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城市燃气发展

武汉市城市燃气发展

武汉市城市燃气发展
武汉市城市燃气发展

武汉市城市燃气发展

“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武汉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

武汉市燃气热力规划设计院

二〇一〇年四月

一、编制依据及范围

1.1编制的依据

根据《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武汉市“十二五”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城管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汉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武汉市城市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结合我市燃气行业基本情况和建设发展实际,回顾“十一五”期间燃气建设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存在和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明确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燃气行业建设发展的目标和发展重点,引导我市“十二五”期间燃气行业建设高效、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和安全的燃气供应,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商业经营、工业生产、公用交通和能源供应等领域日益增长的燃气消费需求。

1.2规划的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规划的范围为武汉市行政辖区中心城区和远城区内的城镇燃气,不含长输燃气管线及分输站。

1.3编制引用的文件资料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2.《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3.《武汉市燃气专项规划》2006.6

4.《武汉市CNG加气站布局规划》2005.12

5.《武汉市江夏区燃气专项规划》2009.3

6.《武汉市汉南区燃气专项规划》2008.10

7.《武汉市东西湖区燃气专项规划》2006.10

8.《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7

9.《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2010.1

10. 《武汉市天然气高压外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10 11.《武汉市城镇燃气气源安全研究》2007.12

12. 《关于武汉市城市天然气事故应急气源建设的建议意见》2009.11

二、城市燃气供应现状

2.1燃气供应基本概况

武汉市燃气事业起步于1975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多种气源、多家经营、分区域供气的格局。截止到2009年底,使用的燃气有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三种。各类燃气用户165.28万户,燃气气化率为93.8%。

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探析

中国旅游报/2012年/9月/7日/第012版 视野 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探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胡静 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兴起和旅游城市间的竞争加剧,旅游供给市场分类日益细化,旅游业已然在由资源驱动、产品驱动之后,逐步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 2008年初,武汉市旅游局开始进行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公开征集,历时一年多,在征集到的三万多条意见中进行反复筛选、提炼和论证,初步确定了“大江大湖大武汉”这一口号,2009年底尝试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社会反响积极,游客认同度高,遂于2010年5月正式确定“大江大湖大武汉”为武汉旅游形象口号。这一口号充分考虑了武汉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环境,结合受众分析即旅游者、本地市民对武汉的感知形象,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精髓,强调了城市的个性要素,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吸引力。 2012年8月,在第四届亚洲城市论坛?武汉论坛上,“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形象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进一步诠释。 一、“大江大湖大武汉”,准确把握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要素 旅游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是主体个性和大众感知。“大江大湖大武汉”抓住了武汉市的文脉、地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其主体个性。 1.文化背景。中国近现代史上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武汉。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说:“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辛亥首义成功,中山先生称“武汉一呼,四方响应”。武汉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2012年5月,中共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推荐《大武汉到底什么大?》一文中谈到:“直观上,武汉之大在于吐纳江汉、包孕湖山、工商繁盛的独特都市气象。历史地看,武汉之大越是在国势时运的关节点越被显现出来,抗战时期和新中国两次长江大洪水时节,‘保卫大武汉’都激励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武汉之大,也证明着武汉之重,体现了武汉在国家战略中的位置。武汉之大是区位、资源、市场等城市禀赋和交通、产业、科教力量等国家布局的总成。” “大武汉”作为城市旅游形象主题词,既彰显了其独具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和文化背景,也寻找到了最能打动人心的城市旅游形象的意蕴和灵魂。 2.自然禀赋。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两江汇流、三镇鼎立的壮美景观。166个湖泊、272座水库星罗棋布,165条河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湖泊水域面积779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已建和待建的“大都市水岸景观”,“百里滨江画廊”,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汉阳“一网六湖十八渠”的布局,汉口金银湖水网“七湖连通”,“大武汉”无处不彰显着“大江大湖”的城市特质。 江湖诞生了武汉,繁兴了武汉。武泰闸一代水域的繁兴诞生了武昌;鹦鹉洲来自全国的竹林放排曾富庶了汉阳;集家嘴码头林立的帆樯使汉口在明清时期就成为南方商业巨镇,近代成为中部商贸经济中心。现如今“大江大湖”又成就着现代武汉的魅力,已发展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工业、金融、商业、科学、文化教育中心,它们也将以新的姿态迎接这个城市的美好未来。 3.大众认知。形象定位目的是为了激活市场,培育市场;反之,大众认知也能促进城市形象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1年武汉市游客市场调研》结果表明,“水资源丰富”、“长江、汉水、东湖”、“大武汉三镇格局”是来汉游客所选择的“最深刻的武汉旅游印象”; 第1页共2页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城市中心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核,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要素之一。城市中心体系的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使用效率、空间形象等特性是城市影响力、实力、活力及魅力的直接体现。中心体系的发育状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的运行发展。因此,研究中心体系的特征及发展规律,对把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制定未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相比巴黎香榭丽舍、东京银座、纽约曼哈顿、上海陆家嘴、北京国贸等鲜明的城市中心形象,武汉的中心在哪里?这是作为中部地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的武汉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基于对武汉城市中心结构体系不清晰、中心形象不突出等特征的基本认识,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中心结构体系,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框架,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特开展《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研究》工作。研究涉及范围涵盖武汉城市圈、武汉市域、武汉都市发展区以及武汉市主城区。其中,主要研究范围为武汉市全域8569平方公里;重点研究范围为现行都市发展区3261平方公里和中心城区678平方公里。 研究采取“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结合的工作思路,聚焦武汉现状城市中心体系结构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重点关注武汉未来城市中心体系的“三个重要方面”。两个核心问题包括中心体系结构不够突出与中心发展路径不够明确。三个重要方面包括中心在哪里、中心缺什么、中心怎么建。 二、城市中心体系的案例借鉴及发展规律

