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了北国美丽的景色,其中关于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凝华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

解答:冰是指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所以是凝固现象;

故选C。

分析:要判断冰的形成属于那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知道冰的形成过程,冰是由水得来的,即由液体变为固体,属凝固。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

解答: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选项A不符合题意;

土地干涸是蒸发造成的,属于汽化现象,选项B不符合题意;

“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

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现象,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凝固现象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关键是知道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精品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3、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 )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D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解析:

解答:只有晶体才有熔点,非晶体没有,选项A错误;

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只有晶体温度才保持不变,选项B错误;

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但是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选项C错误;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但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普通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4、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

D.该物质在第1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D

知识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解析:

解答: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熔点是80℃,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该物质在1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虽然继续吸热。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精品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

答案: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

解答:A图: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

B图: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不符合题意;

C图: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像,符合题意;

D图: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关键是弄清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精品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6、把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则()

A.水一定结成冰

B.一定有少量水结冰

C.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

D.水一定不结冰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解答:晶体的凝固条件:①温度到达凝固点;②放热;

在本题中虽然到达了水的凝固点,但是由于房间的温度也是0℃,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水不能放热,就不会凝固成冰;

故选D。

分析:0℃是水的凝固点,但是水只有在到达凝固点并且能够放热的情况下才会凝固。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普通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易错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7、南极的平均气温为-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

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

C.酒精沸点比水银沸点更低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答案:B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

解答:温度计使用何种液体与颜色,选项A错误;

B、水银凝固点约-39℃比酒精凝固点约-117℃高,选项B正确;

C、此题情景酒精与水银都不会沸腾,与沸点无关,选项C错误;

D、温度计的设计所使用液体性质与有毒与否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

分析:物质的凝固点越低,越不容易凝固,在南极由于平均气温比较低,所以需要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温度计。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难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好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8、-5℃的冰投入0℃的水中,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足够长的时间后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则冰的质量一定是(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解答:0℃的水比-5℃的冰温度高,0℃的水会放出热量结冰,-5℃的冰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到0℃时,热量会传递停止;

故选A。

分析:掌握熔化的条件。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9、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

解析:

解答:由图像知:t1到t2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选项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冰在熔化过程中保持0℃不变,所以冰的熔点是0℃,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t1到t2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物体冰处于熔化过程,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在熔化过程中,冰不断地熔化成水,所以质量不断减少,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掌握晶体熔化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能分析其图象: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属于熔化过程,此时的温度是熔点。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普通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0、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则此温度下的萘()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

解答:萘是晶体,在熔点80℃时,萘有三种存在的可能:

(1)尚未熔化,全部是固体;

(2)已经开始熔化,但是没有完全熔化,此时为固液共存;

(3)全部熔化,温度未曾升高,全部是液体;

故选D。

分析: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有三种存在的可能固体、固液共存或液体。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1、在“2014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解答: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故选B。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精品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2、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成了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密度B.硬度C.凝固点D.沸点

答案:C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

解答:地沟油在7℃时,由液态变为固态,而根据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称为凝固;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精品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3、从互联网上查得的信息知道,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夹克,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人体感到凉爽;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凝固,人体倍感温暖.这种夹克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原理是( )

A.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B.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C.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D.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答案:D

知识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解答:气温升高,固态的微胶囊物质会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会从人体吸热,人因此会感到凉爽;

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会凝固,凝固时需要向人体放热,人会感到暖和;

故选D。

分析:知道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时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好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4、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解答:锡是金属,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选C。

分析: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各种金属都属于晶体。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5、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

解答: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选项A正确;

读图可知,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选项B、C、D错误;

故选A。

分析: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

题型:单选题

难易程度:较难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精品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像,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晶体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

解答: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所以这种物质是晶体。分析: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7、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所示,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_____(选填“放出”、“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

答案:凝固;放出

知识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解答: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

分析:液体在凝固时需要放热。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8、人们通常用钨这种金属制造电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__高。

