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方案(超高层)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方案(超高层)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方案(超高层)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方案(超高层)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及裙房、2#楼及裙房、3#、4#、5#楼数据中心及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258063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882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9797平方米。项目由5幢楼组成并分三个区域,1#楼为办公区域,高度约151米,三十一层,地下二层;2#楼为酒店区域,高度约151米,三十一层,地下二层;3#、4#及5#楼为数据中心区域,高度约29米,四层。

1、地下室空调设计

1.1水系统:地下室空调水系统采用4管制系统,地下室的冷冻水由制冷机组直接供给,供回水温度为6/11℃;制热系统经设置于地下一层的热交换机房换热后,供回水温度为60/45℃;酒店裙房及客房低区共用换热系统。

1.2、风系统:地下室设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新风机组布置在新风机房内。

1.3核心筒弱电井根据建设方要求设计风冷VRF单冷系统、主机分别置于11F、22F避难层及屋面。

1.4酒店通信机房、三合一机房和有线电视机房分别设置单冷空调。

2、通风设计

2.1 有热量、蒸汽、烟气或气味散发以及地下室的房间均采取通风措施。排风口设于室外。

2.2 通风措施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自然通风方式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才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2.3 送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均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并远离排风口、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和较排风口低的位置。内附金属风道。

2.4公共卫生间设置独立机械通风系统;排风在室外高空排放。

2.5 厨房预留独立排油烟管道、出屋面排放。当厨房为密闭房间时(设燃气系统时),需设置事故通风系统,出屋面排放。

2.6 真空热水机组烟气通过成品烟道引致屋顶高空排放,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的相关要求。

2.7 对于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设置灭火后的事故排风系统(排风量按换气

次数8次/h设计),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电气开关。

3、消防排烟与防火设计

3.1 防烟楼梯间内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正压值40-50Pa。楼梯间地下段和地上段分别设置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

3.2 合用前室、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均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正压值25-30Pa。每层设常闭多叶送风口。

3.3 部分仅为地下一层服务的封闭楼梯间在首层开设直通室外疏散门,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4 加压送风系统风量按GB51251第3.4条的规定计算,风机风量不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

3.5防烟系统控制

3.5.1加压送风机由以下方式控制:现场手动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消控室手动启动;系统中任一常闭送风口开启时,加压风机自动启动。

3.5.2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15s内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所有加压送风系统、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

4、本工程设备安装示意图

板式热交换器接管示意图

排油烟风机出风口大样示意图

二、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证2.4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的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消防管道要求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

三、本项目的BIM模型包括建筑、结构、水电安装等相关专业

1、总体模型

1.1BIM建筑,结构与设备施工安装模型

与设计院图纸对接,碰撞检查,设计查错。

管线优化设计,在国家标准和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压缩管线空间,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对建筑结构等各专业中的构件添加信息。

为管道预留孔洞,考虑维修空间,准确定位孔洞位置,避免后期凿洞产生问题。

模拟管道安装的施工工艺,出管线安装深化图,2D与3D结合,直观表达各构件之间的关系。

管线精细图纸,结合施工要求,达到标准化,实现工厂化预制。

工程量统计,实现施工现场的备工备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维修空间的预留,方便检修。

管线综合模型

管线安装及支架

2、BIM应用实施计划

2.1确定具体工作内容

作为总包单位,首先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发包方要求确定整个项目应用BIM 技术的工作内容,其具体如下。

2.1.1碰撞检测报告,设计查错及优化

通过BIM建筑结构水暖电模型的建立,导出到Navisworks里检查施工图的错漏碰缺,出具碰撞检查报告,并提交设计院,协商进行设计优化,使施工图设计实现零错误设计。同时可以根据项目需要直接从BIM模型输出无错2D施工图或设计变更。也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净高检查,并与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发包方需求做对比检查。

错漏碰缺检测

导出碰撞报告

根据碰撞检查报告进行设计优化:如图设计中水管立管穿风管。改变风管的方向,绕开水管立管。

2.1.2BIM模型技术参数的添加和复核

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模型的信息添加和管理功能,指导和记录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验收的情况:能查询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要点,能反映各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能将施工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模型进行对比,能在模型中对隐蔽部位按实际状况进行隐蔽验收。

风管,风口的风速、风量参数的添加

穿剪力墙钢筋加固及套管信息的添加,隐蔽工程的信息管理应用

3、电缆桥架,风管,水管的工厂预制

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处(例如电缆桥架与配电箱的连接处,风管与机组或风口连接处),三通,弯头连接部分由现场测量后,再进行安装。其他部位的管道按照各自的模数,利用BIM模型进行构件拆分统计,工厂加工制造。(电缆桥架模数2米,无缝钢管模数约4米,风管模数1.2米,此模数值可调整)。

4、设备模型

在绘制BIM精细模型时,应用基于线的常规模型族,按照4米间距把管道打断,一根管、一个连接件。工程量的统计,工厂订货。

水管及其明细表

电缆桥架((按照1.2米模数的打断和数量统计,实现工厂订货)其他预制构件如钢梁,栏杆,雨水管,铝板石材幕墙,地砖,混凝土砌块,脚手架,模板等材料都可以利用BIM模型的参数化设计,自动统计的功能,实现规格优化和工厂定制。基于线的常规模型族和幕墙嵌板族的灵活设置,是实现工厂化定制的关键技术。

