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问题

人文学院 08传播2班 2008061236 2010年6月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任命野田佳彦担任新内阁财务大臣。这只是众多关于日本女性新闻中的一则。有很多人诧异于今日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竟然提到到这么高的水平了。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二战以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日本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还远远没有实现。

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为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就业现状,家庭现状等等。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虽然在二战之后有了提高,但是日本女性所接受的精英教育,指的是名牌大学(如东京大学)之类的精英院校的教育尤其少。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女生总数占总学生人数的7%和8&,这个比例是相当相当低的。由于精英教育的甚少接受直接导致日本女性的工作层次相对男性来说较低。据调查, 2008 年, 25~ 54岁日本女性的就业率仅为67%, 比瑞典和挪

威等国低15%。与同年龄的日本男性就业率( 93% )相比也差距明显。日本妇女就业相对困难, 特别是女大学生和有未成年子女的妇女最

不受欢迎, 原因是前者很快就会结婚, 而后者需要照顾孩子。很多日本企业还经常以结婚和生育子女为由解雇妇女, 迫使她们离开工作

岗位。还有,虽然60年代以后,日本女性开始不止维系家庭的责任,而是走向社会岗位,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依旧妇女还是应该负责家里大小事务的,丈夫去上班,依旧要恭敬地将丈夫送至门口,回

家也要先准备好饭菜。说的好听一些这是传统的妇女做法,但另一面也就反应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不是男女平等的。

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千年的历史积淀

下来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形成原因。自日本传统家族制度形成起, 妇女便被置于家庭和社会的最底层。日本家族制度本身决定了妇女一生“三界无家”的命运。所谓“三界无家”, 即女人降生人世后, 由父母抚养, 其家是父母的; 长大成人出嫁后, 其家是丈夫的; 丈夫死后, 家是儿子的。所以在家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是她们一生必须遵守的准则, 女人一生的宗旨只有两个字: 服从。明治维新后, 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儒家女子道德, 把一夫一妻制之下与男子具有同等

权利、在教育子女方面颇有见识的西欧的女性作为理想的母亲的形象, 提出造就在人格上与丈夫平等、具备足够的教育子女的教养与知识的母亲是社会的重要任务。二战结束后,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再加上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日本人开始重新审视女性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在劳动力资源缺少的情况下,动用女性的劳动力资源是很重要的一条解决路径。在经济上女性获得了一些独立自主权,相对的政治方面的权利等等都有相应的完善。在此过程中女性获得了参政权,并且得到了法律方面的保障。但是尽管是这样,历史毕竟不是电脑。不能将过往的观念等等吸取而加上新的观念和思想。历史是继承的,是对过去的不断纠正和改善。从过去一直延承下来的观点一直束缚着日本人,即使在现代的相对民主的社会,日本的女性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拥有和男人一样的地位。

日本女性的的社会地位低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其中包括现代日本人的思想看法,国家的法律体制两个大点。分别从感性和理性层面共同组成了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普遍低下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日本人的思想问题。如上文所说,日本产生这个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封建专制时期留下的余毒。在日本人的脑海中就根深蒂固地有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认为女子就是应该持家而不应该在外工作。而现代日本在教育方面虽然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女子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限,甚少有能接受本国和外国先进精英教育的人。所以她们的思想其实还是传统的,在有了一些改善之举,比如说外出工作等等,但是至于做饭,倒垃圾,送丈夫出门等等。她们并不认为这是不平等的表现,而觉得是正常的举动。也没有女性因为要给丈夫做饭而感到自己的平等权利受到损害的。受这种自然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支配,女性根本没有意识去反抗。这种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所改变。而男子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还是占在主动和支配地位。这些事思想方面的。

第二是日本的法律。二战之前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维系在日本式儒教型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观众,所以法律也相对的对女性束缚比较多。二战以后,1946 年日本制定了新的和平宪法,1947 年又制定了新的民法,日本的各项法律和法规都在性别平等的大前提下得到修正,增加了具体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的规定,日本女性的法律地位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妇女由战前的“无权”状态变成战后与男子“平权”的状态,家长的权威削弱了,女性的法律地位提高了。在女

性的社会保障方面,日本政府1985 年日本政府参加了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91 年又重新修订了1987 年制定的2000 年男女平等的“新国内行动规划”。为了将妇女政策与政策落实统一起来,日本于1994 年将1975年设立的“妇女政策规划促进本部”改名为“男女共同参与促进本部”,并在总理府设立了男女共同参与办公室。这些都是日本为了保障女性权益而做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一直压抑着的日本女性。日本女性的劳动参加率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2 年、1997 年厚生省就结婚和生养孩子问题对已婚妻子进行了第10 次、第11 次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1992 年赞成结婚后为了家庭牺牲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的人占47.6%,5 年后下降为34.7%(胡澎, 2002:321)。1975 年日本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是35.3%, 1997 年则上升为50.4%。1997 年日本连续就业女性达到60%,就业女性中已婚的占66.5%。上述变化表明,婚后辞职回家已不是许多日本女性的选择,连续就业和婚后再就业的女性不断增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大一部分日本女性的选择仍然是传统的选择,这表明,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法律法规还要在可能的范围里更好的完善。

针对以上说的种种原因,日本在解决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时有一些主要的方法。

抓问题要抓根本,在思想和制度的交汇点其实是教育体制。历史是不能改变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那么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注入一种新的思想,慢慢地去影响,渗透,改变历史留给我们非正面

