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安全设备产品选型测试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设备产品选型测试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设备产品选型测试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设备产品选型测试报告

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和建议

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和建议 【摘要】视频监控系统功能优劣、用户是否愿意接受、能否很好的完成安防监控任务,完全取决于系统配置的技术合理性及经济性。这是我们做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视频监控;选型;建议 0.前言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段:第一代模拟闭路视频监控系统、第二代模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第三代全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会一直是主导行业发展的一个肯定的趋向。 1.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含摄像机和磁带录像机的全模拟电视监控系统,也被称为第一代模拟闭路视频监控系统(CCTV);采用摄像机通过专用同轴缆输出视频信号,再由线缆连接到专用模拟视频设备,如视频画面分割器、矩阵、切换器、卡带式录像机(VCR)及视频监视器等,系统性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和视频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视频的采集和压缩处理,利用显示器的高分辨率实现图像的多画面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由于传输依旧采用传统的模拟视频电缆,所以被称为第二代模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系统为以数字硬盘录像机DVR为核心半模拟-半数字方案,从摄像机到DVR仍采用同轴缆输出视频信号,通过DVR同时支持录像和回放,并可支持有限IP网络访问。由于DVR产品五花八门,没有标准,所以这一代系统被认为是非标准封闭系统。DVR系统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复杂布线“模拟-数字”方案仍需要在每个摄像机上安装单独视频缆,导致布线复杂性。DVR一次最多只能扩展16个摄像机,需要外部服务器和管理软件来控制多个DVR或监控点等。 第三阶段:从2004年开始,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硬盘容量的加大和中心存储成本的降低,以及各种实用视频处理技术的出现,视频监控步入了全数字化的网络时代,并且依靠强大的平台软件实施管理,被称为第三代全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优势是摄像机内置Web服务器,并直接提供以太网端口,供任何经授权客户机从网络中任何位置访问、监视、记录并打印。全IP视频监控系统完全不同于前面两种系统,简单的系统结构和方便的远程监控能力,注定是它快速发展起来。 2.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应遵循的原则 2.1监控系统的组成通俗的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1.1前端设备 在每个监控点根据监控环境的不同选用普通枪机、红外枪机、红外半球和高速球等不同的机型安装摄像机及其配套的支架、防护罩、镜头等装置。用来完成系统视频信号采集和转换工作。 2.1.2传输设备 根据摄像机到监控中心的距离选择传输方式,距离近的(400米以内)通过网线或者同轴电缆和交换机级联进入监控中心,距离较远的主干采用光纤经光纤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4) 3.1测试执行情况 (4) 3.2功能测试报告 (4) 3.2.1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2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3xxx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4xx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5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6)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6)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7)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8)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8)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10) 4测试结论与建议 (11)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11)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11) 4.3测试结果分析 (11) 4.4建议 (11)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镇江市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镇江市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音乐、美术数据完善步骤 一、目前系统中数据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 2.部分数据显示为0,或是过大。 3.造成的原因: (1)未将相关数据录入到系统中 (2)已经录入系统,但是相关的专用教室类型、仪器设备分 类登记错误。 二、系统数据完善步骤 1.基础信息 (1)教职工总人数:人员管理中的人员数。 操作:学校管理员:【系统管理】→【人员管理】(2)学生总人数:班级设置中登记的学生数总和 操作:学校管理员【系统管理】→【班级设置】 (3)班级数:班级设置中登记的班级总数 操作:学校管理员【系统管理】→【班级设置】 (4)音乐教师 ①总人数:管理人员中登记的任职学科为音乐的人员总 数 ②专职教师:管理人员中登记的任职学科为音乐的专职

人员总数 ③兼职教师:管理人员中登记的任职学科为音乐的兼职 人员总数 操作:学校管理员【管理人员】 (5)美术教师 ①总人数:管理人员中登记的任职学科为美术的人员总 数 ②专职教师:管理人员中登记的任职学科为美术的专职 人员总数 ③兼职教师:管理人员中登记的任职学科为美术的兼职 人员总数 操作:学校管理员【管理人员】 2.音乐教室 (1)专用教室 ①间数:音乐专用教室中的专用教室登记中类型登记为 音乐专用教室的教室总数 ②面积:音乐专用教室中的专用教室登记中类型登记为 音乐专用教室的教室面积总和 (①、②)操作: 音乐专用教室管理员【专用教室】→【音乐舞蹈】→【建室管理】→【专用教室登记】中,根据实际情况登记音乐专用教室,注意专用教室类型的选择,及面积的设置,有问题