5、应用BIM模型与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在施工期间应用BIM模型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采用高度精度测量仪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现场安装定位情况(钢结构安装定位,幕墙和钢结构的工厂定制)进行复核和模型比对,发现现场施工情况与BIM模型不符之处应立即向相关施工单位发出施工整改单,并报知监理、发包方

现场测量与模型信息对比

6、BIM模型对各项变更进行分析,量化变更对造价和工期的影响

所有设计变更必须反映到BIM模型中,并实现BIM竣工图出图要求.变更的修改模型直接导入到广联达算量计价或者直接用Revit的明细表功能出具工程量清单,利用设计选项或阶段的设置,实现变更前和变更后工程量的变化。

7、模型信息变更对比

4D施工模拟,包括施工平面组织、设备材料进场、施工工序等应用

通过已经建立好的模型对施工平面组织、材料堆场、现场临时建筑及运输通道进行模拟,调整建筑机械(塔吊、施工电梯)等安排;利用BIM模型分阶段统计工程量的功能,按照施工进度分阶段统计工程量,计算体积,再和建筑人工和建筑机械的使用安排结合,实现施工平面,设备材料进场的组织安排。

8、进度计划对比图

基于BIM模型的机电综合管道图(CSD),综合结构留洞图(CBWD)。

配合分包单位结合施工安装的规范要求和施工工序工法的要求,进行BIM模型的深化设计,要求达到直接指导施工安装的深度,出设备安装图,包括吊支架模型。

管道安装工序(包括吊支架)

吊顶预留检修口与检修空间管道施工安装剖面图配电室电缆沟线管的安装,对线管进行编号,按顺序安装,保证电缆沟内布线整齐,工程量统计辅助电缆订货。

配电室模型图

设备明细表

利用插件快速开洞及预埋套管预留洞口。应用插件实现设备穿墙自动留洞,然后建立洞口预埋套管的明细表,点击明细表上的套管,分频显示模型上对应的位置,对所有位置的洞口进行编号管理。提高预留预埋的准确率。钢筋混凝土墙预埋套管,留洞处钢筋井字形加密处理。同时实现管道的编号管理。

开洞方法截图

预留预埋套管加编号

基于BIM模型的查看和审阅(通过Navisworks和Ipad移动终端等工具)

办公区模型导入Ipad

四、各种管线具体布置如下:

1、喷淋、消火栓主管:D(max)=159mm,紧贴梁底安装,支、吊架采用L50*5角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209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水管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2、防、排烟风管:风管尺寸按图纸设计,风管顶面离主梁底300mm安装,支、吊架采用L40*5角钢现场制作,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消防管道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3、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汁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

1、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三至六根,支架选用10#槽钢;七根及以上采用12.6#槽钢;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DN40、DN50、DN65管道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4、消防主管道和直径大于等于80mm的支管道均要求做U型角钢支架并做U 型圆钢包箍,直径小于等于65mm的支管道作L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抱箍;

5、风管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图集做防晃支架。

距离(mm)

3.5

4.0 4.5

5.0

6.0 6.0 6.5

7.0

8.0

9.5 11.0 12.0

标高,保证同一管路上安装的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8、成排管道支架布置图

(1)双杆多管吊架;下图适用于公称直径15-250mm 的水平管道安装。

钢 管

钢 板

槽 钢

膨胀螺栓

结构梁或楼板成排管道固定支架大样1

当最大管道 DN100,同时管道标高受限制时可采用此方式。

抱 卡

(2)管路综合布置最小检修间距

成排管道布置参考图片

四、压力管道穿墙(梁)预埋套管定位施工方案

1、主要材料及工具:加工好的套管,φ12钢筋,细线,铁钉,油漆,交流电焊机等

2、施工工艺:

(1)套管定位:

①标记:根据施工图纸,用油漆在需要安装套管的梁边模板上对称做好标记。

②定位:待一区域模板安全固定好以后,拉通线,保持套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根据拉好的通线,在要安装套管的梁边用钉子做好水平位置标记。

(2)套管安放:

①待架空梁筋绑扎好后,根据施工图纸安放相应规格的套管。同时在安装套管的地方逐个加筋。加强筋距套管周围留有30mm间隙,便于调整套管的坐标及标高。

②安放后,在套管上加焊提筋,方便以后固定。(见图片)

(3)套管初步核定:

当某区的梁筋全部绑扎完成后,套管也随之安放完毕,此时组织相关人员逐个核查,是否有漏放、错放的套管。

(4)套管固定:

①初步固定:根据前面工序定好水平位置和标高,将提筋按相关尺寸焊接在梁的主筋上,形成初步固定。

②检查:施工人员在初步固定后,及时检查套管的位置和标高是否正确。

③加固:经检查套管位置和标高无误后,用φ10-φ12钢筋固定,在套管的两侧分别焊一根钢筋直抵梁底,用来控制套管标高。(如图所示)

(5)套管验收及成品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安装完毕后,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验收,然后由专业施工工长同监理及相关人员进行最后的工序验收,验收合格后,在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巡视保护。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定稿版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目录 1.目的 2.编制依据 3.术语定义 4.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4.2专业技术要求 4.2.1给排水专业 4.2.2空调专业 4.2.3电气专业 5.管线综合管理要求 5.1设计阶段 5.1.1设计前期 5.1.2设计审核 5.1.3设计出图 5.2施工阶段 5.2.1施工准备 5.2.2施工开展 5.2.3施工验收

