最大重 量,并按最大荷载验算;明确吊篮安拆单位。 回复:方案中工程概况已完善; 幕墙板块根据设计要求,已按最大尺寸验算; 吊篮安拆单位为:深圳市穗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复核优化吊篮布置平面图,避免出现空档部位。 回复: 吊篮平面布置图已重新优化,不存在空档部位。 3、补充完善吊篮进场验收及过程中检查要求。 回复:吊篮进场时,幕墙单位派专人对吊篮进行进场验收,对于吊篮达到报废标准的部件不允许进场,对于无产品合格证的部件及无检测报告的安全锁不允许进场。 4、对照幕墙设计,结合吊篮验算,明确在吊篮上一次能承载板 块的数量,做好限载措施。 回复:根据幕墙设计图纸,石材板块按照最大尺寸计算,并已对吊篮每次允许装载石材板块数量注明上限,严禁超载。 5、补充完善生命绳的平面布置图及固定方式,确保安全可靠。 回复:在吊篮平面布置图中已将生命绳布置图加入其中; 对于屋面有梁结构的可将生命绳系于梁上,如下图:

在生命绳无处固定的位置,采用以下方式固定: 6、补充临时用电计算,补充防火防雷措施。 回复:总包提供一级电源线为35平方的铝导线,当铝导线横面积S≥35平方,小于70平方时,每平方毫米约为3A 。则I最 大=105A。每台吊篮额定功率为3KW,则I每台≈8A。 此工程吊篮同时使用率不能超过40%,由吊篮安装布置图 可知,一栋最多24台,则同时使用不能超过9台,I总=9 ×8A=72A。 I总<I最大,符合要求。

(完整版)SCI审稿意见回复模板

List of Responses Dear Editors and Reviewe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the reviewers’ comments concern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 (ID: 文章稿号). Those comments are all valuable and very helpful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our pap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es. We have studied comments carefully and have made correction which we hope meet with approval. Revised portion are marked in r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corrections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s flowing: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1.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2.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 逐条意见回答,切忌一定不能有遗漏 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下列几个礼貌术语可适当用用: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negligence of ……...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incorrect writing ……... It is really true as Reviewer suggested that…… We have made cor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We have re-written this part according to the Reviewer’s suggestion As Reviewer suggested that…… Considering the Reviewer’s suggestion, we have …… 最后特意感谢一下这个审稿人的意见: Special thanks to you for your good comments. Reviewer #2: 同上述 Reviewer #3: ×××××× Other changes: 1. Line 60-61, the statements of “……” were corrected as “…………” 2. Line 107, “……” was added 3. Line 129, “……” was deleted ×××××× We tried our best to improve the manuscript and made some changes in the manuscript. These changes will not influence the content and framework of the paper. And here we did not list the changes but marked in red in revised paper. We appreciate for Editors/Reviewers’ warm work earnestly, and hope that the correction will meet with approval. Once agai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综合意见表

综合楼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 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综合意见表 工程名称综合楼施工单位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市场建设营运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综合楼工程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于2010年03月26日组织了以王健凡为组长,为组员的专家组进行论证,经专家组讨论分析,一致认为该方案内容基本完善、可行,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安全施工条件基本符合现场实际,建议根据以下意见进行补充完善: 1.周边条件描述应补充完整,支护设计要求应列入。 2.编制依据应补充全面,有关国家、省的文件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应列入。 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和工艺参数应结合设计要求编写。 4.施工计划应明确具体起始时间。补充脚手架搭设及人行上下便梯便道的搭设内容。 5.工艺流程应结合土方开挖和支护施工共同编制,对各工序间交接应有明确要求。 6.应将监测、监控部分方案作为本方案附件或补充。 7.截、排水措施应综合描述,明确排水口位置。 8.应补基坑支护施工平面图、土方开挖平面图。细化安全施工管理方面的内容。 9.补充施工文本目录。 10.应急预案应补充边坡塌方事件。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联系电话 专家签名1 2 3 4 5

设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表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专家单位设计/施工单位 专家名称职称专业联系电话 专家签名年月日

公交首末站工程 设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议签到表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 年月日