(一)案例借鉴 1、中心体系的维度及层次性 中心体系发展具有两个维度:城市维度和组团维度。 城市维度的中心体系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国内外城市如巴黎、东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中心体系,基本上都由“主中心+副中心+新城中心”三类构成。 组团维度的中心体系中包涵了国内多数城市提出的组团中心,即服务于社区组团、提供城市最基本公共服务的生活圈中心,是构成城市中心体系扁平化结构的基本单元。 2、中心体系的功能分布特征 从特大城市的功能布局研究来看,具有如下特性:0-5公里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集聚区(中央活动区);5-10公里为城市专业功能分布区域;10-30公里是边缘城市或副城的重要功能节点地区;30-60公里是新兴功能培育区域地区; 60-120公里是综合性城市培育区域。此外,港口(空港、河港)等特殊地区承载了临空经济区、分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重工制造业、化工等特殊功能。 城市中心体系布局是与城市功能的圈层布局相对应的。通常,主中心位于城市 0-5公里范围内,集聚了金融、商务、办公等现代高端服务职能;城市副中心布局在5-10公里范围,依托某项市级功能发展专业化中心,如文化中心、商务中心、博览中心、体育中心等,副中心同时兼顾有服务区片基本生活功能;新城中心则布局在10公里以外,依托产业发展成为辐射区域或片区的新城。

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目录 一、发展新起点 二、发展新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机遇 1、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来历史新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的深人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 3、外部经济环境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4、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为我市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5、绿色产业革命给武汉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 3、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将加剧。 4、在区域发展上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三、发展新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指标 四、发展新任务 (一)把结构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四)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五、发展新举措 (一)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城市核心竟争力。 3、加大对民生工程、自主创新、亚友基础没施、新农村建没、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 4、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按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架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3、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4、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一体化主迁程。 1、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 2、继续坚持都市农业取向,全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4、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村个面发展。 (四)按照生态宜居的新内涵,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1、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塑造城市特色魅力。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3、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宜居环境。 (五)按照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好服务型政府。 2、坚持开放先导战略,赢取市场发展空间。 (六)按照全市人民的新期待,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力化解就业压力。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灵魂,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强城市文化的研究,对于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的成果总和。广义上讲,发明、研究、语言、建筑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城市形成衍生出建筑的构造———对宗教的需求产生了教堂,对集会的需求产生了广场,对居住的需求产生了住宅,对交换的需求产生了市场,对艺术行为的需求产生了剧院,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以武汉为例,滨江滨湖的水域文化、龟蛇二山的自然文化、黄鹤楼等建筑文化、文人墨客遗留的诗词文化、包括老城区的街道文化、辛亥革命等纪念性文化等等综合起来,才是城市文化的全部意义,才是城市文脉之所在。 武汉市地处华中,长江、汉江两江交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是“白云黄鹤”之乡、辛亥首义之都、明清四大古镇,汉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在承接“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武汉市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武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商文化和楚文化, 为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殷实的资源。 专业艺术呈现新的繁荣

