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各种压力的关系

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各种压力的关系

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各种压力的关系
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各种压力的关系

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各种压力的关系

杨得志;陈国栋;石春平;

【期刊名称】《吉林劳动保护》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正>在用压力容器检验中涉及的压力参数包括设计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安全阀开启压力(整定压力)、安全阀密封压力、爆破片爆破压力、允许工作压力、实际操作压力、耐压试验压力和气密性试验压力等九个。分析清楚这些压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压力参数,

【总页数】2页(P.33-34)

【关键词】气密性试验;爆破压力;整定压力;密封压力;最高工作压力;耐压试验;设计压力;阀开启压力;气压试验;容

【作者】杨得志;陈国栋;石春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TH49

【相关文献】

1.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各种压力的关系 [J], 高志刚

2.在用压力容器几个压力关系的辨析 [J], 金世贵

3.在用压力容器几个压力关系的辨析 [J], 李飞

4.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安全阀整定压力的确定和管理 [J], 侯庆辉

5.浅谈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J], 彭献初

医院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院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各级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一)、医院主管设备负责人的职责 1、认真学习有关的方针政策,以指导自己的工作,组织贯彻执行或上级主管部门关于设备管理方面的条例和有关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规程、规章或规定及有关指示和要求。 2、全面负责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工作,建立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3、组织建立适合医院特点的压力容器使用管理体系,明确或指定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并督促抓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 4、组织制定并审批医院关于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审批压力容器选购及定期检验计划、修理、改造方案,淘汰更新计划和压力容器转让事项,并督促检查其执行、完成情况。 6、经常深入使用现场,查看压力容器使用状况,了解、掌握本企业压力容器技术状况,解决使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本企业的管理水平。 7、协调医院部各生产与使用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8、组织压力容器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措施,检查落实处理意见。 9、审批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格和有关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方面的上报统计报表。 10、负责组织领导在用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方面的检查评比,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做到奖罚分明。

(二)、压力容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职责 1、在企业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 2、负责本企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医院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审核有关压力容器的统计报表。 4、组织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压力容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做好压力容器选购、验收、安装调试等工作。 5、主动协助教育、劳资部门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6、根据容器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督促供应室做好检验前的有关准备工作。 7、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情况,对一切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予制止和提出批评处理意见,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积极抓好整改。 8、组织或参加压力容器安装质量验收工作。 9、负责协助有关部门选好安全附件的配备,且做好及时调校,保证其灵敏可靠。 10、参加压力容器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对一般事故有权作出处理。 11、组织职能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协助组织部门对职能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工作,对他们的调动、使用和晋级有建议权。 (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1、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领导和业务指导下,具体负责企业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2、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设备管理和压力容器安全的规定,加强法制观念,自觉按章办事。 3、负责编制压力容器选购计划,参加验收检查,安装质量验收工作。 4、参与编制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协助供应室制定生产操作规程。 5、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的注册登记、建卡、建档及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和有关统计报表统计上报工作。 6、编制压力容器的检验、维修、保养等计划,并具体落实实施,检查