公交首末站工程 设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 经专家组共同商议,一致推荐同志为该项目专家组组长。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联系电话专 家 签 名 年月日

(完整word版)回复审稿人意见模板

如何回复SCI投稿审稿人意见(精典语句整理) 如何回复SCI投稿审稿人意见 1.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 2.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 3.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 4.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以下是本人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一例,仅供参考。 续两点经验: 1. 最重要的是逐条回答,即使你答不了,也要老实交代;不要太狡猾,以至于耽误事; 2. 绝大部分实验是不要真追加的,除非你受到启发,而想改投另外高档杂志----因为你既然已经写成文章,从逻辑上肯定是一个完整的“story” 了。 以上指国际杂志修稿。国内杂志太多,以至于稿源吃紧,基本没有退稿,所以你怎么修都是接受。 我的文章水平都不高,主要是没有明显的创新性,也很苦恼。但是除了开始几篇投在国内杂志外,其他都在国际杂志(也都是SCI)发表。以我了解的情况,我单位其他同志给国内杂志投稿,退稿的极少,只有一次被《某某科学进展》拒绝。究其原因,除了我上面说的,另外可能是我单位写稿子还是比较严肃,导师把关也比较严的缘故。 自我感觉总结(不一定对): 1)国内杂志审稿极慢(少数除外),但现在也有加快趋势; 2)国内杂志编辑人员认真负责的人不多,稿子寄去后,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多没有任何消息; 3)国内杂志要求修改的稿子,如果你自己不修,他最后也给你发; 4)国外杂志要求补充实验的,我均以解释而过关,原因见少帖)。还因为:很少杂志编辑把你的修改稿再寄给当初审稿人的,除非审稿人特别请求。编辑不一定懂你的东西,他只是看到你认真修改,回答疑问了,也就接受了(当然高档杂志可能不是这样,我的经验只限定一般杂志(影响因子1-5)。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常用的回复格式: Dear reviewer: I am very grateful to your comments for the manuscript. According with your advice, we amended the relevant part in manuscript. Some of your questions were answered below. 1)

专家论证意见

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 模板项目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 为加强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模板项目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保障施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项目部向公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小组提交了《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模板项目施工方案》,并要求公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小组组织有关专家给予论证。 公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小组收到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项目部提交的《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模板项目施工方案》后,于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及时地组织有关专家对《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模板项目施工方案》进行了论证。论证会由公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小组组长吴松南主持,并邀汪又华、吴春生、顾胜利、孙朝柱、黎金龙等五位高级工程师参加。论证会上,专家们对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项目部编制的《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模板项目施工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达成了一下共识: 一、方案编制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