的影响。能做到的就只有教育。要拓宽日本女性接受国内或国外精英教育的机会和渠道,让她们能更好地感受所谓的男女平等应该是怎样的。一代一代,通过教育,使更多女性有更多机会从事社会工作,从而改变她们的思想。进而用她们的行动去改变这个社会对女性的一些偏执型的想法。另外要传媒的能力和社会责任要提高,在很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平等”的实现。当然,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政府的进一步推动。毋庸置疑,日本政府现今在日本女性的保障工作的方面做的已经非常出色了,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参加了联合国的公约。要想解决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政府还是得继续着力执行这些政策,并且让这些政策更细分化。在很多很多小的方面,纠正人们某些行为,然后为女性更多地参与社会工作,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制造更多的机会。

综上所述,日本在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已经迈开了步子,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要说真正达到“男女平等”还真是言之过早。唯有真正实现了社会的男女平等,民主开明的社会才最终形成,这还要整个国家人民的不懈努力才能做到。

参考资料:

1、东方的玫瑰_日本女性之我观(中国水运2007年4月)

2、日本女性史研究的现状_历史与未来

3、日本女性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4、浅析日本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演变(大众商务2010年4月)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摘要】: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也是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和第二次女权运动之间的一个低潮期,此时美国社会经历了经济繁荣——危机——复苏的过程,处于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急剧转变时期,美国妇女生活丰富多彩,其外表、行为、婚姻家庭和就业都呈现新的特点。1920年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出现消费社会,新的大众媒体促进了信息的沟通和全国性价值观的形成,美国妇女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中特立独行的“新女性”群体尤其引人注目,成为1920年代女性自由与解放最突出的代表,并成为喧嚣的1920年代的象征。但随着大萧条的到来,美国妇女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1930年代期间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就业都受到大萧条的的巨大冲击,她们承受着物质匮乏和精神痛苦的双重磨难,设法应对危机,努力维持家庭和自身的生存,她们不仅经受住了大萧条的考验,而且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本文选取这个时期的妇女生存状态进行个案研究,考察此时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就业和她们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具体状况,指出这个时期美国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而变化。进而,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探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与妇女地位和角色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妇女的生存状态受到外部世界的规范,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动对她们的生活有根本性的影响,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自身的努力是关键,其中经济独立是妇

女走向平等和解放的基础。无论在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女性的地位与角色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经济独立能力,这是女性思想解放、个人发展的原动力,但经济平等不仅取决于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受制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同时,传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样是强大的,在女性走向平等和解放的道路上,观念上的解放与经济上的平等同等重要。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序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依据、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章主要观点。笔者认为,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动剧烈,妇女生活丰富多彩,但对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妇女状况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70年代以后才出现大量研究成果,对这个时期不同种族和阶级群体的妇女生存状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对正确评价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全面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变迁起了重要作用,但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展现妇女具体生存状况,而且多从“她史”角度进行研究,对社会性别关系中妇女地位和角色的变迁很少探讨,也很少把1920年代和1930年代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这为笔者利用已有成果、运用社会学、历史学和妇女学等方法、在“社会性别”角度综合考察这个时期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留下了空间。第一章侧重分析1920年代妇女的生存情况以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本章首先分析了192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笔者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妇女观,社会文化在20世纪初也逐步走向开放,部分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劳【关键词】:1920年代

女性社会地位论文

中国女性的地位问题,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一个层面的一部发展史,更是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变化史。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下女性的地位问题: 从相敬如宾到男尊女卑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乐府》中脍炙人口的词句。它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的山盟海誓,充分提炼了自由恋爱的精神和敢爱敢恨的态度。 也许很多人是从琼瑶阿姨的作品中了解其中的情怀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情怀却出自先秦和汉代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能印象中,古代就应该是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礼教压抑的,但其实这首诗就能反映出这种地位差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相敬如宾、至死不渝、相濡以沫等形容男女相敬相爱的词汇,就足见性别歧视本身始终存在于我们文化当中。 母系社会时妇女地位很高,之后夏商周妇女地位降低,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更低,交易买卖实属平常,到唐朝时,因为武则天登基为帝,妇女地位又大大提高,甚至一度使得当时人人都渴望生女而不是生男,之后到清朝,妇女地位依然很低,到近代时,随着西方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的传入,妇女地位一步步提高,直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应该说性别问题是带有社会性的,一方面是男性在社会分工中逐渐占据了非常主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跟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建立有关。但是即便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完全抹去那些自由浪漫的诗篇。 从先秦到汉唐,封建社会的如日中天,也从根本上淹没了诗句的美好意义。从而进入了一个男尊女卑、天经地义的时代。 女性物化及礼教的迫害 应该说,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对妇女的迫害和歧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男性在婚姻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男方在婚姻关系中占据绝对地位,对感情不忠的量刑差异也颇为巨大,更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女性本身被物化。 马未都先生在说中国古代家具的时候曾经提到《金瓶梅》中的一个章节:西门庆购买了两个丫环和一部拔步床而这两个丫环的身价加在一起还远不如一部床的价值组建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 这样的地位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妾”的出现,封建礼教的威力在于,通过等级观念,不但迫害女性,而且还在女性中设置阶层,通过这样的阶层来达到女性们自主迫害的局面。同样是女人,妻子的地位与丈夫并列为家长,而“妾”只能