浅析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措施

引言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方法的进展和评述”中曾介绍和评述了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弹性应力分析方法(又称应力分类法)的最新进展。本文将进一步介绍和评述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包括ASME的极限载荷分析方法、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和欧盟的直接方法等。 压力容器设计是一个创新意识非常活跃的工程领域,它紧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设计方法。随着弹性理论、板壳理论和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成熟,20世纪60年代,压力容器界提出了基于弹性应力分析和塑性失效准则的“弹性应力分析设计方法”。进入21世纪后,由于塑性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日趋成熟,欧盟标准和ASME规范又先后推出了压力容器的塑性分析设计方法。其中涉及许多新的基本概念和新的分析方法,需要我们及时学习领会和消化吸收,以提高我们的分析设计水平,并结合国情进一步修订我国的压力容器设计规范。 ASME和欧盟的新规范都是以失效模式为主线来编排的。ASME考虑了以下4种模式: (1)防止塑性垮塌。对应于欧盟的“总体塑性变形(GPD)”失效模式。 (2)防止局部失效。 (3)防止屈曲(失稳)垮塌。对应于欧盟的“失稳(I)”失效模式。 (4)防止循环加载失效。对应于欧盟的“疲劳(F)”和“渐增塑性变形(PD)”2种失效模式。 欧盟还考虑了“静力平衡(SE)”失效模式,即防止设备发生倾薄。 文中讨论的塑性分析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防止塑性垮塌和防止局部失效2种情况。 1、极限载荷分析法 在一次加载情况下,结构的失效是一个加载历史过程,即随着载荷的增加从纯弹性状态到局部塑性状态再到总体塑性流动的失效状态。对无硬化的理想塑性材料和小变形情况,结构进入总体塑性流动时的状态称为极限状态,相应的载荷称为极限载荷。此时,结构变成几何可变的垮塌机构,将发生不可限制的塑性变形,因而失去承载能力。 一般的弹塑性分析方法都要考虑上述复杂的加载历史过程,但极限载荷分析法(简称极限分析)则另辟蹊径,跳过加载历史,直接考虑在最终的极限状态下结构的平衡特性,由此求出结构的承载能力(即极限载荷)。它是塑性力学的一个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 一、基本概念 压力容器的设计,就是根据给定的性能要求、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确定容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合适的材料,计算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尺寸,最后给出容器及其零部件的图纸,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条件。正确完整的设计应达到保证完成工艺生产。正确完整的设计应达到保证完成工艺生产,运行安全可靠,保证使用寿命、制造、检验、安装、操作及维修方便易行,经济合理等要求。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力学问题,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在本节中,主要讨论压力容器设计中的有关强度问题。 所谓强度,就是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会不会因应力过大而发生破裂或由于过度性变形而丧失其功用。具体来讲,就是在外载荷作用下,容器结构内产生的应力不大于材料的许用 应力值,即: ζ≤K〔ζ〕t (1) 这个式子就是强度问题的基本表达式。压力容器的设计计算就是围绕这一关系式而进行 的。 公式(1)中的左端项是结构内的应力,它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求解结构的应力状态,它们的大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解法(如弹性力学法、弹型性分析法等)、试验法(如电阻应变计测量法、光弹法、云纹法等)及数值解法(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应用这些方法可以精确或近似地求出结构的应力,然而,每一种结构的应力都有其特殊性,目前可求解的只是问题的绝大部分,仍有许多复杂结构的应力分析有等人们进一步探讨。求出结构内任一点的应力后,所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处理这些应力。一点的应力状态最多可含有6个应力分量,哪个应力起主要作用,这些应力对失效起什么作用,对它们如何控制才不致发生破坏,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选择相应的强度理论计算当量应力,以便与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许用应力相比较,将应力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 公式(1)中的右端项是强度控制指标,即材料的许用应力。它涉及到材料强度指标(如抗拉强度ζb、屈服强度ζs 等)的确定及安全系数的选用等问题。当采用常规设计法,且只考虑静载问题时,系数K=1.0;如果考虑动载荷,或采用应力分析设计法,K≥1.0,此时 设计计算将更加复杂。 把强度理论(公式(1))具体应用到压力容器专业,就称这为压力容器的强度理论,它又增加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特殊要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容器的设计规定和标准等。 1、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在对结构进行强度分析时,要对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进行强度计算,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因素使材料发生某一类型破坏的。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对材料破坏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认为材料的某一类型破坏现象是由哪些因素所引起的,这种假说通常就称为强度理论。一种类型的破坏是脆性断裂破坏,第Ⅰ、Ⅱ强度理论依据于它;一种类型的破坏是型性流动破坏,第Ⅲ、Ⅳ强度理论以此为依据。 建立强度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一种材料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强度条件,即使是什么样的条件材料不会破坏失效。根据不同的强度理论可以得到复杂应力状况下三个元应力的某种组合,这种组合应力ζxd和轴向拉伸时的单向拉应力在安全程度上是相当的,具有可比性,可以与单向屈服应力相比较而得出强度条件,因此,通常称ζxd为相当应力或当量应力。

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管理

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管理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管理爆炸是压力容器的灾难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应从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压力容器破坏失效及爆炸事故的发生。 1.压力容器选购、安装的安全审查 (1)保证压力容器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从安全出发,设计、制造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必须达到:结构合理、过渡连续、变形均匀、强度可靠、稳定性好、材质适宜等。 (2)根据压力容器的特点不同,选用配备合适的安全附件,并保证安全附件运行灵敏、可靠。 (3)压力容器必须是取得相应压力容器类型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制造,并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现场组装焊接的压力容器,安装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竣工图和原始技术资料及安装质量证明书等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确认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2.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新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必须向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申报手续。申报手续所需资料有:①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 ②产品合格证;③产品质量证明书;④产品竣工总图;⑤检验部门签发的产品制造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⑥进口压力容器应有省级以上(含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核盖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在核查申报资料,确认该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且申报资料正确无误后,即对该压力容器予以注册。并发放新压力容器使用证。已办理注册且安全状况等级核定为1级或2级的固定式新压力容器,由地、市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发放使用证;超高压容器和液化气体罐车,由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发放给压力容器使用证或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 3.压力容器的变更与报废 (1)安全状况等级变更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a17591700.html,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作者:王艳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5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指出分析设计方法虽然相对复杂,但较常规设计方法更安全更经济,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方法的应用及各种功能软件的使用它将 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pressure vessel design methods and points that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more economical,but saf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关键词:压力容器;常规设计;分析设计 Key words: pressure vessel;conventional design;analysis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H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66-01 压力容器是化工、冶金、轻工、纺织、机械以及航空航天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承压设备。尽管各类压力容器设备功能各异、结构复杂程度不一,但一般可将其分解为筒体、封头、法兰、 开孔、接管、支座等部件。 压力容器及其部件的两种设计方法分别是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常规设计是以弹性设计准则为基础,以壳体的薄膜理论或材料力学方法导出容器及其部件 的设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均以显式表达,给出了压力、许用应力、容器主要尺寸之间的关系。它包含了设计三要素:设计方法、设计载荷及许用应力,但这些并不是建立在对容器及其部件进行详尽的应力分析基础之上。如容器筒体,是采用“中径公式”(根据内压与筒壁上均匀分布的薄膜应力整体平衡推导而得),一般情况它仅考虑壁厚中均布的薄膜应力,不考虑其它类型的应力,如对弯曲应力,只有当它特别显著、起主导作用时才予以考虑。实际上,当容器承载以后器壁上会出现多种应力,其中包括由于结构不连续所产生的局部高应力,常规设计对此只是结合经典力学理论和经验公式对压力容器部件设计做一些规定,在结构、选材、制造等方面提出要求,把局部应力粗略地控制在一个安全水平上,在考虑许用应力时选取相对高的安全系数,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因此,常规设计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 工程实际中我们用常规设计的观点和方法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无法解释,因为常规设计只考虑弹性失效,没有去深究隐含在许用应力值后面的多种失效模式。

