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浅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浅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浅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已融入到一个没有边界的经济体系和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与挑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成为企业组织战略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组织获取竞争的关键。重视人力资源,构筑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制高点,已不是在同行中做大、做强的事,而是不进则退的事。

一、人力资源管理内涵与职能

1、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将组织内所有的成员都作为一种可开大的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以求得以下三方面的和谐:①求得人与事的最佳配合,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②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发挥团队力量,同进步,共发展;③求得人人能胜任本职工作,发挥其潜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不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它提倡以开发为主的人本管理,存在于学习型组织,并从战略上为企业做贡献,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成为高级管理层的一部分,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正全面迈进以人为中心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代。

2、人力资源管理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个目的是管好人力资源,实现企业目标,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即为了企业生存;第二个层次是提升企业业绩,即为了企业发展;第三个层次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即为了企业强盛。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第二个目的是依靠人力资源,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②为企业使用好人力资源;③为企业开发培育好人力资源;④为企业激励好人力资源;⑤为企业协调好人力资源;⑥为企业维护好人力资源。

3、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主要为获取、配置、激励、开发、评价、维护,具体描述如下:①获取就是保证企业对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长期与短期目标的需求;②配置就是将员工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③激励就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对企业的忠诚性;④开发就是将员工的工作技能及其各种相关的潜能挖掘、提高、释放出来,转变成实现企业目标的行为和业绩;⑤评价就是对员工的个人业绩、团队业绩以及组织业绩进行客观地评价与评估,根据标准找出差距,并制定工作改进计划;⑥维护就是对员工的权力和利益进行维护,在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下级之间以及同级员工之间建立一种规范与和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制度为保障,团队为前提,平等信任,即人本管理。人本管理表现为尊重人,信任人,平等对待每个人,同时结合个人的特点、能力、兴趣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发和使用人。

人本管理的理念包括以下三方面:①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组成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②企业依靠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目标要依靠全体人员的干劲和智慧,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和运用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③企业为人的需求而存在,为人的需求而生产,同时也是为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而努力。

人本管理由以下五项内容组成,具体如下:

1、沟通式管理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不是单纯的命令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一种合作关系。沟通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还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有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敞开大门是沟通式管理的一种形式,即向员工敞开总裁办公室的大门与员工进行直接地交流,鼓励越级报告。在惠普公司,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这种工作氛围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在摩托罗拉,所有管理者办公室的门都是绝对敞开的,任何员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推门进来,与任何级别的上司平等交流。

2、参与式管理

员工参与也是授权,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方向,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来可以满足员工的潜在需要,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许多研究都相信,有效的员工参与会增加员工的自主性,加大他们对工作生活的控制,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高,对企业更忠诚。

参与式管理从日本公司开始,经过各国企业的学习和创造,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管理方法。参与式管理强调通过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使员工改善人际关系,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达到提高组织效率,增长企业效益的目标。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一般都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可以提高一倍至几倍。增加的效益一般有1/3作为奖励返还给员工,2/3成为企业增加的资产。

3、自主式管理

自主式管理实质是扩大员工在自我工作范围内的决策和控制权限,加大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从而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开发式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更新非常迅速,企业员工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员工能力开发要做到未雨绸缪,不能被动地填补能力缺陷。

5、文化式管理

文化式管理就是大家耳濡目染的企业文化,是全体成员普遍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需要培育和引导,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

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这是因为企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的道理是

一样的。社会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制,但法制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除法制之外,还有社会道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固然处于法制的强约束之下,但多数行为却都是在道德的软约束之下进行的。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规章制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企业可以规定员工不迟到不早退,但怎么能保证员工在上班时间内尽心尽力?再比如企业要求员工降低成本,但又怎么能保证员工时刻主动地为企业节约开支呢?另外,企业文化能使所有员工有共同的追求,提高整个企业的士气,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

如何使员工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便是企业文化的功能了。说到企业文化功能,先看一个实例:有一天,一位车主看到一位日本老人在帮他擦车,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那位老人是“擦车族”,但仔细一看不对,他西装革履,擦车用的布是手帕。车主不觉好奇,上前询问:老人家,您为什么帮我擦车?哪知那位老人严肃地回答道:我是日本丰田公司的退休员工,我不能容忍在我眼皮底下有如此脏的车。听完后,车主大为震惊……。由此可见,丰田公司的文化对他的吸引力,凝集力有多强!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规范协调功能、凝集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和效益功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员工。在我国企业转制的过程中,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培育适合本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人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的实质是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以满足人员的需求为目的的管理。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联.

