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文化比较复习资料(完整简约)

中西文化比较复习资料(完整简约)

中西文化比较复习资料(完整简约)
中西文化比较复习资料(完整简约)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各民族人类创造的产物,是人类自身留下的痕迹,它对人们始终发生着影响。

文化包括人改造过的自然或自然物和政治、经济、艺术、哲学、宗教、民俗、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分为实物、风俗习惯和制度,思想产品和心理意识等多种层次。

二、文化的特征

一是整体性:文化是成套的行为系统。

二是传统性:文化的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

三是独特性:文化相对主义背景下提出的“文化马赛克”、“地球文化马赛克”。

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为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有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想模式和行为倾向。

三、文化的交流与比较

1、交流的必要性:

不同的文化系统,包括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两种文化真正融汇交流之前,它们就已各自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行为系统,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这种独特性预示着今后的文化交流暗伏着冲突。

2、比较的必要性:

文化的比较应当是整体的比较,比较某一个侧面,也应对进入比较的双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了然于胸的认识;文化的比较应当是历史的比较,不能割断历史,需要追溯源流,历史的逆溯可以使我们了解差异的根源。

3、融合的必要性

自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就象两条原先互不相交的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时至今日,运用先进通讯技术,信息传播极快,地球上的各种文化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相作用的时代。

但是,中西文化的这种相交汇流,并不意味着在融合两种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了另一种新的文化,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交而不融,汇而不合,或者,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合流的话,这也是一种泾渭分明的合流。

第一讲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第一节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

一、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

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自给自足的生活条件

2、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有利于复杂多样的文化形态,这种不同丰富的文化碰撞才有丰富的中华文化。

(北方草原社会中发育起来的游牧文化与黄河长江流域生长的农耕文化之间的长期冲突和融合。)

3、温暖湿润的气候

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雨热同期,热量资源也十分丰富,适合于农耕发展。

4、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保护了幼年的中华文明,能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

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自我封

闭的保守意识和自诩世界中心,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

二、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

海洋性气候,海洋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1、由于陆地狭窄又是多山地带,加上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湿润,夏季干燥炎热

(导致不适合农耕发展,很难形成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但这也正是这些潜藏的危险激

发起人们抗争与政府的勇气,成为文明创造的动力,如做海盗,去航海探险,征服掠夺)

2、地中海地区特殊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地中海内潮汐小,平静,含盐量高,适宜航海,

而航海比陆路更加经济、自由,如腓尼基人、罗马帝国、大希腊、犹太教、基督教以

及伊斯兰教交流贸易乃至掠夺入侵)

3、全境被各种天然屏障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产生了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

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于变化的文化聚集,也陶冶了希腊民族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的

基本性格。)

第二节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

中西不同的生产形态和经济模式:

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

①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较早发展了农业,形成稳定的农业定居点,种植各种农作物和驯养家畜,至少在商代开

始,农业已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周以后农业的地位不断加强,成为国家的重要的经济支柱。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意味着财富和生存的根本,普通人也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②在少数的时间段和空间范围内,存在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对抗。

③中国工商业文化虽然有很大的发展,却一直受到压制。小农经济阻碍商业发展。

④农业社会中的自给自足,使国人向往稳定的生活,缺乏向外扩张的动力。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

1、历史地理基础

-地域有限多山---人口增加,农业无法满足需求---畜牧业、渔业、海外迁移谋生存

古代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

①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其不能单纯靠农业发展,而是发展畜牧业和海上贸易。手工业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社形成一个以昂达的城市经济为中心的工商业国家。商业和航海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

②经济的向外开拓必然带来文化的开放。外向型经济也激发了人们冒险精神。

第三节家国与城邦

一、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一个中心)

1、“家天下”的宗主统治

“天下为家”的父系王位继承

2、“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

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

(1、专制政体特点,历史上有能力的皇帝往往监听万事2、官僚集团无固定体制,而是权

力中心始终指向皇帝,有皇帝任意调配3、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利至高无上的代表,也

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4、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

个人自由)

二、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多个中心)

1、城邦的建立

1、以独立的城邦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且绝大多数的经济都为工商业;

2、其次是小国寡民的规模,还会有限制性的海外移民。这样也导致以地缘为基础的文化

的交融

2、民主政治体制

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

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共和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

契约原则在西方社会建构中最早的应用。因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

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第二讲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第一节“人文”和“科学”精神