综合管线标准(地下室部分) 1.0目的 使地下室管道施工布置规范、合理有序,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地下室空间占用率,提高地下室使用空间,提升客户空间感受及楼盘品质,同时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的返工,避免施工成本额外增加。 2.0编制依据 1.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2.以上施工内容的对应设计规范; 3.集团和城市公司相关程序文件、标准。 3.0术语定义 综合管线的定义: 1.强弱电管线:高低压、动力、照明、通信、广播、电视、楼宇自 控、安全防范、电梯、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线、导 线敷设管路、桥架、金属线槽等。 2.给排水管线: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热力(蒸汽、热水)、消 防、喷淋、压力排水等管道。 3.空调管线:冷冻冷却管道,通风空调、防排烟等风管。 4.动力管线:燃气等管道。 4.0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1.综合管线的施工不能仅限于满足最低设计高度要求,需紧凑布置,

地下的室的车库综合管线施工布置

某小区车库综合管线施工布置分析 王良科 摘要:小区车库为保有其良好的停储车辆的功能,对其范围内的综合管线有着极为高的要求。它需要综合管线在限定的范围内完成:通风管道、给水排水管道、强电、弱电等所有涉及水电通风专业的管线完成有序合理的排布。在这个限定的空间内保持水电安装专业所有管线的功能,预留出维修空间通道,同时兼顾美观等多项需求。 关键词:通风管道、给水排水管道、强电、弱电、管线布置 背景因素: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都得到的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将私家车纳入家庭的基本的配置之一。伴随着这个情况,现场的住宅小区地下室车库的功能重要性体现的越来越重要,在某些优质地段甚至成为了业主购房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的为业主服务,提供能满足业主基本的车辆存储功能,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地下室车库的综合管线的施工统筹布置,需要能有利于提升业主的感知度,做到管线排布有序,车库净高控制良好,所采用的工艺对所停车辆无不利影响利于车辆的通行。除规范的基本要求外,这些都是指导地下室车库综合管线的重要因素。 主要的施工过程分析: 一、小区及车库概况 本工程为苏地某号地块项目地下车库,本汽车库为Ⅰ类汽车库,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停车总数1238辆,总面积41712m 。其中。地下一层停车数642辆,建筑面积19986m;地下二层停车数358辆,建筑面积12256m。其中人防区建筑面积:7546m,人防区停车位:206辆。非人防建筑面积:4710m,非人防停车位:152辆;综合管线涉及范围:给排水系统:为地下车库防火分区消火栓给排水、灭火器配置、自动喷淋系统给排水、生活给水。通风系统:送风系统:车库采用自然进风的方式和机械送风的方式。排风系统:平时保证汽车库内4次/小时的换气次数,由装在排风机房中的风机(兼排烟)排出室外。排烟系统:汽车库的排烟量均按6次/小时计算,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 电气系统:照明,配电及通信,通风方式信号,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地下室设计规范

地下室设计规范整理 目录 一、地下室设计 1、地下室范围控制 2、地下室构造埋置深度 3、地下室各层功能分配 4、地下室层高的确定 5、地下室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划分的原则 6、地下室防水设计 二、地下室汽车库设计 1、汽车库的建筑分类、防火分类、耐火等级 2、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3、安全疏散 4、地下汽车库车位的经济排放 5、设计要点 三、地下室设备用房设计 1、一般原则

2、设备用房防火门等级 3、安全出口数量 4、层高控制 5、规范有关条文规定 6、建筑构造 地下室设计 就高层建筑设计而言,地下室设计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较为复杂而重要的一部分。地下室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乃至正常使用。 地下室按性质分为:半地下室、地下室及多层地下室; 按其使用功能分为:平战结合地下室,即人防工程和汽车库;商业用房, 如地下商场、歌舞厅等,还有附建设备用房。 我们重点讲三部分内容: 1、地下室设计 2、地下室车库设计 3、附建于地下室的设备用房设计 一、地下室设计 (一)地下室范围控制:(总体设计条件) 0.7H(地下室埋深)≥5.0m。深圳市个别工程最小退占地红线2~3.0m, 地下室范围必须在占地红线内,但可出建筑红线。 (二)地下室构造埋置深度:

地下室构造埋置深度其目的是满足建筑物稳定要求,根据新结构高规规定: a)H/18 桩基础 b)H/15 天然地基筏基 (三)地下室各层功能划分: 多层地下室,当为平战结合的功能时,设计者应根据功能不同合理划分地下室各层功能。 例如:人防工程应放在最底层,这样只有顶板按抗核爆设计;设备用房,除规范4.1.2.2条及4.1.3条规定,锅炉房、变压器室及柴油发电 机室放在地下一层外,其余均应考虑放在地下室最底层。 (四)地下室层高的确定: 确定地下室层高: 地下室层高确定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设计中应具体分析,今天我们具体讲两种情况的地下室,即人防地下室,无人防地下室。 1、人防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除需考虑与普通地下室功能相同的条件外,还应考虑人防的荷载,人防主出入口的位置,以及重力管线的走向等。对于平时是汽车库,战时为人防的地下室空间分配基本尺度见下图。 ①覆土层厚度的控制

