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分布及比较研究

我国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分布及比较研究

我国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分布及比较研究
我国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分布及比较研究

我国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分布及比较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基本思路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现代经济起步较晚,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等方面差异极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90年代中期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演变过程。国家区域发展大战略的调整,初步形成了我国东部繁荣、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国家区域开发大格局。而在此期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缓,出现“塌陷”,直接影响着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扩大的客观现实,要求必须促进中部崛起。促进中部崛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004年国家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从此中部崛起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来,有关中部发展战略,如何崛起,做什么,怎么做,

用什么模式做等问题,己成为社会有关方面及理论界、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课题。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个中部的城市群写入文件,可以看作是中部崛起战略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中部地区要通过其核心区域发展即城市群发展带动中部崛起。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建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可以认为是国家在中部崛起实践层次的重大突破。“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将为中部崛起提供一种崭新的模式,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中部崛起的路径和模式问题。中部地区应该如何实现尽快崛起,增长极战略是中部崛起的路径选择,中部崛起需要建立中部增长极。中部需要通过其核心区域即中部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中部崛起。而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是在资源和环境两大因素约束下实现中部崛起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课题对中部核心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中部核心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在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中部崛起的新模式――“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

二、中部崛起的路径与模式探索

(一)中部崛起路径

1、实施中部区域增长极战略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区域竞争力代表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是一个区域(省、市、县或其他)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区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优化配臵能力,主要强调资源配臵能力。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区域要有效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实现经济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自身的不断增长、发展以及对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影响,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佩鲁的增长极指的是经济空间,既可以是产业部门,也可以是城市,还可以是以整体身份参与竞争的城市群。区域增长极是以城市或城市群为载体,区域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城市或城市集团之间的竞争。构筑区域增长极的最终目的就是大力打造具有创新能力、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城市群。因此,中部各省应积极构建促进中部区域发展的空间增长极,优先推动相对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其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提升整体中部区域竞争力。

2、中部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增长极、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

中部地区作为一个人多地少,地域情况特殊,人文历史比较复杂的区域,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整个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二是区域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突出;三是经济国际化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型联系较弱。因此对于中部地区来说,选择城市群作为区域的主要发展带动因素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抉择,也是最好的抉择。

在以市场为调配生产要素方式的经济体系下,更多注重的是比较优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更易于取得集聚、规模、区位和外部经济的比较优势,因而取得超出地区平均水平的发展。在形成了城市群的经济区域中,由于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从而成为区域增长极,通过集聚、辐射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群作为区域最发达的地区,是整个区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中部地区现有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相对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就是城市密集区,也即是城市群组织区域。城市群增长极的形成,可以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化的配臵,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就等于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安装了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因此,中部城市群是中部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强烈的辐射作用,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

(二)中部崛起模式探索

1、中部崛起的新思维

中部地区的发展采取什么模式,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实质性实施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东部发展的基点是开放,东北发展的基点是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发展的基点是生态保护,中部崛起的基点应该是依托国内市场的内源型发展模式,这也是说中部经济发展应该是进行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由提升产业质量来实现。由于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片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片面的加工贸易型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空间越来越小,中部乃至整个中国需要探索内源型发展模式。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部地区思考的课题。中部崛起要防止重走东部沿海地区“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要探索新的中部崛起模式推进中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保护和扩大发展的生态空间。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发展方式转型的同时,也提出了发展理念转型的问题。提出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就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提出“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环境优先”相对于“经济优先”、“经

济与环境兼顾”而言是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其要义是通过节能减排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理念转变是相辅相成。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建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探索中部发展模式新思维的体现,也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实践。国家选择中部地区进行试点,一方面是基于东部沿海地区生态承载能力已经不堪重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中部地区处在工业化的中前期阶段,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承载能力,具有进行“两型社会”建设探索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空间,更重要的是基于国家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层次的思考。

2、设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对中部崛起增长极战略的强化

根据上文的分析,认为增长极战略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要支撑,而中部城市群则是中部地区的增长极、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个中部的城市群写入文件,四个城市群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四大城市群战略地位的提升可以看作是中部崛起战略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

潭城市群获批建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可以认为是国家实施城市群为增长极战略带动中部崛起的强化,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将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城市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以前更多是出于省内经济角度考虑,是为了形成一个省内核心经济区,由此带动周边城市发展。而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不仅仅是考虑区域的发展,而是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具有全局意义。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设,不再仅从省级区域着想,而是站在中部地区和全国的层面思考机制与体制问题,立足点更高,影响更大,意义也更深远。

