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青年》的语言特点研究

《新青年》的语言特点研究

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新青年》的语言特点研究

姓名:王琴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指导教师:李伯超

20070501

摘要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中西两种文化的不断冲击下,社会政治、经济动荡不安。这样严峻的现实也深深影响着文化领域,因而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文学改革运动的新浪潮。《新青年》作为二十世纪初(1915年——1926年)的一个重要刊物,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它是我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份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杂志,也是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刊,标志着书面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

本文以《新青年》刊物前九卷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汉语为理论基础,结合汉语史、语言学等学科知识,在前人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对《新青年》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课题来源、研究现状、研究语料、研究意义四方面进行概述,介绍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点;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主要从总的语体特色、词汇特点、语法特点、修辞特点等四方面仔细分析《新青年》的语言,并追本溯源,探究其独特语言特点形成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语言自身发展等不同角度的原因;第三章指出了《新青年》在中国现代汉语史上的重要影响和巨大意义,即其理论上的宣传鼓动作用和语言实践上的示范作用。最后,对全文进行简短的总结,肯定了这一课题的创新性和好的导向作用,期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青年》;语言特点;语体特色;词汇;语法;修辞

ABSTRACT

I n 20th century, two kinds of culture about China and the west impacted China’s social politics and social economy. The reality also affected deeply the field of culture, so it has raised a new tide of literature reform movement in the Chinese history. As an important publi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1915 ——1926), ”New youth" has the very big representation. It is the first magazine that lift up the democratic, scientific flag high and publicize socialism and the Marxism theory in our history of modern thought and culture, also the first news publication on modern significance, symbolize the written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literary style to the vernacular style.

This article took the first nine volumes of "New youth" as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modern Chinese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union Chinese history, linguistics knowledge and so on, has an analysis of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of "New youth",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ata in the predecessor. The full text divides into three big chapters: First chapter is part of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originates,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e research language material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 briefed this topic ’s necessity and the innovation spot; Second chapter is the main body, analyzes "New youth" language carefully from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style, vocabulary characteristic, grammar characteristic, and rhetoric characteristic four aspects, also inquire its reasons of uniqu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from five different angle :politics, economy, thought, culture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itself ; Third chapter has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and the huge significance of "New youth" in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namely its agitated and propagandist function in terms of theory and exemplary role in language practice. Finally, there is a brief summary to the full text, definiting this topic innovation and good guidance function, and anticipating further thorough research.

Key words: "New youth" ;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yle; Vocabulary characteristic; Grammar characteristic;

Rhetoric characteristic.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来源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中西两种文化的不断冲击下,社会政治、经济动荡不安。这样严峻的现实也深深影响着文化领域,因而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文学改革运动的新浪潮。《新青年》作为20世纪初(1915—1926年)的一个重要刊物,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它处于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是我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份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杂志,也是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刊。它的诞生,“标志着现代报刊的产生,标志着现代新闻史的开始”,①报刊语言也由此进入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新青年》是20世纪初的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创办,从1915年9月15日创刊到1926年7月终刊,历经了十多个春秋,办刊指导思想和编辑、撰稿人员前后发生过较大的变化,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到张扬社会主义,从陈独秀主编的民主主义报刊到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共同参加的同人杂志,进而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刊物,充分反映出“五四”时期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变为思想运动的主流的过程。这些,无一不在《新青年》杂志的字里行间一一展现,因此,对其语言作一专门而详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政治环境、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新青年》刊物的发行陆续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1915年9月—1922年7月的前九卷(《新青年》月刊,共9卷54期,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新青年》。自第八卷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亦曾经一度以该刊为机关刊物)、1923年6月—1924年12月休刊的四期季刊(《新青年》季刊是继《新青年》月刊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该刊名季刊,但实际上常因故脱期,前后仅出四期)、1925年4月创刊的不定期的五号刊物(继《新青年》季刊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该刊原定为月刊,但经常因故脱期,实际上成为不定期刊),而最能反映其语言特点的是前九卷,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1915年—1922年的九卷刊物中。

1.2 研究现状

一份刊物的创世,引发一场伟大的历史事件,并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①许焕隆:《中国现代新闻史简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7页。

