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本课考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本课知识结构: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探究1:“明清之际,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请你结合必修1第4课、必修2第一单元相关内容,思考明清时期产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背景。

1、政治上: 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经济上: 经济发

展,产生;但是封建政府固守政策,阻碍了的发展。

3、阶级上: 阶层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要求反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上: 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例1、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

例2、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例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明朝后期:李贽

探究2:

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哉,岂其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遽可以定本行赏罚哉!──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二: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李贽的思想。

材料一:对孔子权威的否定,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材料二: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

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反映了反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

2、请你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价李贽的思想。

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封建的思想先驱。

①共同的观点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工商皆本

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②不同的思想

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探究3: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了,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透过材料,作者以为君主和天下百姓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能否为他找到先秦儒学思想里的来源?(4分)

(1)是一种主客之间的矛盾冲突。(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作者认为君主当是客,百姓才是主。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认为君为舟民为水。

(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倾向?(2分)

(2)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是天下不得安宁的根源。具有反封建专制的倾向。(3)结合所学,简述黄宗羲思想的进步之处及其局限性。(3分)

(3)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具有民主色彩,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思想要求,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他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只是在不危害君主的统治的前提下,提出限制君权。(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4)你认为黄宗羲思想在当时会不会产生大的社会影响?为什么?(4分)

(4)不会。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5)与欧洲的启蒙思想相比,两者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不同。是地主阶级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思想。

根本原因: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中国只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三、明清儒学的影响

1、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4、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对其所处时代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

校本练习:

1、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几位思想家最重要的历史作用

是()

A.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B.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结束了“理学”地位在中国知识界的主导地位D.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3、以下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思想的表述,正确的

是()

A.研究学术或学问应该为现实服务B.手工业、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社会的根本

C.经济应该是学者首先研究和应用的学问D.实践是检验知识或真理的主要标准

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B.反对封建私有

C.要求建立小农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度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

了()

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工商皆民生之本6、黄宗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下列与他有关的

是()

A.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主思想

C.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

D.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7、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背景

B、对当今社会思想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C、反对君主专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D、形成了强大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8、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自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以来,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无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示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为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思想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

(1)孔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国君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主张被汉武帝采纳。

(2)根据材料三、四部分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李贽的观点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更改;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方法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变化。李贽的观点说明了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了。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2分)

(3)儒家思想在创立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保守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4)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对儒家传统思想产生了影响和冲击,对此,维新派和洋务派分别采取了什么态度?(2分)

洋务派极力推崇儒家思想,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维新派主张改造、利用儒家思想,建立君主立宪制。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是被怎样看待的?对这种看待应怎样评价?(2分)

被视为传统思想和封建糟粕思想遭到猛烈抨击。作为反封建斗争的对象,被抨击是应该的,但全盘否定是不应该的。

(5)今天对待儒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分)

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35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湖南衡阳二模)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这表明() 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 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解析:选C。据题干中明清之际到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由“出现”到“愈演愈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轻利重义思想在发生变化,故选C项;A项中“加速”一词不妥,因为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且“士商相混”现象只是在江南存在,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地方控制加强,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2.(2020·湖北黄冈质检)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解析:选C。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贽的主张推动了人们从正统的儒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C项。 3.(2020·广东百校联考)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由材料中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可知,他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故选C项。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中政府由君、臣构成,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黄宗羲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而非君臣关系,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弊端而非对百姓的教化,D项错误。 4.黄宗羲认为要使民富必须“崇本抑末”。所谓“崇本”,即“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所谓“抑末”,即“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这说明他主张() A.格物致知,提倡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C.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 D.儒礼民本,反对鬼神享乐 解析:选D。“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即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即反对鬼神享乐,故选D项。 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并主张“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该思想() 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B.提倡良法并追求公平正义 C.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D.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 解析:选B。材料中黄宗羲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强调法治和公平,故选B项;市民阶层兴起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 项;当时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程朱理学,故排除C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故排除D项。 6.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据此可知他主张() 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 C.回归孔孟D.民贵君轻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三 第12讲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含解析)

第12讲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明清之际进步儒学出现的背景 1.政治。 (1)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市民工商业阶层扩大。 2.经济。 (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拜金逐利之风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思想文化。 (1)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并走向极端,文化专制日益严重。 (2)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易错修正]明清时期,理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答案:明朝的王阳明发展了理学,重视个体作用,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理学强调的儒家伦理和心学重建道德信仰,对维系家族和睦、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具有积极作用。 二明清之际进步儒学的概况 1.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 思想家代表作主要思想 (1)李贽《焚书》①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和儒