调整企

避免人力资源短缺和浪费,

防止冗员和人员不足想象的发生。

资格、条件等进行分析、描述和规范化纪录的过程,工作结果输出一般为职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标准。企业一般在新组织的建立、新工作的产生或工作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做工作分析。进行工作分析之前,企业必须具备组织机构、工作流程、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和部门的工作岗位都已经确定。工作评价是确定每项工作对企业贡献价值的大小和晋升途径。

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是基于任职资格的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为招聘提供业务素质标准和工作标准,为培训开发提供课程设置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考核标准,为薪酬提供薪酬等级标准。

招聘选拔是基于胜任能力的潜能评价系统,需要注意:首先,招聘不是被动地填补空缺,而是为了获取人力资源,要建立人才储备库;

其次,招聘到的人要与企业志同道合,和企业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

培训开发是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与开发系统,已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是企业发展和强盛的基础。培训开发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正如培训师朱瑜所说的:“比方说,农民不给农作物追肥施药,不至于颗粒无收;但追肥施药,收成肯定要翻上几番。培训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效应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目标的设定,把企业的目标有效地分解到各部门和员工,同时通过对绩效目标的监控和绩效结果的评估,有效地了解企业目标的完成情况,即把企业战略目标与部门职能目标及员工的职责目标时时联系在一起。因此,绩效管理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体员工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做正确的事并正确地做事。绩效管理必须尽量实现考核程序的透明化、公开化。

薪酬管理是基于业绩与能力的薪酬分配系统,是对员工工作结果的承认和对员工的激励。如何通过薪酬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对企业的忠诚性呢?企业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薪酬政策,这种政策要有效,就必须同所要影响的员工的目标函数相一致,例如,如果某个员工的动机是受人尊重,激励必须是像名誉和称号这样的非物质利益。再如,福利方面,企业应采取菜单式福利,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列出一些福利项目,并规定一定的福利总值,让员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激励效果往往很明显。

四、人力资源管理前景展望

在新世纪,随着全球化、新技术、成本抑制和变革管理的急剧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1、人事管理如档案管理、员工招聘、薪资福利、岗位培训等在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下降,甚至脱离企业运作,外包给社会。

2、逐步建立符合企业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力资源

信息系统作用如下:①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调查显示:拥

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企业,规模少于250人,每百人员工所

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1.7人,规模800-2800人,每百

人员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0.5-0.8人之间;②提供

实时和准确的数据;③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还可应用于控制沟通

和决策上。

3、人力资源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核心

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培养企业需要的特殊人才,以增强

企业的竞争力。

4、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与企业战略联系在一起,成为企业战略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知网推荐:企业培训管理培训研修班总裁研修班营销管理研修班房地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班企业管理研修班北京大学总裁班工商管理研修班在职博士在职硕士

2015XX公司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 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 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 70.6% (二) 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 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 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 46%,中专以及下占25%。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 硕士学历。 ◆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资质上有8位(33% )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 基层队伍结构分析 ◆ 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 ◆ 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 ◆ 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报告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x x集团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集团历经十余载的开拓耕耘,逐步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集金融、贸易、建筑装饰、物业、环保旅游等业务版块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仍存在协作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的消极因素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上述因素的存在与企业及人员的结构有一定的关联。鉴于此,本报告将从层级结构、人员素质、岗位结构等方面,对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人员数量分析 截止到2015年8月10日,我公司在岗人数一共162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的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各岗位人员划分为中高层管理人员、职能人员、后勤人员、工程技术类人员、销售业务类人员、服务类人员等六个岗位序列。各岗位序列人员分布如下图:根据上图显示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与综合职能管理类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从我公司目前的配置数量上看,我们的综合管理、职能类人员要多于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人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公司业态发展较多,系统庞大,但是人员分布不均匀。 (二)人员素质分析 人员素质包含多方面,本部分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学历)进行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54%,其中,具备本科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从员工学历分布上看,我公司员工学历构成呈中等水平,主要原因是老员工中学历低者所占比例较大。 (三)年龄结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年龄和工作经验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员工年龄分布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所占比例。具体数据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我公司在3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67%,30岁以下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33%,平均年龄约37岁。整体上看,整个员工队伍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但是局部年龄分布不均,年龄偏大或偏小,需要进行人员优化。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doc