3、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中部崛起的新模式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的重大区域战略布局,为中部崛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压力加大的国际大背景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求在日益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崛起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我国中部崛起核心区域分布

(一)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中部城市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个中部的城市群写入文件,四个城市群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四大城市群战略地位的提升可以看作是中部崛起战略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在国内,此前获得国家宏观层面认同和规划的区域经济,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经济圈、泛珠三角地区,以及成渝经济圈,均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中央关于中部崛起战略10号文件对4个城市群的重视,是对中部各省区域战略的肯定。中部6省,4个城市群写入中央文件,缺少了江

西与山西,这与各省城市群发展的现状相关。与中部其它4个城市群相比,山西与江西目前还不具备城市群条件。以山西为例:该省现有11个地级城市和14个县级城市,除了省会太原和个别城市以外,城市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普遍较弱。大多数城市由资源开采型的工矿区发展而来,性质相似,综合功能欠缺。而江西省从上世纪90年代京九铁路通车以后,就提出打造“昌(南昌)九(江)工业走廊”,但该地区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其对全省的辐射力与拉动力相当有限。

在豫、鄂、湘、皖四个城市群被重点规划后,江西与山西两省相继提出了城市群发展规划。江西在“昌九工业走廊”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环鄱阳湖城市群;山西也提出建设“大太原经济圈”的规划,即以太原为核心城市,强化太原与介(休)孝(义)汾(阳)、阳泉、忻(州)原(平)城镇组群的组合发展。

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更是对以城市群带动中部崛起的肯定。

(二)中部四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由于发展的历史、自然禀赋等基础条件的不同,中部地区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各不相同,导致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群规模大小各异,发展水平也不相同。

1、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图3-1)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区域总面积为2.81万km2。城市群的三个主要组成城市在地域上沿湘江河谷呈“品”字形分布,三个城市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到50km,近似于等边三角形,属于典型的“经济增长三角”,且三个城市同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这种地域空间上的相互接近和共同的文化背景是形成城市群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

由于该城市群数量略少,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和中部其它城市群比较偏小,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对区域的推动作用,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湖南提出了泛长株潭城市城市群,即以长株潭三市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

图3-1长株潭城市群在湖南的位臵

图3-2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的位臵2、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图3-2)又被称为“1+8”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以省会武汉市为中心,在行政区划上包括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8个省辖中小城市及所辖区域,城市群区域直径大约为100km。2006年末,该区域总面积5.78万km2,占该省总面积的31.10%,是湖北省人口、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武汉城市圈位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处于横贯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和纵穿南北的京广铁路干线、京珠高速公路的交汇处,地理位臵得天独厚,历史上被称之为“九省通衢”,交通极为便利。

该城市群的劣势是城市群体系不完整,武汉为特大城市,其余8个城市均为小型城市。武汉一城独大,其他城市发展参差不齐,缺乏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城市群内的产业链条不能顺畅衔接。城市群产业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制造业不断衰退,人才外流,市场出现萎缩迹象。区位优势没有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

3、中原城市圈

中原城市群(图3-3)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

14个县级市,34个县,843个乡镇。区域土地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50多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

中原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区域的交通条件极为便利,郑州是国家重要的铁路枢纽,多条铁路干线与高速公路交织成网,使区域交通通达度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该城市群区域的城镇密度高,城市群主要城市距离郑州大都在100km以内,属于一小时经济圈的范围。较近的距离也使得各城镇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很密切。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2006年该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为7084.38亿元,占全省的57.0%。

图2-3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的位臵

图2-4皖江城市带在安徽的位臵

4、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图3-4)位于安徽省中部,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个城市组成。长江在安徽省境内共长约401km被称之为“八百里皖江”,故这个城市群被称为皖江城市带。城市群占地面积6.5万km2,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63%;2006年末人口数量为2545.1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60%。

皖江城市带八个城市沿长江呈串珠状分布,地缘接近。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其中马鞍山与铜陵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环境条件优越。从区位条件来考虑,皖江城市带是中部地区最接近长江三角洲与其他沿海省份的城市群,并与之有密切的经济交流与人员往来。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高,交通网络密集,对外联系方便,区域的经济外向度较高。综合商务成本低廉,发展潜力很大。但皖江城市带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的经济重心逐步向东转移。城市群核心区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在城市群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他城市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另外,该城市群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四、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的四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一)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在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时提出

了经典的“钻石模型”理论,这对我们分析区域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借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竞争力水平,并非只与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条件相关,微观经济基础也起重要的作用。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的竞争能力,而该地区特定产业竞争能力主要由取决于“钻石模型”的四个因素。它们

