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3-2002(2002-12-31 发布,2003-03-01 实施)

冃U 言

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在标准号转化前是专业标

准ZB T35001-1987。

因此本次标准修订实际上是在15年后对该标准的重大修改。

以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国的相关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对标准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代替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C/T 41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适用于湿热型产品的规定,相应取消1999年版的3.25及3.26 ;

――取消长霉试验(1999年版的4.16);

――取消电机换向器上的火花等级(1999年版的3.17,4.10);

――取消互换性检验(1999年版的3.22,4.14);

――对产品的温度范围做了调整和修改,规定了上、下限工作温度和贮存温度的范围(1999年版的3.3 ;本版的3.1.3);

――修改了标称电压的规定,取消了6V电系,增加了工作电压范围的规定(1999年版的3.9 ;本版的3.1.4);

――在对产品的基本性能参数的规定中,增加了对低压电线束和机械紧固件的技术要求(1999年版的3.10 ;本版的3.2);

――对短时定额工作时限的推荐档次做了修改,取消0.2 min,增加5 s,15 s (1999 年版的3.8.2 ;本版的3.1.7.3);

――对产品有关部位的温升限值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3.18 ,4.11 ;本版的3.3,4.3);

——增加了噪声试验方法的规定(见 4.4)

――对超速性能的规定做了补充修改(1999年版的3.16 ;本版的3.5,

4.5);

――对产品的防护性能规定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3.7,4.8 ;本版

的 3.6, 4.6);

——增加了产品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见 3.7,4.7);

――对产品绝缘耐压性能规定中的编排和措辞进行部分变动(1999年版的 3.15,4.9 ;本版的 3.8,4.8);

――对产品的防干扰性能规定做了较大修改,改为产品的电磁兼容性

(1999 年版的 3.13 ;本版的 3.9,4.9):

――对低温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规定做了修改(1999年版的4.2 ;本版的

3.10.1,

4.10.1);

――对高温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规定做了修改(1999年版的4.4 ;本版的

3.10.2,

4.10.2);

――对温度变化试验做了部分修改,选用方法Na进行试验(1999年版

的 4.3 ;本版的 3.10.3,4.10.3);

――取消交变湿热试验(1999年版的3.4,4.5);

――增加了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见 3.11 )及温度/湿度组

合循环试验(见4.11);

――对振动试验做了较大修改,取消定频振动,增加了扫频振动的严酷

度(1999 年版的 3.6 , 4.7 ;本版的 3.12 , 4.12);

――增加了盐雾试验的严酷度(1999年版的3.5 , 4.6 ;本版的

3.13.

4.13 );

――增加了产品耐工业溶剂性能(见 3.14.4.14 );

――对产品表面防护性能的内容和编排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

3.19,3.20,3.21,

4.12 ;4.13 ;本版的3.15,4.15);

――产品的贮存期由1年改为2年(1999年版的3.23 ;本版的6.3);

――对产品通用试验条件的内容和编排做了修改(1999年版的4.1 ;本版的4.1);

——增加了性能参数检测的规定(本版的 4.2);

――提高了产品合格质量水平的规定(1999年版的5.4b ;本版的5.4 ;

――做型式试验的样品数量由3组9台改为4组12台,并对试验分组和项目顺序进行了修改(1999年版的5.6 ;本版的5.5.2);

-- 对产品的标志(产品标志和包装标志)应包括的内容按GB/T 1.1 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和修改(1999年版的6.1、6.5 ;本版的6.1);

――明确规定产品的贮存和保管应符合QC/T 238《汽车零部件的贮存和保管》的有关规定(1999年版的6.7 ;本版的6.3);

对标准中有关内容的说明:

连续定额是制造厂对产品所规定的可以作长期运行的负载和条件,短时定额是制造厂对产品所规定的可以作短时运行的负载、时间和条件。

本标准由原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汽长电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鹤壁天海集团、苏州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治琬、焦树圭、闵跃进、李伟阳、方家鎏、汤曼如、王来生、戴自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 2261-1979、ZB T35001-1987、QC/T 413-1999 ;

——JB 517-1977。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电气设备(电机、电器及电子产品,以下称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O 780 )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eqv

IEC 68-2-1)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B :高温试验方法(eqc IEC 68-2-2)

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Fc 和导 则:振动(正弦)(idt IEC68-2-6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eqv IEC 68-2-11 ) GB/T 2423.2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法(eqv IEC 68-2-14 )

GB/T 2423.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合循环试验方法(idt

IEC 68-2-38)

GB/T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4942.1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eqv IEC 34-5

GB/T 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eqv IEC 947-1

GB/T 10069.1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工程测定方法 (neq ISO 1680.1)

GB/T 13306 标牌

GB/T 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采

用欧共体指令95/54/

EC

GB 18655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idt CISPR25

QC/T 238汽车零部件的贮存和保管

QC/T 438汽车点火系高压塑料件技术条件

QC/T 625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29106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ISO 7637道路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

3

技术要求 3.1

产品的通用规定 3.1.1 产品的文件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及各分类产品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 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3.1.2 产品的常态工作环境条件

在下述大气环境条件下,产品应保证具有额定数值。

Ka :盐雾试验方法

N :温度变化试验方 Z/AD ;温度/湿度组

3.1.3 产品的温度范围 按安装部位及使用条件划分,产品的工作温度及贮存温度范围见表

1

表1产品的温度范围 单位为度

a 对应于-40及-30下限工作温度时的下限贮存温度

b 对应于-20下限工作温度时的下限贮存温度。

3.1.4 产品的工作电压范围

产品的标称电压为: 12V, 24V,其工作电压范围见表 2。

表2产品的工作电压范围

单位为伏特

3.1.5 单、双线制及搭铁极性

产品可做成单线制或双线制。做成单线制时,应使其负极搭铁

3.1.6 旋转方向

温度

18°C ?