的点击修改进行更改。 ③多媒体设备:统计仪器设备分类编号为c01016、 cD00002、cD60001仪器设备总数。 ④教学音响系统:统计仪器设备分类编号为cD40501仪 器设备总数。 ⑤钢琴:统计仪器设备分类编号为cU0001、c01010仪器 设备总数。 ⑥其他教学用琴:统计仪器设备分类编号为cU00003、 cU00010、cU00011仪器设备总数。 ⑦五线谱电教板:统计仪器设备分类编号为cU99115、 cW40301仪器设备总数。 (③、④、⑤、⑥、⑦)操作: a.已经将相关物品录入系统: 音乐专用教室管理员【专用教室】→【音乐舞蹈】→【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调整】,找到相应的物品,点击【调整】,然后在分类编号中,将仪器设备调整到其相应的分类中,点击保存,具体分类情况可参照上述说明。另外,点击【存放信息】,点击【修改】将其存放到相应的音乐专用教室中。 b.还未将相关物品录入系统: 音乐专用教室管理员【专用教室】→【音乐舞蹈】→【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入库】,点击【新建入库单】,

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带主要设备选型清单)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 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一、项目建设规划 (10) 1.1建设目标 (11) 1.1.1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景点 (11) 1.1.2 面向旅游者 (11) 1.1.3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商家 (12) 1.1.4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机构(旅游局) (12) 1.2建设规模和内容 (13) 1.2.1规划建设的系统及功能 (14) 1.2.2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 (23) 1.3系统建设总结与建议 (23) 第二章总体设计规划 (26) 2.1总体设计原则 (26) 2.2总体目标 (27) 2.3总体建设任务分析 (29) 2.3.1总体建设任务 (29) 2.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32) 2.4.1整体技术架构 (32) 2.4.2功能和逻辑结构 (33) 2.4.3系统物理拓扑结构 (36) 2.4.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总平图 (37) 第三章基础系统及各子系统建设规划 (38) 3.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38) 3.1.1系统建设目标 (38) 3.1.2建设规模与内容 (38) 9)营销决策体系,包括居民人流分析系统建设; (39)

3.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9) 3.3基础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0) 3.3.1基础软件 (40) 3.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41) 3.3.3其他基础数据 (41) 3.4基础服务器及存储平台 (42) 3.4.1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需求分析 (42) 3.4.2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规划 (44) 3.4.3基础专线网络规划 (52) 3.5基础数据网络及安全方案 (56) 3.5.1基础数据网络方案 (56) 3.5.2基础网络安全方案 (59) 3.6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基础平台 (70) 3.6.1系统结构 (70) 3.6.2系统概述 (70) 3.6.3基于SOA的架构设计 (71) 3.6.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集成管理系统架构分析 (73) 3.6.5基于SOA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实现 (75) 3.6.6平台功能设计 (79) 3.7基础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84) 3.7.1建设必要性 (84) 3.7.2建设目标 (86) 3.7.3系统设计 (88) 3.7.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GIS服务平台建设规划 (91) 3.7.5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GIS平台对应用系统的支撑及功能 95 3.8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 (104) 3.8.1系统概述 (104) 3.8.2前端点位分布 (105) 3.8.3系统拓扑结构 (107)

教育装备标准化管理系统介绍

教育技术装备 标准化管理系统简介 系统概述 公司在开发该系统时,充分调研了湖南、江西、河北、广西在装备信息化管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学校信息化水平现状,教育装备管理的特点(设备品种多,管理烦琐,统计数据难等),基于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都需要摸清家底,掌握各类设备的装备缺口,进行动态数据统计等需求开发了该系统。 一、系统主要功能目标 1、建立全省装备的基础数据库:实现一个省(或地市)教育装备数据的电子化,各学校登陆系统,录入各类设备(用房)的数量,以形成各学校装备设备的电子帐。基础数据库的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科学、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卫生等10个学科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装备人员、课桌椅、装备用房等基础数据; 2、装备现状查询、统计:省、市、县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可以逐级查询下级单位的各类设备的现有数,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报表,以便管理部门摸清家底。有固定报表统计和组合条件查询,可以查询各类数据。包括: 1)学校现有设备统计、查询:省、市、县教育局可以方便查询到下级单位或学校各类设备的库存情况、做到对各学校现有设备一清二楚; 2)缺口统计、查询:省、市、县教育局可以方便查询到下级单位或学校各类设备的缺口数量、和缺口的金额。 3、系统内置装备标准:软件内置了教育部的教育装备的配备标准,以及各类设备的参考价格。 4、装备达标分析:系统根据各学校现有库存数、内置的装备标准,对各学科的教育仪器和设备,音、体、美教学器材、装备用房和图书做出达标分析。 5、采购管理功能,能自动汇总各学校(或下级单位)的申购数,进行分包采购,然后产生产品分发单。以减少了传统的采购工作中,人工统计数据,人工制作分发单形成的

