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科学方法题训练15

初中科学方法题训练15

初中科学方法题训练15

1.某学习小组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们采取了如下的方法: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钩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钩码。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显示压力作用效果。

(1)比较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此实验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____;

(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写出一种)

甲 乙 丙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气息(一)基本常识 2008-11-12 15:34 一、呼吸器官及其基本方法 1.呼吸器官: (1)呼吸道(口腔、咽腔、气管、支气管、肺泡) (2)膈肌 (3)胸廓和相关肌肉 (4)腹部肌肉 2.呼吸的基本方法 (1)胸式呼吸(浅式呼吸、锁骨式呼吸) (2)腹式呼吸(深式呼吸) (3)胸腹式联合呼吸 3.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呼吸要领 (1)吸气要领 两肋打开吸到肺底膈肌下降腹壁站定 (2)吸气要领 ①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感觉。呼的力量大于吸的力量 ②伏击保持适度收缩力量,发"S"音 (3)注意事项 ①吸气时两肩自然放松,勿抬,避免造成胸式呼吸;同时也要避免单纯的腹部膨胀形成胸式呼吸,要把注意力放在腰腹部上。 ②发生时,吸气不能过多,播音时吸气七八分饱即可。

4.换气 (1)换气的情况 ①两句话间有较大停顿,可以从容地换气,以满足下一句话发声表达的需要以及生理气体交换的需要 ②由于思维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为维持较长时间地发声需要而超出了生理能力,需要补充气息又没有补充气息的时间,这种换气的技巧叫做“补气”或者“偷气”。 怎样补气 (1)基本动作 保持住发声结束时的气息控制状态不变,两肋向外一张,接续后面的发声动作 (2)基本要求 在不破坏语句的连贯,在受众不察觉的情况下少量、无声的补充气息 (3)其他常见技巧 ①抢气 ②就气 (2)换气的要领 句首换气换气到位随换随用补气自如换气无声留有余地 二、播音发声对气息控制的要求、要领 1.播音发声对气息(呼吸)控制的要求 (1)稳劲 (2)持久 (3)自如 2.气息控制的要领 ①准备:姿态积极、心理放松、集中精力 ②发声姿势:

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测试题[1]

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测试题 下面每行中都有一些两两相邻、其和等于10的成对数字,在每对相加等于10 数字的下面画上线,例如:879564367822691 测试要求: (1)小学生在8分钟内,初中生在5分钟内做完,不要超时,否则测试成绩不准确。(2)从一开始做,就一直到做完为止,中间不能停顿 测试标准: 下面数字行有相加等于10的邻数,每答对一对数字,则得1分,例如:孩子答对下面共130对,则得分130分。 评分标准: 得分138—150 注意力非常强,学习效率高 得分116—137 注意力比较强,学习效率比较高,需要提高注意力. 得分102—115 注意力一般,刚好及格,学习效率比较低,更需要提高注意力. 得分101以下注意力比较差,学习效率很低,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最需要提高注意力. A 79148756394678831234567898765437 B 91765432198765431421521621728194 C 12845678912345671521631746135124 D 33467382914567349129123198265190 E 51982774675370988028382032465934 F 20563770895749745505533554465505 G 64328976378209382457864018258640 H 76554744466688831345178313141561 I 32832112312354378239237236324376 J 98798787682676570198684743289619 K 19873826455910884234568345679467 L 24682468369118194455566667777738 M 83659172375943767766554433221199 N 91827364558183729108207456789234 O 27348556472378026775675675645766 P 63868918764382928765465435432321 Q 97543354682254668574635296645342 R 40439347368247463647586972837283 S 50161984632876428487659071151682 T 83654289664036826754698457342891 U 48654876983473896474676476473468 V 89573869010285378232818171615648 W 64286497628018365283607788991122 X 48295163837846752866337744885599 Y 62482746389619848328455918264379(此测试不是全面的注意力测试,仅供参考)

注意力训练题目[1]