28C

相对湿度 45 %?75% 气压 86kPa ?106kPa

产品轴旋转方向一般宜采用顺时针方向,其旋转方向的判定方法:

a )电机一从驱动端视;

b)分电器一从分火头端视;

c )两端带轴伸的电机和上述以外的其他产品由制造厂规定。

对旋转方向为逆时针的产品和两端带轴伸的电机,应在产品的驱动端或其他明显部位标出表示旋转方向的箭头。

3.1.7 连续定额及短时定额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运行的持续时间,产品分为连续定额和短时定额两类,短时定额的时限应在产品标准中注明,优先采用3s,5s,15s, 30s,1min,3min,5mi n,10mi n。

3.2 产品的外形和基本性能参数

3.2.1 产品的外形、安装尺寸和标志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

3.2.2 产品的电气性能参数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2.3 产品采用的低压电线束应符合QC/T 29106的规定。

3.2.4 产品上机械紧固件的拧紧力矩要求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

3.3 产品有关部位的温升限值

3.3.1 对于时限不超过3min的短时定额产品不必规定温升限值。

3.3.2 产品内装有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温升限值应符合半导体器件相应标准的规定。

3.3.3 其他产品或上述产品其他部位的温升限值,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3.4 产品经温升试验恢复常温后,其性能应符合 3.2.2条规定。

3.4 产品噪声级

当对产品的噪声级有要求时,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5 旋转电气产品的超速性能

旋转电气产品应具有承受1.2倍最高工作转速(对于电动机类按空载转速)的超速能力,连续定额工作制的产品历时2mi n,短时定额工作制的产品历时20s,试验后产品应无损伤,性能应符合 3.2.2及3.2.4条规定。

361 产品防护性能的一般规定

产品一般宜注明代表其防护性能的防护等级,防护等级应分别符合GB/T 4942.1和GB/T 4942.2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6.2 产品防异物性能

产品的防异物性能宜在产品标准中规定,本标准推荐采用的防护等级为

IP2X、IP3X和IP5X。产品的安装细节及受试状态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对产品防异物试验后的合格评定,宜按GB/T 4942.1和GB/T 4942.2的规定。

3.6.3 产品防水性能

3.6.3.1 对于装在发动机罩下或外露的产品宜采用的防护等级为IPX4,进行

防溅水试验。

3.6.3.2 对于安装在驾驶室和乘员室及行李舱内的产品宜采用的防护等级为

IPX3,进行防淋水试验。

3.6.3.3 产品的安装细节及受试状态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对产品水试验后的合格评定,宜按GB/T 4942.1和GB/T 4942.2的规定。

3.7 产品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

3.7.1 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对于除电源系(含线束、开关及继电器)以外的产品,应能承受lmin

的电源极性反接试验而不损坏,试验后产品的性能应符合3.2.2条规定。反接电压值:12V 电系为14V± 0.2V ;24V 电系为28V± 0.2V。

3.7.2 耐电源过电压性能

产品应能承受一定值的电源过电压试验而下损坏,其过电压值、试验时间和合格判定应在产品技术标准中具体规定。

3.8 产品绝缘耐压性能

3.8.1 各互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对机壳之间应耐受50Hz、550V (有效值)正弦波形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绝缘不被击穿。在大批连续生产时,可用电压660V,历时1s的试验代替。对于泄漏电流有要求的产品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8.2 点火电器商压塑料件的绝缘耐电压值,宜按QC/T 438的规定

3.9.1电磁抗扰性

3.9.1

产品的电磁辐射抗扰性应符合 GB/T 17619的有关规定。 3.9.1.2 产品的电瞬变传导的抗扰性应符合ISO 7637的有关规定,具体脉冲

种类、严酷等级和试验合格判定应按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或按与用户协商双方认可 的规疋

对于不带电子器件(不含线束)的产品,其电磁抗扰性可以不做规 电磁骚扰性

产品的电磁骚扰性应符合 GB 18655的有关规定。

其他

当用户有区别于上述内容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时, 宜由产品标准具体规定。

产品耐温度性能 耐低温性能

产品应按表1规定所选的下限贮存温度进行8h 的低温试验。产品恢复常 温后,其性能应符合3.2.2规定。

3.10.2 耐高温性能

产品应按表1规定所选的上限贮存温度进行 8h 的高温试验。产品恢复常温后, 其性能应符合3.2.2规定。

3.10.3 耐温度变化性能

产品应按GB/T 2423.22中试验Na 的规定进行温度变化试验。试验时的 低温和高温值为选定的表1中的下限和上限工作温度值;在每一种温度中的暴露 时间取决于试验样品的热容量(即以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为准),由产品标准 规定,建议采用1h 或2h ;温度转换时间为20s ?30s ;循环次数为5次;产品一 般在不工作状态下经受试验。当产品标准要求时,试验产品可处于运行状态。试 验结束后,产品仍应符合3.2.2条的规定。对产品的初始检测、恢复和最后检测 项目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11 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

3.9.1.3

^定。

3.9.2 3.9.3 3.10

3.10.1

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

课题:概述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特点 教学难点: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 3、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 ★引入 自汽车问世一百多年来,汽车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汽车技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与性能也在不断的进步,特别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在解决汽车节能降耗、行车安全。减少排放污染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课传授 理论讲授: §第一章概述 一、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 汽车电子技术始于60年代,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65~1975年,汽车电子产品是由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IC组成,如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调节器等。 1975~1985年,主要发展专用的独立系统,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防抱死制动装置等。1985~2000年,主要开发可完成各种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各种车辆整体系统的集中控制,这个时代称为汽车的电子时代。 目前来说,微处理器重点应用于下述几个方面:最佳点火时刻控制、最佳空燃比控制、怠速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安全系统、减振控制系统、操纵系统、信息交换和报警系统、汽车导航系统、语音系统等。未来的汽车设计将朝着环保、节能、操作简单、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汽车电气设备将会体积更小、性能更高、维修更简便,更好地满足汽车用户的要求。 二、汽车电大设备的组成 现代汽车的电气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大致分为3大部分,即电源、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及全车电路。 (一)电源 汽车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调节器。 发动机不工作时由着电池供电,发动机起动后,转由发电机供电。在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的同时,也给蓄电池充电。调节器的作用是在发电机工作时,保持其输出电压的稳定。 (二)用电设备 1、起动系 起动系主要包括起动机及其控制电路。用来起动发动机。 2、点火系 点火系用来产生电火花,点燃汽油机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 它有传统点火系、电子点火系、电脑控制点火系之分。 主要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器、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等。 3、照明系统 照明系包括车外和车内的照明灯具,提供车辆夜间安全行驶必要的照明。 4、信号装置 信号装置包括音响信号和灯光信号两类,提供安全行车所必需的信号。 有些书也将上述两个系合在一起。