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设备选型,网络方案,整体解决方案 网络工程集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各线布线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统一布线设计、网络设计及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为楼宇大厦和企业提供了先进、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它是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智能大厦的基础。 根据用户单位的需求及具体情况,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及产品化的程度,经过充分的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从而确定网络建设方案,依据方案的步骤、有计划的实施网络建设活动。 网络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一般可分为网络规划和设计阶段、工程组织和实施阶段以及系统运行维护阶段。 需求分析: 经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初步确定建设规模、定位技术水平、预计投资总额、计划建设周期等。 网络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 1)确定网络总体实现的目标:采用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标准;分期目标、时间和进度计划等;网络实施成本、网络运行成本。 2)总体设计原则:实用性、开放型、高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易用性、可扩展性原则。拓扑结构与网络总体规划: 主要因素:费用、灵活性、可靠性。 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规模息息相关。一个规模较小的星型局域网没有主干网和外围网之分。规模较大的网络通常呈倒树状分层拓扑结构。 分层设计规划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将全局通信问题分解考虑,分层还有助于分配和规划带宽。 核心层(核心交换机,高速传送数据,对数据不作任何处理)——汇聚层(交换机、路由器设备,访问层的汇接点,路由数据、分割广播域/多点传送域、介质转换、安全性、远程访问的接入点)——接入层(交换机、集线器设备,端接设备到网络的接入点) 资源子网的规划设计: 服务器接入服务器系统是网络的核心设备,服务器在网络中的位置直接影响网络应用效果和网络运行效率。 服务器一般分为两类: 1)为全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文件服务和通信服务,为企业网提供集中统一的数据库服务。它由网络中心管理维护,服务对象为网络全局,适宜放在网管中心; 2)部门业务和网络服务结合,主要由部门管理维护。如财务部服务器等。 服务器接入的几种方案: 1)千兆以太网端口接入或光纤接入(接到核心交换机上,速度快,对核心交换机端口要求比较高,成本比较高) 2)并行快速以及网冗余接入(成本低,速度会受到一些影响。) 某企业网络解决方案实例: 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网络的连通性

安全测试报告_模板

Xxx系统安全测试报告 拟制:王道勇日期:2011-6-23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和范围 本测试报告为xxx系统安全测试报告,测试执行了所有测试用例。测试点包括:行权功能优化、委托功能优化、批量导入PBC功能优化。 1.1.目的 本文是xx系统安全测试报告,说明当前发布版本质量 1.2.范围 本文报告了本次测试的汇总数据,测试评价及测试结论 2.测试信息汇总 2.1.测试时间、地点、人力 2.2.基础统计数据 本次安全测试分2轮安全测试,测试用例覆盖率到达100% 用例执行情况如下:

执行用例总数=通过用例数+失败用例数+阻塞用例数+废弃用例数分析:第2轮系统较稳定,测试用例成功执行率高于第1轮。测试结果执行情况如下: 问题单数: 问题类别: 问题缺陷类型:

模块: 2.3.未解决缺陷说明 测试过程共发现问题:xx个。共解决问题:xx个。未解决问题:0个。详细信息请参考xxx 系统缺陷管理库 3.测试评价 3.1.测试充分性评价 对xxx进行了以下系统安全测试 测试的功能点包括: 系统安全测试执行的测试用例,测试覆盖全面。

严重程度,经过2轮的安全测试,系统达到安全需求 安全测试中,按照与业务部门确认的测试用例,测试覆盖全面,所有问题通过回归测试3.2.与需求符合性评价 Xxx系统的安全测试需求覆盖详细情况请参考《xxx系统需求说明书》 4.测试结论 本次测试覆盖全面,测试数据基础合理,测试有效。 SQL注入测试,已执行测试用例,问题回归后测试通过 跨站脚本测试,测试发现文本框对尖括号、百分号、单引号、圆括号、双引号进行了转义,测试通过。 跨目录测试,已执行测试用例,路径已加密,无漏洞,测试通过 用户权限控制和权限数据控制安全测试,已执行测试用例,问题经回归后测试通过。 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本次测试通过 5.参考引用与术语 5.1.参考引用 无 5.2.术语 无 6.附录

