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是一种用观察到的行为来解释政治现象,努力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政治思维及运动,其核心信条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及模式来塑造政治科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信念是:

第一,政治学可以进行预测和解释,其目标是建立系统的,经验的理论。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应以理论定向,理论与资料之间必须要密切的相互作用。第三,政治分析必须将事实问题区别开来。

第四,社会科学的各种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科际合作或跨学科研究对各学科都是有益的。

第五,政治学者对方法论应该更自觉,熟练和精通。

第六,政治分析应以个人、团体的行为作为焦点,而不是以政治制度作为焦点,而不是以政治制度作为焦点。

行为主义政治学理论贡献:

第一,提供了一系列政治研究或分析的有用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政治学研究的重心由法规、制度的静态研究转向政治制度的运作或政治过程、政治行为的动态研究,并力求建立起可检验的经验理论。

第三,强调社会科学各学科本质上的一致性,重视跨学科的研究,顺应了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交叉、综合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自觉地吸取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统计学、系统分析等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扩展了政治学的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政治学研究的狭窄的眼界。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缺陷:

第一,过分推崇经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模式,将其事实与价值分离,追求政治研究的价值中立性。

第二,偏重学术而忽视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过分强调经验理论而忽视政治哲学等。

政治学原理 第三版 笔记

1.1.1政治的分析单位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该政治观的典范: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 第一,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 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一,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二,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 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 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1.2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 1.2.1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通常而言,政治学中的power(权力)指涉主体间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权力的三面性: 权力的第一面一一着眼于决策的权力。 权力的第二面“议题设置”或“不决策”。 权力的第三面“思想控制”或“偏好型塑”。 1.2.1政治的核心概念 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经典权力观 1.将权力视为制定和实施法律与公共政策 2.这种权力具有强制性 3.垄断性地掌握这种权力的是政府官员

政治学(第四版)杨光斌笔记 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教材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 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 重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7.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内容是什么?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一)不同的政治观 1."君权神授"思想 认为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夺取权力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体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做出了革命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对政治的研究同人类的彻底解放结合起来,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在实践中不断

发展。 (二)政治定义 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4.作为博弈的政治 博弈 博弈是指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 政治博弈 (1)政治博弈的要素 局中人——要得到政治利益,必须首先成为局中人,不能出局 包括个人团体和国家 目标和结果——目标复杂多样,不同的局中人追求不同的目标 政治的资源——如财富、人数、威望、职位及说服技巧 规则——它是博弈最重要的要素;规定如何确定博弈结果;规定局中人的角色及其权力、责任和限制;规定越轨者应受何种惩罚;规定如何使规则更具适应性;政治规则变化频繁复杂,在政治博弈中发生 策略——博弈的核心 需考虑 自己的目标和资源 他人会如何行动 (2)政治博弈的规则体系 宪法规定了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和决定构成政治博弈的基本规则 不成文的传统与习惯是最重要的政治规则 (3)政治博弈的类型 ①零和博弈 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结果只有赢家和输家,即得失相加等于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自由主义思潮;第二章保守主义思潮。 2、匡萃坚著:《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三章主流思潮之一:自由主义。第四章主流思潮之二:保守主义 3、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四章政治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 4、【英】彼得·斯特克,大卫·韦戈尔著:《政治思潮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自由的概念 5、【英】伯克著:《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版 6、【英】阿克顿著:《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版 7、【美】詹姆斯·W·西瑟著,竺乾威译:自由民主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章什么是自由民主政体,第二章自由民主政体的自由度。 8、【澳】菲利普·佩迪特著,刘训练译:《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章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前,第二章无支配的自由,第四章自由、平等与共同体 9、【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章、第三章:共和主义:自由、自治和积极公民;自由主义民主制的发展 10、【澳】安德鲁·文森特著,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自由主义,第三章保守主义 11、马立诚著:《当代中国八种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五章自由是个新道统——自由主义思潮 文章类 1、秦维红:《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派别的划分看二者的涵义和关系》,原自《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2,转载于《政治学》,2006、7 2、胡余清:马克思与哈耶克自由观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广州),2008、5 3、肖克: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博弈——欧美当今主导政治思潮析论,政治学,2007、5 4、伍志燕:新自由主义两种模式的比较:评罗尔斯与诺齐克之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 5、 5、马德普:如何看待自由主义,《政治学研究》2013、5,转载《政治学》2014、3。基本内容: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理念;自由主义的贡献;自由主义的局限;如何正确对待自由主义 6、任剑涛:论积极公民——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公民定位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4、1,转载《政治学》2014、3。 7、罗远航:当在中国“新自由主义”的隐蔽性管窥,《现代哲学》(广州),2012、5,转载《政治学》2013、1