地下室综合管线施工布置方案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证2.4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的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消防管道要求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 三、各种管线具体布置如下: 1、喷淋、消火栓主管:D(max)=159mm,紧贴梁底安装,支、吊架采用L50*5角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209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水管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2、防、排烟风管:风管尺寸按图纸设计,风管顶面离主梁底300mm安装,支、吊架采用L40*5角钢现场制作,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消防管道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3、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汁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

符合下表规定。 三、地下室管道支架布置要求 1、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三至六根,支架选用10#槽钢;七根及以上采用12.6#槽钢;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DN40、DN50、DN65管道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4、消防主管道和直径大于等于80mm的支管道均要求做U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包箍,直径小于等于65mm的支管道作L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抱箍; 5、风管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图集做防晃支架。 6、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本表的规定。 7、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的管道支架应采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测定支架的中心线及标高,保证同一管路上安装的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地下室交付规范标准及其质量规范标准指引

地下室交付标准指引

1.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车库直接回家已经成为趋势。地下室已经成为广大业主直接感受楼盘品质的重要区域。为更好的体现成都公司所建楼盘的品质和解决各项目在移交物业时没有参考标准的困惑,特制定本标准指引以供参考执行。 2.说明 ?本标准包括3个部分:1、地下室土建部分;2、地下室电梯厅及辅厅部分(土建及安装交给装修单位的强制要求);3、地下室安装部分。 ?修订周期:试行期为1年,1年后无修订内容则自行正式执行,若有修订内容则进行讨论增补、删减,确定后正式执行。本标准由成都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修 订、解释、执行。 ?所有在2011年1月1日以后交付的项目都应该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当该标准与项目的交付标准有冲突时须报工程管理部、设计部、成本部、客户中心讨论后 确定。 3.适用范围 本交付标准颁布生效后,适用于成都公司所有项目。 4.参考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 5)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ECS45-92)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地下室综合管线施工布置方案设计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万案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证 2.4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的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消防管道要求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 三、各种管线具体布置如下: 1、喷淋、消火栓主管:D(max)=159mm紧贴梁底安装,支、吊架采用L50*5角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209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水管交叉处米取下列措施: 2、防、排烟风管:风管尺寸按图纸设计,风管顶面离主梁底300mm安装,支、吊架采用L40*5角钢现场制作,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消防管道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3、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汁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

符合下表规定 三、地下室管道支架布置要求 1、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三至六根,支架选用10#槽钢;七根及以上采用12.6# 槽钢;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 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DN40 DN50 DN65管道 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4、消防主管道和直径大于等于80mm勺支管道均要求做U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包箍,直径小于等于65mm勺支管道作L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抱箍; 5、风管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图集做防晃支架。 &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本表的规定。 7、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的管道支架应采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测定支架的中心线及标高,保证同一管路上安装的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9doc

目录 1.目的 2.编制依据 3.术语定义 4.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4.2专业技术要求 4.2.1给排水专业 4.2.2空调专业 4.2.3电气专业 5.管线综合管理要求 5.1设计阶段 5.1.1设计前期 5.1.2设计审核 5.1.3设计出图 5.2施工阶段 5.2.1施工准备 5.2.2施工开展 5.2.3施工验收

综合管线标准(地下室部分) 1.0目的 使地下室管道施工布置规范、合理有序,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地下室空间占用率,提高地下室使用空间,提升客户空间感受及楼盘品质,同时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的返工,避免施工成本额外增加。 2.0编制依据 1.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2.以上施工内容的对应设计规范; 3.集团和城市公司相关程序文件、标准。 3.0术语定义 综合管线的定义: 1.强弱电管线:高低压、动力、照明、通信、广播、电视、楼宇自控、 安全防范、电梯、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线、导线敷 设管路、桥架、金属线槽等。 2.给排水管线: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热力(蒸汽、热水)、消防、 喷淋、压力排水等管道。 3.空调管线:冷冻冷却管道,通风空调、防排烟等风管。 4.动力管线:燃气等管道。 4.0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1.综合管线的施工不能仅限于满足最低设计高度要求,需紧凑布置,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审批稿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目录 1.目的 2.编制依据 3.术语定义 4.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专业技术要求 4.2.1给排水专业 4.2.2空调专业 4.2.3电气专业 5.管线综合管理要求 设计阶段 5.1.1设计前期 5.1.2设计审核 5.1.3设计出图 施工阶段 5.2.1施工准备 5.2.2施工开展 5.2.3施工验收

综合管线标准(地下室部分) 1.0目的 使地下室管道施工布置规范、合理有序,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地下室空间占用率,提高地下室使用空间,提升客户空间感受及楼盘品质,同时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的返工,避免施工成本额外增加。 2.0编制依据 1.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2.以上施工内容的对应设计规范; 3.集团和城市公司相关程序文件、标准。 3.0术语定义 综合管线的定义: 1.强弱电管线:高低压、动力、照明、通信、广播、电视、楼宇自 控、安全防范、电梯、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线、导 线敷设管路、桥架、金属线槽等。 2.给排水管线: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热力(蒸汽、热水)、消 防、喷淋、压力排水等管道。 3.空调管线:冷冻冷却管道,通风空调、防排烟等风管。 4.动力管线:燃气等管道。 4.0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1.综合管线的施工不能仅限于满足最低设计高度要求,需紧凑布置,

