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芒硝

芒硝

芒硝
芒硝

芒硝.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芒硝

--------------------------------------------------------------------------------

为矿物芒硝 Mirabilite 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通称朴硝或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

朴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芒硝经风化失去

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古代本草将芒硝结晶之形如圭角状而明净者称为“马牙硝”,实与芒硝为一物。味辛、苦、咸,性寒。入胃、

大肠经。功能:泻热、润燥、软坚。主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内服:溶入汤剂,4.5~9g;或入丸、散。外用:研

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Na2SO4 ·10H2O)。此外,常夹杂有微量的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等。

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芒硝的主要成分硫酸钠,为盐类泻药。内服后水解产生的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溶液,由于渗透压的作用,阻止肠

内水分的吸收,并促使肠壁细胞水分的分泌,使肠内水分增加,肠腔膨胀,引起机械性刺激肠黏膜,反射地增强肠蠕动而致泻。盐类对肠黏膜也有化学刺激

作用,但不损害肠黏膜。本品泻下的速度与饮水量有直接关系,饮水量多,出现泻下作用快,而饮水量少则较慢。因为高渗溶液在胃内可反射地引起幽门关

闭,而使药物留于胃内。一般在服药 4~6 小时产生泻下效果,排出流体样粪便。

2. 利胆作用少量多次口服芒硝可刺激小肠壶腹部,反射地引起胆囊收缩,胆囊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排出。

3. 其他作用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硝、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

其增生现象和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状明显减轻。大蒜芒硝糊剂外敷于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则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发生,小肠

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

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感染性创伤用 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一般外科感染芒硝、冰片,按10:1的比例混匀研末备用。适用于一般外科感染未成脓或表皮未溃破者。按病变范围大小,将本品适量均匀撒在纱

布中央约0.5cm厚,将纱布四边折褶包好,贴敷患处后固定,2~3天换药1次。治疗230例(丹毒25例,急性乳腺炎42例,蜂窝组织炎30例,疖肿未成脓者40

例,各种感染所致淋巴管炎38例,静脉炎27例,阑尾周围脓肿28例),皆平均换药3次而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272〕

2. 治疗乳腺炎芒硝30g,平铺于两层纱布的夹层中(中央稍厚),缝合四周后覆盖患处,绷带固定,每日2次。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2例,均获效果。

但对开始化脓者无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9):26〕

3. 治疗婴幼儿湿疹芒硝50g,大黄、苦参、乌梅各30g。每日1剂,水煎500ml,滤液湿敷患处,每日2次,治疗180例,其中171例在7天内红肿及渗液

明显减轻或消失,皮疹消退,瘙痒解除,平均用药4剂痊愈或基本痊愈。有23例在3个月内复发,再用上药后复归痊愈。〔陕西中医1990;11(12 ):

553〕

4. 治疗痔疮芒硝150g,明矾15g,打碎置盆内,开水2000ml 冲化后,坐盆上熏蒸肛门,待水温渐降,先洗涤患处,再坐浴,直至水凉为止。每日2~

3次。治疗外痔50例,痊愈(局部红肿、热、痛、紫块消失)45 例,好转4例,无效1例。痊愈病例最少坐浴4次,最多16次。〔福建中医药1983;(2):