日外婚姻法的差距和日本女性的实际地位

日外婚姻法的差距和日本女性的实际地位 写此文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不少日本婊子所吹的“日本女人地位高于中国女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网上有不少日本婊子用马甲到处故意贬低污蔑中国,并歪解我国的婚姻法,所以本人特发贴辟谣。 先来看看日本和发达国家的婚姻法的差别 日本没有专门的婚姻法,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法规在其民法《亲属篇》和《继承篇》中,在这些法律中可以看见日本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 2003年,联合国消除妇女歧视委员会指出,日本民法中有很多条目歧视女性,其中特别举了女性待婚期和结婚后夫妇必须同姓的例子 在该国民法典第四篇——亲属中,专门就婚姻的缔结、婚姻双方权利义务以及离婚等方面做了规定调整 日本婚姻法婚姻缔结条件 1、男方必须年满18周岁,女方年满16周岁才可以结婚,而在日本年满20岁才 是成年人。因此,对于未成年子女结婚,还必须征得父母任何一方的同意 2、形式要件在日本的婚姻必须进行相关申报才能发生法律效力,该申报应当由 夫妻双方及2人以上的成年证人,以言词或署名的书面形式进行。申报的地点可以在任意一方的原籍或所在地 可见日本婚姻缔结条件,日本是一个允许童婚,允许未成年少女结婚的法律特别落后的国家 根据日本民法第733条规定,女性离婚后6个月内不得再婚,原因是如果女性早于这个期限再婚,很难判断之后出生的孩子的父亲。但对于男性,民法却并不规定待婚期 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待婚期”只针对女性,这条法律体现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侵害了婚姻自由的精神。从医学上说,做个鉴定很容易就能判明父亲。 关于结婚后夫妇同姓的规定,日本是唯一通过法律规定夫妇必须同姓的国家。虽然法律规定,夫妇通过协议,可以选用夫姓,也可以选用妻姓,但是必须同姓。 现实情况是,在日本婚后改姓的全部都是女性,日本女性认为,由于改姓,此前建立起来的信用、成绩一下子都被割断了。改姓也给女性带来许多麻烦,驾驶执照、护照等都要随之修改。

漫谈中世纪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变化之札记篇

漫谈中世纪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变化之札记篇 自从母系氏族社会过度到父系氏族社会后,妇女的地位便降到一种从属的地位。千百年来,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妇女最重要的职能只是生儿育女,为夫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由此造成的重男轻女思想在绝大多数文明体系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在历史悠久的文明样式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文明就尤其体现了这点。孔老夫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将中国妇女摆到了从属的地位,“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四德标准长期束缚着妇女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直到20世纪,中国妇女的这一从属地位才开始驻逐步得到改善。妇女在许多时候都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或衍生品。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妇女在为自己争求权利的路上经历了甚多艰辛,以致有人说妇女问题是理解人类社会的镜子和考察历史进程的视线。马克思曾说过,要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首先女性开始。美国著名妇女史学者伊沛霞认为:“最好的妇女史并不仅仅告诉我们历史上的女人,妇女史挑动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对历史和历史进程的理解。 尽管妇女较之男权地位一直处于劣势,但是从整个文明进程来说,它一直是在进步着,妇女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不断受到重视,不同时代、不同地位都有相应的进步。即使是中世纪,这个通常被称为“黑暗的世纪”,社会伦理并没有绝对忽略对女性的关注,妇女也并非一律处于男子的附属地位。在学术话语中,“男尊女卑”仍然是中世纪的主流意识,人们对妇女地位的普遍认定是“附属性”“衍生性”之类的特征。用当代著名的思想史家唐纳德·R.凯利(Donald R.Kelley)话来说:“中世纪的历史概念所涵盖的兴趣非常广泛,处于世俗的和神圣的之间,国王和教皇之间,圣人和罪人之间,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或许除了宫廷诗歌、圣徒传这种类型外,似乎遗忘了一个因素,那就是性别。”此外,在《圣经》与《塔木德》时代,犹太律法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有价值,比女性更忠诚,遵守的诫命更多,因此女子只能处于屈从男子的边缘化地位。但是,考察11—14世纪西欧犹太妇女在宗教文化、婚姻家庭、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的或重要或轻微的变化后,发现妇女地位确实有了提高。在宗教生活领域,涌

日本女性の婚姻観の変化について

日本女性の婚姻観の変化について 【要旨】女性に対して婚姻は人生の最も大事なことである。しかし、政治、経済、文化や教育の進歩によって、日本女性の家族観、結婚観も相応に変わった。 だから、本論文に、まずは日本女性の婚姻観、生活観を分析したい。其の婚 姻や生活観が変化した現象を説明するために、調査数字を出す。その結果、 DINK家族の割も顕著に伸びていたことが分かった。生活観に応じて、結婚も 恋愛結婚、見合い結婚、国際結婚、既成事実の結婚などの各方式が顕示した、 だから婚姻観も変わり続けてくる。 本論文の第二部分において、婚姻や生活観が変化した背後の原因を究明し、 研究では経済、政治方面の地位の高くなることと密接した。資本主義の経済 は低迷期や増長期があるで、避けられない。婚姻観の変化と女性が社会に入 り込みことが相互に影響して、婚姻観の変化した結果、社会活動を参加する ことを促進する。社会の進出で女性の結婚年齢が高くなった。しいては、未 婚女性の率も上昇した、それで、尐子、老齢化の社会を加速した。日本の経 験によって、中国政府に啓示作用があるで、中国の政府は相応の法律を出台 し、男女の婚姻観を導いている。 【キーワード】婚姻観、生活観、要因、就職観、結婚相手選び 试论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 【摘要】对女人来说,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儿。但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进步日本女性的家庭观与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因此本 论文首先对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与生活观进行分析,为了对婚姻观与生活观变化 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作者给出了相关的调查数字。结果是DINK家庭的比率逐 渐上升,与生活观相对应,结婚形式有着恋爱结婚、相亲结婚、国际结婚、即 成结婚等方式,婚姻观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中。 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婚姻观变化的背后原因进行探究,根据调查研究这 与经济变化、政治上的社会地位提高等有着密切关系。资本主义的经济有着低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迁日语版1