设备选型的概念和选型依据

设备选型的概念和选型依据 根据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的定义,设备选型是指购置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信息安全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安全系统设计原则我们知道,在安全设备等硬件选型时必须充分地考虑硬件的配置和所选硬件平台及支撑软件平台的可扩充性安全性。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总结了在安全系统硬件选型方面我们应遵循的几项技术标准: 安全设备的选择和业务系统的需求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应用需求对设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品牌、各种专业技术、悬殊的产品价格,如何为信息安全系统建设选购功能强大、适应需求的设备是我们在建设安全系统时必须考虑的。我们应遵循如下原则作为我们选择服务器系统的依据: 1、先进性:应用安全设备应代表当代计算机技术的最高水平,能够以更先进的技术获得更高的性能。同时系统必须是发展自一个成熟的体系,是同类市场上公认的领先产品,并且该体系有着良好的未来发展,能够随时适应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求。 2、实用性:安全设备应具有性能/价格比率的优势,以满足应用系统设计需求为配置目标,并不盲目地追求最高性能、最大容量。总之,应根据应用的需求配置适当的处理性能和容量,同时考虑今后信息量增加的情况。

3、可扩展性:安全系统能随着系统的增加而扩展,具有长远的生命周期和可扩充性,能适应现在和未来需要。能通过增加内部或者外部硬件。比如扩充CPU数目(SMP)、增加内存、增加硬盘数目、容量、增加I/O总线上的适配器(插卡)等,或采用新的硬件部件替代现有性能较差的部件。比如CPU处理器的升级,实现安全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扩展,满足未来信息量发展的需要。 4、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应用安全系统必须能长期连续不间断工作。衡量可靠性通常可以用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以通过冗余技术来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如冗余备份电源、冗余备份网卡、ECC(错误检查纠正)内存、ECC保护系统总线、RAID磁盘阵列技术、自动服务器恢复等。 高可用性是和整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系统的高可用性是通过计算机集群功能来实现的。因此,在选择设备构造高可用性系统时,必须同时考虑在该平台上是否有成熟的操作系统和高可用性(HA)管理软件。 5、开放性:安全系统应最大限度的采用国际流行的公用标准,保护用户的投资,保证用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保证用户现有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可用性和连续性。只有开放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扩展和和兼容性。 6、经济性:在选择安全设备时也应考虑性能价格比,即以最低的价格获得能够满足企业业务需要的最优性能的设备,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充分保护用户的现有设备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在现有系统平滑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充分使

软件安全测试报告.doc

软件安全性测试报告 软件安全性测试包括程序、数据库安全性测试。根据系统安全指标不同测试策略也不同。 用户认证安全的测试要考虑问题: 1.明确区分系统中不同用户权限 2.系统中会不会出现用户冲突 3.系统会不会因用户的权限的改变造成混乱 4.用户登陆密码是否是可见、可复制 5.是否可以通过绝对途径登陆系统(拷贝用户登陆后的链接直接进入系统) 6.用户推出系统后是否删除了所有鉴权标记,是否可以使用后退键而不通过输入口令进入系统 系统网络安全的测试要考虑问题: 1.测试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正确装配好,有关系统的补丁是否打上 2.模拟非授权攻击,看防护系统是否坚固 3.采用成熟的网络漏洞检查工具检查系统相关漏洞(即用最专业的黑客攻击工具攻击试一下,现在最常用的是NBSI系列和IPhacker IP) 4.采用各种木马检查工具检查系统木马情况 5.采用各种防外挂工具检查系统各组程序的客外挂漏洞 数据库安全考虑问题: 1.系统数据是否机密(比如对银行系统,这一点就特别重要,一般的网站就没有太高要求) 2.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我刚刚结束的企业实名核查服务系统中就曾存在数据的不完整,对于这个系统的功能实现有了障碍) 3.系统数据可管理性 4.系统数据的独立性 5.系统数据可备份和恢复能力(数据备份是否完整,可否恢复,恢复是否可以完整)