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新青年》以其与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走向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以至九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知其重大影响。它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鲜有其匹。对于《新青年》的评价和研究,早在其创办和发行期间即已开始,但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学术课题来研究,则是从50年代开始的。数十年来,经过海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新青年》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国内关于《新青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1949年到1965年为第一阶段。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1954年,初版的《新青年》由人民出版社全套影印,各新华书店发行。1953年—1959年间,《中国军队出版史料》、《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五四时期情况介绍》、《五四运动文选》、《李大钊选集》等一批相关资料陆续出版,加上以前已出版的陈独秀、胡适、吴虞等人的文集,便为《新青年》的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就理论研究而言,1950年出版的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与1951年出版的华岗《五四运动史》,是最早涉及《新青年》研究并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著作。1958年,李龙牧发表于《新闻战线》1、2期的《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新青年”》一文,对《新青年》做了直接的较为全面的论述,就其创刊背景、办刊宗旨、主要思想内容、性质、编辑部组织之演变、发展历程、历史功绩与历史地位等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颇有新意的见解,尤对其在反对封建主义思想、倡导文学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准备建党思想与论证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及革新报刊工作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予以应有的肯定,是为《新青年》专题研究的肇始。此后,1962年—1963年相继出版的李昕等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初稿)第1卷、丁守和与殷叙彝撰写的《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著作,也都对《新青年》做了较大篇幅的论述。

“文化大革命”前后十余年为第二阶段。这时期因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学术研究难以有所作为,《新青年》研究因此而落入了历史的低谷,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第三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新青年》研究终于打破沉寂,回归历史唯物主义正轨,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呈现出了崭新的发展态势。

表现在:第一,研究资料大量出版。1979年至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选编的《五四运动回忆录》(上、下、续)、胡华等编的《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陈菘的《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等相关资料陆续问世。1998年由张宝明等主编的三卷本《回眸〈新青年〉》面世,该书首次将《新青年》的重要文选分类选编。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蔡元培、瞿秋白、吴虞等一批《新青年》人物的全集、文集、文稿、选集、年谱、日记、书信、专题资料、回忆录、传记等纷纷出版。资料建设的长足发展,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日益便利的条件。第二,研究功能日趋健全。健全的史学研究功能是揭示历史真相与服务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新青年》的研究功能也应达到这样的有机统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配合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学者们对以往有所弱化的《新青年》的民主启蒙价值,以及因种种原因不能展开研究的《新青年》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虞、蔡元培、瞿秋白等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以涂文学的《略论〈新青年〉的历史作用》、王京生的《〈新青年〉再评价》、张静如等的《〈新青年〉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丁守和的《陈独秀和〈新青年〉》、赵春谷的《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五四”时期的鲁迅》、孙昌熙等的《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的历史作用》、耿云志的《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等为代表的一批相关文章,以及以李新等主编的《伟大的开端》、彭明的《五四运动史》等为代表的相关著作,史论结合,新意迭出,在《新青年》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进入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以来,学者们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新的观点和意见不断提出。方留的《〈新青年〉宗旨之管见》、张宝明的《“不谈政治”的悖说(1914—1919):对陈独秀“五四”这种心态的求解》、董根朋的《〈新青年〉主旨变化探略》、冯天瑜的《〈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孙玉石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孔思潮之平议——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等文章,以及李龙牧的《五四时期思想史论》、朱志敏《五四民主观念研究》等著作都是些代表性的论著。第三,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此时期的《新青年》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并进的研究格局。对《新青年》的创作动因、创刊方针、前期的核心内容、反封斗争、反孔启蒙思潮等方面都有了不同角度、更进一步的研究,以及《新青年》民主诉求特色、人权启蒙、妇女问题探讨、价值评估等问题均有专文论述。论述所及多是前人关注不够、研究不细的问题或方面。《新青年》人物研究更是成果丰硕,涉及到的主要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易白沙、钱玄同、高一涵、蔡元培、恽代英、陈望道等编辑与作者。第四,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有学者尝试运用定量统计法考察《新青年》及其作者,或是运用心理分析法研究陈独秀五四前后亦即《新青年》前期的政治心态,或运用比较研究法考察《新青年》与“新青年派”同其他刊物与思想派别乃至其内部不同类型人物间的思想异同。此外,实证法的运用也得到加强。如人们在查阅《新青年》文献的基础上,确切证实了“打倒孔家店”这一广为流传的“战斗口号”并非出自《新青年》而属学术界的误传。上述多种方法的交相运用,拓展了《新青年》研究的思路,使《新青年》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由于《新青年》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几乎在中国大陆