价值取向:人文传统科学精神

关注中心:群体认同个人本位

处世态度:中庸和平崇力尚争

处事风格:内向开放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1、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

2、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把仁作为人立身之本,大学中也有言到此点

3、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地认识,不热血逻

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这是中国人文传统的又一重要表征。

4、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人文传统的又一表征。

二、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客观精神、探求真理的执着)

7、西方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为:西方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理性精神:我们把理性精神即所谓的“阿波罗精神”看做西方精神的核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

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客观精神: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在逻辑推导和抽象思辨外,也把观察和经验作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碳素科学真理的执着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

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4、把真理看做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强调真理的相对性而不承认所为终极真理。

第二节群体和个人意识

一、中国文化的群体认同

1、群体意识的特征

以家庭基本单元的社会结构形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每个人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

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还要个体对社稷的效忠。

2、群体意识的优劣

优势:

A.有助于调节人际关系。

B.促进社会稳定。

C.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劣势:

A.限制中国人的个体价值。

B.限制个人创造活力。

C.不利于社会变革

二、西方文化的个人意识

1、个人意识特征

认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个人中心的处世态度,倾向于自我依赖。西方人个人本位文化典型标志的利己主义大的原则已逐步向利己兼利人的道德的目标转

化。西方人崇尚的是依照平等互利的契约原则建立社会团体和国家。

2、个人意识的优劣

优势:

A.合理的利己主义人际关系。

B.各自辨别善恶。

C.不依附于家庭和他人,有利于个人奋斗。

D.有不受别人干预的隐私权和个人财产权。

劣势:

A.自我为中心的处世态度。

B.私欲的泛滥。

第三节中庸和平和崇力尚争

一、中国精神的“中”和“和”

10、中庸和平的主要表现:1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目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2中庸思想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3中庸思想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4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二、西方价值的“利”与“力”

11、崇力尚争的主要表现:1第一是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2第二是强烈的竞争意识。3第三是对力量的崇拜。4崇力尚争精神在西方艺术中的反映是以庄严地力量与强烈的激情为特色的崇高型艺术成为西方文艺的主流。

第四节内向与开放

一、中国的“大陆性”文化性格

半封闭的隔离机制---自足的农业经济---强烈的血缘宗族意识---求统一、尚传承、重内省、轻开拓---自我保存、向心凝聚、独立自主、稳定绵延---内向---崇古守常

眼光内在---重视内部的统一和凝聚---追求以我族为中心的一元价值系统---在文化的横向交

流和吸收上采取被动的姿态---保守自足

二、西方的“开拓”与“求新”

工商业的流通交换---外围文化环境的滋养---热烈好动、重吸取、求变化、广拓展---开拓农业

生产基地和商业贸易市场---对外扩张征服与殖民活动---文化的传播和输出

求变务新的创造精神---不满足与现状和已有财富和成就---不安定的变动---有助于更新和发

展(优点)---无法形成新的固定关系和稳定价值---衡态机制---文化难于成熟完美(缺点)

第三讲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物我二分

思维特点:直觉思维逻辑推理

思维原则:实践理性(正德利用厚生重践履急功近利世俗

功利)思辨理性(理性的崇拜思辨的信心)

第一节对自然的不同态度

一、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1、“天人合一”的概念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

2、“天人合一”代表的文化价值

表明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哲学)

二、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1、“二元对立”的概念

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

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控制”与“征服”自然的愿望

征服自然必以认识自然为基础---科学理论、实用技术的盛行

2、“二元对立”的文化表现

主客对立逻辑---众多的对立范畴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分裂

15、中西语言、思维和文化精神相对立的轨迹:(P165)

羚羊挂角(语义语言意合语言宽式语言整体顿悟智性)

板上钉钉(语法语言形和语言严式语言构造分析悟性)

立体散点对偶真实模糊简约含蓄螺旋

线性焦点主从虚拟精准周严直露直线

(西)语法型语言:严式语言——严式思维轨迹——构造分析〃逻辑演绎——智性精神;

(中)语义型语言:宽式语言——宽式思维轨迹——整体领悟〃类比联想——悟性精神。

天人之际(人本)让位于儒学(天人合德听命于天)