二、同意项目部编制的《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模板项目施工方案》中的支模钢管架设计做法及模板的施工方法。 三、满堂架支模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四、钢管满堂架安装搭设完毕后,必须仔细检查各扣件固定是否紧固、有无松动现象,防止施工作业时支架不牢固而发生安全事故。 五、同意按项目部编制的《休宁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模板项目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论证人: 黄山市方圆建工有限公司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小组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单.doc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单 编号: 工程名称苏州德威国际学校(一期)工程日期2012 年 8 月 12 日 建设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有 工程编号 限公司 原审查意见回复意见 论证意见:回复: 1、支撑所使用的模板方木、钢管扣件、可调顶托1、支撑所使用的模板方木、钢管扣件、可调顶托等材等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JGJ130-2011 》、料的规格和质量符合《 JGJ130-2011 》、《 JGJ162-2008 》、《 JGJ162-2008 》、规范及苏州建设局 2006 第 24 规范及苏州建设局2006 第 24 号文件并进行随机检测,号文件并进行随机检测,现场实际使用钢管壁厚现场实际使用钢管壁厚不小于计算壁厚,与壁厚与计 不得小于计算壁厚。算稿相符。 2、支撑体系的构造措施应结合规范2、支撑体系的构造措施应结合规范《JGJ162-2008 》《 JGJ162-2008 》 6.1.9 、条文执行,可调顶托的 6.1.9 、条文执行,可调顶托的外伸长度按规范要求设 外伸长度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杆在顶层步距置,水平杆在顶层步距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加密,水平 根据规范要求必须加密。杆间距为 750,并对方案进行更改。 3、建议500× 1500mm梁采用四立杆支撑纵横向3、在方案设计中已对500× 1500mm梁采用四立杆支间距取( 300+400+300)× 600mm;400× 1500mm(400 撑纵横向间距取(300+400+300 )× 600mm; 400 ××1000mm)梁取( 300+300+300)× 600mm; 350× 1500mm(400× 1000mm)梁取( 300+300+300)× 600mm;850mm 以下截面梁取三立杆支撑(425+425)×350× 850mm以下截面梁取三立杆支撑(425+425)×600mm;并重新复核稳定,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时600mm 进行了更改;并对支撑系统重新进行验算,稳 的泵口混凝土在结构面的堆载高度,不得超过定性满足要求,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时的泵口混凝土 10cm。在结构面的堆载高度,不得超过10cm,并进行书面交4、补充支撑高支模区域的平、剖面示意图及共享底。 空间与相邻楼层的水平杆联接节点示意图,明确4、已补充支撑高支模区域的平、剖面示意图及共享空和标注水平剪刀撑和垂直剪刀撑的设置和构造措间与相邻楼层的水平杆联接节点示意图,明确和标注 施,台阶式区域扫地杆设置应满足规范要求。水平剪刀撑和垂直剪刀撑的设置和构造措施,台阶式 5、支撑体系施工前必须认真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区域扫地杆按规范要求设置,详见附图。 底,交底应健全签字手续,模板铺设前必须对支5、支撑体系施工前认真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交底应撑系统按方案要求进行验收,支撑系施工完毕经健全签字手续,模板铺设前必须对支撑系统按方案要 三方验收合格后方能铺设底模板。求进行验收,支撑系施工完毕经三方验收合格后再铺 6、建议上层结构混凝土没有浇筑前下层模板支设底模板。 撑不得拆除,补充高空防坠落措施和立杆基底的6、上层结构混凝土没有浇筑前下层模板支撑不得拆 防滑移措施。除,已补充高空防坠落措施和立杆基底的防滑移措施 7、严格按方案要求,做好立杆基层的回填土质量详见附图 001。 和混凝土基层,计算书中个别参数取值有误应调7、严格按方案要求,做好立杆基层的回填土质量和混整。凝土基层,计算书中个别参数取值已调整,并重新进 行验算(见重新计算稿),稳定性满足要求。 专家组长: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尊敬的审查员: 您好!以下意见陈述是针对审查员xx年xx月xx日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所做出的。 申请人仔细研究了审查意见通知书与审查员提供的对比文件1-2,针对审查员所指出的缺陷,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附上修改的权利要求书替换页,并意见陈述如下: 一、修改说明: 1、增加了权1的技术特征,将….增加到权1中,修改依据来源于说明书和实施例x。说明书第xx段有相应的描述…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权利要求书和原说明书的范围,符合专利法33条和实施细则51条3款的有关规定。 二、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新颖性: 1、权利要求1的新颖性: 按照单独对比的原则,权利要求1公开了x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1中并没有披露此特征,二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按照单独对比的原则,权利要求1公开了x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并没有披露此特征,二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2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2、权利要求2-5的新颖性:

在独立权利要求1有新颖性的基础上,从属权利要求2-5也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三、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 1、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1)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技术领域相同、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且公开了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最多,因此对比文件1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对比文件1公开一种…..,权利要求1公开了xx技术特征,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如下: XXXX 因此,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3)对于此区别特征: 对比文件2中并没有公开这个区别特征,也没有任何暗示,(或者对比文件2虽然公开了这个特征,但是作用不同),此区别特征也不是公知常识。 本申请还取得有益效果,具体…. 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2或者两者的结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性进步,具有专利法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5的创造性: 在独立权利要求1有创造性的基础上,从属权利要求2-5也具有专利法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四、关于不清楚的问题: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已经克服了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指出的不清楚的问题。(针对具体不清楚的问题,需要再描述一下),符合专利法26条第4款的规定。 申请人相信,经过修改,已经完全克服了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及不清楚的问题,并克服了形式缺陷,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请审查员在修改文本的基础上授权本发明的专利权。 上述修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申请人愿意以最大的诚意积极配合审查员工作,以加快审查进程。最后,申请人和代理人对审查员认真细