上课注意力集中训练题(一) 1、下面每行中都有一些两两相邻、其和等于10的成对数字,在每对相加等于10数字的下 方画上线.例如:564367822691 2、每答对一对数字,则得1分,例如:孩子答对下面共130对,则得分130分。 3、小学生在10分钟内,初中生在7分钟内做完,从一开始做,就一直到做完为止,中间 不能停顿。 A 918569467883234567898765437 B 915321986543421521621728194 C 285689124567521631746135124 D 467382915673429123198265190 E 198274675379880283820324659 F 377089574974550553554465505 G 642876378298245786401825864 H 554744668831345178313141561 I 283212312543782923723632437 J 987868276570198684743289619 K 197382645591842345684567946 L 468246869181944555666677738 M 365917379437676655443322199 N 918273645537291082074567923 O 734855647237802675675676457 P 386918764382928754654543232 Q 754354682546857463529664534 R 439473682474636475697283728 S 619846328764284876597151682 T 542896643682675469457342891 U 654769847389647467647647346 V 738690128537823281817161564 W 642864962818365283607788991 X 829163837846528663377488559 Y 827463961984832845591826437

教师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

【摘要】教师的嗓音需要着意保护。因为在教学工作中,健康的嗓音是做好工作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而教师职业需要大量的利用嗓音,那么,就必须掌握科学用嗓的规律,注意用嗓的保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较之其他专业的教师更深感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嗓音科学发声训练保养 教师每天都需要在大量的时间中通过声音讲课与做学生工作,因此,用嗓的量和度都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们要多并大好几倍。如果用嗓不当,或者只用声不练声,或者发生其他一些病理原因,就会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讲不响,讲不长,甚至于沙哑失声,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感教师嗓音的重要性,愿意利用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教学中积累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1 影响嗓音的原因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无论音质和音高等诸多嗓音因素怎样,健康的嗓音标准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持个人正常讲话的音质和音量。但是影响嗓音健康的因素很多,概括这些因素大致为: 1.1发声器官――声带及相关器官的原因。由于器官的先天或后天病变造成发声器官的畸形,呼吸器官疾病等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质量差的,只有先进行医学治疗后再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 1.2发声方法不当,对嗓音损害。一般人以为,既然发声器官就是嗓子里的声带,想声音大些就使劲在嗓子里说,往往是伸脖子、拉长声带来发音的。这对于长期需要有一定音量来“说话”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声带拉长会变薄,在为取得大音量而用了过于猛烈的呼气的冲击下,造成“扯脖子喊”,就会显示出耐力差、常充血、咽喉疼痛等病症。 2 科学发声的训练 2.l呼吸与共鸣同步结合练习 步骤一:呼吸调节法。良好的呼吸是美好发音的基础。呼吸应该是快吸慢呼的胸腹式呼吸,我们用抽泣或吓一跳的感觉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同时强调自然、深长。这时我们腰带一圈的身体:腹肌、腰肌、肚子即横膈膜都打开撑住,直到口中说话的气息慢慢消失。这样练习的时候,把手放在嘴巴前面,感觉不到有明显气流冲出时,说明这时候的呼吸的力量和速度掌握得恰好。 步骤二:声音共鸣法。运用呼吸合理正确的“贯通”体共鸣腔。人体可以利用的共鸣腔体主要包括:头腔、口腔、咽腔、胸腔和腹腔等。通过改变这些腔体的形状来和声带发出的声音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声音丰满、圆润,声带负担减轻。首先:口腔、咽腔共鸣。软腭上提抬起,找打哈欠结束时的状态。喉头向下,软腭抬起,下巴放松,使喉到嘴唇的共鸣管道尽量拉长,同时打开喉咙,让气息将说话声音毫无阻挡地送到充分打开的鼻腔和口腔。这样声带发出的声音得到了共鸣,音量自然增加许多。 2.2用声乐练声的方法纠正呼吸和共鸣错误 由于大多数的发音方法不正确是呼吸的气息和声带闭合的配合不当造成的,所以利用练声曲使练习者在发音时在每句练声要求时间之内,给气息和声带的正确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如:a、o、e、i……的音阶练习。不仅如此,利用有关母音的强化,还能纠正和治疗一些因不良发音造成的声带上的毛病。利用练习练声曲时各个发音器官的积极状态,帮助练习者寻找声音共鸣的感觉,学会使声音产生共鸣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音量的问题。 2.3加强咬字、吐字能力,增强口腔这个“扩音器”的效能 咬字是指口腔在咬字头时的力量,吐字指的是字腹到字尾的过程中的口力。字头要咬得“重”些,字尾必须交代清楚。我们中国的汉字发音一般是由子音和母音构成的。子音在口腔的前半部形成,母音是在口腔的后半部形成。舌前三分之二管发子音,舌根、咽、喉是用