秋*;当MFC片刊卫” (W “? :5 心也“八 * HlLf咯丹& 咲士劃试址评怖 ■■|J W^|> 吕甜化比 WZZ* :芒 h V ?: 土闵森;I电特 江[」"■、i」 Hi'H5;.P ?"■ .ir ■;、:1八 股 ■ ■■ = ■■■ '..? -I \ K L,^p . t IH ■.: 1T7V 缈 .b-H^-f.^r- . r 工=i弘也”丸■£?;. k..x i 人{:此确币 吃 m* 冬 ji.lp- A Vtll t解X■也 曲r爭*觐虐詹出「丄二一「!__空亠- ,辛ffpiR; 芷MH *?(■、':.'".亍 \ m 1.*11 i :II

机房建设方案及设备选型

中地乳业机房建设方案 机房是公司网络系统设备、电话系统设备、信息系统服务器放置的场所,是公司光纤网络、语音通话、应用系统、数据系统的存放基地。机房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公司日常业务运行、牧场运营管理、领导经营决策。 一、机房基础设备 1、网络:根据宏观分析,现每台电脑平均使用速率 为50kb/s,根据公司需求公司要求330人同时在线,故需 要165M;根据子公司150人访问及NC系统负载故服务器单 独需要5M,根据主流视频会议带宽建议标准为5M,故总计 需要带宽为:175M。经与宽带供应商沟通,带宽是满足中地 集团需要,可以随时调整。 因整体带宽超出百兆,故整体设计时,设备选型应为千 兆设备。 2、服务器:根据公司现状,现有4台服务器已经满 足公司正常业务,后期新增前置机建议使用1U低端服务器, 如IBM X3250等;服务器设计均为千兆口,可以满足公司 330人同时访问,但需要NC等系统支持330人同时访问; 新增育种软件、备用服务器,建议继续使用IBM M5,可选 高配版; 3、网络交换机:因整体设计为千兆,故所有设备均 为千兆,根据需要二级交换机因为核心交换机建议型号:核 心交换机:华为(S5720-36pc-EI-AC)28个 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4个复用的千兆Combo SFP, 4个千兆SFP;三级交换机:华为接入交换机 (S5700-52P-LI-AC)48个10/100/1000Base-TX,4个 100/1000Base-X SFP。 4、电话交换机:根据公司需要建议继续使用模拟设 备,整体配件设备如下:

5、上网行为管理:建议采用深信服AC-1200适用于400用户以内,数功能如下:深信服AC系列产品是目前网络行为识别率最高、性能最强的专业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深信服AC系列上网行为管理产品采用深信服自主研发的AC网络审计系统。拥有着领先的网络行为识别能力,除了识别普通的明文数据外,AC还可识别加密的流量和应用,并通过基于统计学的网络行为智能检测技术(NBID),对用户最新面临的应用进行管理,进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避免机密信息的泄漏。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硬件平台,以及不受硬盘空间限制、可独立部署的数据中心,深信服NC的性能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更好的满足了大规模网络的苛刻要求。1300万条URL过滤,人工智能网页分析,1000种网络应用库,应用访问控制,报表和检索,流量分析,带宽管理,防DOS攻击,防ARP欺骗。吞吐量:90Mbps并发会话数:12万,硬盘容量250GB,网口数量:4个千兆电口,电源:单电源,外形:1U机架式。 6、VPN:建议购买深信服VPN-2150,参数如下:防火墙吞吐量≥500Mbps,大并发会话数≥60万,SLVPN加密速度≥200Mbps,发SSL用户数≥800,PSecVPN加密速度≥280Mbps,PSecVPN隧道数≥4000,接口为:4个千兆口 7、UPS:公司发展共计需求:6台服务器,交换机:5台,显示器2台,上网行为管理1台,VPN1台,电话交换