14〕

5. 治疗骨伤肿胀芒硝1~3kg,捣碎后平铺于两层纱布中间,约1cm厚,四周缝合,敷于皮肤上,外用绷带固定。8~12小时更换1次,治疗骨折及软组

织撕裂伤而致肢体重度肿胀38例,均在用药12~48小时内疼痛缓解,肿胀消退或部分消退。〔中医杂志1991;32:459〕

6. 治疗大骨节病芒硝,成人每次2~4g,每日服2次。治疗117例,服药1个月后关节疼痛显著减轻或基本消失者46例,关节功能显著改善者2例,关节

疼痛及功能障碍显著好转者39例,疼痛消失、功能障碍改善且劳动能力显著提高者16例,无变化5例,另有9例服药后出现疼痛加剧现象。一般无不良反应,

少数病例服用剂量较大时有腹胀或轻度腹泻现象。〔甘肃卫生通讯1972;(4):23〕

7. 用于退乳芒硝200g(炎热季节用300g),用纱布包裹,分置于两侧乳房上,用胸带固定,24小时(天热12小时)后取下。如1次不效,可继敷1~2

次。用于退乳33例,用药2天后退乳者占85%,其余均于用药3天后退乳。〔中华妇产科杂志1957;(5):401〕

8. 治疗倒经芒硝、生甘草各40~90g。文火煎60~90分钟,顿服。每遇倒经投此方,屡有效验。〔新中医1990;22(10):36〕

方剂选用:

1. 治疗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

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伤寒论》大陷胸汤)

2. 治疗关隔大小便不通,胀满欲死:芒硝三两,纸裹三、四重,炭火烧之,令内一升汤中尽服,当先饮汤一升,已吐出,乃服之。(《肘后备急

方》)

3. 治疗漆疮:芒硝五两,汤浸以洗之。(《备急千金要方》)

4. 治疗小儿鹅口:细研马牙硝于舌上掺之,每日三、五度。(《简要济众方》)

配伍效用:

芒硝配伍大黄、甘草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大黄泄热去实,推陈出新;炙甘草甘缓和中。三药伍用,有泻阳明燥热结实而不伤胃气之功效,用

于治疗阳明燥热结实、或大便燥坚、痞满不甚者。

芒硝配伍大黄、甘遂芒硝配伍大黄涤荡胃肠、润燥软坚、泄热;甘遂攻逐水饮、泄热散结。三药伍用,有泻热逐水之功效,用于治疗水热互结、心下、

少腹硬满疼痛而不可近者、大便秘结之大结胸证。

芒硝配伍栝楼芒硝咸寒,清热通便、润燥软坚;栝楼甘寒,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二药相伍为用,共奏清热润燥、通便泻下之功效,用于治疗习惯性

便秘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

宜忌: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芒硝含钠离子较多,故水肿者慎用。

【医家论药】

“芒硝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珍珠囊》)

“芒硝,味咸软坚,故能通燥结;性寒降下,故能去火燥。主治时行热狂,六腑邪热,或上焦膈热,或下部便坚。”(《药品化义》)

“芒硝……通女子月闭癥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热壅,能散恶血。”(《药性论》)

“马牙硝,治齿痛,食蟹龈肿,喉痹肿痛,重舌口疮,鹅口。”(《本草求原》)

“涤三焦肠胃湿热,推陈致新,伤寒疫痢,集聚结癖,停痰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本草再新》)

“玄明粉……承气汤用之,去胃中之实邪,而荡肠中之宿垢;通圣散用之,除胸膈之稠痰,而润下部之结燥;痘家实热便秘者,用之于当归解毒汤中,

甚为得法,取其不损真阴也;妇人胞衣不下,即用童便调二五钱,热服立下。大都寒能泄实,咸能软坚,辛能散滞,此三者,玄明粉之功也。予用之以代芒

硝,虽老弱之人,亦可服之。”(《药鉴》)