学者展开研究的同时,中国港台地区与海外学者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重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他们在《新青年》研究方面就取得了一批可观的成果。其中尤以台湾陈国祥的《新青年与现代中国》(台北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版)、香港陈万雄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国林毓生的《主观意识危机: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主义》(威斯康星大学1979年版)、本杰明?史华兹编的《五四运动的问题》(哈佛大学1973年版)等论著较为重要和影响较大。改革开放20余年来,随着中国大陆与中国港台地区及海外学术交流的日益深入,中国港台地区和海外学者的研究特色与研究成果,已对大陆学者产生了广泛影响,如陈国祥《新青年》研究著述、陈万雄从作者谱系角度考察《新青年》性质而提出的独到见解等,都激发了大陆学者更广泛的研究兴趣,并促使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新青年》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变革的尝试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时代的开创者,是标志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重大转折的里程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青年》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但是相对于《新青年》对中国社会的震撼、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及其深远影响而言,《新青年》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均嫌不足,还需继续拓展。特别是迄今为止,关于20世纪汉语的研究比较零散,尤其是投注于某一特定时期、特定作品(如《新青年》)的则更少;另外,关于《新青年》研究的论著虽有一些,但大部分是从历史、文化、思想等角度进行论述,大多散见于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教科书和有关五四运动的论著中,而专注于语言特色的少之又少。因此,对《新青年》语言的研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3研究语料

《新青年》是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最重要的杂志。它创刊于1915年9月,终刊于1922年7月(此后为纯政治性刊物,不计在内),每月发行一号,六号辑成一卷,凡九卷五十四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改称《新青年》,后来再版时第一卷亦题名《新青年》。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观念展开了猛烈地攻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大本营,为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3.1语料内容

1915年9月中旬,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冲破黑暗,出现在世人面前,其在《新青年》一卷一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实际上是具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文章。在此文中,他明确提出了“科学与人权”的口号,高扬“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①,并向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篇纲领性的文章,预示着《新青年》将以一个反封建主义的勇猛斗士形象出现在广大民众面前。

陈独秀长期主持《新青年》编务工作,从确定刊物宗旨原则、制定办刊方针、组织编者作者和读者队伍,到亲自撰写大量政论、专论、杂文,无不倾注心血。《新青年》能成为宣传新思想、新观念的主要阵地,成为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杂志,与陈独秀的艰辛努力密不可分。

首先,《新青年》大力宣扬新思想,提倡新道德,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社会问题、文化问题、青年问题、妇女问题、人生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婚姻、家庭、贞操等问题的文章,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介绍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张扬个性解放和社会进化观念,同时又针对袁世凯复辟时期掀起的复古潮流,猛烈地批判了以“孔子之道”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特别是封建伦理道德观点,引导和鼓舞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客观地说,在《新青年》这方阵地上,各种思潮、流派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加讨论,进行交流。以《新青年》设立的专号为例,4卷6号为“易卜生专号”,6卷5号为“马克思号”, 7卷4号为“人口问题号”,7卷6号为“劳动节纪念号”等,这些问题相互之间很难找到内在的联系,但它们都被《新青年》的编者同样重视,可见《新青年》杂志视野之开阔、兴趣之广泛,是其它同类杂志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在推动思想革命的同时,《新青年》又发起了文学革命。经过1915—1916年的准备,到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918年又发表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一批白话诗作之后,5月,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刊载于第四卷五期,作为一个历史标志,它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接着又有鲁迅的《孔乙己》、《药》、《风波》、《故乡》和陈衡哲的早期小说《小雨点》、《波儿》;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以及大量的文艺性随笔和杂感。在发表新文学创作的同时,还译载了屠格涅夫、王尔德、莫泊桑、契诃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介绍西方文艺理论。

1.3.2语料形式

《新青年》作为一份综合性杂志,鲜明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其内容编排没有拘泥于理论、文学和新闻的划分,三者同时兼顾,最大可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体裁也不固定,大致说来,每号都冠以数篇评论,然后译作、戏剧、小说、新诗,再后即为“国外大事记”、“国内大事记”、“世界说苑”、“通信”、“读者论坛”、“书报介绍”、“随感录”、“讨论”、“什么话”等专栏,

①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选自《新青年》6卷1号,1919年1月15日.