最新浙江省-中考科学--解答题-解释说理题真题汇编

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下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解释。 【温州2015】 第2题 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 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 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金华2016】 第3题 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 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 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衢州2016】 第4题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待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大烧杯外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 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金华2015】 第5题 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只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鸡蛋壳表面很快产生气泡,不一会儿,还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浮了上来,接近液面后又慢慢往下沉,如此,鸡蛋不断地在液体中上浮、下沉,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有趣的一幕作出合理的解析。

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mmol/l ,进食后1h 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mmol/l ,进食后2h 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mmol/l ,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把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h 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绘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 ,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 。 【温州2010】 第7题 夏天夜晚,常会看到灯蛾扑火现象。灯蛾围着烛焰等光源一圈又一圈飞行,圈子越来越小,直至遇到火焰。远古时期就有灯蛾,那时灯蛾在夜间飞行是依靠星光来辨别方向的,遥远的星光到达地球时近似于平行光线。科学家对“灯蛾为什么会扑火”这一问题的解释,用如图加以表达。请运用图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对“灯蛾扑火”现象作出解释。 【丽水】 第8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电子表与水培植物组合在一起,制作水培植物电子表:准备一盆水培植物,其中放养了几条小鱼和几个田螺,用镁带和铅笔芯做电极,插入水培植物的茎中,然后用导线将两个电极与一个没有电池的电子表连接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 (1)发现电子表能显示示数,则插上电极的水培植物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 ▲ ; (2)放在窗台上的整盆水培植物及周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 。 【杭州2015】 第9题 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电子表

科学练声的方法_如何练气

科学练声的方法_如何练气 练声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和材料,对具体一定先天条件的人,开发发声器官潜在能力以适应特定技术要求的声音训练过程。科学的练声过程是理论与实践、方法与效果高度统一的过程。下面小编整理了科学练声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科学练声的方法01 发声练习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起第一个音的问题,我们称它为歌唱时的“起音”或“起声”。歌唱的起声可分为激起声、软起声、舒起声。 1、激起声 是当吸气完毕后,胸腔保持不动,声带先自然闭合,然后,再以恰当的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我们在发声训练如顿音、跳音的练习中常常使用,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漏气的毛病。此时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急吸急呼。 2、软起声

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较“激起声”要柔和,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舒展。我们发声训练中也常常在练连音和长音中采用,同时也用“软起声”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缓吸缓呼法。 3、舒起声 舒起声是声门先开,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像叹气一样。在劳动号子中,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在发声训练中,这种方法可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较多,较口语化。总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饱满,全身协调,根据不同类型的练声曲例来确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过分强,以舒适的mf或mp音量为合适。 科学练声的方法02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解答题--说理2017浙江真题版

2017年中考解答题——说理 1.()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 (注:NaHCO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2浓度恒定。其原理是当CO2浓度降低时,NaHCO3稀溶液能释放CO2,当CO2浓度升高时,NaHCO3稀溶液能吸收CO2。) ①剪取一烟草叶,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 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 ③将该容器放在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 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上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2()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 3.()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4、(2017?)排球充气后,让排球从手上自由落下,排球每次弹加的高度都低于落下时的高度。 (1)解释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否守恒。 (2)排球从接触地面到形变最大的过程中,速度v与形变大小ΔV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请说明该过程中,排球受力情况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5.()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 6、(2017?)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 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我的注意力,我做主》优质课教案