专家论证签字表格.docx

一、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滨江新城住宅小区地点吉首市乾州新区滨江路建筑面积m 2结构层数 建设单位湖南湘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吉首市乾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类别: □深基坑;□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超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拆除;爆破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工程基本情况 ( 打印) : 超支模施工 二、参加专家论证会的有关人员(签名) 类型姓名单位(全称)职务职称手机组长 专家组成员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 人或技术负责人 监理单位项目 总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分管 安全的负责人 施工单位 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施工单位项目 技术负责人 专项方案 编制人员 项目专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组长) 危险性工程设计 单位项目负责人 其他有关人员 三、专家组审查综合意见及修改完善情况

专家组审查意见: 论证结论:□同意通过□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同意通过□不予通过,重新审查 专家签名:专家组组长 ( 签名 ) : 年月日就专家论证意见对专项方案的修改情况:(对专家提出的意见逐条回复) 施工总承包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签名): 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监理单位对修改情况的核验意见: 监理单位(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名): 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专家组组长对修改情况的复核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表

工程名称滨江新城住宅小区商铺 工程详细地址吉首市乾州新区滨江路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名称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施工单位吉首市乾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湘西联合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论证会召集单位 论证会单位论证会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专家组意见: 年月日备注:详细情况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报告 序号姓名职称专家 单位 签名 1 2 3 4 5 6 7 主管部门参加人员: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

《高大支模架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一、专家意见:补充完善审批流程、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等内容; 意见答复: (一)、完善编制流程: 审批流程已完善; (二)、完善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7、《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0、《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2003]82号); 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1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16)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1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三)、完善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亳州浩源花茶有限公司仓库工程,建筑总高度为,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防火等级为地上二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主体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框架柱、独立基础为C30,框架梁、板自米~屋面为C25,过梁、圈梁、构造柱为C20。 本工程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填充墙外墙及潮湿环境采用MU10-200/300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混合砂浆,内隔墙采用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浆为M5混合砂浆,与土壤接触的墙体用MU10-200/300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5水泥砂浆。 二、专家意见:建议对立杆基础硬化,补充地基承载力计算,明确先浇柱后浇梁板的施工工艺;柱模需设置抛撑;砼梁板浇筑,柱砼需达到强度要求 意见答复: 立杆基础采用C20砼进行硬化; 地基承载力计算见计算书十立柱地基基础验算; 先浇柱后浇梁板施工工艺见八.; 外围柱最外侧支撑设置抛撑,搭设要求砼内侧柱支撑; 砼梁板浇筑时,柱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 三、专家意见:进一步明确剪刀撑、纵横向联系撑,加强联系撑、扫天杆、顶托、连墙件的设置方式和位置;补充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补充平面图、立面图和相关节点详图;; 意见答复: 扫天杆、垂直水平剪刀撑、连墙件、纵横加强联系撑的位置见高大支模架模板支撑示意图。 安全防护措施:

专家论证意见

榆中新校区实验室建设专家论证意见汇总 1月30日,教务处聘请兰内六所高校的23位专家分文、理两组对我校一期入驻榆中校区的7个学院的实验室规划进行了论证,与会专家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现将专家意见汇总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与会专家针对各学院在实验室设置及设备采购清单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1.首先要有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的性质和方向,这是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根本。作为教学单位,首先要明确所办专业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是所办专业应定位在什么样的一个标准上,如果这一点不明确,那么做出的实验室规划肯定是杂乱无章,四不象,也就不可能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因此,实验室建设必须与专业定位相适应。 2.实验室建设要注重资源共享的原则,应把相近专业的实验室综合化,建成综合实验室。同时还要考虑使用效率的问题,对于发展很快的专业和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实验室,由于计算机更新很快,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 3、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轻重缓急。 4.实验室建设一定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否则新建的实验室2-3年后就会落伍。