这些栏目并非每号都有,专栏名称长期延用者,仅“通信”、“随感录”而已。以《新青年》第一卷为例。

《新青年》第一卷为陈独秀个人编辑。就第一卷各期目录观之,其体裁可分为评论、文学作品、述学、英汉对译、人物传记、国内外大事记、通信、世界说苑等。现将《新青年》第一卷按各文和各专栏文体及性质,依其篇数,表列于下,以见梗概。

表1.1

类型著译英汉

对译合计

(篇)

类型著译英汉

对译

合计

(篇)

伦理革命 22 2 24 中国文化 3 3

政治形势 48 48 新诗 3 1 4

自然科学 4 4 小说 2 2

西方学说 1 1 2 戏剧 1 1

西方文明 5 3 2 10 歌曲 1 1

人物传记 6 1 7 总计 88

13 5 106

注:以上统计不包括“通信”、“世界说苑”专栏

综观表中数字,《新青年》第一卷作品共106篇(不包括“通信”、“世界说苑”专栏),著作88篇,译作13篇,其比率大约是7比1,以著作为主。其言论主要是介绍西方文化,主张以西方自由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思想革命,而有关“自然科学”、“戏剧”、“小说”等的作品均为译作。

1.4 研究意义

第一,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此终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开始。中国新闻事业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青年》是这个时期的最重要的报刊,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观念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传播了五四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大本营。同时,它加深了关于20世纪报刊语言的认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这一理论,奠定了现代报业的理论基础,为现代新闻报刊的发展、繁荣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二,创办于二十世纪之初的《新青年》,绝非偶然,实由政治、经济、文化、人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通过对《新青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情况,也进一步完善了客观环境与语言的关系。

第三,由于我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根深蒂固,文言文作为语言的正统地位已由来已久。20世纪初是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的重要转折期,《新青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通过对其语言特点的描写,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初汉语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认识。

第二章《新青年》的语言特点

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文化杂志,值得大书特书,举凡当时国人关注的新知识、新问题,都成为杂志探讨的热门话题,并对思想流派和重大社会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尤其是由这一杂志倡导的“文学革命”,开启了中国新文学的历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现在,抛开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对其独特的语言特点进行具体研究。

2.1总的语体特色

语体与语言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只要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其言语成品必然从属于某一语体。语体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长期运用语言的结晶。语体也不可能是一人创造的,而是整个民族语言运用的成果。新的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活动日益活跃,已经形成的、较稳定的语体,有时难于满足交际的需要,就必然出现语体的渗透和交融。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的“三境界”中的“糅合的境界”,正说明了语文体式并非是以单一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着的,而是以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方式的存在和发展着的,如果没有了语体的渗透和交融,语体本身就失去了生命力,无法发展。因此,语体的渗透和交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1.1白话、文言并用情况

《新青年》作为一种杂志,本身具有一种从容不迫、潜移默化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它提倡以白话取代文言,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随着销售量的增加,白话文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争议》,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得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的结论,提倡“言文合一”。紧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平易、新鲜、明了、通俗的文学审美标准。不久,在《答胡适之》中,陈独秀说:“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为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①何等地斩钉截铁!

从《新青年》的创办开始,它经历了一个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始终朝着其“白话乃文学正宗”这一目标努力着。白话文作为时代的新生事物,必然会受到传统观念和规范的压制,但由于其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潜力,使其慢慢地取得有利地位,并最终占据主导。以下抽取了《新青年》不同年份的任一卷

①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号的刊物进行分析,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白话文与文言文在发展过程中的动与变。

2.1.2文言夹用情况

《新青年》同人提倡用白话作文,突出表现在文字上尽量口语化,对文言成分持约束、谨慎的态度。但由于文言文的传统地位根深蒂固,加上其本身确有好的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在大篇白话文的同时,仍可以发现一些文言成分、文言词语的踪迹。胡适所翻译的小说《老洛伯》(《新青年》4卷4号)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篇,其译文用白话文,评点文字部分却有了文言成分。如:(引言)……此诗向推为世界情诗之最哀者。全篇作村妇口气,语语率真,

此当日之白话诗也。英国诗歌当十八世纪时,以Pope为正宗,以古雅相尚,其诗大率平庸无生气,世所谓“古典主义”之诗,是也。……(此为白话文夹用的文言成分)

(正文)

羊儿在栏,牛儿在家,

静悄悄地黑夜,

我的好人儿早在我身边睡了,

我的心头冤苦,都迸作泪如雨下。

……

我爹爹不能做活,我妈他又不能纺纱,

我日夜里忙着,如何养得活这一家?