政治学整理

【一.政治】 1.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政治就是权力之争、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政治的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3.中国传统政治研究主题:政治哲学、理想社会政治模式、治国战略、施政政策、权力运用、政治制度、政治史 4.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征:范式单一、注重世事、强调布政、侧重伦理、学科界限模糊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关系—基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属性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内容规 4.政治是一门科学和技术—政治的科学性 6.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发展性、实践性 【二.政治权力及运行】 1.政治权力的分类: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人格型权力、合法性权力 2.政治权力运行方式:说服—信仰选举—操纵规范—操纵压力暴力奖惩 3.政治权力运行含义:就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行使政治权力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政治权力主体发出影响力到收到一定效果之间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客体施加支配或制约作用的过程。是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4.政治权力的运行要素:(1)政治权力运行的方向,即必须明确政治权力的指向,也就是就要明确政治权力施加影响的对象。(2)政治权力运行的目的,即必须明确行使政治权力所要实现的利益与要求。(3)意志。即行使政治权力的心心和强烈的愿望。(4)行使政治权力的方式或手段。即政治权力主体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或手段。只有四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政治权力的运行,形成一定的权力关系。 5.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等。 6.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①政治权力运行的适度原则②层级③实效④法制⑤责任 7.政治权力的功能:(1)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的功能,(2)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纽带和粘合剂的功能,(3)政治权力具有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 政治权力不能构成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性力量,不能改变社会历史的进程和运行方向,但是,政治权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第一,政治权力的归属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确立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二,政治权力可以沿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就会促进经济发展。第三,政治权力也可以沿着经济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就会阻碍经济发展。(4)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管理功能(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对人口的调节作用,对人与自然的调节)(5)政治权力具有进行国际交往,参与维护国际秩序功能。 【三.政治权力的制约】 1.政治权力的制约: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防止权力的垄断和运用,而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手段,对政治权力运行所进行的控制和约束。 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是以国家权力异化或异化趋势为前提的。所谓国家权力的异化指的是国家权力来自公民权力,与公民权力分化并独立并凌驾于公民权力之上,最后走向公民利益的反面。 2.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1)制约主体活动的独立性(2)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 政治权力的制约:权力制约,代议制,选举制共同构成现代民主三个环节 ①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以国家权力异化、异化趋势为前提,国家权力异化,异化分化或独立 ②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a.制约活动主体的独立性 b.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国家政务公开,国家人格公开) c.制约关系的对象性 d.制约手段的法制性③权力制约的条件--民主:a.民主规定权力 b,民主委托权力 c.民主控制权力 d.民主回收权力 3.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获得——巩固——行使——终结 (1)获得:主观条件:a.政治主体必须由获得权力的动机 b.政治主体必须有较高社会地位,专业知识或经验和威望 c.组织条件:政治主体必须有政治组织 d.社会条件:除了组织的支持,还要群众的支。 获得政治权力的方式:a.血缘继承b.暴力获取c.社会革命d.选举e.依靠财富获得f.任命

政治学导论标准答案

政治学导论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p5四点+意义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p8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P15~16 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P22 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用的 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P28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关系、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个人作用。 时代特征是,制度包含由一系列“关系”构成的宏观的整体性“硬约束机制”,是一种结构决定论分析路径。是一套因果关系密切的方法论体系,对后来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内容是什么?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p5四点+意义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p8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P15~16 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P22 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一、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 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 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用的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P28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

政治学原理复习

政治七页版本 A 单选 1.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这种对政治的理解,是一种 c a,权利政治观b,管理政治观c,道德政治观d,神权政治观 2.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的政治定义 d A,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政治是一种阶级关系d,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3.政治活动的研究对象 b A,政治活动的规律b,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公共权力的运行规律d,管理公共事务的原则 4.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创立者为 d A,亚里士多德b,洛克c,卢梭d,马基雅弗利 5.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完全形成的是 b A,《共产主义宣言》的出版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出版C,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d,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6.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西方政治学发展过程中,政治科学化的结果是 c A,后现代主义政治学b,新自由主义政治学 C,行为主义政治学d,新保守主义政治学 7.下列关于利益的正确说法是b? A,利益是人们生存发展一切需要的主观形式 B,人的利益就是对个人生存发展的一切条件 C,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人们的需要就是利益 D,利益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 8.政治权利的核心构成要素是a? A,执政理念b,执政能力c,暴力d,社会财富 9.导致政权腐败因而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是因为 d A,政治权力有强制性b,政治权利有扩张延展性 C,政治权利有专属排他性d,政治权利具有公共性 10在政治权利的功能划分中c?