答案:熔点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

解答:灯泡发光时,灯丝温度达到2500℃左右,用钨这种金属制造电灯的灯丝,是因为钨

的熔点高,可以达到3380℃,不易熔化。

分析:灯丝发光时温度很高,灯丝熔点要高,否则会造成熔化。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9、冬天“滴水成冰”、春天“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实际上是分别经历了____和________的变化过程。

答案:凝固;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吸热特点

解析:

解答:寒冷冬天,滴水成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春天,冰雪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0、现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全部熔化前,甲盆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乙盆水的温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答案:等于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解答: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温度是相同。

分析: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气压相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三、解答题

21、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像并回答: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________,固体的熔点为________;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________;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_______分钟。

答案:(1)﹣5℃;0℃;(2)冰;(3)固液共存;4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

解答:分析图像可知:

(1)在A点时,物质开始加热,此时的温度是-5℃;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此时吸热,温度不变,因此固体的熔点是0℃;

(2)由图像知,该物质的熔点是0℃,由课本知识知,冰的熔点是0℃,因此该物质固态是冰;

(3)从图像知,BC段温度不变,物质正在熔化,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第2分钟开始熔化,到第6分钟结束,共经历了4分钟。

分析:掌握熔化过程的时间、温度、状态。

题型:解答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2、有两个同学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他们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第5min开始熔化,第11min熔化完毕,石蜡第2min开始变软,第12min全部熔化完毕请你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完成下面各题:

(1)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2)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答案:(1)吸热但温度不升高;

(2)随着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解答:如表格,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都在吸收热量,海波吸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48℃是海波的熔点.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石蜡是非晶体.

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否有熔点,即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晶体温度保持不变,不变的温度是晶体的熔点.

题型:解答题

难易程度:较易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___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_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1)10;(2)不变;(3)﹣2℃;低;(4)变多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

解答:(1)∵凝固为晶体的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

又∵在图像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

∴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

(2)从图像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

又知:水的凝固点是0℃,

∴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

∴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

∴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

∴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分析:关键是读懂晶体凝固的图象,特别是要弄明白究竟哪段是凝固过程。

题型:解答题

难易程度:普通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试题地区:全国

试题来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试题标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4、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答案:(1)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2)温度计升高的示数;

(3)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

解答:(1)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除去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以外,还和晶体的种类有关;(2)海波凝固过程中会向烧杯中的水放热,而且向水中放的热量越多,水的温度升的就会越高,因此通过比较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即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多少)就会确定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分析: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多少,我认为除去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以外,还和晶体的种类有关;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高低就会确定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题型:解答题

难易程度:普通

掌握程度:掌握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类型:普通类型

试题级别: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_透镜及其应用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 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7.如图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 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 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 .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 .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 .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 .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 .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光通过玻璃后发生 而产生的。 2.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 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3 .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计.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教学准备】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

瓶)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1节温度 温度单位:摄氏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温度计温度计结构原理使用

第2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教学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温度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c)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 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如果温度 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四、知识拓展 ◇热力学温度:宇宙中温度的下限是—273℃,被叫做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所以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73K,沸水的温度为373K。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 体 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1)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做热敏报警器、制成工艺品等) (2)我们所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完全归纳

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怎么学?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物体振动 传播:介词 例子:月球 概念: 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15°空气340米/m 测量声速? 固体,液体,气体?看表 声源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人耳朵,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前额、耳后的骨头,牙齿,头骨,颌骨 双耳效应 (正是通过对这种声像定位原理的逆向运用,人们发明了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即在录制声音时,在不同的位置用两只话筒进行录音,而在重放时则使用两路独立的放大器和两个扬声器,从而使听者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录音中不同音源的准确位置。) (立体声具有强烈的空间感(方位感和深度感),用一套高水准的双声道音响系统播放音乐节目时,听众几乎感觉不到音箱的存在,整个乐队就像活生生地坐在你面前演奏一样。)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 钢尺(振幅、音调):振动、频率和音调,乐器 频率,赫兹Hz(一秒振动一次),人20-----20,000Hz 次声波,超声波 猫:60-65,00Hz 火山、地震、蚊子 响度与振幅(鼓,力量大,幅度大,绷紧) 音色(颜色、脸色) 瓶子做的乐器 题:2s做700次振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的利用 生活中的例子:

唱片(发音盒), 问题: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_____,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真空_____传声 ?声音要靠____________传播。若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 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述符合科学道理吗?解释一下你的看法。 我国考古队员利用超声波探测沉船,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每秒,如果探测声呐从海面发出信号,信号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被声呐接受所花时间为0.024秒,求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 1.光的传播自然光源: 1.1.光源:自身正在发光,且能持续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1.1.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星星等。 1.1.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1.1.3.光的传播: 1.1.4.可以看见是因为光从光源到了眼睛。 1.1.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在同一 种介词中) 1.1.6. e.g, 隧道挖着 1.1.7. e.g.小孔成像实验,画光的径迹图。 1.1.8.光的传播速度: 1.1.8.1.比声音快(先看闪电后听打雷) 1.1.8.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2.99792*1000000000m/s, 计算时取c=3*100000000m/s (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1.1.8.3.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的3/4, 在玻璃中的为真空中的2/3. 1.1.8.4.光速绕地球(7.5圈/1s),光速到太阳(1000km/h, 17年;光8min) 1.1.8.5.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牛郎、织女,16光年) 1.1.8.6.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4.3光年 1.1.8.7.最近的星系,小麦哲伦云(16万-19万光年);仙女座大星云(225万光年); 测到最远140亿光年。 1.1.9.可以看见的 2.光的反射 a)反射:遇到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发射(水面,玻璃) b)实验:反射光的射出方向。 c)求反射角。 d)反射光线所在平面。 e)法线,入射角=反射角(i=r) f)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发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 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g)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h)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理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三章物理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 ) A 、相等 B 、甲高于乙 C 、甲低乙 D 、不能判定 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 A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B 、人呼出的水蒸气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4、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 A 、不变B 、降低C 、升高 D 、先降低后升高 5、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 、先下降后上升 B 、上升 C 、下降 D 、先上升后下降 6、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 A 、一定降低 B 、一定升高 C 、一定不变 D 、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7、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 A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 、放热,温度不变 C 、吸热,温度不变 D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9、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凝固、液化、凝华 B. 熔化、液化、凝华 C.汽化、液化、升华 D. 熔化、汽化、升华 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凝固 B、升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凝华 12、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 A、液化 B、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汽化 1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 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和38.5℃ B、37.5℃和38℃ C、38℃和38.5℃ D、38℃和38℃ 14、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D、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 15、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 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 一天平的用法: 1.看:观察天平的称量,标尺上的分度值 2.放: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3.调:调平衡螺母至平衡(右偏左调,左偏右调) 4.测: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最后调节游码,达到平衡(加 砝码原则要先大后小) 5.读:砝码质量加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若被测物与砝码放反,则应该是砝码减游码) 6.收:检测完毕,应把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内,把游 码拨回标尺的零刻度线处,以备下次使用 二积累法: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时,可以测出n个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时,再由m=M\n即可得到单个微小物体的物质,这就是积累法。 三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不随温度,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四天平的质量,真实值和测量值的比较 ①游码未归零时,测量值偏大,m测>m真。 ②砝码上沾有污渍时,测量值偏小,m测<m真。 ③砝码缺损时,测量值偏大,m测>m真。 ④物码颠倒时,所测值偏大,m真=砝码-游码

第二节密度 一密度: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ρ=m/v)。 二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 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三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例:冰和水的密度比较。 四不同物质密度可能相同。例:酒精和煤油的密度比较 五一般来说,固体密度值较大,液体次之,气体较小(ρ固>ρ液>ρ气)。 例:液体水银的密度比一般的金属密度都大。 六油类的密度一般小于水的密度。 七水的密度是ρ=1.0*10^3kg/m3,物理意义:体积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01知识梳理 1.温度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温度计: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使用时要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________和________;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3)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在使用前要把水银柱甩下去.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 (2)特点:物质熔化时________热,凝固时________热. (3)固体分类: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它们的区别. (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________时的温度为熔点;________形成晶体时的温度为凝固点. (5)晶体熔化的条件: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先达到________,然后继续________. 3.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物质汽化时________热,液化时________热. (3)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沸腾是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____________下都能进行的,只发生在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________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________,同一液体的沸点还与________有关. (5)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凝华. (2)特点:升华过程要________热,凝华过程要________热. 02知识对比 1.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与体温计 2. 3.蒸发和沸腾 第1 页共1 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 知识点