5.实验室建设要考虑怎样科学、合理地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建之中。实验室建设要向全面、综合、超前的方向发展。 二、专家对各学院实验室规划的意见 (一)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通过相关材料,专家认为教育技术学院实验室规划从学科建设来看,把各实验环节都想到了,比较详尽,同时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1.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 (1)实验室设置项目有些碎、杂。专家建议设立一个原理的和一个嵌入式的实验室就可以将学院报的6个项目都包括进去。 (2)要考虑使用效率的问题。专家认为,涉及到的实验室,大部分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而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因此要充分利用,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3)要考虑资源共享的问题,要面向全校,将学校相近专业的教学一并考虑进去。 (4)优先建立教学软件制作实验室。音频制作、视频制作可以合并在一起,而且系统最好用网络的,因为单机一是价格高,二是资源不能共享。 (5)摄影教学目前主要侧重的是数码摄影。如果要用传统的光学摄影,就还要考虑摄影棚、后期制作的暗房等设施,而且即使配备10台,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尊敬的审查员: 针对专利局于年月日就题述专利申请发出的第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了修改,申请人现陈述意见如下: 一、关于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申请人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备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二、关于权利要求2保护范围不清楚的问题 关于修改: 申请人将权利要求4中的附加技术特征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该修改仅仅是权利要求的合并,并未涉及到实质内容的修改,因此该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是具有创造性的,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申请人将附加技术特征“其中,所述诊断策略包含从诊断模块运行的程序组合”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的第4页倒数第5段记载了“诊断策略包含从诊断模块运行的程序组合”,因此,上述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的,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关于修改2: 申请人将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确定所述第一时偏值或所述第二时偏值作为所述初始测距的时偏”修改为“根据时偏值和/或符号的峰值功率,确定所述第一时偏值或所述第二时偏值作为所述初始测距的时偏”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在本申请说明书第9页中记载了时偏处理方法的几个公式,从这几个公式中可以直接毫无疑义确定的是在确定第一时偏值或第二时偏值作为初始测距的时偏时,是根据时偏值和/或符号的峰值功率所确定的,因此,上述修改是能够从说明记载的内容中直接毫无疑义确定的,因此,该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的,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是具备创造性的,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高边坡专家论证回复(最新)

东水门大桥南立交工程《高边坡安全专项方案》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 1)补充介绍环境周围有无地下、天上管线网、邻近道路和相邻建筑。岩层走向、倾角以及岩石裂隙与边坡的关系,是否有外倾结构。各段边坡长度及高度、边坡类型、安全等级、有无劫支护设计等。回复: 1、涂山路1#挡墙四周为南北走向从涂山路K0+025.500到K0+165.560,东面为龙门浩小学,西面为现有涂山路,北面为轻轨6号线施工工地,南面为进一天门社区道路。 涂山1#挡墙地质情况为:上覆土层厚度0.50~4.00m,地形较平坦,基岩面较平缓,不会沿基岩面产生滑移,但土层直立开挖不稳定,建议按1:1.0坡率放坡施工;对岩质部分,按直立开挖情况,根据岩层产状、边坡坡向、二组构造裂隙产状作赤平极射投影图TS1分析如下: 由赤平投影图TS1可知:岩层与边坡坡向反向,对边坡的稳定性

无影响;Ⅰ组裂隙倾向与边坡坡向同向,呈51°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Ⅱ组裂隙与边坡坡向同向,呈88°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小。Ⅰ组裂隙和Ⅱ组裂隙组成的楔形体,其倾向122°,倾角46°,与边坡坡向呈10°角度相交,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大。故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Ⅰ组裂隙和Ⅱ组裂隙组成的楔形体结构面强度控制。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沿Ⅰ组裂隙和Ⅱ组裂隙组成的楔形体结构面滑移破坏,主要表现为崩塌掉块现象。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附表A-1判别边坡属Ⅲ类欠稳定边坡。 整个挡墙长140.560米,最高17米。设计为板肋式锚杆挡墙,K0+025.500-k0+080.00为普通砂浆锚杆,设计为2根25的三级钢砂浆强度为M30。k0+080.000-ko+165.650为R38N预应力中空注浆锚杆砂浆强度为M35。 2、内环快速路2#肋板式锚杆挡墙为南北走向,南面为南山风景区,西面为内环快速路。起点为D匝道K0+410.000,终点内环快速路K1+362.650。 内环快速路2#肋板式锚杆挡墙地质情况:该段长287.247m,所经地段除少数为道路和居民区外,多数为现有内环快速道右侧边坡坡体上,坡体多为岩质边坡。设计高程261.370~264.168m,拓宽道路宽度范围地面高程261.33~284.54m,按设计高程整平后将形成高1.92~20.46m岩质边坡,坡向266~282°。根据对该岩质边坡调查岩层产状:291°∠65°,岩体为中厚层状结构,层面发育情况一般,裂隙面较平直,局部被黄褐色粘土充填,层面结合差,属软弱结构面。