附注:朴硝、芒硝、玄明粉功效基本相同,但朴硝含杂质较多,故多作外用;芒硝质地较纯,可内服;玄明粉质纯净,且已脱水,便于制成散剂,除内

服外,常作口腔病和眼病的外用药。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芒硝的功效与作用*二、芒硝的用法是怎么样的*三、芒硝回奶的原理是什么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1、芒硝是什么 在我们的使用上,这种芒硝因为本身的性味以及功用,这样的一种食物因为品味十分咸、微苦,性寒。且在食用的时候,因为归胃、大肠经。在我们的使用情况下,功能十分泻下、清热、且比较软坚。主要治疗热积便秘,还有就是腹满胀痛、积聚痈肿、目赤、口疮、丹毒等等的疾病的。 制法和性状:原矿物芒硝,俗称土硝。多生于沿海卤碱地、盐场、内陆盐湖或潮湿山洞中。于秋冬季加工。先取天然土硝以沸水溶解,再放置以使杂质沉淀,经过滤、加热浓缩、冷却后,析出晶体,结于上层,色白如芒者即芒硝,沉积于底成块者为朴硝(一名皮硝)。也有先用萝卜切成小片,加水煮透,再将天然土硝投入共煮,待全溶后滤去萝卜及杂质,滤液静置冷却,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须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2、芒硝有泻下的作用 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

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3、芒硝的其他作用 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可以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 消肿止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芒硝的用法是怎么样的芒硝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首载于《名医别录》。由于形似麦芒,入水即清,古代也将芒硝写作“芒消”。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中医认为其性寒,味咸、苦,入胃、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实热积滞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并可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导致的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等。芒硝的常用剂量为6—12克,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 消肿止痛。芒硝的外用妙招。急性乳腺炎:取芒硝100克,捣碎,用纱布包裹,敷于患侧乳房,可使乳管通畅,乳房变软,缓解症状。一般每日3次,约3 - 5天可治愈。回乳:取芒硝200克(夏天可用300克),用纱布包裹,分置于两乳,胸带固定,经24小时

芒硝的药理及药用价值

芒硝的药理及药用价值 芒硝,别名硫酸钠,芒硝。外文名Sodium Sulfate。芒硝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可以主治破痞,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肿,水肿,乳肿,闭经,便秘。在干旱地区,常可以见到由它们形成的盐华及皮壳。盐湖、盐泉和干盐湖是形成芒硝的地方。 概述: 芒硝(十水合硫酸钠Na2SO4?10H2O)、拼音:mángxiāo、芒硝又名朴硝、英文:mirabilite。 功效分类:泻下药;清热药。生态环境: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工业应用:芒硝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品的干燥过程中。 炮制方法: 1、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2、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芒硝的晶体为短柱状或针状,一般这些晶体聚集在一起成块状、纤维团簇状。它们或无色或白色,具有玻璃光泽,入水即化。芒硝在干燥的环境下会失去水分而变成数粉末状,这时就称为无水芒硝。芒硝可以用来提取硫酸铵、硫酸钠、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还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中国芒硝分布较多。也作硭硝。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的俗称。化学式Na2SO4?10H2O。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用于制革、制玻璃、制碱工业等,也用作泻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芒硝出自《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凡使芒硝,先以水飞过,角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陶弘景: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消石名芒消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消石正同,疑此即是消石。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此

大黄、芒硝的作用及用法

大黄、芒硝的作用及用法 大黄、芒硝是我国传统中药, 价廉易得。《神农本草经》谓大黄: 下瘀血, 血闭寒热,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临床多用于大便秘结, 胃肠积滞, 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现代研究也表明: 大黄能促进肠道蠕动, 消除肠麻痹, 促进排便, 使患者的腹胀明显好转; 大黄具有泄下功能, 能促进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排出, 保护肠道黏膜屏障, 防止肠道细菌易位, 降低尿素合成, 增加尿素和肌酐的排出, 防止肺、肾、肠道和脑并发症的发生; 大黄有广谱抗菌作用, 对脆弱类杆菌尤为有效; 它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及其对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抑制血栓素A2合成酶,提高前列腺素E1和PG2水平;生大黄还有利胆和松弛Oddi 括约肌的作用, 可使胰胆管内小结石和胆固醇结晶引流入肠道, 从而降低胰管内压力, 缓解腹痛和去除诱因。临床使用大黄应注意不宜久煎, 否则会丧失通泄之力。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归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谓芒硝: 除寒热邪气, 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能化七十二种石。芒硝有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的功效。芒硝常与大黄相须为用, 以增强疗效。中医临床常用于积滞便秘、肠痈肿痛, 能有效清除肠胃积气积液, 清除肠胃内细菌及毒素。现代临床试验证实其外敷具有消炎止痛, 预防感染, 吸收腹腔渗液, 促进脓肿吸收, 改善局部微循环, 刺激肠蠕动减轻肠麻痹, 促进与恢复消化道功能等功效。尤其在缓解腹痛腹胀、防治腹腔炎性包块及假性囊肿形成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生大黄粉30g加开水400 ml冲泡15min,制成免煎液400 ml,待冷却至38C -40C,后保留灌肠,每次200ml, 2次/ d,至出现明显腹泻后将剂量减至半量, 根据大便次数及肠道通畅情况调整剂量, 保持每日大便3-6次, 疗程5-7 d; 用颗粒状芒硝500 g- 1 000 g 装棉布袋中, 薄层平铺于患者腹部持续外敷, 以透气性、吸水性好的旧棉布制袋, 袋型应尽量大, 以保证外敷时有较大的面积。外敷腹部时以医用绷带或腹带固定, 当芒硝凝成结晶块, 布袋变湿,完全吸水后更换, 一般每日更换2-3次, 疗程5-7天。