(1)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深刻启迪。 [巩固自查]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位清代女性的主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案:主张女性也应该德才兼备。说明了清代出现了反对传统伦理的思想。 [易错修正]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批判儒学,彻底否定了儒学的思想主张。 答案: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1.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2.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中学西传是指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圈。一般很少被人谈起:一是近代以来中国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二是与明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有关。 核心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1: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①……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②。 [史料探究]依据史料1,分析李贽的思想特点。 [史料研读]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1.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目标导航]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特点:离经叛道,自称异端。 3.主张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4.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 1.思想主张 2.历史影响: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易错提醒](1)道学家不同于道家。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2)李贽虽然否定孔子权威,斥责礼教虚伪,但他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抛弃,而是扬弃。李贽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只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3)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概念阐释]“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轻巧识记]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可概括为“三大背景、四大思想家” 主题一李贽思想形成的原因、进步性及评价 史料一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的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①“民主意识”…… ——肖国华《李贽的“儒学情结”》史料二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②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 ◆①指:汲取儒家的民本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成分,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②指:是非的价值标准具有时代性。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2)据史料二总结李贽的思想主张。 提示:(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宋明理学的日益僵化。 (2)李贽勇敢地向孔子和儒学的神圣权威提出了挑战,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李贽思想形成的原因、进步性的表现及评价

2020版高三历史《衡中学案》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 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Word版含解析

第42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JI CHU PAI CHA 基础排查) 理一理 一、历史背景 1.政治: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2.阶级: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李贽 (1)思想主张 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②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③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 ①主要思想: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 ②评价: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 ①主要思想: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②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

①主要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评价: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评价 1.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家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JING WEI DIAN BO 精微点拨) 想一想 1.李贽的“离经叛道”中的“经”“道”是指什么? 提示:李贽的“离经叛道”中的“经”指儒家经典,即四书五经;“道”指道学,即理学的伦理、教条。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在政治、经济上提出了哪些进步的主张? 提示:政治:反对君主专制。经济:提出工商皆本。 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为什么没有发展为西方式的启蒙思想? 提示:(1)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3)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给早期启蒙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4)明清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不可能受到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 4.概括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征。 提示:(1)政治: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者队伍壮大、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3)文化:理学僵化、进步思想出现、明清小说盛行。 总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但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封建统治者政治上的专制、经济上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使中

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带答案)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前预习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吏治腐败。 (2)经济:江南的发展,市民阶层经济力量增强。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奉为神圣。 (4)个人:李贽正直清廉,不愿与道学家同流合污。 2.主张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的是非为标准。(3)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期的要求。 [知识点拨] 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背景: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 2.主张 (1)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地揭露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3.意义: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误区警示] 黄宗羲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是,他的思想只停留在批判君主专制上,并未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主张。因此,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只是对儒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具有阶级的局限性。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背景 (1)生活在明末清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 (2)面对社会危机,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 2.主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 跃的儒家思想 选择题 清史专家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学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明末清初时期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所指的转变是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而这种转变与明末清初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关,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在这样背景下出现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故选A项。明清儒家是对先秦的儒家学说批判继承,B项表述不合史实,不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

出理学的弊端,不选C项。清代传统经学不是近代民主思想,不选D 项。 选择题 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姓名 时期 历史评价 生卒年 1527~1602 “发挥天真自心,扫荡酸腐之气,慨然醒世,勃然通民” “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 “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A.黄宗羲B.李贽C.王夫之D.顾炎武 【答案】B 【解析】材料“务反宋儒道学之说”“狂悖乖谬,非圣无法”说

明该思想家挑战儒学权威,否定孔子是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此思想是李贽的思想,故选B项。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王夫之主张唯物论,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不选ACD 三项。 选择题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主要原因是该书 A.宣扬西方的启蒙思想主张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以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早期民主思想家,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因此遭到统治者查禁,故选B项。17世纪西方启蒙思想还没有传入中国,不选A 项。D项是李贽的思想,不选D项。C项是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不选C项。 选择题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 A.维护儒学独尊地位B.反对文人参加科举 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 历史其实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学科,因为在貌似杂乱的历史现象中,梳理、思考、以史为鉴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中历史复习方法和捷径 历史其实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学科,因为在貌似杂乱的历史现象中,梳理、思考、以史为鉴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是单单为了高考的历史学习却有着自己的方法和捷径。 备考高考,其实就是备三个东西:教材、考试说明和真题。而针对备考的一年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 首先,从升高三的暑假开始到高三寒假结束这半年的时间,主要是打基础的时间。第一轮复习主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的步骤和安排可以按照课本的顺序,新课标之后采取专题史的形式也没有必要打破,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的记忆。这段时间注意掌握两个东西,第一,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比如,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史,我们要着重掌握关于儒学的兴起和在后世的沿革史;复习中国近代史要注意掌握中国的半殖半封的加深以及由此带来的各阶层的抗争。第二,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知识点。参考2010年的北京高考题会发现,有一定比例的细节知识点的考察,比如,让大家的学姐学长们都吐血不止的元代王祯的《农书》,用人教教材的同学书上只有七个字,七个字所以这些细节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