A,立法权的主导价值是效率b,行政权的主导价值是民主 C,司法权的主导价值是公正d,立法权的主导价值是民主 11.国家的本质是 d A,一种暴力b,阶级矛盾的产物 C,伦理道德观念的实现d,阶级统治的工具 12.提出“政治就是用权”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d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 13.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的动因是 b A,情感b,利益c,政治关系b,政治立场 14.马基雅弗利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 b A,政府论b,君主论c,政治学d,共和六论 15.政党不仅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进一步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 d A,统治阶级意志b,被统治阶级意志c,人民意志d,国家意志 16.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c A,这事把政治活动视之为公共政策的活动 B,这是把政治活动看作是伦理道德活动 C,这是把政治视之为管理活动 D,这是把政治理解为玩弄权术 17.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本质属性是 c A,先进性b,民主性c,阶级性d,组织性 18.权利产生和形成的深厚根源是 b A,社会成员的共同心理 B,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 C,历史传统 D,国家法律的确认 19.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b A,多党合作制b,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c,政治协商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主张契约论的政治思想家是 c A,亚里士多德b,列宁c,卢梭d,杰斐逊 21.在资产阶级国家中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 c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四点意义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 →二次输入→……。 博弈论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 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 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世纪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 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一、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 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 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 用的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关系、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个人作用。

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

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 一有关制度的基本概念 (一)制度的含义 1.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 a. 制度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诸如行业协会、技术协会、大学、法庭、政府机构、司法等等。(,1994:第57页) b. 诺斯将制度视为博弈规则。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 ,1990:第3-4页) “当共同的规则集合施加于两个不同的社会,其结果会怎样呢?结果会不一样,虽然规则相同,但是,实施机制、实施方式、行为规则以及行为者的主观模式都不一样。于是,真正的激励结构和被认知的政策后果也就不同。因此,同一的相对价格的基本变动或者施加同一的规则将对制度安排各异的社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1991:第33页) 赫尔维茨的定义侧重于博弈规则的实施问题。他认为,制度是“可执行的”,唯有对人类行动的一组人为的和可实施的限定才构成一项制度。 c. 博弈均衡观(,1981) 2.奥斯特罗姆的制度观 “制度”()可以界定为工作规则的组合,它通常用来决定谁有资格在某个领域制定决策,应该允许或限制何种行动,应该使用何种综合规则,遵循何种程序,必须提供或不提供何种信息,以及如何根据个人的行动给予回报(E. ,1986)。

3.诺思的制度观 任何社会、经济或政治体制都是由人构建的,并且这种结构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有序社会里,具有人为的功能。这个结构是规则、惯例、习俗和行为信念的复杂混合物,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日常的行为选择方式,并决定了我们达到预期目标的路径。( 道格拉斯.诺思对制度的理解《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 [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著 [法] 克劳德.梅纳尔编刘刚冯健等译杨瑞龙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p.15) 4.青木昌彦从理解制度安排多样性和制度变迁过程的目的出发,认为制度是重复博弈的结果,即一种均衡状态。 制度作为一种均衡现象,只要别人不忽略它,任何人都不敢不正视它的存在,从而对人们的策略选择构成影响。参与人基于共有信念而做出的策略决策共同决定了均衡的再生,均衡的再生反过来又强化了关于它的概要表征。这样,制度成为自我维系的,浓缩于其中的信念也被参与人视为当然,除非发生了动摇共有信念的事情。(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p.13) 一个制度是规制性的,因为它限制了个体参与人的选择;它是规范性的,因为通过共有信念限定了所有参与人的行为选择;它是认知性的,因为它是共有信念的建构。 一种制度是“由有限理性和具有反思能力的个体的社会长期经验的产物”(,1990) (青木昌彦沿着均衡点演进的制度变迁《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著[法] 克劳德.梅纳尔编刘刚冯健等译杨瑞龙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p.24)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最经典笔记(权威教授授课笔记)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最经典笔记(权威教授授课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 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 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 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 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 (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 (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 (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 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 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 二.方法论概述 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 1.系统层次。在系统层次上主要研究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即研究国际环境,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是怎样影响国家间互动的模式的。 2.国家层次。国家层次研究的是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他 们怎样制定对外政策。 3.个人层次。个人层次所所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的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对决 策的影响。