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这四个要素是构成“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此外,波特还在钻石体系内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钻石模型的命名,来自于这四个要素和两个变量所构建的菱形关系。波特的模型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们在对6个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完成对该地区竞争优势的判断。

图4-1、钻石模型

(二)“钻石模型”的改进及对分析城市群竞争优势的启示

钻石理论中有两点对城市竞争力分析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是产业集群对国家(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弥补并提供竞争优势,反映经济发展。二是波特强调了政府在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角色。政府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和支持性制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使投入的要素高效配臵。产业集群与政府作用的良好发挥同样可以降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交易成本。

波特的模型虽然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但是不能把波特的模型简单移植到城市群竞争力模型之中,尤其是不能把这一模型简单移植到中国的中部城市群竞争力研究中。因为一个城市毕竟不同于一个国家,城市群竞争力除了产业以外,还受经济空间结构等其他一些较为重要或独特因素的影响。一个城市群与国家相比,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层次,其内需条件远远低于一个国家的内需条件。因此,城市竞争力构件中的内需条件的重要性远不如它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体系中那么重要。尤其中部城市,内需的层次与总量更是不够,内需在中部城市竞争力“钻石”中的地位应该更加不如在波特心中的地位那般重要。再者,中国城市与波特所研究的那些发达国家城市迥异之处,是政府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城市。所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中的“政府”这个因素的地位又要高于波特心中的地位。

(三)基于“钻石模型”指标体系设计

借鉴“钻石模型”,本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中部地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取了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群

规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政府因素和机会、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友好程度六个方面对中部城市群进行评价。

①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群规模

在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群规模方面,我们选取了城市群GDP 总量,GDP增长率,人均GDP,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化率5个指标。

②生产要素

在钻石模型中,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在决定城市群是否有竞争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时,初级生产要素我们选取了全年用电量、供水能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个指标。高级生产要素我们选取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数、专任高校教师数(人)、专利申请受理量、电信业务收入4个指标。

③产业结构

根据波特的理论,一个地区的的经济崛起必定伴随着相关产业集群的诞生。城市群的竞争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然而分析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是从产业结构的

合理性角度来分析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我们选取了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和万元GDP耗电量两个指标。

④政府因素和机会

政府的角色是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尽可能创造高级生产要素。针对我国国情,我国中部城市群与波特所研究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不同,在体现城市群竞争优势时,政府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城市。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存在着一个共同机会,就是后发优势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我们选取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增长率为评价指标。

⑤对外开放程度

开放程度体现一个城市群对区域外的吸引力和城市的扩散、辐射能力。建立市场经济,参与世界竞争,要求的是高度开放、竞争活跃的市场体系。因此,城市群的开放度、外向度是城市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我们选取了外商合同投资额(万美元)、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万美元)2个指标。

⑥环境友好程度

城市群的环境友好度也是城市群竞争优势的体现,我们选取了生态环境投资额、单位区域面积SO2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工业排放废水达标率5个指标。

(四)基于“钻石模型”中部四大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本课题只针对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进行比较,其地域范围界定为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年报制度中解释的全市概念,即地级城市的整个行政区域,包括城区、郊区及所辖的县(市);县级市为整个行政区域。其中长株潭城市群采用了3+5泛长株潭城市群概念。

1、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群规模比较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方面。2006年中原、武汉、长株潭、皖江四个城市群的GDP分别为7084.38万元、4599.79万元、5650.94万元和2781.12万元。以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长株潭居第二位。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四个城市群的GDP增长速度均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0.08%。中原城市群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2个百分点;皖江城市带居第二位,达到14.5%;武汉城市圈增速居第三位,为14.4%;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增速相对较慢,为13.1%,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2个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 的战略意义分析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意见。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2004~2007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6%以上的增速。2008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中部各个省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了12.2%,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整个中部地区的地位凸显无遗。 山西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是整个中部崛起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一直在进行大踏步的发展,尤以工业中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重型工业结构最为突出,充分发展和巩固了其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山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符合经济状态的比较优势,不仅能够带动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可以为全国经济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因此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一、总论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的32年,开创了山西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最佳时期,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358.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64%(按可比价格计算)1,完成了山西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尤其自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为中部地区乃至我国的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2 1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0年7月, https://www.doczj.com/doc/4112977838.html,/kns55/navi/result.aspx?id=N2010120028&file=N2010120028000011&floor=1 2 窦志达、董晓玲:《山西经济发展八大趋势》,转自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1月8日, https://www.doczj.com/doc/4112977838.html,,2005年以后数据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浅析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一)