芒硝哪里有卖

芒硝为中药名,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下面由芒硝生产厂家定远县诚信化工具体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它的相关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该产品新的认知。 【药用】芒硝为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 【性味与归经】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肠、三焦经。 【功效】泻热通便。 【临床应用】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故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较为显着。

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 【处方用名】芒硝、朴硝、玄明粉、元明粉(现上海药店均付芒硝,详见按语) 风化硝(将芒硝至于空气中,失去结晶水后,形成的白色粉末,功效与芒硝相似) 皮硝(为芒硝的粗制品,一般作为外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冲入药汁内或开水中溶化后服,不入汤剂。外用适量。孕妇忌用。 【附药】西瓜霜: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装入黄沙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带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装入瓶内备用。有清热、消肿作用,适用于

咽喉肿痛及口疮等症。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并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 【按语】1.芒硝功能润燥软坚而泻下通便,可荡涤三焦、肠、胃实热。《内经》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且苦,常与苦寒的大黄相须为用,可增强泻火通便的功效,用治燥热内结的症候,如成方大承气汤、调味承气汤均硝、黄同用,即是此意。 定远县诚信化工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销售工业盐、元明粉、软水盐、海水晶、融雪剂、防冻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工产品的综合性实体企业。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好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各地城市。企业一直秉承着质量求生存,服务求发展的宗旨。 定远县诚信化工将继续坚持“质量为先、用户为先、信誉为先”的宗旨,以优惠的价格、优良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可根据每一位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以较低的成本享受专业服务。如果您想进一步的了解,可以直接点击官网定远县诚信化工进行在线了解。

芒硝

芒硝 拼音名:Mang Xiao 别名:芒硝,盆消。 中药材芒硝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矿物形态 单斜晶系。晶体为短柱状,通常成致密粒状,被膜状。无色透明,但常带浊白,浅黄,淡蓝,淡绿等色。条痕为白色。玻璃样光泽。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比重1.5。性脆。形成于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饱和溶液的内陆盐湖中。 药材性状 为棱柱状或长方形结晶,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质脆。气无,味苦咸而有清凉感。以无色透明,块状结晶者为佳。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表面被一层无水硫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显钠盐与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古代本草将芒硝结晶之形如圭角状而明净者称为马牙硝,实与芒硝为一物。 性味与归经 辛苦咸,寒,有小毒。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寒,味咸。 ?《别录》:味辛苦,大寒。 ?《药性论》:味咸,有小毒。马牙硝,味甘,大寒,无毒。 ?《纲目》:马牙硝,咸微甘。 入胃,大肠经。

