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第28卷第5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8No.52008年9月 Journ al of South-Cen tr al Un 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 man 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Sep.2008

a

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邵二辉1,张进辅2

(1.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重庆400047;2.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对近年来学者们在民族心理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主要涉及民族心理概念、民族心理结构、不同少数民族的心理研究以及民族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等领域,从总体上呈现了近年来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线索和基本轮廓,并指出了这些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08)05-0058-04

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先在德国兴起。冯特在前人的基础上写下了十卷本巨著《民族心理学》(1900-1920年),他以语言、艺术、神话、道德、

法律、宗教、社会风俗习惯作为实例,研究民族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详细论述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该书出版问世后,引起多国心理学家的重视,对推动世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因而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才有了真正的发展。近年来,民族心理方面的研究受到我国许多学者的重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在我们全社会提倡和谐的今天,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研究将会得到更普遍关注。

一、民族心理概念研究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要首先从其概念和本质入手,而对民族心理概念进行界定是民族心理研究的重要起点,因此,不同的学者也对这个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理解。

张进辅认为,民族心理是指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他们内在的心理规律和特点[1]

。张世富认为,民族群体心理是指全民族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所产生的共同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广义的民族群体心理就是整个民族共同体的共同

心理,即民族精神、民族意识[2]。戴庆厦认为,民族心理

是民族的社会、文化等特点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包括

民族自我意识、民族感情、民族特点等,是一个民族在

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

。林耀华认为,民族心理表现为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感、意志等

方面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4]。戴桂斌认为,民

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一系列共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影响而形成的

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社

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

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5]

从以上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有的学者认为民族心

理是民族成员身上所体现出的心理特征,有的认为民

族心理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的认为民族心理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在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方面,心理学

家与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都有基

于自己学科的明显特点。不同学科对同一研究对象的

认识本来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的,也只有这样多学科的结合,才能对研究对象作出最为科学

的、最为全面的考证。在概念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是

学者们都认同民族心理和特定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物质生活条件直接影响到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二、民族心理结构研究

民族心理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涵盖面很广的历史

58

a

收稿日期:2007-05-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西南地区民族心理研究”(05JJD880067)

作者简介:邵二辉(1979-),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重庆师范大学讲师,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心理、青年心理学;张进辅(1951-),男,四川省西充县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青年心理学。

范畴。民族心理结构是一个民族自然生态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自发的、综合的反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但同时它又是多种多样的,变化万端的,它随着自己周围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张进辅认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能力以及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他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可分成民族心理导向系统(包括民族价值观、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等)、民族心理动力系统(包括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自我意识等)和民族心理功能系统(包括民族人格、民族能力、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健康等)三个相辅相成的系统[1]。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的构成要素包括两个部分: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状态,前者呈现为民族性格、气质、能力等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后者指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社会情趣等较不稳定的动态形成物的心理状态[5]。李天雪认为,民族心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表层民族心理,即民族成员较一致的共同感觉、情感、情绪等;深层的民族心理即民族性格,它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表现为特定的民族心理定势,包括审美观、价值观和思维行为方式等[6]。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基本要素[7]。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8]。李尚凯认为,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9]。

可以看出,虽然在民族心理结构的层次分类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民族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方面是趋同的,都包括了如民族个性特征、民族心理素质、民族价值观念、民族思维方式等方面,这也就说明了在民族心理结构中这几种是作为基本的构成部分存在的。不同的学者对民族心理结构的研究有不同的外延性的理解,但是民族个性特征、民族心理素质、民族价值观念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而且这些方面都是民族心理构成因素中相对稳定的成分,从而可以表现出民族心理在本民族内部的继承性以及受本民族文化的制约性。从这些方面出发,可以概括出每个民族的不同特点,民族特色也由此而产生。

三、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研究

我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有1亿。少数民族聚居区多位于边远地区或山区,生活于这些地区的人们,由于历史及环境等原因,文化传统与外族有较大差异,所形成的心理差异较大。因此,学者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就有更多的研究对象可以选择。而且,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研究不同少数民族各自不同的民族心理特点、文化传统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我国的不同少数民族心理进行了研究。

周俊华在对纳西族民族心理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纳西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显著而又独特的共同心理特征:向上心和自信心、自识性和凝聚力、爱国爱家、包容人道、含蓄敦厚的心理特征[10]。张世富对克木人、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的民族品格、生活状况进行了研究[11]。赵家旺认为瑶族迁移的原因在于民族心理、生态环境和政府行为三大因素[12]。银军从侗锦、银饰、鼓楼等物质文化上,对曾轰动巴黎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以及祖公上河、开天辟地等反映一定社会现实生活、民族发展的史诗等丰富的精神文化上体现出的侗族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3]。李秋洪主要分析了广西各民族的民族交往态度,以及制约他们民族意识和交往态度的有关因素[14]。冯智明指出,土家族居住文化寓意丰富,蕴涵了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积淀[15]。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16]。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17]。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18]。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19]。

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20],金志远、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21],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22],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23],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24],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25],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

59

第28卷 邵二辉,张进辅: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的心理素质[26],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27]。