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

大杂烩散沙泛神论多元逍遥乐感文化

灵肉分离(神本)古希腊罗马(理性)和希伯来文明(超越性的宗教尺度)亚伯拉罕犹太先知(摩西)《圣经》《旧约全书》一元神的上帝崇拜

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帝国基督教地中海

天主(罗马公教会)东正(希腊正教)新教(基督教)

基督教:把人看成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物,灵魂归属上帝,自己只有肉身

上帝是人的尺度,反思赎罪救赎罪感文化爱的宗教知罪悔改

爱是基督教最大的法律,爱感和罪感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体验。

17、礼治的表现形式及其缺憾:1 首先,礼以德为价值核心,历史上的德法之辨别,最终形成“德主刑辅”模式。2 其次,礼治所维系的等级秩序,以亲亲、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确定了人的亲戚关系和等级成分。3 第三,对君主道德品质的期待与依赖是“礼治”的又一特征。4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理想中的礼治并未真正实现过。

感召崇礼儒家德治德主刑辅克己复礼长幼尊卑令出于一

强制法治制度约束和权利平等维权奉法制约王权公众意志

18、法治的表现形式:1、法律是上帝的意志,社会群体的约定1 法律被普遍遵守,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方法治的第一要义。法律至上主义表现为对政府专断的抑制。2 人们所遵守的法应该是良法,这是西方法治理念的第二要义。良法是对法的价值作道德判断所使用的概念。

写意心物感应和谐交融中和婉约

写实模仿现实忠于客观激扬奔放灵肉冲突系统条理化

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古典主义的普桑浪漫主义的。。达芬奇莫奈

神话是人类对世界的解释(社会现象、人生现象、自然想象),指人类在远古时期受生产水平地下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外物和自身,便借以想象和幻想

中:汉族征服大自然的愿望自然神神话的单一性神多却简单道德楷模诗抒情第一部诗集《楚辞》类型化群像

西: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社会神完整谱系内容集中风格统一框架饱满美之理想诗叙事荷马史诗和圣经

个人为中心,个性解放和现世享乐追求自我存在价值独异的个体

尔雅2015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互动互构 ?B、 互补互彰 ?C、 互起作用 ?D、 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 ?B、 自我适应 ?C、 自我淘汰 ?D、 自我进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 ?A、 民贵君轻 ?B、 民治主义 ?C、

?D、 民为邦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中国语音: ?A、 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都不属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 ?A、 恶欲协调 ?B、 迫不得已 ?C、 因势制宜 ?D、 宗法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

?B、 能指和所指 ?C、 任意性和必然性 ?D、 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 ?A、 天赋和人赋 ?B、 瓜分与分享 ?C、 集中和分散 ?D、 下放和收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 ?A、 比较自由 ?B、 可以随心所欲 ?C、 不能锁心所欲 ?D、 有严格程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 殊途同归 ?B、 迥然不同 ?C、 异曲同工 ?D、 错综复杂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中西文化比较2019尔雅答案

************************************************************************** 审美递增递减律(一) 1 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D ?A、白话诗 ?B、古体诗 ?C、现代诗 ?D、格律诗 2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C ?A、改革开放时期 ?B、新生活运动时期 ?C、文革时期 ?D、五四时期 3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B ?A、 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B、 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C、 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 ?D、 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 4

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错误 5 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错误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 1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D ?A、精英 ?B、个人 ?C、特定人群 ?D、大众 2 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C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3 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B ?A、蕴含的意义 ?B、接触的频率 ?C、他人的喜好 ?D、事物的外表 4 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正确 5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错误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 1 《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B ?A、道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复习资料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概括:“文化概念最初是指对自然的有 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的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任何社会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2)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涉及到文明,《尚书》、《易经》等,李渔的《闲情偶记》中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也”,隐含与蒙昧相对应的文化状态的含义,接近现代意义。西方的文明概念与城市文化兴起关系密切。(3)在许多情况下,文明和文化两个词通用。文明往往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但对于处在低级状态下的文化,一般不用文明一词。如因纽特文明。(4)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为精神现象,而文明指制度化、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如政治、军事、法律等。有的学者(美国巴格比)用文明将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与较小较简单的文化区别。四大文明古国与一些“亚文明”。许多人不加细究地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广义解释,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精神文明等。 中西学者对文化的阐述:1把文化看做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 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方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文化性质和特征:1、我们赞成把文化看做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2、我们把民 族性和地域性看做五年后的重要特征。3、文化还具有规则性。4、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5、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中西文化的不同地理差异和自然条件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中:1 首先是 幅员辽阔、腹地纵深。辽阔的土地不仅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而且蕴藏着雄厚的发展潜能,使他们能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并且进退裕如。2 其次是复杂的地形地貌。这些都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殊,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 第三是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4 第四是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促使中华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主旨了华夏文明的不断进步。西:1 陆地狭窄而多山地带,土地贫瘠加上气候不利于粮食的生长。因而很难形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因而他们不得不转向大海讨生活。2 地中海地区特色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开放的地理环境和具有较高文化势能的周边文明又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宝贵的经验。3 古希腊自然地理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全境被各种天然屏障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产生了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于变化的文化聚集,也陶冶了希腊民族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的基本性格。