常用工程材料选用

三、常用工程材料及选用 纯金属因价贵,力学性能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因此工业上多应用合金。下面对工程中常用的金属材料进行叙述。 一、碳素钢 碳素钢是指Wc≤2.11%,并含少量硅、锰、磷、硫等杂质元素的铁碳合金。碳素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工艺性能,且价格低廉,在工业中广泛应用。 碳素钢的分类及牌号 碳素钢的种类很多,常按以下方法分类。 1.按钢的含碳量分类 可分为:低碳钢(0.0218%

二、合金钢 为了改善碳素钢的组织和性能,在碳素钢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铁基合金,称为低合金钢或合金钢。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硼、铝、铌、锆等。通常低合金钢中加入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较合金钢少。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的元素含量,可得到不同的性能。 合金钢的分类 1.按质量等级分 按质量等级,合金钢可分为优质合金钢(如一般工程结构用合金钢、耐磨钢、硅锰弹簧钢等)和特殊质量合金钢(如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钢等)。 2.按合金元素总量分 按合金元素总量将合金钢分为:低合金钢(W Me<5%)、中合金钢(W Me =5%~10%)和高合金钢(W Me >10%) 3. 按合金元素种类分 按合金元素种类将合金钢分为:铬钢、锰钢、硅锰钢、铬镍钢等。 4. 按主要性能和使用特性分 主要分为工程结构用合金钢,机械结构用合金钢,轴承钢,工具钢,不锈、耐蚀和耐热钢,特殊物理性能钢等。 合金钢的编号 我国合金钢编号方法的原则是以钢中碳含量(Wc×100)、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W Me ×100)来表示。当钢中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W Me <1.5%时,钢号中只标出元素符号,不标明

汽车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工程材料的定义,按化学组成分为哪几类? ●什么是汽车运行材料,主要包括哪几种? 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非金属材料。 车用燃料(汽油、柴油、替代燃料) 车用润滑油料(发动机润滑油、车辆齿轮油、车用润滑脂) 车用工作液(液力传动油、汽车制动液、液压系统用油、发动机冷却液、空调制冷剂、风窗玻璃清洗液)汽车轮胎 ●汽油(主要性能指标、规格牌号,选用原则) 汽油是由碳原子数5-11的烃类混合物按使用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而成。 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防腐性。清洁性。 规格牌号以汽油的抗爆性(辛烷值)表示的。牌号越大,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抗爆性100:异辛烷(C8H18)抗爆性0:正庚烷(C7H16)比例混合0-100. RON研究法辛烷值,有:90、93、95、97等几个牌号。 选用原则: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推荐的牌号,结合汽车的使用条件,以发动机不发生爆燃为前提。发动机的压缩比是选择汽油牌号的主要依据。压缩比越大,汽油的牌号越高。在不发生爆燃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底牌号汽油。若辛烷值过低,就会使发动机产生爆燃;如果辛烷值过高,不仅经济浪费,还会因高辛烷值汽油着火慢,燃烧时间长而使热功转换不充分,同时还会因排放废气温度过高而烧坏排气门或排气门座。 1)根据发动机压缩比进行抗爆性的选择,压缩比越大,汽油的牌号越高 2)装有催化转换器和氧传感器的汽车选择含铅量低的汽油 3)区分季节选择汽油的蒸发性,冬季应选择蒸气压较大的汽油,夏季应选择蒸气压较小的汽油 ●柴油(主要性能指标、规格牌号,选用原则) 汽车所用轻柴油是指原油蒸馏时继汽油、煤油后蒸出的沸点为200-350*C的碳氢化合物。 主要指标:低温流动性、黏度、燃烧性能、蒸发性、防腐性和清洁性。 1、良好的燃烧性(十六烷值) 2、良好的低温流动性 3、良好的雾化和蒸发性 4、良好的安定性 5、对机件等无腐蚀性 6、柴油本身的清洁性 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高速柴油机,重柴油,中低速柴油机。 轻柴油按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主要按凝固点划分柴油牌号,北方偏低,南方偏高。每个等级的柴油按凝点分为10、5、0、-10、-20、-35、-50号7种。10号:凝点不高于10*C。 选用原则:主要依据使用地区月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月中最低气温低于该值的概率为0.1. 柴油凝点应比该最低气温低4-6*C。不同牌号柴油可搀兑使用,以改变其凝点。 ●其他替代燃料有发展前景的替代燃料: 醇类(甲醇、乙醇)天然气电能液化石油气、氢气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柴油机与汽油机比,具有耗油量低,能量利用率高,废气排量小,工作可靠性好,功率使用范围宽等优点。 汽油机和柴油机是目前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热机。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压缩比、点火方式、所用燃料及用途。 1.压缩比是指活塞在气缸中运动时,气缸中出现气体的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之比。活塞在最低点时气缸中气体体 积最大,活塞在最高点时气缸中气体体积最小,前者叫气缸总容积,后者叫气缸燃烧室容积。压缩比规定为 压缩比=汽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 压缩比是内燃机的重要指标,压缩比越大,其压强越大,温度越高。汽油机的压缩比为4~6。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18。从理论上讲,压缩比越大,效率越高。但因为气缸受材料强度的限制,而且气缸内工质的温度不能超过燃料的燃点,所以压缩比不能太大。 2.它们的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是把吸入气缸的汽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加压,然后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是由喷油

汽车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剖析

汽车工程材料总复习基本知识 ?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指? 通用塑料:PE、PP、PVC、PS及ABS 工程塑料: PA、PC、POM、PPO、PBT ?四大合成纤维:涤纶、腈纶、丙纶、锦纶 ?常见聚合物的中文简介、英文缩写及结构式

?聚合物按用途,分五大类 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 ?常见塑料和橡胶的英文简写、中文简称及结构式 见上表 ?高分子分子量多分散性的表示 以分子量分布指数表示,即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Mw /Mn

