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

×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

陕西永寿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计划书

第一部分公司概况篇

一、变更前的公司情况

陕西永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建于一九六九年的陕西永寿

制药厂。二OOO年五月翟富林私人投资买断陕西永寿制药厂全部资产,一次性买断工龄安置了全厂1107名员工,组建了陕西永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竞聘上岗,择优录取。该公司是一家集抗生素原料药、制剂药、口服液于一体的综合型医药生产企业,企业的抗生素原料生产规模居西北五省第一名,庆大霉素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11%。

公司占地面积84000m2,拥有总资产2812万元,员工16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技术职称13人),拥有硫酸庆大霉素粉、土霉素碱、盐酸林可霉素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线三条;针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制剂药生产线四条和一条中成药生产线,动力供应和包装材料辅助生产车间两个。

主要生产品种为硫酸庆大霉素粉、50%葡萄糖注射液、维霉素片、红霉素片、头孢氨苄胶囊等十一大类一百二十五个品种。主要品牌有:林立康、史尔林治、因乃斯、君克康福尔、龙凤春等。

产品辐射全国各地,深受用户欢迎。已有20多个品种连续六年出口美国、西欧、东南亚、非洲等地。

公司产品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硫酸庆大霉素粉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称号;

?50%葡萄糖注射液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称号;

?维生素C注射液、诺氟沙星胶囊、复方新诺明片等10余种产品获“咸阳市优质产品”称号;

?硫酸庆大霉素被咸阳市消协评为“九九消费者满意产品”。

公司多年来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嘉奖,主要有:

?“陕西省优质产品企业”称号;

?“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

?“咸阳市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咸阳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先进非公有制企业”称号。

二、实力雄厚的主要股东

(一)陕西永康企业集团

陕西永康企业集团是集医药、广告、石化、种植四大行业于一体,融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下设陕西永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永康计划生育科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碧海云天广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咸阳永康石化公司、陕西永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杨凌永康农业科技培训示范基地等六家全资子公司和咸阳永康绿化公司一家参股公司。集团创建于二OOO年六月,现拥有净资产6000余万元,集团公司在陕西省咸阳市城区路拥有土地三百五十亩,咸阳世纪大道拥有土地十亩,办公楼一栋,在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内拥有土地一百伍十亩,在咸阳永寿县城拥有土地84000m2。年销售收入过10000万元,年创利税800余万元。

集团公司生产、销售十二大类一百三十多种药品、保健品和食品,其中硫酸庆大霉素原料药为西北地区独家生产,获陕西省优质产品称号和“99消费者满意产品”,产品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占全国产销量的10—20%,80%以上出口欧美市场及东南亚市场,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康宝洁阴露”等三种保健品为国家专利产品,“猕猴桃果脯”为研究开发的新型绿色食品。(二)翟富林

翟富林,男,汉族,陕西省永寿县人,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出生,大专文化程度,经济师。现任政协咸阳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陕西永康企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咸阳市工商联副会长兼执行委员。

该同志于一九七七年毕业于永寿县渡马中学,一九七七年十月在永寿县剧团参加工作,曾任业务股长、副团长等职务;一九八七年六月在永寿县中学工作;一九九四年三月停薪留职,涉足商海;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在咸阳市计划生育开发中心工作,担任经理职务;一九九七年元月组建了陕西永康计划生育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在此期间,以宣传实施基本国策为中心,大力推动计划生育事业,成功的开发研制了“男性康复袋”、“女性康宝”、“康宝药巾”等计划生育科技产品,有利的推动了计生工作的开展。

企业家翟富林经过多方考察研究论证,以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于二000年五月成功地控股兼并了陕西永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为该企业加快实施GMP认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OOO年六月,为了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抵御风险,增强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他成功的组建了陕西永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目前陕西永寿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陕西省政府陕政函2001年[390号]批准设立,这将为陕西永寿制药公司实现资本和产业的扩张、振兴和推动陕西永寿制药公司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股本结构说明