2017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35' 44''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15 23:59 一、单选题 1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 天地 ? ?B、 阴阳 ? ?C、 男女 ? ?D、 日月 ? 我的答案:D 2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 ?B、 副热带高压带 ?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 ?D、 温带季风 ? 我的答案:C 3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 笛卡尔 ? ?B、 霍布斯

? ?C、 洛克 ? ?D、 斯宾诺莎 ? 我的答案:C 4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 理性主义 ? ?B、 唯物思想 ? ?C、 专制心态 ? ?D、 共和意识 ? 我的答案:C

5 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 ?B、 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 ?C、 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 ?D、 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 我的答案:A 6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 第二冰期结束 ? ?B、

第三冰期结束 ? ?C、 第四冰期结束 ? ?D、 第五冰期结束 ? 我的答案:C 7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 北纬30°-40° ? ?B、 南纬30°-40° ? ?C、 北纬40°-50° ? ?D、 南纬40°-50° ?

我的答案:A 8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A、 历时语言学 ? ?B、 短暂语言学 ? ?C、 共时语言学 ? ?D、 纵向语言学 ? 我的答案:C 9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中外文学艺术比较复习材料

中外文学艺术比较复习材料 第一讲导论 中西艺术的基本差异 从总体上讲,中国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和整体感、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在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同时,常常也表现出偏重形式的倾向。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分别对中西艺术迥异的总体风格加以把握,那就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与西方艺术的“写实”。 具体体现为: 心物感应与模仿现实 中和婉约与激情奔放 抽象写意与具象写实 中西艺术比较的主要内容 中西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比较 中西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比较 中西语言艺术(文学)比较 中西表情艺术(音乐、舞蹈)比较 中西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比较 第二讲中西建筑比较 中西传统建筑的基本差异 木质材料为主;石质材料为主 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拱券式的穹顶结构 优美的线条造型;崇高的立体几何造型 整齐灵活的平面布局;开放单体的空间格局 绚丽而淡雅的色彩;外观宏大冷峻理性简洁 丰富的雕塑装饰;室内装饰华丽繁琐细腻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与自然的对抗 1.建筑材料差异 ?我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 式。中国建筑也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西方建筑是以石为本位的建筑,与之相比较,中国的土木建筑具有温和、平缓、轻 捷、实用的艺术特征,表现的是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而西方采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冷而硬、厚而且沉、庞大的石块,追求的是一种高大、宏伟、神秘、威严和震慑的效果,体现的是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 ?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 恒观决定的。而在西方,那里是石头的史诗,追求建筑的永久性。 2.建筑结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梁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 西方建筑从古罗马开始就采用拱券结构来架构建筑同梁木结构相比: 1、拱券结构带来的大跨度的穹顶和拱顶可以形成很大的建筑内部空间,部分室外活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明”随之而来。“文明”在中国的古典中频频出现,并与“文化”词义相近。《尚书·舜典》中有“溶哲文明”,《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之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上述两句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与“文明”对译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sivis (市民)或civilitas(都市), 表示城市生活的秩序和原则, 是相对未开化、野蛮而言, 也有启蒙、教化、不落后于时潮之意。近代中国人最早诊释的是清朝第一任驻英公使郭篙熹。他在1878年所写的日记中, 把civilized、half civilized、barbaian、相对应地称之为“教化、半教化、无教化”, 虽未出现“文明”等译词, 但也相当于“文明、半文明、野蛮”的概念。到十九世纪末, 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大量采用日本译词, 频繁使用与“野蛮、半开化”相对应意义上的“文明”一词。“文明”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