地下室车库综合管线施工布置

地下室车库综合管线施 工布置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某小区车库综合管线施工布置分析 王良科 摘要:小区车库为保有其良好的停储车辆的功能,对其范围内的综合管线有着极为高的要求。它需要综合管线在限定的范围内完成:通风管道、给水排水管道、强电、弱电等所有涉及水电通风专业的管线完成有序合理的排布。在这个限定的空间内保持水电安装专业所有管线的功能,预留出维修空间通道,同时兼顾美观等多项需求。 关键词:通风管道、给水排水管道、强电、弱电、管线布置 背景因素: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都得到的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将私家车纳入家庭的基本的配置之一。伴随着这个情况,现场的住宅小区地下室车库的功能重要性体现的越来越重要,在某些优质地段甚至成为了业主购房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的为业主服务,提供能满足业主基本的车辆存储功能,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地下室车库的综合管线的施工统筹布置,需要能有利于提升业主的感知度,做到管线排布有序,车库净高控制良好,所采用的工艺对所停车辆无不利影响利于车辆的通行。除规范的基本要求外,这些都是指导地下室车库综合管线的重要因素。 主要的施工过程分析: 一、小区及车库概况 本工程为苏地某号地块项目地下车库,本汽车库为Ⅰ类汽车库,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停车总数1238辆,总面积41712m 。其中。地下一层停车数642辆,建筑面积19986m;地下二层停车数358辆,建筑面积12256m。其中人防区建筑面积:7546m,人防区停车位:206辆。非人防建筑面积:4710m,非人防停车位:152辆;综合管线涉及范围:给排水系统:为地下车库防火分区消火栓给排水、灭火器配置、自动喷淋系统给排水、生活给水。通风系统:送风系统:车库采用自然进风的方式和机械送风的方式。排风系统:平时保证汽车库内4次/小时的换气次数,由装在排风机房中的风机(兼排烟)排出室外。排烟系统:汽车库的排烟量均按6次/小时计算,排风系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方案(超高层)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及裙房、2#楼及裙房、3#、4#、5#楼数据中心及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258063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882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9797平方米。项目由5幢楼组成并分三个区域,1#楼为办公区域,高度约151米,三十一层,地下二层;2#楼为酒店区域,高度约151米,三十一层,地下二层;3#、4#及5#楼为数据中心区域,高度约29米,四层。 1、地下室空调设计 1.1水系统:地下室空调水系统采用4管制系统,地下室的冷冻水由制冷机组直接供给,供回水温度为6/11℃;制热系统经设置于地下一层的热交换机房换热后,供回水温度为60/45℃;酒店裙房及客房低区共用换热系统。 1.2、风系统:地下室设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新风机组布置在新风机房内。 1.3核心筒弱电井根据建设方要求设计风冷VRF单冷系统、主机分别置于11F、22F避难层及屋面。 1.4酒店通信机房、三合一机房和有线电视机房分别设置单冷空调。 2、通风设计 2.1 有热量、蒸汽、烟气或气味散发以及地下室的房间均采取通风措施。排风口设于室外。 2.2 通风措施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自然通风方式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才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2.3 送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均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并远离排风口、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和较排风口低的位置。内附金属风道。 2.4公共卫生间设置独立机械通风系统;排风在室外高空排放。 2.5 厨房预留独立排油烟管道、出屋面排放。当厨房为密闭房间时(设燃气系统时),需设置事故通风系统,出屋面排放。 2.6 真空热水机组烟气通过成品烟道引致屋顶高空排放,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的相关要求。 2.7 对于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设置灭火后的事故排风系统(排风量按换气

地下室机电综合管线安装样板指引

目录 一、实施地下室机电综合管线安装样板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样板实施时间及部位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样板实施时间 (1) 2、样板实施部位要求 (1) 三、样板实施管理的相关要求 (1) 1、前期准备工作 (2) 2 、实施过程注意事项 (4) 3、过程检查及验收 (4) 四、样板实施流程 (5)

地下室机电综合管线安装样板指引 一、实施地下室机电综合管线安装样板的目的 1、合理控制地下室机电管线所占用空间,最大化提升地下室净高,为降低结构层高和节约建造成本提供支持; 2、优化各种管线位置及路由,使其布置更加科学合理; 3、为大面积实施提供标准和指导作用; 4、提升地下室整体观感质量并便于物业后期使用和维修。 二、样板实施时间及部位要求 1、样板实施时间 各项目不同分期,地下室机电安装大面积展开前1 个月,须完成样板工程及相关点评工作。各项目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样板实施计划并提交工程管理中心备案,并在集团下达专项计划上进行提交相关资料。各项目应充分考虑样板工程实施及点评所需时间,避免对大面积实施造成影响。 2、样板实施部位要求 样板实施部位应能指导大面积施工,起到优化施工图和降低成本作用,达到样板实施目的;部位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 1)对地下室整体施工进度影响小; 2)对其他工序、或主要施工通道影响小; 3)该样板区应为一个完整防火分区; 4)所选实施区域应涵盖所有专业。 三、样板实施管理的相关要求 1、前期准备工作 1.1图纸综合及优化 实施前15 天完成样板区施工图优化,由地区公司工程部牵头,组织设计部、成本部共同参与该项工作,优化后施工图报集团工程管理中心、研发管理中心、成本招采管理中心备案。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方案2