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心理的研究还是较为丰富的,对少数民族心理的研究也涵盖了许多方面,既有通过文化、风俗等观照民族心理的,也有从建筑、生活用品来推论民族心理成因的。但是,大多数文章都只是对某一民族心理作了一些浅层次的分析和解释,没有做进一步、全方位的深入研究,这一点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充实。另外,多数研究没有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中去,研究结果没有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

四、民族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有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居住地点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民族心理会有极大的区别。了解民族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行为表现具有重大意义。

吴昊认为,旅游发展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和社会心理变化带来影响,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变化之间的互动,由于经济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等性等原因,当地人就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意识形态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当地的民族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28]。杨昌儒认为,社会生产是民族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和民族关系对民族心理的形成发展都有一定影响[29]。张怀民认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现为民族心理的更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每个民族的民族心理结构的基础[30]。李天雪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对民族心理的渗透作用指的是宗教在民族心理为其产生和发展所奠定的文化基础上,通过文化的融合渗入民族心理的各个层次,进而影响民族心理[6]。马莉萍认为,创世神话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甚至支配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精神生活,创世神话在原始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原始文化又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母体及源头[31]。李世业认为,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心理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文化的变化要以民族心理变化为前提,而民族文化的整体变化反过来又制约民族心理的变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的外化,民族心理是民族文化的内化,两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转换、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32]。

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不同的因素对民族心理的不同方面会有不同的影响。首先不管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是从属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受当时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制约的,民族心理的发展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会有不同的民族心理以及外在的行为方式。其次,作为文化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讲,民族心理在有些学者看来它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民族心理这种文化现象和其他的文化现象如宗教必然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宗教对于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六、民族心理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

我国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民族心理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在研究内容方面,虽然这些年很多学者对民族心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显得不太深入,特别是对不同民族心理的研究,没有深入下去,仅仅是研究其民族心理的某些方面。比如对民族心理不同方面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因为最容易找到大学生作为大规模调查研究的研究对象,同时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壮年汉语水平不高,对汉语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做比较精确的访谈调查或者问卷测试的时候,就很难顺利进行。因此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民族心理的研究内容就显得不够全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也就没有全方位地进行。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虽然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但是由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的差异,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没有有机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首先是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化,民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民族学方面,侧重于宏观探讨,方法论上注重思辨性的质性研究。在心理学方面,侧重于微观探讨,方法论上注重实证性的量化研究,这样就使研究结果的进一步推广受到一定限制。民族心理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它的研究方法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因为每个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并且受特定的时代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民族心理学研究方法应该是多种方法的结合,这样才能使研究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地进行。

60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第三,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民族心理研究为社会发展与稳定及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在我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斗争中,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从而推进整个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当前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不断接触、互相影响,又容易引发冲突的背景下,采取怎样的价值观协调我国各民族利益,谋取共赢与共同进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就必须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文化与经济、心理与社会方面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其中民族心理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并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张进辅.关于西南民族心理研究的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5).

[2] 张世富.民族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08.

[3] 戴庆厦.民族心理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

报,2000(5).

[4]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12.

[5] 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J].青海社会科学,1998(1).

[6] 李天雪.论宗教对民族心理的渗透作用[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

报,2003(4).

[7] 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J].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1).

[8] 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J].学术论坛,1990(2).

[9] 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1).

[10] 周俊华.论纳西族的共同心理特征[J].学术探索,2004(2).

[11] 张世富.80年代以来云南西双版纳四个民族心理调查研究[J].西

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12] 赵家旺.民族心理?生态环境?政府行为——瑶族迁移的三大因

素[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3).

[13] 银军.试探侗族民族心理素质[J].贵州民族研究,1992(1).

[14] 李秋洪.广西民族交往心理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1997(1).

[15] 冯智明.渝东酉水土家族居住文化之民族心理透视[J].重庆社会

主义学院学报,2005(4).

[16] 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J].思想战线,1986(6).

[17] 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6).[18] 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J].吉首大学学报,1991

(4).

[19] 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J].社会

学研究,1989(4).

[20] 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

(3).

[21] 金志远,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

报,2000(1).

[22] 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J].西北史地,1998(1).

[23] 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J].青海民族

研究,1997(3).

[24] 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J].贵州民族研究,1998(1).

[25] 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

(4).

[26] 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J].云南民族学院

学报,1993(1).

[27] 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1993(2).

[28] 吴昊.旅游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5).

[29] 杨昌儒.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J].贵州民族研究,1993(3).

[30] 张怀民.科学技术与民族心理关系初探[J].学术论坛,1994(3).

[31] 马莉萍.创世神话与少数民族心理、文化刍议[J].黑龙江民族丛

刊,2003(4).

[32] 李世业.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心理[J].东疆学刊,2004(1).

(责任编辑 程 苹)

A Summary of Chinese Ethnic Psychology Studies

SH AO E r-hui1,ZH ANG J in-f u2

(1.School of P olit ics a nd Societ y,Chongqing Nor mal Univer sity,Chongqing400047,China;

2.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 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 act:This paper made a summary on the study of ethnic psychology by scholars in r ecent years.It mainly involves in the concept of ethnic psychology、structure of ethnic psychology,different ethnic psycholog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etc.,it globally presented the clues and basic outlines of the ethnic psychology resear ch in our country in r ecent years.

Key wor ds:China;ethnic psychology;summary

61

第28卷 邵二辉,张进辅:中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综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