?《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药品化义》:入肺,胃,大肠三经。 ?《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药理作用 ?泻下作用: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 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 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 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其他作用: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 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 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 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 的抗病能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块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 症。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 泻热,润燥,软坚。主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 ?《本草再新》:涤三焦肠胃湿热,推陈致新,伤寒疫痢,积聚结癖,停痰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热淫于内,去肠内宿垢,破坚积热块。 ?《药性论》:通女子月闭症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热壅,能散恶血。马牙消,能主五脏积热伏气。 ?《日华子本草》:马牙消末筛点眼亦,去赤肿障翳涩泪痛。 ?《本草蒙筌》:清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 ?《本草求原》:马牙消,治齿痛,食蟹龈肿,喉痹肿痛,重舌口疮,鹅口。 ?《别录》: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 芒硝的使用方法 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芒硝的作用功效及注意事项

芒硝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芒硝是一个矿物药,它的化学成分是含有十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钠 在古代文献里面的硝是水字旁的不是石字旁的。最早的芒硝它的命名呢,因为芒硝是一种结晶体,这个图不典型,这个结晶体很大,典型的小的芒硝的结晶体它是那种针状的有锋芒的,这个芒就是它的结晶体的形状,它最初结晶出来带针状的有锋芒。这个硝用现在的术语来讲,就是它的溶解度很大,水溶性很强 古人没有这样的术语,不能说它的溶解度很大,水溶性很强,古人就直观的看到一个现象,芒硝放在水里面马上就消失了,不见了。在古代本草里面就说它遇水则消,就是完全溶解了。它是根据这样的一个是它结晶的形状,一个是它水溶性很强这个性质,这个物理性质,这样来命名了这个药。过去是水字旁的,遇水则消,消失了。后来因为它是个矿物药,尤其是在当代才把它规范统一,没有再用水字旁了,用石字旁表示它是一个矿物药。但它的本字是水字旁的,所以在古代文献当中的芒硝用石字旁的比较少,普遍是用水字旁的,这是关于它的基本名称芒硝在一些产地,刚收集起来含的杂质比较多,这个叫做朴硝,比较粗朴不纯净,所以我们前面十九畏当中那个朴硝就是不纯净的含有杂质比较多的。 这样的芒硝过去主要在制革工艺上,加工皮革的时候使用,所以有的就把它叫做皮硝。 结晶体的称为芒硝,晶体比较大的象我们的图上那种可能就是古人说的牙硝,马牙硝,马者大也,比较大的结晶体。芒硝这个结晶体里面的结晶水,在空气当中,在自然的状态下,它会失掉,慢慢的失掉,失掉了结晶水就变成了粉末状态。把这个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质,在空气当中自然失掉了结晶水,而变为了粉末状态的过程叫做风化。最早是用于芒硝的,所以芒硝失掉了结晶水,成了粉末状的,就叫做风化硝。 如果人为的加上一些药物,比如说加萝卜,也有加其他的,让芒硝溶化在里面煮,煮了以后再让它重结晶,重结晶了以后再让它失掉结晶水,这样子说就叫做玄明粉。玄明粉因为它和玄参一样,在清代那个玄不许用,因为康熙的原因,所以有的书上把它也叫元明粉,是一回事。 我们现在经常在电视广告里面见到的什么西瓜霜、苦瓜霜,治疗咽喉疾病的

芒硝作用

另外,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方法:芒硝1公斤,磨成小颗粒状,装入棉布做成的布袋(长30cm,宽20cm左右,间隔8cm 左右缝一个间隔,方便芒硝在布袋内分布均匀),覆于腹部,再覆盖一张尿不湿(芒硝吸水很强,吸水后棉布会变硬),布袋湿透就更换另一只布袋,用过的芒硝丢弃,布袋洗净晒干后可继续装芒硝。每天可使用2只-6只布袋左右。此法吸腹水较好,不用因抽腹水导致蛋白丢失。 (长40cm,宽25cm左右,每次放芒硝500克,中间以脐为界线分隔,方便芒硝在布袋内分布均匀),布袋上方置拉链。 芒硝的功效和芒硝的作用 芒硝功效作用泻热润燥功用主治 芒硝的功效-功用主治 泻热,润燥,软坚。 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 ①《别录》: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 ②《药性论》:通女子月闭癥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热壅,能散恶血。