浅析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一) 论文关键词:中部崛起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提升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以期能对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有所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中,区域创新能力已日渐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下,如何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部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中部能否从“塌陷”中崛起、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于如何衡量及评价各区域创新能力,各学者纷纷运用不同的指标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核算与考察。但最后的结果,从总体态势来看,基本相同,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是东强西弱,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而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的排名来看,这里选用科技部相关课题组的测算结果,2003年,中部六个省份综合排名除了湖北排名靠前外,其他五省除了高于西部几个省市外,与其他先进省市差距还很大。可见,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西部较接近,而和国内先进地区比,差距还比较大。下面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要素方面来考察分析。 (一)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 一方面,从中部R&D经费投入来看,2004年,中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但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科技经费支出有所增长,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其中,中部科技投入中政府的R&D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平均为34.83%。另一方面,从科技产出方面来看,中部六省在国内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为48855篇,占全国总数的17.79%;而发明专利受理量仅占全国总数的3.28%,而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更低,仅占全国的0.49%,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知识获取能力又称知识流动能力 中部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平均综合得分为18.2,与西部地区相差不大,而与东部地区38.63的平均得分相差甚远。将我国知识获取能力分为四个等级,2004年的报告显示,除中部的湖南排名较靠前外,其它省市仍处于第三、第四等级。这说明中部地区的知识流动性不强,合作程度不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部技术创新综合评价远低于东部,尤其是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的研究开发在研究开发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中部创新的重要产出指标看,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并不高,据《全国R&D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汇编》数据显示,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山西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国有企业分别占47.05%、39.26%、41.16%、51.84%和35%。可见,中部几个省的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是创新主体,而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地位并不高。而且从中测算出的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来看,不仅东部远高于中部,甚至西部也优于中部。如效率指标中单位科技资金投入产生的发明专利产出、单位科技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以及新产品开发费占新产品产值,西部都强于中部。 (四)区域创新环境 一个地区创新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水平、市场的大小、劳动者的素质等硬环境,也包括观念、政策、文化、制度等为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软环境,这些都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因素。从

中美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比较研究

中美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比较研究 ———基于人口、G DP的视角  梁 妮 苗招弟 赵宏斌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型大学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范围内,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本文探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及在校学生数在大的地理区域和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与区域人口、G DP的相关性,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大的地理区域和州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与区域人口、G DP的相关性相比较,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的均衡性。结论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及在校学生数的区域分布与区域人口、G DP不相关,而美国则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匹配。最后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分布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区域分布 均衡 人口 G DP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07)02-0027-04 【作者简介】 梁 妮,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硕士生;苗招弟,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硕士生;赵宏斌,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副教授、教育经济学博士。上海 200240 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下,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已不再是资源贫乏的产物,而是把知识应用到现存资源中去的组织和技术能力的差异,是知识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和信息差距,以及由此决定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它将成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政府、企业、大学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制度环境的主导因素,它们将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联结起来,形成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1]。而这种关系的核心在于区域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主要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产,并与企业对接在区域内发挥强大的人力支撑、技术创新和辐射作用。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中更要发挥这种作用。一般来讲,研究型大学学科比较齐全,以基础研究见长,具有整体科研实力和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实力,以及具有科学、知识、人才的整合实力和集成作用。现代高层次研究型大学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通过提供科研成果、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和带动大学周围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研究型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转变为社会的核心,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2]。鉴于此,需要探讨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本文以地理区域和省(州)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从人口、G DP的角度分析研究型大学区域分布的均衡性,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的均衡性相对照,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与G DP、人口的关系 1.研究型大学在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分布 表1 三大经济区域研究型大学、学生数与人口、G DP百分比区域 研究型 大学% 学生 总数% 研究生 数%G DP% 人口%东部65.4757.8361.2160.4241.83 中部2025.6123.9726.3835.1 西部14.5516.5714.8213.2123.06 数据来源:人口和G DP数据根据各省2005统计年鉴整理而得;研究型大学数据根据《2004教育部直属高校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各学校网站整理而得。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对中国大学分类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概况 一、规划编制背景与技术路线 (一)规划编制背景 宜昌市历史上编制过多次城市总体规划,最近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92-2010年)199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批实施,对宜昌市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宜昌市自身发展以及在区域中的地位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通过对1992版总体规划的修编,从规划政策方面对未来发展作出整体把握。湖北省建设厅于2004年批准宜昌市对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于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因素有如下方面: 第一,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本次规划的规划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因此规划要立足宜昌实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二,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发展原则。城市规划涉及城市中多方面利益,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主要目标。第三,近年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规划和措施”等相关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要依靠中央政府的推动,二是要依靠中部地区的自我努力。在“中部崛起”的大目标之下,具有发展优势的城市和地区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宜昌是中部地区独具特色,较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和较好的发展条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在国家梯度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提出的有关土地和城市规划的政策。主要包括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要素的研究与保护,建设节约型城市。这对城市的增长方式、用地布局、规划建设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中提出构筑宜昌都市区,塑造湖北省域副中心的战略构想。湖北省

