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图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图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图

.

;.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5)

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门诊、急诊科。 三、职责 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负责将病人分诊至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2、科室负责人:落实本科室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3、医院感染科: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 四、标准 1、门、急诊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或指定的诊室就诊,同时

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门诊、急诊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在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4、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给病人配戴口罩等) 5、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6、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7、医院负责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8、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五、流程图 附件1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附件2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六、相关文件

037、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各科室、办: 为了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经2017年8月31日医疗质量与病案管理委员会讨论,2017年11月10日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决定下发此文件,请各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1、为了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按照规定,我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3、各科室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4、经预检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应将病人分诊至感染疾病科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根据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我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必要的预检措施。 7、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8、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并进行消毒。 9、对分诊点应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本文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及有关规定

xx中医院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一、预检分诊处设备配备: 1、“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标识; 2、xx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 3、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4、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 5、快速手消毒剂; 二、预检分诊处分区: 1、一级预检分诊处: ①门诊楼一层急诊科入口;②门诊楼一层儿科门诊入口;③门诊楼二层平台入口。 2、二级预检分诊处: ①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②急诊内科护士站;③内科门诊护士站;④儿科门诊护士站。 三、预检分诊处人员配备: 预检分诊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承担。 1、日间: 同时启用一级和二级预检分诊处。其中,二级预检分诊处和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处的人员由各科室自行解决。门诊楼一层急诊科入口处由急诊科负责;门诊楼二层平台入口处由客户服务部负责。 2、午间和夜间:

启用除内科门诊外的二级预检分诊处。三、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流程: 1、门诊病人就诊前,首先到各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2、“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报警温度为 37.5℃。若仪器报警,及时询问是否来自甲型流感疫区?有无密切接触史?等。若患者前7天内到过疫区或有密切接触史、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戴防护口罩,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 若患者未到过疫区、无接触史、体温≥38℃、有流感样症状,戴防护口罩,分至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其他患者分诊到相关科室就诊。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 0.3— 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体温表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 xx中医院 2012、5、18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流程图 门诊病人来院就诊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 0.3— 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体温表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资料讲解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 版)

岑巩九洲医院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字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关于加强和规范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和规范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工作的通知 各镇(办、场、园、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各医疗机构:近日,省、市督导检查组分别对我市各地及有关部门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前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医疗机构在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明确领导责任。各镇(办、场、园、区)防治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必须明确一名副指挥长负责发热门诊领导工作。市直各医院和各镇卫生院一把手院长负责发热门诊的建设管理工作;分管业务副院长负责发热门诊的日常管理工作。 2、落实预检分诊制度。二级综合医院要在门诊部和急诊室设立预检分诊处,其它医疗机构要在门诊设立分诊台,要在醒目处悬挂清晰的预检分诊标识,门诊部或急诊室预检分诊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到发热门诊。

3、加强发热门诊管理。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疗机构及有条件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在适宜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及隔离 留观室,门诊要分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内设有诊室、卫 生间、观察室、更衣室、值班室并安装专门电话;要配备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压舌板、输液器、注射器等基本医疗设备,有条件的单位要配备监护仪、呼吸机、开口器、气管插管、喉镜、气管切开包、心电图机、便携式或移动式X光机、吸引器、抢救车、氧气,并备 足吸痰管、吸氧管和各种医用管道。保证仪器、设备良好运转。每个发热门诊必须安排2名医生和2名护士专门负责发热门诊的日常运转,不得兼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热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医生 在接诊病人过程中,除询问病史、症状和进行相关检查外,还要特别询问与疾病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 4、建立健全发热病人登记和病历书写制度。值班医生对发热病 人必须全面登记,要认真书写发热病人门诊病历。 5、进一步强化防护措施。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要穿工 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戴外科口罩。若病情不允许,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隔留观察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按二级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工作帽、戴手套、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

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流程图.doc

一、预检分诊流程 导医台、挂号室 分诊 非传染病患者 门诊医生、护士预检普通门诊就医 疑似传染病患者传染病人陪护者 感染科预检、就诊 医学观察、防护措施非住院者需要住院者 门诊治疗 转感染科住院治疗 首诊医生医护 卫生知识指导或发健康教育处方对就医环境消毒处理

二、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 导医台、挂号室 分诊 门诊医生、护士预检 传染病患者 感染性疾病科就医 非住院者需要住院者 门诊治疗 转感染科住院治疗或传首诊医生医护 卫生知识指导或发健康教育处方对就医环境消毒处理