序言 人類の文明社会に入ってからの敷居は、現代文明社会の前に、圧迫され、奴隷に言うことができるのは女性の共通の運命。しかし、異なる時代、異なる社会、違う国は、その経済、政治、文化、風俗など様々な要因の影響で、表現する女性の圧迫と奴隷の程度と方式が違う。日本の歴史上でまで、武家社会の形成を前に、女性の社会的地位があった。その後、結婚形態の変化につれて、封建家族制度の形成、やっと次第に失った彼女たちの昔の輝き。明治維新後、近代教育の普及は大量の知識のある女性が、人々が重視してと社会が提唱した女性像は[良妻賢母」、女性は依然として圧迫の地位。このような不平等の状況が戦後根本的変容。 一:古代の日本女性の社会地位 (一)。古代の日本の女性の社会の地位の状況 1、女性の教育の面かさくら 日本の一句を賛美して女性の名言:[原始社会では、女性は太陽」。日本では、古くは日本の女性用自己の英知と懸命に働いて2度の輝かしい歴史を創造した。第1回は[女帝の世紀」。西暦6世紀から末から8世紀初頭、相前後して六位、八代女帝政権を握る、彼女たちは推古、皇の極(重祚齐明)、持統、元、明、元正、孝謙(重祚称徳)。第一位は女帝即位した時間が早くて、中国の[大週皇帝武則天と新しい」羅の善徳女王、しかも女帝の人数が多い世界史上にない。この何位女帝権力の時間は、大化の改新新前後で、彼女たちの治世の内政、外交や文化の面でも活躍し、中央集権制封建国家の設立者面其の功績。[女帝の世紀」は日本の女性は政治的に最も優れた表現の時代。第2回は平安時代貴族女子日本文化の発展に貢献し。子供の教育の伝統文化を受け入れが多くの才能豊かな女性。彼女たちはほとんど横は当時の文学で、『蜻嶺日記』や『和泉式部日記』や『紫式部日記』や『もっと級の日記」として、日本古典文学の代表作の『源氏物語』や『枕草子』などの、ほとんど全部出て女性家の手。仮名という日本独特の文字を創造しても女性から発展してきた。上記の女性は日本の歴史と日本文化の傑出貢献は偶然ではないが、これは古代日本の女性を持つ高い社会的地位の政治的、文化的な必然反映。についての女性の社会の地位、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对策 2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3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4 简爱的独立与反叛性格分析 5 《白鲸》主人公埃哈伯人物形象分析 6 《纯真年代》中艾伦?奥伦斯卡和梅?韦兰的人物命运分析 7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抽彩》女主角的命运 8 论《简爱》对当代女性爱情观的启示 9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 10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11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的黑色幽默 12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13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4 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15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16 Culture-oriented Strategies in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for Yangzhou City: 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17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18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19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20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21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 22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 23 论《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误读 24 英语财经报道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25 浅析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 2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7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 28 由《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写作特色 29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30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宠儿》中塞斯的内心世界——黑人民族精神重塑 31 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32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 33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34 中英文化背景下的金融英语翻译分析 35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36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37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38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 39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40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41 Humor and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浅谈中国女性社会地位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到今,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史过程。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影响 一、从古到今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1、母系社会------“女主”地位 母系氏族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产经验不足,所拥有的主要是以石器为主的极其粗糙、简陋的生产工具。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大自然变幻无常,野兽出没,人类时常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一个人根本无法独立生存。因此人们只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在简单而合理的社会分工中共同抵御自然的侵袭,保证自身的生存。在这样的简单的社会分工中,男子主要从事狩猎、打鱼、防御野兽,妇女主要采集食物、生儿育女、缝衣做饭$狩猎!打鱼由于技术设备的限制,收获很少,而防御更使男子损失较多。女子从事的采集等工作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并且当时人口稀少,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使女子采集的收获颇丰,所以,女子在经济方面有很高的地位。女性牢牢地抓住了经济大权,从而也奠定了女性处于氏族群体核心的社会地位。母系氏族时代早期处于人类的婴儿期,人们的意识尚处于低级阶段,不知道两性生活与生育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解释女性的生育现象。人们看到大地可以生长植物,女性可以生出孩子,对其原因却一无所知,于是认为女性和大地一样有着生长万物的神秘力量,于是就把女性当作神来崇拜。这一时期女性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并且以其生殖能力和所掌握的部落经济权利而取得崇高的地位,女性受到人们“神’一般的敬仰。 2、父权社会-----“女奴”地位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的形成,交换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个人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思想和认识也得到很大提高。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巩固,从根本上稳固了男性的地位,也进一步将女性从事的采集等行业边缘化,决定了女性地位被贬低的命运。直至社会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女性社会地位边缘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女性的光辉时代一去不复返,男性逐步占据了社会的主导,甚至是全部,女性变为男性的附属。父权社会成为女性的“女奴’时代。 3、新民主主义时期--------打碎封建枷锁 五四运动是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一座界石,它翻开了中国女性发展新的一页。自五四运动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及西方开明思想的传入,中国女性社会状况得到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开女禁,兴女学,女性的潜力展现,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也得到相当的改善。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中国妇女终于获得了解放,形式上的解放。建国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得到了一个质的变化。首先,女性的各项基本权利逐渐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承认。女性首次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拥有了参政的权利。《婚姻法》的颁布,从根本上使广大女性得到了婚姻自由。《妇女权益保障法》给女性提供了一个正当维权的途径。其次,妇女与男子共同接受教育和参与生产,给了女性自身发展与独立的机会,女性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情形堪虞。 4、社会主义时期--------男女平等 改革开放后,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宪法和其他法律进一步规定妇女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切实保护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妇女与男子享