公司共有七位股东(其中有一家法人和六位自然人),股本结构中,法人股占三分之一,自然人股占三分之二。较为集中的股本和股东人数,有利于公司快速、灵活地制定重大决策,并予以有效贯彻。

四、法人治理结构及公司组织结构

(一)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公司将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

1、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由股东组成,是股份公司的权利机构,

按照《公司法》和股份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每年召

开一次股东大会;出现章程中规定的特殊情况时,可召开

临时股东大会。股东会由董事会负责召集,出席股东所持

每一股有一票表决权。

2、董事会。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的董事组成,是公司的决

策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按照《公司法》和股份公司章

程的规定行使职权。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为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议

事规则由公司章程规定。

3、监事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组成。

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按照《公司法》和股份公司章程的

规定忠实行使职权。

4、总经理。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对董事会负责,列

席董事会会议。总经理主持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组织

实施董事会决议,按照《公司法》和股份公司章程的规定

行使职权。

(二)建立规范的公司组织结构

股份公司将本着“精干、高效、统一”的原则,建立若干职能机构,并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建立若干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的生产经营实体(车间或分公司)。

股份公司组织结构见下图:

股东会

监事会

董事会秘书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副总经理

财务总监

开发部

研究中心

企划部

证券部

生产部

采购部

财务部

人事部

第二车间

第一车间

辅助车间

第二部分行业展望篇

一、近年医药业运行概况

(一)医药工业生产保持高幅增长

据2000年的快报统计,医药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23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工业增加值5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保持了高幅增长的态势。

化学原料药总产量完成42.48万吨,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中成药总产量完成37.9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50亿元,比1999年增长18.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6.2亿元,比1999年增长15.4%,比医药行业平均增幅低3个百分点。2000年末,工业产销率94%,比上年同期略有提高。

(二)医药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继续保持较高增幅

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43.8亿元,比1999年增长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4亿元,比1999年增长36.3%。工业销售利润率8.22%,一年来医药企业利润总额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从区域情况分析,利润总额前十名的省(市)依次是:浙江、广东、江苏、天津、北京、吉林、湖北、陕西、河北;利润总额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区),其中增幅最高的北京为72.6%。

从行业情况分析,制药机械工业总额占得比重很小,但增幅达1.5倍,其他行业增幅依次是化学药品工业(42.9%)、医疗器械工业(41.2%)、生物药品工业(34.3%)、中药工业(25.8%)。(三)进出口总额增幅平稳

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分析,2000年医药商品进出口增幅提高,全年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6.4%。其中,出口总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口总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进出口相抵,出口大于进口12亿美元。

(四)出口增幅有所回升

全年累计出口总额38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3.8%。从分类情况分析,除化学药品制剂出口额下降(21.3%)外,其他各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和卫生材料的增幅分别为29.6%、9.8%和10.3%。

二、中国医药行业运行特点

(一)药品市场持续平稳增长

尽管受价格、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等多项配套改革政策的影响,药品市场依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们追求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是医药市场消费需求平稳增长的基本因素。

(二)结构调整有新进展,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0年,是医药行业实施兼并、联合、重组最快的时期,各地出现了很多成功重组案例。例如南京医药集团和金陵集团“强强联合”组建产业集团、三九集团并购四川长征制药、清华紫光药业购并湖南古汉集团、陕西东盛科技购并启动盖天力进行资产重组等等,都是通过有力的资本动作,促进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2000年,25家大型企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7%,实现利润35.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4.5%。(三)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推动医药产业升级

2000年,医药行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强了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突出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优化产品结构进程。国家共安排医药“双高一优”技术改造项目27项,总投资61亿元,其中专项贷款42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245亿元,利润45亿元,税金20亿元。在“双高一优”项目中,又挑选了第四批国家技术改造项目,医药项目有8项,共投资11亿元,其

中贴息贷款7.6亿元。在科技投入方面,医药行业落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补助金拨款1050万元、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补助金拨款4700万元。