三、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 首诊医生诊断患者为传染病时立即填写传染 首诊医生将传染病报告卡立即送交预防保健 科 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员收到各科室的传染病 报告卡后,认真审核报卡质量 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员核实无误后,登记报告 卡收录卡登记簿和传染病登记簿 预防保健科专职人员按时限实行网络直报 网络直报结束后,立即进行纸质报告卡与 每天浏览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将流调修

四、 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 首诊医生发现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保健科(节假日报总值班)立即电话报告市疾病控制中心, 分管院长 门诊部 院感科 医务科 护理部 物业处、安全保卫科 急诊科 供应室 感染疾病科 特 药 急 住 预防保健科立即电话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登记、传真并做好如下工作 物 检 房 消 救 院 确 无 毒 诊 菌 资 、 、 箱 观 放 检 隔 察 、 物 、 射 验 分管院长 车 辆 离 转 品 设 院感科 医务科 护理部 急诊科 供应室 感染疾病科

人民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自查

XX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腹泻病门诊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设置指导原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按照市卫计委下发的《永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腹泻病门诊设置与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对我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腹泻病门诊的设置和管理进行自查,针对自身的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整改措施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院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同时召集内一科、内二科、门诊(内三科)、后勤股相关工作人员就我院预检分诊、发热、腹泻病门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根据我院现状制定一系列整改方案。 二、宣传教育 开展以健康处方发放、传染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的发热、腹泻病防治知识宣传及卫生健康教育。 三、业务培训 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预检分诊工作、发热、腹泻病、霍乱和消毒隔离等知识的培训,培训有签名和图像资料可查。 四、完善相关场地的设置和管理

老院基础设新院暂未建成启用,我院处于整体搬迁实施期间, 施陈旧、简陋,没有多余的房屋设置单独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合并在一起使用,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医院将车库进行施工改造,增设电脑内网系统、非接触式洗手设施、购置输液椅,设置了一个独立的腹泻病门诊和腹泻病输液室。同时在门诊大厅划分一个独立的区域,设立了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和候诊区,尽可能的避免传染病的院内交叉感染。同时将以前的普通水龙头全部改为非触摸式龙头,配备了手消毒液、84消毒液、络合碘、酒精等,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装处置;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规范》对桌面、室内空气、医疗用品进行消毒,建立预检分诊登记本、消毒记录登记本、发热、腹泻病人登记本等,做好各项记录。 六、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建立和制定了腹泻门诊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预检分诊工设立了醒目的标识。并悬挂上墙,消毒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作制度、.

1.3.2.1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与流程

1.3. 2.1传染病预检 分诊制度与流程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为了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按照规定,我院设立传染病分诊点,负责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分诊台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3、各科室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4、经预检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应将病人分诊至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触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根据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我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必要的预检措施。

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并进行消毒。 8、对分诊点应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9、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10、对医务人员应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患者来院就诊 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 传染病门诊医师排查 非传染病患者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普通门诊就诊隔离、对症治疗同时转诊 网络直报、按时限报告疾控中心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岑巩九洲医院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字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急诊科常见预检分诊流程.doc

急诊科常见预检分诊、接诊工作流程一、院前院内衔接流程 信息传递 120 调度室120 到达现场 信息传递 信 息传递终端 120送入急诊科 预检分诊护士做好准备立即接诊 I 级 II 级患者由分诊护士、 120医生护送入抢救室 III 级病人IV 级病人启动绿色通道流程各诊室就诊 各诊室就诊 <30min<1H 抢救室复苏1、 <5min 开通静脉、氧气、心电监护通道 2、<15min 医生完成处置1、通知首诊医生接诊 2、120 医生与首诊医生交接病情(包括患者既往史、现病史、抢救治疗等具体情况) 1、首诊医生接清后在“120”出诊病历(一式两份)确认签字,并将一份“ 120”出诊病历附在急诊病历粘贴页或存档备查