答复意见书模板

××单位关于省(市)长手机(信箱、网上信访)转送单编号×××××信访件调查处理情况的 汇报 ×月×日,××单位转送了省(市)长手机(信箱、网上信访)转送单编号××××信访件,县委、政府(我单位)高度重视(某月某日,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了研究或领导批示),某主管领导作了××批示或指示,提出了××具体意见〔由县委、政府(我单位)哪位领导包案处理,并成立了哪些单位(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现将该转(交)办件处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来信来电人的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问题发生地、家庭基本情况等(集体来信来电可只写一名代表的情况)。 二、案件的原由及来信来电人的主要诉求 回答因何来信来电,主要反映什么问题。 三、调查处理情况 处理情况分两部分,先介绍以往所做的工作,再汇报本次交办后的工作情况(按主要诉求逐项回答),重点要放在交办后所做的工作:如某月某日,单位领导组织召开了什么

会议,作了哪些调查,对诉求的认定,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形成了什么处理意见、法规政策依据是什么等。 四、目前来信来电人的动态 ~ 主要回答效果如何,来信来电人是否同意该调查处理,思想是否稳定,问题是否解决,是否又提出了新的诉求,是否被稳控在当地等。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或建议 回答怎么进一步贯彻落实处理意见和如何稳控的问题。主要分两类:一是程序还没有走完,目前还在办理之中的,下一步有些什么具体措施,如何进一步做好稳控;二是程序已走完,来信来电人仍不服处理意见,如何加强说服教育及稳控工作。 六、主管(包案)领导意见、签名、职务、联系电话等。 七、经办人签名、职务、联系电话等 八、答复意见(附后)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单

基坑支护工程 设计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单 时间:2011年3月2日工程名称回复内容 论证意见 2011年2月28日下午召开xxxx中心基坑支护工 程设计方案论证会。与会专家听取了建设单位对本工 程项目及周边情况的介绍,听取了设计单位对本项目 设计方案的介绍,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本工程部分采用“圆拱内支撑支护体系”,专家 论证意见如下: 1、环梁直径较大,截面尺寸(1800*900)偏小,不 利于受力协调。 2、建议缩小环梁直径,环梁与冠梁之间采用桁架体 系连接,以增强支撑体系的刚度。 3、建议坑底设置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被动区,特别是 环梁和冠梁相切位置的被动区加固范围应加大。 4、内支撑梁、立柱的布置应针对性,根据受力情况, 增加剖面。 5、环梁与冠梁相切位置的内支撑体系,竖向荷载存 在偏心,建议该位置环梁下设立柱。 6、应完善基坑降水设计。 7、支护排桩的成桩质量检测(低应变)数量10%不 足,应不少于30%,鉴于基坑的重要性,建议低 应变检测数量100%。 8、应补充拆撑设计内容;以及喷锚设计说明,锚杆 拉拔力、锚杆和喷面检测内容。 9、基坑监测项目和指标应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 术规范》确定。 10.、南侧东部的支护排桩超红线设置,应经建设单位 协商通过后,方可实施。 11、基坑支护设计说明与图纸不符的内容(如传力带、 搅拌桩排数等) 12、该支护设计的具体配筋和截面设计,应在结构计 算的基础上确定。 已按专家论证意 见整改: 一、已修改,详护施 -05 二、已修改,详护施 -05 三、已修改,详护施 -04 四、已修改,详护施 -06 五、已修改,详护施 -04 六、已修改,详护施 -11 七、已修改,详护施 -02 八、已补充,详护施 -10。 九、已完善,详护施 -02、详护施-05 十、已说明,详护施 -02 十一、已修改,详护 施-09 十二、已完善,详护 施-05、护施-08 专业负责人:xxx 设计人:xxx 审核人:xx 2011年3月2日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尊敬的审查员: 您好!以下意见陈述是针对审查员xx年xx月xx日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所做出的。 申请人仔细研究了审查意见通知书与审查员提供的对比文件1-2,针对审查员所指出的缺陷,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附上修改的权利要求书替换页,并意见陈述如下: 一、修改说明: 1、增加了权1的技术特征,将….增加到权1中,修改依据来源于说明书和实施例x。说明书第xx段有相应的描述…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权利要求书和原说明书的范围,符合专利法33条和实施细则51条3款的有关规定。 二、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新颖性: 1、权利要求1的新颖性: 按照单独对比的原则,权利要求1公开了x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1中并没有披露此特征,二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按照单独对比的原则,权利要求1公开了x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并没有披露此特征,二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2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2、权利要求2-5的新颖性: 在独立权利要求1有新颖性的基础上,从属权利要求2-5也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三、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 1、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1)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技术领域相同、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且公开了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最多,因此对比文件1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对比文件1公开一种…..,权利要求1公开了xx技术特征,权利要求