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a I时'间H 卜/ / 1 / 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压力容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安全有序的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压力容器包括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灭菌设备、气瓶和液氮存储设备等各种设备。 第二章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第三条正确和合理地使用压力容器是提高压力容器安全可靠性、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第四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并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安全性能要求,负责对学生使用压力容器的培训。 第五条使用单位须依据压力容器的有关法规和操作手册,编制本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使用单位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每年将压力容器数量、变动和使用情况的统计报表报送校资产设备处。 第七条使用单位须做好压力容器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的检查,做好压力容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工作,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的重大修理和改造方案须按相应程序报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 第八条发生压力容器爆炸及重大事故,须迅速报告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和校资产设备处,并立即组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填写《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书》,报送当地安全监察部门和主管部门。

第三章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第九条 建立和有效地执行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 度是确保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的基本条件。 第十条 使用单位须建立压力容器管理责任制。各使用单位除由 技术负责人对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外,还应根据使用单位所使用 容器的具体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压力容器的专职管理人员应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下列职责: 1. 具体负责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执行有关压力容器 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 负责压力容器的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 作。 负责组织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及 仪器使用证的发放工作。第十一条 使用单位须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责任制。每台压力容器都应有专职 的操作人员,压力容器专职操作人员应具有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所 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技术考试合格。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履行 以下职责: 1.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正确操作使用压力容器。 2.认真填写操作记录。 3.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压力容器经常保持良好的技 术状态。 4.经常对压力容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操作条件不正常时 及时进行调整,遇紧急情况应按规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向上级 报告。 2. 参加新进压力容器的验收和试运行工作。 3. 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 5. 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操作、维修和检验情况。 6.

浅谈我国压力容器设计技术的进展

浅谈我国压力容器设计技术的进展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技术完善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动力,工业是我国国民产业中主要部分,工业技术创新化,生产高效化,是推进社会发展技术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我国工业技术的创新研究,主要从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进步进展与采取的应对措施角度进行的分析,为我国现代工业技术的拓展提供新的探索发展空间。 1.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分析 压力容器的技术随着社会工业技术的发展逐步进步,本文对压力技术设计技术的进展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压力容器技术应用的初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国家发展百废待兴,我党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技术,工业技术主要采用国外进口与国内初步研究相结合,从而达到现代工业技术研究创新分析,在应用和模仿中逐步探索,此时的工业技术应用与发展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工业压力容器技术研究的层次停留在技术研究的表面,但工业生产压力容器探索发展的新渠道已经被打开;第二阶段,压力容器逐步从模仿技术向的技术转变,新的技术研究将压力容器的技术应用分为低压容器技术,中压容器技术,高压容器技术,以及超高压容器技术,压力容器技术的材质也逐步实现探索,结合我国政府提出的相应工业技术研究政策的引导,实现了良好的技术行业的加工与发展,工业装备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完整的发展整体,促进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第三阶段,我国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逐步取得新的技术突破,结合现代自动化程序,例如:压力容器受压程度自动检验系统,实现现代工业压力容器技术发展结构逐步优化,例如:我国压力容器技术的探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工业生产在航空、航海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例如:我国压力容器产业结构的发展中,新的技术研究申请美国ASME技术认证,同时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从欧洲领域的技术研究,向亚太地区的区域技术开发转变,实现了现代压力容器技术创新与拓展的进步。结合以上对我国压力容器技术发展阶段的分析,将我国压力容器技术研究的发展总结为技术发展与研究探索两部分,主动性更强,技术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直接性联系,在社会进步完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压力容器设计技术发展的应采取的对策 结合以上对压力容器设计技术发展的阶段进行分析,压力容器技术研究逐步取得新的研究成效,我国是世界工业发展大国,在整体技术应用中逐步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应当多元化压力容器发展市场,我国进行新的技术分析应对策略,结合设计中应用的压力容器种类,对压力容器设计技术发展应采取对策进行全面性分析。 (1)压力容器设计阶段 压力容器的发展已经逐渐从单一的工业加工向社会发展需求的多个领域转变,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新策略研究。从容器设计的阶段进行分析,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实现了容器制造专业化管理,针对压力容器的后期应用作用不同,制造阶段对压力容器的设计也发生巨大的转变,例如:压力容器如果作为普通压力生产使用,则压力容器的设计最低压力和最高压力一般为100bar和500bar,如果压力容器的后期应用作用是具有高压的化学加工,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时,其压力容器的设计最低压力和最高压力一般为1001bar和5000bar,压力容器技术分析与研究是技术、设计的转化提升了现代压力技术应用与分析整体规划结构取得的效果,从而达到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专业化管理。此外,压力容器技术设计阶段的分析中,也融合了现代智能化设计流程技术,采用自动化设计检测系统,可以对设计师的设计图进行分析检验,及时发现压力容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保障压力容器设计阶段的技术应用与分析技术的后期对接。 (2)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压力容器制造技术的进步,也是现代压力容器逐步发展的新举措。现代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压力容器制造材质。传统的压力容器制造以铁作为主要的容器材质,铁作为主要材质可以保障压力容器的生产加工成本降低,但铁的耐腐蚀性差。化工生产中,容器容易受到高腐蚀原料的侵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综合考试题及答案(二)