二、急诊科病人预检分诊、接诊流程 患者入院 护士预检分诊 I 级病人II 级病人III 级病人IV 级病人 即刻分诊即刻分诊分诊 <5min 分诊 <5min 启动绿色通道、抢救组长 挂号 抢救室复苏 通知首诊预检分诊台护士指派首诊医生1、<5min 开通静脉、 氧气、心电监护通道医生 2、<15min 医生完成处各诊室就诊各诊室就诊置 <30min <1H 1、急诊护士执行医嘱并开单 2、完成相关检查: X 片、 CT、B 超、化验、 ECG 等 3、专人护送检查 4、执行”先抢救后付费”原则 1、启动各医院急诊入需留院观察离院 : 死亡: 1.护士尸体料理 院流程(依据医院急诊 病情许可离院, 入院相关文件执行)。急诊科留观 2. 尸体移送医院 急诊医生进行离 液 太平间或当地殡 2、完成急诊入院交班 一、腹痛急诊医生根院有关事项交代 仪馆 记录。 3、抢救组长总负责协据病情处理 调住院、转归。 护士执行

完整版医院门急诊儿科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第二章预检分诊制度 第一节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1、门诊分诊人员必须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2、医院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初步了解就诊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 38C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他患者或体温<38C的引导到挂号室和普通门诊。 3、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生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4、普通门诊医生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 似病人时,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就诊。 5、发热门诊医生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地址。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检查,明确为传 染病属不需住院患者转传染病分诊点治疗,需住院患者转至感染性疾病科,排除传染病的可以转到普通门诊就诊。 6、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组织专家诊疗小组会诊,尽快作出临床诊断。不能够及时诊断的送隔离观察室观察。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病例,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规范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处理医疗废物。 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图 第二节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1、预检分诊工作应由急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承担。 2、分诊护士对来急诊就诊的患者,需在5分钟内对进行处置,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对危重抢救者做出相应急救处理,先抢救后交费。 3、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急处理,一边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4、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进行会诊。 5、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患者要作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 6、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患者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7、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规范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处理医疗废物。 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图

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要求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要求 (一)预检分诊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1、预检分诊设置规范。 (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各医院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 (2)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N95或者16层纱布口罩,10个以上)、医用手套、体温计浸泡盒(3个)、红外线体温仪或体温计 (10支以上)、医疗废物桶(有盖)、生活垃圾桶、手消毒液、84消毒液、络合碘、75%酒精、传染病宣传资料等;有预检分诊登记本,消毒记录登记本,人员工作排班表; (4)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5)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告知到其发热门诊的路线(不宜带病人就诊),预检人员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以保证能24小时应诊。 (7)有预检分诊(包括转诊)工作制度(上墙)、消毒隔离制度(上墙)、疫情报告制度、预检分诊流程(上墙) 2、日常预检分诊管理。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

发热病人门诊预检工作流程 1、门诊大厅体温检测站,医务人员对每个就诊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测体温,甄别发热病人和非发热病人,(如专职护士对其发热病人病情无把握时,可请急诊科医师进行鉴别)对体温38℃以上、有甲型流感流行病学接触史或不能排除疑似甲型流感诊断的呼吸道炎症病人,立即给病人戴一次性口罩,引导病人到预检分诊室,由“发热门诊”医师进行排查。 2、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要按一级防护要求穿隔离衣、戴帽。 3、“发热门诊”医师对发热病人要询问流行病学史、病史、症状,并做相应的检查,并做好《发热病人登记册》登记。 4、“发热门诊”医师对发热病人进行排查,护士对甲型流感疑似病例抽血放置密封的容器中,电话通知护送队队员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戴手套到“发热门诊”门口取血送至检验科进行血常规等检验,检验科检验员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戴手套进行检验,所剩标本在生物安全柜中用密封的容器加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用黄色医用垃圾袋包装后做好标识,交“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按规定进行处理。 5、甲型流感疑似病例需要进行摄片检查的,“发热门诊”医师电话通知放射科医师按二级防护到床边进行摄片检查,所用摄片机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 6、“发热门诊”医师对发热病人进行排查后,对甲型流感疑似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医务部门、院办或总值班,医务部门立即组织甲型流感疫情应急处理专家小组进行会诊诊断,对甲型流感疑似病例做好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在2小时内完成。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图 来院病人及陪同人员

预检分诊处测体温 非发热、非感染性疾病病人发热病人、感染性疾病病人 (给呼吸道感染病人发放口罩) 就诊护士带到感染疾病科门诊 普通门诊就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医生进行排查 排除传染病的病人医院留观病人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留在医院指定地点 解除观察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回家转至其他病房留观继续治疗