基于中部崛起战略的湖南省发展研究

基于中部崛起战略的湖南省发展研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和资源大省,湖南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随着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湖南省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湖南省在地理、自然、交通方面的优势与其在工业化水平、农业发展、对外开放方面的劣势,得出湖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政策建议是: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着力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加大开发力度吸引资金进入。 标签:中部崛起;区位优势;不利因素;政策建议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处在承北启南的重要地位。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下,湖南省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湖南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因此,在严峻形势下,如何以当地现有的经济条件为蓝本,如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基础,促进湖南成为中部增长的新动力成为突出问题。 1湖南省的中部竞争优势 (1)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湖南是中部省份之一,地处中国腹地,是中国沿海开放带与长江流域开放带两大经济地域的连接带,位于东南沿海与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北枕长江,南临粤港,东接沿海,又是西进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重要中枢功能,2007年,湖南铁路营业里程为2902.0公里,在全国排名第5位,中部第3位;公路里程为88220公里,位列全国第6位,中部第2位;内河航道里程为11495公里,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机场总数和开通航线在中部排第2,水、陆、空交通优势明显突出,逐渐成为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与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湖南的交通在中部崛起中将发挥衔接、辐射、带动三大作用,因此湖南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经济地理位置不仅为湖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湖南不断地从周边省区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供了便利。

2020年(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

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于政府工作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 极大关注;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于政府工作方案中再次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 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 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 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壹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于中部地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且通过农民增收最终助推“扩大内需”这壹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于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 中部六省调研方案:潜龙于渊蓄势待发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和大学生文化、就业等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国家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及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的同时,边疆少数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不仅表现出总量性失业问题,而且结构性失业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和城乡间的地域结构矛盾 1、全国形势看,高校毕业生出现“东南飞”现象,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绝对不足(赖德胜,2001);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选择在京、津、沪、渝直辖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在内地省会城市工作的人数占到了总毕业生人数的 77%,而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 8.6%。大学毕业生们所青睐的就业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陈岩松,2004);另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有4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邵雅箐,2010);而另一项调查发现 58.5%的学生到东部 11 个省市参加工作,20.2%的学生则前往中部地区就业,而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比例为 21.2%(孙祥,2011);1996---2000年的西部大学毕业生流向趋势可以看出:西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西部大学生留在西部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而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且上升趋势明显,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一年多于一年(张燕天,2006)。 2、区域范围内,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滞留"省会、中心城市和区域内相对发达的城市 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毕业后择业时首选地区的问题上,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将在北京就业,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去西部就业(马钟范郑喜,2008);从目前来看,在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不仅偏少,而且还存在较大规模的流失现象(崔翠利,2010)。 3、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发生变化,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 大学生西部就业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东部和中部的大学生毕业后前往西部就业,另一部分是西部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或回到西部就业(张燕天,2006);在《对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中,通过对该学院的2008届至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毕业生观念进一步转变,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到

中部崛起战略专题

建设经济强省实现中原崛起 一、我省存在哪些发展优势? 1、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子佳人 2、自然资源丰富 3、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4、农业发展迅速,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全国第一 5、近年来河南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工业大省、文化大省的转变 6、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主为经济指标居中部地区及至全国前列。 7、我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8、中原大地,人才辈出 9、具有很多中华老字号和自主创新品牌等。 二、人向经济强省跨越的过程中,河南存在哪些方面的困难? 1、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的省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然粗放,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突出 3、与东部和南部的发达地区相比,我省还面临着需要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较大压力。 4、不少企业缺少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还需提高。 三、河南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要原因: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型河南。 5、坚持科教兴豫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原崛起战略。 6、全省人民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结果。 7、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为河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把河南建设成为经济强省有何意义? 1、有利于促进河南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原崛起。 2、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3、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五、实现经济强省,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哪里? 1、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 2、河南人民具备勤劳善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 3、河南省政府的正确决策 4、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六、如何建设经济强省,实现中原崛起? 1、国家必须坚持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招商引资 3、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 4、积极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持 5、积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育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6、全省人民应增强责任意识,主动为建设中原经济区而不懈努力 7、坚持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七、我们中学生能为中原崛起,实现经济强省做些什么? 1、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河南 2、树立崇高理想,肩负历史使命,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我国应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促中部崛起