多亏得老洛伯时常帮衬我爹妈,

——他说,“锦妮,你看他两口儿分上,嫁了我罢”。

……

我如今坐也坐不下,那有心肠纺纱,

我又不敢想着他,

想着他可是一桩罪过。

我只得努力做一个好家婆,

我家老洛伯他并不会待差了我。

2.1.3白话夹用情况

同样,在以文言文为主的篇章中,也有白话成分夹用的情况,如周作人译的《皇帝之公园》(《新青年》4卷4号):

(译者记)此篇之意,大要亦相类。唯所谓三十二世纪中叶,社会又复革命,复回旧路,乃与他说不同,莫明其意旨之所在。或者有所感触,遂以此“淤恶可憎之虫类”为不可救,不肯逡改本性,虽居“广大美丽地球之上”,亦终觉“狭隘如牢狱,沉闷如坟墓”,而无端发昏,毁灭“止有善在”之世界;于是稍稍悲愤,发于小说,亦未可知。欧战后一周年,Nuprin作“圣母之花园”一篇为纪念,结末云,“主呵!你的怒到那里是终极呵?”但是神怒酷烈,无有人晓得他的终极,.................................

圣母又是悲哀,又是忧愁,转眼向地;止见清白的花瓣中,都满盛了血色的露水。....................................

……(加点部分为夹用的白话成分)

总体而言,无论是白话与文言的并用,还是文言夹用或白话杂用,这都是新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有的过渡阶段,可喜的是,《新青年》很快就跨过了这个过

渡期。从第4卷开始,白话的议论文明显增多,“通信”栏中的信件往来也基本上都用白话,《新青年》的文字开始逐渐统一为白话。现代白话文的应用在《新青年》中开始了具体的实践,应用范围从小说扩大到诗歌和戏剧,又从文学领域扩大到所有文字领域。这种实践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它使白话文最终取代文言文成为一种事实,并出现了后来纯正的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论文。

2.2 词汇特点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就语言本身来说,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语言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而与之联系最直接的就是词汇,因为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灵敏,变化也最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

20世纪初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直观地反映到语言的演变上,而《新青年》语言则是那个阶段的突出代表。因此,对《新青年》词汇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很有必要。

2.2.1音节构成情况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随之而来的是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语言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词汇是语言结构中对于客观现实的变化最为敏感、变动最显著的要素,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词汇必须极大地丰富起来。正如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所说:“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语言用进行这些工作所必需的新词语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就直接反映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自己的词汇,并改进自己的语法构造。”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词的固有结构不能满足需要,那就必然引发功能与结构的矛盾。在文言文中,汉语的单音节词是最简短最明确的形式。但是,这有限的词汇外壳面对着日益扩大、近于无限的词义内容则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单音节词在语言交际上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具体词义满足不了人们认识日益概括、抽象的需要,宽泛的词义满足不了语言交际日益精密、准确的需要,有限的词形结构满足不了与时俱进的词汇增长的需要,这必然会引起语言词汇的发展变化。下面来看看《新青年》中音节构成的具体情况。

(1)今之谈文学者众.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卷5号)

(2)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

..,实为制造专

..人治,反对

..民权之思想之学说

制帝王之根本恶因。(陈独秀《袁世凯复活》,2卷4号)

①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7页.

(3)夏文学之殷盛

..,肇.自六诗,踵.于楚辞。(傅斯年《文学革新申义》,4

卷1号)

(4)所以

..是寡头政治,完全

..是牺牲人民福利,去..中国这几千年来,完全

迁就

..特殊势力。(高一涵《和平会议的根本错误》,6卷1号)

(5)杂志提倡

..新文学,真不愧为“新青年”。

..新思想,建设

..新道德,灌输

(《通信?关于新文学的三件要事》,6卷6号)

(6)可是

..,决不是被雇佣

..