安州长虹?世纪城一期项目消防工程A标段 地 下 室 管 线 综 合 布 置 方 案 编制人: 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四川明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6月15日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证2.25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的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消防管道要求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 二、各种管线具体布置如下: 1、喷淋、消火栓主管:D(max)=219mm,紧贴梁底安装,支、吊架采用8#槽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2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水管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2、喷淋支管:D(max)=60mm,紧贴喷淋、消火栓主管安装,支、吊架采用角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8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水管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3、防、排烟风管:风管尺寸按图纸设计,风管顶面离主梁底300mm安装,支、吊架采用L40*5角钢现场制作,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消防管道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4、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汁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三、地下室管道支架布置要求 1、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三至六根,支架选用8#槽钢;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DN40管道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50、65、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地下室综合排布方案知识讲解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试验楼改扩建工程-试验楼 地下室综合排布方案 2013年05月

1、排布基本思路 在技术中心试验楼项目地下一层机电管线综合排布的过程中,根据鲁班奖要求及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应考虑的实际施工因素,在达到设备使用功能的前提之下,尽量使机电安装实现美观、简洁,布局合理,排列有序,层次分明,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 在本方案中,排布变化主要集中在反力底板区域、地下一层走廊及车库区域。各个房间内布局基本按照设计原图给定的管线、设备水平位置施工,标高根据公共区域管线标高做适当调整。 2、排布效果 (1)地下一层走廊区域 强电、弱电线槽分层排在走廊南侧,弱电在上,强电在下,以便于桥架进南侧2#变配电室及强弱电井,节省走廊净空;10KV高压线槽排在走廊北侧最上方,梁下200mm安装,其次是空调水管及给排水管道、消防、喷淋管道,最下方是通风及空调管道,便于布置风口,利于送排风及排烟。走廊区域剖面图形式如下: 走廊净空高度:根据以上排布思路,在1-1轴至1-14轴与1-E至1-F轴之间的走廊净空高度为3m,1-14轴至1-21轴之间走廊净空高度最低处为2.6m。 (2)地下车库区域 在地下车库区域,主要管线是电缆桥架及消防、喷淋管道,排布基本思路是消防、喷淋管道贴梁安装,并合理利用梁窝。 (3)反力板、反力墙区域 在反力板、反力墙区域,主要管线有空调水管、强弱电线槽,在能并排布置的区域,空调水管、线槽尽量水平排布。短支墙之间居中布置线槽灯;在不能并排的区域,线槽在上,空调水管在下,间距150mm布置,支吊架根据相应国标

地下室综合管线施工布置方案样本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依照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规定及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制定本方案。一、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证2.4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消防管道规定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合理美观。 三、各种管线详细布置如下: 1、喷淋、消火栓主管:D(max)=159mm,紧贴梁底安装,支、吊架采用L50*5角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209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水管交叉处采用下列办法: 2、防、排烟风管:风管尺寸按图纸设计,风管顶面离主梁底300mm安装,支、吊架采用L40*5角钢现场制作,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消防管道交叉处采用下列办法:

3、管道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汁规定。管道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三、地下室管道支架布置规定 1、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三至六根,支架选用10#槽钢;七根及以上采用12.6#槽钢;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DN40、DN50、DN65管道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4、消防主管道和直径不不大于等于80mm支管道均规定做U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包箍,直径不大于等于65mm支管道作L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抱箍; 5、风管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有关图集做防晃支架。 6、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距离不应不不大于本表规定。

7、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管道支架应采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测定支架中心线及标高,保证同一管路上安装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目录 1.目的 2.编制依据 3.术语定义 4.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4.2专业技术要求 4.2.1给排水专业 4.2.2空调专业 4.2.3电气专业 5.管线综合管理要求 5.1设计阶段 5.1.1设计前期 5.1.2设计审核 5.1.3设计出图 5.2施工阶段 5.2.1施工准备 5.2.2施工开展 5.2.3施工验收 综合管线标准(地下室部分) 1.0目的 使地下室管道施工布置规范、合理有序,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地下室空间占用率,提高地下室使用空间,提升客户空间感受及楼盘品质,同时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的返工,避免施工成本额外增加。 2.0编制依据 1.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2.以上施工内容的对应设计规范; 3.集团和城市公司相关程序文件、标准。 3.0术语定义 综合管线的定义: 1.强弱电管线:高低压、动力、照明、通信、广播、电视、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电 梯、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线、导线敷设管路、桥架、金属线槽等。 2.给排水管线: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热力(蒸汽、热水)、消防、喷淋、压力排 水等管道。 3.空调管线:冷冻冷却管道,通风空调、防排烟等风管。 4.动力管线:燃气等管道。 4.0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1.综合管线的施工不能仅限于满足最低设计高度要求,需紧凑布置,尽最大可能提高地 下室使用空间,使空间高度最大化。 2.梁下敷设的第一层管线宜紧贴梁底敷设,桥架顶距梁底净距不宜大于100 mm,其余管 线管顶与梁底净距不宜大于50 mm(并排底平敷设管线以最大高度尺寸管线计)。 3.管线敷设位置要求: 1)地下室大直径或主干管线应尽可能沿地下室外墙布置,必要时可设置专用的管 井,以减少大直径管道对使用空间的影响。 2)管线敷设要配合建筑、结构布局,宜沿墙、柱平行敷设,管线敷设应首选避开主 通道,次选避开通道、通道中央位置(按顺序选择),宜选靠墙位置、或在车位 或通道靠柱侧位置敷设(按顺序选择)。如为加腋梁,则注意避开靠柱的最低梁 处以避免管线整体敷设过低。 3)应尽可能沿次梁方向安装敷设。 4.地下室管线布置常规顺序为喷淋支管贴梁或近板敷设,其余管线如冷冻冷却水管、给 水干管、消防干管、桥架、通风管道等宜与喷淋干管同层、贴梁底敷设,遇到交叉 时,宜遵循以下原则: a)水管和桥架宜上绕风管; b)小管道避让大管道; c)压力管道避让重力管道; d)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