中西比较文化徐行言主编期末总复习资料

第二章 中西文化寻根 第一节 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 第二节 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 第三节 家国与城邦 一、 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 二、 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差异的探讨 第二节 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一、 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道德价值————人类精神文化以宗教为开端,中国自周代就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中国古代文化君重神轻,民重神轻。 神体现在: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着。 第三节 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对自己的 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 (一)“家天下”的宗主统治----天下为家的王位继承 (二)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 (三)大一统的专制政体 一、 严复: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国亲亲,西人 尚贤 二、李大钊: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 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 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 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 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

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 一、义务为本位的群体原则 二、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 第四节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一、中国精神中的“中”与“和” 1)儒家中庸思想与道家无为的中道观 2)艺术上表现为优雅宁静、冲淡平和的审美境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感情节制,以及含蓄委婉地艺术传达。 二、西方价值的“利”与“力” 1)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 2)强烈的竞争意识 3)对力量的崇拜 第五节内向与开放 一、道统与涵纳 二、开拓与求新 第四章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 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专注于对事物作本质区别,细心的分解万事万物,欢欣于人的独立,给之地位和荣耀,以独立个体的确立作为认识的前提。 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天人不分,天人感应的思想,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 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教程文件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 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 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

尔雅课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1.0 分 A、 大帮择主 B、 强化王权 C、 帮派主义 D、 契约分权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1.0 分 A、 以礼规范 B、 以道规范 C、 礼法结合 D、 道法结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1.0 分A、 制造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军事工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1.0 分 A、 色、受、想、行、智 B、 色、受、智、行、识 C、 色、受、想、行、识 D、 色、智、想、行、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1.0 分 A、 思维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0.0 分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1.0 分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1.0 分 A、 社会的反应 B、 流行的理论 C、 自己的身体 D、 外部的环境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1.0 分A、 程颢 B、 杨时 C、 陆九渊

张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0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 分 A、 礼 B、 和 C、 衷 D、 孝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1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1.0 分A、 农耕文化 B、 工业文化 C、 商业文化 D、 产业文化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1.0 分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1.0 分 A、 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 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 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 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2018尔雅中西文化比较章节练习答案解析

审美递增递减律(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 ?B、古体诗 ?C、现代诗 ?D、格律诗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 ?B、新生活运动时期 ?C、文革时期 ?D、五四时期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 ?B、接触的频率 ?C、他人的喜好 ?D、事物的外表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 ?B、800年 ?C、1200年 ?D、300年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 ?B、阴阳 ?C、男女 ?D、日月 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万物五象选择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事物的发展倾向的发展方向有()个。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一? 单选题(题数:50, 共50.0 分) 1() 之后, 西方文化分裂为科学哲学与人本的艺术哲学两个部分? A? 维特根斯坦 B? 尼采 C? 黑格尔 D? 康德 我的答案:C 2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 儒家的仁强调区分() ? A? 地域联结 B? 等级秩序 C? 信仰对象 D? 经济阶层我的答案:B 3中国古代戏剧是() ? A? 悲剧 B? 喜剧 C? 悲喜和合局 D? 混合剧 我的答案:C 4下列人物中,() 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 A? 尧 B? 禹 C? 周文王 D? 周武王 我的答案:D 5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 是自然哲学? A? 音乐 B? 绘画 C? 散文 D? 建筑 我的答案:B 6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精气神” ,其中() 是构成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 A? 精 B? 气 C? 神 D? 以上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B 7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平和宁静在() 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我的答案:B 8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标志? A? 萌芽 B? 进步 C? 成熟 D? 衰落

我的答案:C 9() 不适合用于形容西方文化? A? 逻辑性 B? 确定性 C? 含蓄性 D? 体系性 我的答案:C 10 中国古代诗人用闺怨? 春怨等主题中的怨郁的女子反应自身同样的遭遇与情怀 () 开始? 的情节自 A? 诗经 B? 淮南子 C? 屈原 D? 道德经 我的答案:C 11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提到, 不存在缺憾的文明是() ? A? 中国文明 B? 西方文明 C? 古代文明 D? 不存在的 我的答案:D 12 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 文化?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浮士德 D? 荷马史诗 我的答案:C 13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 A? 易道补儒 B? 易佛补儒 C? 易道替儒 D? 易佛替儒 我的答案:B 14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模式更接近于() ? A? 线段 B? 螺旋上升 C? 半环 D? 圆环 我的答案:D 15孟德斯鸠提出, 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 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 关系 A? 德 B? 人 C? 法 D? 理 我的答案:C 16 在崇尚文学典范? 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 的? A? 相同 B? 相似 C? 相反 D? 无关我的答案:B 17关于和与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西文化比较》复习模拟题(塘厦)