?结晶对透明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晶度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度提高,拉伸强度增加,而伸长率及冲击强度趋于降低;相对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能也有提高。一般地说弹性模量也随结晶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冲击强度则不仅与结晶度有关,还与球晶的尺寸大小有关,球晶尺寸小,材料的冲击强度要高一些。 结晶对透明性的影响 物质折光率与密度有关,因此高聚物中晶区和非晶区折光率不同。光线通过结晶聚合物时,在晶区界面上必然发生折射和反射,故通常呈乳白色,不透明,如PE、PA 等。结晶度减小,透明度增加,完全非晶的高聚物,通常是透明的,如PMMA、PS。 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概念 通用塑料: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但性能一般,主要用于非结构材料 工程塑料: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如PC、PA、POM、PPO、PBT ?LDPE、LLDPE和HDPE在制备方法、结构及性能上的差异? 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温低压法 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温高压法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与α-烯烃共聚 LDPE:20~30个侧甲基/1000个主链C HDPE:5个侧甲基/1000个主链C LDPE含有更多的支链(乙基、丁基或更长的支链) ?聚丙烯的三种空间异构及其相应的性能 按结构分为等规、间规、无规三种 等规PP占到90%以上,熔点160-176℃ 无规PP呈粘稠状,不能用于塑料,只用于改性载体 间规PP属于高弹性塑料。 ?聚丙烯的缺陷、主要添加剂及改性方法。

公路工程常用材料

第一节公路工程常用材料 介绍公路工程主要材料的性能指标及验收标准 一、钢材 钢材是建筑物的骨骼,铁矿石用煤或电一定温度煅烧,原来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变成生铁(含碳量大于2%)和钢(含碳量低于2%),低碳钢是含碳量不大于0.25%,性质软韧,易加工,但不能淬火和退火,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用钢。公路工程常用钢材可分三类,钢筋混凝土用钢筋、钢绞线及型钢。 (一)钢筋 1、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1)定义:经热轧成型,横截面通常为圆形,表面光滑的成品钢筋。 (2)分级: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235、300级。 (3)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含义 HPB235——HPB热轧光圆钢筋的英文(HotroiledPlainBars)缩写,235屈服强度特征值。 (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直径6mm-22mm,6-12mm(+0.3mm),14-22mm(+0.4mm);不圆度≤0.4mm;直条钢筋长度允许偏差为0~+50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钢筋按实际重量交货,也可以按理论重量交货,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6-12mm为+7%,14-22mm 为+5%;按盘交货,每根重量不小于500kg,每盘重量不小于1000kg。 (5)检验批次 钢筋应按批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组

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t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式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6)钢材的保管 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不积水及承载力大的地方为存放场地,做好料场的排水系统; 下垫上盖,通风防雨; 保持料场清洁,清除杂草污物; 钢材分钢号、分规格、分产地堆放,并挂牌保管; 加强计划性,合理进货,避免因存放时间过长产生锈蚀。 (7)高速线材(高线)和普通线材(普线) ①高线:是指用“高速无扭轧机”轧制的盘条。轧制速度在80-160米/秒,每根重量(盘)在1.8-2.5吨,尺寸公差精度高(可达到0.02mm),在轧制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特别是在冷却线上)来保证产品的不同要求。 ②普线:是指用“普通轧机(一般是横列式复二重轧机)”轧制的盘条。轧制速度20-60米/秒,每根重量(盘)在0.4-0.6吨(市场上见到的一般是三根六头为一大盘),在轧制过程中仅可通过冷却线上风冷或空冷来保证产品性能。 2、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分普通热轧钢筋和细晶粒热轧钢筋,钢筋牌号分别为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 (2)钢筋的公称直径围6-50mm;钢筋通常按直条交货,直径不大于12mm 也可按盘卷交货,盘螺交货,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由两条钢筋组成;定尺交货的长度允许偏差为+25mm,当要求最小长度时,其偏差为

汽车电气设备知识

一、汽车电器主要组成部分(简述汽车电气设备的作用与组成?) 1.电源系统 包括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其中发电机为主电源,发电机正常工作时,由发电机向全车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调节器的作用是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蓄电池,蓄电池为可逆的直流电源。在汽车上使用最广泛的是起动用铅蓄电池,它与发动机并联,向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的作用是:当发动机启动时,向启动机和点火系供电;在启动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向用电设备供电;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协助发电机供电;当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它可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因此它在汽车上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蓄电池,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极为重要。所以,汽车修理厂要担负维护、修理及启用新蓄电池等作业项目。 发电机是汽车电系的主要电源,它在正常工作时,对除起动机以外的所有的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以补充蓄电池在使用中所消耗的电能。 汽车所用的发电机有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是利用机械换向器整流,交流发电机是利用硅二极管整流,故又称硅整流发电机。 汽车用电器都是按照一定的直流电压设计的,汽油机常用12V,柴油机常用24V。在汽车上,发电机既是用电器的电源,又是蓄电池的充电装置。为了满足用电器和蓄电池的要求对发电机的供电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 直流发电机所匹配的调节器一般都是由电压调节器,电流限制器,截断继电器三部分组成。而交流发电机调节器都可大大简化。由于硅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当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动势时,二极管有阻止反向电流的作用,所以交流发电机不再需要截流继电器。由于交流发电机具有限制输出电流的能力因此也不再需要限流器。但它的电压仍是随转速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为了得到恒定的直流电压,还必需装有电压解调器。 2.启动系统 包括串励式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其作用是用于启动发动机。起动机是用来起动发动机的,它主要由电机部分、传动机构(或称啮合机构)和起动开关三部分组成。 3.点火系统 包括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等,其作用是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汽油机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大多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火。电火花点火具有火花形成迅速,点火时间准确,调节容易以及混合气点燃可*等优点。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点火装置按电能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和磁电机点火两大类。 4.照明系统 包括汽车内、外各种照明灯及其控制装置。用来保证夜间行车安全。主要有前照灯、雾灯、尾灯、制动灯、棚灯、电喇叭、转向灯闪光器等。 5.信号系统 包括喇叭、蜂鸣器、闪光器及各种行车信号标识灯。用来保证车辆运行时的人车安全。