列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列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可以从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以下将详细介绍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思想主流的提倡传统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传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所提倡和推崇的主流思想。“儒家”一词本身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明朝时期将儒家作为朝廷官学(太学)的正式教科书,并加以强调和发扬,清代更是将儒学视为官方政治信仰。 二、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思潮 明清之际兴起的程朱理学成为明清儒学的主流。程朱理学主张追求“天理”,指导人的实践行为。理学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融合,以《大学》、《中庸》为核心著作,强调天人合一、大同世界的观念。这一学说提出了“性即理”、“格物致知”等思想,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归结为“性”的追求,强调“致良知”和“明心见性”的过程。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期对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重视政治伦理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对政治伦理的探讨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儒家思想倡导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政治伦理是维护宗法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明朝经历了农民起义的频繁,清朝则为清兵入侵,这些战乱使得社会秩序不稳。儒家思想试图通过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塑造廉洁、仁爱、公正的君主形象来维持社会的安定。同时,儒家思想也重视居民的忠诚和奉献,对民众教化的要求也相对严格。

四、注重教育和学术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对教育和学术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巅峰。科举制度是明清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教育中的具体体现。科举考试形式的变迁、考试内容、制度等方面均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此外,儒家思想提出的“读书为学,以治学为重”的口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广泛涉猎儒家经典著作,让人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实践的境地。 五、继承和创新 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不仅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明代儒家学术界以王阳明的心学为代表,提出了“即心即性”、“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突出了心性的重要性和个体人格的培养。清代儒家学术界则以邓中夏的“经世致用”思想为主导,对前人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加以扩充和发展。 综上所述,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具有政治主导性、程朱理学为主导、重视政治伦理、注重教育和学术、继承和创新等特点。这些特点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独特风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结合必修1和必修2专题,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进而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明清儒学的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 五、教学过程 一、明清时期儒学思想活跃的背景 师:材料1:“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转他郡粟给老幼,自桐江,自饶河,自宣池者,舰相接肩相摩也。……中人之家,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 ——《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2:(意大利)利玛窦于1584年制作的世界地图被明清统治者藏在书库里,一放就是250多年,无人问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儒学思想活跃的背景。 生:阅读材料和教材,讨论 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2.经济: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程朱理学、八股取士,因循守旧,束缚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学传入,开阔了人们眼界。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 师: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2: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材料3: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之常情),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天赋)。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人教版教师用书 生:(1)挑战孔子和儒学经典的绝对权威,追求个性发展。 (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师:李贽是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离经”是指李贽认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应该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叛道”是指挑战道学家(理学家)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提倡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等。你如何评价李贽的离经叛道? 生:积极:①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②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③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不足: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一)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师: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家思想继承批判 明清之际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社会的变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出现了推陈出新的新局面,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思想,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并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一定影响。那么为什么明清之际一度出现了思想的活跃局面呢? 思考:明清之际,旧制度怎样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社会因素? 旧制度的发展: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但日趋衰落;经济上,统治者大力倡导重农抑商,巩固封建小农经济;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束缚思想;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 新社会因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发展;政治上市民工商阶层兴起 【基础知识梳理】 背景思想家著作主张及评价 (1)政治上: 专制主义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制度衰落; (2)经济上: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封建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3)阶级: 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反对封建束缚;(4)思想: 理学压抑摧残人性,束缚思想;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5) 西学东渐,近代科学传入 (6)思想家对现实的反思批判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明朝 后期, 社会 矛盾 尖锐 李贽 《焚书》 《藏书》 【主张】(1)反对将孔子和儒家经典神圣 化,否定孔子权威,认为是非标准依时代 变化 (2)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正当的私 欲 【评价】⑴反权威、反正统、反教条;尊 人性、倡人性,将矛头指向封建礼教和正 统思想,具有叛逆色彩 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的要求 明朝 灭亡, 清朝 建立 黄宗羲 《明夷 待访录》 【主张】(1)政治上: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天下 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以“天下之 法”取代“一家之法”,限制君权 (2)其他思想:工商皆本 【评价】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 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 用 顾炎武 《日知 录》《天下 郡国利病 书》 【主张】(1)经世致用;实践中求真知 (2)区分“亡国”“亡天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评价】顾炎武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 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 《周易 外传》 《读通 鉴论》 【主张】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有规律; ③客观对象引起主观认识,一切事物都是 可以认识的 ④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评价】唯物思想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 法