我的注意力,我做主 龙游华外 【辅导理念】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离不开 注意,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始终。 (1)无意注意仍 占重要地位。 虽然初一的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注意习惯, 但任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很容易因突发事件而转移注意。 (2) 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不够。心理学的实 验表明,初中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情 感脆弱,情绪波动比较大,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很容易出现分心的现象,不利 于提高学习效率。 (3)注意分配和转移的能力不强。学习活动需要听、说、读、 写同时运用,即要动手,又要用脑,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但是学生不善于分配 注意,如写字时就忘了听课。另外他们注意转移的能力也不强,刚上完一节音乐 课,就很难转移到其它课上了。b5E2RGbCAP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意识,体验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教会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心到”, 只有做 到“心到”,才能做到“耳到” 、 “眼到” 、 “口到”学会排除来自外界和内部干扰的 方法。p1EanqFDPw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学会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难点:运用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消除注意力的分散。 石徐越

【活动适用年级】 七年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一张迷宫图、一张白纸、一支笔 【活动过程】 : 一、热身活动: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心理健康课,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放松训练,大家听一 段舒缓的音乐,跟着我的引导语去畅想一番。DXDiTa9E3d 请把眼镜摘下,微闭双眼,全身放松,两手搭在双腿上……(音乐起,老师朗诵) 我仰卧在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子细细的、软软的,风儿轻轻的、柔柔的, 天空蓝蓝,大海也蓝蓝,我的心一下子舒展到说不出的大。阳光暖暖的洒在我的 肌肤上,耳边传来海浪的呢喃,周围没有其他人……我听到了我的呼吸,是那么 的均匀……进入最佳状态,一切变得那么投入……RTCrpUDGiT 师:当我数到 5 的时候同学们慢慢睁开眼睛,心情怎样? 二、环节一:游戏活动·引入题目 游戏一: 师:接下来我们做两个游戏,第一个游戏,全班分为 A、B 两组,大家共同看大 屏幕,A 组同学回答:图片中有哪些英文字母?B 组同学回答:图片中的事物是 什么?(如实回答)5PCzVD7HxA 5 秒钟后,师提问 A:你观察图中有什么字母?那你有没有观察到图中有哪些事 物呢? A 组生:没有。 同样的方式提问 B,答案相同。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 马力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电话: 教师良好的发声状态、标准的语音、完美的吐字归音、语言表达的日臻成熟,是离不开长期艰苦而持之以恒的基本功训练的,练习时一定要有耐心,逐步寻找正确的呼吸和发声状态。任何基本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以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恰当地分配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即便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也仍然要坚持不懈地训练,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不是停留在大自然的生活语言,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艺术语言表达。 教师嗓音疾病原因分析: 1、发声方法不科学; 2、用嗓不当,包括用嗓过度和滥用嗓音; 3、过度劳累,抽烟饮酒、嗜食辛辣或冷饮过度; 4、不良生活习惯; 5、身体健康状况欠佳; 6、女性在月经期或妊娠期用嗓过度; 7、个体的心理品质。胆汁质、多血质类型的人比粘液质、抑郁质的嗓音患病率高。 为了达到正确用声的目的,我们必须做到: ⊙气息下沉,保持声音宽厚、通畅; 气息控制在丹田,可根据发声需要自如调控其松紧; ⊙起声合理,声带闭合状态良好; ⊙喉部放松,避免声音捏、窄、挤、僵; ⊙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腔体充分打开,声音畅通,共鸣充分; ⊙吐字归音,要做到字头叼住弹出,部位准确;字颈要定型标准,过度柔和;字腹要拉开立起,圆润饱满;字尾要归音到位,完整自如。吐词准确有力,圆润饱满,清晰优美; ⊙弹性声音,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伸缩性、可变性。 声音挂于硬腭前部,柔和、响亮、扎实、悦耳,富于变化,嗓音有穿透力、吸引力,表现力强。 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 综合感觉: 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获得综合感觉须做到: 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2020届宁波中考科学说理题练习及答案