(一)舞台艺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现有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 个,包括京剧、汉剧、楚剧、音乐(民族音乐、交响音乐)、舞蹈、话剧、儿童剧、木偶剧、杂技、说唱等10 余个艺术品种。近年来,市直文艺院团按照“一团一戏”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新创作演出京剧《三寸金莲》、《生活秀》,汉剧《王昭君》,楚剧《三月茶香》,舞剧《山水谣》、《筑城记》、话剧《同船过渡》、《母亲》,儿童剧《春雨沙沙》、《柠檬黄的味道》、《古丢丢》,杂技《英雄天地间》等一批优秀剧(节)目。2002 年以来,每年新创作剧(节)目10 余台,获国际级奖10 余项,国家级奖70 余项。其中,舞剧《筑城记》获得文华大奖;京剧《三寸金莲》、儿童剧《柠檬黄的味道》、楚剧《三月茶香》等获得文化部文华剧目奖;舞剧《筑城记》、儿童剧《柠檬黄的味道》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二)涌现了一批艺术人才。全市现拥有副高以上专业艺术骨干256 人,著名艺术家40 人。其中,于盛乐、张家昭、邓敏、胡和颜、邱玲、冷佳华、强音、刘薇等8 人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同时还涌现了一批文艺新秀。 (三)演出市场繁荣有序。市直8 个文艺院团每年演出1800 多场。配合党和国家重大节庆活动,每年举办10 多场公益性主题性大型演出活动。武汉杂技团大型杂技晚会《英雄天地间》演出超过800 场,其中在欧洲演出420 场,观众30 多万人,收入超过1500 万元。“双休(假日)天天演”、“月末音乐会”、文化下乡、暑期未成年人艺术鉴赏月等文化品牌活动效益明显。 社会文化取得新的成绩

2020武汉附近旅游景点二日游攻略

2020武汉附近旅游景点二日游攻略 1、锦里沟 1、武汉市目前唯一的运动型风景区; 3、已经将其打造成为湖北的“凤凰城”。 2、清凉寨 景观特色:景区内有近2000亩油茶和中华樱花,每年花开两季,盛花时节,漫山遍野,鲜花犹如白雪覆盖,景色迷人,蔚为壮观。 1、辖区内的刘家山是武汉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 2、将此景营造出来,堪称“华中生态之绝”。 3、雾山 春意渐浓,武汉市的“赏花游”不断地走俏,成为了许多人嘴边 聊的热题,推出了武汉赏花地图。据悉,木兰云雾山风景区一直致 力于挖掘杜鹃花的丰富内涵,在延伸“赏花游”旅游周期上大做文 章。为之摸索出了一条绿色产业、低碳生态的“赏花经济”之路, 以此成为了武汉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4、兰草原 1、木兰草原——华中唯一的AAAA级蒙古风情景区 2、格桑花从5月份开始吐露出花蕾,到9月末花期结束,此时的木兰草原正是一年中最丰美的时候,不同花色的格桑花在赶场似 的盛开,草原旅游正从踏青时节转向赏花寻芳。 木兰草原位于武汉黄陂王家河街道聂家岗,荆楚名山木兰山东面,湖北十大休闲度假区木兰湖的南面,属“木兰八景”之一。 5、阳新仙岛湖

仙岛湖原先叫千岛湖,为了避免与杭州千岛湖重名,引起侵权, 后更名仙岛湖。仙岛湖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 而得名。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古迹众多,生态野趣横生,是鄂 赣边境的一处度假胜地。 门票价格:仙岛湖门票95元预订价80元(不含船票) 阳新仙岛湖地址:湖北阳新县王英镇 1、语言:武汉人民大多数说武汉方言,大多数人能说一点普通话,交流起来没有问题。 4、饮食:武汉大街小巷小吃很多,注意街边饮食卫生。 5、治安:武汉社会治安总体是不错的,但仍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6、交通:武汉公交车司机较猛,开车速度快,坐车时小心扶好。 近些年武汉到处在建设,因此堵车是家常便饭,要做好准备哦。 旅游季节 武汉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3月份时樱花满枝,赏樱最佳。又恰逢东湖梅花节,可前 往磨山梅园观赏梅花; 秋季,汉口江滩的大片芦苇丛,人气极高; 冬季较冷,一年中1月气温最低,潮湿寒冷。冬季旅游可去武汉极地海洋世界,看灯光照耀下的鱼儿,千变万化。 最佳出游时间 武汉旅游的最佳时节是春、秋两季,避开酷暑寒冬,阳春3月赏樱观梅,秋天芦苇茂密展开水乡画卷。 猜你喜欢:

2020年(发展战略)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发展战略)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目录 壹、发展新起点 二、发展新环境 (壹)“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机遇 1、俩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来历史新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的深人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 3、外部经济环境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4、新壹轮经济上升周期为我市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5、绿色产业革命给武汉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二) “十二五”时期武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壹步加剧。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壹步加剧。 3、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壹步加剧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将加剧。 4、于区域发展上的压力将进壹步加剧。 三、发展新目标 (壹)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指标 四、发展新任务

(壹)把结构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四)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五、发展新举措 (壹)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城市核心竟争力。 3、加大对民生工程、自主创新、亚友基础没施、新农村建没、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 4、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按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架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3、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4、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壹体化主迁程。 1、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 2、继续坚持均市农业取向,全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4、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村个面发展。

06.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评析

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评析 徐幸子 摘要:武汉市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提出在都市发展区构建两个层面、三个层级的多中心体系结构,为缓解中心城区过度集聚的发展压力,并适应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的发育情况如何,以及是否符合规划预期,本文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人口、用地、交通三方面要素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武汉都市发展区的中心体系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中心,中心体系等级结构不完善,3个规划副中心除鲁巷副中心已初步形成,其余副中心尚未建设,外围新城组群中心发育缓慢。武汉多中心体系发展仍存城市快速扩张的在阶段性特征。最后应对未来的规划编制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针对下一阶段多中心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空间结构 ArcGIS 核密度分析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 (Jenks)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国内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突破原有主城区单中心发展的格局,进入到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提出多中心空间结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年)”提出构建多核的市域空间结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 年)”提出建设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这些国内大城市的规划编制中,都从区域的层面进行城市建设发展的考虑。 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总规评估中,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多中心体系进行识别,并对照规划分析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发育情况和表现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城市中心体系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1 概念辨析 本研究范围是武汉都市发展区,为适应武汉城市区域功能拓展提供空间准备,并对城市发展区域的生态空间、农田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为城乡统筹提供保障,因此提出“都市发展区”的概念,不具有行政区划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武汉“都市发展区”等同于国外的“大都市区”的范畴。周一星教授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大都市区的概念定义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外围县组成”[1]。

武汉市发展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武汉市发展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一概括 武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现在也是国家“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验区。2009年度国民生产总值(GDP)4560亿币,全市现有人口950万。湖北省省会。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当今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开始肩负新的责任,而现今武汉的情况如何,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我对武汉市的发展条件做了调查和分析,情况如下: 二武汉现状 (一)农业 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较冷的特点;有长江和汉江流过,湖泊广布,武汉有“百湖之城”的美誉;有充足的劳动力;整体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临近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农业十分发达。 (二)工业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三大钢铁集团公司之一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都位于武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着以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部等一批知名的汽车企业总部和以东武汉江汉关大楼风汽车技术中心、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等一批顶尖汽车研发机构以及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自主品牌和东风渝安等整车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集中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是中国最大且最具实力的光电子产业生产和研发基地,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三)交通 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现运营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4E级机场和国家一级民用机场,,是中国民航总局指定的综合枢纽机场(华中唯一、中国第四),是华中地区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港和最大的飞机检修基地及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武汉是长江的重要港口,是华中第一大港,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铁路有京广线和襄渝线,京珠高速从武汉越境而过,立体式交通,四通八达。 (四)科技 武汉拥有科研机构106 所,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项(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完整版)武汉旅游发展总规划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武汉城市圈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2010-2030 (评审稿)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组 2010年1月