汽车工程材料论文

汽车发动机缸体的选材及加工 黄文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汽车的行驶性能,故有汽车心脏之称。而缸体又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通过它把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以及供油、润滑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一般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为20%-25%,即使是高性能的发动机,其热效率也不到30%。大量的热量散失,其中排气损失约占总能量的40%左右,运动机件的摩擦损失10%左右,最后20%是冷却损失。本文将综述介绍该零件在不同汽车公司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同时也将展望未来可能应用在发动机缸体上的新材料。 英文摘要 A very popular subest abred for investigation at present i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s-new 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al materials as subetites for metals in the manufacture of engines.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outstaying features,mufacturing.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铁;铝合金;陶瓷;性能;制备; 正文 1 零件的工作条件、失效方式及性能 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通过它把发动机的曲轴连杆和配气机构以及供油、润滑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缸体内部气缸与活塞相连,长期处于高温、高压、润滑不良条件下工作。气缸外部与大气相连,因此需要冷却。带走大量的热能。气缸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因为磨损、剥落、拉缸、腐蚀、气蚀而失效。因此,发动机气缸应达到耐高温、耐磨、热胀系数小、抗热胀性能好、化学稳定性能好等诸多要求。而随着对汽车轻量化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发动机气缸材料日新月异。 2 国内车用发动机市场需求 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汽车企业(集团)2011年年底形成整车产能1 841万辆,相应发动机产能已达到年产1 671万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

汽车电气设备概述

第一节概述 电器与电子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气净化及舒适性。例如:为使汽车发动机获得最高的经济性,需靠点火系统能在最适当的时间点火;为使发动机可靠起动,需采用电动起动机;为保证汽车工作可靠、行驶安全,则有赖于各种指示仪表、信号和照明装置等电器的正常工作。 一、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现代汽车上所装用的电器与电子设备的数量很多,但按其用途可大致归纳并划分为下列五部分: 1.电源部分 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其调节器。两者并联工作,发电机是主要电源,蓄电池是辅助电源。发电机配有调节器,其主要作用是在发电机转速增高时,自动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使之保持稳定。 2.用电设备 汽车上的用电设备数量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起动装置:它由蓄电池供电,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转动。完成起动任务后,立即停止工作。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汽油机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功能是按发动机工作顺序产生高压电并通过火花塞跳火,保证适时、准确地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有传统点火系统及电子点火系统之分。目前国产汽车广泛使用的是电子点火系统。 照明设备:包括车内外各种照明灯以提供夜间安全行车所必要的灯光,其中以前照灯最为重要。 信号装置:包括电喇叭、闪光器、蜂鸣器及各种信号灯,主要用来提供安全行车所必要的信号。 辅助电器:包括电动刮水器、风窗洗涤器、空调器、低温起动预热装置、收录机、点烟器、防盗装置、玻璃升降器、座椅调节器等。辅助电器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主要向舒适、娱乐、保障安全方面发展。 3.电子控制装置 主要指由微机控制的装置,如电子控制点火装置、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装置、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等,用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实现排气净化和操纵自动化。 4.检测装置 包括各种监测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和各种报警灯。用来监视发动机和其他装置的工作情况。 5.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包括中央接线盒、电路开关、熔丝装置、插接件和导线。

汽车运行材料论文

乳化燃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陈冬雨 车辆一班222012322220097 摘要:五十年代后期,环境与发展矛盾日渐明显,石油危机开始出现,具备节能降污双重机能的燃料油掺水技术获得重视,美国、前苏联、日本等都将该技术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进行开发研究,并取得积极的应用成果,1981年7月召开的国际燃烧协会第一届年会上,燃料油乳化掺水燃烧被列为三大节能措施之一。我国自五十年代末起,也在该领域进行积极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八十年代初,鉴于我国能源短缺,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科院联合发文,组织研究乳化燃料技术,国家相关研究机构及个人纷纷投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用成果。关键词:乳化燃料的优势乳化燃料的应用现状乳化燃料的发展前景 0.引言 水是极性化合物,石油产品是由非极性化合物烃类组成,水和油是不互溶的。要使二者成为混合液,需借助外力或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中一相液体均匀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成为为相对稳定的混合液,在精细化学中,这种混合液称之为乳化液,由燃料油(煤油、汽油、柴油、重油、渣油)和水组成的乳化液就被称为乳化燃料。 乳化燃料油与通常的乳化液一样,也分为油包水型(W/O)和水包油型(O/W),在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油中,水是以分散相均匀地悬浮在油中,被称为分散相或内相,燃料油则包在水珠的外层,成为连续相或外相。我们目前所见的大多数乳化燃料油都为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水包油型乳化燃料油正好与油包水型相反,由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开发的奥里油就属于水包油型乳化燃料油。 1.乳化燃料的优势 1.1燃料乳化的方法:燃料乳化的常用方法有超声波法和机械混合法两种。超声乳化技术根据超声学和流体力学原理,将燃料和水在超声“空化”的作用下,生成颗粒直径将近一微米的乳化燃料, 乳化颗粒小、分布均匀、状态稳定;与传统乳化方式比较,超声波在线乳化,不需要添加剂,可以大大降低乳化成本。机械法是把按比例配置好的油、水、乳化液添加剂进行搅拌、剪切、混合、雾化,并使粒子直径达到要求。 1.2乳化燃料节能降污的原理:乳化燃油燃烧是个复杂的过程,其节能降污机较为成熟的解释是燃烧过程中存在的微爆现象和水煤气反应,是一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所谓微爆物理作用。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由于油的沸点比水高,受热后水总是先达到沸点而蒸发式沸腾。当油滴中的压力超过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水蒸气将冲破油腊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形成更细小的油滴,这就是所说的微爆式称为二次雾化。爆炸后的细小油滴与空气更加充分混合,油液燃烧的更完全,使内燃机或油炉达到节能之效果。 C+H2O=CO+H2 C+2H2O=CO2+2H2 CO+H2O=CO2+H2 2H2+O2 = 2H2O 化学作用即水煤气反应。在高温条件下,部分水分子与未完全燃烧的炽热的炭粒发生水煤气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上述这些反应,减少了火焰中的炭粒,提高了油的燃烧程度,改善了燃烧状况,提高了油的燃烧效率。在缺氧条件下,燃料中由于高温裂解产生的碳粒子,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使碳粒子能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率,降低了排烟中的烟尘含量,另一方面,由于乳化水的蒸发作用,均衡了燃烧时的温度场,从而抑制了 NOx的形成。通过上述的微爆及水煤气反应,乳化油燃料可获得减轻大气污染和节约能源的双重效果。