浅谈政治学中的哲学主义

浅谈政治学中的哲学主义 一、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为逻辑 往往无法产生集体的理性结果?他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以前, 社会科学家往往想当然地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 现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例如,住在同一幢楼里的人们会提供公共 楼道的照明;持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价格的上涨;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不良生产商和销售商作斗争;同一国家的国民会 支持本国货币的坚挺;全世界无产者会紧密联合共同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过奥尔森发现,这个貌似合情合理的假 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个 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并没有产生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相反地,往 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极其有害的结果。为什么呢?他发现集体行 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 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例如,因为罢工的胜利,工人们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是,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的 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车者的祖师爷。南郭先生本来不会 吹竽,却混进了宫廷乐队。虽然他实际上没有参加乐队合奏这样一个“集体行动”,但表演时毫不费力的装模作样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国王 奖赏这个集体行动的成果。奥尔森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因为搭便车 行为的存有,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作贡献。集 体行动的实现其实非常不容易。集体人数越多,产生集体行动就越困难。因为在人数众多的大集体内,要通过协商解决如何分担集体行动 的成本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人数越多,人均收益就相对应减少,搭 便车的动机就越强烈,搭便车的行为也越难被发现。“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两个和尚抬水喝”是体现了集体行动的成功,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体现了集体行动的失败。从“二”到“三”,由成转败的变化,关 键在于集体人数的增加。经过调查和分析,奥尔森还发现,集体行动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FUDAN JOURNA L(S ocial Sciences)N o.3 2001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3 朱德米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433) [关键词] 制度 新制度主义 行为主义 政治学 [摘 要]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反对把个体行为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新制度主义内部“分化”成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 [中图分类号] D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89(2001)030107007 The Rise of the N e w I nstitutional Politics Zhu De2m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 s Institute,Fudan Univer sity,Shanghai200433) K ey Words:institution,new institutionism,behaviorism,politics Abstract:New institutionalism develops on the basis of reaction against behaviorism.It doesn’t see individual behavior as the center of political science,but em phasizes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political life.It is divided int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and s 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所以当时的政治学关注的主题是政体。从洛克到孟德斯鸠再到托克维尔,都把国家的政治制度作为研究的主题。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搭起了政治制度的整个架构。政治制度步入稳定的发展时期,政治学关注的中心开始从制度转移到公共政策上来。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已不是集中在建立何种政治制度上,而是采用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50、60年代,行为主义逐渐成为政治学主流理论。人们对正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的重视,没有关注到对政治现实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中去,被视为传统政治学的一个主要缺陷。行为主义倡导政治科学的研究以政治行为为中心,注重对个体的政治心理、动机研究,注重对政治现象的定量化研究。制度开始被排除在主流政治学研究的视域之外。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行为主义革命在进行了近30年后,仍旧无法实现最初宏伟的学术“抱负”,由于受到经济学界同行们对制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鼓舞,政治学家开始再度关注制度,把制度纳入了当代主流政治学理论视野。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从制度入手研究政治现象的传统,终于在此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一个理论流派———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m,new institutionalism)。瞻姆斯?马奇(James G.March)和约翰?奥尔森(Johan P.Olsen)在1984年的《美国政治科学评论》上发表 [收稿日期] 2001220 [作者简介] 朱德米(1972— ),男,江苏盱眙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生,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 3 在本文撰写的过程中,挪威学者约翰?奥尔森(Johan P.Olsen)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西达?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教授和盖伊?彼得斯(B.G uy Peters)教授提供大量有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材料,作者深表感谢。 701