目录第一章旅游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第2条规划性质 第3条规划愿景 第4条时空尺度 第5条规划依据 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 第6条类型分析 第7条区域分析 第8条质量分析 第9条综合评价 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 第10条市场潜力 第11条市场定位 第12条市场预测 第四章发展环境分析 第13条主要优势 第14条制约因素 第15条重大机遇 第16条面临挑战 第五章旅游发展战略 第17条战略思想 第18条战略原则 第19条战略目标 第六章旅游形象规划 第20条区域旅游形象分析 第21条区域旅游形象策划 第22条旅游形象传播方案 第七章空间组织规划 第23条空间结构规划 第24条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25条旅游产业集群规划 第八章旅游产品规划 第26条产品开发目标 第27条产品体系构建 第28条专项产品建设 第29条产品线路整合 第九章项目建设规划 第30条政府主导性项目 第31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第32条地区布局与规划导向 第33条总体效应评估

第34条项目管理举措 第十章旅游交通规划 第35条区域总体配置规划 第36条交通运输方式规划 第37条交通旅游产品规划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第38条总体目标 第39条政策建议 第40条实施方案 第十二章保障系统规划 第41条总体构想 第42条实施方案

第一章旅游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国际发展视野:旅游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进入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后,国际旅游市场表现为从团体化转向个体化和家庭化发展;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与专题旅游等多样化发展;从远程旅游向中短途或邻近国度区域旅游多维度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部分国家可持续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助推器,并将成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综合性产业。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第一大市场。 国内发展态势:区域旅游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发展旅游业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国民旅游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群可能成为影响旅游发展格局的主要空间力量,城乡以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方式日益普及。与此同时,伴随高铁和3G时代的出现以及国民休闲计划的推行,将极大的改变国人旅游方式,空间上将出现以点带面的城际旅游,旅游产业组织将从单体型向网络型转变,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和产品升级转型速度不断加快。 省域发展格局:“一城两圈”区域旅游的新战略。湖北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就加快湖北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合作协议,确立了“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正在构建一个“中心城市-区域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名村”依次递进的旅游网络节点支撑体系。 第2条规划性质 该规划性质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是“十二五”时期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总体发展部署和中长期旅游发展导向。 第3条规划愿景 旨在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加速建设新型的以武汉为龙头的都市旅游综合体;不断增强城市圈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城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和“两型社会”建设与改革的先导产业;为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全国低碳旅游业的典型示范区以及中国最滋润的山水休闲地提供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第4条时空尺度 地理区位: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部,规划区域包括武汉、咸宁、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天门、潜江和仙桃九个城市。总面积约为5.78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31.23%。本次旅游规划还包括武汉城市圈的三个观察员城市——荆门市的京山县、荆州市的洪湖市和随州市的广水市。 规划期限:以2010年为基准年,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依据 ——世界旅游组织的文件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宪章》,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1995年