..的事实

..,是主体

..,是沉默

..中的迅雷

..这类的动作

或鼓吹

..个别人去做的事情。(陈独秀《下品的无政府党》,9卷2号)

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单音节多出现于前4卷中,虽然其间或也有双音节的踪迹。从《新青年》4卷开始,白话文的文章逐步增多,其文字也慢慢统一为白话,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另外,外语的吸收也加速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外语的吸收是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将在下一节做详细论述。

总之,词汇的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词的声音结构上的一大飞跃,更是汉语词汇史上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大变化。

2.2.2外来词和新词的涌现

每一种活着的语言,都有充分的吸收功能。这种功能,在很多场合比较明显地表现于语汇上,也就是说,凡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它从来不害怕同其他语言接触,而且会在社会生活认为必需的时候,吸收自己本来没有的新词汇——这些新词汇反映了外面客观世界的实际。汉语吸收外来语并不是把原词的语音形式都照搬过来,而是使外来语尽量符合自己的构词规律和习惯,适应汉语的词汇模式,极力使之汉化。20世纪初,在当时严峻的社会现实下,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日益活跃,在内地大力兴办工商业;另一方面,一些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青年,受到西方先进文明的感召,为了寻求民族解放的真理,他们勇敢地“拿来”了西方的种种社会思潮,同时也接受了很多西方社会生活新事物。在这种新的历史形势下,大量外来词、新词及外文单词像春潮一般涌现在我们的汉语中,并反映在作品里。

(7)浸假有舟车电汽,而人类丧其手足。有望远镜

...等,而人类丧其耳

...、德律风

目矣。他如有书报传译之速、文明利器之普,而人类亡其脑力。有机关枪

..

...、四十

二珊之炮

....,而人类弱其战能。(李大钊《青春》,2卷1号)

(8)密斯忒

...胡,你和中国别了七个足年了。(胡适《归国杂感》,4卷1号)

(9)美国有一位大贤名弗兰克令

....(Benjamin Franklin)的,曾说道:“时间乃是造成生命的东西。”(胡适《归国杂感》,4卷1号)

(10)难曰:以心脏悸动计

...等器械证明有鬼之说,已极

.....、压力计

.....、电气记录法

虚诞。(刘叔雅《难易乙玄君》,5卷2号)

(11)窃以为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Ke..ep young while

............

growing old

..........),英美人相勖之辞也。(刘叔雅《难易乙玄君》,5卷2号)

(12)其后国际多故,人事渐杂,于是诗歌繁兴:或表神物之信仰,或表英雄

之崇拜,或夸或勇,或达敬爱,如Country Song

....

.........., Epic

........., Heroic Poem

..........., Lyric Poem

等是也。(桐城、方孝岳《通信》,3卷2号)

(13)Bolshevism

..........所抱的主义。(李大钊《Bolshevism的..........就是俄国Bolsheviki

胜利》,5卷5号)

外来词又称借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例(7)-(9)中的“德律风”、“密斯忒”、“弗兰克令”都属借词,它们是从英语中“telephone”、“Mr”、“Franklin”音译过来的,而我们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这种词叫做译词,即一般所谓意译,如例(7)中的“望远镜”、“机关枪”、“四十二珊之炮”则属意译词。例(10)中的“心脏悸动计”、“电气记录法”、“压力计”等则是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而产生的新名词。此外,由于大量外文原著的涌入,一批出国留洋的知识分子开始了翻译外文作品的工作,以致《新青年》刊物中也有了英文单词的影子,从例(11)-(13)可见一斑。2.2.3口语词和方言词的大量使用

一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如书面语色彩、口语色彩等,而《新青年》力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因此文中间或出现颇具地方色彩的方言词和口语词,则是其用词方面的又一特色。

(14)不晓得

..“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

...有几多

时代的思潮一一凑合而成的。(李大钊《“今”》,4卷4号)

(15)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荣,你老子娘

...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夬奄《一个贞烈的女孩子》,7卷2号)

(16)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

...(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物,鸡可以伸进脖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鲁迅《故乡》,9卷1号)

例(14)、(15)中的“不晓得”、“几多”、“老子娘”具有浓郁的南方地方色彩,例(16)中的“狗气杀”如果换成普通话,大概只能是“鸡砦”的一种,从词语色彩上看,“鸡砦”文绉绉,而“狗气杀”生动、诙谐,同小说这一段的色彩协调,由于方言的差异,鲁迅在“狗气杀”后面加了个详细的括注,便于读者看懂。

(17)这位演讲的人,是施从滨的“把兄弟

...”。(高一涵《皖江见闻记》,5卷4号)