2010年公司人力资源 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1月份,公司共有员工1056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7人,中层管理人员43人,普通员工1006人。销售人员26人,占2.46%,管理岗位人员212人,占20.07%。 1.管理人员 公司有高级管理人员7名,平均年龄45.7,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以下同)4名,总体教育程度较高。缺陷主要是较多人技术出身从事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方面的训练,优势是对公司生产运行方面的细节了解较多。 中层管理人员43名,平均年龄41.5,年龄构成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13名,占30.2%,全部为技术类专业无管理类和行政类专业。提拔方式为企业内部选拔,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中高级管理人员共计50名,占总数的4.73%。管理岗位(包括经理办不含司机、供销不含司机、财务、市场部、人力资源、审计、生计、工会不含图书管理员、设备、安全、调度、科技及车间办公室人员和工段长以上岗位)共计212人,占20%,本科学历17人,大专12人,其他学历183人,如下图。管理岗位是干部提拔的主要供应源,而学历构成不高,加之单一的干部提拔方式(仅内部提拔无外部选聘),不能保证公司未来发展对中级管理人员的需求,所以提高中高级以外其他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是保证公司未来干部供给不断层的当务之急。注: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占25%以上,公司目前8%,偏低,未来人力资源规划中应逐步提高管理岗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的比例。 2.行政人员和一线工人 公司一线工人(包括长期停车人员)为725人,非一线人员331人,比例为2.19:1,考虑到公司现状,无研发行为,销售范围较窄,行政管理机构相对而言较为臃肿。氯碱行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自动化程度高,直接操作人员需求较少,公司以后发展趋势应为适当压缩行政服务人员,大幅减少一线人员。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新区建成后,当前富余人员有可能向新区转移,直接提供熟练员工,避免新区投产后突然造成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销售人员26人,占2.46%,公司产品为无差别产品,在满足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没有大的区别,主要竞争力表现在价格差异方面。受产品制约(销售量大,价值低),远距离运输中运费将占成本的大部分,公司产品目前销售范围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人员无需在更远的地区进行销售推广,在公司没有推出新的产品或给与目前产品更高的附加值之前,销售人员的设置符合公司现状。 公司无专职研发部门,仅在需要时临时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设立,较为灵活,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但也制约了公司的创新能力。现公司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科技研发和创新这一职能也应固化,制定专门的部门执行。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贾立亮梁文莉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开发与管理,决定了组织竞争力的兴衰,已为世人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挑战,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政府的附属物,是一种垄断式经营,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家计划而不是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家经济成分的单一,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大锅饭”式的工资待遇制度,保证其能够获得优秀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规范,现代制度的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和淡化,阻碍人才流动的壁垒正在消失,这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人才危机。 人才危机极大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相关的人力开发政策不配套,给新老员工的待遇的不同,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加剧了人才的外流。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自身缺陷没有改善,新员工在加盟企业后不久便滋生了不满;严格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客观上遏止了员工的个人发展,从而进一步阻碍企业的发展;不合理的制度,使员工的个性被扭曲,同样会导致内部员工的强烈不满,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造成信任危机,激化了人才的流失;不规范的做法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土政策使企业口碑变的很坏,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增加了员工引进的难度。 现在国有企业人才危机直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入口和出口。在引进人才的入口,表现为员工招聘困难,特别是对一流人才和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企业缺少新鲜血液,供血不足。在人才流失的出口,表现为企业培养的大批成熟人才、优秀人才流向竞争对手(主要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失血过多。供血不足和失血过多的双重压力,使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