2013年压力容器设计人员综合考试题姓名:得分 一、填空(本题共20 分,每题2 分) 1 、当载荷作用时,在截面突变的附近某些局部小范围内,应力数值急剧增加,而离开这个区域稍远时应力即大为降低,趋于均匀,这种现象称为_应力集中。 点评:这是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常见于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 2、在正常应力水平的情况下,Q245R 钢板的使用温度下限为-20℃。 点评:该题出自GB150.2,表4,考查设计人员对材料温度使用范围的掌握。 3、对于同时承受两个室压力作用的受压元件,其设计参数中的 计算压力应考虑两室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差。 点评:考查设计压力与计算压力的概念,GB150 .1 4.3.3 规定。 4、焊接接头系数的取值取决于焊接接头型式_和无损检测长度比例。 点评:考查设计人员对焊接接头系数选取的理解。 5、整体补强的型式有:a. 增加壳体的厚度,b.厚壁管,c. 整体补强锻件__ 。 点评:GB150.3 6.3.2.2 的规定 6、椭圆封头在过渡区开孔时,所需补强面积A 的计算中,壳体的计算厚度是指椭圆封头的_ 计算_厚度。 点评:明确开孔部位不同,开孔补强计算所用的厚度不同,见公式5-1(P116),开孔位于。 7、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 25mg/L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点评:见GB150.4 11.4.9.1 8、压力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等20%)两 种。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大于等于50% 。 点评:《固容规》第4.5.3.2.1 条。 9、换热器设计中强度胀中开槽是为了增加管板与换热管之间的拉脱力而对管孔的粗糙度要求 是为了密封。 点评:考察设计者对标准的理解和结构设计要求的目的。 10、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的P≤%、S ≤% 二、选择(本题共20 分,每题 2 分,以下答案中有一个或几个正确,少选按比例得分,选 错一个不得分) 1 、设计温度为600℃的压力容器,其壳体材料可选用的钢板牌号有a、b. a.S30408, b.S31608, c.S31603 点评:奥氏体不锈钢当温度超过525℃时,含碳量应不小于0.04%,超低碳不锈钢不能适用,因热强性下降,此题是考查此概念。 2 、外压球壳的许用外压力与下述参数有关b,d 。 a.腐蚀裕量 b.球壳外直径 c.材料抗拉强度 d.弹性模量 点评:本题为基本概念试题,考查影响许用外压力的的有关因素 3、外压计算图表中,系数A 是(a,c,d )。 a. 无量纲参数 b. 应力 c. 应变 d 应力与弹性模量的比值

环保与安全、压力容器使用安全事项、电气设施使用安全事项(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保与安全、压力容器使用安全事项、电气设施使用安全事项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环保与安全、压力容器使用安全事项、电气设施使用安全事项(通用版) 1.1环保注意事项 1.1.1为确保本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使用单位必须认真执行相关要求所规定的安全事项。 1.1.2设备在加油、放油和运行时,如冷冻机油不慎泄漏在地面上,应用油棉纱及时擦拭。对经常出现泄漏的场所,客户应在漏油地面设接油盘,不常泄漏的部位出现漏油时,应用锯未或油棉纱及时吸净,使用过的油棉纱和锯未由振作者收集到不可回收垃圾箱中,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处理。收集到的废油盛放在无泄漏的密封容器内,并分类存放在固定地点,标记明确。可回收利用的油经再生处理后可继续使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处理。

1.1.3设备所使用的制冷剂大量泄漏会危及生命。因此必须设置配套设施,保持机房骨空气流通顺畅,如装设排风扇等。如发现有泄漏,必须马上停机检验,修复后方可使用。 1.1.4制冷剂泄漏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禁止大量排放。设备如需检修,必须将设备中的制冷剂回收至贮存罐,以备再次使用。 1.1.5安装、使用和维修过程以及产品废弃后产生的废弃物,如塑料袋、油毡纸、石棉垫、泡沫及泡沫塑料等不易降解且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不能乱扔,由操作者收集到不可回收垃圾箱中,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处理。 1.2压力容器使用安全事项 1.2.1为确保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在安全状态下使用,从事本设备安装、使用单位必须认真执行相关要求中所规定的安全事项。 1.2.2本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属于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从事本设备安装、使用单位必须贯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章,做好设备的安装、使用、检验和维修,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证容器在