医学装备管理软件

医学装备管理软件 设备科专用管理系统系统功能概述 保力-医学装备管理软件通过符合医院设备科管理需求搭建的专业级“设备科管理平台”,打造数字化设备科。该系统能实现如下功能: A、规范科室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采用全流程导航,将设备科日常管理工作,按照软件流程图的形式进行管理,对设备从申购计划、招投标、采购、运营、维修保养、淘汰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规范并优化设备科工作流程,明确岗位工作要点,划分工作权限,使得设备科的管理架构清晰、工作职责井然有序,有效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B、规范并优化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管理,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对设备的使用、质量、服务等方面的指标自动进行量化统计,对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降低维修消耗,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量化维修、维护人员的绩效考核; C、加强对医疗设备资产的管理 对设备的购置、使用、流转、盘点、折旧、报废、处置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管理,贯穿资产整个生命周期,有效防范资产流失,保障资产安全。 D、健全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制度 完备的电子档案实现了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监管,通过对设备及高值耗材建立电子档案,对设备的申购资料、维修资料、技术资料以及采购、评价、验收过程中的合同、报告等文档进行规范管理。结合“条码资产巡检系统”,有效提升质控工作效率,保证质控有效性和普及性。 E、建立实时、动态的库存监控机制,规范耗材采购流程; 解决库存积压、库存过剩、库存不足等常见库存管理问题,自动生成订单,实现库存预警机制,进行库存动态管理。对科室申购、审批、询价、采购、领用进行数字化管理,使耗材采购流程规范、科学、有序; F、建立高值耗材“精确控制,100%跟踪”平台;

设备选型的概念和选型依据

精品文档 设备选型的概念和选型依据 根据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的定义,设备选型是指购置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 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信息安全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安全系统设计原则我们知道,在安全设备等硬件选型时必须充分地考虑硬件的配置和所选硬件平台及支撑软件平台的可扩充性安全性。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总结了在安全系统硬件选型方面我们应遵循的几项技术标准:安全设备的选择和业务系统的需求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应用需求对设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品牌、各种专业技术、悬殊的产品价格,如何为信息安全系统建设选购功能强大、适应需求的设备是我们在建设安全系统时必须考虑的。我们应遵循如下原则作为我们选择服务器系统的依据: 1、先进性:应用安全设备应代表当代计算机技术的最高水平,能够以更先进的技术获得更高的性能。同时系统必须是发展自一个成熟的体系,是同类市场上公认的领先产品,并且该体系有着良好的未来发展,能够随时适应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求。 2、实用性:安全设备应具有性能/ 价格比率的优势,以满足应用系统设计需 求为配置目标,并不盲目地追求最高性能、最大容量。总之,应根据应用的需求配置适当的处理性能和容量,同时考虑今后信息量增加的情况。 精品文档 3、可扩展性:安全系统能随着系统的增加而扩展,具有长远的生命周期和可扩

充性,能适应现在和未来需要。能通过增加内部或者外部硬件。比如扩充CPU数目(SMP)、增加内存、增加硬盘数目、容量、增加I/O总线上的适配器(插卡)等,或采用新的硬件部件替代现有性能较差的部件。比如CPU 处理器的升级,实现安全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扩展,满足未来信息量发展的需要。 4、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应用安全系统必须能长期连续不间断工作。衡量可靠性通常可以用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以通过冗余技术来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如冗余备份电源、冗余备份网卡、 ECC(错误检查纠正)内存、ECC保护系统总线、RAID磁盘阵列技术、自动服务 器恢复等。 高可用性是和整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系统的高可用性是通过计算机集群功能来实现的。因此,在选择设备构造高可用性系统时,必须同时考虑在该平台上是否有成熟的操作系统和高可用性(HA )管理软件。 5、开放性:安全系统应最大限度的采用国际流行的公用标准,保护用户的投资,保证用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保证用户现有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可用性和连续性。只有开放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扩展和和兼容性。 6、经济性:在选择安全设备时也应考虑性能价格比,即以最低的价格获得能够满足企业业务需要的最优性能的设备,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充分保护用户的现有设备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在现有系统平滑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充分使 精品文档 用现有的安全设备。 7、可管理性与易维护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统一的管理平台,能够使用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我校对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教务处网络管理室统一管理,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保密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失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涉密计算机严禁接入局域网,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保密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其他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也严格按照计算机保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落实了有关措施,确保了考试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我校终端计算机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

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局域网和应用软件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公文传输系统、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我校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局域网系统运行安全。 四,通迅设备运转正常 我校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第章案例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5.12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5.12.1软硬件选型原则 软件选型原则:开放性,对称性与非对称处理,异种机互联能力,目录及安全服务的支持能力,应用软件的支持能力,网管能力,性能优化和监视能力,系统备份/恢复支持能力。 硬件选型原则: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延续性,系统可扩展性,系统的互连性能,应用软件的支持,系统的性价比,生产厂商的技术支持,可管理性(同事管理多处工作,消除问题,智能管理的方法),远程管理,状况跟踪,预故障处理,性能监控,安全管理,可用性,磁盘故障,内存问题,容错性(冗余组件、自动服务器恢复,冗余网卡,冗余CPU电源模块,双对等PCI总线)及平台支持 5.12.2软硬件配置清单 参考《附表》中的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5.13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使用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正在使用的机房,不需要重新建设。