(企业管理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

第三章城市的发展规划 3.1城市规划性质 根据国务院对武汉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武汉市是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武汉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3.2 城市发展目标 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建立起一个第三产业发达,第二产业主导优势明显,第一产业结构合理,与我国中部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由内向外的第三、二、一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 2、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合理布局各类功能用地,保障城市协调发展;建立层次多样、网点均衡的现代化商业、文化、游憩设施体系;建成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绿化水平,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3.3 城市规模 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预计武汉市城市人口规模如下: 3.4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根据武汉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武汉市将逐步形成以主城为基础,以阳逻、常福、蔡甸、纸坊、宋家岗、金口、北湖七个新城为支柱,由内向外的第三、二、一产业圈层式布局,实现生态平衡、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格局。 武汉主城被长江、汉水分隔成汉口、汉阳、武昌相对独立的三镇。利用江、河、湖、山等自然条件分隔,建设江北、江南两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周围布局10个中心区片,在主城边缘布局10个综合组团,核心区、中心区片、综合组团之间以轨道交通线、快速路及主次干道相联系,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核心区要集中体现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职能,重点布局以商业、金融、贸易、办公、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用地。其中江北(汉口)核心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大智路、兰陵路,南至长江、汉水,西至武胜路,北至京汉大道,面积6.35km2;江南(武昌)核心区规划范围为东至武青三干道,南至中山路,西至长江,北至规划的武车路过江隧道,面积3.50km2。各中心区片重点布局行政、文化、娱乐、体育、商业等公共设施及居住用地。各综合组团重点布局大中型工业区、居住区、大型对外交通设施、市级商业副中心、教育科研设施、博览中心、体育中心和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市场用地。 主城三镇规划结构、职能分工和人口分布为: 汉口地区包括江北核心区,二七、三阳、新华、宝丰4个中心区片,古田、常青、后湖3个综合组团,总用地118.27km2。主要承担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和市级行政中心等职能。规划常住总人口为170万人,其中核心区15万人,中心区片58万人,综合组团97万人。 汉阳地区包括晴川片和十升、四新、沌口3个综合组团及墨水湖、龙阳湖风景区,总用地88.55km2,重点发展汽车工业、港口和旅游等职能。规划常住总人口为76万人,其中中心区片14万人,综合组团62万人。 武昌地区包括江南核心区,首义、晒湖、中南、徐东、杨园5个中心区片,青山、关山、白沙、南湖4个综合组团和东湖、南湖风景区,总用地205.25km2,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省级行政中心、教育科研、钢铁、机电、高科技产业及旅游等职能。规划常住总人口为204万人,其中核心区为4万人,中心区片为80万人,综合组团为120万人。 3.5 城市道路路网规划 2010年主城路网密度达到7.0km/km2,道路面积率达到12%,人均道路面积9m2。 2020年主城路网密度达到7.3km/km2,道路面积率达到17%,人均道路面积16m2。 2020年主城道路技术指标汇总表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分析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分析 前言 武汉市历史文化悠久,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武汉市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绚丽多姿,具有鲜明的空间分布特点和独特的类型结构。武汉市旅游业依托武汉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其发展对带动武汉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全国来看,武汉市旅游业并不突出,其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限制因素。武汉市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宣传不力,旅游服务欠缺,管理部门对旅游景点的整合能力不强,缺乏长远规划,旅游景点的开发往往超过旅游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环境问题。对此,武汉市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宣传,打造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景点,多个景点联合开发,从而促进武汉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一)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1武汉市现有旅游资源 武汉市自然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前人也已经将武汉市的自然旅游资源精辟的概括为“三列山系”“一组湖群”“两江汇流”。“三列山系”指的是,武汉北有木兰山、将军山等;中有龟山、蛇山、磨山、洪山、珞珈山、马鞍山、九峰山等;南有目前己建为旅游区的九真山森林公园、青龙山森林公园、龙泉山风景区等。而“一组湖群”是说全市拥有湖泊约140处。著名的湖泊就有东湖、莲花湖、梁子湖、

龙阳湖等。“两江汇流”是指:武汉是依山傍水的“江城”。而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市区交汇,将武汉分成三镇。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全市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等旅游地数量众多。 1.2武汉市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一般包括旅游交通运输设施、旅游接待宾馆、旅游路途中的休憩节点、旅游夜间娱乐环境设施、旅游餐饮购物环境设施。旅游交通是为了旅游者有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自2005年起,武汉市客运量不断增加。武汉对外交通系统不断完善,特别是武汉高铁、武广高铁开通以来使武汉优势凸显,同时也缩短了武汉与各地区的往返距离,为武汉旅游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另外一方面,自2005年以来,武汉旅行社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截止2009年,武汉市拥有星级以上宾馆111个,国际、国内旅行社共235个。交通的便捷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也为武汉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1.2.1武汉市旅游接待现状 据武汉市旅游局统计,201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同比增长6.4%. 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5.5%;接待旅游团队351个,同比增长160%,其中华东地区各地来汉旅游的游客量增幅在67%~400%。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武汉市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游客量“进”大于“出”的现象。 (二)武汉旅游业发展障碍分析

武汉市概况

武汉市概况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和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最大城市和内外贸商埠,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工业、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重镇,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坐落于江汉平原。长江、汉水在此交汇,在地理上将武汉划分为长江以南的武昌及长江以北的汉口和汉阳。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故武汉又称“江城”。先民楚人创造的灿烂的楚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地方的人们,使武汉人的性格表现得热情而刚烈,浪漫而奔放。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汉口在三镇中历史最短,而发展最快,汉口原叫江夏,因发源于陕西的汉水是当时交通便利的水道,陕西商人乘船沿汉水而下至江夏做生意,开始把江夏改称汉口,即汉水的出口。 武汉历史悠久,根据离城区5公里的黄陂滠口杨家湾发现的商代盘龙城遗址的考古结论,早在3500年前,此处已进入人类文明社会。武汉先秦时属楚国地,秦属南郡,汉