2020年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大纲

(情绪管理)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大纲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核大纲 (2012) SummaryofCheckingContentforDesignerandApproverofPressu reVesselDesign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2年02月20日 目录 第壹章总则 (1) 第二章常规设计审批人员考试内容 (1) 第三章分析设计人员考试内容 (4) 第四章附则 (5)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则 第壹条为规范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资格考试工作,依据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颁布的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压力容器设计人员考试规则》(2012),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A、C、D类压力容器设计(以下称常规设计)审批(含审核、审定人)人员及SAD类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以下称分析设计)设计人、审批人的考核工作。

第二章常规设计审批人员考试内容 第三条A、D类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考试内容: (壹)理论考试要求: 1.应熟悉压力容器设计关联的基本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结构、力学基础、设计计算方法、热处理、腐蚀、焊接、无损检测等; 2.应熟练掌握压力容器设计关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文件;3.能够正确解决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常见的实际工程问题; 4.熟悉且及时掌握压力容器行业关联的标准信息 (二)关联的安全技术规范文件: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等 (三)关联的标准规范: GB150.1~GB150.4《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 GB50009《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JB/T4710《钢制塔式容器》

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与管理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与管理正式版

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与管理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压力容器在化工厂整个设备中占70%以上,其易然、易爆性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近年来,压力容器事故发生,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必须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和定期检验每个环节加强监控,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一、设计 压力容器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一次薄膜应力或最大直接应力不得超过许用应力,

计算应力依据的理论是最大应力理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应用了这一设计思想,我国以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以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为基本规范,对压力容器进行设计制造,也是基于这一理论。设计对压力容器来说是保证质量的第一步,其正确的选材、合理的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经过几十年发展,容器在选材上一般很少出现事故,而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造成容器寿命缩短在使用中却很常见,如宝氮冷凝塔,洗气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塔顶喷头周围塔内壁冲刷腐蚀严重,原来是喷头结构设计不合理,后经对喷头进行改造,使其喷出的冷凝水范围正好在塔内径