我国应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促中部崛起作者:刘云中东中西优势互 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崛起,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不能实现。而在中部崛起 的战略中,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发展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 是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各种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一、中部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一般认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这是对物流或者物流业一个比较窄的理解,如果从“大市场、大流通”的角度来 看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不仅仅包括上述 的内容,还应该包括一个完整的流通市场体系,如商业批发、零售和国 际贸易等。 (一)中部物流产业发展是国家物流产业“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关 键环节,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国家物流产业体系无论是狭义的物流业,还是包括商贸流通的大物流业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行业的网络特性,只有在形成完整的网络之后,物流产业才能发挥行业优势。而中部 地区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经济和政 治的战略腹地和交通中心,初步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 高速公路网络,是我国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同时 伴随着中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中部地区将形成我国继东部沿海地带之后的又一个市场中心。在全国物流网络中,

中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是全国网络中的重要环节。根据2004 年的数据(2005 年数据尚未公布),中部六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933 亿元,占全国的20.4% ,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5万人,占全国的14.2% ,销售额516 亿元,占全国的9.2% ,从投资角度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59 亿元,占全国的20.4% ,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282 亿元,占全国的22.2% ,这些数据都说明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地位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长足发展,全国的物流产业就难以形成完整的网络,将阻碍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是促进中部地区形成大市场和大流通的主要内容温家宝总理指出,中部地区崛起要“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而“大市场、大流通”就是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多层次指不同空间尺度上,如全国、省、市、县及广大农村地区相互衔接的市场体系;多形态的市场指有形的交易市场、无形的电子交易和信息交易平台、批发、零售、连锁经营等各种业态齐全的市场体系;多品种的市场指商品交易、金融交易、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市场统一;全方位的市场是指运输、仓储、配送、销售等功能齐备,为生产和生活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市场;开放统一的市场是指向国际、国内、省内全面开放的、打破了地区封锁和商品及要素流动障碍的市场。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包括完善的交通运输和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建设中部地区“大市场、大流通”的主要内容。 (三)发展中部地区物流产业能够有力促进中部地区商品粮基地、重要 原材料基地、能源基地的建设 按照中央的部署,中部地区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第 1 课时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我国有哪些不同的地理区域? 2、我国可划分哪四大地理区域? 3、尝试划分不同的地理区域。 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 (二)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哪些同学去过别的地方,从地理的角度按照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两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总结他去的地方与自己的家乡有何不同? 通过第一个活动设计,学生的兴趣高涨,顺理成章就引入《中国地理差异》的教学,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五带、地形区、工业区、温度带、干湿地区等的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三)自学指导(出示投影) 请大家认真自读课本P2-3,思考下列问题,约10分钟后同桌或前后桌学生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请你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你的家乡所在的地理区域。 (在长江中游南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鱼米之乡”的美称。) 2.读P3图5.2:说明划分区域的理由? 山区——海拔在500米以上,颜色、等高线密;——林区。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农耕区(农作物分布)。 3.读P4图5.4:说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限。 四大区域的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黄、渤海季风区的北部,一月0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以南,以东, 东南部临、海季风区的部,一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北非季风区,西北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 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课堂活动 1.读P5图5.5:请你说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它与四大地理区域的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布的计量分析与思考讲解

200812中国高教研究 2010年第 12期 [5]茶世俊 , 郭建如. “ 渐进调整” 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 [J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19:39-41. [6]谢桂华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6. [7]吴元欣 , 桂昭明 . 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展模式研究 [EB/OL].https://www.doczj.com/doc/4112977838.html,/content.php?id=727. 2008-10-17. [8]王璞 . 国外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启示 [J ]. 煤炭高等教 育 ,2002(03:25-27. [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 . 中国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51. [10]问青松 . 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功能作用研究 [M ].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 社 ,2009. [11]唐安奎 . 寻求合法性 :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 [J ]. 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 ,2007(01:114-117. [12]许为民 , 等 . 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 —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 [J ].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1:20-24. [13]钟彦姝 . 地方研究生教育结构和谐的探讨 [D ]. 武汉 :华中师范大 学 ,2007:34. 学位授权审核 , 是对申请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授予其学位的教育机构及其学科专业进行审核并给予授权 , 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其改革和发展顺应了不同时期经