(日语毕业论文)从日本女性婚恋观看日本女性社会地位

关于倭寇称呼的研究 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关于日语中表示原因的表达方式分析--以から?ので?で?に为中心 从福利?服务看日本的养老机构 浅析川端康成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的关联性 浅论日语的暧昧表现和其原因 [毕业论文](英语系毕业论文)英语广告的翻译策略及其特点 从名片文化看日本独特的礼仪 浅论日语敬语 从路易威登看中日两国奢侈品市场的变化 关于日语中的暧昧表现研究 たら、なら、と、ば的用法分析 日本妖怪文化的变迁-以天狗为中心 有关村上春树的恶的研究--以《寻羊冒险记》为中心 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人性格倾向 从企业文化看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甘え” 从化妆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关于现代日本女性的继续就业 婚外情心理的中日比较――以《蜗居》和《失乐园》为例 从《人间失格》看太宰治的精神世界 从和色看日本人的色彩感觉 关于情态副词「やっと、ようやく、ついに、とうとう」等的意义与用法的研究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中的人性的意思 母语干涉下的词汇误用 从日本古典文学看色彩美学 关于上田秋成和泉镜花的怪异文学分析 关于日本的“少子化”的原因和对策——女性方面看 从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看“と”“ば“たら”“なら”的用法区别 从“落语”看日本人的幽默 关于日本啃老族的分析 关于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特征和流行原因的考察 从雇佣制度看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从松下公司看松下幸之助的灵魂 浅论“こと” 关于伊坂幸太郎作品中动物的作用 从《菊与刀》看日本文化 中岛敦作品与中国古典原著的对比—以《名人传》与《李陵》为例 神道教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 从铁路便当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 浅论日语中的外来语 中日高学历穷忙族的比较研究 浅析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对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中的素质教育的分析

妇女地位调查问卷

样 本 编 码 制表机关:全 国 妇 联 国 家 统 计 局 批准文号: 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问卷(教育与婚姻家庭情况部分) 您好!我是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妇女地位的社会调查依据随机抽样方法,选中了您的家庭进行调查。下面我要了解一些关于户内成员的情况,请给予支持。谢谢! 户内成员情况表(略) 将本户内18岁-64岁(含18岁和64岁)常住人口按先男后女,同性别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从1开始排列,按顺序填入入户抽样表,找出最后一行与事先圈定的列相交处的数字,序号与此数字相同的人即为具体调查对象。 我们选中了您家的 作为调查对象,请问他/她现在在家吗?如果他/她现在不在,请问他/她什么时候在家,我是在您家等候好呢,还是在 月 日 点 分再来找他/她?

首先请告诉我您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A1 您的性别:(请调查员直接填写)A1 □ 1 男 2 女 A2 您的出生年月:19 年月A2 □□A3 您的民族:族(用文字据情填写,编码见民族编码表)A3□□ A4 您18岁以前居住最久的地方是:A4 □ 1 农村 2 镇、县城 3 中小城市(市区人口在100万人以下) 4 大城市(市区人口在100万人以上) 8不知道 A5 包括您在内,您有兄弟姐妹个,其中姐妹个。A5□□您的排行是第几。□ 下面的问题与您的受教育经历有关: B1 请问您是在几岁时上的学?周岁B1□ 97 未上过学(跳问B3)99 不回答(跳问B3) B2 不包括成人教育,您总共上了几年学?年B2□ 97 不适用 99不回答 B3 (问未上过学及上学年数少于4年者)您是否上过扫盲班? B3□ 0 否(跳问C1) 1 是 7 不适用 9不回答 B4 a 您目前的受教育程度是:B4a□ 0 小学 1 初中 2 高中 3 中专 4 大学专科 5 大学本科 6 研究生 7 不适用9不回答 b 是否是成人学历教育?B4b□ 0 不是 1 是