广东海洋大学2014级商务英语(专科) 《中西文化比较》复习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个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要看奴隶在整个社会成员中的——以及具体受奴役的——() (A)数量比例,程序(B)政治地位,现象(C)力量,形式(D)选举权,程度 2. 印欧语的种种形式很容易诱导暗示出西方式的——形式。() (A)技术发明(B)理论科学(C)象形思维(D)直观思维 3. 自宋朝欧阳修(1007-1072)以来,“小学”多被理解为——() (A)学问较小之谓(B)规模较小的学校(C)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4. 只有当中西两种文化都在比较的框架下被加以认知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本质。因为——() (A)知道的多就知道的深 (B)中国文化来源于西方文化 (C)西方文化来源于中国文化 (D)有比较才有鉴别 5. 最美好的——代表着一种最美好的人性,最美好的人性是最美好的——塑造出来的。() (A)文化,文化 (B)行为,行为 (C)法律,法律 (D)国家,国家 6. “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结果只有自己死。”这段话的作者是—— ( ) (A)吴稚晖 (B)胡适 (C)钱玄同 (D)鲁迅 7. 中国文化是主——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主——的文化。() (A)动,静(B)静,动 8. 五四前后,尽管有那么多西方思想涌进中国,而中国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其中一个关键内因是——() (A)中国人喜欢马克思(B)社会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体制中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体系中,早有了某种程度的表现(C)当时人们认为只有西方有真理 (D)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 9. 1786年,英国学者William Jones在孟加拉亚细亚协会宣读了一篇文章,指出希腊语、——和——具有共同的根源。() (A)拉丁语,汉语(B)梵语,拉丁语(C)日语,梵语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 1.0分 ?A、 礼 ?B、 和 ?C、 衷 ?D、 孝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 ?A、 平实 ?B、 口语化 ?C、 华丽 ?D、 书面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 ?A、

思维 ?B、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0.0分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安提西尼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D 5 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1.0分 ?A、 互根律 ?B、 互抗律 ?C、 互助律 ?D、 互证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0分 ?A、 机械记忆能力强 ?B、 理解记忆能力强 ?C、 理性思维能力强 ?D、 感性思维能力强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 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 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 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 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1.0分 ?A、 地球与太阳 ?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 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1.0分 ?A、 3000-5000 ?B、 5000-7000 ?C、 7000-9000 ?D、 9000-10000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下列不属于中原文化特点的是: 1.0分 ?A、 顺应自然 ?B、 家庭小工业 ?C、 草场文明 ?D、 内陆贸易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中西文化对比复习资料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Part 1 Culture and value 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a. Culture is learned, not hereditary (遗传的). b. Culture is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 Culture is dynamic. d. Culture centers around the race or nationality. e. Values are the core of culture. II. valu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value)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Part 2 Religion I. Religions in the world 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Christianity; Islam; Buddhism II. Christianity ?It is the largest religion in the world. ?Christianity is a monotheistic religion based on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Jesus. ?Jesus Christ: He is the founder of Christianity. III. Islam ?Islam is one of the top3 religions in the world with Buddhism and the Christian religion,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0 years. ?Three important concepts. (1) Allah: He is the only God, creator of the universe. (monotheism一神教/论) (2) Muhammad: The founder of the religion of Islam (3) Koran(古兰经): The religious text of Islam IV. Buddhism ?It originated in India in the 6th century BC. ?Shakyamuni: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Part 3 Festivals Western festivals: 1.New Year’s Day (1st January) 2.St. Valentine’s Day (14th February) 3.April Fools’ Day (1st April )

2016年上半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尔雅2016上中西文化比较 98.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1.0 分 A、 无 B、 课 C、 乌 D、 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是()的观点。1.0 分 A、 庄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老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中文的语音特点是()。1.0 分 A、 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 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 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 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1.0 分 A、 道德成就 B、 物质成就 C、 思想成就