3.4.2 性能需求 3.4.1.2.1 交易响应时间 交易响应时间指完成目标系统中的交互或批量业务处理所需的响应时间。 根据业务处理类型的不同,可以把交易划分为三类:交互类业务、查询类业务和大数据量批处理类业务,分别给出响应时间要求的参考值,包括峰值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 1、交互类业务 日常交易指传统的大厅交互业务,如申报、发票销售、税务登记等,具有较高的响应要求。批量交易指一次完成多笔业务处理的交易,如批量扣缴等,由于批量交易的数据量不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响应时间。 表3-1 交易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 备注:以上交易如果涉及与税务-国库-银行或税务-银行-国库交互的,响应时间参考值中均包含交互的时间 2、查询类业务 如登记资料查询、申报表查询等。查询业务由于受到查询的复杂程度、查询的数据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给出一个参考范围。 如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具体开发文档中单独给出响应时间要求。 表3-2 查询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 备注:业务处理过程的交互操作的响应时间参见上面交互类业务的相关指标。

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装备的管理与使用

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装备的管理与使用一、角色的职责 (一)学校装备系统管理员: 1.设置部门 2.设置人员(相关学科管理、使用人员的用户注册、角色和权限 设置,给相关人员用户名和密码) 3.设置班级 4.了解学校数据上传情况,督促相关学科上传数据 (二)学科管理员 1.学科专用室(实验室、音体美、信息技术、图书馆)的建室工作(专用室的类型、名称、面积、建造时间) 说明:①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机网络教室、专用多媒体教室、普通多媒体教室(班级) ②体育包括室内外场地 2.学科登记建账(专用室中全部仪器设备和低值易耗品) 说明:①图书馆录入图书总括登记账及全部仪器、设备 ②体育包括室内、室外场地器材 二、数据初始化的主要要求 (一)、学校完成中小学资产与装备信息系统中的小学科学,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等学科数据初始化工作的主要要求如下:

1、完成系统中学校部门设置和人员设置;完成学校当前学期的班级设置;完成相关学科管理、使用人员的用户注册、角色和权限设置。 2、完成系统中相关学科专用教室的建室工作,数据主要包括专用教室的类型、名称、面积和建造时间等,建室内容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 ①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室”和“仪器室/准备室”,小学科学学科的“小气象站”,化学学科的“药品室”。 ②信息技术学科的“计算机网络教室”、“专用多媒体教室”(如有计算机、投影机等信息技术设备的公用教室、阶梯教室、报告厅等)、“普通多媒体教室”(如学校在普通教室中配备有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则需在系统中归于进行登记)。 3、完成系统中相关学科仪器设备的登记建账(以可查询到建账结束信息为准),数据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购置日期、数量、金额及存放地(如同一室内橱柜较多,存放信息应细化至橱柜)等,应登记的仪器设备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 ①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存放于相关专用教室中的全部仪器设备(含专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低值易耗品。 ②信息技术学科的存放于计算机网络教室、专用多媒体教室、普通多媒体教室中的信息技术设备。其中普通多媒体教室中的信息技术设备主要固定在普通教室中使用的计算机、投影机或其它数字显示设备(平板显示器、数字式背投电视机等)、视频展示台、电子白板等。