1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如下: XXXX 因此,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3)对于此区别特征: 对比文件2中并没有公开这个区别特征,也没有任何暗示,(或者对比文件2虽然公开了这个特征,但是作用不同),此区别特征也不是公知常识。 本申请还取得有益效果,具体…. 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2或者两者的结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性进步,具有专利法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5的创造性: 在独立权利要求1有创造性的基础上,从属权利要求2-5也具有专利法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四、关于不清楚的问题: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已经克服了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指出的不清楚的问题。(针对具体不清楚的问题,需要再描述一下),符合专利法26条第4款的规定。 申请人相信,经过修改,已经完全克服了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及不清楚的问题,并克服了形式缺陷,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请审查员在修改文本的基础上授权本发明的专利权。 上述修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申请人愿意以最大的诚意积极配合审查员工作,以加快审查进程。最后,申请人和代理人对审查员认真细致的工作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代理人:XXX,联系电话:XXXXXX

深基坑专家论证意见回复

学府华庭二期工程 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 一、补充工程总平面图(不可以卫星图代替) 回复:已补充。见附件1 二、补充工程周边环境图,标明本工程地下室与红线的距离,注明北侧已建高层的距离,并说明东侧待建建筑的拟建时间。 回复:已补充。见附件1 待建建筑物的拟建时间见P6 三、补充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图中注明各种临时设施的具体位置、现场围挡及出入口的位置、临时道路的走向、宽度及与基坑的距离。 回复:已补充。见附件1 四、塔吊基础与筏板基础之间应留有100~200m的软隔离层,以避免建筑物下沉造成塔吊基础对筏板基础的损坏。 回复:已修改,见P31。 五、应对土方开挖方法进行细化,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原则,带有锚杆及钢支撑部位应先行挖土至设计支撑标高,锚杆及钢支撑完成且锚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部土的开挖。 回复:已修改。见P34。 六、应明确坑中坑的开挖时间,认真分析使用长臂挖机进行坑中坑土方开挖的可行性,并对坑中坑的深度加以核实。 回复:已修改。见P39。 七、加强降水运行管理,降排水严禁出现井倒井现象。由于本工程基坑而积达12.5万m2,故建议坑内设置临时集水箱,数量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 回复:已修改。见附件4 。 八、土方开挖除进行施工区段划分外,还应明确每个施工区段的土方开挖的平面流向,明确出土口的位置及加固措施。 回复:已修改。见附件2 。 九、应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要求以及设计要求设置基坑及周边环境的监测点,补充所有监测项目的监测布点图。 回复:已补充。见附件5 。 十、应根据工程实际分析确定重大风险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 回复:已修改。见P71-73 。 十ー、建议取消坑顶设置的排水沟,可采用砌筑挡水墙及坑顶地面适当向外找坡、硬化的方法,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回复:已修改见P42示意图。