美国的女权运动

女权运动在美国的发展 投票权 对妇女权利的关心可追溯至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由、平等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理想当时正由中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劳动者扩大至妇女。这一时期关于妇女权利的早期思想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为女权辩护》(1792)一书中得到充分的阐述。该书对女性的存在只是为了取悦于男性的观念提出挑战,并建议妇女在教育、工作和政治上应获得与男子同样的机会。但在19世纪,这种关于妇女需与男子平等的认识,却集中体现在获得妇女选举权的运动上,对妇女的社会地位、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经济中所占的位置未能作出根本的或具有深远影响的重新估计。19世纪后期,一些妇女开始在专业领域中工作。以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 (Elizabeth Cady Stanton)为代表的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National Woman Suffrage Association) (NWSA)屡次要求联邦国会允许妇女参与政治投票,在14、15次修订案中屡次遭遇拒绝。最终20世纪上半叶,妇女作为整体获得投票权,于第十九次修正案(The Nineteenth Amendment(1920))通过。此次法案虽已通过,离妇女真正参政还有时日。但对妇女所能从事的工作仍然受到明显的限制,流行的观念也仍然是把妇女限制在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之中。 劳动力 与此同时,造成妇女地位低下(或至少是依赖)的经济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是否生育被视为妇女的基本权利逐渐被社会认同,妇女生育的孩子少了,同时不再被视为地位地下。家用电器的发明,使她们免做许多以前与管理家务连在一起的笨重杂活。工业化的急剧发展,社会迫使女人参与部分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西方世界经济中服务行业的发展促使创造了妇女同男子一样能够胜任的新的工作,工厂中妇女比例缓慢增加。在美国中西部,私人拥有房屋及劳动能力的女性更受尊敬。所有这些因素使越来越多的妇女认识到,社会对她们的传统看法不像妇女的真实生活状况那样改变得快。此外,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鼓舞着妇女通过相似的群众鼓动活动和社会批判来改善她们的状况。 妇女组织 波伏瓦的《第二性》(1949)一书是新女权主义兴起的里程碑。该书成为一本遍及全球的畅销书。它通过诉诸妇女的解放亦即男子的解放这一思想来唤起女权主义的觉醒。另一本重要的书是美国人B.弗里登的《女性的神秘》(1963)。她抨击失去活力的家庭生活——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问题 人文学院 08传播2班 2008061236 2010年6月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任命野田佳彦担任新内阁财务大臣。这只是众多关于日本女性新闻中的一则。有很多人诧异于今日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竟然提到到这么高的水平了。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二战以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日本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还远远没有实现。 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为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就业现状,家庭现状等等。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虽然在二战之后有了提高,但是日本女性所接受的精英教育,指的是名牌大学(如东京大学)之类的精英院校的教育尤其少。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女生总数占总学生人数的7%和8&,这个比例是相当相当低的。由于精英教育的甚少接受直接导致日本女性的工作层次相对男性来说较低。据调查, 2008 年, 25~ 54岁日本女性的就业率仅为67%, 比瑞典和挪 威等国低15%。与同年龄的日本男性就业率( 93% )相比也差距明显。日本妇女就业相对困难, 特别是女大学生和有未成年子女的妇女最 不受欢迎, 原因是前者很快就会结婚, 而后者需要照顾孩子。很多日本企业还经常以结婚和生育子女为由解雇妇女, 迫使她们离开工作 岗位。还有,虽然60年代以后,日本女性开始不止维系家庭的责任,而是走向社会岗位,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依旧妇女还是应该负责家里大小事务的,丈夫去上班,依旧要恭敬地将丈夫送至门口,回

家也要先准备好饭菜。说的好听一些这是传统的妇女做法,但另一面也就反应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不是男女平等的。 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千年的历史积淀 下来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形成原因。自日本传统家族制度形成起, 妇女便被置于家庭和社会的最底层。日本家族制度本身决定了妇女一生“三界无家”的命运。所谓“三界无家”, 即女人降生人世后, 由父母抚养, 其家是父母的; 长大成人出嫁后, 其家是丈夫的; 丈夫死后, 家是儿子的。所以在家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是她们一生必须遵守的准则, 女人一生的宗旨只有两个字: 服从。明治维新后, 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儒家女子道德, 把一夫一妻制之下与男子具有同等 权利、在教育子女方面颇有见识的西欧的女性作为理想的母亲的形象, 提出造就在人格上与丈夫平等、具备足够的教育子女的教养与知识的母亲是社会的重要任务。二战结束后,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再加上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日本人开始重新审视女性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在劳动力资源缺少的情况下,动用女性的劳动力资源是很重要的一条解决路径。在经济上女性获得了一些独立自主权,相对的政治方面的权利等等都有相应的完善。在此过程中女性获得了参政权,并且得到了法律方面的保障。但是尽管是这样,历史毕竟不是电脑。不能将过往的观念等等吸取而加上新的观念和思想。历史是继承的,是对过去的不断纠正和改善。从过去一直延承下来的观点一直束缚着日本人,即使在现代的相对民主的社会,日本的女性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拥有和男人一样的地位。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操作化示例 该调查的指标体系是依据我国经济发 展现状,参照联合国及亚太地区监测妇女地 位的指标而设置的。它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各项内容及其主要指标: 一、法律权利 1、是否设有协调和保护妇乐权益的立法机构; 2、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无歧视性条款; 3、是否有保护妇女权益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或专 4、公民堆妇女法律权益的认识与态度。 一、生育与健康 1、分城乡、分年龄人口性别比; 2、男女儿童与成人的营养、健康与寿命; 3、各类妇女的生育胎次、生育意愿、孕产保 4、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