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2.基本概念: 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两边的焦距相等。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②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 4. 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 5. 三条特殊光线 6. 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 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边偏折。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看做是三棱镜的组合。 7. 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 平行光会聚法测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改变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扩展:空心透镜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2. 实验步骤: a.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 成在光屏中央) b.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 c.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 d.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正倒 e.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投影仪(幻灯机) 放大镜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备课2017人教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 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1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0 和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7、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的区别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1、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 5、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7、 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换算关系:1m/s=3.6km/h。 计算公式:v=ts 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 t——时间——秒(s);或小时(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 v=ts,变形可得:s=vt,t=vs。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ts。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 §3.1 温度 一、温度 (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中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2.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 1.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0℃、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 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 (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 Ⅰ.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Ⅱ.体温计:35℃~42℃、0.1℃; Ⅲ.寒暑表:-35℃~50℃、1℃. 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 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 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10 20 40 30 仰视:结果偏低 俯视:结果偏高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五、体温计 1. 量程:35℃~42℃;分度值:0.1℃. 2. 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否则只升不降) ☆典型例题 1. 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6℃ ;图2中的示数为 -9℃ 。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0℃以上,应该从0℃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0℃以下,应该从0℃向下读。 2. 用体温计测量小强同学的体温是37.9℃,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 C ) A.小红:37.6℃;B :小刚:36.9℃;C :小明:38.2℃;D :小华:36.5℃ 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3. 体温计比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玻璃泡 大 一些,玻璃管的直径 小 一些,因此,体温计的分度值更 小 一些。(填“大”或“小”) 规律总结:温度计的分度值越小,表示其灵敏度越高。为了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只能增大温度计的玻璃泡,减小细管的直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 基本概念: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二、 重、难点 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三、 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显 微 镜 和 望 远 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结构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 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 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 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 头。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原理 结构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原理

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它的放大倍数比放大镜大许多。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知识拓展 1、使用显微镜时,从物体(标本)射出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被目镜再次放大,经过两次放大,光线变得很弱,不容易看清楚。因此,一方面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明亮,一方面物体要尽可能离物镜近一些,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物镜。为了保证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物体要在一倍焦距以外,故物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为使经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目镜的焦距又总是设计得长一些。 2、使用望远镜(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时,为了使远处的物体(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尽可能明亮,要把物镜做得大些.物镜越大,可以会聚的光线越多,像就越明亮,就越容易观察更远更暗的物体(天体)。镜面越大,其焦距就越长。为了尽可能增大视角,经物镜成的实像离目镜的距离要尽可能接近目镜的焦距(比焦距小)。为了使更多光线进入到目镜中(增大像的亮度),经物镜成的实像要尽量靠近目镜,所以目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0贵州贵阳模拟)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 A.平面镜 B.凹透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不起放大作用,A错。 凹透镜不能将物体放大,B也错。 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倍数也是有限的,C也错。 显微镜的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这样就能放大很多倍,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D正确。 答案:D 2、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训练题 1、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 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2、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填空: (1)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2)用途: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3)所用液体: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4)刻度范围: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5)最小刻度值: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3、- 8.6℃读作_________,它比- 16.8℃高_________. 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 39.5℃,一位同学没有甩过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体温计测人体温时,离开人体后_________表示人体温度,普通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____ _____表示该物体温度. 5、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6、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温合物中时,水银柱长 20cm,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长为 40cm,将它插入某液体中时,水银柱长 25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_℃. 9、某温度计上标有的测量范围是- 10℃~ 150℃,但将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 98℃,则这支温度计实际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 10、 甲、乙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等量的水银,甲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比乙粗,若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则________的刻度更密一些.用它们测同一液体的温度,则_________测得更准确些. 11、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12、 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曲线,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 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________,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 13、 如图所示的非晶体凝固曲线,说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