探析压力容器设计

探析压力容器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17T15:53:20.7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孙奎福 [导读] 摘要: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压力容器的设计一般有工艺条件中获得操作温度、操作压力、介质成分及特性、容器的尺寸。 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压力容器的设计一般有工艺条件中获得操作温度、操作压力、介质成分及特性、容器的尺寸。本文从其设计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压力容器;设计;问题 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牵涉很多标准和规范,在设计期间,设计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理解不透彻和对容器设计步骤的不确定,都会给压力容器的设计带来困难,以致对后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设计压力容器时,都应该参照有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的最新版本。设计得正确、合理与否,不仅涉及到制造、检验等环节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压力容器产品的制造成本和运转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1压力容器概述 近年来压力容器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在整个设备从设计到投入运行,要经过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运行监督等多个环节,设计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设计的正确合理与否,不仅设计到制造,检验的复杂程度,也影响到制造的成本和运转费用,并且直接关系到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压力容器的设计一般有工艺条件中获得操作温度、操作压力、介质成分及特性、容器的尺寸。根据已知条件选定初步尺寸,考虑何时的材料和机构,然后依据规范进行强度计算,确定筒体、风头及各个受压元件的壁厚。容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因素:储存介质的特性,包括介质的毒性、腐蚀性、可燃性、密度、饱和蒸汽压力等;装量系数,特质容器内有液体和气体时,在温度变化时存在压力变化;温度,筒体在安装时与工作时存在较大的温差,需要在设计充分考虑温度补偿措施,否则易导致筒体不正常变形,严重影响容器的性能;容器的长泾比,要考虑工艺要求,不能单方面的扩大减小。从事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是一个精通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比如说,设计人员要详细了解压力容器的内部构造,构成材料的性质,对零部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甚至对容器制造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 2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求 压力容器的设计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保证安全可靠。这是设计的核心,即设计计算,强度计算。设计时不仅必须保证每个承压元件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能安全可靠的运行。(2)保证满足工艺生产。这就涉及到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设计委托方应书面提供压力容器的设计条件,包括操作条件,使用地及自然条件,介质组分与特征,预期使用年限,几何参数和管口方位等设计需要的必要条件。(3)保证合理的经济成本。在当今节能时代,合理节约能源成为各行各业必须遵循的守则。压力容器的设计,要尽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重量轻、节约贵重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和维修费用。(4)制造、检验、交装、操作和维修方便。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一方面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因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探伤的设备,其质量就容易得到保证,即使存在某些超标缺陷也能够准确地发现,便于及时予以消除;其次,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某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如对于顶盖需要经常装拆的试验容器,要尽量采用快拆的密封结构,避免使用笨重的主螺栓连接;又如对于有清洗、维修内件要求的容器,需设置必要的人孔或手孔;再是,这样做自然会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可以降低容器的制造成本。 3压力容器的设计问题 3.1容器设计中的结构设计问题 (1)总体结构的几何不连续而产生的不连续性,由于容器设计需要满足各种功能性,对原本结构有破坏,会产生不连续应力,需要在设计上要通过常规设计规范对其进行补偿。(2)常常是压力引起的应力,多数是局部弯曲应力,严重时回到石局部变形。但是局部应力的作用范围有限,一般通过局部强度检核可以解决此类问题。(3)应力集中,在机构中,会存在应力集中情况,要分析应力集中部位,避免应力超过限值。 压力容器结构设计涉及工艺、选材等等,对于承压容器,结构设计中应力和强度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中要针对具体设计容器具体结构设计。此外《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并对其设计、选材、制造检验及使用管理提出不同要求。 3.2总体结构设计中局部应力问题 当各个部件组合成为一个容器整体时,会出现以下状况:(1)容器接管开孔与容器筒体连接破坏了筒体内薄膜应力分布,也会产生不连续应力和应力集中。(2)封头和筒体连接时,筒体的几何连续结构破坏,会出现不连续应力。(3)容器在受到各种局部机械载荷时,容器筒体上产生叠加局部应力,目前没有统一解决方法,但是设计中要予以考虑。 4压力容器的设计分析 4.1设备材料选取 压力容器材料的基本要求:要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良好的制造性能,并且与压力容器介质有良好的相容性。由于压力容器在制作中设计开孔焊接等等制造工艺,在设计时要对材料的制造性能进行设计上的考量。譬如钢材,铸铁类焊接性能差,脆性高,要对其减少焊接结构设计。 4.2常规设计 常规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弹性失效准则,认为容器内某一最大应力点达到屈服极限,进入塑性,丧失了纯弹性状态即为失效。在应力分析方法上,是以材料力学及板壳薄膜理论的简化计算为基础,不考虑边缘应力、局部应力以及热应力等,也不考虑交变载荷引起的疲劳问题。所有类型的应力均应采用同一的许用应力值(通常为1倍许用应力);为了保证安全,通常采用较高的安全系数,以弥补应力分析的不足。 4.3分析设计 分析设计放弃了传统的弹性失效准则,采用了弹塑性或塑性失效准则,合理地放松了对计算应力的过严限制,适当地提高了许用应力值,但又严格地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我国的分析设计的标准为JB4732-95《钢制压力容器一分析设计标准》,是以第三强度理论即最大剪

浅谈压力容器的疲劳分析及设计

浅谈压力容器的疲劳分析及设计 随着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的迅速发展,元件结构和载荷的日趋复杂,疲劳破坏成为压力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人们对疲劳问题已引起足够重视,但疲劳破坏事故仍然不断发生。所以,对压力容器疲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压力容器出现疲劳的原因及其设计进行分析论述。 标签:压力容器;疲劳;设计 压力容器的破坏形式有很多种,如脆性、韧性破坏,介质腐蚀破坏等。疲劳损傷有别于其他损伤模式,日常检查不容易发现,并且引发的事故突然,因此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设备管理者应对其高度重视。 对疲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在常温下工作的结构和机械的疲劳破坏取决于外载的大小。从微观上看,疲劳裂纹的萌生都与局部微观塑性有关,但从宏观上看,在循环应力水平较低时,弹性应变起主导作用,此时疲劳寿命较长,称为应力疲劳或高周疲劳;在循环加力水平较高时,塑性应变起主导作用,此时疲劳寿命较短,称为应变疲劳或低周疲劳,压力容器的疲劳就属于高应力底周期的疲劳。下文将对压力容器疲劳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1 压力容器疲劳缺陷产生的原因 压力容器发生疲劳破坏的时候,一般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标志出现,这是由于局部的高应力集中区应力的峰值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值,发生了晶粒滑移,随着载荷的不断往复作用,晶粒逐渐从高应力集中区分散开,从而产生了裂纹,这种裂纹不断扩大到整个集中区域最终产生疲劳断裂。 压力容器中产生疲劳断裂的区域有以下几个区域: 第一,开孔接管区域,这边由于开孔之后,材料缺失,这部分及其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区,从而导致产生疲劳缺陷。 第二,支座连接区及封头连接区域,这部分是由于焊接之后,产生的各种问题,导致应力集中,同时在焊接的时候高温促进了晶粒的滑移速度的加快,这样更容易产生应力的集中,从而容易导致疲劳缺陷。 第三,压力容器的总体区域,在这些区域中一些原始的缺陷:如焊接的残余应力,容器板材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都可能导致应力的集中,从而产生疲劳缺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设计时,从各个方面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 2 压力容器的疲劳设计分析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讲稿(DOC 120页)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讲稿(DOC 120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讲稿 (20140325) 目录 一.基本概念 1.1 压力容器设计应遵循的法规和规程 1.2 标准和法规(规程)的关系。 1.3 压力容器的含义(定义) 1.4 压力容器设计标准简述 1.5 D1级和D2级压力容器说明 二.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1.范围 2.标准 3.总论 3.1 设计单位的资格和职责 3.3 GB150管辖的容器范围 3.4 定义及含义 3.5 设计参数选用的一般规定 3.6 许用应力