地下室管道综合布线专题会议 会议控制目的: 因安装工程各系统多,内容复杂,设计施工图是各系统单独出图,各专业在空间布置往往存在冲突、交叉的情况,这就需要对各专业进行综合排布,以求空间布局合理,排布美观紧凑。具体做法: 首选将各专业综合在一张图纸上,及综合布置图(该部分已由中建海峡水电负责人: 郑新福完成。),根据综合布置图,调整各专业的平面布置: 然后再综合布置图上选取典型部位做剖面图,对各专业空间布置及标高进行排布,以满足施工规范及使用功能;最后根据剖面设计各种管道支架图,管路密集处尽量采用联合支吊架。 主控内容: 主要涉及对以下专业: 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系统、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水喷淋、消防等吊顶安装进行合理调配最终确定各系统标高走向及净高要求。最终保证地下室净高不低于 2.4M。 同时须遵循以下避让原则: 1、先大后小原则; 选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因为小管易于安装,成本低。 2、有压让无压的原则; 3、冷水管让热水管; 4、气体管道让液体管道的原则; 5、强弱电分设原则(图纸已分开设计);

6、附件少的管道让附件多的管道原则; 7、可弯管道让不可弯管道的原 则; 8、各种管线在垂直方向布置时,遵循以下原则:风管在上、电气管槽在 中间,给排水在下风管在线槽或电气管上面,水管在线槽或电缆下面。 风管在上水管在下(喷淋支管除外)。 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介质管道在下,气 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 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 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管道在下。 施工现场要求: 1、原材料进厂把控,各专业原材料均需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2、现场支吊架制作需根据不同专业安装工艺要求及管道大小合理选择对应规格、材质的原材料; 3、现场放样定位根据会议深化后的专业排列规则,统一做到各专业水平标高、间距要求合理范围内统一排列; 4、管道安装的水平、纵横弯曲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由市政部门施工的专业部分(自来水公司二次供水、供电局桥架)应严格预留,以保证对应专业安装后与项目内各专业管道安装后的协调一致性。 6、综合考虑土建交叉安装过程中工序衔接(砖砌体、墙面粉刷、天棚腻子等)及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7、专业管道穿越墙体、剪力墙、防火分区工艺做法及人防相关封堵要求。 8、地下室动力(照明)箱、盘、柜现场定位及安装要求。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专项方案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专项方案 根据地下室水、电、消防、弱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圆形管让矩形管,碰撞处分层布置,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在设备、管线参数确定后,施工前完成深化设计,利用BIM软件对各专业图纸进行叠加,找出管线、设备的碰撞位置,对于碰撞的管线、设备进行调整。避免管线经过车道出入口等公共部位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管线要求上翻。 质量控制要点:成排成线,管线设备标高、朝向一致,合理布局、维护方便。 为使地下室管线、设备整体布局有序、合理美观,降本增效。要求地下室所有管线设备安装完成后净高保证2.6m及以上。为最大程度的提高和满足建筑使用空间,本项目地下室管道、桥架不进行分层安装,联合支架只设单层。 地下室建筑及结构情况: ①、从地下室建筑施工图可以看出:地下室统一建筑标高-5.200(101.100),主楼部分统一标高±0.000(106.300),降板板区域统一标高-1.200(105.100)。 ②、从地下室结构施工图可以得知:地下室Y方向○M-○N轴和○E-○F轴间梁多数为450*1100,○L-○M轴和○F-○G轴梁多数为450*900,其他梁多数为450*800。 ③、根据上述建筑标高及结构梁的大小得知,○M-○N轴和○E-○F轴间梁处最大空间 2.90米,○L-○M轴和○F-○G轴梁处最大空间 3.10米,其他梁处最大空间3.20米。 二:各系统具体布置如下: 1、桥架系统: 1.1、布置: 1.1.1、专用变压器出线桥架:从6#栋地下室专变房沿○14-○15轴间Y方向底边距地 2.90米安装,至○M-○N轴间平开三通沿X方向底边距地2.60米安装。在○D-○E轴间平 1

地下室综合管线现场施工布置方法

精心整理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证 2.4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的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消防管道要求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 三、各种管线具体布置如下: 角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DN40、DN50、DN65管道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4、消防主管道和直径大于等于80mm的支管道均要求做U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包箍,直径小于等于65mm的支管道作L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抱箍; 5、风管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图集做防晃支架。 6、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本表的规定。