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XX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前言 (1)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21.1公司背景....................................................... 2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21.2.1管理人员..................................................... 31.2.2技术人员..................................................... 41.2.3市场人员..................................................... 5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 62.1概述........................................................... 6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2.2.1公司领导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62.2.2未树立全员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72.2.3组织结构..................................................... 72.2.4人力资源规划................................................. 72.2.5工作分析..................................................... 82.2.6员工培训及开发............................................... 92.2.7绩效考核................................................... 112.2.8薪酬....................................................... 142.2.9企业文化.. (17) 2.2.10结论...................................................... 17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司2009年1-6月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1.5倍行距编辑。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1X年1-6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

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可考虑对一定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图: 2 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例图: 分析:

浅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加快步伐进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精化分立、主辅分离、“三项制度”改革等重大举措,都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推到了风口浪尖。无数的企业在激情中瞄准人事制度大刀阔斧,不断的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新理念、新机制,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多半差强人意。原因似乎所有人都摇头叹语:是机制和观念的问题!但是细说下来大家又莫衷一是。旧的工作模式,早已习惯的陈旧观念,与扑面而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这两者之间如何才能实现准确稳健的对接,确实是个重要的课题。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土壤和环境,新机制、新举措如何才能水土相服呢?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国有企业对国家贡献巨大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年末资产达到198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国有集团呈现比重下降但实力不断增强的特点,其资产主要集中于能源、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 数字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国有企业集团为1446家,占全部企业集团总数的50.8%,下降14.6个百分点;而从资产规模看,国有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集团的85.8%,下降8.0个百分点,经营规模占79.6%,下降9.6个百分点。2009年,2845家企业集团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391亿元,其中,八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赢利,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769亿元,占总数84.4%.其次,国有企业集团依然是税收的中流砥柱,2009年国有企业集团实现税金占全部企业集团总量的87.5%. 从国有企业集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根据测算结果,2006年、2008年和2005年国有企业集团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3.1%、14.5%和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公司HRM分析报告 本次HRM分析主要采用了员工代表面谈、员工行为观察、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HRM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一、公司HR的结构情况与分析 1.各层级人员比例:截至到2016年5月12日,公司在册员工2163人(含人事代理员工131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人中层管理人员人,基层人员人。 2.干部与工人比例:干部1093人,工人1070人。

51% 49% 干部1093人 工人1070人 79% 21% 在岗1705人非在岗458人 84% 16% 男职工1817人女职工346人

6.人员年龄结构:50~60岁的有889人,46~50岁的有375人,41~45岁的有149人,36~40岁的有168人,31~35岁的有334人,30岁及以下的有248人。 7.公司所属各单位人员分布情况:机关及二级机构212人,分公司387人,项目部1042人,助勤人员64人,非在岗人员458人。

8.干部队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09人,中级职称384人,助理级职称405人,员级职称106人,没有技术职称的干部89人。 9.工人队伍技术等级结构:高级技师50人, 技师145人,高级工608人,中级工215人,初级工52人。 二、公司HRM的现状诊断 总体上,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文化、体制等企业自身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着观念滞后、结构不全、功能不到位、

职能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且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公司未来的发展。 (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 公司管理层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未完全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来说,只是事务性职能工作而已,还没起到为企业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 2.公司管理层未形成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中高层管理者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公司管理层对此认识不足,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因此,公司管理层很少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很难主动地将本职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考虑问题。 (二)目前还未形成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持续的、动态的工作,随着公司不断的改革发展,需要平衡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使公司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但从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进行人力资源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没有做好分专业类别的人才储备计划,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人、聘人,往往造成人员与职位匹配度不高,产生“凑

XX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 集团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 集团历经十余载的开拓耕耘,逐步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集金融、 贸易、建筑装饰、物业、环保旅游等业务版块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但是在运作 过程中仍存在协作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的消极因素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 度上迟滞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上述因素的存在与企业及人员 的结构有一定的关联。鉴于此,本报告将从层级结构、人员素质、岗位结构等方 面,对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人员数量分析 截止到2015年8月10日,我公司在岗人数一共162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 的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各岗位人员划分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职能人 员、后勤人员、工程技术类人员、销售业务类人员、服务类人员等六个岗位序列。 各岗位序列人员分布如下图: 各个岗位人数情况 根据上图显示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与综合职能管理类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 从我 公司目前的配置数量上看,我们的综合管理、职能类人员要多于技术、销售业务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 ■人数 中高层职能人员后勤人员工程技术销售业务服务类 z20