(18)我是老行伍

...。(高一涵《皖江见闻记》,...,知道中国人打仗,不过是摆架子

5卷4号)

例(17)、(18)中的“把兄弟”、“摆架子”、“老行伍”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用语,简单而随意。与书面语句相比,口语句的逻辑性较弱,多停顿,因而具有通俗易懂、活泼的风格特征,经常使用于口语交际领域。但有时在书面语中适当地运用口语句式,改变了话语的风格,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2.4文言词语的大量使用

由于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文言文的地位根深蒂固。尽管《新青年》同人提倡文学革命,力主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但这些有识之士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全盘予以否定,他们对文言成分持约束、谨慎的态度,一些历史遗留的痕迹仍出现在《新青年》作品的字里行间,部分单音词、文言词的存在就是很好的证明。如:

(19)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卷5号)

(20)适所以不能已.于言者,正以足下论文学已知古典主义之当废。而独啧啧称誉此古典主义之诗,窃.谓足下难免自相矛盾之诮矣。(胡适、陈独秀《通信?文学革命之八事》,2卷2号)

(21)立起如.市,购得贵志全册,又读胡君适所为《文学改良刍议》,窃.不禁大喜。(曾毅、陈独秀《通信》,3卷2号)

(22)文学然.,道法然.,学术然.,政治亦然.。(曾毅、陈独秀《通信》,3卷2号)

(23)中夏文学之殷盛,肇.自六诗,踵.于楚辞。(傅斯年《文学革新申议》,4卷1号)

(24)做官以张.其威,发财以逞.其欲,一若做官发财为人生唯一之目的。(陈独秀《新青年》,2卷1号)

例(19)中的“众”在现代是“数量多”之义,例(20)中的“已”、“窃”分别是“停止”、“私下里”之义,以下各例都很好地体现了文言文之简省原则,在现代却都可转化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中国是礼仪之邦,正如《礼记?曲记下》所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①在华夏民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孕育着文明礼貌,《新青年》中的个别篇章仍存在着敬谦辞,主要体现在“通信”中,这不仅是因为人们自尊心理的需要,也是社会交际遵循礼貌原则的要求。正如俄国19世纪大哲学家、文学家赫尔芩所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②

(25)适以足下

..洞晓世界文学之趋势,又有文学改革之宏愿,故敢贡其一得

①刘宏丽:《现代汉语敬谦辞》,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0页.

②刘宏丽:《现代汉语敬谦辞》,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之愚。伏乞

..恕其狂妄而赐以论断,则幸甚矣。(胡适、陈独秀《通信》,2卷2号)

(26)惟今之文艺界,写实作品,以仆.寡闻,实未尝获觏。(胡适、陈独秀《通信》,2卷2号)

(27)此不佞

..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卷1号)

(28)今日偶翻阅旧寄之贵报,重读足下所论文学变迁之说,颇有鄙见

..,欲

就大雅

..正之。(胡适、陈独秀《通信》,2卷2号)

例中“足下”、“大雅”是含有敬意的词,而“伏乞”、“幸”、“不佞”、“仆”、“鄙见”等则是含有谦虚的意思。另外,少量分数或时间的表示法特点突出,与众不同。

(29)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

...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

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

...焉。(陈独秀《敬告青年》,1卷1号)

(30)医者即行,余出表视之,已八句钟又十分

......矣。(苏曼殊《碎簪记》,2卷3号)

(31)某君曰:“明晨五六句钟

....始能就寝。……”(苏曼殊《碎簪记》,2卷3号)

例(29)中“十之五”、“十之九”是现代汉语中“十分之五”、“十分之九”的意思,而例(30)、(31)则采用了独特的时间表示法,用“句”表钟点,“八句钟又十分”表示“八点过十分”,“五六句钟”则表示“五六点钟”。

2.2.5成语、谚语、俗语的运用

汉语词汇宝库中,有许多定型的词组,且多为四个音节(或四个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成语。还有泛着乡土气息的谚语和人们日常交际广泛使用的俗语。在《新青年》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寻觅到它们的身影,这也成为《新青年》杂志联系群众、贴近生活的一个明证,也是其向白话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

(32)可怜我几本破书,真弄成“韦编三绝

....”了。(高一涵《皖江见闻记》,5卷4号)

(33)仆意中国文学,非合音无语尾变化,强律以西洋之Grammar,未免画蛇

..