马牙消,能主五脏积热伏气。 ③《日华子本草》:马牙消末筛点眼亦,去赤肿障翳涩泪痛。 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热淫于内,去肠内宿垢,破坚积热块。 ⑤《本草蒙筌》:清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 ⑥《本草再新》:涤三焦肠胃湿热,推陈致新,伤寒疫痢,积聚结癖,停痰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 ⑦《本草求原》:马牙消,治齿痛,食蟹龈肿,喉痹肿痛,重舌口疮,鹅口。 常用泻下药,别名盆硝。始载于《名医别录》。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加工而成的精制结晶。因形似麦芒,故名。 制法和性状原矿物芒硝,俗称土硝。多生于沿海卤碱地、盐场、内陆盐湖或潮湿山洞中。于秋冬季加工。先取天然土硝以沸水溶解,再放置以使杂质沉淀,经过滤、加热浓缩、冷却后,析出晶体,结于上层,色白如芒者即芒硝,沉积于底成块者为朴硝(一名皮硝)。也有先用萝卜切成小片,加水煮透,再将天然土硝投入共煮,待全溶后滤去萝卜及杂质,滤液静置冷却,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须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纯品芒硝药材呈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的结晶,两端不整齐,大小不一,白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古本草有称马牙硝者,即为芒硝,因其结晶形似马牙而得名。芒硝经自然风化或高温烘干,失去结晶状态而成白色粉末者,名风化硝,又称玄明粉,亦供药用,其功效较芒硝和缓。 性味和功用本品味咸、微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功能泻下、清热、软坚。主治热积便秘、腹满胀痛、症瘕积聚、痈肿、目赤、口疮、丹毒等。 成分和药理芒硝含含水硫酸钠及微量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等。玄明粉含无水硫酸钠。硫酸钠口服后,可阻止肠内水分吸收。促进肠蠕动,将稀释的粪便排出。 应用和禁忌治疗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不通,每与大黄同用以通便泻热、如积滞较甚、腹胀腹痛,可加配枳实、厚朴。如大便结久不通而体质较弱者,用芒硝加鲜萝卜同煮,待熟捞出,再加鲜萝卜同煮,如此3~5次,服其药汁,有通便而不伤正之优点。现代有人以本品配莱菔子治粘连性肠梗阻,配金钱草治胆

芒硝回奶敷怎么用

芒硝回奶敷怎么用 芒硝是一种硫酸盐矿物,同时它也是一种中药,能够发挥一定治疗疾病的作用,尤其是有温中消食的效果,具有缓泻的作用,同时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来说,它还有回奶的效果,对于正在断奶的女性来说,可以使用芒硝来达到很好的断奶的作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的药物。 ★芒硝回奶 芒硝是一种硫酸盐矿物质,可以缓解腹泻、消化不良、便秘、闭经、水肿、乳肿的作用。那么,芒硝回奶的具体方法是怎么样的: 1、先把芒硝先敲碎,放在口袋里,不要放太多,薄薄一层就好。 2、把口袋敷在乳房的下侧。 3、过一段时间芒硝就会变硬的,再替换。

4、同时饮食也要注意,不吃发奶的食物,少喝汤汤水水,可以吃豆角。 5、建议如果妈妈一直漏奶,就用乳垫。 芒硝禁忌:孕妇和脾胃虚寒的忌用。坐月子不能用。 ★芒硝其他作用和功效: 1、小儿鹅口疮也可用芒硝擦舌,一天5次。 2、难产,用末芒硝10克。死胎不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 3、将芒硝敷于双乳上,可在断奶时辅助消肿。 ★芒硝回奶的用法 芒硝回奶的用法是,把芒硝事先敲碎,放在纱布袋中,外敷于乳房。需要注意的是置于纱布袋中时,不要太厚,铺个薄薄的一层,敷在乳房的下侧。过一段时间芒硝就会变硬的,再更换。每天3—4次,妈妈不用担心这个有副作用。