西方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析评

西方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析评 【标题注释】【作者】李立锋/金太军/高成富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江苏省行政学院等 【译者】【分类号】D0 【分类名】政治学 【原文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呼和浩特 【原刊期号】199806 【原刊页号】14~19 【复印期号】199902 【关键词】【内容提要】【英文标题】【英文关键】【英文摘要】【摘要题】【编者按】【正文】发韧于17世纪的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注:一般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 思想家洛克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他在《政府论》(下篇)和《论宗教宽容》这两部著作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1.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2.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有限政府论;3.推行代议制民主,实行分权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19世纪成 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体系和正统价值准则。但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资本的垄断趋 势加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冲突日趋激化,以维护和发展个人自由,限制政府干预权力为理论核心的古典自由主义,已难以适应垄断时期的西方社会的需要。必须有一种既能承袭以往政治传统,又能适应新的社会政治要求的新思想,来挽救西方社会的危机。于是以倡导国家积极干预、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便应运而生,并在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付诸实践,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扩大了新自由主义在欧美的影响,使之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中独领风骚达半个世纪之久。 一、积极的自由观 积极的自由观是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 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自由主义一直以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眼光看待人类,断定个人具有充分的理智和自治能力,只要在多样化的现实世界里得到选择的自由,他就能随意发展自己的个性,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古典自由主义要求给予个人自行其是的权利,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不管来自国家、教会还是社会习惯势力。 新自由主义也认为,自由为人类本性上的要求,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但它摒弃了传统自由主义的“绝对个人主义”、“个人至上”的倾向,赋于自由以新的内涵。 首先,自由应符合道德准则。不管出自个人还是集体,自由的行为都于他人有益,自由的人有协调的个性,其激情和冲动与良知和道义感不相冲突,所有社会成员应平等地分享自由,否则就不是自由而是特权了。 其次,自由必然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约束或强制。古典自由主义是在“任其自然”的意义上理解自由,把自由理解为约束的解除。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自由并不必然与约束相对立,相反,没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自由。英国新自由主义先驱托马斯·希尔·格林说:“自由不是仅仅摆脱了限制或强制的自由,不是恣意妄为而不顾后果的自由,也不是为某一个人或集团所独享而剥夺别人的同等权利的自由”。(注:格林:《论开明立法与 契约自由》,转引自《格林文集》伦敦朗曼公司1941年版,第199页。)格林的学生伦纳德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作者:朱德米更新时间:2008-6-5 21:51:36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点击率:807 [作者简介] 朱德米(1972 —) ,男,江苏盱眙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生,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 [关键词] 制度新制度主义行为主义政治学 [摘要]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反对把个体行为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新制度主义内部“分化”成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所以当时的政治学关注的主题是政体。从洛克到孟德斯鸠再到托克维尔,都把国家的政治制度作为研究的主题。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搭起了政治制度的整个架构。政治制度步入稳定的发展时期,政治学关注的中心开始从制度转移到公共政策上来。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已不是集中在建立何种政治制度上,而是采用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时代背景,在20 世纪50 、60 年代,行为主义逐渐成为政治学主流理论。人们对正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的重视,没有关注到对政治现实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中去,被视为传统政治学的一个主要缺陷。行为主义倡导政治科学的研究以政治行为为中心,注重对个体的政治心理、动机研究,注重对政治现象的定量化研究。制度开始被排除在主流政治学研究的视域之外。 在20 世纪80 年代,由于行为主义革命在进行了近30 年后,仍旧无法实现最初宏伟的学术“抱负”,由于受到经济学界同行们对制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鼓舞,政治学家开始再度关注制度,把制度纳入了当代主流政治学理论视野。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从制度入手研究政治现象的传统,终于在此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一个理论流派———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m ,new