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特点 教学难点: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 3、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 ★引入 自汽车问世一百多年来,汽车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汽车技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与性能也在不断的进步,特别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在解决汽车节能降耗、行车安全。减少排放污染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课传授 理论讲授: §第一章概述 一、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 汽车电子技术始于60年代,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65~1975年,汽车电子产品是由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IC组成,如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调节器等。 1975~1985年,主要发展专用的独立系统,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防抱死制动装置等。1985~2000年,主要开发可完成各种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各种车辆整体系统的集中控制,这个时代称为汽车的电子时代。 目前来说,微处理器重点应用于下述几个方面:最佳点火时刻控制、最佳空燃比控制、怠速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安全系统、减振控制系统、操纵系统、信息交换和报警系统、汽车导航系统、语音系统等。未来的汽车设计将朝着环保、节能、操作简单、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汽车电气设备将会体积更小、性能更高、维修更简便,更好地满足汽车用户的要求。 二、汽车电大设备的组成 现代汽车的电气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大致分为3大部分,即电源、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及全车电路。 (一)电源 汽车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调节器。 发动机不工作时由着电池供电,发动机起动后,转由发电机供电。在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的同时,也给蓄电池充电。调节器的作用是在发电机工作时,保持其输出电压的稳定。 (二)用电设备 1、起动系 起动系主要包括起动机及其控制电路。用来起动发动机。 2、点火系 点火系用来产生电火花,点燃汽油机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 它有传统点火系、电子点火系、电脑控制点火系之分。 主要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器、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等。 3、照明系统 照明系包括车外和车内的照明灯具,提供车辆夜间安全行驶必要的照明。 4、信号装置 信号装置包括音响信号和灯光信号两类,提供安全行车所必需的信号。 有些书也将上述两个系合在一起。 5、仪表及报警装置

汽车常用材料

第二章汽车常用材料 第一节金属材料 第一单元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强度 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所以又有抗拉强度和屈服点之分。 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受拉时抵抗被拉断的能力,其代号为σ b,单位是兆帕(MPa)。屈服点是金属材料在受拉时抵抗产生明显的永久性变形的能力,其代号为σ s,单位是兆帕(MPa)。 2.塑形 塑形是指金属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是产生显著的永久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常用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表示。它们分别表示材料受拉时长度变形和截面变形,以百分比表示。 3.韧性 韧性指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而不致断裂的能力,常用冲击韧度dk表示,单位是焦耳/平方厘米(j/c㎡)。 4.疲劳 疲劳是指金属零件长期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工作,突然发生断裂的现象。 疲劳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5.硬度 硬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一般已布氏硬度(HB)和洛氏(HR)表示。 二、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1.可铸性 2.可锻性

3.可焊性 4.切削性 5.延展性 6.耐磨性 7.淬透性 三、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分为钢和铸铁。 钢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铸铁分为白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合金铸铁。 有色金属分为铝和铝合金轴承合金和铜和铜合金。 铝和铝合金轴承合金分为锡基轴承合金、铅基轴承合金和铝基轴承合金。 铜和同合金分为青铜、黄铜、纯铜 第二单元汽车常见金属材料种类 一、钢 钢是含碳量小于%的铁碳合金,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钢的种类很多,按没有加入碳以外其他元素,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按含量多少又可分为低碳钢(c〈%)、中碳钢(%≤c≤%)和高碳钢(c〉%)。1.碳素钢 (1)碳素钢结构钢 1)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的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如Q235-AF。牌号中: “Q”是钢材屈服点“屈”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235”表示屈服点为235MPa,“A”表示质量等级为A,“F”表示沸腾钢。 2)用途 Q195、Q215A(B)、Q235A(B)常用于制造受力不大,不重要也不复杂的零件,如螺钉、螺母、垫圈、推杆、制动杆、车轮轮毂等等。 (2)优质碳素钢结构钢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性能及应用剖析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性能及应用 一、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 汽车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又分为工程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胶粘剂、涂料。工程塑料主要指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较好的,具有价廉、耐蚀、降噪、美观、质轻等特点,可用于汽车保险杠、汽车内饰件、高档车用安全玻璃、仪表板等零部件。合成纤维是指单体聚合而成具有很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如尼龙、聚酯等,用于汽车座垫、安全带、内饰件等。橡胶具有高的弹性和回弹性,一定的强度,优异的抗疲劳,良好的耐磨、绝缘、隔声、防水、缓冲、吸振等特点,用于制造汽车的轮胎、内胎、防振橡胶、软管、密封带、传动带等零部件。各种胶粘剂起到粘结、密封等作用。涂料对车身的防锈、美化及商品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陶瓷材料分为陶瓷、玻璃,陶瓷用于制造火花塞、传感器等;玻璃用于制造汽车前后门窗、侧窗等。 复合材料包括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用于汽车车顶导流板、风挡窗框等车身外装板件。 二、塑料、橡胶在汽车上的应用 1.一些基本概念 应力和应变: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它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应变。材料发生宏观的变形时,其内部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各原于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就要发生变化,产生了原子间及分子之间的附加的内力,抵抗着外力,并力图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达到平衡时,附加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定义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为应力,显然,其值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外力相等。 弹性模量: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应力与应变关系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熟成为弹性模量。可见弹性模量是材料发生单位应变时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模量愈大,愈不容易变形,表示材料刚度愈大。 拉伸强度: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和试验速度下,在标被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裁荷,直到试样被拉断为止,断裂前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试样的宽度b和厚度d的乘积的比值。σt=P/(bd) 冲击强度: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强度指标,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通常定义为试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σi=W/(bd) 硬度:是衡量材料表面抵抗机械压力的能力的一种指标。硬度的大小与材料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而硬度试验又不破坏材料、方法简便,所以有时可作为估计材料抗张强度的一种替代办法。硬度试验方法很多,加荷方式有动载法和静载法两类,前者用弹性回跳法和冲击力把钢球压入试样,后者则以一定形状的硬材料为压头,平稳地逐渐加荷将压头压入试样,通称压入法,因压头的形状不同和计算方法差异又有布氏、洛氏和邵氏等名称。布氏硬度试验是以平稳的裁荷将直径D一定的硬钢球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问使材料充分变形,并测量压入深度h,计算试样表面凹痕的表面积,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公斤/毫米2)为材料的布氏硬度。 熔融指数:热塑性树脂和塑料在规定温度、恒定负荷下,熔体在一定时间内流过标淮出料模孔的重量。熔触指数可作为热塑性树脂质量控制和热塑性塑料成型加工工艺条件的参