三、教育 1、女性人口的识字率、平均学龄和文化构成 2、各级各类学校女性在校生、毕业生、流失 3、职业和高等院校分学科女生人数和毕业生 4、男女接受成人教育情况。 四、劳动就业 1、妇女劳动力资源利用率; 2、非农业劳动者女性就业人口的比重; 3、女性就业人口的行业、职业构成; 4、女性在业者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 5、妇女就以意愿途径和职业流动。 五、社会参与与政治参与 1、妇女政治权利的享有和被尊重程度; 2、女性在国家及社会事务管理中的比例和幅

3、妇女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4、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方式。 一、婚姻家庭 1、平均初婚年龄; 2、女性自主择偶程度和婚姻决定权; 3、家庭事务的决定与参与; 4、夫妻家庭关系中的性别倾向。 七、自我认识与社会认同 1、女性个人价值取向与自我认知能力; 2、男女公民堆性别角色的期待与认识; 3、性别对机会、权利的影响; 4、两性作用、地位评价。 八、生活方式 1、社会交往的内容与结构;

当代女性地位调查研究报告

从工作家庭冲突方面探讨当代女性地位的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性别问题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研究性别问题就不得不提女权主义这个词。女权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介绍到我国。当时的学者根据西方的女性运动发展和中国传统“封建家长制”的社会背景将feminism这个英文词汇翻译为女权主义。然而中国女性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被几千年来传统的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约束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历经母系氏族时期、父系氏族时期、奴隶制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在女性主义的进入到中国之前的时期里,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在降低的,悠久的历史压迫和奴役已经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潜意识里对女性地位“低下”的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对待女性的看法也在改变,特别是早期的一些革命参与者。毛泽东同志就妇女解放的思想曾发表过多篇文章,仅1919年就超过20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整体的提高。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同,这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女性对自我本身的看法变得更加肯定和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但在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中,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期待着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女性在这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但相应地,女性对工作相关需要的增加,限制了她们对家庭角色的参与和贡献。在我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家庭中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也超过70%,但是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女性工作的高比例都没有改变家务劳动分工的状况。 职业女性必须面临家庭工作之间的冲突,在家庭家务分工中(也包括非职业女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中国女生的社会地位低下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女性主义的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同。 一、国外文献综述 在人类社会研究中,对于人权这个概念的研究已经有200多年了,但最初的人权并不包括女权。在18世纪,欧洲地区在宗(新)教伦理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了资本主义精神【1】,

浅谈沙特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

浅谈沙特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 摘要:在阿拉伯乃至整个穆斯林世界,沙特阿拉伯妇女所受的社会约束可谓最多。人们在感慨过沙特丰富的石油资源后,却不经常谈起其社会半边天—妇女的社会地位。本文从沙特阿拉伯的传统习惯、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浅析了沙特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妇女社会地位 众所周知,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但是在“石油王国”光环笼罩下的沙特,其国内妇女的社会地位确实不容乐观。例如,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唯一没有派代表参加的联合国成员就是沙特,因为沙特保守的宗教势力谴责本次会议的宗旨是倡导男女平等。而她的邻国科威特却派出了以著名诗人苏阿德·萨巴赫为代表的强大阵容,向世界人民展示科威特妇女解放的成就。而在沙特,如果是一项男女有接触的会议,沙特任何一个部委都不能派女性代表参加。 在阿拉伯乃至整个穆斯林世界,沙特阿拉伯妇女所受的社会约束可谓最多。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妇女主要受部落习俗约束, 地位很低。伊斯兰教创立以后, 在某些方面提高了妇女地位。但在总体上仍维持了妇女较男子相对低下的地位。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倡导原教旨主义的瓦哈比派主导地位之确立,决定了沙特社会对妇女问题的保守态度。本世纪初的沙特社会仍是一个游牧部落社会,大男子主义盛行。部落、家族和荣誉受到高度推崇。妇女在社会中扮演着从属者和被保护者的角色。其作用被界定为传宗接代,操持家务和维护家族声誉。女孩几乎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1920年仅麦加有两所专收女生的清真寺学校。学生为15人。当女子步入青春期后,她们的终身大事即被提上议事日程。婚姻毫无例外地由父亲决定。对象多为堂兄或表兄,以避免本家族的人口外流。近亲通婚降低了人口素质,先天性心脏缺损、斜眼等先天性遗传疾病在半岛上屡见不鲜。为了增强家族的实力,同时确保妇女自身的地位,妻子的主要工作就是不间断的生育,尤其是生子。只有结束了漫长的生育过程之后,成为婆婆的妇女才在家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如果其在不能生子,或者根本不能生育,男子可

中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

中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R eferring to 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the first word coming to my mind is “change”. especially in 20th century, women’s r ole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erms of both status and variety. in the old society of china, women, in general, were inferior to men. women were to remain ignorant and to obey--first, their fathers; after marriage, their husbands; during widowhood , their sons. the major role of women, considered the private property of men, was to please their husbands and to bear children. symbolic of women's subservience was the practice of binding women's feet which lasted nearly 1,000 years. www? as time goes on,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constantly in all fields. 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has been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to sum up the situation, women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and go to the job markets to find jobs. from working as nurses and teachers to working as doctors, engineers and managers, women are no longer confined to work in certain fields. they even surpass men in some jobs which used to be occupied by men. with women’s abilities being recognized, they are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respect from the society. still,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in some rural areas, women are still in a lower position. they have to obey their husbands and are almost illiterate. therefore, women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wards a completely equal society. all in all, 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is being made various and significant , which is certainly the trend of the whole world’s development. 提问者评价 谢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双语阅读> 双语资讯> 关注社会> 正文 关注社会:中国女性地位再次提高 时间:2012-03-09 10:57:19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a5765672.html,编辑:Jasmine 英语很烂,元芳你怎么看?| 可可微信 Women in China have been enjoying increasing independence and respect i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renas as well as their family households, Xinhua reported.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妇女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中越来越有独立性,也愈加受到尊重。 China had about 137 million female workers by October 2010, accounting for 42.6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workforce. This compared to just 610,000 female workers, or 7.5 percent, in1949 w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2010年10月,中国女职工达1.37亿,占总职工数的42.6%。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女职工仅有61万,是总职工数的7.5%。