中部崛起规划

“中部崛起规划”终结“不东不西”尴尬 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显示,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研究人士表示,此《规划》的出台或许可以终结中部地区“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 会议指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中部地区也面临着诸多制约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务院此次会议对中部地区的定位并没有与前期发生变化,仍然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不过,这位地方政府智囊机构研究人士认为,此次对于经济带和城市群的提法是最大的亮点,此前只有城市群的说法在十七大报告中曾被模糊提及。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宏认为,中部地区是中国总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片连接东西两部的过渡地带不可能出现跨梯度发展。”赵宏表示,如果跨梯度发展必将给全国造成极高的成本。 目前的事实是,东部的产业几乎已经饱和。而中部的衔接尚未出现明显效果,西部的发展也未成气候。不过,如果中部发展提速对东西部将是明显的利好。而且,中部具备一些发展基础。无论是湖南的“农业大省”称号还是湖北的“重工业基地”。 麻智辉认为,这次会议中提及经济带和城市群意味着中部地区推动的城市群战略为中央层面所接受。目前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之外,全国地方提出城市群的概念接近二三十个。 无论是概念性城市群或者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推出的速度和频率都太高。赵宏认为,国家应该再注意控制一下节奏和速度。“否则,一个区域或者概念的热度将无法得到持续。” 新“增长极”破局 有观点认为,中部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2009年以来,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布局区域经济的步伐明显加快,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的区域经济政策呈全面开花之势,由地方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化已现破局性态势。除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划分外,各地的区域经济联盟、区域合作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组合、区域功能分工等,出现了实质性的发展。 据悉,目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区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由国家制定单独成型的区域规划的,包括北部湾、珠三角、江苏、辽宁、横琴、关中天水等区域。其次是由国家制定区域性政策的,包括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滨海新区等。再次是国务院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浦东、武汉、长株潭、成都、重庆以及深圳等。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中部省份主要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