《汽车工程材料》教案(15,16)-铁碳合金相图

主要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课程回顾:(5min) 匀晶相图、共晶相图的结晶过程分析及形成的相与组织 ★课程导入:(5min) 1、钢与铸铁性能有何不同,为什么? 2、钢为什么要加热(烧红)再锻打?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新课讲授:(70min) 铁碳合金相图 钢铁材料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主要组元是铁和碳,故称铁碳合金。实际上是Fe和Fe3C两个基本组元组成的Fe-Fe3C相图。 一、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自然界中有许多元素具有同素异构现象,即同一种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当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时,晶格类型会发生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二、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及其性能 (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fcc比bcc可溶入更多间隙原子?) 三、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是人类经过长期生产实践以及大量科学实验后总结出来的,是研究钢和铸铁的基础,也是选择材料、制定热加工、热处理工艺的主要依据。铁和碳可以形成一系列化合物,考虑到工业上的实用价值,目前常用ωc<6.69%的铁碳合金。在相图的左上角靠近δ-Fe部分还有一部分高温转变,由于实用意义不大,所以在一般的研究中,常将此部分省略简化。

1.特性点 2.主要特性线 各不同成分的合金中具有相同意义的临界点的连接线称为特性线。简化的Fe- Fe 3 C 相图中各特性线的符号、位置和意义如下。 (1)AC线:液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线。 冷却至该线时,液体中开始结晶出固相奥氏体,即:L→A。 (2)CD线液体向渗碳体转变的开始线。 冷却至该线时,液体中开始结晶出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即:L→Fe3CⅠ。 ACD线统称为液相线,在此线之上合金全部处于液相状态,用符号L表示。 (3)AE线液体向奥氏体转变的终了线。 ω c <2.11%的液态铁碳合金冷却至此线,全部转变为单相奥氏体组织。 (4)ECF水平线共晶线。 ω c =4.3%~6.69%的液态铁碳合金冷却至此线时,将在恒温(1148℃)发生共晶转变,形成高温莱氏体。 AECF线统称为固相线,液体合金冷却至此线全部结晶为固体,此线以下为固相区。 (5)ES线又称A cm 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1148℃时奥氏体溶碳量为最 大(ω c =2.11%),随着温度的降低,奥氏体的溶碳量逐渐减小,当温度降至上727℃时, 溶碳量减小至0.77%。因此,凡是ω c >0.77%的铁碳合金,当温度由1148℃降至727℃ 时,均会从奥氏体中沿晶界析出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用Fe 3C Ⅱ 表示。即:L→Fe 3 C Ⅱ。 (6)GS线又称A 3线,是ω c <0.77%的铁碳合金固态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 的开始线。随着温度的下降,转变出的铁素体量不断增多,剩余奥氏体的碳量不断升高。 (7)GP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终了线。ω c <0.0218%的铁碳合金冷却至此线时,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工程材料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学时数】72 【学分数】4 【开设时间】 【编制人】 【审批人】 一、课程概述 汽车工程材料是指汽车制造及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一般包括汽车运行材料、汽车金属材料、汽车非金属材料和汽车新型材料。现代汽车将各种各样的机械工程材料、装饰材料、石油化工产品等聚于一身,各种新材料及其加工技术也在汽车上集中体现。因此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学生必须了解这些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为后续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的“汽车整车装配及零部件制造”专业群基础课程,该专业群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主体,同时包括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传统机械类专业。汽车工业作为机械工业的重要分支,相互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汽车工程材料的选用必须满足机械工业传统选材的要求,故学生对传统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同时兼顾新型汽车工程材料的应用,掌握汽车零部件的各类材料性能及一般选材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汽车工程材料概述、金属材料的分类与应用、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组织、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汽车装饰材料的选用和汽车运行材料的选用。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汽车零部件选用的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各种汽车材料的性能、合理使用材料,并能根据汽车零件的工作条件正确选用材料。需掌握各种汽车运行材料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掌握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钢的常规热处理工艺及方法选用、钢的表面处理工艺及方法选用,以及钢铁材料在汽车上的运用;掌握汽车有色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了解汽车非金属材料种类、组成、性能特点、应用部位及其作用。

汽车电气发展历史与趋势 王盼

汽车电气发展历史与趋势 班级:10汽维1班姓名:王盼学号:10103603113 一、发展历史 最早汽车电源 现代汽车上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已近一个半世纪。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发明了铅酸蓄电池,为后来汽车用电开辟了道路。他的第一个铅蓄电池有两块卷成螺旋状的铅片,中间用橡皮隔开,浸没在浓度为10%硫酸溶液中。在此以前的电池只能使用一次,而普兰特造出的是第一个放电后能重新充电,从而可以反复使用的蓄电池。 仪表与信号 最早的汽车仪表与信号是由一排外视器组成的,随后出现的仪表是精确计时仪。在1900-1905年间,大多数汽车上的计时仪仅仅是卷簧时钟;后来又出现了速度表、润滑油压、充电电流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以及燃油液位等各种仪板,并使仪表板配备了夜间照明系统;1916年,美国一个名叫托马斯的人把一个带电池的灯泡装在手套上,这样夜间行车时,对方驾驶员就能看到他打的手势。1920年,在选用倒挡装置时,使用了倒车灯。1938年,别克公司提供了转向灯作为选用的附件,但当时只在汽车尾部安装。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数字式显示仪表板代替了原来的机械仪表,彩色显示甚至阴极射线示波管显示也在汽车仪表上得到应用。 目前,汽车仪表板总的发展趋势正在向简洁明了的模拟式仪表和模仿模拟式仪表数字式仪表板方向发展。 照明灯及其它部件的发展 汽车上有许多部件都是不可少的,如前大灯,转向信号灯,尾灯,风挡雨刷,喇叭,速度表,温度计,后视镜以及保险杠和行李箱等。但开始时这些东西并非必备部件,许多发明应用到汽车上往往要过很多年,甚至要通过立法强迫采用。 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首先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最初的前大灯不能调光,所以汽车在会车时有些晃眼,后来采用了附加光度调节器,并由美国异航灯具公司推广应用。这种前大灯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但驾驶员必须下车搬动夹具装置,非常不方便。1925年,导航灯具公司推广了双丝灯泡,远光和近光的调节通过开关来控制,才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1899年,法国首先制订了有关汽车必须装备警笛的法规,但正式在汽车上使用电喇叭是在1908年,美国新泽西州的洛厄尔麦康纳东工业公司取得了生产电喇叭的专利权,并大量装备在各种新出现的汽车。 1922年,纽约的查理士·威廉汽车销售商店推出了保险杠的广告,每个价格8美元,它用螺栓固定在汽车的前方或后方。与此同时该商店还推出了挡风玻璃刮水器,它由夹在挡风玻璃框架上端的橡胶刮片组成,驾驶员利用汽车里面的摇柄来驱动刮片刮除水雾或其它挡住视线的东西。各个汽车制造厂商立刻看到了这种装置的好处,在制造汽车时便安装了这两种装置,并用一小型电动机来驱动刮水器。 音响及空调 1)汽车音响 汽车问世最初的30多年里,人们未曾想到要在汽车内安装收音机,驾驶员或乘客想要在旅途中听音乐、