路上安装的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8、成排管道支架布置图 (1)双杆多管吊架;下图适用于公称直径15-250mm 的水平管道安装。 (2)管路综合布置最小检修间距 (3)成排管道布置参考图片 1、 2、 (1(2加(3(4固定。 ②检查:施工人员在初步固定后,及时检查套管的位置和标高是否正确。 ③加固:经检查套管位置和标高无误后,用φ10-φ12钢筋固定,在套管的两侧分别焊一根钢筋直抵梁底,用来控制套管标高。(如图所示) (5)套管验收及成品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安装完毕后,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验收,然后由专业施工工长同监理及相关人员进行最后的工序验收,验收合格后,在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巡视保护。

地下室综合排布方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G.CORP.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试验楼改扩建工程-试验楼 尽量使机电 各个房间内布局基本按照设计原图给定的管线、设备水平位置施工,标高根据公共区域管线标高做适当调整。 2、排布效果 (1)地下一层走廊区域 强电、弱电线槽分层排在走廊南侧,弱电在上,强电在下,以便于桥架进南侧2#变配电室及强弱电井,节省走廊净空;10KV高压线槽排在走廊北侧最上方,梁下200mm安装,其次是空调水管及给排水管道、消防、喷淋管道,最下方是通风及空调管道,便于布置风口,利于送排风及排烟。走廊区域剖面图形式如下: 走廊净空高度:根据以上排布思路,在1-1轴至1-14轴与1-E至1-F轴之间的走廊净空高度为3m,1-14轴至1-21轴之间走廊净空高度最低处为2.6m。 (2)地下车库区域 在地下车库区域,主要管线是电缆桥架及消防、喷淋管道,排布基本思路是消防、喷淋管道贴梁安装,并合理利用梁窝。 (3)反力板、反力墙区域 在反力板、反力墙区域,主要管线有空调水管、强弱电线槽,在能并排布置的区域,空调水管、线槽尽量水平排布。短支墙之间居中布置线槽灯;在不能并排的区域,线槽在上,空调水管在下,间距150mm布置,支吊架根据相应国标图集制作安装。局部效果如下: 3、支吊架及固定形式 在地下一层的所有机电管线安装支吊架及安装、固定形式,根据国标图集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K132《风管支吊架》及华北地区标准图集,根据管道、线槽、风管的大小尺寸、距顶板高度及输送介质形式,实际施工时采用合理、适宜的支吊架。 反力底板区域因有加载锚孔,为避免破坏反力板结构形式,支吊架安装采用预埋件,在地下室走廊及车库区域在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doc

地下室综合管线标准()doc

————————————————————————————————作者: ————————————————————————————————日期: ?

目录 1.目的 2.编制依据 3.术语定义 4.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4.2专业技术要求 4.2.1给排水专业 4.2.2空调专业 4.2.3电气专业 5.管线综合管理要求 5.1设计阶段 5.1.1设计前期 5.1.2设计审核 5.1.3设计出图 5.2施工阶段 5.2.1施工准备 5.2.2施工开展 5.2.3施工验收

综合管线标准(地下室部分) 1.0目的 使地下室管道施工布置规范、合理有序,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地下室空间占用率,提高地下室使用空间,提升客户空间感受 及楼盘品质,同时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的返工,避免施工成本额外增加。 2.0编制依据 1.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2.以上施工内容的对应设计规范; 3.集团和城市公司相关程序文件、标准。 3.0术语定义 综合管线的定义: 1.强弱电管线:高低压、动力、照明、通信、广播、电视、楼宇自控、 安全防范、电梯、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线、导线敷 设管路、桥架、金属线槽等。 2.给排水管线: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热力(蒸汽、热水)、消防、 喷淋、压力排水等管道。 3.空调管线:冷冻冷却管道,通风空调、防排烟等风管。 4.动力管线:燃气等管道。 4.0技术规定 4.1总原则 1.综合管线的施工不能仅限于满足最低设计高度要求,需紧凑布置,尽

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置方案

. .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 证2.4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的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各 类消防管道要求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 三、各种管线具体布置如下: 1、喷淋、消火栓主管:D(max)=159mm,紧贴梁底安装,支、吊架采用L50*5角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209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 水管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2、防、排烟风管:风管尺寸按图纸设计,风管顶面离主梁底300mm安装,支、吊架采用L40*5角钢现场制作,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消防管道交

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3、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汁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 教育资料word . . 符合下表规定。 三、地下室管道支架布置要求 1、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三至六根,支架选用10#槽钢;七根及以上采用12.6#槽钢;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 DN40、DN50、DN65管道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4、消防主管道和直径大于等于80mm 的支管道均要求做U 型角钢支架并做U 型

圆钢包箍,直径小于等于65mm 的支管道作L 型角钢支架并做U 型圆钢抱箍; 5、风管需严格按照施工规和相关图集做防晃支架。 6、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本表的规定。 7、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的管道支架应采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测定支架的中心线及标高,保证同一管路上安装的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教育资料word . . 8、成排管道支架布置图 (1)双杆多管吊架;下图适用于公称直径15-250mm 的水平管道安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