三、中国医药行业前景展望

(一)医药市场总体需求仍将保持平衡增长

人口、医疗、疾病、健康需求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测算,我国人口2000年达12.88亿人,2005年将达13.88亿人。目前,老年人口约1.32亿人,未来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2%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老年人口将达1.6亿人,老年人药品的消费将占药品消费的50%以上,由此可见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使市场需求仍然保持适度增长。

(二)药品需求结构将呈现多层次的变化趋势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200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开始贯彻实施。这将对药品需求结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一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国产普药及新药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OTC药品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将对产品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

(三)加大整顿药品市场力度,保护合法企业利益江总书记在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依法严厉打击制假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200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国家持续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从快、从重惩治一批制售假劣药品、构成犯罪的首恶分子和惯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药品市场准入管理,整治各种违法经营药品的行为,取缔药品无证经营和非法交易,查处药品购销活动中给予、收受回扣以及其他商业贿赂行为。在取缔药品集贸市场工作中,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打破地方保护,有关部门统一思想、大力配合,巩固药品市场的成果。总之,2001年从源头上加大整顿药品市场的力度,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四)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医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医药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医药行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和中药要主动出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严峻考验。“入世”以后,医药产品关税将降至5.5%-6.5%,进口药品会在量上增加,我国企业只有依靠科技兴药,降低成本等措施强化自身素质,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成长。可以预见未来的

几年里,医药行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分化过程,企业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大大加快。

第三部分技术支持篇

陕西永寿制药有限公司已经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系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国家生化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试制工作。

一、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是由国家科技部根据国内生物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所面临的形势,决定建设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工程中心实行科研体制改革,由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以合作企业的方式组建具有企业性质的独立法人单位——上海国佳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国佳公司),作为工程中心的实体,由生化工程领

域著名专家张嗣良教授主任兼总经理。中心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

工程中心的宗旨和任务是解决生物技术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瓶颈问题,打通“上游”技术与“下游”技术相结合的产业化通道,促进行业技术发展。集中优选项目,对已有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使其实现商品化,并通过多种合作形式,逐步建立一个中心参股的企业群,保证中心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实现老企业产品结构的更新和传统生物技术产品的技术改造,争取在我国生物技术大中型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中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发酵技术权威、中心主任张嗣良

张嗣良,生于1940年,浙江瑞安人。在华东化工学院修抗生素专业。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开发涉及6大学科,有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以至机械仪表等。

主要专业研究经历:

196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长期从事抗生素、基因工程等微生物药物产品的工业生产研究。1978年来,致力于发酵工程的计算机优化控制研究,85年参加国家“六五”“七

五”攻关项目,解决了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期间以担任了863课题“基因工程高密度高表”负责人,对大肠肝菌表达系统的高密度高表进行研究。“八五”期间,在华北制药厂开展国家攻关任务青霉素发酵优化研究,提出了生物过程参数相关与不平衡状态的优化理论,实现了120m3生产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代谢物质流为核心的发酵工程学的观点,形成了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与放大理论。成功地用在鸟苷、肌苷、基因工程等人血清白蛋白、疟疾疫苗等发酵上。与此同时,作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生化反应器研制”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概念发酵罐,推动了我国商品化生物反应器支撑产业的发展。上述理论与工程化技术获上海市200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包括自然科学基金、攻关等各种课题30多个,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

主要科研成果有:

?1984年完成了国内第一本“生物工程参数检测与控制”专著。

?“七五”期间是张嗣良向发酵水平挑战的第一阶段,他负责研制的青霉素优化发酵计算机优化控制在上药三厂取得成

功,这一成果提高产量约10%。继而在“八五”攻关这一阶段

中他又进一步提高了该次技术的发酵单位产量。

?在“九五”国家攻关开始后,他与西安制药厂合作,使红霉素最高发酵单位达到8000/ML,从而使我国红霉素发酵水平跃

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三阶段一直延伸到达2001年。在此期间他领衔完成了基因工程微生物高密度表达培养研究,基因工程人血清白蛋白在计

算机控制下,提高了10倍,并成功放大到500升的规模。生

物反应器则从样机迅速产业化。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被广泛应用。广东量湖的鸟苷从每升16克提高到29克。二军