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自查报告

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工作自查报告为认真落实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设置指导原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对我院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的设置和管理进行自查,现将此次自查工作内容总结如下: 一、已有的成绩: (一)我院自开设发热门诊,就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公共卫生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及制度,并要求相关科室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二)公共卫生科及院感办建立和制定了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内容、流程、相关工作人员职责、消毒登记等相关工作制度,并悬挂上墙,设立了醒目的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相关工作,并不定期进行督导。 (三)我院每年定期对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发热病人预检分诊、规范诊治、消毒隔离等防控知识的培训;每年进行一次传染病防治的演练,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并要求全部合格方可继续参加相关工作;年终考试中加入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考核;新进医护人员需经过传染病防治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均为挑选出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经过多次传染病知识培训和考核的医护人员,能熟练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及时对传染病人进行规范诊疗、隔离及转诊工作。 (五)医院为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处配备了手消毒液、84消毒液、络合碘、酒精等消毒用品;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装处置;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规范》对桌面、室内空气、医疗用品进行日常消毒,并建立了预检分诊登记本、消毒记录登记本、发热病人登记本等,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各项记录。 2、 发现的问题: 需完善相关场地的设置,并加强管理。 我院处于整体搬迁实施期间,新院暂未建成启用,老院门诊部基础设施陈旧,没有合适的房屋设置单独的发热门诊、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和候诊区,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处紧邻普通门诊,没有独立的发热病人留观室,发热病人入院通道和普通门诊公用,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为此,我院正在积极展开讨论,

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流程

传染病疫情报告 资 料 泉州鲤城百信医院 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由疫情报告员组织疫情报告工作。 二、各种疫情报告员均应法定传染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 三、各科门诊大夫接诊传染病人,一旦确诊或疑似甲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医务科。 四、临床科室医师,应及时准确填报疫情卡片,如漏报、迟报、谎报疫情,甲类传染病按医疗事故处理。乙类传染病按医疗缺陷处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 1、门诊、病区建立疫情报告登记本。接诊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书写工整,无涂改,及时准确、完整,并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做好登记。 2、医院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到各科室收取疫情报告卡,及时核对,登记。 3、接诊医务人员对甲类传染病,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必须立即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疫情直报人员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报告。

4、发现实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立即通过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疾控中心盒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时,由疫情直报人员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5、对其他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肝、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由疫情直报人员于6小时内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报告。 6、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由疫情直报员每日上午9点前收集全院各科室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整理、核对后,10点前必须登陆报告系统,按照系统有关提醒,首先检查前次报告是否审核通过,然后完成上网录入报告,并在相应传染病报告卡顶端注明“已回报”字样。 7、网络报告完成后,疫情管理人员将疫情卡集中统一保管。 8、需要对已报传染病做出订正报告和死亡报告时,由医务人员填写订正卡或死亡卡。疫情管理人员改卡,网上直报,做好登记后集中收集管理工作。 疫情报告程序图 (见下页) 一、预检分诊流程 非住院者需要住院者

普通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消毒要求

普通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消毒方法及要求 一、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1、地面要湿式拖扫,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分钟后拖擦,每日 2 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2、桌、椅、窗台、柜、门(把手)、床头、治疗车等用1000mg /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 2 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3、其他物品的消毒: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 30 分钟后取出晾干备用,听诊器、血压计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两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二、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紫外线灯照射两次,每次一小时。 三、医疗废物消毒方法 普通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污染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在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表面采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 喷洒消毒(注意喷洒均匀)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 装袋,医疗废物宜在暂存处单独设置区域存放,尽快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对医疗废物暂存处地面进行消毒,每天两次。每天运送结束后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各类消毒液浓度及配制方法 1、过氧乙酸溶液(15~21%) (1)工作浓度:0.2~0.5% (2)配置方法:1升水中加过氧乙酸原液16ml~20ml。 2、“84消毒液”(5.5%) (1)工作浓度:500-1000mg/L;配比1:100—50 (2)配置方法:1升水中加“84液”原液10-20ml。3、“84”泡腾片 (1)工作浓度:500—1000mg/L (2)配制方法:1升水加1—2片。 4、次氯酸钠溶液(5-7%) (1)工作浓度:500-1000mg/L (2)配制方法:1升水加次氯酸钠原液10-20ml。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及医生工作制度

唐山市协和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1、医院设立感染科疾病或传染病分诊点,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2、门诊部负责在门诊、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分诊站设有体温计、口罩、发热病人登记表等。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进行初诊。 4、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7、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8、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唐山市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医生工作制度 1、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每个发热病人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及认真检查,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避免漏诊。 2、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离观察、治疗(一人一室),并立即向医务科和疾控中心报告。 3、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要进行认真登记,同时报告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将采集的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4、对禽流感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规定,立即转诊至我市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5、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保持发热门诊各室内清洁整齐。 6、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规范与要求