1、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请解释塞子被顶出的科学原理。 2、科学小组的同学从微薄上看到了一则“电池锡纸取火”的视频:操作者将一张口香糖包装锡纸用剪刀修剪,形成中间狭窄的条形,并将锡纸接在两节5号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过一会儿,锡纸竟然燃烧起来。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对“电池锡纸可取火”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3、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这是为什么?而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人们对果树进行环剥,如图甲所示。 若对图乙中的果树实施环剥技术,应选择哪一处 进行环剥?并说明理由。 4、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

5、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6、在相同条件下,取相等质量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7、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

中学生记忆力训练方法

中学生处于学业的繁重时期,因此,提高记忆力对于中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中学生本身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时期,其记忆力也有其本身独特的特征。 中学生由于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他们的记忆能力逐渐过渡到成熟阶段。中学生不但在单位时间内的记忆量随年龄而持续递增,而且在记忆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出现新的特点。①记忆的有意性明显增强。中学生不仅善于根据不同的材料给自己提出不同的识记任务,而且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识记过程,主动地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②意义识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有意地运用间接的识记方法和策略,分析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随着年级的升高,意义识记的成分越来越增加,机械识记的成分越来越减少。②抽象记忆的能力明显提高。中学生形象记忆的成绩虽然仍在提高,但到初中三年级后则略有下降的趋势,而词的抽象记忆的成绩则持续上升。 本文以中学生记忆力的独特性为出发点引用中山大学研究生刘东光教授的观点,主要从三个步骤阐述如何进行记忆力训练:第一步是记忆素质训练,这是记忆力训练的关键环节,因为记忆素质才是提高记忆力的基础;第二步是记忆术训练,这一环节训练有很大的难度,不仅要花费精力,也要占用很长的时间;第三步,是辅助以增记忆食物来提高记忆力。 第一步:记忆素质训练 记忆素质是指感觉器官(眼、耳等)及大脑中枢对信息的敏感性。高敏感者可将要记的信息从常人瞬时储存形式敏感成短时,甚至是长时储存形式,使人看一眼印象深刻,长久不忘,或听一句,回荡在耳边永远记住。记忆素质属于记忆硬件,硬件改良或升级要用硬件改良的方法解决,即需通过记忆训练器(硬件)等训练提高。 记忆素质属记忆硬件,与大脑内部记忆神经网络的改善或新建有关,需要较长时间(1~3月以上)有效剌激才能明显见效。因此,必须借助类似于健美训练似的记忆训练器(硬件)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记忆训练器可以提供各种特殊的(书本,光盘无法提供的)声、光、电、影像等剌激装置,可唤醒或锻炼右脑沉睡、萎缩的记忆细胞(网络),还可开发右脑巨大的图象记忆潜能,促进左右脑协调记忆,从根本上提高记忆力。利用记忆仪器进行以下记忆素质训练:详见:刘东光教授记忆网 1、右脑图像记忆视知觉细胞敏感性训练: (1)周边视野(视杆细胞)敏感性训练:黄卡后象(纸),反后像(中心视野光阻训练)视野扩大(眼肌运动灵敏度)训练; (2)中心色觉敏感性训练:闪光几何图形及色块训练、曼陀罗复合色块训练 2、右脑图像记忆视中枢细胞敏感性训练:左手描光栅图(CAM图案训练) 3、右脑图像记忆图像敏感性训练(直觉图像灵敏度训练) 4、海马长时记忆敏感性训练(听记忆灵敏度训练) 5、脑干记忆敏感性训练 6、左右脑协调记忆灵敏度训练 7、记忆穴位剌激:剌激记忆穴位、利长时记忆形成。 8、右脑其它综合潜能开发训练: (1)自声复读剌激:a波音乐谐振,左脑电波悬浮磁干扰抑制; (2)色光想象力训练:如红色:火星、救火车、口唇…… (3)声音想象力;如99:舅舅、纠察、救人、艳阳天、太阳、急救室; (4)图象想象力:三角形:角铁,三角眼,美、俄、中三角关系、三角恋爱、三角债务、三角州、三棱品牌…… (5)语意想象力:手表:会计时的工具,富贵高档的象征物,人随身所带的精密仪器; (6)眼肌运动训练;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 1、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 前。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次。 2、团身起坐: 第一步: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 第二步: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度,骨盆前倾使腰底 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团身起坐。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 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维持此姿10秒钟。然后在5 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 放松腹肌时吸气。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3、侧团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 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 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腹肌弹发练习: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 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 舌根发h-a时的配合。