另外,妈妈在平常饮食上也要注意,要少喝水,少喝汤,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的汤类,少喝这些,才能减少乳汁的产生。还要减少宝宝吸吮母乳的次数和数量或不再让宝宝吸吮母乳,不然宝宝吸允会对乳房产生刺激,分泌乳汁。这样就不能顺利回奶了。所以妈妈一定要注意哦! 如果有的妈妈乳汁分泌还是很旺盛,那么可以用一些药物来促进回奶。例如中医的方法:用麦芽冲水喝,对人体的副作用小;西医的方法:适当补充雌激素,可一定程度上抑制泌乳素,或者运用抑制垂体分泌的药物溴隐停”,来抑制泌乳。已烯雌酚片一次5毫克,一日3次和维生素B6,一次一片,一天3次一起连服三天。 对于乳汁较丰富或想快速回奶的妈妈来说,可采取上医院打回奶针、吃回奶中、西药等。但是如果不是涨奶得特别难受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打回奶针。

硝石、芒硝、玄明粉与朴硝

硝石、芒硝、玄明粉与朴硝 消石(亦为硝石),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所载。在长期的用药历史过程中,关于消石的认知存在分歧和混淆,特别是在历史上出现的品种变异现象,使我们对古方的应用和对古医家用药经验的理解出现偏差;现代各家对消石的认识也存在分歧与争议。我们根据文献资料对消石用药主流的历史沿革情况进行探讨,正确认识古今品种变异情况,以期对今天的用药实践有所裨益。 1 早期本草关于消石及相关品种的认识 《本经》云:“消石味苦寒,主五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又云:“朴消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1]两者表述文字略别,性味相同,主治功用相似,故梁代陶弘景注云,消石“疗病亦与朴消相似”[1]。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本经》及稍后出现的《名医别录》,是所能见到的最重要的早期药物学著作,两者又都经过陶弘景整理过,因此陶氏的注文对了解其原貌具有重要意义。 陶氏引晋·皇甫谧“解散”消石大凡说云“无朴消可用消石”,在朴消产地益州等地,当地人“择取(朴消)白软者以当消石用之”。又称“消石生山之阴盐之胆”,经寻访,被告知消石所出“与朴消同山,所以朴消名消石朴”,益州山谷等地“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而“朴消者亦生山之阴,有盐咸苦之水则朴消生于其阳”[1]由上可知,消石与朴消性味相同,疗病相似,有相互代用的用药实践且出处相近。 《名医别录》称消石“一名芒消”,并增“芒消”条,且增辛、大寒之性味。陶隐居云:“神农本经无芒消,只有消石名芒消耳,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消石正同,疑此即是消石”。芒消出自朴消,“以朴消作芒消者,但以暖汤淋朴消取汁澄清,煮之减半,出著木盆中,经宿即成状如白石英,皆六道也”[1]这种制作方法沿袭至今。 《本经》分别收载消石、朴消。《名医别录》增载芒消,且消石别称芒消,疑为同物。陶隐居对三者进行辨析和考察,基本搞清它们的关系,但认识较粗浅,有疑似之虞,这就难以避免后世有所争议。 2 唐宋本草对消石及相关品种的认定 《唐本草》称消石“即芒消也。朴消一名消石朴,今炼粗恶朴消淋取汁煎炼作芒消,即是消石,本经一名芒消,后人更出芒消条,谬矣。”[1]作为国家编纂的本草,明确肯定消石即芒消,且由朴消煎炼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唐本草》认为《本经》即称消石一名芒消,宋·《太平御览》也认为“一名芒消”出自《本经》[2],这与《伤寒论》大承气汤等用芒消在时间上相吻合。 五代《蜀本草》称:“夫朴消一名消石朴,即炼朴消成消石明矣,故有消石条焉;又消石一名芒消,即明芒消亦是炼朴消而成也。凡药虽为一体,盖同出而异名,修炼之法既殊,主治之功遂别矣”[1]。也说消石别称芒消,由朴消炼出,三物一体异名。 宋·《本草图经》更进一步描述:“旧说三物同种,初采得苗,以水淋取汁煎炼而成,乃朴消也,一名消石朴,以消石出于其中;又炼朴消或地霜而成坚白如石者,乃消石也,一名芒消;又取朴消以暖水淋汁炼之减半,投于盆中经宿而有细芒生,乃芒消也。虽一体异名,而修炼之法既殊,则主治之功别矣”[1]肯定朴消、消石、芒消三物同种,只是炼制方法不同而有精粗、主治功效不同。又说:“但以未炼成块微青色者为朴消,炼成盆中上有芒者为