高考 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知识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条件 (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综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为思想批判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明清儒学活跃的表现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德唯物思想 1 ,李贽离经叛道 思想⑴挑战孔子和儒学正统地位 ⑵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常私欲 ⑶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⑷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影响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著作《焚书》《藏书》2,黄宗羲 思想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⑷提出君臣平等 ⑸主张“工商皆本” 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著作《明夷待访录》3 ,顾炎武 思想⑴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⑶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⑷反对不切实际学风,提倡实践和真知 影响顾炎武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4 ,王夫之 思想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循天下之公” ⑵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 ⑶哲学思想: ①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 ②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③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著作《船山遗书》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三,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课讲解 导入: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旧制度衰落和新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明清之际出现一批反传统儒教、反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继承儒学,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接下来有请四位古代选手依次闪亮登场。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生平(首先请这位选手介绍一下自己) (甲生)本人名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做过20 多年小官,感受到 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5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 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著有《焚书》 《藏书》等。明朝政府给我罗织的罪名,本人不服,请各位同学为我鸣冤申诉。(悲愤下台) 大家接受他的这单case吗?要为他鸣冤吗?要为他鸣冤,我们就要详细了解他的思想主张,看看是不是“妖言惑众”。大家请看课本结合材料总结归纳。 2、主张 材料一: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一《藏书》 材料二:“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焚书》

材料三: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四: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乙生: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本人认为李贽的思想是进步的思想,不是妖言惑众。(鼓掌) 二、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1、生平 (丙生)小老儿名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后来学者称吾为梨 洲先生。父为东林党名士,被魏忠贤陷害致死。吾成年后坚持 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吾召募义兵成立“世忠 营”,武装抗清。明亡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请各位看官,听吾言,判吾生。 2、主张(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归纳主张)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诠释思维发散 一、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①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2)隋朝,儒学家提出“②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实行③三教并行政策,使得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2.程朱理学 (1)北宋时,形成了以④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又以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称为“程朱理学”。 (2)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者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还提出“⑤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⑥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编著了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⑦四书章句集注》。 (4)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陆王心学 (1)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⑧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其学说被称为“心学”。 (2)明朝中期以后,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派也被称为“陆王心学”。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易错扫描】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一个认为要格物致知,一个认为要内心自省,但是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属于理学的范畴,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心学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属主观唯心主义。 (2)理学在宋代不是主流思想。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思想是从元代开始的。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 【温馨提示】 儒、道、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不断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而又独立并存的,故“三教合一”是指将儒家的纲常伦理,佛教的劫变、来世观念,道教的修炼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合并”。 【辨析提高】 对于理学和心学的联系与区别,可以借助图示进行形象记忆,如下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41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一、宋明理学 1.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被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5.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 1.“二程”的思想 天理是本原,伦理道德联。 格物又致知,理学代代传。 2.朱熹的思想 三纲五常是天理,天理须存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德善,朱熹思想内外传。 [概念阐释]“三纲五常”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

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2)阶级: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束缚人们思想,人们要求个性自由发展。 (4)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2.李贽的进步思想 (1)主张⎩⎪⎨⎪⎧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轻巧识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可归纳为“一、三、四、四”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确立于明朝)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即是“理”。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主讲人:高三历史组段山秀 【课标要求】: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对进步思想的评价。 【学法指导】:学会用问题探究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并结合必修1和必修2,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进而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知识梳理】: 导入:简述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 一,明清之际的活跃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重点突破】: 1,阅读下列材料,了解李贽的思想。 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哉,岂其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遽可以定本行赏罚哉!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材料三: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利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后论》材料四: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07-12年高考

第5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07-12年高考 1.(2012·广东文综历史·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1.(2011·天津文综·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3.(2011·北京文综·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4.(2011·海南单科·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2010·海南单科·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 1.(2008·宁夏文综·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 2.(2008·广东单科)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 1.(2007·北京文综·14)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