添足

..。(胡适、陈独秀《通信》,2卷2号)

(34)理想派重在理想,载道有物,非其所轻,惟意在自出机杼

..古人

....,不落

窠臼

..,此其所以异于钞袭陈言之典派也。(曾毅、陈独秀《通信》,3卷2号)以上是成语的运用,下面就是谚语、俗语的用法了。

(35)谚云:“百金买骏马

.....,何处买青春

.....?”(李

.....。万金买爵禄

.....,千金买美人

大钊《青春》,2卷1号)

(36)吾国人好言“师直为壮曲为老

......”(Might

.......”,而欧洲人有谚曰“威力即为正义

is Right.)。东、西民族之盛衰,即此二成语可见矣。(刘叔雅《欧洲战争与青年

之觉悟》,2卷2号)

(37)否则将是无论北洋武人执政也好,西南武人执政也好,终久是个“秀.才遇见兵

....,有理说不清

.....”,有什么政治法律之谈呢?(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5卷1号)

(38)详观尊论所指,以为载道之文,不过钞袭孔孟以来极肤浅、极空泛之

门面语而已,与八股家之所谓代圣贤立言者同一鼻孔出气

......。(曾毅、陈独秀《通信》,3卷2号)

(39)若是一面要行共和政治,一面又要保存君主时代的旧思想,那是万万

不成。而且此种脚踏两只船

.....的办法,必至非驴非马。(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3卷3号)

2.3语法特点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语法从词和句的个别和具体的东西中抽象出来,把作为词的变化和用词造句的基础的一般的东西拿来,并且以此构成语法规则、语法规律。”①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定性和民族性。语法的稳固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随时代逐渐产生出来,《新青年》处于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其语法上也有鲜明特色。

2.3.1语法手段的新运用

语法手段一般指虚词和语序。这里主要谈谈《新青年》虚词用法的变化。按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先粗略分为实词和虚词。以语法功能(即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虚词是个封闭类,每类词数目有限,但使用频率却很高,其共同特点表现为: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新青年》中的虚词,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有了一系列的变化。

(40)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着.话。(鲁迅《孔乙己》,6卷4号)

(41)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5卷5号)

①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7页.

(42)狮子似的

..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鲁迅《狂人日记》,

4卷5号)

(43)文学之对于

..人生,与食物同。食物的.良否,视消化的难易与.滋养料的多少而定。(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6卷4号)

以上几个例子中加点的字大多是白话书面化后的产物,体现在《新青年》的白话文中,在文言文中却是看不到的。其中例(40)的“了”“着”属于动态助词,指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例(41)中的“咧”属于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的”是结构助词,相当文言文中的“之”。还有例(42)、(43)“似的”、“对于”等都是白话文虚词的新用法。

2.3.2长句的运用

句子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基本单位,有长有短。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形体短小的句子。句子的长短不同,修辞效果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长句容量大,有表达精准周密、凝炼紧凑的特点,而短句因其短小而精悍,则有简洁明快、活泼有力的效果。由于《新青年》对白话文的提倡和一些外国作品的译介,出现了一些长句,且多见于译作。

(44)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

...........

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鲁迅《故乡》,9卷1号)

(45)在这光的圈子里,一切都简单

..,又朦胧如

....

..、稔熟

..、亲密

..、光明

..、合意

梦.。([俄]A.kuprin著,周作人译《晚间的来客》,7卷5号)

(46)《每周评论》仲密君所说欧洲小说中的男女问题

....................,还是没有澈底圆

满解决,所以仍弄出不自然的结果。(张嵩年《男女问题》,6卷3号)

例(44)、(45)分别是由于宾语或谓语冗长造成,例(46)则是多层定语修饰而成的长句。例(44)中用两个主谓句并列作“嗤笑”的宾语,突显出杨二嫂那种势利、无知的性格;例(46)用多层定语来显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引起读者的注意。

译文中采用了不少外语的句式,丰富了汉语的句式,但也有一些是不合乎汉语习惯的。如:

(47)光的圈子底梦一般的幻乐

...........便消失了,宛如影戏帘上的图画,怱地移去了。([俄]A.kuprin苜,周作人译《晚间的来客》,7卷5号)

按照汉语“定+中”结构来看,“幻乐”为主语,但实际上这一句子要表述的对象是“光”,因而光凭汉语思维去理解,是会出现误解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