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1.0 分 A、 北纬30°-40° B、 南纬30°-40° C、 北纬40°-50° D、 南纬40°-50°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A、 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 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 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 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1.0 分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 人先天就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 B、 初步看到的只能是表象 C、 人先天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D、 人类通过理性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1.0 分

中西文化比较复习资料(完整简约)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各民族人类创造的产物,是人类自身留下的痕迹,它对人们始终发生着影响。 文化包括人改造过的自然或自然物和政治、经济、艺术、哲学、宗教、民俗、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分为实物、风俗习惯和制度,思想产品和心理意识等多种层次。 二、文化的特征 一是整体性:文化是成套的行为系统。 二是传统性:文化的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 三是独特性:文化相对主义背景下提出的“文化马赛克”、“地球文化马赛克”。 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为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有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想模式和行为倾向。 三、文化的交流与比较 1、交流的必要性: 不同的文化系统,包括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两种文化真正融汇交流之前,它们就已各自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行为系统,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这种独特性预示着今后的文化交流暗伏着冲突。 2、比较的必要性: 文化的比较应当是整体的比较,比较某一个侧面,也应对进入比较的双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了然于胸的认识;文化的比较应当是历史的比较,不能割断历史,需要追溯源流,历史的逆溯可以使我们了解差异的根源。 3、融合的必要性 自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就象两条原先互不相交的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时至今日,运用先进通讯技术,信息传播极快,地球上的各种文化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相作用的时代。 但是,中西文化的这种相交汇流,并不意味着在融合两种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了另一种新的文化,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交而不融,汇而不合,或者,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合流的话,这也是一种泾渭分明的合流。 第一讲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第一节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 一、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 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自给自足的生活条件 2、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有利于复杂多样的文化形态,这种不同丰富的文化碰撞才有丰富的中华文化。 (北方草原社会中发育起来的游牧文化与黄河长江流域生长的农耕文化之间的长期冲突和融合。) 3、温暖湿润的气候 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雨热同期,热量资源也十分丰富,适合于农耕发展。 4、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保护了幼年的中华文明,能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

2019年度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规范标准答案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 ?B、古体诗 ?C、现代诗 ?D、格律诗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 ?B、新生活运动时期 ?C、文革时期 ?D、五四时期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A、精英 ?B、个人 ?C、特定人群 ?D、大众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A、蕴含的意义 ?B、接触的频率 ?C、他人的喜好 ?D、事物的外表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A、600年 ?B、800年 ?C、1200年 ?D、300年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 ?B、阴阳 ?C、男女 ?D、日月 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 1. 单选题中医对血液循环的了解比西方人至少早()年。 2000 2. 单选题西方语言文字本身的挑战是()。 语法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表现了近古音的语音著作?() 《中原音韵》 4. 单选题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论政 5. 单选题 ()是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一原则。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6. 单选题中国产生的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过于强烈的()。 平等民主心态 7. 单选题中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中“道”的意思不包括()。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8. 单选题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更加强调()。原型 9. 单选题“全盘西化论”在()前后就已经形成了。 “五四”时期

10. 单选题民主社会鼓励成员()。 由克己利人的心态转换为损人利己的心态 11. 单选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的名言。 管仲 12. 单选题 ()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观点。 佛家 13. 单选题全盘西化派对诗歌是提倡()。 白话诗 14. 单选题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的是()。 黑格尔 15. 单选题中西语音比较下,不是中国语音特点的是()。 闭音节 16. 单选题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不用强调()。 统一性 17. 单选题莱布尼茨在要求加入中国国籍的同时在()创立了一所中国学院。 法兰克福 18. 单选题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成()关系。 梭型 19. 单选题德国学者()首次将中国“圣人”这个意思诠释清楚。佩德斯 20. 单选题索绪尔的()强调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共时语言学 21. 单选题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成为了()。 科学家 22. 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西方社会的民主的是()。 自觉自发的民主 23. 单选题以下正确描述乔姆斯基语言学习的机制的是()。 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24. 单选题下列关于辜正坤教授对于社会和法律的见解,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越安定法律的作用越小 25. 单选题幼儿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其()记忆能力强。 机械 26. 单选题中国哲学倡导的是()。 气一元论 27. 单选题中西文化在字形比较上,中国更注重()思维。 整体综合 28. 单选题中国政治强调为官者或者为皇帝者的德行,是受到了()思想的影响。 民本 29. 单选题中西资源及文化比较中,古代社会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土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