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在发“哈”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 2、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 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 生物部分 1.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ATP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杨梅的保鲜主要是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呼吸作用是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冰箱能够达到低温的环境。 【答案】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唱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人。 2.取A、B 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 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1分),植物光合作 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分),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 强于呼吸作用(1分)。 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 氧气充足时蜡烛能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就会熄灭(2分) 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1分);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继续燃烧补充氧气(1分),所以B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 【评分说明】:①“变化的原因”部分也可以这样写:钟罩内氧气是否有得到补充是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原因。钟罩内氧气得到补充,蜡烛燃烧时间长,钟罩内氧气没有得到补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一)、腹肌的锻炼: 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 (1)、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 前。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次。 (2)、团身起坐: 第一步: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 第二步: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团身起坐。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维持此姿10秒钟。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气。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3)、侧团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增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腹肌弹发练习: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能够用以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a时的配合。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配合有一定基础后能够连续发音。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能够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在发“哈”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 (2)、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特别是女同志,因为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能够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l)、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在自然呼吸状态下,小腹在吸气时是上台的、呼气时是下塌的,即:吸气时腹肌松弛、呼气时腹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顺式呼吸。在有意识采用.“腹壁站定”状态有控制的吸气时,小腹不是明显地上抬,但有一定的绷紧感,不是完全松弛:呼气时仍是逐步下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道式呼吸,练气功的人常采用逆式呼吸。无论采用顺式呼吸或逆式呼吸,当吸气较满时,小腹始终会稍微上抬(即外凸)的,在吸气时过度地收腹会顶住膈肌,影响膈肌下降、从而影响吸气量,当做此练习、体会到腹肌与呼吸的关联之后,能够练呼吸的基本状态、然后发声;发长声单元音,体会“送气发声”时,腹肌与呼气的关系。当仰卧体会到呼气时腹肌是收缩的、吸气时腹肌有一定的紧张感时则能够采用坐姿或者站姿、体会腹肌与吸气、呼气、发声的关联。 (2)、坐在硬凳前端,双腿伸直,腰腹放松,上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旋转,上身后仰吸气时腹肌或放松、或稍稍“绷紧”,上身前倾呼气时,腹肌有意识收缩送气。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体会呼吸时腹肌的参与感。