机电设备选型

《机电设备选型》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学习领域名称:机电设备选型 代码:Z020401027 学时:60 学分:4 适用专业:矿山机电 一、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一)课程定位 《机电设备选型》课程是矿山机电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它集理论与实践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本课程构建于《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维修》、《井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煤矿生产与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机电设备选型内容,本着企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进行煤矿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机电设备选型》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向导、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2个学习模块,即采区运输系统设备选型学习模块和采区供电系统设备选型学习模块,其中采区运输系统设备选型学习模块由6个情境组成,采区供电系统设备选型学习模块由7个情境组成。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学习情境是在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序方法。 (三)课程特色 本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向导、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按照机电技术组的工作任务作为整个学习领域,由采区运输系统设备选型、采区供电系统设备选型2个模块组成;模块之间即相互独立,又为同一个采区而相互联系。每个模块先以系统拟定为学习情境,之后以系统中各设备的选型为学习情境。 二、学习领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系统拟定、方案比较、选型计算等专业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机电、采煤、通风等专业知识解决机电设备选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和探索采区机电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能力、收集查找资料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发展能力。 (一)专业知识目标 (1)明白机电设备选型设计所需收集的原始资料,熟悉采掘工程图及工作面作业规程相关知识; (2)熟悉采区运输系统、采区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拟定步骤;掌握系统方案技术比较方法; (3)熟悉采区运输及采区供电设备的选择原则、选择方法及步骤; (4)熟悉采区运输系统图、采区供电系统图、采区变电所硐室布置图、采区电缆敷设图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武器装备 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目录 一、系统简介 (3) 二、硬件安装介绍 (4) 1. 标签安装方式 (4) 2. 天线及设备安装方式 (5) 三、软件功能介绍 (5) 1.基础信息维护 (5) 2.实力增加 (6) 3.实力减少 (7) 4.出库管理 (8) 5.入库管理 (8) 6.统计查询管理 (9) 7.报警管理 (10) 8.现场查询 (11) 四、系统特点 (11) 1.稳定性 (11) 2.安全性 (11) 3.实时性 (11) 4.扩展性 (11) 五、系统应用意义 (12) 六、RFID技术其他应用 (13) 1.军队自动化车场管理系统 (13)

一、系统简介 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基层中队武器装备管理,而创新的一种装备管理手段。该系统由电子标签、超高频读写器、天线及应用软件组成。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对武器装备的自动识别和信息化管理,为武器装备的发放、出入库管理、调拨、登统计等提供一个数字化平台,能够有效、准确地对出入库的武器装备进行信息的自动识别和记录保存,以及对武器装备实力进行快速查询和统计报表,从而达到对库存武器装备电子信息化管理。 系统图如下:

二、硬件安装介绍 1. 标签安装方式 95式5.8mm枪族的外壳为工程塑料,安装电子标签时卸下枪机上方的外壳,把标签粘贴于外壳内部,如下图所示: 电子标签安装于 此内部 92式手枪的电子标签安装时,把弹夹卸下,电子标签安装于枪管下方侧面。位置如下图:

2. 天线及设备安装方式 在枪械库出口安装两个天线,对出口区域进行覆盖,保证枪械进出时都可读出电子标签。天线使用馈线连接至读卡器,读卡器可壁挂式安装于门旁的墙上。读卡器通过网络连接至前台计算机。 三、软件功能介绍 系统总体功能如下: 1.基础信息维护 该模块完成单位信息、人员信息、装备类别及装备基本信息配置,完成操作员权限、密码的管理;

小区智能系统主要设备品牌选型及技术参数

**项目 小区智能化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

二、小区智能化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一)、硬盘录像机技术参数 BST-8000-16D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1格式) 功能特点: 1、采用最新的USB2.0接口,进一步稳定USB鼠标功能,快速实现USB备份、USB升级等操作; 2、采用高性能DSP实现标准的H.264压缩算法,图像更精细、码流更小、网传更流畅; 3、采用标准网络协议和标准压缩算法,在各种平台上轻松实现互连互通; 4、采用SATA硬盘接口、支持SATA刻录备份; 5、采用双码流技术,更适合窄带传输,录像支持实时; 6、D1/HD1/CIF/QCIF优化组合; 7、适用于画质和网络传输要求较高、存储时间较长的金融、能源、城市治安等监控场合 技术参数: 型号:BST-8000-12D 主处理器:工业级嵌入式微控制器 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系统资源:同时多路录像,同时录像回放,同时网络操作 操作界面:16位真彩色图形化菜单操作界面,支持鼠标操作,带有菜单注释画面显示:1/4/8/9/13/16画面显示 视频标准:PAL(625线,50场/秒) 监视图像质量:PAL制,D1(704×576) 回放图像质量:PAL制、QCIF(176×144)、CIF(352×288)、BCIF(528×288)、 HD1(352×576)、D1(704×576) 图像压缩:H.264限定码流、H.264可变码流 图像控制:6档可调 录像速度(CIF) :PAL制:每4路200fps自由组合 图像移动侦测:每画面可设置192(16×12)个检测区域;可设置多级灵敏度 录像方式及优先级:手动>报警>动态检测>定时 本地回放:支持2路回放 录像查询方式:时间点检索、日历检索、事件检索、通道检索 每路占用硬盘空间:56~900M字节/小时 录像保存:本机硬盘、网络 备份方式:网络备份、USB备份、SATA备份 视频输入:4/8/16路BNC 视频输出:2路BNC、1路VGA输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