客户意见调查回复函

客户意见调查回复函 尊敬的业主/租户: 为了征询对xx大厦物业管理的宝贵意见,改进我司的物业管理工作,七月份以来我们散发了一份《客户意见调查表》,至今已回收368份调查表。对您们的积极支持和宝贵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 统计情况如下: 调查项目满意率调查项目满意率 1.对供电工作 96% 2.对供水工作 97% 3.对治安管理 95% 4.对卫生环境 94% 5.对绿化环境 74% 6.对维修工作 93% 7.对车辆管理 92% 8.对公共设施 94% 9.对服务态度 96% 10.对消防工作 98% 11.对电梯服务 62% 12.对邮件收发 96% 13.对防盗系统 93% 14.对电话服务 95% 15.对空调服务 73% 不少业主在提出意见的同时还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和合理化建议,结合大厦的管理经费等具体条件,我们准备对下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欢迎广大业主的参予与监督: 1.电梯服务: 由于大厦调整使用功能,因此原设计的电梯数量和单梯容量明显不足。为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我司已与电梯供货和专业保养单位菱电公司商定: 1)永辉楼、永富楼的电梯保养时间定为星期六和星期日; 2)永辉楼、永富楼的电梯,除消防梯外全部改为上、下班高峰期高、低层停靠,减少电梯的停靠站,提高电梯运行速度。此项修改耗资两万多元,可望十月份完成。 2.防盗对讲系统: 由于防盗对讲系统供货单位违反合同条款,致使该系统停止运行,给大厦用户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我司正多方联系,责成该供货单位信守合同,尽快恢复对讲系统。若有紧急情况,请业主拨打报警电话。 3.绿化环境: 由于大厦原设计中就缺少绿化用地,因此大厦四周的绿化条件较差。在此深表歉意,尽管如此,我们将想办法向空间发展,逐步实现立体绿化,为业主提供舒服、优美的生活环境,此项工作将于十二月完成。 4.中央空调: 大厦原设计未考虑中央空调,若增加该项功能,需大笔费用,此非物业管理服务所能解决。我司已与开发商协商,现已在a、b栋一楼大堂安装空调,我们将尽全力为业主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欢迎广大业主和租户继续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将在创建“xx大厦安全文明标兵小区”活动中,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贯彻“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质量方针,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不断努力。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单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单 设计单位名称:编号:ZY2012-050(H)工程名称日期2012年1月10日 建设单位工程编号 原审查意见回复意见 基坑设计部分: 1、针对粘土层的土性较好较厚,建议平台以下1:0.7边坡可以适当放陡至1:0.5为好,可以节约土方开挖及回填的工作量。 2、1’-1’剖面:二个CT-2A承台比大筏板底加深2.3m,建议重视施工开挖时的及时配合,当天完成承台砖砌胎膜。包括其他支护剖面沿基坑边的落深0.7m的承台砖模。 3、4’-4’剖面:建议坡顶的挂网钉改为注浆超前锚杆Ф48*3.0L=4m@1000;首道斜向土钉倾角加大使土钉进入2粘土层;第二道竖向土钉可以取消。 4、基坑降水布置26口管井,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建议只在CT-2A二个承台处布置二口管井即可,其余根据土方开挖时,采取轻型井点降水的应急措施。 5、建议对基坑的周边号楼的主体结构施工,做出明确在地下室未封顶四周未完成回填土之前的,对周边号楼的限高的规定(不得大于六层楼面)。 6、建议对12#楼西侧与地下室临近的工程桩加强变形监测的要求。基坑设计部分: 1、按照建议要求,已将平台下1:0.7边坡改为坡率1:0.5放坡开挖,经验算,符合规范安全要求。 2、已作说明:施工开挖时的及时配合,当天完成承台砖砌胎膜;详见施工总说明。 3、按照建议要求:坡顶的挂网钉改为注浆超前锚杆Ф48*3.0L=4m@1000,首道斜向土钉倾角加大并进入2粘土层,取消第二道竖向土钉,详见剖面图。 4、基坑降水布置改为2口井,布置在CT-2A二个承台加深处。土方开挖时,对其余处采取轻型井点作为应急措施。 5、已作详细说明:地下室未封顶四周未完成回填土前,周边号楼限高不得大于六层楼面。 6、已增加工程桩顶监测点加强对10#12#楼西侧的监测要求。 专家组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