3.7 焊接接头系数 3.8 压力试验和试验压力 4.对材料的要求 4.1 选择压力容器用钢应考虑的因素 4. 2 D类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板 4.3 钢管 4.4 钢锻件 4. 5 焊接材料 4.6 采用国外钢材的要求 4.7 钢材的代用规定 4.8 特殊工作环境下的选材 5.内压圆筒和内压球体的计算 5. 1 内压圆筒和内压球体计算的理论基础5.2 内压圆筒计算 5.3 球壳计算 6.外压圆筒和外压球壳的设计 6.1 受均匀外压的圆筒(和外压管子)6.2 外压球壳 6.3 受外压圆筒和球壳计算图的来源简介6.4 外压圆筒加强圈的计算 7.封头的设计和计算 7.1 封头标准

7.2 椭圆形封头 7. 3 碟形封头 7.4 球冠形封头 7.5 锥壳 8.开孔和开孔补强 8.1 开孔的作用 8.2 开检查孔的要求 8.3 开孔的形状和尺寸限制 8.4 补强要求 8.5 有效补强范围及补强面积 8.6 多个开孔的补强 9 法兰连接 9.1 简介 9.2 法兰连接密封原理 9. 3 法兰密封面的常用型式及优缺点9.4 法兰型式 9.5 法兰连接计算要点 9.6 管法兰连接 10.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和验收 10.1 制造许可 10.2 材料验收及加工成形 10. 3 焊接

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安全检查 压力容器运行期间安全检查的目的: 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是压力容器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及时发现操作上或设备上所出现的不正常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消除,防止异常情况的扩大和延续,保证容器安全运行。 对运行中的容器,主要检查以下三个方面: (1)工艺条件方面。主要检查操作条件,包括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液位是否在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容器工作介质的化学成分、物料配比、投料数量等,特别是那些影响容器安全的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2)设备状况方面。主要检查容器各连接部位有无泄漏、渗漏现象;容器的部件和附件有无塑性变形、腐蚀及其他缺陷或可疑迹象;容器及其连接管道有无振动、磨损等现象。 (3)安全装置方面。主要检查安全装置以及与安全有关的计量器具(如温度计、投料或液化气体充装计量用的磅秤等)是否保持完好状态。如压力表的取压管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弹簧式安全阀的弹簧是否有锈蚀、被油污粘结等情况,冬季装设在室外的露天安全阀有无冻结的迹象;这些装置和器具是否在规定的允许使用期限内。 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巡回检查要定时、定点、定路线,操作人员在进行巡回检查时,应随身携带检查工具,沿着固定的检查线路和检查点认真检查。 压力容器紧急停止运行的条件和操作步骤 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本厂有关部门报告: (1)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过量充装; (7)压力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后仍得不到有效控制; (8)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紧急停止运行的操作步骤是: 迅速切断电源,使向容器内输送物料的运转设备,如泵、压缩机等停止运行;联系有关岗位停止向容器内输送物料;迅速打开出口阀,泄放容器内的气体或其他物料;必要时打开放空阀,把气体排入大气中;对于系统性连续生产的压力容器,紧急停止运行时必须做好与前后有关岗位的联系工作;操作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的同时,应立即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技术人员取得联系,以便更有效地控制险情,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 防止压力容器超压 超压运行有可能使材料发生过度的塑性变形而导致容器的韧性破裂。因此,杜绝压力容器超压运行,是操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压力容器不同的超压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l)避免操作失误而造成超压事故。对于压力来自器外压力源(如气体压缩机、蒸汽锅炉)的容器,超压大多是操作失误引起的。为了防止操作失误,除了装设连锁装置外,还应实行安全操作挂牌制度。在一些关键性的操作装置上挂牌,牌上注明阀口等的开闭方向,开闭状态,注意事项等。对于通过减压阀降低压力后才进气的容器,要密切注意减压装置的工作情况,并装设灵敏可靠的安全泄压装置。 (2)对于器内物料的化学反应而产生压力的容器,必须严格控制每次投料量及原料中杂质的含量,并有防止超量投料的严密措施。这是因为加料过量或原材料中混入杂质,往往使容器内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密度增大或反应过速而造成超压。 (3)贮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应严格按规定充装量充装,并防止容器意外受热。这类容器常因超量充装或意外受热,温度升高而发生超压。 (4)贮装易于发生聚合反应的碳氢比合物的容器,因容器内部物料可能发生聚合作用