政治学双学位论文选题

一、王连伟: 1.西方政治正义思想述评 2.试析古希腊民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3.试论古希腊贤人政治观及其启示 4.古希腊城邦政治学说析论 5.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政体思想比较 6.西方共和主义思想研究 7.西方宪政思想评析 8.西方分权与制衡学说的起源内容和意 义 9.西方基督教政治思想论略 10.西方神权政治思想初探 11.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12.乌托邦主义政治观述评 13.西塞罗共和国思想研究 14.论波利比阿混合政体思想及意义 15.西方人道主义政治观研究 16.韩非与马基雅弗利政治思想比较 17.西方主权学说述评 18.试论西方社会契约思想 19.西方人权政治评析 20.西方代议制理论研究 21.试论西方自然权利观 22.西方实证主义政治思想研究 23.试析黑格尔宪政思想 24.洛克和孟德斯鸠宪政思想比较 25.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述评 26.密尔自由思想与近代中国社会 27.边沁与密尔政府理论比较研究 28.洪堡政治思想述评 29.托克维尔民主思想析评 30.柏克政治思想研究 31.西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析论 32.试论休谟政治思想及其价值33.古希腊政治改革及启示 34.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研究 35.古罗马共和政体及其现代意义 36.中西封建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37.试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38.中西议会议事规则比较 39.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公务员制度比较 40.英国地方自治思想与实践 41.英美两党制比较研究 42.美国利益集团对政治的影响 43.美国联邦制研究 44.古希腊民主思想述评 45.亚里斯多德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46.亚里斯多德政体危机与解体思想初探 47.古罗马共和政体研究 48.西塞罗共和思想论析 49.阿奎那政治思想述略 50.论马基亚维利的自由思想 51.试论西方共和主义的源流、发展及演变 52.西方代议制民主理论论析 53.西方宪政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启示 54.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起源、发展和当代价 值 55.英国自由主义政府理论研究 56.休谟的政府思想 57.边沁的政府理论研究 58.论西方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及其当代 意义 59.西方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研究 60.论美国的联邦制度 61.西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评析 62.中西近代政体比较研究 63.论斯宾诺莎的自由思想 二、曹丽新: 1.政治领袖人物政治心理分析 2.社会阶层(大学生、农民、知识分子) 政治心理分析 3.民族政治心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民 族政治心理) 4.阶层政治心理现状研究。 5.政治文化理论研究。 6.民族文化模式对政治理论与实践影响的 研究。 7.腐败的政治文化心理分析及其治理 8.清官情结与当代政治文化心理 9.非理性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10.政府形象的心理背景及政府影响力的提 高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定稿版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作者简介] 朱德米(1972 —) ,男,江苏盱眙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生,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 [关键词] 制度新制度主义行为主义政治学 [摘要]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反对把个体行为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新制度主义内部“分化”成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所以当时的政治学关注的主题是政体。从洛克到孟德斯鸠再到托克维尔,都把国家的政治制度作为研究的主题。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搭起了政治制度的整个架构。政治制度步入稳定的发展时期,政治学关注的中心开始从制度转移到公共政策上来。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已不是集中在建立何种政治制度上,而是采用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时代背景,在20 世纪50 、60 年代,行为主义逐渐成为政治学主流理论。人们对正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的重视,没有关注到对政治现实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中去,被视为传统政治学的一个主要缺陷。行为主义倡导政治科学的研究以政治行为为中心,注重对个体的政治心理、动机研究,注重对政治现象的定量化研究。制度开始被排除在主流政治学研究的视域之外。 在20 世纪80 年代,由于行为主义革命在进行了近30 年后,仍旧无法实现最初宏伟的学术“抱负”,由于受到经济学界同行们对制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鼓舞,政治学家开始再度关注制度,把制度纳入了当代主流政治学理论视野。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从制度入手研究政治现象的传统,终于在此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一个理论流派———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m ,new institutionalism) 。瞻姆斯·马奇(James G.March) 和

新自由主义读后感

认清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读《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有感 平时对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在学校的学习,很少在课外去特意阅读一些关于政治经济的书籍,了解的相关知识也仅限于书本上比较原理性的东西。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得益于郭老师的推荐,我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古巴著名学者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博士的著作《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受益良多,让我对自由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起初,我对于自由主义或者是新自由主义的概念并不怎么了解,当我去图书馆对这本书检索时,我才知道它被归类于社会科学经济学,但是当我把这本书读完之后,使我对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著名古巴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众所周知,古巴是现存世界为数不多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之一,而且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位于拉丁美洲,中国与拉丁美洲在争取民族解放和捍卫国家主权自由以及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上都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我们有理由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

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我先不谈书的内容,这本书的名字是《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自由主义,什么又是新自由主义,为什么是“垂而不死”的新自由主义。首先我利用互联网先去了解了一下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英文是Liberalism,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经济方面,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这种自由主义的标语是“自由企业”,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制,意味著移除法律上的障碍,如贸易的障碍以及政府施加的垄断和补贴特权。经济自由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越少越好、或者干脆没有管制,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一些人则同意政府可以在一些领域扮演垄断的角色,如维持治安和法庭的服务。经济自由主义接受由于不平等谈判地位的交易而引起的经济不均等是自然竞争下的结果—只要当中没有牵涉到强迫的运用。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发展,是一种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