汽车电气设备

汽车电气设备  绪 论 汽车上电气设备很多、可划分为八大部分:  ①充电系 由蓄电池、发电机和调节器组成,是汽车低压电源。  ②起动系 由起动机和继电器组成。其任务是起动机。  ③点火系 由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其功能是将低压电能转变为高压电,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现代汽车发动机上使用的点火系统大致可分为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三种。  ④照明及信号装置 包括各种照明和信号灯及喇叭、蜂鸣器等。其任务是确保车内外照和保证各种运行条下的人车安全。  ⑤仪表 有电流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车速里程里和发动机转速表等。汽车仪表正向数字化、屏幕化发展。属于汽车的监测设备。  ⑥舒乐系统 主要有暖风机、空调、音响视听装置等。其任务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舒适安乐的环境。  ⑦微机控制系统 包括发动机变速中心(EEC)、车辆行驶中心(VEC)、驾驶员信息中心(DIC)三大类。目前己进入实用阶阶段的电子控制装置有: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EFI)、电子控制式自动变速器(EAT)、电 子防包死制动装置(ABS)。   ⑧辅助电器 包括电刮水器、电动汽油泵、 挡风玻璃洗涤设备、电动玻璃、电动座椅、防 无线电干扰设备等。 电系的特点也基本一致,可用十六个字概括:  ①两个电源 蓄电池和发电机。蓄电池主要 在起动时供电。发电机是主要电源,它在汽车 正常运行中时向用电设备供电,同时还给蓄电 池充电。  ②低压直流 汽车用电源电压有6V、12V、 24V三种  ③并联单线  ④负极搭铁  汽车中包括电源、点火、起动、信号照明、仪表和辅助电气装置等构成的电气系统。 ① 电源系统:汽车上用电所需的电能,由发电机和蓄电池两个电源供应。发电机是由汽车发动机带动发电的,附有电压等调节装置,以保证电压等参数的稳定,传统的发电机为直流发电机,现在大都用硅整流交流发电机。 ② 点火系统:用以保证准时而可靠地点燃汽油机中的可燃混合气(见汽油机点火系统)。 ③ 起动系统:由直流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控制机构3部分组成。 能使发动机在各种气候下可靠地用电力起动机起动。 ④ 信号照明系统:为了保证汽车日夜行驶安全,汽车上装有各种信号和照明设备,用来照明道路、驾驶室和车厢内部以及仪表等。信号装置能发出标示车辆宽度、转向、停车制动或倒车等的信号灯光或用音响信号警告行人和其他车辆。有的汽车还装有高温和低压的警告灯、部件故障显示灯和部件工作指示灯以及在雾天行驶时所需要的雾灯。 ⑤ 仪表:用以显示汽车各部分的工作情况。汽车仪表有:指示蓄电池充放电的电流表,指示燃油箱中储存油量的油量表,指示发动机转速和工作时间的发动机转速和小时表,指示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统工作状

汽车工程材料(更新版)

汽车工程材料(更新版) 汽车工程材料 Editor by D_san 1. 填空 2. 选择 3. 判断 4. 名词解释 5. 综合题:15+20=35 第二章:汽车运行材料 1.汽油牌号:90,93, 95, 97 2 . 柴油牌号: -50, -35, -20, -10, 0, 5, 10 (了解)润滑油使用条件:正确选用润滑油的使用等级,选用适当黏度润滑油,保持正常的油面 高度,定期或按质换油,不同牌号的不能混合使用,换油时需放净废油. 齿轮油使用条件:严防水分的混入,不可用掺兑柴油或裂化煤油来降低凝点,不同产地 齿轮油不混用,定期检测,重新换油. 第三章: 钢铁材料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补充:通常用强度、塑性、硬度、韧性、抗疲劳性等性能指标来衡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塑性是金属在断裂前产生永 久变形或破坏的能力;硬度是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或破坏的能力。

1. 内部质点呈规律性和周期性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如石墨,金刚石,一般金属材料. 2. 内部质点无规律排列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玻璃,沥青,石蜡.无固定外形,熔点. 3, 了解晶体结构;p62 晶格:原子按一定规律,一定几何规则排列的空间格架形状 晶面:晶体中原子所构成的平面 晶胞:晶格取出的,并能够完整地反映出晶格排列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晶向:晶体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连线,代表空间的一定方向。 4. 晶体缺陷: 点缺陷:指晶体中呈点状的晶体缺陷,常见的是空位和间隙原子,会使硬度,强度提 高,塑性,韧性下降。 线缺陷:指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尺寸很大,其余的两个方向尺寸很小的晶体缺陷。 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位错。面缺陷:指两个方向尺寸很大,第三个方向尺寸很小,呈面状分布的晶体缺陷,通常称为晶界。能使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其强度和硬度也有所提高。 5. 熟悉晶体结晶p64(冷却曲线,过冷度): 实际结晶速度Tn低于理轮结晶温度T0的现象成为过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