属荆州江夏郡,三国时隔江分为江夏、汉阳两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设夏口厅。1926年汉口、武昌两县改市,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来后,三镇统建武汉市。 古代,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东汉时期蔡邕便发现其“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坂,下接江湖”的优越地理条件,认为是“导财运货,贸迁有无”的理想市场。至宋代,武昌已有“市邑雄富”的美誉,至明末清初,汉口就跻身全国四大名镇之列。康熙年间,三镇已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得中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1860年代后,汉口开埠,江海直航;随后京汉、粤汉铁路的铺设,更使武汉四通八达。1949年以来,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二桥及汉水铁路桥的竣工,以及空中航线的开辟,武汉交通运输进入新的时代。1990年后,武汉港新客运站、新火车站的投入使用,天河国际机场、长江公路桥和江汉三桥的开通,武汉成为华中第一大交通港站。今天,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联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成为新时代的华中重镇。

武汉都市发展区生态框架

一、编制背景 “十二五”开局年,武汉市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城市总体规划”)和《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主城+新城组群…1+6?城市格局”,“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划定主城和新城组群生态隔离带,界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决策,特组织编制《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以下简称“实施规划”),作为武汉市“十二五”期间新城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下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主要任务 1、实施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当前武汉迈入快速发展期的新机遇,着眼于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立足长远、结合实际,以工业化为动力,推进新城跨越式发展。同时,正确处理好促进“大发展”与保护“大生态”的关系,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城乡统筹,促进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实施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借鉴国际国内特大城市发展经验,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前城市发展重点,深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落实用地拓展空间,明确城市增长边界,提出主城与新城的联动发展策略。 (2)围绕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结合武汉独特的地理环境特色,构建生态框架,划定生态底线,制定管控政策,奠定武汉未来百年发展的空间格局。 三、武汉市城市生态框架规划 (一)规划目标 严格保护山水资源等生态要素,大力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以及特色农业等各类功能,使城市生态框架区域成为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都市农业,促进防灾减灾,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区,成为新城组群的有益补充。 (二)规划原则 生态框架区域遵循“三化”发展原则:即生态保护法定化,坚守底线,确保都市发展区“1+6”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保护功能化,主动实施,推进旅游度假项目发展;发展保护同步化,既切实保护生态资源,也兼顾生态功能发展,并同步安置好农民生产生活。(三)空间结构体系 都市发展区构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 “两轴”,即以长江、汉江及东西山系构成“十字”型山水生态轴,是展现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独特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意象的主体。其中,长江生态轴是展现两江四岸城市景观意向的核心轴线,承担重要的城市滨江绿化休闲游憩功能;汉江生态轴以汉江及两岸江滩绿化为依托,串联月湖、南岸嘴等文化景观节点,形成具备生态、景观双重功能的轴线;东西山系生态轴以东西向山体为依托,是城市周边生态基质深入城市核心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也是串联城市文化意象节点的重要轴线。 “两环”,即以三环线防护林带及其沿线的中小型湖泊、公园为主体形成“线性”生态内环,是主城区和新城组群的生态隔离带;都市发展区外以生态农业区为主形成“片状”大生态外环,是武汉都市发展区与城市圈若干城市群的生态隔离带。 “六楔”,是都市发展区水系山系最为集中,生态最为敏感的地区,是防止六大新城组群连绵成片的组群间生态隔离区,也是确保“1+6”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重要控制地带和“1+6”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关键点和风险点。规划在主城周边六个外围空间方向,依大中型湖泊水系、山系,形成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大东湖水系等六个以水域湿地、山体林地

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武汉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 武汉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鄂发〔2011〕17号 加快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都市跨过式进展,是实践科学进展观、统筹全省进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发挥中心都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区域和谐进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工作载体和有力抓手。为加快推进武汉市跨过式进展,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加快推进武汉市领先实现跨过式进展 (一)重大意义。武汉市是全省经济社会进展的“龙头”,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机遇,支持武汉市进一步做大做强,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支点支撑作用,有利于深入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有利于提升省域进展整体竞争力,带动全省科学进展、跨过式进展。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武汉市领先实现跨过式进展。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以科学进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都市化和武汉都市圈一体化为重点,突出自主创新和“两型”社会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活力,为推动武汉市跨过式进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核心支撑。 (三)战略定位。武汉市要进一步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都市地位,加快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区,成为引领全省跨过式进展的核心引擎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支点。 (四)要紧目标。到2015年,在优化结构、提升效益、降低消耗、爱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武汉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在副省级都市中前进1—2位。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都市化快速推进,生产要素聚散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