加强项目建设年领导讲话.docx

加强项目建设年领导讲话 同志们: 去年为应对危机,我们上班后第二天就召开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及早安排项目建设,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应对危机的阶段性胜利。今年为夺取应对金融危机的全面胜利,在后危机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在上班第二天,就开始观摩项目,召开这次会议。可以说,这是一次观摩评比会,又是一次总结表彰会,更是一次再动员、再鼓劲的会议。随着中央政策的调整,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新形势,尤其是我市产业层次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次产业不协调、刺激经济发展三要素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再次动员全市上下深化项目建设年,通过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后劲,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促使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证和支撑。只有把握应对后危机时代的主动权,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再加一把劲,再努一把力,才能抓住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机遇,全面提高我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随后请李书记作重要讲话。第一,充分肯定2009年“项目建设年”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 去年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扩内需、保增长”战略决策,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科学发展、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作为扩大投资、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抓手,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取得了“战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的重大胜利。在去年两次全省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中名列前茅,荣获年度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回顾去年的项目建设年活动,主要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重点项目进展快。全市“8155”投资促进计划确定的138个超亿元重点项目,建成投产59个,在建71个,完成投资274.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10%,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投资计划。全年新开工项目79个,开工率达91%,完成投资146.2亿元,创历史新高;义马1000万方煤制气、大唐发电三期、运三铁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列入省考核重点项目、省“1074”工业结构调整项目、省“8511”投资促进计划的项目,分别提前3个月、2个月、1个月完成省下达投资目标。 二是投资拉动作用大。在市“8155”投资促进计划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3亿元,增长37.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57亿元,增长35.7%,增速始终保持在全省前3位。全市生产总值达706亿元,增长1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实现了年初预期目标。据测算,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全年财政收入达到68.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5亿元,增长13.1%,收入规模排名全省第9位,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5.6亿元,增长30.9%。 三是项目建设结构优。去年在实施“8155”投资促进计划过程中,我们既重视拉动经济增长,又注重项目结构优化,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型项目投资,接近年度投资总额的40%;自主创新、产业升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52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 中国的开发区数量众多,区域分布不平衡,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本文对开发区的区域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开发区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经济区域开发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GDP总量的不同,同时各区域地理位置本身也对开发区分布存在影响。 [关键词]开发区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地区生产总值 一、引言 开发区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批准, 在特定规划区内特别划定区段, 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围绕特定产业和经济发展目标, 集中规划建设的各种类型的特殊区域。中国开发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开发区数量大大增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目前经过审核的国家级开发区有222家,其中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其他类型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有1346家。但是,各地区开发区数量有多有少,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很不平衡。 中国开发区在一片争议声中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起步阶段(1984-1990)、扩张阶段(1990年代前半期)、规范整顿阶段(1993年至今)(庄美燕,2006;郑静,1999),到目前为止,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量基本稳定,开发区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同时我国开发区区域分布差异也非常明显,研究区域经济状况与开发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无疑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开发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以往有关开发区区域分布的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区域为分析单位,对不同区域的开发区数量进行描述研究(郑静,1999;郑静,薛德声,朱竑,2000),没有以省份为分析单位,深入分析开发区分布情况以及分布不平衡的深层原因。本文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分析单位,研究了经济地理区域、地方经济总量以及开发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建立开发区的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晚于经济特区,是在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是一种实践行为,因而国内关于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来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管理理论却为经济开发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等区域带动理论(丁福浩,2004)。 (一)“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 Perroux)于1955年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是用以解释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理论中最强的一支。“增长极”理论强调投资在推动性产业(极)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业相联系的产业而导致全面的经济增长。推动性产业所诱导的增长发源于推动性产业所在的地理中心,这种地理中心称为增长极。其基本含义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潘亚宁,2007)。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开发区的首要职能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朱华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概况分析,对江西省面临的优势和挑战进行研究,对江西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行提炼,最后给出了江西省的发展战略选择。 关键词:江西;发展模式;战略 1江西经济发展概况 江西省地处在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京九线、浙赣线纵横贯穿全省全境,航空和水运便捷。江西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内陆对外开放省份之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这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地区性的国家发展战略。 2011年江西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1,583多亿元,比2010年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总额达到11,020亿元,比2010年增长25.6%;财政总收入1,645亿元,比2010年增长34.2%。江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在未来五年,江西全省经济总量向两万亿元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得到显著改变[1]。 2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江西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区域在实践中已总结和探索了多样的发展模式,如江苏南部地区的”苏南模式”,浙江温州地区的“温州模式”,以及沿海对外开放地区的外向型发展模式等等[2]。按区域内地区关系划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平衡发展模式、不平衡发展模式和协调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模式。因此,正确地选择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是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构建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经济圈三大增长极,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又提出了东北振兴计划。从区域经济看,中部地区正面临多面夹击的被动局面。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在“中部崛起”战略这个大背景下,中部各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发挥各自的优势,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3]。江西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江西实现了协调发展与重点发展的结合。 3江西中部崛起发展分析 3.1江西中部崛起发展优势分析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一、中部崛起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三省相继领政策之先,经过30年的发展,向国家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面对这一挑战,中部地区情况如何?“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句调侃的话道出了中部地区面临的尴尬局面,也道出了中部人民的心酸。从纵向比较来看,中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全国总体水平或平均水平,尤其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三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及结构变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开始探讨西部开发问题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就发表文章,提出了要防止“中部塌陷”的预警。近20年之后,学者当年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一)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03年的20多年中,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激增了7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呈不断下降趋势。反映在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到了2003年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GDP差额比扩大了6倍。从居民收入看,200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收入中,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中,西部地区有2个,中部地区没有1个。 “三农”问题突出,成为影响中部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部基本都是农业大省。1990年,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5个产粮大省的城镇居民收入,为乡村居民收入的2.07倍。到2002年则扩大到2.82倍,农民脱贫致富压力大,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的社会矛盾,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沉重负担。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部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又大大落后于西部地区。1998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地区高16.8个百分点。2001年1月~7月,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0.1%,比中部地区高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投资的“锅底”。 (三)中部地区的“三化”进程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不仅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和反映工业化进程的基本指标。全国该项指标为52.2%,中部6省为45%左右,中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缺乏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及城市群,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没有一个进入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前10位。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全国的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73.2%,中部地区仅占52%。 面对“中部塌陷”这个不争事实,国家从2004年起至今一直对中部崛起给予政策支持。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

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关于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调查研究 姓名:黄河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09级 学号:200940620213

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 机遇与挑战 现在,中部地区一般是指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六省。而中部——安徽有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竞争优势。那么在这场中部崛起大战略中安徽又是如何演绎的呢?下面是我就关于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调查和研究。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

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中部——安徽是否就可以等着它顺其自然的发展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安徽现状分析: 安徽位于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安徽矿产蕴藏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有用矿种138种,探明储量的有70种,其中煤、铁、铜、硫、磷、明矾石、水泥石灰岩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旅游资源:安徽以其瑰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山风景区和皖南古民居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九华山、太平湖、琅琊山、齐云山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万里长江一路向东,在安徽境内拐了个大弯,把江南变成了传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