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下午好!我是柳州市第十五中学0914班的班主任梁雪,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相信在座的每位班主任都有许多好办法好经验,我在此仅就我自己的经验谈谈个人的看法,如有说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多给我指正和帮助。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好习惯的养成,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比如: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可以在教师教授新课之前大致了解课程内容,有助于把握重点带着问题听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作业认真书写的习惯,不仅可以保证作业的美观整洁,提高作业的质量,还能够培养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反之,不良的习惯也会成为学习进步的绊脚石,不少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脑子都不笨,但往往上课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做事丢三拉四。这主要是这些学生没有及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以及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其实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是简单提前看一看书而已,预习能让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预习听课的重点,可以使同学们更从容地听课,因为一部分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理解了,听起课来当然会轻松。预习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此外,预习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从而超越其他学生。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预习指导。 此外,科任老师做好每节课的候教工作,培养学生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的习惯。 在第一道预备铃响后,同学们快速地进入教室,坐在各自座位上,有专门的值日班长提醒,检查大家的课前准备工作:课本、练习本、笔记本。由科代表领读,同学们高声齐读当堂课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当堂课的老师也在第一道预备铃响后进入教室候教,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最新温州市中考科学说理题专项训练

温州市2015年中考科学说理题专项训练 一、科学现象说理 1.仔细观察下图车头的外形,请你谈谈这样设计的好处。 2.飞机投弹的时候,必须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请解释其中的原理。 3.新鲜叶片在水中受光照后上浮,请解释原因。 4.将一只未充气的气球放入锥形瓶中,把气球的开口翻在锥形瓶的瓶颈上封住瓶口,如图所示。然后向气球内吹气,发现气球很难被吹大,这是为什么呢?请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5.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6.如图所示的是某水电站126m高的拦河坝,请问:在符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水库大坝的上部为什么可以设计成比下部窄些?水力发电是水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然而为建设水电站大量修建拦河大坝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请举一例。

7.小明在家里吃晚饭时,看到爸爸拿起一瓶在桌上放了两天的啤酒,用起瓶器(俗称瓶起子)打开瓶盖时,听到“砰”的一声,并看到从瓶口冒出了一股“白气”,还看到从瓶口冒出了一些啤酒沫。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股“白气”是怎样产生的? 8.实验证明:在油锅温度升到一定温度时,油锅会冒火。这时往油锅中倒入水会使火焰更加猛烈;而在向锅中“火上浇油”倒入油则能够起到灭火作用。请分别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9.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10.电磁炉因便捷,热效率高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它是利用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的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从而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磁炉是利用原理工作的;电磁炉工作时,锅内食物的内能增加的方式是。(2)铁锅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铝锅能在电磁炉上使用吗?试说明理由 11.当人们从海里上岸时,就会发现踩在沙滩上的脚印越来越深,请解释以上现象。

我的注意力我做主—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我的注意力我做主 ★活动目的: 1、通过轻松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感受集中注意力的重要 性。 2、通过心理测试,使学生对自己注意力的程度有所了解。 3、培养学生训练注意力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品质。 ★活动内容: 初中生注意力的意识与培养。 ★活动形式: 讨论、心理测验、游戏活动。 ★活动对象: 七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1、训练注意力的相关材料。 2、游戏设计。 ★活动设想: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或活动并持续下来的能力。注意力对学生的学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注意力涣散、不集中是大多数孩子学业不良的症结所在。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此时正是训练其注意力的最好时机,只有在家长和老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孩子的注意力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基于此,本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自测注意力,了解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培养学生训练注意力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1、“雨点变奏曲”规则 (1)操作要求:小雨——手指间相互敲击;中雨——双手拍大腿; 大雨——大力鼓掌;狂风暴雨—鼓掌+跺脚 (2)我喊口令,你来做(由慢到快)

2、谈感受 采访同学,请分享一下你是怎样做到,游戏中不失误的? 看来,游戏的是否成功!取决于注意力是否集中?好,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活动的主题:我的注意力,我做主!齐读两篇。(幻灯片并板书) 过渡: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吗?测一测自己的注意力吧。 二、主题活动 (一)测测自己的注意力 师:介绍测试注意力的规则:请同学们注视图上的“+”号,3秒后,大声地说出屏幕中出现的图形或文字的颜色。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进行测试 师:有哪些同学两次测试都把颜色报告正确呢? 表明注意力是一种基础学习能力,对儿童的潜能开发、左右脑平衡发展、多元智能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过渡: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表现?有哪些危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来聊一聊。(幻灯片)(二)聊聊你的注意力 小组讨论: 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有什么危害呢? 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要求:(1)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开展讨论,做好记录;(2)组内交流,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老师点评: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制、积极评价。 教师归纳:刚才大家谈得很好!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给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国内外专家的研究,他们都证实了:注意力不集中的这些表现、危害、原因。 过渡: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表明:全球60%的注意力问题儿童,在13岁——15岁出现发育性的改善,根本原因:感流失调。好,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注意力训练营。 (三)注意力训练营 第一站:(视觉训练)火眼金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