以日本女性社会进出为背景_从当代日本女性的就职率看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

科教文化 以日本女性社会进出为背景 ———从当代日本女性的就职率看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 丁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1日本女性的社会进出 1.1有关日本女性的社会进出1.1.1社会进出的意义与定义。 当今的日本社会有一个这样的热点词语“社会进出”。这个词语正事因为女性的工作意识苏醒与自我素质见识的提高而产生的新兴词语。 大意也就是指女性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等价的物质金 钱方面的回报。 或者女性参政,参加社会活动。以上统称女性的社会进出。 1.1.2日本女性社会进出的现状。 日本女性接受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培养,以及信息和全球化的影响,日本女性对于家庭以外的生活渴求度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进出对他们生活影响是好 坏参半。 一方面劳动就业为女性参与社会生活实现经济独立提供了机会和途径,另一方面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又让女性感觉到了巨大的体力和精神上的负担。 1.2日本女性就职率在上升1. 2.1日本女性所受教育现状。 战后日本女性与男性获得了同样的教育机会,普遍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现在日本社会中的中老年女性一般是高中,专科学校,短大毕业,但是年轻女性一般都是大学毕业。当代日本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高学历可以从事更多种类的工作,女性从业领域的提升是女性就业的领域增多,这也使得女性的就业率上升。日本社会男尊女卑的思维模式定型化,也就决定了日本男性与女性就职内容的不同。 1.2.2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日本在1985年颁布了[男女雇用均等法],这是日本第一部以男女平等为基本理念的保护职业女性的法律。女性的就业意识明显改变,就业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法规的制定为女性的就业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相关政策实施力度不足,还存在很多问题。 1.2.3社会及企业对女性劳动的需求。日本社会严重的出现劳动力不足,现如今日本经济与科技发展过程中社会及企业出现更多的职业,而这些职业恰恰需要女性来担当,或者许多男性无法胜任。日本经济与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职业,需要女性作为辅助。 1.2.4女性工作意识的改变。 由于受到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影响,和受到综合性高等教育,是日本女性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从而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状态。寻求自身的生存价值。 2日本女性在职场工作的现状 2.1男女工作内容及薪资报酬的差别 女性在社会上工作的内容与男性有很大的不同,女性从事的工作依然是主要辅助于男性的工作,女性工作边缘化,升迁机会低于男性。男性和女性工作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2.2女性就业呈“M ”型曲线 日本各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就业情况呈M 型曲线,女性毕业后就进入劳动力市场工作,这时作为正式职员来工作,在结婚或生育 后,由于家务和育儿负担不得不辞职,待遇二期结束后才能再次进 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但这时,只有一小部分女性能成为正规职员,大多数女性都为了能在工作的同时照顾家庭和孩子,而主动选择成为非正式职员或打短工。 3日本女性工作现状的的矛盾表现原因3.1老龄少子化 日本社会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是老龄少子化,一方面出生率降低,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老龄人口比例越来越多,日本迎来了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时代。这其中很大一方面需要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力,为了工作推迟结婚和生育时机,出生率会进一步降低,晚婚话少子化现象更加严重而且作为照过老人的主力军,女性步入社会工作,老人的看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3.2男女社会性别分工不同女性到社会中工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影响女性生活模式的选择的主要是社会性别分工问题,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下,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模式选择和大程度仍取决于能否照顾好家庭、孩子、和老人。女性在工作的同时也要选择同时照顾好家庭。 4结论 当代日本女性的地位比起从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们不再固守家庭,很多都有工作。但是在日本社会一方面女性要出去工作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日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担负好自己在日本社会及家庭中的角色,这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就业本身并不代表妇女地位的转变,女性从事职业的内容及女性实质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无法替代,它可能成为一种附加角色,意味着妇女承担双份劳动压力,从实质上看日本女性要在社会地位上得到真正的提高还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马红娟.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J].日本学刊,1996(1).[2]朱以青.日本女性自立意识增强[J].国际展望,1991(8). [3]赵叶珠.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原因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9. [4]马有才,刘英.妇女就业与家庭-中日比较研究调查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赵敬.社会性别分工与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模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 [6]李璇.日本战后少子化背景下女性两立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7]张晓玲.妇女与人权[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刘燕斌.面向新世纪全球就业[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摘要:以日本女性社会进出为背景,从女性就职率来看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日本女性的就职率提高,但是其工作内容仍处于 社会的边缘位置,以此来论证日本女性到社会上工作的女性虽然就业率提高,但是日本女性地位实质上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就业本身并不代表妇女地位的转变,女性从事职业的内容及女性实质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无法替代,它可能成为一种附加角色,意味着妇女承担双份劳动压力,从实质上看日本女性要在社会地位上得到真正的提高还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日本女性;社会进出;就职率;社会地位18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