浅析压力容器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浅析压力容器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6-12-06T10:23:57.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9期作者:史志华 [导读] 摘要:压力容器在工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渐渐地出现一些影响安全效率的不足之处。而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压力容器的设计质量存在瑕疵。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轻易忽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烟台亚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5500 摘要:压力容器在工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渐渐地出现一些影响安全效率的不足之处。而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压力容器的设计质量存在瑕疵。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轻易忽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压力容器、设计、要求、问题、措施 压力容器在工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渐渐地出现一些影响安全效率的不足之处。而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压力容器的设计质量存在瑕疵。在压力容器的设计阶段,如果在关键技术上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有毒有害介质的泄露,甚至引起爆炸,进而危及相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轻易忽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一、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求 1.确保工艺生产的顺利完成 有些压力容器应用于工能够业生产中时是要承担完成相应的工艺过程,例如石油化工生产中,整个工艺过程要在压力容器中进行,这就要求压力容器要满足整个工艺要求达到的压力、温度以及各种工艺完成所需的其他规格标准。 2.确保安全可靠的运行 一些应用于化工生产的物料多数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易燃性,甚至是毒性,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引发火灾甚至是恶性的爆炸事故,使得压力容器内部储存的能量瞬间释放,具有极大的摧毁力。因此在进行容器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容器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运行。 3.满足预定的使用寿命 化工生产材料会对压力容器进行腐蚀,使得压力容器器壁变薄甚至烂穿,造成生产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材质,并且经过科学计算确保压力容器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结构性能的完好性。 4.经济性 压力容器在进行设计时,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尽量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尽量节约贵重材料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和维修的成本。尽量提高压力容器的性价比。 二、压力容器设计中易忽视的问题 1、材料问题 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中,对容器承受的压力的能力的有着严格的要求。压力容器所用的钢材必须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分析决定。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特性、材料的焊接性能、冷热加工性能、热处理以及容器的结构外,还需要考虑经济合理性。不能为了增大容器的压力而一味盲目的提高钢板的厚度。(1)当压力设计过大时,使设备的壳体壁厚较大,如果还沿用碳素钢就会导致壁厚增加,质量加大,造成成本浪费。一般在以强度控制为主的情况下,当壳体壁厚超过8mm时,应优先选用低合金钢。当设计压力较小、直径较大、以刚度控制或以结构设计主时,应尽量选用普通碳素钢。(2)在专业的钢制化容器材料选用规定中规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高温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用钢应按炉罐号,复验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值,其值不得低于相应许用应力值的1.6倍(奥氏体钢为1.5倍)。包括:设计温度大于300℃;设计压力大于1.6MPa;钢材厚度大于等于20mm:钢材主要截面以承受一次薄膜应力为主,且其厚度取决于强度计算的结果。” 2、法兰问题 法兰的设计问题上,我国制定有严格的规范。压力容器设计中的法兰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者对于法兰的使用不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法兰的有效选择,从而导致法兰问题。因此设计者应该熟悉有关法兰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准确的进行法兰类型的选择。 3、分气缸设计问题 在进行分气缸设计时,容易忽视分气缸的出气口和进气口之间的有效距离。导致分气缸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通过对具体的工艺参数的计算来确定出两者之间的距离。 4、储气缸的设计问题 压力容器的储气缸是用来储存气体用的,因此它需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因此储气缸对于材质的要求很高。对于储气罐的设计首先要做好其材质和尺寸的设计。储气罐的罐体直径和长度之间的比例要控制要求范围之内,合理设计的进行设计,才能使罐体的实际使用性能实现最优化。 三、解决压力容器问题的措施 1.材料的选择。在材料选择方面,除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蚀性及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考虑其经济合理性,通过选材合理,来降低材料厚度,减少生产成本。另外,良好的稳定结构可以很好的避免抗压力不足或泄露带来的事故。 2.法兰的选择。基于法兰的规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因而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不同结构部位的法兰选择,因为不同规格的法兰,其受力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选择标准法兰时,除根据设备的设计压力、温度及介质特性进行选择外,还应考虑法兰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避免因未考虑法兰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而导致法兰选择等级过低,影响设备的安全使用。在选用《压力容器法兰》(JB/T 4700-2000)标准中的设备法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压力容器法兰》(JB/T 4700-2000)3.2 对法兰的腐蚀裕量有最大腐蚀裕量的要求,即“本标准中乙型法兰的适用腐蚀裕量为不大于2mm,当腐蚀裕量超过2mm但不大于3mm时,应加厚短接厚度2mm。长颈对焊法兰的适用腐蚀裕量不大于3mm。”在设计过程中,当压力容器腐蚀裕量超过上述适用的腐蚀裕量数值时,往往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一条而直接选用了标准法兰。第二,《压力容器法兰》(JB/T 4700-2000) 6.5.2 规定:与长颈法兰相连接的圆筒厚度应不小于JB/T 4703 中规定的对接筒体最小厚度δ0,且筒节长度不小于(DNδ0)1/2。当对接圆筒厚度小于最小对接圆筒厚度时,应按JB 4703 中表3 要求调整法兰总高度H(其他尺寸不变),并连同法兰厚度在标记中标明。JB/T 4703中给出了最小对接圆筒厚度,当长颈法兰与小于该最小厚度的筒节对接时,通过计算与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