大基因工程疟疾疫苗提高到26克/升。在上海遥控千里之外的

内蒙金河集团,从50升的发酵罐直接放大到120吨,优化和

放大一次战功。而且,使饲料金霉素的发酵能力提高3成,年

增效应3000万元。1年多来,由此技术产生的新增效益达4474

万元,新增利税1075万元,创收外汇逾千万美元。

?2000年秋,第一台以物料检测为目标的生物反应器FUSSOL(A)样机试制成功后,申请国家专利。此举推动了我国发酵行业的

全面改造,缩短了国际差距。项目荣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

步一等奖。科技成果已在全国30多家企业推广,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数以亿元计。

三、前沿的技术支持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所进行的基于过程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装置研究获得了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成果属生物工程学科技术领域,以微生物发展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为主要内容,涉及细胞代谢、发酵工艺、生物反应器、传感器及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化学工程、控制工程、信息工程等学科知识。

本项目回顾总结了长期以来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后,认为目前发酵过程研究均采用以宏观动力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表态操作方法,实质上是化学工程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往往忽视细胞代谢流的存在。因此提出了以细胞代谢流的分析与控制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工程学的观点。通过实验研究,形成了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和发酵过程多参数调整的放大技术。随着过程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种定型为FUS-501(A)的新概念生物反应器:以物料流检测为目标,配置了温度、搅拌转速、消泡、pH、溶解氧DO、发酵液真实体积、高精度补料量测量、尾气C02和02等具有十四个以上在线参数检测或控制;设计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数据处理软件包,由此可进一步精确得到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所必需的表征各种代谢流特征或工程师特征的间接参数,并实现了远程在线数据通讯,为

过程的远程诊断,发挥领域专家作用提供支撑条件。本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肌苷、鸟苷发酵和Pichia酵母表达系统的基因工程人血清白蛋白(rh-SA)、疟疾疫苗等高密度表达培养,取得了大幅度提高发酵水平的效果,并直接放大到几百升到100m3以上生产规模发酵罐。仅2000年至2001年的第一季度,上述成果的推广使新增企业利润2159万元,新增创汇883万美元。

本项目成果提出的理论和工程化技术推动了我国包括生物医药工业在内的发酵行业现代化技术改造,缩短了这一领域内我国与国际的差距。无论是传统生物技术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或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推进,具有很大的需求量,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本项目的有关装备技术成果,为改变我国生物反应器的落后状态,形成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商品化生物的反应器的支撑产业起了重要作用。

项目的创新与发明点:

1、提出了以细胞代谢流分析与控制为核心的发酵工程学的观点,必须高度重视细胞代谢流分布变化的有关现象特征的获得。

2、将生物反应器的物料流与细胞代谢流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反应器的检测参数及相关特性研究,实时地反映生物反应器中基因、细胞和工程三个水平的变化,进而提出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和多参数调整的放大技术。

3、以物料流检测为目标的生物反应器传感技术设计及其反应器装置技术。

4、适应多种生物反应器及各种发酵产品特点,融合多种过程理论和控制理论,便于发酵过程工艺分析和优化操作的软件包。

5、发酵过程在线数据的远程通讯与异地诊断。

6、采用本装置与研究技术后所得到的不同产品对象的创新性认识和由此形成的生产工艺。

本项目与国外其他同类技术的比较:

本项目的核心问题是有关生物反应器在细胞代谢物质流的认识和研究,这些认识是在大量的实践后总结提高后提出的,其中微生物代谢调控与代谢工程研究为加深这一问题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有关生物细胞代谢调控学和代谢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发展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和文献大量报导,但是一到发酵罐实际操作时,由于发酵过程酶学研究的困难,以及过程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困难,就无法实现。特别是在线实时检测这种代谢流的变化时,困难就更大。本项目从化学工程学的观点,提出细胞代谢物质流与反应器物质海参的物料平衡原理,反映在检测参数的相关性,从而实现了上述在线实进检测的目的。

本项目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强调细胞代谢物流分布变化的有关现象特重的获得,在生物反应器中测定和研究细胞代谢物质京戏的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