类岗位人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公司业态发展较多,系统庞大,但是人员分布不均匀。 (二)人员素质分析 人员素质包含多方面,本部分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 (学历)进行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图: 员工学历分布情况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54%, 其中,具备本科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从员工学历分布上看,我公司员工学历构成呈中等水平,主要原因是老员工中学历低者所占比例较大。 (三)年龄结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年龄和工作经验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员工年龄分布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所占比例。具体数据如下图: 员工年龄分布情况

浅论现代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中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落后 (2) 第二,国企人事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2) 第三,国企激励机制相对薄弱 (3) 第四,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度不够 (3) 第五,缺乏先进企业文化的构建 (3) 二、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 (4) 第二,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4) 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形成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4) 第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 第五,建立和培养优秀企业文化,创造良性的软环境 (5) 三、总结 (6) 参考文献 (6) 1

浅论现代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匮乏、管理制度不严谨、管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已经影响了现代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和解决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现代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现状;对策 引言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对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组织目标的成员,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它是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已由传统的只是以甄选、招募、培训、薪酬、绩效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为主要容的活动,转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具有传统的管理职能,更要进行知识管理、研修开发、战略调整以及战略更新等新的活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迅速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逐渐融人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 一、中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人才规划、人才开发、人才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人才短缺,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国企的人事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控股及子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控股及子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用工结构分析 2012年用工结构明细表 附表: 2012年控股及各公司不断探索新的用工形式,非关键性岗位临

时工用工比例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但为了减少劳动风险的存在,符合《新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建议下一步引入劳务派遣公司,为公司长期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员工年龄结构分析 2012年人员年龄结构明细表

1、从上表可以看出,全集团34岁及以下的员工占74.24%,这表明香驰拥有一支年轻的员工队伍,公司的发展在人员年龄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年轻人个性强,观念新,给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多了解年轻人的思想动向,正确引导和鼓励他们与公司共同成长,培养与公司企业文化观一致的人才。 2、45岁以上的员工有107位,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一些关键或管理岗位,我们要进行人才储备,构建人才梯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要不拘一格的挑选人才,培养好后续队伍,确保公司持续的发展。 3、44.18%的员工集中在25-34岁之间,充分利用、发挥78-87年的这部门员工,这一时期的员工,具备好的文化基础,同时在工作岗位上已具备3-8的工作经验,正是精力最旺盛、工作能力最强的年龄,充分调动这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历结构分析

1、从上表来看中专/高中学历的人员仍是我们比重最多的,这与我们的行业的工作有着不可分开的原因,特别是粮油、蛋白和健源公司。 2、从上表可以看出本科与专科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7.84%和25.44%,相比于去年的7.26%和18.51%,专科学历人员数量有较

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开发、考评、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实施新的机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采用新的科学手 段实现依法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考评, 人员选用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亟待完善。下面就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形式单一。 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员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