四、预检分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 (一)预检分诊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预检分诊设置规范。 (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各医院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 (2)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N95或者16层纱布口罩,10个以上)、医用手套、体温计浸泡盒(3个)、红外线体温仪或体温计(10支以上)、医疗废物桶(有盖)、生活垃圾桶、手消毒液、84消毒液、

络合碘、75%酒精、传染病宣传资料等;有预检分诊登记本,消毒记录登记本,人员工作排班表; (4)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5)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告知到其发热门诊的路线(不宜带病人就诊),预检人员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以保证能24小时应诊。 (7)有预检分诊(包括转诊)工作制度(上墙)、消毒隔离制度(上墙)、疫情报告制度、预检分诊流程(上墙) 2、日常预检分诊管理。 (1)感染性疾病科为传染病及疑似疾病的预检分诊科室。日常采取多层分诊,层层把关,引导发热、腹泻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2)医院醒目位置设导诊牌,引导发热、腹泻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3)门诊咨询处对患者进行分诊,引导发热、腹泻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4)挂号室在挂号时,对患者进行询问,对发热、腹泻及其他疑为传染病患者,引导其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5)门诊分诊护士对候诊患者询问主要症状和体温情况,对发热、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及有关规定

政和县中医院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一、预检分诊处设备配备: 1、“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标识; 2、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 3、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4、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 5、快速手消毒剂; 二、预检分诊处分区: 1、一级预检分诊处:①门诊楼一层急诊科入口;②门诊楼一层儿科门诊入口;③门诊楼二层平台入口。 2、二级预检分诊处:①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②急诊内科护士站;③内科门诊护士站;④儿科门诊护士站。 三、预检分诊处人员配备: 预检分诊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承担。 1、日间:同时启用一级和二级预检分诊处。其中,二级预检分诊处和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处的人员由各科室自行解决。门诊楼一层急诊科入口处由急诊科负责;门诊楼二层平台入口处由客户服务部负责。 2、午间和夜间:启用除内科门诊外的二级预检分诊处。

三、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流程: 1、门诊病人就诊前,首先到各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2、“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报警温度为37.5℃。若仪器报警,及时询问是否来自甲型流感疫区?有无密切接触史?等。若患者前7天内到过疫区或有密切接触史、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戴防护口罩,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 若患者未到过疫区、无接触史、体温≥38℃、有流感样症状,戴防护口罩,分至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其他患者分诊到相关科室就诊。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体温表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 4、发放甲型H1N1流感预防宣传单,开展健康教育咨询。 政和县中医院 2012、5、18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篇一第一节门诊预检分诊制度1、门诊分诊人员必须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2、医院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初步了解就诊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仝38 C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 门诊。对其他患者或体温<38 C的引导到挂号室和普通门诊。 3、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生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4、普通门诊医生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佳妙病分诊点就诊。 5、发热门诊医生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地址。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检查,明确为传染病属不需住院患者转传染病分诊点治疗,需住院患者转至感染性疾病科,排除传染病的可以转到普通门诊就诊。 6、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组织专家诊疗小组会诊,尽快作出临床诊断。不能够及时诊断的送隔离观察室观察。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病例,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规范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处理医疗废物。 第二节急诊预检分诊制度1、预检分诊工作应由急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承担。

2、分诊护士对来急诊就诊的患者,需在 5 分钟内进行相应急救处理,判断病情危重程序并正确分诊,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对危重抢救者做出相应急救处理,先抢救后交费。 3、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急处理,一边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4、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进行检查。 5、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患者要作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 6、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患者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7、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规范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处理医疗废物。 第三节儿科预检分诊制度1、分诊护士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医风医德。 2、通过简单扼要的询问患儿病史、观察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给予合理的分诊指导。、对体温仝38 C的立即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他患者或体温<38 C 的引导到儿科门诊按照病种准确、快捷的就诊治疗。 3、对有传染病症状的患儿,立即进行相庆检查,并采取隔离措施。明确为传染病属不需住院患儿转传染病分诊点治疗,需住院患儿转至感染性疾病科,排除传染病的可以转到门诊儿科就诊。 4、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儿或者疑似病例,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儿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5、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规范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处理医疗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