芒硝与硝石、硼砂的鉴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芒硝与硝石、硼砂的鉴别 与成分不同、功效各异的矿物类中药,由于其性状特征极为相似,在临床配方中常有误投,而致延误了病情。为避免误投,现将三者的功效与药材鉴别介绍如下。 1 功效之别 1.1 芒硝其性味咸苦寒。具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积,肠痈肿痛等症[1] 。 1.2 硝石其性味苦、温、有毒。具润燥软坚,通淋之功。临床上用于五脏积热,胃肠便秘,霍乱,瘰疬之症[2] 。 1.3 硼砂其性味甘、咸、凉。具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梗噎嗝,咳嗽痰稠之症[3] 。 2 来源与性状鉴别 2.1 芒硝来源于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芒硝,该药材粗制品称皮硝或朴硝,粗制品用鲜萝卜精制析出的结晶即称芒硝,芒硝结晶经风化干燥,药材称玄明粉。芒硝药材呈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结晶,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微苦。玄明粉为白色粉末,余同芒硝。 2.2 硝石又名火硝,马牙硝,为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本品为无色透明六角斜方形的短柱状结晶体,或为白色晶状粉末,含杂质较多者呈淡灰色或淡黄色,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微苦,有钻舌感。 2.3 硼砂又名月石,为矿物硼砂经精制而成的结晶。药材呈菱形,柱状或粒状结晶,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暴露空气中日久易风化成白色粉末,质脆易碎,无臭,味微甜,咸。 3 理化鉴别 3.1 取三种药材各少许,分别置火焰上燃烧,燃之有爆裂声,而熔融,产生紫色火焰者为硝石;燃之产生黄色火焰者为芒硝;燃之即熔融,初则体积膨大疏松如絮状,继而熔化成透明的玻璃球状,并产生黄色火焰的为硼砂。 3.2 取药材各1g,分别置三个烧杯中常温常压下各加水20ml 振摇,硝石在水中溶解度大,在2min 内完全溶解,芒硝、硼砂

芒硝 Word 文档

芒硝,中药名。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等病症的治疗;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治胃肠实热、大便燥结:芒硝、大黄各9g,枳实4.5g,厚朴6g。(《伤寒论》大承气汤) 《中国药典》:芒硝 【药材名称】芒硝 【拼音】Mánɡ Xiāo 【英文名】NATRII SULFAS 【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 【化学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附录Ⅳ)与硫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性味】咸、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三棱同用。 【贮藏】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 【备注】(1)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较为显着。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 (2)过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芒硝 【药材名称】芒硝【拼音】Mánɡ Xiāo【别名】盆消(《本草图经》),芒硝(《医学启源》)。 【出处】《别录》【来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为短柱状,通常成致密粒状、被膜状。无色透明,但常带浊白、浅黄、淡蓝、淡绿等色。条痕为白色。玻璃样光泽。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比重1.5。性脆。形成于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饱和溶液的内陆盐湖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