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国有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特征,造成培训低 效。 2、开发管理未科学化。 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另外,培训人员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 国企管理实际。 3、评估未社会化。 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培训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开发评估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公众评估。 (二)国有企业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规范。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截至2016年7月) 分析的目的:通过对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总结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把握人力资源动态,使人力资源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同时提出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培训、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建议,形成以下分析报告: 一、公司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 截至2016年7月11日,公司员工合计64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6人,占比9%,中层人员(核心员工)19人,占比30%,基层普通人员39人,占比61%。 注:1、高层:总经理、总监2、中层:经理,或核心员工3、基层员工:专员或助理 二、人员组织分布 从人员的组织分布上看,64人中福州总部31人,占比48%(其中研发14人,占比21%,不包含黄总监);厦门运营中心5人,占比8%,各大区办事处(四川、江西、安徽)28人,占比4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员组织分布较为合理。作为公司核心的研发团队占比21%,各大区办事处占比44%;研发部门保障了公司产品品质及产品创新,各大区办事处为公司创造了直接效益。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看,公司应走集团化发展思路,集团各职能部门主要起监管与规范作用。 随着公司的不断的发展、新市场的开拓,公司人员配置应向各大区办事处倾斜,占比由现在的44%逐步提高至50%~60%。随着新市场的不断开拓,及储备人才招聘工作的开展,大区办事处人员比重逐步增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目前各部门人才需求上看,招聘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区域销售经理(储备)需要从外部补充3-4人,客服专员补充1人。 三、年龄结构分析 注:1、高层:总经理、总监2、中层:经理,部门负责人3、基层员工:专员或助理 从公司年龄结构分布上看:各层级年龄分布较为合理。高层、中层队伍是公司各项工作具体指导和推进的两个层级,平均年龄为43.3岁及32.2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作为执行层的基层队伍平均年龄26.8岁,以青年工作者为主。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大量高素质人才流动到了私营企业,形成了单方向的人才流动即人力资本的流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才短缺”和“人员富余”问题并存 国有企业每年都要到高校招聘毕业生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源队伍,但很多引进人才到了企业后一般呆两三年后就会离开国有企业另谋生路,国有企业成了其他类型企业的“人才实习工厂”。造成的局面是每年都在招人,但每年都缺人。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闲散人员,有些甚至已经在其他企业上班了却还在国企挂名领钱,“把国企这个铁饭碗保住”。这些闲散人员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每年还要给负担大量的社保费用,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激励机制的不灵活或失效,挫伤了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激励不足是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国有企业在工资、薪金等货币性物质激励方面较私营企业仍有很大差距,而且没有科学的设计好薪酬结构,并有效地和员工绩效挂钩。另外,福利待遇有些也一年不如一年。激励不足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诸如人员外流、企业员工出勤不出力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等。 企业中的奖惩不分明,也导致员工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大大挫伤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员工带着情绪干活,造成了企业效率的低下。 3.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意识,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舍得投资,怕“为别人做嫁衣”,不敢轻易投资培训。有些企业,由于培训制度不健全,使得渴望利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机会增长才干的员工得不到培训机会,而有关系和处于一定职位的人员却秘密抢占这种机会,成了培训专业户。而有些培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集团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集团历经十余载的开拓耕耘,逐步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集金融、贸易、建筑装饰、物业、环保旅游等业务版块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仍存在协作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的消极因素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上述因素的存在与企业及人员的结构有一定的关联。鉴于此,本报告将从层级结构、人员素质、岗位结构等方面,对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人员数量分析 截止到2015年8月10日,我公司在岗人数一共162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的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各岗位人员划分为中高层管理人员、职能人员、后勤人员、工程技术类人员、销售业务类人员、服务类人员等六个岗位序列。各岗位序列人员分布如下图: 根据上图显示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与综合职能管理类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从我公司目前的配置数量上看,我们的综合管理、职能类人员要多于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人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公司业态发展较多,系统庞大,但是人员分布不均匀。 (二)人员素质分析 人员素质包含多方面,本部分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学历)进行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54%,其中,具备本科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从员工学历分布上看,我公司员工学历构成呈中等水平,主要原因是老员工中学历低者所占比例较大。 (三)年龄结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年龄和工作经验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员工年龄分布

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所占比例。具体数据如下图: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我公司在3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67%,30岁以下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33%,平均年龄约37岁。整体上看,整个员工队伍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但是局部年龄分布不均,年龄偏大或偏小,需要进行人员优化。 (四)岗位类别分析 公司现有员工162人,按岗位类别分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经理级人员、其他人员四个类别,各类别人数分布情况见下图: (1)从管理幅度(管理岗位人数与其他岗位人数的配置比例)上看,我公司的管理幅度为1:2.4,科学的管理幅度一般为1:5~7,最合适的比例为1: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因部门分散,架构不清晰,造成管理岗位人员过多,此种情况导致头重脚轻、交叉管理增多,有时会出现员工无所适从的现象;同时也会造成沟通不畅、部门协作不得力、相互推诿等不良现象。 (2)从管理层级上看,职位层次比较繁杂。 (3)从岗位结构上看,综合管理、后勤等支持类岗位过多,专业、销售类岗位配置不足,应适当优化人员结构。 (五)司龄分布分析 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可以看做是对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认同,是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任,也是对企业忠诚的表现之一,老员工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渠道,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延续,也是企业发展的助力,我公司员工的司龄分布见下图:

某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现状诊断和初步建议

某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现状诊断和初步建议 业务类别: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名称:某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现状诊断和初步建议 项目概况: 客户是一家从事工程承包、施工、设计、监理、房地产开发的铁道部直属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道路桥梁建筑企业。近年来收入和销售年年大幅增长,是建筑行业中表现突出的绩优公司。 客户关键问题: 目前企业内国企色彩浓,企业发展目标规划不清晰,各部门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造成部门及员工绩效考核的低效率,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如何对岗位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是该企业的关键问题之一。 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差,人员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关键是由国企体制,不能建立起有效的人员引进机制和淘汰机制。 企业内论资排位现象较严重,职务设置层级过多,且副职位人员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企业决策机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企业薪酬结构不合理,基本没有浮动部分的薪酬。其福利水平高于同行业,管理人员工资也处于行业高位水平。总体来看,企业人工成本偏高,而人员劳动产值偏低,因此有必要调整工资结构,提高员工劳动产出率。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够重视,供没有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天矶咨询的工作内容及分析思路: 天矶咨询根据该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并结合天矶咨询数据信息库和外部行业信息的搜集,对其人力资源情况做了以下分析。 1、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1) 人员结构单项分析:部门人员年龄、学历、专业、本企业工龄、现岗位任职年限、职务结构分析、人员流动分析

(2)人员结构交叉分析:职务与学历交叉分析、职务与企业工龄交叉分析、职务与年龄交叉分析 (3)同行业人员结构比较分析:专业结构比较、年龄、学历、工龄。 2、人工成本分析 (1) 人工成本的确定内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人员异动成本 (2)行业人工成本水平比较分析、行业人均劳动产出值比较分析 (3)人工成本结构分析:各项内容所占总成本的比例,人工成本结构行业比较分析 (4) 人工成本与销售收入交叉分析、单位人工成本利润值分析、 (5) 企业内各类部门、各类业务人均人工成本比较分析、人工成本的职位分析 3、人力资源贡献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对业务的满足程度、分类人力资源对业务的满足程度(2)企业人力资源的总量使用效率、人力资源分类使用效率 (3)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贡献的比例,各部门人力资源和企业贡献的比例(4)行业人力资源和企业贡献的比例比较分析 4、薪酬统计现状分析 (1)同行业薪酬水平的整体分析 (2)薪酬增长与利润(产值)增长的交叉分析 (3) 薪酬的各职位层级内部比较分析 (4) 薪酬的职位均值比较分析 (5) 典型岗位的抽取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摘要]国企改革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了,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国有企业的挑战更为严峻。本文旨在从我国当前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问题加以说明并分析对策,并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激励绩效评价人才管理 21世纪初,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本已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 入世后的中国国有企业,为了激活企业人力资源,规范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构建科学高效的、适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是当务之急。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从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与职能设置及制度建设等来看,目前我认为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做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2.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3.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仍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能。 4.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比如,人力资源部无法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受职权限制,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困难;人事部的实际工作停留在主管层以下,造成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继任计划不完整等问题;公司高级领导层受业务困扰,对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不够。 5.国内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并不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但是,却十分缺乏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途径。 6.员工普遍对薪酬福利现状不满,难以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没有处理好资历、职位、能力、智慧、贡献等要素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关系,“凭能力上岗、凭贡献取酬”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有效地激活人力资源”。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是一种激励人力资源的手段。另外,开发、培训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等,拓展发展空间,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源的措施。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是激励人力资源的依据。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严重,通常是人才缺乏适当激励的一种不良结果。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书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前言 (1)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31.1公司背景.............................................................................................................................. 3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31.2.1管理人员........................................................................................................................... 31.2.2技术人员........................................................................................................................... 51.2.3市场人员........................................................................................................................... 6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 72.1概述....................................................................................................................................... 7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72.2.1公司领导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72.2.2未树立全员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82.2.3组织结构........................................................................................................................... 82.2.4人力资源规划.................................................................................................................. 92.2.5工作分析........................................................................................................................... 92.2.6员工培训及开发......................................................................................................... 122.2.7绩效考核....................................................................................................................... 142.2.8薪酬................................................................................................................................ 172.2.9企业文化 (17) 2.2.10结论............................................................................................................................. 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